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原文及译文

《诗经》原文及译文“兴”的表现手法:篇一“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
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
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
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
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对于《诗经》的艺术手法,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的文化精神。
从类型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流传了二千五百年之久,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因而成为后代诗人学习、仿效的对象。
《诗经》的许多作品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那个年代,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写实传统,堪称为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作者,本身是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者,他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他们写自己的劳动和生活,表现自己思想愿望苦乐悲欢,这些触景生情、情由衷发的诗篇,都能如实描写,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和粉饰雕琢之弊,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诗经全文目录《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诗经》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经全文目录,欢迎阅读。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诗经·国风·周南·葛覃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诗经·国风·周南·樛木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国风·周南·兔罝诗经·国风·周南·芣苢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诗经·国风·召南·鹊巢诗经·国风·召南·采蘩诗经·国风·召南·草虫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诗经·国风·召南·甘棠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诗经·国风·召南·羔羊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靁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诗经·国风·召南·小星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诗经·国风·召南·驺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国风·邶风·绿衣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诗经·国风·邶风·谷风诗经·国风·邶风·式微诗经·国风·邶风·旄丘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诗经·国风·邶风·泉水诗经·国风·邶风·北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诗经·国风·邶风·新台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诗经·国风·墉风·柏舟诗经·国风·墉风·墙有茨诗经·国风·墉风·君子偕老诗经·国风·墉风·桑中诗经·国风·墉风·鹑之奔奔诗经·国风·墉风·定之方中诗经·国风·墉风·蝃蝀诗经·国风·墉风·相鼠诗经·国风·墉风·干旄诗经·国风·墉风·载驰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诗经·国风·卫风·考盘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国风·卫风·氓诗经·国风·卫风·竹竿诗经·国风·卫风·芄兰诗经·国风·卫风·河广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诗经·国风·卫风·有狐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诗经·国风·王风·扬之水诗经·国风·王风·中谷有蓷诗经·国风·王风·兔爰诗经·国风·王风·葛藟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经·国风·王风·大车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诗经·国风·郑风·缁衣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清人诗经·国风·郑风·羔裘诗经·国风·郑风·遵大路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诗经·国风·郑风·蘀兮诗经·国风·郑风·狡童诗经·国风·郑风·褰裳诗经·国风·郑风·丰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诗经·国风·郑风·扬之水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诗经·国风·郑风·溱洧诗经·国风·齐风·鸡鸣诗经·国风·齐风·还诗经·国风·齐风·著诗经·国风·齐风·东方之日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诗经·国风·齐风·南山诗经·国风·齐风·甫田诗经·国风·齐风·卢令诗经·国风·齐风·敝笱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诗经·国风·齐风·猗嗟诗经·国风·魏风·葛屦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诗经·国风·魏风·园有桃诗经·国风·魏风·陟岵诗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诗经·国风·唐风·蟋蟀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诗经·国风·唐风·扬之水诗经·国风·唐风·椒聊诗经·国风·唐风·绸缪诗经·国风·唐风·杕杜诗经·国风·唐风·羔裘诗经·国风·唐风·鸨羽诗经·国风·唐风·无衣诗经·国风·唐风·有杕之杜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诗经·国风·唐风·采苓诗经·国风·秦风·车邻诗经·国风·秦风·驷驖诗经·国风·秦风·小戎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国风·秦风·终南诗经·国风·秦风·黄鸟诗经·国风·秦风·晨风诗经·国风·秦风·无衣诗经·国风·秦风·渭阳诗经·国风·秦风·权舆诗经·国风·陈风·宛丘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枌诗经·国风·陈风·衡门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杨诗经·国风·陈风·墓门诗经·国风·陈风·防有鹊巢诗经·国风·陈风·株林诗经·国风·陈风·泽陂诗经·国风·桧风·羔裘诗经·国风·桧风·素冠诗经·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诗经·国风·桧风·匪风诗经·国风·曹风·蜉蝣诗经·国风·曹风·候人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诗经·国风·曹风·下泉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诗经·国风·豳风·鸱鸮诗经·国风·豳风·东山诗经·国风·豳风·破斧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诗经·国风·豳风·九罭诗经·国风·豳风·狼跋诗经·小雅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四牡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出车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诗经·小雅·白华之什·鱼丽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有嘉鱼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诗经·小雅·白华之什·蓼萧诗经·小雅·白华之什·湛露