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

合集下载

人乳头瘤病毒(HPV)临床情况及疫苗最新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PV)临床情况及疫苗最新进展

HPV疫苗最新进展
航天中心医院 吴唤新
HPV疫苗最新进展
国际上已有20多种HPV相关疫苗已进入动物和临床
试验阶段,主要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主 要制剂形式是蛋白质、核酸。 到目前为止已开发了两种HPV预防性疫苗(HPV rophylactic vaccine),分别是针对HPV-16/18的二 价疫苗和针对HPV-6/11/16/18的四价疫苗,Ⅲ 期临床实验已经美洲进行,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Ⅳ期临床实验预期将在亚洲开展。
宫颈癌的防治
筛查是目前预防和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世界各国的妇产科学会均推荐将HPV检测用于宫颈
癌的早期筛查,以浓缩高风险人群,便于进行有效 的监控、早期发现宫颈癌。
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原因明确、早发现可
治疗的癌症,其早期治疗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 晚期治疗5年生存率为20-50%。 中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15万,占世界总新发病例 的1/3。
有效减少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结果,且可延长筛查间隔。与
细胞学方法联合使用,其阳性检测率几乎可达100%。 2003年卫生部制定的《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建议连 续2次HPV检测和细胞学正常可延至5~8年后复查。 65岁以上老年妇女患宫颈癌危险极低,一般不主张进行常规筛 查。北京市两癌筛查参检人群34-64岁,65岁以上老年人有 老年专项体检。 对宫颈高度病变手术治疗后的患者,HPV检测可作为其疗效 判断和随访监测的手段,预测其病变恶化或术后复发的风险。 子宫颈锥切术后 6、12个月检测HPV阴性,提示病灶切除干 净,可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若术后HPV检测阳性, 提示有残余病灶及有复发可能。
以游离形式存在,病毒DNA游离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外。 2、高危型HPV引起的宫颈癌中,绝大多数的病毒DNA已整合 到宿主细胞DNA中,而且HPV DNA常出现基因缺失或突变。

HP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机理

HP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机理

・综述・HPV 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机理许廷贵 王敬云 张惠珍【摘要】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近20年已分离出120余种,其中85种以上已完全测序。

HPV 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和易变性造成皮肤、粘膜、泌尿生殖系和头颈部肿瘤病变的多样性。

作者单位:830011乌鲁木齐,新疆预防医学会 性传播疾病(STD )之一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近20年已鉴定出120余种基因型,至少有85种基因序列已完全测序。

HPV 是乳多空病毒科多瘤病毒亚科的一个双链环状DNA 病毒,其感染靶主要为上皮组织,显示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对人体特异部位的上皮细胞具亲和力。

HPV 的多态性及其致病机理的复杂性,尤其是其高、低危型病毒致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的研究发现,HPV 的某些亚型与90%以上的宫颈癌有关,有些则与尖锐湿疣(CA )有关。

HPV 致头颈部瘤乃至食道癌的证据亦愈来愈多[1~3]。

1 HPV 的分子生物学特征HPV 是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病毒,1949年Straus 等首先在电镜下从普通疣体浸出液中观察到病毒颗粒。

HPV 颗粒呈球形,其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45~55nm 。

HPV 的分子长度约718~8kb 。

1.1 HPV 的基因序列结构[1,2]HPV 基因组有9个开放解读枢(ORF ),3个功能区即早期、晚期转录区和上游调控区(URR )。

早期转录区(E 区)由4500b p 组成,分别编码E1~E8等8个早期蛋白,参与病毒的DNA 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细胞转化等功能。

E1涉及病毒DNA 复制,在病毒起始复制中起关键作用。

E2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涉及病毒DNA 转录的反式激活。

HPV 211高度依赖于E1和E2。

体外研究提示E1为HPV 的复制因子,E2提供辅助功能。

HPV 211复制必需E2,而牛乳头瘤病毒21(BPV 21)的E2则抑制非特异性复制。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人乳头瘤病毒英文名称: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定义:一组形态和基因结构相似,但致瘤表现不同的病毒。

可引起人类上皮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肿瘤免疫(三级学科)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

