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赏析:诗词中的酒文化作文1000字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41758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1.png)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介绍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酒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无数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写到了酒,这是因为酒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酷爱饮酒。
在古代,酒被视为一种文化信仰,被列为仁义礼智信的六艺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中,酒常常被用来表现情感,表达深情,抒发自我,它承载着中国人悠久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习惯,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酒,在中国古代是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标志。
就像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一样,饮酒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做法,它被视为一种人类维系情感交流的方式,尤其是在封建时代,诗人们的知识、文化和情感世界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并非一般的饮酒习惯可以替代。
在中国古代,饮酒也被视为是一种思考的方式,经常出现在一些哲学性的作品中,如《论语》、《道德经》等等。
在古代文献中,亦经常看得到酒恩、酒神等酒文章,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良好的生活情趣。
诗人们如何表现酒文化在具体的写作中,诗人们通过自己个人的饮酒经历,以及对生活中的种种进行沉淀,致力于展开一种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他们通常用充满感情、意蕴深刻的话语表达自己对酒的热爱和深思。
在这些诗人中,有些人将酒当作是一种宝藏,有些人则更多的从酒这个话题中体现他们的情感。
他们通过酒这个桥梁,与读者建立心灵上的共鸣。
举例来说,在唐诗中,杜甫便写过《月夜忆舍弟》诗,“戏为兄弟媵,从我者绝来。
”这是因为他的舍弟酒量有限,自己喝的太多,导致弟弟怕自己喝醉了出事,因此以“媵”相劝,兄弟情深。
张九龄也曾写过《赠张舍人》诗,“黄茅已陈酒,青箬仍煮茶。
”这个诗句出现了茶与酒结合在平常生活中的互补关系,让人回味无穷。
酒文化对生活和情感的影响酒文化是诗人们展现中国人文化、生活、情感、哲学、意境的一种途径。
而人们对文化的感知是无限深入的,酒文化也因此而与人类的生活和情感紧密相连。
品味李白作品中的诗与酒作文
![品味李白作品中的诗与酒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8c217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7.png)
品味李白作品中的诗与酒作文说起李白,那可是唐朝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的作品,就像是一场华丽的盛宴,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咱们先来说说李白诗中的酒。
在他的笔下,酒可不是简单的饮品,那是他情感的寄托,是他灵感的源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瞧瞧这气魄,这得是多大的场面,多大的酒量啊!三百杯,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可在李白这儿,那就是快乐时的尽情释放。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好友相约去爬山。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等到了山顶,望着那辽阔的景色,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这时,有人提议,咱们也学学李白,喝点小酒,助助兴。
于是,我们纷纷掏出背包里的酒,席地而坐,开始畅饮起来。
那酒一入喉,辛辣中带着一丝甘甜,就像我们的人生,有苦有乐。
喝着喝着,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开始谈天说地,回忆过去,畅想未来。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李白诗中酒的魅力。
它能让人忘却烦恼,让人变得勇敢,让人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再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酒是如此的珍贵,菜肴是如此的丰盛,可李白却无心享用。
他心里装着的是壮志未酬的苦闷,是对前途的迷茫。
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酒和诗,被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就像我曾经经历过的一次挫折,努力准备了很久的考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天,我一个人坐在窗前,面前放着一杯酒。
我想起了李白的这首诗,突然觉得自己的这点挫折,和他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在困境中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我怎么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呢?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
李白的诗与酒,还常常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多么洒脱的态度!人生短暂,何必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住,不如及时行乐,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聚会。
大家一开始都还比较拘谨,放不开。
后来,不知道是谁起了头,大家开始喝酒,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2f572c67ec102de2bd8989.png)
好酒生诗——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许子桓Q15010312贝尔英才学院理工强化好酒生诗——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摘要:美酒配好诗历来是文人墨客们喜爱的,尤其是唐代,酒对于唐诗的影响着实非同小可。
酒可以让诗人们从生理上放松,去除防备,解放心中奔腾的创意,同时,酒又可以在心理上给人以激励与暗示,从而去抒发清醒时难以表达的情绪或志气。