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彤弓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菁菁者莪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六月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采芑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车攻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吉日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鸿雁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庭燎诗经·小雅·彤弓之什·沔水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鹤鸣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祈父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白驹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黄鸟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斯干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无羊诗经·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正月诗经·小雅·祈父之什·十月之交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雨无正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旻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宛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弁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巧言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何人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巷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谷风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蓼莪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四月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无将大车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小明诗经·小雅·北山之什·鼓钟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楚茨诗经·小雅·北山之什·信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甫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大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瞻彼洛矣诗经·小雅·北山之什·裳裳者华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桑扈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頍弁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车舝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青蝇诗经·小雅·桑扈之什·宾之初筵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鱼藻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采菽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角弓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菀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黍苗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隰桑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绵蛮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瓠叶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渐渐之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苕之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何草不黄诗经·大雅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早麓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下武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行苇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既醉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凫鷖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假乐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公刘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泂酌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诗经·大雅·荡之什·荡诗经·大雅·荡之什·抑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崧高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常武诗经·大雅·荡之什·瞻卬诗经·大雅·荡之什·召旻诗经·颂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诗经·颂·鲁颂·駉诗经·颂·鲁颂·有駜诗经·颂·鲁颂·泮水诗经·颂·鲁颂·閟宫诗经·颂·商颂·那诗经·颂·商颂·烈祖诗经·颂·商颂·玄鸟诗经·颂·商颂·长发诗经·颂·商颂·殷武。
先秦文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共收集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有题无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而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
此为《诗经》六艺。
风:风土之音。
雅(夏,华夏,正统):朝廷之音,王之乐。
颂:宗庙之音,歌颂祖先、神灵之圣德(有变风变雅,但没有变颂)。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
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比喻。
(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
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集传》)《诗经》的内容丰富,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整部《诗经》是周文化的产物,其内容也包含了周民族的史诗。
展示周民族发展史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以下五首诗歌当中:《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例如《生民》充满了神奇的浪漫色彩,写了始祖后稷的诞生神话和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描述的是周人的祖先公刘率领周人迁都豳的历史事件;《大雅·绵》讲的是古公亶父带领周人开始建都的伟大事业的故事。
二是农事诗:《诗经》中的农事诗主要用于祭祀,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重视,以及继承先祖发展农业的愿望。
主要篇目有:《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颂》中的《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
诗经全文带拼音及译文

