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55010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0559a60108a1284ac9504351.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
专业前景需要早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学什么,好不好找工作等是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个人简历网整理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供大家参考。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简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培养从事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常规热处理生产操作、工艺开发、力学性能检测及金相分析、热处理设备使用及维护、生产管理与组织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热加工基础、金属材料学、热处
理原理及工艺、热处理车间设备、金相检验、机械制造基础、企业管理、环境保护概论
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常规热处理生产操作、工艺开发、力学性能检测及金相分析、热处理设备使用及维护、生产管理与组织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技能
金属材料热处理生产操作与工艺设计能力,金属材料检测能力,热处理车间生产管理能力。
4、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机械制造业及相关的航空航天、汽车、轻工、仪表、冶金等工程领域从事热处理操作、工艺开发、生产调度、设备维护、材料检验分析及营销等工作。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292169d15abe23492f4d5e.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适用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数控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新概念较多,同时又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联系。
该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典型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及简单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合金钢种类、牌号、热处理特点及应用,为学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综合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
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形式进行设计,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材内容。
5、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大纲
![5、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6e9ce1af45b307e87197c2.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开课系:机械工程系适应专业:检测技术及应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学制:三年总学时:84 其中理论学时:68 实践学时:16学分:5.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材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开设为材料类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它的任务是阐述金属与合金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阐述合金化,控制结晶、塑性变形、热处理等强化手段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选用金属材料、金属热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以及金相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与合金结晶的基本理论;2)掌握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的基本知识;3)掌握常用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方法;4)掌握常用工程合金的合金化原理、组织、性能及使用;5)了解钢铁热处理原理及方法;6)为正确选用、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打下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方法;2)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3)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4)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三)素质教育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4)毕业前应取得中/高级热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
5)熟悉英语专业术语,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翻译专业资料,英语应用能力达到河北省A级水平;6)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达到河北省一级水平;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纯铁的几种晶体结构转变教学内容金属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晶体缺陷教学要求了解金属的特性认识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格掌握铁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了解空位、位错等缺陷实验1:结晶过程的观察课题二铸件晶粒大小的控制教学内容2.1 金属结晶的过程2.2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2.3 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2.4 控制铸件晶粒大小的措施教学要求2.1 认识形核、长大过程,2.2 了解冷却速度、过冷度和形核率间的关系2.32.4 掌握实际生产中控制铸件晶粒大小的措施实验2: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3:热分析法测定二元合金相图课题三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及应用教学内容3.1 Fe-Fe3C相图分析及铁碳合金分类2 典型合金结晶过程及组织3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4 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教学要求3.1 掌握Fe-Fe3C相图的点、线、相区。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29861b6852458fb760b5640.png)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70105Z10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李松瑞等主编. 金属热处理. XX大学出版社. 2003年;2. 吴承建等主编. 金属材料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年;3. 崔忠圻等主编.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钢铁材料及各种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各类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中间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使学生能结合金属的服役条件选择合理的金属材料以及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达到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课程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的重要专业课,是学生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种类、分类和应用情况,各种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各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以及典型金属材料的具体热处理工艺;理解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规律;学会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建立金属材料结构-热处理-性能的基本知识结构。