关键字:酒,唐诗,影响,生理和心理作用引言:众所周知,酒对于艺术家的作用就好比战鼓对将士的作用,犹如催化剂,可以减少思考的时间,提高创作的效率,尤其是对唐朝诗人这一群体,对他们而言,酒后作诗是一种生活风气,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诗是酒之华,酒乃诗之媒好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
且不说像王绩的《过酒家》、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醉时歌》、王维的《渭城曲》等一系列的咏酒诗,就是那些不是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
而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唐诗中有 6 0 0 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 ,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
诗人离不开酒,“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酒也灌溉了诗人,“无如饮此销愁物,一饷愁消直万金。
”诗人和酒就好像一对兄弟,共同存在、互相依赖。
但客观来说,酒只是一样物品,本身并没有生命,不能对人产生依赖感,所以酒和诗人的羁绊说到底还是诗人需要酒的作用,酒可以对诗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对于唐代诗人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诗人生理作用的物质层面,二是对诗人心理作用的精神层面。
其中有积极的影响当然也有消极的,不过纵观全局,酒对诗人的意义完全可以忽略那一点瑕不掩瑜的小缺点。
先从生理上说,酒可以短暂麻痹人们心理上的创伤或放大人们心理的悲怆,这两种相反的情况随机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无论哪种,我们都必须承认是酒让人生理上从一个平稳的状态进入一个被激发的状态,这种激发态刺激了诗人的大脑,放大了诗人的感情,从而激发了无穷的灵感。
最广为认识的还当数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正表明了李白在一生中对酒的定位,他把酒作为人生尽欢的标配。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a79c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c.png)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精选10篇)中国传统酒文化论文篇一酒魂沟文化,浊酒暖人间中华民族酒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
浓缩着人间苦乐,在淳朴香甜的宣纸上,泼洒着浓厚趣谈的墨迹,散发着酒香。
酒香淳朴感染了历代文人墨客,以酒论世,谈古论今。
刻画了优美山川,和人间美好。
爱恨交错,叠恋起伏,而展现在世人面前。
香醇美酒在人间潇洒奔流,记忆着感人动听的故事。
还有那优美旋律的音符化作清风细雨飘洒在人间。
杜康造酒刘伶醉,天下美酒唯杜康。
杜康名唯天下以酒命名,有着几千年中国酒文化历史。
享有地位高超,备受曹操赞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千古绝唱。
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
自称:“天生刘玲,以酒为名”。
有西晋时期流传美诗为证:“天下美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玲。
饮尽三杯杜康酒,醉倒刘伶三年整”。
国画大师李苦禅的“醉虎眠龙琼浆液,饮到刘玲是酒仙”。
酒趣亦浓,有言为证;“男欢女乐览风情,唯有杜康换雨声。
嫦娥挤出胭脂泪,杜康传下翁头名”。
几千年来,杜康造酒醉倒多少英雄好汉,解除多少万家之优患。
留下无数酒文诗篇,闻名于天下。
酒览天下客,把酒问青天。
酒是朋友聚会之佳品,无酒不成席。
在人生的长河中,留恋忘返的酒局也道出了人间真情。
“兰陵美酒郁金香,大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泼洒出主人待客真情豪迈,表达淋漓尽致。
贪酒误事唯世人之褒贬。
杜甫洒下名句流传在此:“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与文人、商人、…男人、女人、社会乃至世界无不透出酒的香醇,酒香弥漫了整个人间。
酒醇的香气熏在男人的脑海里,润在女人的心目中。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
山乐水乐,人更乐,事事有酒便快乐。
朋友,穿过时空隧道来品尝一下唐代美酒的香醇;闻到唐人酒润墨汁散发的墨香;赏到唐人潇洒墨迹伴随着优美的琴音旋律孕育着心田。
唐代文人酒意潇洒笔墨超脱,酒幸得意诗兴大发。
诗词中的酒文化作文1000字
![诗词中的酒文化作文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fadba3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3.png)
诗词中的酒文化作文1000字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西周传承至今,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饮品。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酒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绪,却放大了所有情绪。
例如:商务交流需要饮酒,朋友聊天需要饮酒;迎接客人需要饮酒,送别兄弟需要饮酒;结婚要饮酒,失恋也要饮酒。
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喝,情绪就会放大,再喝就晕,继续喝就吐。
这不取决于是高端的“茅五剑”,还是低端的老村长;也不取决于是格调文艺的江小白,还是粗犷不羁的二锅头;也更不论它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凤香。
这便是当今社会的酒文化。
而要探究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从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中便可见一斑。
说到古典文学中的酒文化,诗人李白无法回避。
正如余光中的诗所证明的,“我们只在这里喝酒,先生。
不要在课堂上谈论诗歌。
”李白的诗歌大多思想开放、大胆,辅以酒来抒发情感,这使这种大胆达到了极致。
因此,李白的酒大多是快乐的,忘记了面前的烦恼。
例如,“五花马,千金裘,虎儿与你换酒,卖千古愁。
”另一个例子是“如果你生前喝过一杯酒,为什么你要在你身后出名几千年。
”总之,如果你不追求名利,你就会少一些麻烦和悲伤。
李白借酒为生,将这种情感放大了,使他对人生的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使得李白的100首格斗酒诗受到了赞誉。
李白的酒表达浪漫,而杜甫的酒表达现实。
虽然李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浊酒,但丝毫不影响酒对于情绪的放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困苦通过一杯浊酒的放大,使读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种无奈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酒是情绪的放大镜。
