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4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dee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2.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本节课以泼水节为话题,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整堂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为目标,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泼水节,并引发他们的兴趣。
我给他们讲了泼水节的起源以及泼水的习俗,然后用一些图片和视频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泼水节的氛围。
2. 听力训练接下来,我以听力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听对话和短文来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选取了一些与泼水节相关的对话和文章,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来获取信息。
同时,我使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口语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口语训练,我设计了一些口语活动。
如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泼水节的场景,用英语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还设计了一些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4. 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练习,我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我选取了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并回答一些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辅助,提醒他们看清问题的要求,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5. 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我设计了一些合作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讨论泼水节的意义和影响以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我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如设计一个泼水节海报或制作一个泼水节视频。
三、教学效果评价在本堂课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
他们在听力训练中能够理解和表达相关的信息,口语活动中能够模拟真实的讨论和对话,阅读活动中能够读懂短文并回答问题,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
2024年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
![2024年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aecf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6.png)
2024年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1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4.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场面,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重点)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师在前面加上“难忘的"三个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答案。
(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再次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认读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归类认读生字。
(翘舌音:驶、盛、祝、寿后鼻音:龙、容、康)(3)重点强调多音字“铺、盛”的读音。
(4)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5.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文中介绍的是哪个民族的泼水节?(傣族)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1.默读课文,想一想“难忘的泼水节"发生在哪一年。
(1961年)2.思考: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练习说话。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进行体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a2e4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一段。
(1)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指名读。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练习:火红火红的()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3)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4.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1)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
(拓展:了解“大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2)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3)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14226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
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
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1)“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赶来”说明人们急切地想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四面八方”说明各地、各方面的人都来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d7502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欣赏泼水节同学们,这节语文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想欣赏吗?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设计意图:从欣赏入手,激起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
2.导入新课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聚集地,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
所以,人们全身湿淋淋的,却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大家知道这个节日就是(生答师板书)“泼”是今天要学的新字,拿起小手跟着老师写一遍。
泼水节今天课文中描写的这次泼水节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另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记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结合实际理解“难忘”一词)这次泼水节为什么另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殊在哪?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
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3.检查生字(1)师:这篇课文需要我们认读的生字比较多,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现在老师想请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考一考对方,如果有不会认的,同桌一定要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他,可以帮他分析字形、给他组个词,认读完的马上坐好。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认读多音字。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识记规律,鼓励自主识字三、深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7fe2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一)、第一小节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
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7、小结。
小朋友说得真好。
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
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1、引读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3、出示。
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ca02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叙述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情景。
通过描写傣族人民欢迎*,*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
学习本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的人格魅力。
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的敬爱。
一、教学效果为了体现“人民的*和人民心连心,*是人民的好*”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契机,通过大量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中体验*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的无限的崇敬。
然后,从*的穿着,可以看到*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伟大而*易近人的优良品质。
特别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说孩子们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喷薄而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1、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通过多次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的和蔼可亲,*易近人,感受傣族人民对*的欢迎的激动与热情。
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和傣族人民的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2、课堂上我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3、识字写字仍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学会积累和运用本课生字词。
三、不足之处:1、课上,没有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有些被动,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10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7a8e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0.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10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课前准备1、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2、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第一课时看录象,谈话道导入新课放一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盛况的录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初读,读通课文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再读,理解课文1、再次自读课文,边想边读,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2、学生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3、学习第三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又说明了什么?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4、看图,理解第四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插图)谁来说说“今天”总理的打扮?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2)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3)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5、体会第五段。
1)老师扮演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枝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
2)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另人难忘的”,有感情的朗读6----8段。
第二课时复习1、用开火车、抽读等方式复习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另人难忘的。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7416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
(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1)出示本课生字: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鲜柏恩龙敬凤凰脚泼特度(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4)齐读(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
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
(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4d4d3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3.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反思《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非常隆重,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就成了难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f082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5.png)
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知道其是傣族人民的重要传统文化。
2. 掌握泼水节的流程和规则,能够参与并享受这个节日。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传统文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泼水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2. 理解泼水节的流程和规则。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并享受泼水节。
2. 如何使学生理解泼水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热身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团队协作游戏,如拼图游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
3. 正文环节:详细介绍泼水节的流程和规则,通过模拟泼水节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这个节日。
4. 深入环节:引入泼水节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的重要性。
5. 回顾环节: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再次强调泼水节的起源、流程、规则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讲解、演示和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和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3. 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练习环节:设计泼水节相关的课堂练习题,如画出泼水节的场景、写出泼水节的流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作业环节:布置泼水节相关的课外作业,如参与泼水节实践活动、搜集泼水节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详细的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庆祝方式、流程和规则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68da2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是哪里想去吗?走,打好背包,让我们出发吧!()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里是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神奇的民族文化。
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王国,浓郁的民族风情更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二、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这里是老师刚接到的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批、泼水节呢?想参加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并且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