能力:从应用的角度设计不同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将热处理的知识用于解决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工程问题;掌握最基本的材料热处理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新材料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金属材料的使用与服役条件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素质:建立金属材料结构-热处理-性能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材料设计制备到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优化的基本素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b3226e871fe910ef12df8c0.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内容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建议:1、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教学要求:1、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2、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1—1 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强度二、塑性三、硬度四、冲击韧性五、疲劳强度§1-2金属的工艺性能一、铸造性能二、锻造性能三、焊接性能四、切削加工性能第二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2-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体结构的概念三、金属晶格的类型§2—2纯金属的结晶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四、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2—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教学建议:1、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2、讲透同素异构转变与结晶过程之间的异同点。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e812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0.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20103适用专业:冶金技术学时:52学分:3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和冶金企业的认识实习后,本课程的学习将从本质上来揭示金属的内部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程构件和机器零件选材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及改变材料性能的途径等。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零件设计时的合理选材、用材,并具有正确运用热处理、妥善安排加工工艺路线及材料检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转炉炼钢生产》、《连续铸钢生产》和《电弧炉炼钢生产》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必须紧密的理论联系实际,应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试验、金工实习、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的图片、视频、实验等环节完成课程的教学。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问,使学生在轻松直观的教学环境下,认识多姿多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积极探究金属材料变化规律的奥秘,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中以工厂实际生产典型案例作为载体,由此分出多个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设置多样化的学习项目,形成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实用性,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与合金的结构与结晶的基本知识。
(2)掌握铁碳合金相图的有关知识(3)掌握钢、铁的分类。
(4)了解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及应用。
(5)掌握钢铁材料基本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有关金属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钢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率。
(3)能正确应用铁碳合金相图。
(4)能合理选用热处理工艺方法。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226df7f90f76c661371afe.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三、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新概念较多,同时又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联系。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安排金工实习,使他们对金属冶炼、加工及热处理有一个概括认识。
主要讲授金属材料典型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及简单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合金钢种类、牌号、热处理特点及应用,为学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1、统掌握金属材料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选材和热处理工艺制定打下一定的基础。
2、使学生在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方面具备应用阅读一般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修能力。
3、初步具备应用光学金相分析金属及合金组织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六、课程的内容第一章金属的结构和结晶(一)教学目的了解金属的特征;金属的晶体结构;实际金属晶体中的晶体缺陷;金属结晶的基本概念(二)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的三种常见晶体结构;结晶的形核和长大,晶粒大小控制难点:冷却曲线、过冷度(三)教学内容金属与非金属特性;金属的晶格、点阵、晶胞、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格;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液金属与固态金属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结晶过各的形核与长大,形核与过冷度关系,晶粒大小与性能关系、晶粒大小的控制(四)本章小结实际金属是多晶体,由许多晶粒构成。
晶粒内部原子是规则排列的,其晶粒的晶体结构大都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液态金属变为固态金属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是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过行的。
晶煜细小,金属的综合性能就好。
(五)本章思考题和实中内容概念题:巩固所学基本概念实训内容:观察金相试样或标准金相图片。
材料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
![材料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e4d315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7.png)
目录
01. 专业介绍 02. 专业课程 03. 实践应用 04. 就业前景
1
专业介绍
专业定义
材料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研究金 属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和方法的专业。
主要课程:金属学、材料科学基础、热处理 原理、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等。
1
材料分类:金 属材料、非金 属材料、复合
材料等
2
金属材料性质: 力学性能、物 理性能、化学
性能等
3
金属材料制备: 冶炼、铸造、 锻造、焊接等
4
金属材料热处 理:淬火、退 火、正火、调
质等
5
金属材料应用: 汽车、航空、 航天、电子等
领域
热处理技术
01
热处理原理:金属 材料在高温、低温 等不同环境下的物
等工作
销售工程师:负责金 属材料和热处理技术
的推广和销售
热处理工程师:从事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
设计、实施等工作
技术支持工程师:为 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
解决方案
质量工程师:负责材 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和改进
职业发展前景
材料工程师:从事材料 研发、设计、生产、检
测等工作
热处理工程师:从事热处 理工艺设计、设备操作、
质量控制等工作
材料销售工程师:从事 材料销售、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等工作
材料检测工程师:从事 材料检测、分析、评估
等工作
材料工艺工程师:从事材 料制备、加工、成型等工
艺设计、优化等工作
感谢您的观看
研究范围:包括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性 能测试、失效分析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f626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5.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是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而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工艺,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改善和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首先,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热处理技术密切相关。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多个方面。
