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doc 7页)
会计原理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

其他业务利润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余额。 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企 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为投资收入,而企业收回的对外 投资与其投出时的帐面价值的差额,作增加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处理。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 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3)、净利润的形成及分配 企业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即为企业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必 须分配,包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分配红利或股利 等。
态要素;现金流量表要素为现金流量。但由于现金流量表主要是 根据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数据分析填列的,因此,也可以认为 现金流量表要素是资产负债表要素与损益表要素的派生或转化 形态。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列六个会计要素,它是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1、资产 (1)、资产的涵义 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目前拥有或控 制、能以货币计量,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 一项重要特征。 2)、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前者是指企业对其有所有权; 后者是指已经掌握了其实际未来利益和风险。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注意区别: ♣资产不等于财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属于财产,但属于资产,本单位的财产一定 拥有其所有权,资产不一定。 ) ♣资产不等于物资 ; (物资有实物形态,而资产不一定有) ♣资产不等于资金;
(资产既包括价值方面又包括使用价值,而资金仅指财产、物资的货 币表现,是其价值方面的反映。 )
(3).资产的分类 任何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结构的 资产。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按 其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 付项目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 预付项目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预付项目包括应收票 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存货是企 业数量最大的流动资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 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者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 权等。 3)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 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 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负债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利润表
150 75 30 20 10 135
15
252 126 32 25 15
8 206
46
5. 费用
----定 义 :费 用 是 指 企 业 在 日 常 活 动 中 发 生 的 、会 导 致 所 有 者 权 益 减 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具 体 表 现 : 企 业 销 售 商 品 的 销 货 成 本 、 支 付 员 工 的 工 资 费 用 、 生产产品的设备折旧费用、税金费用、日常管理费用、利息费用、 广告费用、促销费用等 6. 利润 ----定 义 : 利 润 是 指 企 业 在 一 定 会 计 期 间 的 经 营 成 果 , 是 收 入 与 费 用的差额。 ----具 体 表 现 : 产 品 利 润 、 营 业 利 润 、 利 润 总 额 、 净 利 润 、 EBITDA
期末金额
现金
175
库存商品 0
资产总计 175
期初金额
0 0
0
资产负债表
第 1 年末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期末金额
应付账款
0
银行借款
60
负债合计
60
投入资本
100
留存收益
15
所有者权益合计 175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175
期初金额
0 0 0 0 0 0 0
资产
期末金额
现金
175
库存商品 14
资产总计 189
9 千件,每件销售价格 280 元。期间,公司支付经营场地租金、水电费等共 32
万元,支付员工工资等共 25 万元,缴纳各种税费共 15 万,偿还银行借款本息共
68 万元。年底,张明和李刚想从公司分些红。公司有没有分红能力,今年能果信息,而这正是会计系统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1. 引言会计是一种记录、报告和解释经济活动的方法和工具。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是会计理论的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核心概念。
本文将介绍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并详细解释会计恒等式的含义和作用。
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作为会计记录的基础的经济事项或经济资源。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B)的框架,会计要素可以分为五类:•资产(Asset):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可以通过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负债(Liability):企业对外部方面产生的经济利益,需要在未来支付或转让给其他实体。
•所有者权益(Equity):企业对所有者的责任和归属权的经济利益。
•收入(Income):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费用(Expense):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用于获取经济利益的流出。
这五类会计要素包括了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用于衡量和记录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是会计工作的核心,表达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平衡关系。
会计恒等式可以用一个简单表达式表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说明了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来源于债权人(负债)或者所有者(所有者权益)。
换言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必然等于它所欠债权人的债务总额与它对所有者的权益总和。
3.1 会计恒等式的作用会计恒等式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方法来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检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可以确保财务报表没有错误或遗漏。
•为企业的财务分析提供了依据。
借助会计恒等式,可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了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如何影响资产变动的。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指导。
会计恒等式能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经营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2 会计恒等式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恒等式的具体体现。
每个会计分录都对应着会计恒等式中的一个等式项,通过记录财务交易的借贷方向来保持会计恒等式的平衡。
基础会计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包括哪几个因素2.会计恒等式下面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一、会计要素的确认1.什么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按其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大类的划分,是财务报告最根本的组件,也是设置账户、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记录的基础。
从刚才同学们对课本的预习可以了解到,企业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因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它是一个时期过程。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是随着收入和费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是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是一个时点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那么就有的同学会问了,为什么企业和事业单位包括的会计要素不一样呢?那是因为事业单位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从这个问题中同学们也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要比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多,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比较简单,一些财务问题也比较容易处理。