通过李白与杜诗的比较,可以得出清酒表达乐观,浊酒表达悲伤的结论。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李白也有“刀断水,水多流,举杯多愁”悲伤;杜甫还说:“白天唱歌的时候,你必须沉醉于酒中,与青春相伴,这样你才能回家。
”乐观的因此,这正好印证了当今社会的酒文化,这与古典文学中的酒文化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葡萄酒不能表达任何情绪,但可以放大所有情绪。
酒中诗词中酒五篇
![酒中诗词中酒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f83b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3.png)
酒中诗词中酒五篇第一篇:酒中诗词中酒祝酒论人生,挥洒谈天下。
一代枭雄,若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陨灭之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曹操感叹人生短暂,应有所作为的诗句。
从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可以看出曹操的气度”古人云酒量如气度,同时爱酒之人也有放荡不羁和旷达豪放的个性,所以有人曾说过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也正是他的这种个性造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那乱世之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借酒消愁愁几许,将停金樽愁依旧。
谈到酒就不能不说饮中八仙: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李适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李白)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焦遂)可以看出他们中的那个不是放荡不羁和旷达豪放,而且都有狂的一面。
这些都是和他们的生平有关,他们都是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
就拿李白来说,李白的放荡不羁和旷达豪放和狂,毁了一生的官途,但是也造就了他在诗界的成就,被称作诗仙。
他的诗都可以体现出的豪放,也由于他的狂所以他的诗句都很夸张。
如写借酒消愁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把一个“愁”字写到淋淋尽致。
诗中言酒,借酒写诗。
在那个专制的社会也许喝酒是一种发泄的方式,他们借酒写出了一生不平和心中的惆怅。
诗都是写的很委婉的,所以一诗千意,不同的人读诗可以得出不同的意思,他们的诗都是有一面是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另一面则是写景。
这样喻千意于诗中也是他们的挡箭牌。
酒于词中,词是宋代文化中的精髓,词人也是数不胜数。
古诗文中的酒文化
![古诗文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edd57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8.png)
古诗文中的酒文化
哎呀,说起古诗文中的酒文化,那可真是妙不可言!你想想看,李
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是何等的豪迈!难道他对
酒的热爱还不够明显吗?就好像我们现在和好友相聚,开怀畅饮,不
醉不归的那种痛快劲儿。
还有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杯酒里蕴含
着多少的不舍与牵挂呀!这不就像咱们送好友远行,千言万语都融在
那杯酒中,希望对方一路平安。
再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举着酒杯对着天空发问,那股子迷茫和思索,多像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困惑时,借酒寻找答案
的样子。
古人喝酒,可不单单是为了喝醉,那酒里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高
兴了,喝酒庆祝;忧愁了,喝酒解闷;离别了,喝酒送行;相聚了,
喝酒助兴。
这不就跟咱们现在一样嘛,心情不同,喝酒的意味也不同。
我觉得呀,古诗文中的酒文化,就是古人情感的寄托,是他们生活
的一部分,让我们能透过那些文字,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和温度。
这酒
文化,真是太迷人啦!。
诗词里的酒文化
![诗词里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0753a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d.png)
诗词里的酒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的诗词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诗词创
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诗词中的酒文化不仅仅是描述了酒
的品质和饮用方法,更体现了中国人对酒的热爱、对酒文化的
理解以及文人雅士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
首先,诗词中的酒文化表现了中国人对酒的热爱和饮酒的乐趣。
古人常常将酒作为生活中的调剂品,酒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增添生活的趣味。
诗词中常有吟咏饮酒的诗句,比如《山居秋暝》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复得酒一杯,诗肠已忘鸿”。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中忘却烦忧,释放自我,陶
冶情操的愿望。
其次,诗词中的酒文化也反映了文人雅士们对酒的品味和鉴
赏力。
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会品味佳酿,赋予酒以各种美好的形
象和描述。
比如《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这里的酒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象征着诗人的才华
和骄傲。
此外,诗词中的酒文化也展示了中国文人的情感表达和生活
态度。
诗词中的酒常常成为表达诗人情感的媒介。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酒成为诗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通过饮酒来抚
慰思乡之情。
综上所述,诗词中的酒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既代表了中国人对酒的热爱和享受,也反映了文人雅士对酒的品味和鉴赏力,同时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人生态度的工具。
诗词中的酒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对酒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