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

随着性病中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急速上升和宫颈癌、肛门癌等的增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西医学名:人乳头瘤病毒英文名称:Human papillomavirus(HPV)所属科室:五官科 - 皮肤科发病部位:皮肤粘膜主要症状:寻常疣,甲周疣,乳头瘤状,菜花状,颗粒状,鸡冠状等主要病因:普遍发病传染性: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性传播,密切接触,间接接触,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目录病原学流行病学感染途径临床表现1.低危型HPV感染2.高危型HPV感染诊断鉴别1.辅助检查2.鉴别诊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1.治疗方式专家观点病原学流行病学感染途径临床表现1.低危型HPV感染2.高危型HPV感染诊断鉴别1.辅助检查2.鉴别诊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1.治疗方式专家观点病原学: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 (1)皮肤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2)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其他还与可能HPV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包括: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3)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与感染生殖器、肛门、口咽部、食道黏膜;(4)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

HPV分析报告

HPV分析报告

HPV分析报告第一点:HPV的概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它可以引起多种良性及恶性的生殖系统疾病。

HPV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主要侵犯人类皮肤和黏膜组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引起宫颈癌的病毒类型。

HPV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一个双链DNA核心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这个核心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是病毒复制和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

外壳蛋白则负责识别并附着到宿主细胞上,进而进入细胞内部。

根据HPV的基因序列差异,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类型与癌症相关,而另一些则不会导致严重疾病。

在感染HPV后,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病毒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引发细胞异常,最终导致癌症。

因此,对HPV的认知和预防至关重要。

第二点:HPV的检测与预防对于HPV的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学检查、HPV病毒检测和HPV基因分型检测。

细胞学检查是通过检查宫颈细胞的形态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HPV感染及其引起的病变。

HPV病毒检测则直接针对病毒的存在进行检测。

而HPV基因分型检测可以识别出具体的HPV类型,这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HPV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和采取安全的性行为。

HPV疫苗可以预防疫苗覆盖的HPV类型引起的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等,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手段。

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和限制性伴侣数量,也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定期的妇科检查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在癌症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总的来说,对HPV的认知、预防和检测是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了解HPV的传播途径、感染后果以及预防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第三点:HPV感染的治疗一旦确诊为HPV感染,治疗方法将取决于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

HPV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HPV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HPV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作者:杨帆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28期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新发病例约50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则有13万多,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和健康[1]。

近20年来,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和大部分CIN的直接病因和发生的必要条件。

在所有宫颈癌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HPV病毒的检测,更多的宫颈上皮癌前病变被发现,积极治疗宫颈上皮癌前病变是预防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手段。

虽然高危型HPV感染的CIN更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但90%以上免疫力正常的女性2年后HPV感染会自然痊愈。

流行病学研究HPV病毒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绝大多数HPV对皮肤、黏膜上皮具有特殊的亲嗜性。

至今已发现200多种不同类型的HPV,按HPV与癌瘤的关系,一般感染肛门、生殖器的HPV 可分为低危及高危两大型,低危型常见为HPV6、11、40、42等,高危型为16、18、31、33、51、58等。

用敏感的PCR技术可以在99.17%的宫颈癌标本中检测出高危型HPV DNA (包括鳞癌和腺癌)可检测到HPV。

子宫颈癌中以HPV16、18为主要类型,但不同国家和地域HPV的亚型各异,有其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职业HPV亚型不一,有些差异甚大,而中国人以HPV16、18、52、58、31为主[2]。

HPV的结构特点HPV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HPV呈无包膜的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结构,表面有72个壳微粒。

病毒基因组是双股环状DNA,主要分为早期基因区(E区)、晚期基因区(L区)和非编码上游调节区(URR)。

早期区含有E1……E6、E7基因,E6、E7编码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的蛋白,主要对染色体外的DNA复制进行调控,被认为是HPV的癌基因。

高危HPV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高危HPV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高危HPV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张敏鸽【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2(027)006【总页数】3页(P670-672)【关键词】高危型HPV;宫颈癌【作者】张敏鸽【作者单位】710100,西安航天总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位居第二位,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现有的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进一步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现将高危型HPV在宫颈癌中的致癌机制综述如下。