下面我们以企业为例说明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一)资产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这个定义中显示了区分是不是资产的三个重要因素(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现在同学们来思考一个问题,现在一个企业买了100个办公桌,那么这100个办公桌是不是企业的资产呢?2.资产的种类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流动资产包括:1.货币资金2.交易性金融资产3.应收及预付款项4.存货非流动资产包括:1.持有至到期投资2.长期应收款3.长期股权投资4.投资性房地产5.固定资产6.无形资产7.长期待摊费用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区分是不是资产了,下面我们学习下一个因素负债(二)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2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主体理论 资产 权益 资产=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权理论 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收入-费用 费用=利润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 费用)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资产+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 负债+所有者权益
2.负债
按偿还 期长短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负债按照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 负债按照偿还期的长短, 债. ①流动负债 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指将在一年(含一年) 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 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 ②长期负债 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 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会 计 对 象
会 计 要 素
反映经营成果 反映财务状况
静态
动态
收入
费用
利润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 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 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三项.
1.资产
特征 概念 ①资产是由过去交易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 或者事项所形成的. 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 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产,而不能是预期的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 资产. 带来经济利益.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 者控制的. 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 来未来经济利益.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doc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含义的剖析:•●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形成的若干要素。
•●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
1、制造业企业、商业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例如:制造业企业会计要素内容图示(一)资产含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分类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帐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等长期投资——持有其他企业一年以上的股票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长期待摊费用(二)负债含义: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分类: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含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特征: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分类: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含义: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第三,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第四,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分类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费用的确认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非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的投资。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和运输 设备等。
非流动资产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
70000 100000 240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短期借款 50000 + 10000
应付账款 10000-10000
实收资本
180000
合计
240000
(3)购入材料5000元,货款未付;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合计
资产 500
20500 9000 40000+5000
(1)投入资本
是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财产物资。
(2)资本公积
是由投资者投入但不构成实收资本,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 得和损失等。如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
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
是企业当年待分配的利润或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第3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性分类:
按形态分类: 1、货币形态的资产
资产
流动资产
2、权利形态的资产
(1年内变现或耗用)
3、实物形态的资产
1、权利形态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
(超过1年变现或耗用)
2、实物形态的资产 3、无形资产
4、长期待摊费用
第3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二)负债
负债即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 该义务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3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的基本等式(静态会计等式) ——反映财务状况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其权益总额必然相等。资产与权益之间这种客 观存在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资金占用)资产 = 权益(资金来源)对立统一缺一不可
这一等式叫做会计基本等式。
即: 资产 = 债权人权益 + 投资人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 (1年内偿还)
2、交易性金融负债
3、应付及预收款项 (结算负债)
负债
非流动负债 (1年以上偿还)
1、长期借款 1、长期债券 3、长期应付款
第3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三)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首先,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其次,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第3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第3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 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 首先,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其次,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再次,收入可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最后,收入最终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的确认条件: 1、经济利益可能流入 2、金额能力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收入的特征且同时满足以上两个确认条件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会计学原理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
费用
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出 。
费用的特征
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 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 的利润; 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 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月份咸亨酒店收入、费用和利润计量: 收入= 200文 费用= 150文 利润=收入-费用=50文 2月28日咸亨酒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计量: 房屋 家具 现金 酒 茴香豆 资产= 5000+2000+3250+2600+1000 =13850文 负债=400+2500+1000=3900文 所有者权益=9950文 资产=负债+权益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 等式
动态 等式
会计恒等式
收入的特征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 资本; 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 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会计要素
收入的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的确认条件
符合收入定义;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经济利益的流入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 减少;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
资产
非流动资产
会计要素
会计学原理第3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 会计计量 会计恒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是进行会 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静态
财务
要素
状况
经营 成果
动态 要素
我需要了解 哪些情况?