![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22544a312b3169a551a40c.png)
题目:唐诗与酒文化的关系摘要:唐代诗人的生活与诗与酒都密不可分,酒酣之际诗兴大发即挥毫赋诗一首,偶得一联妙句便豪饮而庆,此两者可谓缺一不可。
关键字:唐诗酒文人风骨引言:酒是粮食的精华,它通过发酵酿造成为醇美的珍品,酒香阵阵,引人细细品味。
而唐诗的创作也正如这酿酒,诗人将自己坎坷的一生,命运里的波澜都融入到诗句当中,成为千古绝唱。
正文:(一)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大唐盛世,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富强,文人也得以在安宁中挥洒才情。
五谷丰登,衣食无忧,酒这种奢侈的幸福便成为人人可得的日常。
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可见盛唐时期,诗人作诗已是一件与饮酒密不可分的事了。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
酒便成为了他精神上的伙伴。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
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这种诗酒风习,在唐宋以下的元明清社会也得到传扬。
(二)试论酒及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饮酒,在唐代诗人使得在情感世界中,找到了创作灵感的媒介,想象丰富的奇妙载体。
杜甫说:“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陆游说:“诗情恰在醉魂中。
”他们都有李白、张旭式的艺术创作感受,说明酒之于诗,功莫大焉!除此之外,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情绪引动,环境气氛的薰陶也具有独特作用,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更是情有独钟。
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李白,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将大为逊色。
酒为诗侣,诗见酒魂,诗酒联袂而行的历史演进,在古人心目中积淀为一种逻辑模式:饮酒必须赋诗。
不论是群饮行令,还是自斟独酌,诗情都应该是酒兴的必然产物。
总而言之,唐代文人的社会生活中,诗酒风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而酒,往往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饮中八仙”诗酒情结的思考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1dde7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1.png)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从古至今,在历代的古代诗词中诗与酒总是形影不离,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迄今为止,诗与酒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在酒的陪衬与烘托下获得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与发展空间,散发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可以说是绵延不绝,无处不在,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着诗人或是深沉或是奔放或是愤慨或是激荡的情感,每一首诗都如同一坛上好的百年佳酿,意义绵延,历久弥香。
形成了别具一格、拥有独特魅力的酒文化。
自造酒鼻祖杜康酝酿出这等醇香美味的饮品以来,酒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情感宣泄和灵魂寄托之因而它不仅可供人啜饮,而且还孕育了千百年的酒文化。
饮一杯恬淡的酒,在山水间畅游。
陶渊明“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欲说还休,便于无形中将内心的悠闲自得融入到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中。
在俗世的喧嚣中“问君何能尔”,贴切自然的一句“心远地自偏”就回答了世人的疑问。
这般情愫也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而寻找到了自身的快乐,因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饮一杯豪放的酒,在壮行时激励。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腔热血,便于遐想中将内心的干云豪气融入到欢乐畅饮的壮行中。
生有何患?死又何惧?立志报国乃男儿本色,人生快意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觥筹交错。
饮一杯孤独的酒,在人海中徜徉。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形单影只,便于幻想中将内心的孤寂凄凉融入到浪漫态情的梦境中。
正因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生苦短,于是乎诗人把郁结已久的愁绪化解到极致梦幻的超现实当中,寄月抒怀,随月歌舞,在“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之中痛并快乐着。
饮一杯伤离的酒,在送别时慰藉。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难舍,便于规劝中将内心的深挚情谊融入到临别钱行的劝酒中。
没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话别,也无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絮叨,一杯酒、一句话便将真挚的友情弥漫在那渭城朝雨之中,温暖人心!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酒中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酿成了许多醉人的诗篇,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千古流芳,它将随着时间的陈酿醇香不改,愈加迷人。
诗词如酒作文素材
![诗词如酒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1d354b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6.png)
诗词如酒作文素材《诗词如酒》素材一《李白饮酒诗中的豪放》李白可是个写诗的豪爽哥,他的诗就像最烈的酒一样,一喝就上头,一读就热血沸腾。
就像那次我参加班级聚会,大家一开始还有点拘谨。
这时候有人念了句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嘿,一下子气氛就热乎起来了。
李白喝酒写诗,那诗里是满满的豪气。
像《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喝着酒,看着那黄河水奔腾,想着人生短暂。