巡视(姿势好)好,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指导读高兴一点)2、学习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进一步体验一下欢乐泼水节,请读,标出共几句话,量出指数。
第①②句泼水节就要开始了,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请自由朗读2前两句话。
你准备了什么?(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端、滴、撒,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让我们提好捅、端好盆赶紧去大街上,我们会看到些什么?出示:这一天……请一个方阵来读其他方阵看能听懂了什么?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这一天……第③④句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我们都看见了:开始……齐读你们书上有泼水节的场面呢!同位的两个小朋友说说图上内容吧!同位汇报。
这是一个泼水节的广场,来,我们泼水吧!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动起来,跑起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cd656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
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
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一句话,先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
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高兴。
现在你是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小朋友的朗读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小朋友的心里,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呢?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总理的穿着打扮。
在学生说完后,我问学生:“从总理的穿着打扮上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了。
”“总理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领导高高在上。
”“周总理脸上笑咪咪的,一点儿也不像我平常见到的大官那么严肃。
”虽然学生没有说出一些好的词语,但从他们的语言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了。
虽然由于多媒体欠缺,缺少一些热烈场面的渲染,但在课前,我还是对周恩来做了简单的介绍。
所以在理解课文时,学生的抒情还是比较自然的,对于伟人形象的感悟不至于偏离方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第2篇】小学语文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的深厚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5103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你们愿意吗?教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识字:⑴充分自读,边读边悟: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⑵自主识字,交流方法:①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2023最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0篇)
![2023最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921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5.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这10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是为您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策略:本课时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自主读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我的思考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1.出示傣族泼水节场景的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
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优秀4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7391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4.png)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优秀4篇)《难忘的泼水节》篇一【教材分析】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教学重点难点】1、识记生字,会写生字。
2、体会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你和爸爸妈妈去过哪里旅游?2、云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那里看看!(看录象)3、你看到那里的人穿着有什么不一样呢?4、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5、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傣族)(认读“傣”)6、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板书)师介绍: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7、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瞧,这就是凤凰花。
(指名读,注意正音)学习“凤凰”两字,你发现了什么?师:“凤凰”两字多像两只展翅欲飞的神鸟啊!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⑴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⑴指名读,交流。
⑴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
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⑴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8、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 难忘的泼水节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 难忘的泼水节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7324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8.png)
课题17难忘的泼水节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语言运用: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审美创造: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
【课前解析】《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本课教学重点在是引导学生练习借助具体事物复述场景。
关注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可先适当向学生作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的身份和他百忙之中抽时间与傣族人民过节,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傣族人民的欢乐和幸福。
学习第3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语句,然后抓住“赶来、洒满”等词语体会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通过“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对比,体会龙船花炮之多,欢迎场面之热烈,最后通过朗读体会当日的盛况,感受傣族人民热爱总理的心情。
第4-6自然段,教学时要图文对照,体会情感。
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喜同乐的心情,体会心心相印的深厚情意。
第7、8自然段,连用两个感叹句,反复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引导学生读出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8个字,包含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4种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归类学习,整体把握。
其中“泼”要强调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令”要重点提醒不要丢了最后一笔点,和“今”区分清楚。
关注词语:“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开始、柏树枝、多么”。
提醒学生读好“一年一度”中“一”的变调。
借助图片读词语“龙船、花炮、柏树枝”,随文识记巩固“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欢呼、人群、欢乐、多么”。
【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a59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第1篇】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
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借史激“情”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因此,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也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
这都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读文中悟“情”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
“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
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
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
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第2篇】《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ade9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庆祝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整篇文章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如何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快乐,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呢?学生与文本所呈现的年代不同,学生对周总理不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学生也没有感受,怎么办?在反复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无限想象空间,拉近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
教学一开始,我就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泼水节的盛况,让学生对傣族泼水节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学生兴趣。
通过对周总理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对周总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畅想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相互真诚地祝福,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从而使学生成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二、抓住"欢迎"和"泼水"两个教学点,"以读为本" 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在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
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轮读,分组读。
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了解读出个性。
不足:1、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2、留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较少。
3、学生不能积极的配合,有时出现了冷场。
4、总理与傣族人民欢度节日时的欢乐情境段落分析不够透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反思第【2】篇〗《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情景。
通过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
学习本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一、教学效果
为了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契机,通过大量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周总理。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
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
特别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说孩子们的感情是
水到渠成的,喷薄而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通过多次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的激动与热情。
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2.课堂上我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3.识字写字仍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学会积累和运用本课生字词。
三、不足之处:
1.课上,没有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有些被动,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不是很到位。
3.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只强调应注意什么,没有把学生可能写错的那个字强调说出来,这样下次还是容易记错。
四、改进措施
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从教学环节的设定、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把握、字词的处理、课上资料的拓展,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课文内容也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给学生讲好课。
我觉得以后还要多努力,课前还是要多下一些功夫的。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
教学效果: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
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
“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不体现了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
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
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
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成功之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
让学生自读为主,在此环节中,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
先是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题。
小组合作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
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让
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猜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
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记忆也很深刻。
不足之处: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
改进措施:让学生阅读课辅资料,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
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
17《难忘的泼水节》同步练习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敲.门(qi āo qi ào ) 长寿.(sh òu zh òu ) 铺.
满(b ū p ū) 驶.入(ch ǐ sh ǐ ) 一碗.(w ān w ǎn ) 从容.
(r ón g k ōn g ) 二、比一比,组词语。
令( ) 忘( ) 跑( ) 泼( )
今( ) 思( ) 炮( ) 拨( )
一串串一条条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今年 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五、我会写,用下边加点的字造句。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
向周总理泼水。
六、课文整体梳理。
(判断正误,对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七、重点段落品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写的是()
①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八、写一写。
傣族人民有泼水节,彝族人民有火把节,你还了解那个少数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一写。
一、qiāo shòu pū shǐ wǎn rón g
二、令(口令)忘(忘记)跑(跑步)泼(泼水)
今(今天)思(思念)炮(大炮)拨(挑拨)
三、一串串花炮一串串葡萄一条条龙船一条条小鱼
四、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五、他们一边跑,一边喊。
六、1.× 2.√
七、1.2 2.略 3.②
八、蒙古族的那达慕、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花山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