而热处理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晶粒尺寸,改善其力学性能;通过消除或减少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的组织形态,提高材料的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因此,热处理技术是实现金属材料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
其次,热处理技术包括多种方法和工艺。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
例如,退火可以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细化,消除残余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回火可以在淬火后对材料进行一定温度和时间的加热处理,以调整其硬度和强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性能的有针对性改善。
此外,热处理技术还与金属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密切相关。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结合热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产品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同时,在金属材料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确保最终产品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是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热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性能的有效调控和改善,从而满足不同工程产品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因此,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提高工程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结合热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产品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专业介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
![专业介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2aec97827d3240c8447effc.png)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专业招生宣传1.就业有保障,国企央企收入高。
2.师资队伍强,教学水平高。
3.龙头专业领跑,实习实训效果好。
4.订单式培养,学生技能强。
5.专业风气好,学生素质棒。
6.专业对口率高,学一行干一行,职业发展好。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一、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掌握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金属压力加工行业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专业特色该专业以首钢为依托,坚持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金属材料加工和机、电、液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择业面宽、适应能力强。
统计数据表明:每年该专业的就业率都达到100%,专业对口率90%以上。
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都提前半年被首钢迁钢公司、首钢首秦公司、首钢京唐公司等签约,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核心课程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工程基础、工程制图、电气技术、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板带钢生产、加热工艺与设备、型线材与管材生产、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轧钢机械设备、车间设计基础、专业英语、新技术讲座等。
四、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在金属材料和热处理行业从事:原料准备、钢坯加热、钢材轧制、热处理、钢材精整、质量检验与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车间生产与管理、产品销售、计算机控制与维护等工作。
适合的工作岗位有技术员、工艺员、生产操作员、设备员、质量检验员、材料员、营销员、生产组织及管理的工段长、班组长等。
五、毕业生所需取得证书该专业学生毕业时取得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轧钢生产相关岗位的中、高级工职业技能证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54381d650e52ea5518981d.png)
b c
对于立方晶系由于其对称性高, 对于立方晶系由于其对称性高,所以可 将其原子排列情况相同, 将其原子排列情况相同,而空间位向不 同的晶面归为同一个晶面族, 同的晶面归为同一个晶面族,用{hkl} 表示。 100),(010),(001) ),(010),(001 表示。如(100),(010),(001) 就属于{100}晶面族。 {100}晶面族 110),( 就属于{100}晶面族。而(110),( 101),(011),(ī10),(ī01) ),(011),(ī10),(ī01 101),(011),(ī10),(ī01) ,(0ī1 就属于{110}晶面族。( 0ī1) {110}晶面族。(111 ,(0ī1)就属于{110}晶面族。(111 ),(11ī),(1ī1),(ī11 11ī),(1ī1),(ī11) ),(11ī),(1ī1),(ī11)就 属于{111}晶面族。 {111}晶面族 属于{111}晶面族。对于非立方晶系由 于其对称性较差, 于其对称性较差,所以其晶面指数数字 相同, 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晶面不属于同 一个晶面族。如在正交晶系中(100) 一个晶面族。如在正交晶系中(100) ,(010),(001 010),(001) ,(010),(001)晶面就不属于同一 个晶面族{100} {100}, 个晶面族{100},因为其晶格常数 a≠b≠c。 a≠b≠c。
晶体结构模型
按晶体结构模型提出的先后, 按晶体结构模型提出的先后,可将晶体结构 模型分为球体模型、晶格模型和晶胞模型。 模型分为球体模型、晶格模型和晶胞模型。
a
球体模型 b
晶格模型 c
晶胞模型
晶系与空间点阵 晶系 是晶体分类的一种方式, 是晶体分类的一种方式,具有相同晶胞特征参数的晶体属 于同一晶系。根据晶胞特征参数的不同, 于同一晶系。根据晶胞特征参数的不同,晶体可分为七大 晶系:见表1.1,即三斜、单斜、正交、正方、六方、 晶系:见表1.1,即三斜、单斜、正交、正方、六方、菱 1.1 立方晶系。 方、立方晶系。 空间点阵 将组成晶体的物质质点,进一步抽象为几何点, 将组成晶体的物质质点,进一步抽象为几何点,这些几何 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规则地排列成的阵列, 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规则地排列成的阵列,称为空间点 阵或布喇菲点阵;而这些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 阵或布喇菲点阵;而这些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
冶金工程学科赛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冶金工程学科赛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b3b0e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d.png)
冶金工程学科赛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冶金工程学科是研究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的学科领域。
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作为冶金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的特性、常见的热处理技术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金属材料的特性金属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优良,能够有效传导电流和热量。
其次,金属材料的可塑性好,可以被冷加工或热加工成形。
此外,金属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使其在结构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金属材料还能够耐受高温、耐腐蚀等特性,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二、常见的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是指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1. 退火退火是一种利用加热和缓慢冷却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通过退火,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改善金属的塑性和硬度,提高其延展性和韧性。
退火常用于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
2. 淬火淬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金属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
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强度,但会导致脆性增加。
因此,淬火后的金属材料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提高其韧性。