我去壶口瀑布看过那黄河水啊,好家伙,那水像从天而降似的,轰隆隆地奔涌,飞沫溅得人满脸都是,站在边上就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就像李白看人生那样,短暂又渺小,可李白偏不,他接着就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气魄,就跟他端着酒杯大喊“来,再喝一坛”一样。
班级聚会上大家听了这诗,也仿佛被李白附身,酒杯碰撞的声音都变得更有力量了,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争着分享自己有啥小才华。
这诗不就像酒,把大家内心那份豪情给点燃了嘛。
素材二《李清照词中的婉约酒意》李清照的词就像是那度数不高却韵味悠长的小酒。
她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写得那叫一个细腻。
我暑假去乡下的亲戚家玩,旁边就有一个小湖,湖边长满了藕花。
傍晚时分,太阳要落下去了,那余光打在荷叶和藕花上,看起来美极了。
我划着小船就在那湖面上晃悠,湖面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就像李清照词里的朦胧感。
我当时玩得忘乎所以,差点迷路,这感觉就像她词里写的不知归路一样。
她的词里那点醉意微醺,述说着一种女子的情思和小确幸。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读李清照的词就像在忙碌中喝一杯淡淡的甜酒,能让人慢下来细细品味生活中细微的美妙之处。
就像在乡下那几天,原本心里烦躁不安,可在那个小湖上晃悠,看着周围的藕花和那朦胧的雾气,心里也变得柔软宁静起来。
素材三《苏轼词中的旷达酒气》苏轼的词宛如一杯能让人看透世事的陈年老酒。
古诗词中的酒作文
![古诗词中的酒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962cf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5.png)
古诗词中的酒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的酒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人与酒仿佛是古代的一种情怀,诗人常以酒相伴,时而知足常乐,时而悲天悯人,好不诗情画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在饮酒后,宁静幽远,在采菊时,见到南山,引得后人口口相传。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陶渊明的另一诗,把与友人相伴,与美酒相伴,与欢乐相伴,与田园相伴的温暖跃然纸上。
这是陶渊明的酒,酒中有生命的情怀。
李白夜间喝醉,写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没人做伴,连月色也有几分忧愁,孤独从中淡出!李白便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子在诗中活过来,与李白品酒。
这份洒脱中带几分悲凉。
这——是李白的`酒,酒里有李白的孤独与狂傲。
李清照在北宋全盛时饮酒,无比欢乐地写道“误入藕花深处”。
乘船醉酒,与夫君相视一笑。
幸福在诗人心中绽放,这是李清照的酒,酒里有浓稠和幸福。
古诗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
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诗人们荡气回肠,有了生活的希望。
诗、酒、人,在历史长卷中,是最美丽的那一幅画卷。
关于酒高考满分作文5篇
![关于酒高考满分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793ec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3.png)
关于酒高考满分作文5篇酒,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jiǔ,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指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又可引申为动词,指饮酒。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酒高考满分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于酒高考满分作文1人生如诗,趁青春年华,落笔摇五岳,创人生之佳绩,书人世之繁华。
人生如酒,趁年少盛世,得意须尽欢,得人生之乐趣,享人世之情意。
诗酒年华,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如诗之高亢,在高亢中追逐梦想;如酒之陈香,在陈香中尽其欢心。
凌云之壮志与闲适之逸致,逐梦之雄心与享受之闲情,两相和鸣,便奏出这美妙而平衡的梵音。
如诗如酒,平衡身姿,舞出一树花开。
孔子如雄鹰,驱木车而游列国,凭壮志而说四方,誓将仁者之说传遍四海,为生民立命,为世人谋福,终得万人颂扬,成其万古流芳。
庄子如燕雀,淡泊以宁静,闲适而自得;于美梦中逐蝶,于生活中享乐,无为之论为万人所称道,自适之情传遍神州大地。
而我们当怀一颗孔子之心,染一身庄子之气,在奋斗中如孔子,搏击长空,剑指天下,创人生之辉煌,书生年之华章;在生活中如庄子,闲情自适,乐享年华,得生活之乐趣,享本心之逸致。
拼搏与宁静的平衡,方得人潇洒一生,岂不乐哉?如诗如酒,平衡生活,酿出一坛陈酿。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在《留德十年》中,回忆了求学之路的种种。
他曾在教室内苦译名著,也曾和友人携手与席勒草坪漫步;他曾在宿舍里刻苦研究,也曾在俾斯麦塔上俯瞰哥廷根;他曾在木屋内钻研文字,也曾在浪漫的咖啡馆内回味人生……大师亦是如此,在劳与逸的平衡中,充盈人生,逍遥自得。
既无畏前途之艰辛,也拥有奋力拼搏之当今,更乐享生命之情趣而收放自如。
人生得此平衡,怎能不令岁月酿出一坛美酒,温一壶月光,回味无穷,历久弥香?如诗如酒,平衡自我,奏出一曲佳音。
人活一世当学欧阳修,虽身为父母官,为人民鞠躬尽瘁,日夜不休,但亦不改其乐,享人生之趣,与滁人尽欢而游,赏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亦可如刘郎,既为生民造福,福泽后世,又能徜徉于民歌与诗词之间,诵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佳句。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cb341e0c8d376eeaeaa31a6.png)
273报 刊 荟 萃wenhuashijiao 文化视角一直以来,酒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之一,其实,经过深入探究之后会发现,酒不仅仅只是一种物质产品,还具有十分典型的文化属性。
其中,比较凸显的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其中除了涵盖有大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内容以外,同时还彰显出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本文对此进行浅谈,也是希望更对人在品酒的时候,也能领悟到其蕴含的“酒文化”。
一、关于“酒文化”的基本定义所谓“酒文化”,主要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
严格意义上说,“酒文化”主要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除了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以外,还有一定的精神内涵。
