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土木工程实验》离线作业

合集下载

吉大离线大作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吉大离线大作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吉大离线大作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压实度: 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2、软土:一般指外观以灰色为主,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3、高填路堤:水稻田或常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高度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在20m以上时,称为高填方路堤4、石灰稳定土: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入各种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石灰稳定土。

5、挡土墙: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二、分析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山区路堑岩石开挖方法及其各自特点。

答:钻爆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

有薄层开挖、分层开挖(梯段开挖)、全断面一次开挖和特高梯段开挖等方式机械开挖:该法适用于施工场地开阔、大方量的软岩石方工程。

优点是没有钻爆工序作业,不需要风、水、电辅助设施,简化了场地布置,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生产能力。

缺点是不适于破碎坚硬岩石。

静态破碎法:该法适用于在设备附近、高压线下以及开挖与浇筑过渡段等特定条件下的开挖。

优点是安全可靠,没有爆破产生的公害。

缺点:破碎效率低,开裂时间长。

2.山区路基地面排水措施及各自的功用。

答:山区公路的路基路面排水时,一般会采用的方法简要概括可为“拦、截、疏、排”。

其组成部分主要有坡面排水设施以及地下排水设施。

地下排水主要包括渗沟、盲沟以及盲井;坡面排水设施主要有排水沟、排水管以及涵洞三部分组成。

大工18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学习要求

大工18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学习要求

《土木工程实验(二)》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程考核形式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实验报告),无在线作业和考试。

“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
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18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观看实验课件,根据课件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果来读取实验数据、认真填写“大工18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依据,未提交者无成绩。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由混凝土实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实验、静定桁架实验、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四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的截止时间:2019年3月6日23:59:59。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四、离线作业批阅
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成绩以零分计!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8年10月。

2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材料

2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材料

一、名词解释(1、压实度: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2、软土:软土一般指外观以灰色为主,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3、高填路堤:高填方路堤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施工,每层填筑厚度根据所采用的填料决定。

如果填料来源不同,性质相差较大时,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

位于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应采用水稳定性较高和渗水性好的填料,边坡比不宜小于1:2,避免边坡失稳。

4、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入各种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石灰稳定土。

5、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二、分析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山区路堑岩石开挖方法及其各自特点。

纵向台阶开挖适用于傍山路堑。

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

可分段开挖。

对边坡较高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级分段开挖,并与分级分段支挡、分级分段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相结合。

高边坡路堑分层开挖,每层高度约 5m,不大于 8m,每层分段开挖,逐段完成挡护施工。

边坡开挖施工顺序:开挖时由上而下,先开挖远离营业线侧,纵向拉槽,横向分区、分层开挖。

每次分层厚度为 2~3m。

2.山区路基地面排水措施及各自的功用。

1.边沟1)作用: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2)布设:边沟的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进行水力和水文计算。

依据沿线具体条件,选用标准横断面。

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

(完整版)【答案满分】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满分】

(完整版)【答案满分】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满分】

《土木工程实验(二)》课程学习要求一、课程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实验报告),无在线作业和考试“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观看实验课件,根据课件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果来读取实验数据、认真填写“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依据,未提交者无成绩。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由混凝土实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实验、静定桁架实验、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四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序弓惟业宕赫埶止日捕■好■ft#1审忑口丹护本课程的截止时间:2018年9月6日23:59:59。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四、离线作业批阅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8年3月姓名:院校学号:学习中心: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 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 通过检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二、配合比信息:1 .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Mpa(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6(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连续级配(4)水:饮用水3.配合比:3、实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程50kg,感量50g; 量筒;塌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 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和板;金属底板。

大工14秋《道桥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14秋《道桥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实验报告答案