分类要求 没有交叉 覆盖全部内容
期 初 资产
资产 资产
负债 负债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利润
费用
期
资产
末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综合会计等式的含义
综合会计等式反应了在收入、费用发生后,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平衡关 系,它综合的反应了企业在期初、期末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企业在某 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静态和动态会计等式的结合。
会计要素
资产
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资产的定义;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 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因过期无法出售的存货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
会计要素
资产
资产的分类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
会计要素
费用的分类
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会计要素
费用的确认条件
➢符合费用定义;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经济利益的流出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是指在会计系统中用于分类和表示会计信息的各项要素。
根
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
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个要素。
首先是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包括了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资产是企业运营的基础,
它代表了企业的实力和财富水平。
其次是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所欠的债务和责任,它包括了应付账款、
借款、未付工资等。
负债是企业所面临的债务和义务,表示了企业需要偿
还给他人的金额。
第三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企业
残余利益的表现。
它包括了股本、留存收益、利润分配等。
所有者权益是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的经济利益的权益主张。
第四是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资产等
方式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的产生一般伴随着与之相对应的增加资产或者
减少负债的现象。
最后是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提供服务中所发生的支出,它以货币形式表现。
费用的产生一般伴随着对应的减少资产或者增加
负债的现象。
会计恒等式还可以通过结合收入和费用的概念来解释。
收入的增加会
使资产增加,而费用的增加则会使资产减少。
通过核对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可以确保会计恒等式的平衡。
当一个企业成功的开展经营活动时,收入会
超过费用,资产会增加,这将导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相应增加,会计恒等式得到保持。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一、会计6大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可以用来支持未来发挥经济效益的东西,比如现金、债权、存货、机器、土地等。
2、权益:权益指的是企业的所有者应享受的权利和利益,包括股权、贷款、债务等。
3、收入:收入是企业运营期间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其来源于销售、投资等收益。
4、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经济价值,比如购买原料的费用、工资支出等。
5、负债:负债是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资金所出借的经济回报权利,包括债券和贷款等。
6、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包括股份、股权、股息、股利等。
二、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指以下公式:
Total Assets = Liabilities + Owner’s Equity
用中文表达为: 物权等式: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会计恒等式即上述所说的物权等式,它是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会
计审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ar原则要求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总和必须恒定,未来也不会发生变动,就像一切拥有价值物品:当物权变更时,当事人必须加以及时反映。
因此,恒等式极为重要,是企业会计管理和审计的基础。
此外,恒等式还与企业自身的会计有着重要联系。
先批利润的记账变更原理和恒等式密切相关,当企业投资后,批利润使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时,恒等式即便可以应用于记账变更原理,从而充分体现出它的作用。
总之,恒等式及其相关原理是会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规则,是企业决策、管理和审计工作的核心。
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1.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指的是会计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主体。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对象:•企业:指的是生产和经营商品、提供服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组织。
•个体工商户:指的是个人独资经营工商业的组织。
•合伙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合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各种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的核心内容。
通常包括以下要素:•资产: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具有经济利益且可衡量的资源。
•负债:指企业所欠的具有经济利益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剩余资产减去负债后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
•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流入。
•费用: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流出。
以上的会计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会计恒等式是会计中的基本等式,反映了企业资源的来源和运用。
该等式表达如下: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简单来说,企业的资产来源主要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而这些资源是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融资得来的。
•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或承担的其他义务,比如借款、应付账款等。
•所有者权益指的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包括股东投资、留存收益等。
会计恒等式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该用来购买资产的资源来源必须等于这些资源的总价值。
4. 会计恒等式的作用会计恒等式在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规范,可作为制定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基础。
•可帮助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为评估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依据,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和规划发展。
5. 结论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是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的公式解释