诗经全文带拼音及译文诗经全文带拼音及译文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诗经全文带拼音及译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诗经全文带拼音及译文1关雎《诗经》关(guān) 关(guān) 雎(jū) 鸠(jiū) ,在(zài) 河(hé) 之(zhī) 洲(zhōu)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君(jūn) 子(zǐ) 好(hào) 逑(qiú) 。
参(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左(zuǒ) 右(yu) 流(liú) 之(zhī)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寤(wù) 寐(mèi) 求(qiú) 之(zhī) 。
求(qiú) 之(zhī) 不(bù) 得(dé) ,寤(wù) 寐(mèi) 思(sī) 服(fú) 。
悠(yōu) 哉(zāi) 悠(yōu) 哉(zāi) ,辗(zhǎn) 转(zhuǎn) 反(fǎn) 侧(cè) 。
参(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左(zuǒ) 右(yu) 采(cǎi) 之(zhī)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琴(qín) 瑟(sè) 友(yǒu) 之(zhī) 。
参(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左(zuǒ) 右(yu) 芼(mào) 之(zhī) 。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 女(nǚ) ,钟(zhōng) 鼓(gǔ) 乐(yuè) 之(zhī)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诗经》全文讲解大全

《诗经》全⽂讲解⼤全《诗经》全⽂讲解⼤全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今。
《诗经》⽬录: 国风: 第⼀节周南 关雎、葛覃、卷⽿、樛⽊、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汝坟、麟之趾; 第⼆节召南 鹊巢、采蘩、草⾍、采苹、⽢棠、⾏露、羔⽺、殷其雷、摽有梅、⼩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第三节邶风 柏⾈、绿⾐、燕燕、⽇⽉、终风、击⿎、凯风、雄雉、匏有苦叶、⾕风、式微、旄丘、简兮、泉⽔、北门、北风、静⼥、新台、⼆⼦乘⾈; 第四节鄘风 柏⾈、墙有茨、君⼦偕⽼、桑中、鹑之奔奔、定之⽅中、蝃蝀、相⿏、⼲旄、载驰; 第五节卫风 淇奥、考盘、硕⼈、氓、⽵竿、芄兰、河⼴、伯兮、有狐、⽊⽠; 第六节王风 ⿉离、君⼦于役、君⼦阳阳、扬之⽔、中⾕有蓷、兔爰、葛藟、采葛、⼤车、丘中有⿇; 第七节郑风 缁⾐、将仲⼦、叔于⽥、⼤叔于⽥、清⼈、羔裘、遵⼤路、⼥⽈鸡鸣、有⼥同车、⼭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衿、扬之⽔、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第⼋节齐风 鸡鸣、还、著、东⽅之⽇、东⽅未明、南⼭、甫⽥、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第九节魏风 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亩之间、伐檀、硕⿏; 第⼀〇节唐风 蟋蟀、⼭有枢、扬之⽔、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有杕之杜、葛⽣、采苓; 第⼀⼀节秦风 车邻、驷驖、⼩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渭阳、权舆; 第⼀⼆节陈风 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出、株林、泽陂; 第⼀三节桧风 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第⼀四节曹风 蜉蝣、候⼈、鸤鸠、下泉; 第⼀五节豳风 七⽉、鸱鸮、东⼭、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雅: 第⼀节⿅鸣之什 ⿅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第⼆节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有台、蓼萧、湛露、彤⼸、菁菁者莪、六⽉、采芑、车攻、吉⽇; 第三节鸿雁之什 鸿雁、庭燎、沔⽔、鹤鸣、祈⽗、⽩驹、黄鸟、我⾏其野、斯⼲、⽆⽺; 第四节节南⼭之什 节南⼭、正⽉、⼗⽉之交、⾬⽆正、⼩旻、⼩宛、⼩弁、巧⾔、何⼈斯、巷伯; 第五节⾕风之什 ⾕风、蓼莪、⼤东、四⽉、北⼭、⽆将⼤车、⼩明、⿎钟、楚茨、信南⼭; 第六节甫⽥之什 甫⽥、⼤⽥、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 第七节鱼藻之什 鱼藻、采菽、⾓⼸、菀柳、都⼈⼠、采绿、⿉苗、隰桑、⽩华、緜蛮、瓠叶、渐渐之⽯、苕之华、何草不黄; ⼤雅: 第⼀节⽂王之什 ⽂王、⼤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王有声; 第⼆节⽣民之什 ⽣民、⾏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第三节荡之什 荡、抑、桑柔、云汉、崧⾼、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颂: 第⼀节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 第⼆节周颂·⾂⼯之什 ⾂⼯、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 第三节周颂·闵予⼩⼦之什 闵予⼩⼦、访落、敬之、⼩毖、载芟、良耜、丝⾐、酌、桓、赉、般 第四节鲁颂·駉之什 駉、有駜、泮⽔、閟宫; 第五节商颂 那、烈祖、⽞鸟、长髪、殷武。
诗经关于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关于诗经全文及译文《诗经》全文(带注释和译文)春秋·孔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墉: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
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
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
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
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
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31篇;鲁颂为公元前7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4篇;商颂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宋国的作品,共5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由于《诗经》的年代离我们太过久远了,很多当时的用字措词,我们今天未必能准确理解。
因此所有诗歌均有详细注解(个别还配有译文),这些注解除了参照一些比较流行的版本以外,也加入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各位阅读带来一些帮助。
《诗经》全文+注释

1诗 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
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
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
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
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
“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对国风 周南国风:也单称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
朱熹《诗集传》:“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
大部分是东周的诗,小部分是西周后期的诗。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誓sh ì)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
周公旦居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
《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
意为南国之诗,或以为用南国乐调写的诗。
共计十一篇。
《周南》、《召南》合称二南。
【F-001】关雎(必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1、关关:雎鸠和鸣声。
雎鸠(居纠j ū ji ū):一种水鸟名,即鱼鹰。
2、河:黄河。
洲:水中央的陆地。
一二句是诗人就所见以起兴(起头儿)。
3、窈窕:容貌美好。
淑:善,品德贤良。
淑女:好姑娘。
4、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
好:男女相悦。
逑:同“仇”,配偶。
十首《诗经》名篇