姓 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土体的压缩变形与荷载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1)试样初始孔隙比:1)01.01(000-+=ρωρs e (s ρ=2.72g/3m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1000)1(00ii s e e e +-=(3)土的压缩系数:ii i i p p e e --=++11α (1-KPa )(4)土的压缩模量:30101⨯+=αe E s (KPa )三、实验内容:1、实验仪器、设备:DGY —ZH 1.0型杠杆式压缩仪,杠杆比为1∶12a. 压缩容器:环刀,截面积F=302cm ,直径φ=61.8mm ,高H=20mm 。

b. 百分表。

c. 砝码:0.125,0.313,0.625,1.25,2.5,5,10。

d. 台架主体:杠杆装置,加压框架。

2. 天平:称量500g ,感量0.01g 。

3. 其它设备:秒表,削土刀,浅盘,铝盒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该土的压缩类别为中性压缩土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mm×200mm(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150mm X200mm X1200mm2.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钢筋强度等级HRB335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 ,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最大荷载C30混凝土,214.3/c f N mm =,11α=,HRB335钢筋,2300/y f N mm =环境取为一类,保护层厚度取为20mm 。

大工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实验报告)

大工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实验报告)

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实验名称: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地:1.熟悉混凝土地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地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混凝土地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地评定方法.二、配合比信息:1 .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 —50mm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PC32.5Mpa(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6(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连续级配(4)水:洁净地淡水或蒸馏水3.配合比:(kg/m3)、实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地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程50kg,感量50g;量筒;塌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 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地捣棒);拌和板;金属底板;2、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 150mm 振动台;压力实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地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地80% 标准养护室2、实验数据及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地?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地塔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塔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坍落地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坍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地?满足设计要求.该组试件地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38.4MPa 38.7MPa,因31.7与38.4地差值大于38.4地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MPa作为该组试件地抗压强度值,38.4MPa大于38.2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地整理、分析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地能力.二、实验基本信息:1 .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地截面尺寸150mm X200mm(2)简支梁地截面配筋(正截面) A6@100,; 2A& 2B142.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钢筋强度等级HRB335、实验内容: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地数据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地数值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地应变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实验梁材料地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 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最大荷载C30混凝土,,,HRB335钢筋,环境取为一类,保护层厚度取为20m m界限地相对受压区为,取,h p=200-45=155mm,M=1.Q< 14.3 X 150X 155X 0.55 X( 1-0.5 X 0.55 ) =132.574KN・ m 破坏荷载为138.3KN,因此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2)依据控制截面实测应变值绘制某级荷载时正截面应变图(此部分不作考核要求).-£+ £实验三:静定桁架实验一、实验目地:1.掌握杆件应力一应变关系与桁架地受力特点.2.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实验实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际工程,对桁架工作性能作出分析与评定.二、实验数据记录:桁架数据表格、实验内容:第1部分:记录实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地读数,并完成表格第2部分:记录实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地读数,并完成表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地原因?由于理论计算地数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可能地原因如下:实际地桁架结点由于约束地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地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地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地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地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地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2.通过实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当承受竖向向下荷载时,上弦受压,下弦、腹杆受拉•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出,反向布置之后,腹杆由之前地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地大小不变•据此为避免压杆失稳,实验中布置地桁架形式更优越,受力更合理,更能发挥材料地作用•实验四: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地:1. 了解动力参数地测量原理•2.掌握传感器、仪器及使用方法.3 •通过振动衰减波形求出系统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二、实验设备信息:1、设备和仪器三、实验内容:根据相邻n个周期地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根据公式:(1)、( 2)计算上述表格中地频率和阻尼比,填写到上表中.四、问题讨论:1.在实验中拾振器地选择依据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最为关心地技术指标为:灵敏度、频率范围和量程(1)灵敏度:土木工程和超大型机械结构地振动在1〜100ms-2左右,可选300〜30pC/ms-2地加速度传感器;(2)频率:土木工程一般是低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可选择0.2 〜1kHz;(3)传感器地横向比要小,以尽可能减小横向扰动对测量频率地影响;使用时注意事项:量程范围:调整量程范围,使实验数据达到较好地信噪比.调。

大工12秋《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

大工12秋《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

姓名: 傅东升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 高起专(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实验一: 水泥实验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泥性质检验方法2.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3.检验水泥是否合格二、实验内容:第1部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初凝时间试针、终凝时间试针、水泥湿气养护箱、天平、量筒、小刀、小铲、秒表等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 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2)实验数据及结果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实验原理: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2)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部分: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实验依据: GB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ISO)2.实验仪器、设备: 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振实台、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试验机、专用夹具、试模、大小播料器、金属刮平直尺、养护箱、养护池、天平、量筒水泥检验项目合格性评定:(1)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是如何判定的?水泥凝结时间符合要求。