资产 (Assets)
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可以是 现金、设备、股票、债券等。
负债 (Liabilities)
公司所欠他人或应支付的款 项或义务,例如贷款、账单、 利息等。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代表公司剩余资产,即资产 减去负债后归属于股东的权 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 基本等式。
总结和重点强调
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是会计恒等式的构成要素。
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的基 本等式。
应用与分析
会计恒等式应用于日常凭 证、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 中。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种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范围,会计恒等 式的公式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意义,会计恒等式的实际应用,会 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总结和重点强调。
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种类
资产 (Assets)
公司拥有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 (Liabilities)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意义
1 保持平衡
2 检查准确性
会计恒等式确保了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的平衡,使财务报表准 确。
通过核对资产和负债与 所有者权益的总和,可 以检查账目是否正确。
3 影响业务决策
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可以 为业务决策提供重要的 指导和参考。
会计恒等式的实际应用
1
日常凭证
每一笔交易都必须符合会计恒等式,确保账目的正确性。
2
财务报表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比如,开始的例子中,电视台每年 可以确认2000万美元的负债,但是 至于以后每年按照广告收入的1%的 提成,由于具有很大的不可确定性, 所以不能确认为负债。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 中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 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八、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 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 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九、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 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 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利得和损失的两个去向:即作为资本公 积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或作为非经 常损益反映在利润表中。前者如资产评 估增值,反映在资本公积中。后者如处 置固定资产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所以,存在以下恒等关系: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一名律师投资10万元,开办了一家律 师事务所。 该律所购进了价值800元的办公家具, 价款未付。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该律所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了 1000元的服务费。 向供电公司支付100元电费。 向供货商支付前欠的货款800元。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二、负债 负债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 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 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负债也有三个特征: 第一,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 比如一项现金股利的分配政策会导 致企业的负债增加;而一项股票股 利的分配政策的发布却不会增加企 业的负债。
第三讲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其次,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就是 说,日常活动能够形成企业实实在在 的经济利益,如果只能形成名义上的 经济利益,不能确认为收入。 最后,收入的形成总是伴随着资产的 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doc 7页)
一年为限和一个营业周期为限。
(1)库存现金:保管在财务部门出纳处的现金。
(2)银行存款:企业保存于企业在银行所开账号中的存款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交易而持有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4)应收账款:销售产品时购货方欠的货款(包括税金)
(5)应收票据:企业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6)其他应收款:出借给职工个人的款项、暂付的押金等
(7)原材料:库存材料——企业存放在仓库里的材料
(8)库存商品:已生产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
2、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1)长期股权投资
(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同时具有下列特征:①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1个会计年度;③有形资产举例: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
器具
(3)无形资产:其具有以下特征:①不具有实物形态②具有可辨认性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举例: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
四、负债
(一)概念P22
(二)特征
1、以往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现时义务(包括可能的义务:或有负债)
2、清偿债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
3、能以货币计量
(三)细分项目:
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概念P22
(1)短期借款:从金融机构取得,偿还期在一年以内(≤12个月)的借款。
(2)应付票据:企业开出的给债权单位的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购料时,欠付供货单位的货款(包括税金)
(4)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款
(5)应交税费:尚未交纳的应交税款
(6)其他应付款:如应退给有关单位的押金
2、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1)长期借款:从金融机构取得,偿还期在一年以上(>12个月)的借款。
(2)应付债券
五、所有者(股东)权益
(一)概念: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股东)权益=总资产-总负债
=净资产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二)构成项目:
1、实收资本:投入资本
2、资本公积: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成的资本。
包括资本溢价
3、盈余公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
4、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分配的利润)
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异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要素构成资产负债表,
故又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
它们共同反映企业特定时日静态财务状况。
六、收入(狭义:即营业收入)
(一)概念P23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特征:
1、日常活动中产生而非偶发。
2、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能以货币计量.
