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03ac20ae5a8102d277a22f62.png)
《卖炭翁》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43859381a76e58fafbb00319.png)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理解性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5、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二、《卖炭翁》白居易
理解性默写: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卖炭翁》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98f1c02d276a201292e62.png)
《卖炭翁》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卖炭翁》选择、理解性默写
![《卖炭翁》选择、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2927dce8f46527d3250ce06c.png)
《卖炭翁》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选择题:1、下列对《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分析: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2、下列对《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分析: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卖炭翁》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卖炭翁》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b1ed71ab25c52cc58ad6be56.png)
《卖炭翁》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主题思想】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卖炭翁》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98f1c02d276a201292e62.png)
《卖炭翁》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bb66a8ee06eff9aff80719.png)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一、理解性默写: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5、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二、简答题:1、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
答: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2、赏析诗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答: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3、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势之大,风力之猛和风之无情,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4、“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答:“卷”字好。
既形象又有力度。
5、第一段中还有哪些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答:“飞”——“洒”——“挂”——“飘转”——“沉”;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动态场面,形象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
6、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答:“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下24《卖炭翁》知识点(带空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下24《卖炭翁》知识点(带空白)](https://img.taocdn.com/s3/m/378d201404a1b0717ed5dd49.png)
24.《卖炭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选自《白居易集》。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_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魔”。
二、理解性默写1.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表现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的句子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4.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5.揭示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碳值。
三、问答题1.主旨: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卖炭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课后题二)(1)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
(2)揭露了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
(3)诗人对卖炭翁满怀同情,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充满憎恶。
这一切情感蕴含在叙述、描写以及对比之中。
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极写宦官及其爪牙的仗势欺人、专断蛮横;此外,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尺红纱一丈绫”之轻形成强烈对比。
3.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课后题三)“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
“两鬓花白”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心酸。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把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
《卖炭翁》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卖炭翁》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98f1c02d276a201292e62.png)
《卖炭翁》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卖炭翁》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卖炭翁》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9733a296f78a6529657d5363.png)
《卖炭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主题思想】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8efe9076c66137ef061919.png)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原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
它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简答及解析
![《卖炭翁》简答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e49db2b4daa58da1114a60.png)
《卖炭翁》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原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主题思想】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简答题: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答: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答:“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答: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答: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50fcad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3.png)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简答卖炭翁》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赏析题: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答: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答:“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答: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答: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be5d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3.png)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XXX是一位老百姓,他整天在南山里伐薪烧炭。
他的脸
上满是尘灰和烟火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他为了生存,只能卖炭换取衣食。
可他的衣服很单薄,心里又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一天,他驾着炭车赶往集市,途中遇到了
XXX和疲惫的牛。
在集市南门外的泥地中,他休息了一会儿。
突然,两个骑马的人出现了,他们是太监和差役,手里拿着文书,要把老翁的炭拉到皇宫去。
老翁无奈地看着他们把红纱和绫挂在牛头上,充当买炭的钱。
这首诗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80cd430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a.png)
《卖炭翁》理解性默写
《卖炭翁》(白居易)
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卖炭翁》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的句子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5.《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
手把文书中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
1.诗中描绘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表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卖炭翁》
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赏析题: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答: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答:“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答: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答: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