判定依据: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对P.045.5水泥的技术要求: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 终凝时间不迟于600min.试验中初凝时间为140.2min大于45min;终凝时间203.22min小于600min .所以符合要求。

(2)水泥胶砂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是如何判定的?....水泥胶砂强度符合要去. 抗折强度为9.28Mpa大于 6.5Mp.. 抗压强度..51.1Mpa大于42.5Mpa. 所以符合要求............................实验二: 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的压缩实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空隙比和压力的关系, 即压缩曲线———e~p曲线, 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1-2判断土的压缩性, 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答案满分】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满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答案满分】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满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木工程实验(二)》课程学习要求一、课程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实验报告),无在线作业和考试。

“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 18 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观看实验课件,根据课件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果来读取实验数据、认真填写“大工 18 春《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依据,未提交者无成绩。

《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由混凝土实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实验、静定桁架实验、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四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 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的截止时间:2018 年9 月6 日23:59:59。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四、离线作业批阅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8 年 3 月姓名:院校学号: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Mpa(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6(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连续级配(4)水:饮用水3.配合比:(kg/m3)三、实验内容:第 1 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程50kg,感量50g;量筒;塌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和板;金属底板。

大工12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

大工12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

姓名:刘峰报名编号:C0551403101411103000026学习中心:江都奥鹏层次:__________ 高起专__________ (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一、实验目的: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二、实验内容: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秆有效长度50 mm± mm的圆柱形耐用腐蚀金属制成。

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杆代替试杆。

试杆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 mm、终凝针为30 m ± mm、直径为1.13 ±.05 m的圆柱体。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0.05g。

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羞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

试模深40 mm±).2 m、顶内径65±).5 m、底内径75±).5 m的截面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 m的平板玻璃底版。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 m X240 m>310 m;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4、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5、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C±C;相对湿度大于90%。

8 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0.5 m。

9、秒表:分度值1s。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伽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土木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将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土木工程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合适的试验材料和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可以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精度。

实验准备: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操作: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图表。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混凝土试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抗压强度的测试,验证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与龄期、水泥等级、水灰比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予以充分考虑。

本次土木工程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土木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土木工程实验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试验设备的精度不高、数据处理方法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实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一步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积极参与更多的土木工程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实践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
逐渐增加拉伸机的拉伸力,使 钢筋试样承受逐渐增大的拉力 ,同时观察并记录钢筋的变形
情况。
5.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拉伸力、 位移等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 线。
6. 结果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钢筋的屈服 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力 学性能指标,分析实验结果。
7. 清理现场
实验结束后,拆卸钢筋试样, 清理现场并归位实验仪器。
实验目的
掌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的方 法和步骤。
学会如何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了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因 素。
实验原理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衡量混 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反映了混凝土在单轴压力作用下
的承载能力。
实验采用标准立方体试件,通过 施加均匀压力,测定试件破坏时 的极限抗压强度,并根据抗压强 度公式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03
分析不同种类和规格钢 筋的拉伸性能差异。
04
为实际工程中钢筋的选 材和使用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
钢筋拉伸实验是通过逐渐施加拉伸力,观察钢筋的变形和断裂过程,从而测定其力 学性能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力和位移的测量,可以绘制出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该曲线反 映了钢筋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变行为。
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可以计算出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关键力学性 能指标。
05
CATALOGUE
实验五: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实 验
实验目的
01
02
03
04
了解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 反应特性。
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和构造措施 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掌握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 方法和技术。
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

2023年答案满分大工春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答案满分

2023年答案满分大工春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答案满分

《土木工程试验(二)》课程学习规定一、课程考核形式本课程旳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试验汇报),无在线作业和考试。

“离线作业及规定”在该课程旳“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规定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18春《土木工程试验(二)》试验汇报”,观看试验课件,根据课件中旳操作及试验成果来读取试验数据、认真填写“大工18春《土木工程试验(二)》试验汇报”,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旳试验汇报作为本课程考核旳根据,未提交者无成绩。

《土木工程试验(二)》试验汇报由混凝土试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试验、静定桁架试验、构造动力特性测量试验四个独立旳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完毕试验汇报旳所有内容。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旳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毕旳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旳截止时间:2023年9月6日23:59:59。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献,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献。