3. 回火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加热至较低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其韧性和可塑性。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不同的回火条件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不同的性能。
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的应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通过热处理可以对发动机零部件、车身结构等进行强化,提高其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热处理技术常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飞机结构的制造,以提高其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在建筑领域,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总结起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密不可分。
质检技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质检技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2a341cf78a6529647d53ed.png)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一章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是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基本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生产和生活用品。
金属材料之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方面。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性能。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称为载荷。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它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及交变载荷。
(1)静载荷是指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是指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金属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化称为变形。
变形一般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金属受外力作用时,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作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为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σ=F / A式中:σ—应力,Pa。
1 Pa =1N/m2。
当面积用mm2时,则应力用MPa为单位。
1 MPa =1N/mm2 =106 Pa。
F —外力,N。
A —横截面积,m2。
一、强度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强度的大小通常用应力来表示。
根据载荷作用方式不同,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扭强度等五种。
一般情况下多以抗拉强度作为判别金属强度高低的指标。
1、拉伸试样2、力—伸长曲线3、强度指标(1)屈服点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载荷不增加(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的应力称为屈服点。
用符号σS表示,计算公式如下:σS = FS / A0式中:σS —屈服点,MPaFS—试样屈服时的载荷,NA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2)抗拉强度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用符号σb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代码5501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热处理厂、机械制造厂或模具制造厂的热处理车间或表面处理车间;钢铁公司或轧钢厂的热处理车间;热处理设备制造厂;金属材料营销公司;热处理设备营销公司;车间生产管理或工艺管理等单位工作。
典型的岗位有:一、初始岗位1.机械零件热处理的生产操作岗位2.热处理车间的热处理工艺编制岗位3.热处理设备、热工仪表的维护维修岗位4.热处理厂的热处理产品质量检验岗位5.发蓝发黑、磷化等金属表面处理生产操作岗位6.钢铁公司、轧钢厂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和金相检验等理化分析岗位7.热处理设备制造厂组装、调试岗位二、发展岗位在工作2~3年后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可从事下列岗位:1.表面处理工艺编制岗位2.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岗位3.各种金属材料营销岗位4.热处理设备的营销岗位5.热处理工艺编制岗位6.热处理质量检验主管岗位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知识,具有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常规热处理工艺编制、生产操作、热处理设备使用与维护、金属材料的选用与检验、热处理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以及经营销售等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一、专业定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相关的生产操作岗位。
可进行机械零件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等各种热处理工作,可操作箱式炉、井式炉、盐炉、真空炉、可控气氛炉、中高频感应加热等设备,可进行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等各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工作,可进行金相分析、断口分析、失效分析等金属材料检测工作,可从事发蓝发黑、喷砂、抛丸、电镀等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工作,获得一定经验后还可从事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工作,此外,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从事与热处理设备、金属材料营销的工作。
二、职业能力针对企业对热处理人才的要求,热处理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见一览表。
职业能力分析表三、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态度1.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见下表:基本素质要求表2.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要求(1)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思想政治、应用数学、外语、计算机等相关文化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与职业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图及CAD、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金属学、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材料检测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专业外语、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等专业知识;(4)具有工程计算、撰写技术报告和文件的语言、文图表达的基本知识;(5)具有初步的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市场营销及环境保护等基础知识。
3.毕业生具备的能力要求(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典型零件的热处理、表面处理的基本操作方法。
(2)具有选用、调试和维护热工仪表和热处理车间常用设备的能力。
(3)具有编制、设计相对复杂的金属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的能力。
(4)具有热处理生产质量控制、生产常规检验及工艺性实验的能力。
(5)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具备零件失效分析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6)具有生产一线组织实施工艺并进行经济分析、技术革新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7)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多方信息,分析和解决热处理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等问题的能力。
(8)熟悉本专业相应的辅助工序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配制淬火液、发蓝发黑、磷化、喷砂、抛丸、抛光等本专业辅助工序操作的能力,(9)具备符合热处理工艺具体实施的工装、夹具设计能力;(10)具有搜集资料,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情况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4.毕业生具备的职业态度(1)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