十首《诗经》名篇《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称道。
也是历来《诗经》中流传最广的诗歌。
一句话总结《关雎》就是“思无邪”。
这首诗歌将一个男子相思追求女子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十分单纯而美好,在几千年后依然打动着现代的读者。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爱而不知,追而不及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缺撼的爱情总让人感到回味,镜花水月的事情总引得人再三追寻,念念不忘。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是狡黠有趣的姑娘,当爱人来时,她躲起来捉弄他。
但她也是聪慧的,她送给心上人彤管,告知自己的心意。
真真是一个有趣的姑娘,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静女》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态。
诗词君每每追寻古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会想起这首诗。
他们也谈恋爱,就像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淇奥》【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诗经》原文及注释

译文
公鸡喔喔已叫啦,上朝官员已到啦。
这又不是公鸡叫,是那苍蝇嗡嗡闹。
东方曚曚已亮啦,官员已满朝堂啦。
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
虫子飞来响嗡嗡,乐意与你温好梦。
上朝官员快散啦,你我岂不让人恨!
赏析
本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思贤妃,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谓其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而宋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清方玉润《诗经
《诗经》原文及注释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
①朝:朝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说早集。
②匪:同"非"。
③昌:盛也。意味人多。
④薨薨(hōnɡ 轰):飞虫的振翅声。
⑤甘:愿。
⑥会:会朝,上朝。且:将。
的一段佳话。
本诗句
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句式错综,接近散文
化。押韵亦有其特点,头两章四句皆用韵,而首句与次句韵脚同在第三字,而末尾是语助词矣,也算韵,王力先生称这为富韵。另外第一、二章首句与第三句韵脚同字。第三章则是第一、二、四句押韵,也可见本诗用韵富有变化。
原始》以为是贤妇警夫早朝。本文则认为此诗只是表现一对贵族夫妇私生活的情趣。全诗以夫妇间对话展开,构思新颖,在《诗经》中是别开生面的。姚际恒说: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诗经通论》)本来这对夫妇的对话是非常质朴显露的,谈不上有什么诗味妙语,只因为有的类似傻话、疯话,叫人会心发笑,包含着无理见趣之妙。古制,国君鸡鸣即起视朝,卿大夫则提前入朝侍君,《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即是。本诗开头写妻子提醒丈夫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丈夫回答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想来鸡啼、苍蝇飞鸣古今不会大变,如非听觉失灵,何至二者不分!从下面二、三章妻子所云东方明矣、会且归矣,可知当是鸡鸣无疑。而丈夫把鸡鸣说成苍蝇之声,是违背生活常识的,当然无理。但如果我们换一角度理解,看作是丈夫梦中被妻子唤醒,听见妻子以鸡鸣相催促,便故意逗弄妻子说:不是鸡叫,是苍蝇声音,表现了他们夫妇间的生活情趣,不是别有滋味吗?反常而合乎夫妇情感生活之道,这正是姚氏所指出的妙在句外。下两章时间由鸡鸣至天亮,官员由已上朝至快散朝,丈夫愈拖延愈懒起,故意把天明说成月光,贪恋衾枕,缠绵难舍,竟还想与妻子同入梦乡,而妻子则愈催愈紧,最后一句无庶予子憎已微有嗔意。表现夫妇私生活,可谓真情实境,写来活现(姚际恒《诗经通论》)。今人钱钟书《管锥编》赞赏此诗作男女对答之词而饶情致,并说:莎士比亚剧中写情人欢会,女曰:‘天尚未明;此夜莺啼,非云雀鸣也。’男曰:‘云雀报曙,东方云开透日矣。’女曰:‘此非晨光,乃流星耳。’可以比勘。这可作为中西比较文学
《诗经》简介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
共 305篇, 本称《诗》或《诗三
经
百》, 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故称《诗
》
经》。相传为孔子编定, 成书于春
简 介
秋时代。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精华是风, 普遍运用赋、比、
兴三种表现手法。
《
诗
《诗经》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经
“风”160首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 绝
▪ 总而言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 乃至整个
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
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反映了 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 语言大胆而清丽, 以其清醒的现实性, 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 诗歌, 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 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 《诗经》缺乏浪 漫的幻想, 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 但在 那个古老的时代, 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 值得我们骄傲的。
后世影响: 兴
▪ 陋室铭 刘禹锡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实例: 兴
▪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 泽东” ▪
《诗经》里的诗歌, 大多数都是四字 一句, 隔句押韵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四字一句, 句式和谐, 韵律流畅, 读来琅琅上口, 富有一种整齐美
《诗经》——精选推荐