1 HPV结构与功能HPV是1种嗜黏膜和皮肤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属乳头状病毒科。

HPV基因组按功能分为3个编码区:①早期基因区(E区):分别编码早期蛋白E1、E2、E4、E5、E6和E7。

E区基因编码产物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转录调节和诱导宿主细胞发生转化。

E1参与病毒复制;E2参与病毒复制与基因转录调节,高危型HPV的E2具有抑制E6、E7基因启动子的作用;E4主要与病毒颗粒的成熟和释放有关,E4能破坏细胞骨架,打乱细胞质角蛋白网络,使挖空细胞形成。

此外,E4可能支持病毒基因组的扩增。

E5能与多种细胞膜蛋白及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刺激病毒基因组复制。

最近发现,E5还能阻止DNA损伤后细胞的凋亡。

E6、E7主要与细胞转化及致瘤性有关,其致瘤作用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及肿瘤抑制基因密切相关。

②晚期基因区(L区):L1和L2分别编码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共同构成包装病毒的外壳。

③上游调节区:功能不明确,可能对病毒复制及转录起调节作用。

2 HPV在宫颈癌中的致癌机制现已证实至少有18种高危型HPV能引发宫颈癌,研究表明,在85%~90%的宫颈腺癌中可检测到高危型HPV,而HPV阴性者几乎不发生宫颈癌。

在高危型HPV中, HPV16 及18型是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感染的主要类型,感染率分别为50%和20%[1],因而,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HPV16及HPV18上。

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机制

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机制

人乳头瘤病毒及其感染机制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以表皮细胞为感染对象的小型DNA病毒。

其中一种HPV病毒亚型可感染生殖道上皮细胞并可导致宫颈癌及其他一些生殖道癌症。

现有的干扰素疗法结果复杂。

当HPV蛋白调控干扰素诱导基因的表达时,干扰素疗法只是延迟了基因转录时间。

若细胞含有完整的HPV基因组,在其复制分化期间对干扰素治疗很敏感,而E6、E7过量表达可导致细胞的高危癌变。

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敏感性与干扰素诱导因子p56与E1的复制蛋白结合有关。

由于多重病毒蛋白的活动导致的反应结果是复杂的。

前言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小型双链DNA病毒,可使表皮和粘膜组织产生增生性损害。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上皮细胞且病程可长达几十年。

对于长期感染,乳头瘤病毒进化自身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的检测。

已经发现有100多种的病毒亚型,其中约有30多种特异性感染生殖道上皮细胞。

乳头瘤病毒通过性接触感染生殖器,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病毒。

目前估计约有20万美国人受到感染,而且约有70%的性活跃人群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感染一次。

根据诱发恶性转变的能力,生殖器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类型包括有HPV-16、18、31、33和45型,他们极易引起恶性转变,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超过99%的颈肿瘤细胞中均含有HPV DNA。

相反的,低危HPV类型,如HPV-6、11只引发良性生殖器疣,向恶性转变的几率很低。

癌变前,HPV基因组常以质粒或附加体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癌变后其基因组即整合入宿主基因组中。

生殖器HPV初期低度感染或宫颈上皮内瘤样Ⅰ级病变在1~2年内可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均能被清除,高危HPV的持续感染是发展成宫颈癌及其他生殖道恶性肿瘤的主要因素。

高危HPV的感染和其他的一些风险因素结合,如免疫抑制、吸烟与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都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每年新增病例470,000例。

虽然大多宫颈癌病例发现在其他的国家,但是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美国妇女,每年约有11,000被诊断为宫颈癌,约有5,000人死于这类疾病。

HPV相关研究进展

HPV相关研究进展

HPV相关研究进展综述摘要: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学因素。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对HPV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基因特征和致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HPV致癌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宫颈癌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癌;检测方法;疫苗1 引言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一种癌肿,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10000例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9.8%,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0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四分之一[1]。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大约是10年的时间,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可以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从而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价值。