(2)具有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具有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4)具有学习新技术、收集信息、科技协作与知识转移能力;职业证书1.专业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取得中级热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
2.专业鼓励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1)高级热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中级热处理检验、无损检测、物理金相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2)制图员、计算机及其他工种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一、构建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专业深化课程等。
公共课程即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数学等;可以设置1-2门基础性较强的专业一般课程,不排除学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一般为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学习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针对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中的其他专业方向设置的选修课;同时根据各专业区域经济及企业特点,及校企合作情况,综合考虑安排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环节,充分利用一、二年级的暑假8周作为工作学期开展工学结合,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理实一体的专业学习领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这三个教学环节都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从学习性工作任务到实际工作任务再到岗位工作任务,形成由模拟到真实逐级递进的关系。
三种工作任务共同起源于职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从模拟到真实逐级递进,形成工作任务贯穿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相应教学要求融入三个环节,实现了校内外学习的系统衔接。
具体来说,就是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理实一体专业学习领域,学习性工作任务是模拟的,职业氛围体现不够,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工作任务,就是生产性实训。
但在生产性实训中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学生,职业意识远远不够,要让学生作为一个“准职业人”,还要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岗位从事岗位工作任务,就是顶岗实习。
经过这样逐级递进的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属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热处理设备5门课程。
另有热处理工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热处理顶岗实习2门专项实践性课程,其简介如下:1.《金属学》(50~58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结构、组织与其性能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本课程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课程内容:金属结构和结晶,二元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相图,三元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课程目标:理解合金的结构和结晶,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组织、性能之间关系与变化规律,掌握铁碳合金相图,了解三元合金相图,理解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的机理及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教学形式: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2.《热处理原理与工艺》(110~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主要介绍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各类组织转变的基本规律,相变后的组织形态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各种因素对组织转变的影响规律,以及热处理工艺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本课程是《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课程内容:钢的奥氏体化,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等;炉内气氛控制,金属的加热,退火和正火,钢的淬火及回火,钢的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热处理工艺设计,现代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课程目标:掌握金属及其合金在固态加热与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相变规律,掌握各种基本热处理工艺方法对金属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具有选择、制定、实施热处理工艺的基本技能。
教学形式: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专项训练(热处理工艺编制实训):掌握典型机器零件与工模具的服役条件,制定包括齿轮类、轴类以及工模具类等的热处理工艺规程,具备制订和编制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进行初步的失效分析,分析常见的热处理缺陷。
3.《金属材料》(112~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主要介绍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成分特点、组织及性能特点、合金的分类及用途等内容。
本课程前修课程:《金属材料成形工艺》、《金属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等,后续课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热处理设备》、《热处理工操作技能训练与考核》、《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课程内容:钢的合金化原理、碳钢、合金结构钢、高速钢、模具钢、轴承钢,铸铁,非铁金属等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课程目标: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及用途,能够正确选材,掌握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合理编制热处理工艺。
教学形式: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专项技能训练。
专项训练(金属材料选用实训):掌握典型零件选材原则、基本方法与步骤,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正确的选材能力。
4.《金属材料检测技术》(80~88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光学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无损探伤的基本知识,培养常规金相分析与无损检验的基本技能,掌握金属热处理基本测试手段。
本课程前修课程:《金属的力学性能》、《金属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等课程,后续课程:《热处理工操作技能训练与考核》、《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课程内容:金相试样及制备,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金属的高、低倍检验,热处理缺陷检验,失效分析、射线探伤、超声检测、电磁检测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
课程目标:具有进行常规金相检测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热处理金相组织、热处理缺陷检验和失效分析,了解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初步学会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评价工程构件质量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教学形式:现场教学,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专项技能训练。
专项训练(材料检测技术实训):掌握金相试样的制作技术和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常规金相组织分析。
5.《热处理设备》(118~126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热处理炉和车间设备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热处理设备及测温仪表的构造、使用与维护方法,具有操作和选择各种热处理设备的能力。
其前修课程:《电气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等专业课程,后续课程:《热处理工技能训练与考核》、《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课程内容:气体力学基础,传热学基础,筑炉材料,热处理周期作业电阻炉,热处理连续作业炉,热处理燃料炉,热处理盐浴炉,可控气氛热处理设备,冷却设备和辅助设备,测温仪表,高频表面淬火设备,化学热处理设备,真空热处理设备,热处理及车间设备的确定、热处理新设备简介、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