四、离线作业批阅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旳批阅。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3年3月姓名:院校学号: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试验一:混凝土试验一、试验目旳:1.熟悉混凝土旳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措施;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旳测定和评估措施;3.通过检查混凝土旳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旳评估措施。

二、配合比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Mpa(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6(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持续级配(4)水:饮用水3.配合比:(kg/m3)三、试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旳测定和评价1、试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程50kg,感量50g;量筒;塌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旳捣棒);拌和板;金属底板。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实验报告

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标题:大工20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土木工程实验二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土木工程中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实验主要涉及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抗压、抗弯等实验,以评估材料在负载条件下的行为和性能。

四、实验设备:压力机、万能试验机、夹具、应变仪等。

五、实验步骤:1、选择实验材料,进行抗拉、抗压、抗弯等实验;2、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的参数;3、将选定的材料夹紧在试验机上,确保夹具稳定且不会对材料产生额外的应力;4、启动实验,缓慢增加负载,记录应变和应力数据;5、绘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6、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材料性能的比较和评估。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在此处插入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材料在应力下的行为有显著差异。

比如,A材料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B材料,但其屈服点却低于B材料。

此外,C材料的抗压强度高于D材料,但其抗弯强度却低于D材料。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材料在特定负载条件下的性能特点。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

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负载条件,选择具有适当性能特性的材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实验也强调了实验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准确的实验数据能为工程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八、实验建议:1、在进行实验前,应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规则,保证实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3、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以指导下一步的工程设计。

4、对于实验结果,如有疑问或争议,应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进行讨论和反思。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土木工程实验(二)》的实验报告。

大工12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

大工12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

姓名: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实验一:水泥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水泥性质的检验方法,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检验水泥是否合格。

二、实验内容: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GB3350.8的要求。

(2)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符合GB3350.6的要求,或技术参数符合该标准要求的凝结时间自动测定仪。

(3)量水器:最小刻度为0.1m1,精度1%。

(4)天平:能准确称量至1g。

(5)湿汽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湿度大于90%。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

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用蒸馏水。

(2)实验数据及结果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实验原理:GB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稠度用水量加水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

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凝结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汽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汽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2~3mm 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下沉不超过1~0.5mm 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min)来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l0mm 。

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及答案

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及答案

大工18春《土木工程实验》(一)离线作业(实验报告)及答案实验一:水泥实验实验目的:本方法旨在规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适用于各种水泥品种。

实验内容: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用于测定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240㎜×310㎜,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4.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5.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6.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8.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0.5㎜。

9.秒表:分度值1s。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将水泥试样充分拌匀,通过0.9㎜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2)实验数据及结果:使用不变水量法,用水量为142.5ml,试锥沉入值为(28±2)㎜,标稠用水量为P = 33.4-0.185S。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GB/Tl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等效采用ISO9597:1989.在本标准中规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以试杆法为标准法,以试锥法作为代用法,当两种检验方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试杆法为准。

2)实验数据及结果:初凝时间为46 min,终凝时间为385 min。

Part 2: Cement Mortar Strength TestExperimental Basis:1.Th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cement with a 40mm x 40mm x 160mm solid prism。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材料》离线大作业考核100分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材料》离线大作业考核100分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土木工程材料》大作业学生姓名专业层次年级学号学习中心成绩年月日作业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完成,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1.掺合料;(3 分)混凝土掺合料,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用水,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混凝土拌合时掺入天然的或人工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状矿物质。

2.抗渗性、抗冻性;(3 分)抗渗性指材料在水油等压力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含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用材料的抗冻等级来表示。

3.脆性、韧性;(3 分)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与韧性相反,直到断裂前只出现很小的弹性变形而不出现塑性变形。

韧性,物理学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4.工程建设标准(3 分)工程建设标准指对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5.吸水率、含水率;(3 分)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用百分率来表示。

含水量是岩石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岩石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

6.减水剂;(3 分)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

7.耐燃性、耐火性;(3 分)耐燃性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材料抵抗和延缓燃烧的性质,又称防火性。