20世纪70年代末,Zur[2]首先提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为宫颈癌的病因假说,在随后的20多年中,各国学者对HPV的结构、功能、生物学特性、致癌机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分子和基因水平对HPV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文对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 致癌机理1949年,sttauSS首先在电镜下于疵体浸出液中观察到HPV颗粒,它是一种部位特异的DNA病毒[3]。

HPV是一个7200~8000bp左右的双链环状的DNA病毒,HPV基因组编码有8个参与病毒侵染、繁殖复制和包装的功能蛋白,有8个开放式阅读框,含ORF编码的DNA链,按功能有3个功能区,按功能可以分为3个结构域,早期蛋白编码区ER,晚期蛋白编码区LR和上游控制区URR。

E区分为E1~E7开发阅读框,主要编码和病毒的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换有关的蛋白,E1涉及病毒DNA复制,在病毒开始复制中起关键作用;E2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涉及病毒DNA转录的反式激活;E3功能尚不清楚;E4与病毒成熟胞浆蛋白有关;E5正好位于E2的下游,编码一种小蛋白,与细胞转化有关;E6称为多功能蛋白,E6蛋白能与细胞内E6相关蛋白(E6AP)形成复合物,特异性地结合抑癌基因P53的产物,使P53降解失活,导致细胞周期失控[3~6];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它还可通过激活端粒酶使正常细胞永生化[7];E7能与成视网膜细胞瘤(Rb)抑制蛋白结合,与HPV致癌的关系极为密切。

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

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

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尖锐湿疣又称为生殖器疣Genital Wart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男女性外生殖器和肛门部位皮肤粘膜的疾病。

由于生殖器疣的临床表现大多为尖刺状,其表面又潮湿,所以又叫做尖锐湿疣。

疣的感染性早在6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证实。

1949年,Strauss等首先在电子显微镜下从寻常疣(俗称瘊子)的浸出液中观察到病毒颗粒。

1968年,Dunn等进一步证明,人生殖器疣组织内有病毒颗粒存在。

1970年,Oriel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证明,所有引起疣的病毒都属于含DNA的HPV病毒。

乳头瘤病毒科的成员主要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狗口腔乳头瘤病毒、棉尾兔乳头瘤病毒、多乳房小鼠乳头瘤病毒和鹿乳头瘤病毒。

目前已经弄清楚引起尖锐湿疣的病因是乳头瘤病毒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ms,HPV)。

Dunn等首先描述了人乳头瘤病毒的形态:HPV呈球形,无包膜,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45-55nm。

多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已逐渐弄清楚HPV是一种最小的DNA病毒,该病毒直径约为50-60nm,呈无包膜的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结构,表面有72个壳微粒,内含8000个碱基对(bp),分子量为5×106D,其中88%是病毒蛋白。

HPV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以共价闭合的超螺旋结构、开放的环状结构、线性分子3种形式存在。

HPV基因组编码为9个开放读码框架,分为3个功能区即早期转录区、晚期转录区和非转录区(控制区)。

早期转录区又称为E区,由4 500个碱基对组成,分别编码为E1、E2、E3、E4、E5、E6、E7、E8等8个早期蛋白,具有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细胞转化等功能。

E1涉及病毒DNA复制,在病毒开始复制中起关键作用。

E2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涉及病毒DNA转录的反式激活。

E3功能不清。

E4与病毒成熟胞浆蛋白有关。

E5与细胞转化有关。

E6和E7主要与病毒细胞转化功能及致癌性有关。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Ξ邓燕飞 综述 卢永德 审校(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湖南长沙410011)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PV )是一种小DNA 病毒,不仅感染十分普遍,而且可能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了解其感染机制、致瘤机制、免疫机制及指导相关疾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 人; 肿瘤病毒感染; 肿瘤; 流行病学; 免疫学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773(2000)022******* 目前克隆鉴定的HPV 已超过100个型别[1],且发现宫颈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口腔癌、喉癌、鼻腔鼻窦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与HPV 感染有关。

