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解.衣欲睡 (2)相与步.于中庭
解开(或:脱,脱下)
【答案】 角度一: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 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二: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 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 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注:①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更定:指初更 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 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相与:__________
【答案】 “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 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 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 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 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 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 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3 分)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 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 时。
【答案】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 自我排遣的旷达。
二、(2018·枣庄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 题。(共 15 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二)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②矣,余 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④者。”
文言文篇目及备战演练
一、分析本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说说带给你怎样的美感。 【答案】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 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 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二、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 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B 】(2 分)
A.相与步于中庭。
B.独往湖心亭看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更有痴似相公者。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解析】 A、C、D 三项均为倒装句,B 项为省略句。
4.语段(二)中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 请自选角度赏析语段(一)中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3 分)
【答案】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 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3 分)
考虑,想到
1.念:________________
2.
相与:
共同,一起
__________
______
院子里
3.中庭:____________
形容水的澄澈
4.空明: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是
5.盖:____________
只是
6.但:__________
一、(2005·河南实验区)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共 10 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
(2)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 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答案】 (想不到)湖中哪能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