《诗经》《诗经》《诗经》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于归,宜其家⼈。
作品赏析: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树桃花。
《桃夭》三章,章四句。
是⼀⾸贺婚诗。
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
关于它的⼤义,《诗序》⽈:“后妃之所致也。
不妒忌,则男⼥以正,婚姻以时,国⽆鳏民也。
”孔颖达解释道:“后妃内修其化,赞助君⼦,致使天下有礼,婚娶不失其时,故⽈‘致也’。
由后妃不妒忌,则令天下男⼥以正,年不过限,婚姻以时。
⾏不逾⽉,故令周南之国皆⽆鳏独之民焉,皆后妃之所致也。
此虽⽂王化使之然,亦由后妃内贤之致。
”清⽅⽟润《诗经原始》⽈:“此亦咏新婚诗。
与《关雎》同为房中乐。
如后世催妆坐宴等词。
特《关雎》从男求⼥⼀⾯说,此从⼥归男⼀⾯说,互相掩映,同为美俗。
”我觉得诗序中的教化味道太浓了,只⼀个“婚姻以时”解得合情合理。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兴男⼥盛年,及时嫁娶。
孔疏⽈:“夭夭,⾔桃之少;灼灼,⾔华之盛。
桃或少⽽不华,或华⽽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之,则是少⽽有华者。
故辨之⾔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喻此⼥少⽽⾊盛也。
”这⾥⽤桃花来⽐兴,显然不仅仅是⼀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是男⼥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
《易林》⽈:“春桃⽣花,季⼥宜家。
”宋朱熹《诗集传》⽈:“周礼,仲春令会男⼥。
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
”因为古者男三⼗⽽娶,⼥⼆⼗⽽嫁,过此就算不及时了。
《周礼媒⽒》⽈:“仲春之⽉,令会男⼥。
于是时也,相奔不禁。
若⽆故⽽不⽤令者,罚之。
司男⼥之⽆夫家者⽽会之。
”《⽑诗正义》⽈:“礼虽不备,相奔不禁。
即周礼仲春之⽉令会男⼥于是时也,相奔者不禁是也。
”⼜⽈:“⾔三⼗之男,⼆⼗之⼥,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之,所以繁育民⼈也。
《诗经》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二、劳动诗:《诗经》中的《臣工》、 《噫嘻》、《丰年》、《载芟》、《良 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 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劳动诗中最有 代表性的是豳风的《七月》。提供了极 为可贵的历史资料,如节气、古代农业 发展等。 《七月》主要采用赋的手法,按农事活 动的顺序一一叙来。
《传、易于 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 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 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 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 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 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 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 本《诗经》,就是“毛诗”。 人们历来将《诗经》视作经书,体现了《诗经》 研究的经学化。汉代的郑玄为毛传作笺注,唐 代的孔颖达作疏,分别被称为郑笺、孔疏,此 重美刺 。
《诗经》的成书
采诗: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班固《汉书· 食货 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 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 牖户而知天下。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 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 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 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献诗: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 语· 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删诗说: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篇, 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 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东汉王充《论衡· 正 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 三百五篇”。
《诗经》原文与翻译

《诗经》原文与翻译简介《诗经》又称《诗经·齐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0多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本文将对《诗经》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原文及翻译。
风风是《诗经》的第一部分,共分为15篇,代表了诗歌的初期形态。
它以山川、自然景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形式简练朴素。
以下是《风》部分的原文及翻译示例: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翻译:关关雎鸠,栖息在河洲。
貌美而贤淑的女子,令君子心动。
水草参差交错,左右流动。
貌美而贤淑的女子,日夜期望着。
期望而不能得到,日夜思念。
烦恼啊,追思不断,反复辗转。
雅雅是《诗经》的第二部分,共分为105篇,是一种婚礼音乐形式。
雅部分的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以描述仪式、礼节、家庭和个人的情感为主题。
以下是《雅》部分的原文及翻译示例:1. 《文王》抑抑文王,于穆清庙。
桢楹纡组,爰及尔居。
居则婉兮,柔则休。
东巡狩,无射於人。
两爰及犬,时维尔构。
翻译:庄重而温和的文王,在宁静的神庙里徘徊。
高高的柱子,错综复杂的构架,正是你的居所。
你的居所温馨婉约,柔情似水。
东巡狩猎,但不伤害人民。
身边有双犬相伴,时刻保护着你。
颂颂是《诗经》的第三部分,共分为40篇,大多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赞美歌词。
颂部分的诗歌用词庄重、气势磅礴,歌颂了英雄、忠诚、国家和王权。
以下是《颂》部分的原文及翻译示例:1.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翻译:优美的雎鸠,在河洲上飞翔。
貌美而贤淑的女子,受君子喜爱。
水草参差交错,左右流动。
貌美而贤淑的女子,日夜忧思着。
渴望而不能得到,日夜思念。
陷入无尽的思念和烦恼,反复辗转。
以上只是《诗经》部分诗歌的简要介绍及原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经三首原文及翻译