HPV 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关系已引起广泛注意。

1 HPV 概况1.1 结构及功能 HPV 属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病毒颗粒直径约为55nm ,核壳呈20面体对称,有72个壳粒。

HPV 是小型DNA 肿瘤病毒,无包膜,具双链闭环DNA 基因组,7.2~8kb ,相对分子量(Mr )为5×106。

基因组分三个功能区:①早期区(E ),约4.5kb ,含E1,E2,E4~76个亚区;②晚期区(L ),约2.5kb ,含L1,L2两个亚区;③长调控区(LCR ),位于L 区末端与E 区起始端之间,一般为800~900bp 。

E1参与病毒复制,其编码蛋白具ATP 依赖性解旋酶活性;E2参与转录调节,E2蛋白是主要的病毒转录因子;E4编码晚期胞质蛋白,与病毒成熟有关;E5具较弱的转化活性;E6,E7主要与细胞转化及致瘤性有关;L 区编码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L1Mr 约为55×103,是主要的种特异性抗原,L2Mr 约为75×103,是型特异性抗原,L1或L1/L2在真核细胞中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 LP );LCR 含DNA 复制、表达调控元件。

微生物 人乳头瘤病毒

微生物 人乳头瘤病毒

形态构造化学成分遗传物质繁殖方式培养基致病性简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HPV为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宿主为人类故冠以“人(human)”之称。

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经确定的HP 粘膜上的乳头状瘤,名常以宿主名称命名,如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牛乳头瘤病毒(bovine papilloma virus,BPV);犬口腔乳头瘤病毒(canine oral papillomatosis virus,COPV);多乳小鼠乳头瘤病毒(mastomys natalensis papilloma virus,MNPV)等。

HPV 在人类广泛传播,能引起人类皮肤和黏膜的多种良性乳头状瘤。

其中至少有10个类型与尖锐湿疣有关(如6,11,16,18及33型,最常见6、11型),而第11,16,18型,则是国外目前研究宫颈癌、外阴癌甚至阴茎癌的最热门的病毒因子,其长期感染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尖锐湿疣与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掌跖疣等,同为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

宿主方式、遗传物质、化学成分病毒粒特征人体皮肤及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上HPV的唯—宿主,HPV尚未能在组织培养或实验动物模型中繁殖培养成功。

它属DNA病毒,HPV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包含约8000个碱基对,分子量5×106道尔顿。

按功能分为早期区,晚期区,非编码区三个功能区,其中早期区包括8个早期开放读码框架(E1-E8)、晚期区包括2个晚期读码框架和1个非编码长控区三个区域。

早期区主要编码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转化有关的蛋白。

晚期区编码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

HPV基因分型

HPV基因分型
• 经美国FDA确认的HPV高危型有: • HPV16、18、31、33、35、39、45、51、 52
、56、58、59、66、68 等14种 • 低危型有:HPV6、11、42、43、44等5种
现有文献报道的HR类型中基本都包含有:HPV16 ,18,31,33,35,39,45,51,52,53,56 ,58,59,66,68,73,82等17种
• HPV感染后以整合和非整合两种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 • 性行为和年龄是两个HPV相关性肿瘤的高危因素 • 感染高峰年龄:17-33岁;每年新感染的病例,高峰年龄为
20~24岁
2020/3/30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简介
HPV传播途径: • 1、直接性接触传播 • 2、母婴传播 • 3、非性直接接触感染 :接触病变部位及病人分泌物感染 • 4、间接接触传播:
2020/3/30
HPV基因结构特点
• E1、E2与病毒的复制有关,E6、E7是癌基因,分别与抑 癌基因P53、pRb结合并导致其失活,这是高危型HPV感 染与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
• L1、L2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形成病毒外壳,L2蛋白在病 毒感染靶细胞的过程中及其感染后的生命周期中都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不同型别HPV L2蛋白8-81、90-115和280333(以HPV16为基准)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
2020/3/30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Fra bibliotekpillomavirus, HPV )简介
• 小分子dsDNA病毒,外形呈20面体对称型,无包膜,直 径约为45-55nm,相对分子量5×106
• 属于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乳头瘤病毒属 • 具有严格的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结构和人体感染特征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结构和人体感染特征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结构和人体感染特征摘要】目前,已经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高危型HPV(HR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尖锐湿疣;DNA病毒1、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宫颈癌是世界上女性高发的第二大恶性肿瘤,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宫颈癌新发病例约46万例,每年约有25万人因宫颈癌死亡。