研究发现,中国“酒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不少雅士还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酒文化”早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且还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等内容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一)唐诗中的“酒文化”唐是一个极为繁荣的朝代,唐诗中也出现了很多和酒有关的内容,对于诗人而言,饮酒主要就是为了抒情,由此也形成了相应的酒文化。
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客中作》为例,主要就是抒写离别之悲,以及他乡作客之愁,而其中也凸显出了我国悠久的“酒文化”。
比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其中,就说到了著名的兰陵美酒,并暗示这一美酒主要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的,所以带着醇浓的香味,加上是用晶莹润泽的玉碗装的,因此看起来也散发着琥珀般的光艳。
至于“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虽然暗含诗人的离愁别绪,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羁旅之作有很多,但是李白这首诗词的独特之处,则在于把离愁而不愁的委屈情感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无疑也彰显出了唐诗与酒文化结缘融合的美妙之处。
(二)宋词中的“酒文化”酒是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它和唐诗中抒发家国民情怀的酒文化不同,主要在于宋词是围绕词人的个人生活而展现酒文化的。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饮酒文化作文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饮酒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8d16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0.png)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饮酒文化作文嘿,朋友,今天咱们来摆摆龙门阵,聊聊中国古典诗词里头那股子浓
得化不开的酒文化。
在咱们四川,说到喝酒,那简直是“安逸”得很,但
古人的酒里,还藏着诗意和故事嘞。
首先啊,你得晓得,古时候的文人墨客,那是“无酒不欢”的。
你看
那李白,人称“诗仙”,他老人家一喝酒,那诗就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洒脱,多自在!咱们四川话说就是,“喝起酒来,诗兴大发,跟神仙下凡似的”。
再来说说杜甫,他虽然不如李白那么豪放,但酒也是他的灵感源泉之一。
杜甫的酒,喝得深沉,喝得有情。
比如他那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春作伴好还乡”,读来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期盼。
咱们
四川人懂,这酒里头,有滋味,有故事。
然后,不得不提的是那些借酒消愁的诗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喝点小酒,暂时忘却烦恼,也是种生活态度。
就像那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这话说得,让人既心疼又佩服。
咱们四川话说,
就是“酒能解千愁,但愁来酒更愁,这滋味,谁喝谁知道”。
最后啊,我想说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饮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生
活方式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让我们在品味
美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那份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咱们四川人喝酒,
讲究的是个氛围,是个心情,跟古人比起来,那份对酒的热爱和敬畏,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下次你端起酒杯的时候,不妨也想想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感受一下那份跨越千年的酒香与诗意吧!。
以酒文化为题的酒的中国满分作文
![以酒文化为题的酒的中国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c94c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以酒文化为题的酒的中国满分作文《酒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咱们中国,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叫酒。
酒啊,有着很久很久的历史啦。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会酿酒。
比如说,李白叔叔,他可是个大诗人,他特别喜欢喝酒,喝完酒就能写出好多好多厉害的诗。
过年的时候,大人们也会喝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着年夜饭,爸爸会倒上一杯酒,庆祝新的一年到来。
这时候的酒,代表着幸福和团圆。
还有结婚的时候,新郎新娘也会喝交杯酒,表示他们会一直相亲相爱。
但是小朋友可不能喝酒哦,因为酒对我们的身体不好。
等我们长大了,才能去感受酒文化的魅力。
《酒文化》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酒文化。
你们看电视剧里,古代的英雄好汉们在饭馆里吃饭,都会大声喊:“小二,来壶酒!”这酒啊,可是他们的好伙伴。
武松打虎的故事听说过吧?武松喝了好多酒,才有勇气去打大老虎。
不过这只是故事哦,小朋友可不能模仿。
还有,咱们中秋节会赏月,大人们可能会喝点桂花酒。
那香香甜甜的味道,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美好。
酒在咱们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喝的东西,它还代表着很多很多的情感和故事。
但小朋友们记住,一定要长大了才能尝试哦!。
【初一作文】诗词中的酒香
![【初一作文】诗词中的酒香](https://img.taocdn.com/s3/m/6d6ce2d4bb68a98270fefa6a.png)
【初一作文】诗词中的酒香
寻觅着诗词中的韵味,我闻到了那从诗词中发出的酒的香气。
多少人为诗词中的清新
飘逸或气魄雄浑所迷醉,而在这令人迷醉的诗词中竟也蕴藏着无数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这首诗带我们走近田园中的美丽景色。
菊花
庐山、庐山、飞鸟、树林构成了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让人感到优美而宁静。
诗人在这风景