耐火性是指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在一定时间内满足标准耐火试验中规定的稳定性、完整性、隔热性和其他预期功能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业:
实验名称: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2)设计砼坍落度 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 P.C 强度等级 32.5MPa
(2)砂子:种类河沙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 5-31.5mm连续级配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用具。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标准养护室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坍落度为40mm,,在30-50mm标准范围内,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是如何判定的?
抗压强度代表值为38.4 MPa,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大于38.2 MPa,故所测混泥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应变、挠度及裂缝等参数的测定,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一般过程及其特征,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 进一步学习常规的结构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方法,培养实验基本技能。

3. 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基本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mm X200mm
(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 150mm X200mm X1200mm
2.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2)钢筋强度等级 HRB3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
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正截面起裂荷载、最大荷载,并于实测值进行比较?
最大荷载C30混凝土,
214.3/c f N mm =,11
α=,HRB335钢筋,2300/y f N mm =
环境取为一类,保护层厚度取为20mm 。

界限的相对受压区为0.55ξ=,取45s
mm α=,
h 0=200-45=155mm ,M=1.0×14.3×150×155×0.55×(1-0.5×0.55)=132.574KN ·m 破坏荷载为138.3KN ,因此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

(2)依据控制截面实测应变值绘制某级荷载时正截面应变图(此部分不作考核要求)。


实验名称:静定桁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与桁架的受力特点。

2.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实验实验基本过程。

3.结合实际工程,对桁架工作性能作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
桁架数据表格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
由于理论计算的数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可能的原因如下:实际的桁架结点由于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

2. 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

当承受竖向向下荷载时,上弦受压,下弦、腹杆受拉。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出,反向布置之后,腹杆由之前的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的大小不变。

据此为避免压杆失稳,实验中布置的桁架形式更优越,受力更合理,更能发挥材料的作用。

实验名称: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力参数的测量原理。

2.掌握传感器、仪器及使用方法。

3.通过振动衰减波形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二、实验设备信息:
1、设备和仪器
2、简支梁的基本数据
三、实验内容:
根据相邻n个周期的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根据公式:(1)1d
f T =、(2)1
2i i d A t n A t nT ζπ≈+()ln ()计算上述表格中的频率和阻尼比,填写到上表中。

四、问题讨论:
1. 在实验中拾振器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最为关心的技术指标为:灵敏度、频率范围和量程。

(1)灵敏度:土木工程和超大型机械结构的振动在1~100ms-2左右,可选300~30pC/ms-2的加速度传感器;
(2)频率:土木工程一般是低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可选择0.2~1kHz ; (3)传感器的横向比要小,以尽可能减小横向扰动对测量频率的影响; 2. 对动态测试系统的要求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对动态测试系统的要求:(1)分析参数设置 采样频率:1k ~2kHz;采用连续采样方式,即一直不断的采集和记录数据。

其余不用设置。

(2)系统参数设置 选定测量通道:2-1,并屏蔽未用通道,避免干扰。

灵敏度:将传感器灵敏度输入相应的通道的灵敏度设置栏内。

由于本试验采用的是加速度传感器,因此参数表中工程单位EU 应设为m/s2,传感器灵敏度单位为PC/EU ,表示每个工程单位输出多少电荷,DH105振动传感器给定的参数的为300PC/EU ,即300PC/m/s2。

使用注意事项:量程范围:调整量程范围,使实验数据达到较好的信噪比。

调整原则:不要使仪器过载,也不要使得信号过小。

3. 什么是自由振动法?
在实验中采用初位移或初速度的突卸或突加载的方法,使结构受一冲击荷载作用而产生自由振动。

第i+n 个波形
波峰 时间
1.7505 3.1405 1.762 9.5445
2.781 1.7505 幅值
341.18 370.39 334.59 297.06 293.01 341.18 波谷 时间
1.7635 3.155 1.7745 9.559
2.7945 1.7635 幅值 -316.74 -350.98 -360.56 -279.24 -30
3.95 -316.74
间隔n 7 8 7 7 8 7 周期 / s 0.027 0.02688 0.0268 0.0266 0.02662 0.027 频率/ Hz 37.037 37.202 37.313 37.594 37.566 37.037 阻尼比ζ
0.0087
0.0067
0.0087
0.0081
0.0079
0.0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