宫颈癌也是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增的宫颈癌病例,其中约8万人去世,占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女性肿瘤的5-6%,是仅次于乳腺癌而引起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

宫颈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已有很多研究证明,99%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目前,已经明确HPV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条件。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高危型HPV(HR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

2、人乳头瘤病毒的类型和感染特征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因。

HPV病毒是一种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通过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主要类型为HPV1、2、6、11、16、18、31、33及35型等,HPV16和18型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宫颈癌有关。

各型HPV基因组DNA长度在722~8000bp之间。

研究显示目前有超过100个HPV亚型,大约有4O种与生殖道病变有关。

99.7%的宫颈癌患者可检测到高危型HPV DNA,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素,而病毒持续感染与病毒基因蛋白的相互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该病毒主要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细胞,至今已分离出130多个病毒亚型,该病毒只侵犯人类,暂时未发现对其它动物致病性,经正规系统治疗后,该病毒会被人体清除。

人类乳头瘤病毒

人类乳头瘤病毒
与HPV的关系越来越被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 所重视,而且人们已经把注意力放在对HPV的 检测,做为对宫颈癌的筛查。本文就HPV的基 本结构、分型、致癌作用及与宫颈癌及癌前病 变的关系以及目前HPV的检测方法、最新的
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1. HPV的基本结构和分型 1.1 HPV的基本结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属乳多空病 毒群中的乳头状瘤病毒亚群,能广泛感染人类和动物,具有将 正常的细胞永生化能力及强烈的嗜上皮性,但有严格的物种特 异性。HPV是1949年由Strauss在电镜下发现的[1],病毒颗粒直 径约55nm,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一种环状双链结构的 DNA病毒,由7800-7900个碱基对组成,是一种没有包膜的小
ZurHausen就提出HPV可能是一个性传播因素中的重要事
件,可能引起生殖道瘤变[2]。初始的分类已被目前对HPV
病毒基因组的测序所取代,通过将所测得的L1基因和序
列进行比较来确定HPV亚型,如果某种HPV和同源性小
于90%则可被分为一种新的HPV亚型。不同类型的HPV
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根据感染部位不同,HPV共三
在于癌灶中,中危险型HPV存在于上皮内瘤变(CINⅡ)
,很少存在于癌灶中。高危险型HPV包括HPV16、18、 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 通常与CIN Ⅲ级和浸润癌有关[3],尤其是HPV16、18、 31可在多数宫颈癌,一些肛管癌、阴茎癌和阴道癌中
检测到。
DNA病毒。HPV有3个基因区域:有2个开放的读码框(ORF)
一个上游调节区(URR)和长调控区(LCR),
LCR位于E基因上游,不编码蛋白,含有不同转

Hpv病毒是什么

Hpv病毒是什么

Hpv病毒是什么Hpv病毒是什么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虽然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很多八零九零后的年轻人还是选择了只生一个孩子,这种现象势必要求年轻家长必须做好孕前检查,预防畸形胎儿的发生,很多准爸爸妈妈们在孕前检查时就会查出HPV病毒,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hpv 病毒是什么。

首先,hpv病毒医学名称为人体乳头瘤病毒,是一种DNA发生病变引发的病毒,它属于性传播疾病的一种类型,一般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播;其次,hpv这种病毒包含的类型有很多种,主要的类型分为hpv1/2/6/11/16/18/31/33/35等,其中有的病毒类型是引起人体某些疾病癌变的重要原因,如女性常见的宫颈癌,男性阴茎癌、前列腺癌、肛门癌以及膀胱癌等;最后,hpv病毒一般来讲只在人类身上有致病反应,在其他动物身上基本没有致病的可能性,因此在人和动物之间不会传播。

hpv病毒是怎么引起的由于现代社会思想比较开放,很多年轻男女在婚前就会有性行为,有的甚至会频繁更换性伴侣,等到结婚后,要考虑生孩子的时候,去医院进行孕前身体检查时,大都会出现hpv阳性的检查结果。

