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法辨别易混标点符号
常见易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

常见易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常见易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
(一)顿号误用。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
(这里“十七、八”是约数,不应有顿号)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且为确数。
不能缺顿号)3.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4.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二)逗号误用。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2.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表示”后应该用冒号,而非逗号,或“表示”后仍用逗号,将最后的句号放到引号外)3.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三)分号误用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前面分号改冒号)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四)冒号误用1.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几组易混淆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辨正

一、顿号(、)和逗号(,)顿号和逗号都属于句中点号,都表示并列关系。
但前者主要用于句子内部成分或短语间(主要是并列的词或词组)的停顿,后者主要表示一句话中间的短暂停顿。
两者所彰显的层次不一样,语气停顿长短不同:逗号>顿号。
两者用法容易混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较长的并列成分或词组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1)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2) 这翻滚的麦浪,这潺潺的溪水,这百鸟的鸣唱,这热闹的劳动场面,使我深深陶醉了。
2、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当词语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的并列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1)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 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3) 你这话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名词加了语气词“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4、表示强调突出或插入成分或有同位语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1)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2)老王,我们的党委书记,我们的好领导,昨天进京开会去了。
5、相邻数字(大写数字)表概数时,数字间不加顿号;相邻数字(大写数字)表序数时,数字表并列关系,其间要用顿号。
如:1)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2) 市长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详细介绍了我市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
6、一些约定俗成的短语或集合名词之间不用顿号。
如: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例子中,“公安干警”是一个集合名词,“干”即干部,“警”即警察。
集合名词和约定俗成的短语是凝固结构,其意义是不能用标点断开的。
类似的短语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公检法三家”,“中外合资企业”等等。
二、引号与其它标号的连用在标点符号运用中,引号与其它标号连用时易混淆出错。
中考语文-易出错的标点符号的归纳与总结

标点符号二、几种特别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一)、顿号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如:a。
学校距这里二三里。
b。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
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教育"与“新闻出版业”尽管是并列词语,但两者之间已经使用了连词“和",所以此处的顿号就没必要再用.)4。
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a。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b。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例如: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例如: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二)、冒号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例如:a。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
)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例如: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如果后文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语文教案如何教授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语文教案如何教授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语文学习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能帮助学生表达准确,增强语句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更加流畅,易于阅读。
因此,如何教授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成为了语文教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案例演练和练习等方面,探讨语文教案如何教授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一、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讲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种类、使用规则,并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古诗词等展示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标点符号在不同文本中的位置和作用,并进行讨论。
2. 比较法:教师以有标点符号和无标点符号的句子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与无标点符号的句子的差异以及标点符号的作用,通过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教师结合学生常犯的标点符号错误,选取具体的事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错误的原因,并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例如,有的学生常常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之间使用逗号,导致句意不清晰,教师可以选择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纠正。
二、案例演练通过案例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
以下是一些案例演练的操作步骤:1. 教师提供一篇短文,该短文中存在着一些标点符号错误。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短文,找出其中的错误,并纠正。
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解释为什么该处需要使用哪种标点符号,并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改写错误的句子。
2.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标点符号的游戏。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他们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和理解,为文章添加标点符号,并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使用这个标点符号。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标点符号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练习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练习的方法:1. 增量式练习:教师首先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规则进行修改。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一、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1、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
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
示例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示例2: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示例3: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2 逗号、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等”“等等”之类词语前的使用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等等”之类词语时,“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类词时,“等”类词前应用逗号。
示例1: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示例2: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2、逗号、分号表示分句间停顿的区别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
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示例1:她拿起钥匙,开了箱上的锁,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往老地方放钱。
示例2: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3、顿号、逗号、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层次最低,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层次最高,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介于两者之间,既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
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见B.1.3示例2)。
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示例1: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2标点符号误用的清晰辨别

解 析 :D A项,冒号不能管到句尾;B项,后括号前不能用句号;C项,“世界华文 传媒论坛”是活动名,不用书名号。
例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 马路,就是图书馆。 B.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 C.蝴蝶纵有千般不是,还是有一桩长处:不做室中物!飞,则飞于野;舞,则舞 于田。 D.“血战长空”以独特视角关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历史,剧中主要角色均 有历史原型。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
和
。(2分)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写出序号并说明如何修改。(2分)
解析:(1)“先入为主”含有主观的意味;质疑即“提出疑问”。(2)③句引号 内是“表明”的内容,句号应为整句话服务;⑥句非疑问语气,不需使用问号。 答案:(1)④ ⑦ (2)③,句号移到后引号外面。⑥问号改为句号。
分分必争 取之有道
1.层次分析法 点号的基本作用是表示停顿,结构不同停顿有长有短,体现在点号的运用上就 有选择。句末标点句号、问号、叹号,除了表示不同语气之外,一般比句中标 点停顿要长。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和分号也有差别,停顿依次由短到长;更主 要的是,这三种点号还体现在分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 分辨易混的顿号与逗号、逗号与分号,可以用层次分析法。 顿号主要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而逗号主要用于复句内分句之间 或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说来,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 大的停顿,则用顿号;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复杂的短语并列式,一般说来,用逗 号。但并列词语之间,需要较大的停顿或并列词语都带有“啊”“啦”的语气 词以及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是用逗号。
标点符号用法辨析