中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饮一壶美酒,赏青山绿水、日出日落。
这里没有马车的喧
嚣和官场的腐败,只有悠然自得的心情。
这酒香中,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
“东篱把酒黄昏后,又暗香盈袖”。
这略带忧愁的句子,把我们带入了深秋时节。
一
幅秋日景色的画卷也由此展开:远处的园地里栽种着菊花,近处秋风刮起,卷起了窗帘。
此时正值重阳佳节,萧瑟的秋风加上黄昏的天色,使人心生凄凉,使词人更加思念远游的
丈夫。
在这酒香中,使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一幅落日的风景画又展示
在人们眼前。
但这夕阳西下的景色引发的竟是作者内心的惆怅,也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
感叹。
这酒香是作者对时光流去的无奈。
诗词中的酒香令人沉醉,我愿做一个感受者,去感受那流传千百年文化的神圣和美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谈谈中国诗酒文化
![谈谈中国诗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3615b0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7.png)
谈谈中国诗酒文化谈谈中国诗酒文化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酿酒,丰富了国人的,更培育了中国灿烂的酒文化。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谈谈中国诗酒文化,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谈谈中国诗酒文化篇一酒是窜肠的毒药,有人因它丧命,有人因它误国。
这是杜康先生预言还是诅咒。
酒的发明确是给天下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酒的文化在衣食住行中占居了重要的地位。
多如繁星的大补酒、疗伤药酒、生活用酒应运而生。
酒的家族琳琅满目,令人数不胜数。
酒是弱者的麻痹剂,稍不如意借酒浇愁,意志堕落,不思进取。
酒是聪明者接交应筹的工具,杯酒成富豪。
可见酒魅力、酒的作用之重要。
战国时,楚霸王的鸿门宴、北宋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
商纣王设酒池肉林,荒淫无度,以至国破家亡。
李白斗酒诗百篇、千日酒醉死刘令。
酒在里成了重要的饮食文化。
酒是朋友相聚时的一种兴奋剂,缓解疲劳,释放压抑,酒后吐真言,把胸中的憋屈发泄无遗。
曺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酒是尊师重道、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之一。
如国宴茅台、五粮液等。
酒作为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交际文化首选之品,给工农业产值带来了无限商机。
谈谈中国诗酒文化篇二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喝酒,本来是好事,可是喝多了,就变成了坏事。
光是身体一样就受不了,头疼脑裂。
浑身乏力,酸疼。
那精神上更加有问题,目光呆滞。
思维混乱,很难去思考问题。
而且酒后无德,说话做事可能会没有原则,信口开河。
酒醒之后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了,说了什么,让人很看不起。
醉酒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增加了危险度,有不少人就是喝酒之后,呕吐物堵塞了呼吸道而窒息身亡,还有的人在路上出了车祸,还有的人因为喝酒引发了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
喝酒还会导致精神性依赖症,俗话说的上瘾,严重的导致神经末梢坏死。
给自己的生活组成很大的不便。
少量的饮酒,增加一些生活情趣,朋友小聚,其乐融融才会有酒文化产生的基础。
所谓的文化,必然有一种载体来承担。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784e4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2.png)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徐徐掀开历史的长卷,不难发现,历代文人墨客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得意之时,酒来助兴,映出英雄本色胸襟;潦倒落魄之际,酒来遣愁,抚慰谪客征人忧郁凄怆心怀。
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绵绵不绝、无尽无休,滋润着诗人或豪放或深沉或缠绵或愤激的心灵。
那一首首浸润着生命本真的诗词如一坛坛佳酿,历久弥香、醇厚悠长,依然陶醉着品味它们的人们,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酒文化。
一、报国之志,忧民之心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之魂。
这种报国之志反映于诗词之中,与“酒”的水乳交融的结合,折射出诗人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凝成一种浑厚沉郁,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酒文化,如我们最为熟悉的XXX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XXX,XXX征战几人回?诗的主人翁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大敌压境,沉着应战。
交战前夕,饮酒壮行色。
“醉卧沙场君XXX,XXX征战几人回?”既是将军劝勉将士的豪言壮语,更是将军内心视死如归、破敌报国之志的独白!短短的四句诗,仅是作者截取战争前夕饮酒的一个场景片断,就把将军誓死报国的决心、临危不惧的洒脱,饮酒壮行的华美场面描绘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激动人心。
以酒入题,以酒贯穿始终,角度新颖,举重若轻,驾驭战争题材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XXX的《渔家傲》也是一首借酒言志,报效国家的传世佳作。
作者守卫西北边疆,遏制了XXX对北宋的侵扰。
“浊酒一杯家万里,XXX归无计”。
离家万里守卫边疆,舍小家,护大家,唯有借一杯杯浊酒来消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浓情。
酒杯中,映出远方家乡的轮廓和亲人们熟悉的笑脸;心中,破敌立功,戍边报国的决心和志向却是更加坚定、深沉了。
浊酒一杯,承载了守边将军浓浓的思乡之情,更承载了将军深深的报国之志。
这首词意境雄浑,情景交融,以其迸发的深沉的爱国之情,感染着、感动着历代有识之士,历久弥新。
假如说报国之志是诗人心中雄壮光辉的不灭之志,那么忧民之心则是诗人忧国爱民的巨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03bf0f30722192e4436f604.png)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从古至今,在历代的古代诗词中诗与酒总是形影不离,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迄今为止,诗与酒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在酒的陪衬与烘托下获得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与发展空间,散发出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可以说是绵延不绝,无处不在,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着诗人或是深沉或是奔放或是愤慨或是激荡的情感,每一首诗都如同一坛上好的百年佳酿,意义绵延,历久弥香。