大家都很关心hpv病毒是怎么引起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1、hpv病毒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大部分人的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hpv病毒的存在,这种病毒存在人体时多数是阶段性的,在1-2年内就会自行消失或者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打败;2、如果男女任何一方携带hpv病毒,那么通过双方的性行为是最有可能将此病毒过渡给对方的一种途径;3、感染了hpv病毒的人,如果与其他人共享一些生活用品,如马桶、浴盆、游泳池等公共用品,也有可能将自身的病毒传到其他人身上;4、有的女性在孕前没有将自身的hpv病毒清除就受孕,那么在生产时选择顺产就有可能在胎儿经过产道出生时就携带上hpv病毒。

hpv病毒有什么症状有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年轻力壮,也没有什么家族遗传病史,因此就觉得孕前检查可有可无,没有什么必要,及时自身已经出现了某些症状,也毫不在意,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V病毒结构特征和功能
尖锐湿疣又称为生殖器疣Genital Wart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男女性外生殖器和肛门部位皮肤粘膜的疾病。

由于生殖器疣的临床表现大多为尖刺状,其表面又潮湿,所以又叫做尖锐湿疣。

ﻫ疣的感染性早在6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证实。

1949年,Strauss等首先在电子显微镜下从寻常疣(俗称瘊子)的浸出液中观察到病毒颗粒。

1968年,Dunn等进一步证明,人生殖器疣组织内有病毒颗粒存在。

1970年,Oriel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证明,所有引起疣的病毒都属于含DNA的HPV病毒。

ﻫﻫ乳头瘤病毒科的成员主要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狗口腔乳头瘤病毒、棉尾兔乳头瘤病毒、多乳房小鼠乳头瘤病毒和鹿乳头瘤病毒。

目前已经弄清楚引起尖锐湿疣的病因是乳头瘤病毒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 umanpapillomavims,HPV)。

Dunn等首先描述了人乳头瘤病毒的形态:
HPV呈球形,无包膜,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45-55nm。

多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已逐渐弄清楚HPV是一种最小的DNA病毒,该病毒直径约为50-60nm,呈无包膜的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结构,表面有72个壳微粒,内含8000个碱基对(bp),分子量为5×106D,其中88%是病毒蛋白。

ﻫHPV基因组是双链环状DNA,以共价闭合的超螺旋结构、开放的环状结构、线性分子3种形式存在。

HPV基因组编码为9个开放读码框架,分为3个功能区即早期转录区、晚期转录区和非转录区(控制区)。

早期转录区又称为E 区,由4500个碱基对组成,分别编码为E1、E2、E3、E4、E5、E6、E7、E8等8个早期蛋白,具有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细胞转化等功能。

E1涉及病毒D NA复制,在病毒开始复制中起关键作用。

E2是一种反式激活蛋白,涉及病毒DNA转录的反式激活。

E3功能不清。

E4与病毒成熟胞浆蛋白有关。

E5与细胞转化有关。

E6和E7主要与病毒细胞转化功能及致癌性有关。

ﻫ晚期转录区又称为L区,由2500个碱基对组成,编码2个衣壳蛋白即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组成病毒的衣壳,且与病毒的增殖有关。

非转录区又称为上游调节区、非编码区或长调控区,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位于E8和L1之间。

该区含有HPV基因组DNA的复制起点和HPV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调控元件,以调控病毒的转录与复制。

HPV基因组主要功能见表2-1。

ﻫ表2-1 HPV基因组的主要功能
基因名称主要功能
E1复制、复制抑制
E2激活转录(HPV6、11、16)抑制转录,结合长控区
E3未知其产物或功能
E4HPVl引起之疣的细胞蛋白
E5转化作用(HPV6)
E6协同E7转化作用(HPVl6和HPVl8)
E7协同E6转化作用(HPVl6和HPVl8)转录激活
(HPVl6)
E8未知其产物或功能,可能参与复制
L1主要衣壳蛋白
L2次要衣壳蛋白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展,近些年来对HPV的各功能区,特别是对E2、E5、E6、E7以及L1和L2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