5、不包括代收款项。
(三)分类(以工业企业为例)
1、按业务主次分:
①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产品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出售材料的收入,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2、按内容分:①销售商品(产成品、原所购材料)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注:广义的收入:一切经济利益的流入。
还包括①投
资收益②补贴收入③营业外收入
七、费用
(一)概念: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二)特征: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区别于营业外支出)
2、一般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
3、能以货币计量
4、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三)分类(按经济用途分——看是否计入产品成本)
1、生产费用(先构成资产,转让后成为抵减收入的成本而入费用)
(1)生产成本: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而发生的支出。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费用)、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2)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费用(汇总后分配计入生产成本)。
2、期间费用(直接抵减收入)管理费用(概念及内容)
财务费用(概念及内容)
销售费用(概念及内容)
还有: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产品销售等主要经营业务所承担的成本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指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承担的成本支出。
如已销材料的进价成本。
经营性出租固定资产的维修费。
营业税金及附加: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的应由企业负担并计入损益的一项费用支出。
归纳:支出:会变成资产(销售后结转为销售成本)或直接成为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
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
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八、利润
(一)概念(二个关键词)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依次叫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企业通过利润或亏损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二)有关利润的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构成利润表,故又称为利润表要素。
它们共同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动态经营成果。
第二节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
(一)概念:反映会计要素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亦称会计等式、会计方程式。
(二)静态会计等式
1、静态会计等式资产 = 所有者权益(投
资者投入)——企业成立之初
100万元=100万元后又负债30万元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30万元=30万元+100万元
2、理解
①左边表示企业拥有多少资源及其存在的具体形态;右边表示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来源渠道如何。
②谁提供了经济资源,谁就可主张权利,左边也可以说是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权益,投资者要求分红(所有者权益),债权人要求还本付息(债权人权益)
因此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权益
③一个企业拥有多少资产,就相应有多少权益;反之,有多少权益也就相应有多少资产。
它们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在数额上相等。
④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点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
所以称静态会计等式。
3、意义: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注意:1)资产和权益的对应关系是综合对应的,
而不是逐项一一对应的。
2)“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这两个方程式在习惯上不能任意颠倒,一
般先描述资产,后描述权益。
(三)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反映一定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是动态的,
所以称为动态会计等式。
意义:是利润的框架结构基础
(四)两等式间的关系
期初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130=30+100
取得销售收入10万元 140=30+100+10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花费代价(销售成本)6万元140-6=30+100+10-6 即134=30+100+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
润(收入-费用)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益+收入 6+134=30+100+10
期末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34=30+104
一般地,期初、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A=B+C;A'=B'+C'
期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会计恒等式与经济业务类型的关系
(一)什么是经济业务?
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在会计上称谓经济业务,也叫会计事项。
按其涉及的关系和范围分为:
外部经济业务:与国家、外部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内部经济业务:本单位范围以内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不管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破坏不了会计等式。
(二)经济业务类型举例(成立之初或期初) 200=40+160
1、企业借入6个月期借款10万存入银行账号资产↑= 负债↑+所 210=50+160
2、企业接受现金投资20万资产↑= 负债 +所↑ 230=50+180
3、以存款还6个月期借款5万资
产↓= 负债↓+所 225=45+180
4、将现金20万存入企业存款户资产↑↓= 负债+ 所 225=45+180
5、开出面值为10万元商业汇票偿还应付账款资产= 负债↑↓+所 225=45+180
6、将资本公积5万转增资本资产= 负债 +所↑↓ 225=45+180
此外,还有: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8、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9、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归纳为四种类型:
1、资产权益同时增加(权益分债权人、所有者)
2、资产权益同时减少(权益分债权人、所有者)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分债权人、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