形成了别具一格、拥有独特魅力的酒文化。
标签:中国;古代诗词;诗人;酒文化;饮酒;中华文化一、以酒明志1.保国之志中华民族文化上下五千年,最优秀的民族之魂就是“爱国主义”。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在一些动人事迹中得到体现,还在一些古代诗词之中表现出来。
诗人通过将诗与酒的良好结合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一种浑厚而深沉、豪放而激荡的酒文化。
(1)例如,在《凉州词》这首诗中王翰曾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在两军交战之前以酒明志,后两句诗既是用来激励战士们的豪言壮语,也是将军自己为了保家卫国准备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壮志雄心。
仅仅是这四句话,把大敌压境、两军交战之前将士们临危不惧饮酒壮行誓死保家卫国的伟大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
(2)《渔家傲》这首诗,也是一首以酒明志动人心魄的传世佳作。
作者是著名诗人范仲淹,主要描写的是守卫边疆,破敌保国的故事。
常年守卫在边疆,远离亲人朋友,对亲人的思念不言而喻,唯有靠杯中佳酿来消愁。
这一杯浊酒承载了作者多少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多少报国之志。
2.忧民之心(1)大家都熟识的“诗圣”杜甫,绝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楷模。
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封建贵族的奢华宴会,也描写了底层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苦难的人们被迫背井离乡,流落街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无人过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中的酒文化作文1000字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西周传承至今,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饮品。
我认为当今社会的酒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绪,却放大了所有情绪。
例如:商务交流需要饮酒,朋友聊天需要饮酒;迎接客人需要饮酒,送别兄弟需要饮酒;结婚要饮酒,失恋也要饮酒。
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喝,情绪就会放大,再喝就晕,继续喝就吐。
这不取决于是高端的茅五剑,还是低端的老村长;也不取决于是格调文艺的江小白,还是粗犷不羁的二锅头;也更不论它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凤香。
这便是当今社会的酒文化。
而要探究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从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中便可见一斑。
说到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诗仙李白是绕不开的,有余光中诗为证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谈诗。
李白的诗多以豁达,豪放见长,辅以酒放大情绪的作用,便将这豪放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李白的酒,多是令人开心的,忘却眼前烦恼的。
例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又例如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这两句诗总结起来就是,不追名,不逐利,你便少却许多烦恼与忧愁。
李白借酒为意,放大了这种情绪,让他对于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赞誉。
李白的酒表达浪漫,而杜甫的酒表达现实。
虽然李
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浊酒,但丝毫不影响酒对于情绪的放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困苦通过一杯浊酒的放大,使读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种无奈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酒是情绪的放大镜。
通过李杜的对比,或许能得出清酒表达乐观,浊酒表达忧愁。
其实不然,因为李白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的愁苦;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的乐观。
所以这也恰恰印证了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与古典文学的酒文化基本一致。
即酒不表达任何情感,却能放大所有情感。
而且无论清酒还是浊酒,所展现的功能是一样的,都能将情绪放大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酒的意境也不单单表达在李杜的诗词中。
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求贤若渴;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表达怀才不遇。
无论何种情绪,都能够通过酒来表达,并且放大。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浊酒也能喝出喜悦;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美酒也难掩悲伤。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无论是美酒还是浊酒,也同样表达出了战争的疾苦。
酒,无论饮酒者是何种心境,都能让人找到适合的状态,这便是酒的魅力。
也是传承至今仍蓬勃发展的原因。
在古典名著中,酒也同样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武
松打虎,为什么要喝三碗酒再去呢?因为酒放大了胆量。
温酒斩华雄,为什么不是温水斩华雄呢?因为这不仅仅突出斩华雄速度之快,更重要的是突出关羽的自信与胆识。
酒永远是文学作品中突出个性的催化剂,凸显情绪的放大镜。
酒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绝不是寥寥数语可以概括,甚至都不能是用语言来形容的感受。
真正的酒文化,或许只有饮酒者才能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