现认为E2蛋白是一种特异性的DNA束缚
蛋白,可以调节病毒mRNA的转录和DNA的复制,并有减量调节E6、E7表达的作用。

E2蛋白还可以通过结合病毒启动子附近的基因序列而抑制转录起始。

E4蛋白仅在病毒感染期表达,而且在病毒的复制和突变中起重要作用。

E5蛋白是一种最小的转化蛋白,也是一种细胞膜或内膜整合蛋白,由两个功能域组成:一个是氨基端疏水域,与E5蛋白在转化细胞膜或内膜上的插入位置有关;另一个是羧基端的亲水域,若将羧基端部分注射休止细胞中,能够诱导细胞DNA合成。

此外,E5蛋白可能是对人细胞永生化和转化的潜在介质,但其本身不能使人细胞永生化。

E5蛋白还能诱导多种癌基因的表达。

E6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HPV感染的细胞中,E6蛋白定位于核基质及非核膜片段上。

体外表达的E6蛋白;含有151个氨基酸。

E6蛋白的主要结构特征是2个锌指结构,每个锌指结构的基础是两个cys-x-x-cys,这种结构是所有HPVE6所共有,其结构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5个区,分别是:①C端,1-29氨基酸;②锌指1区,30-66氨基酸;③中央区(连接区),67-102氨基酸;④锌指2区,140-151氨基酸。

139氨基酸;⑤C端,E7蛋白是HPV的主要转化蛋白质,是一种仅有98个氨基酸小的酸性蛋白,定位于核内或附着于核基质上。

E7蛋白分为:1区,1-15氨基酸;2区,16-37氨基酸;3区,38-98氨基酸;锌指及C端区。

E6和E7蛋白可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等,被认为在细胞转化及在肿瘤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E6还能激活端粒酶,使细胞不能正常凋亡。

对E6和E7免疫表位的研究表明,E6和E7蛋白的鼠T细胞表位均在C端区及锌指区,但其HLA-A表位除了存在于锌指区,也存在于N端区。

E6和E7蛋白不仅具有转化和致癌作用,而且还具有对病毒基因和细胞基因转录的反式激活活性。

对E6及E7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免疫表位的深入研究将为防治HPV引起的疾病提供基础。

ﻫ晚期转录区又称L区包括L1和12,编码晚期蛋白。

这些蛋白主要为病毒的衣壳蛋白即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

晚期基因表达均受定位在晚期基因区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和启动子调节。

ﻫ主要衣壳蛋白L1(约占衣壳蛋白的80%以上)是一种糖蛋白,也是一种核蛋白,在其翻译加工完成后迅速定位于核中。

11约有530个氨基酸残基,其分子量为55~60KD。

L1上有若干糖基化位点,糖基化和磷酸化可能对其折叠和行使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L1的N端有15-30个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一个保守的疏水区,在L1翻译和定位过程中可能起到信号肽或先导肽的作用。

C端可变性强,但有一段富含正电荷氨基酸(R和K),这段顺序即核定位信号,可以和宿主细胞内相应的受体结合而进入核内。

在病毒颗粒形成过程中,L1具有自组装的功能。

HPV的衣壳蛋白与其他病毒的衣壳蛋白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是HPV的衣壳蛋白具有较强的保守性。

这种保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病毒的衣壳在选择压力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变异很小,而其他病毒变异较大;②不同型的HPV的L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0%以上。

ﻫ次要衣壳蛋白L2也是一种核蛋白,约有470个氨基酸残基,其分子量约为47KD。

L2上有很多磷酸化位点,是HPV衣壳的主要磷酸化蛋白。

在12的N端有一段富含正电荷氨基酸区域,是乳头瘤病毒DNA结合域,可与病毒DNA非特异结合,起组蛋白的作用。

在病毒颗粒形成过程中,L2单独无自组装功能,但能与L1共同组装成病毒颗粒。

ﻫ此外,衣壳蛋白还有抗原表位,在宿主细胞表面有蛋白受体。

对衣壳蛋白的深入研究必将对HPV的致病机理研究、HPV血清学研究、HPV感染的临床检测、HPV新型别的分析、HPV预防性疫苗的研制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