标点符号用法辨析(一)容易混淆的标点符号1.省略号与破折号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余声未尽;而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2.破折号和括号破折号和括号都有标明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破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
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般不读出来。
3.破折号与冒号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
(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
(2)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
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4.冒号和逗号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词语之后的停顿,但在某些提示性词语之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1)提示的内容是部分而不是句子的全部,则用逗号。
例如:种种情况表明,如果不加强学习教育,人很容易走入歧途,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强。
(2)“某某说”“某某想”等词语后边,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用逗号。
例如:毛主席说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5.冒号和比例号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偏下;数学中的比例号(∶)居中。
6.句号与问号有的句子介于陈述和疑问之间,如疑多于信,用问号,相反则用句号。
例如:他今天有事,大概不会来吧?(疑多于信)他大概不会来吧。
(信多于疑)7.感叹号与问号有的反问句,强调某种感情,句末可以不用问号而用感叹号。
例如:你还不相信我吗!8.逗号与顿号(1)上下句语气停顿急促、短暂,停顿处用顿号。
(2)介词结构的并列,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如: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想家的时候,你就打这个电话。
(3)偏正结构、主谓结构之间的并列,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上课该怎么听讲,课后应怎样复习,老师都讲清楚了。
(二)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1.省略号和“等”“等等”重复。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标点符号的区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标点符号的区分一、常用16种标点符号与作用标点作用分类点号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
标点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二、易混标点符号的区分1.句中点号:顿号vs逗号vs分号(1)停顿的时间: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
(2)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
(3)两个表示并列的分句,如果每个分句已有逗号,则分句之间必定用分号。
例题1: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解析:两个“人的一生”引领的是两个并列的分句,因而第二个“人的一生”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例题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解析:“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发展”与“扩大”后面的逗号应改用顿号。
知识链接:并列的词或短语在句中作不同成分时,并列的词或短语间应使用不同的点号。
①并列的词或短语作定语时,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要用顿号。
示例东面、西面、南面的城门都围着杂草。
注意:但有语气词“啊,哇,哈,呀……”时要用逗号。
示例城墙的东面啊,西面啊,南面啊都围着杂草。
②并列的词或短语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要用逗号。
示例围着东面、西面、南面城门的杂草长得高,密,壮。
2.冒号vs破折号同为解释说明作用时,华图教育总结两者的区别在于:(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比较法辨别易混标点符号
一、逗号与顿号的难点比较
逗号与顿号都是表句中停顿的点号,在某些细微之处容易混淆造成错误。
1.上下句语气停顿急促,短暂,停顿处用顿号。
如“在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的、具有人民性、革命性的文化,又有‘落后的、带有腐朽性、反动性的文化。
”此句中的“既有进步的”和“又有落后的”两个短句后很容易误认为逗号,实际应为顿号,因为它们和后面内容的语气连结上有一气呵成之势。
2.虽然是并列成分,但需要让每个成分更突出,更显著,可用逗号,不用
顿号。
如:“祖国啊,你伟大,富强!”“伟大”后应用逗号。
3.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并列,其停顿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全校职工的吃喝拉撒睡,看病,结婚,生小孩……不能全包下来。
”中间几处停顿就应用逗号。
4.介词结构的并列,不用顿号用逗号。
如:“当你……的时候,当你……的时候,当你……的时候……。
”中间的停顿就应用逗号。
5.偏正结构,主谓结构之间的并列,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上课该怎么听讲,课后应怎样复习,怎么应付大考,怎么安排时间等,开学时,老师都给学生讲清楚了。
”这两句中间的停顿都用逗号。
二、逗号和冒号的难点比较
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词语之后的停顿,但在某些提示性词语之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1.提示的内容是部分而不是句子的全部,则用逗号。
如:“这种惊人的数字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
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此句的“证明”后就不能用冒号。
2.下文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提示语后用逗号。
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了!”就走了。
3.“某某说”“某某想”等词语后边,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
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用逗号。
如:“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
的理论。
”
三、句号和问号的难点比较
1.一个句子中有疑问词但无疑问语气,则用句号。
如“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他乘哪次车来,要不要去接。
”
2.有的介于陈述和疑问之间,如疑多于信,则用问号,相反则用句号。
如:
①他今天家里有事,大概不会来吧?(疑多于信)
大概不会来吧。
(信多于疑)
②爸爸出差广东,现在飞机该起飞了吧?(疑多于信)
现在飞机已经起飞了吧。
(信多于疑)
四、句号和逗号难点比较
关联词语前一般不用句号用逗号,但一些关联词语并不是用来连接分句,而是用来表示连接另一层的句子,即关联词语前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这时,
关联词语前用句号。
如:“我己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
人的。
但这一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此句的“但”前就应用句号。
五、感叹号与句号难点比较
一些祈使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较委婉舒缓,句末可用句号,不用叹号。
如:“爸爸,我们走吧。
”“累了,坐一会儿吧。
”
六、感叹号与问号难点比较有的反问句,强调某种感情,句末用叹号。
如:
老李事事蛮不讲理,能让他去调节吗!
七、被折号与冒号难点比较
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
a.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
b.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
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c.从语气上看,用冒号中间停顿时间长,用破折号停顿时间短促。
如:1.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这次职代会有三项议程;审议……,通过……,选举……。
3.我国的四大发明一一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有伟大的贡献。
4.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一一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八、被折号与括号难点比较
破折号引出的话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中的话则是表示注释说明,相比较,
前者重要。
读时,前者读出,后者则不读出。
(例略)
九、省略号与破折号难点比较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有语气中断作用,但两者不同。
如:“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
”此句语气舒缓些,应用省略号。
“我是错了,可是一”此句语气有突然打住作用,就应用破折号。
十、叹号、问号不该省略的几处
1.句内括号中的词语末如果是叹号、问号,则不能省去,如果省去就看不
出所要表达的语气。
如:这样做是对的(对极了!),应该继续努力。
2.破折号前的问号、叹号不能省去。
如:热爱书吧!—一这是知识的源泉。
3.省略号前的问号、叹号不能省去。
如:①原来如此!……②难道可以这样做吗?……
4.文章题目的末尾的叹号、问号,则不能省去,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心
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