《诗经·卫风•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伴。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
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
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
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
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
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
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
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
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
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
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
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
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
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
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
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
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
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
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
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
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
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
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
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诗经·秦风·无衣》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全文及注解

《诗经》全文及注解【古典文献汇编】《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诗经《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作《诗》,后被儒家遣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
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
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
它就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打下了浓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
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
“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
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
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
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色彩。
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
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人交流,或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科学态度进行学术上的探讨,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绝不能以己之见为终结性的。
对于《诗经》,是不会有终结性的理解的。
做这个注释,旨在为喜欢读《诗经》的朋友们提供帮助,也是自己的一次再学习。
由于编辑、打字等工作量很大,故只能隔一天续一次(有时候或许会耽搁几日),每次四篇(偶尔三篇)。
但是不论怎样,一定会全部完成,不至于半途而废。
其间,难免会存有错误漏洞之处,恳求各位不吝赐教,不予科粉,以便及时更正,以免缪传误人。
《诗经》中的名篇

《诗经》中的名篇《诗经》中的名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经》中的名篇,欢迎阅读。
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5、《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6、《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诗经》(完整版)

《诗经》(完整版)导读《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一共305篇。
因文字限制,特将完整版作上中下三部分享。
《诗经》诗经全文上(1-110)国风·周南【01.关雎】后妃之德也。
(5章4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雎(jū)鸠:一种水鸟。
②窈窕(yǎo tiǎ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③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ú):配偶。
④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诗经》名篇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7、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国风·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8、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9、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论述
《诗经》是第一篇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如:《关雎》、《鹿鸣》、《维天之命》等等。
《诗经》原本名《诗》,或称‚诗百首‛。
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乃儒家‚六经‛之一,其余五经为:《书》、《礼》、《易》、《乐》《春秋》。
因汉代崇儒尊典经,乃将《诗》称之为《诗经》。
《诗经》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以《风》、《雅》、《颂》分类编排。
《风》有十五国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如《邶风·谷风》,这是一首‚弃妇诗‛。
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勤劳、重情、好义的贫家妇女,不幸被喜新厌旧、凶暴薄情的负心男子遗弃。
此诗以弃妇口吻自述惨遭遗弃的哀痛,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充满浓郁的哀伤情调。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如《鹿鸣》为《小雅》之始。
此诗是颂宴诗、赞嘉宾之作,实亦《诗经》中颂歌之一支。
此类宴飨宾客的乐歌,直露地反应了王公贵族恣意享乐的生活。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如《周颂·维天之命》,这是一篇祭祀周文王的乐歌。
它鼓吹天命,颂扬文王的功德,目的是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的支持,并借助于天帝的权威以慑服百姓,以永保周王之天下。
《诗经》产生于漫长的年代和辽阔的地域,反应了恢宏博大的社会生活面。
其思想内容包括周民族的史诗、颂歌与怨刺诗、婚恋诗、农事诗等可谓丰富多彩,博大深厚。
从《诗经》三百篇中归纳出所谓‚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概括和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技巧,揭示出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点。
朱熹《诗集注》指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叙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以物喻志);‚兴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也‛(文已尽而意有余)。
按照这种解释,‚赋‛就是陈述,铺陈的意思;‚比‛相当于现代修辞的比喻;‚兴‛的基本含义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以《豳风·七月》为例,此诗纯用赋法,以月份为经,以农事为纬,组织成篇。
由春耕写到寒冬凿冰,反复咏叹,诉说男女奴隶一年到头的辛苦劳累和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示了奴隶们内心的悲苦和哀伤,正式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副古达奴隶社会的生活图景。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之八言不等,节奏为每句二拍,具有优美和谐的韵律和联章复沓的章法。
《诗经》具有杰出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