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法辨别易混标点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比较法辨别易混标点符号
一、逗号与顿号的难点比较
逗号与顿号都是表句中停顿的点号,在某些细微之处容易混淆造成错误。
1.上下句语气停顿急促,短暂,停顿处用顿号。如“在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的、具有人民性、革命性的文化,又有‘落后的、带有腐朽性、反动性的文化。”此句中的“既有进步的”和“又有落后的”两个短句后很容易误认为逗号,实际应为顿号,因为它们和后面内容的语气连结上有一气呵成之势。
2.虽然是并列成分,但需要让每个成分更突出,更显著,可用逗号,不用
顿号。如:“祖国啊,你伟大,富强!”“伟大”后应用逗号。
3.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并列,其停顿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全校职工的吃喝拉撒睡,看病,结婚,生小孩……不能全包下来。”中间几处停顿就应用逗号。
4.介词结构的并列,不用顿号用逗号。如:“当你……的时候,当你……的时候,当你……的时候……。”中间的停顿就应用逗号。
5.偏正结构,主谓结构之间的并列,用逗号不用顿号。如:“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上课该怎么听讲,课后应怎样复习,怎么应付大考,怎么安排时间等,开学时,老师都给学生讲清楚了。”这两句中间的停顿都用逗号。
二、逗号和冒号的难点比较
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词语之后的停顿,但在某些提示性词语之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1.提示的内容是部分而不是句子的全部,则用逗号。如:“这种惊人的数字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
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此句的“证明”后就不能用冒号。
2.下文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提示语后用逗号。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了!”就走了。
3.“某某说”“某某想”等词语后边,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
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用逗号。如:“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
的理论。”
三、句号和问号的难点比较
1.一个句子中有疑问词但无疑问语气,则用句号。如“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他乘哪次车来,要不要去接。”
2.有的介于陈述和疑问之间,如疑多于信,则用问号,相反则用句号。如:
①他今天家里有事,大概不会来吧?(疑多于信)
大概不会来吧。(信多于疑)
②爸爸出差广东,现在飞机该起飞了吧?(疑多于信)
现在飞机已经起飞了吧。(信多于疑)
四、句号和逗号难点比较
关联词语前一般不用句号用逗号,但一些关联词语并不是用来连接分句,而是用来表示连接另一层的句子,即关联词语前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这时,
关联词语前用句号。如:“我己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
人的。但这一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此句的“但”前就应用句号。
五、感叹号与句号难点比较
一些祈使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较委婉舒缓,句末可用句号,不用叹号。如:“爸爸,我们走吧。”“累了,坐一会儿吧。”
六、感叹号与问号难点比较有的反问句,强调某种感情,句末用叹号。如:
老李事事蛮不讲理,能让他去调节吗!
七、被折号与冒号难点比较
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
a.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
b.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c.从语气上看,用冒号中间停顿时间长,用破折号停顿时间短促。
如:1.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这次职代会有三项议程;审议……,通过……,选举……。
3.我国的四大发明一一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有伟大的贡献。
4.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一一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八、被折号与括号难点比较
破折号引出的话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中的话则是表示注释说明,相比较,
前者重要。读时,前者读出,后者则不读出。(例略)
九、省略号与破折号难点比较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有语气中断作用,但两者不同。如:“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此句语气舒缓些,应用省略号。“我是错了,可是一”此句语气有突然打住作用,就应用破折号。
十、叹号、问号不该省略的几处
1.句内括号中的词语末如果是叹号、问号,则不能省去,如果省去就看不
出所要表达的语气。如:这样做是对的(对极了!),应该继续努力。
2.破折号前的问号、叹号不能省去。如:热爱书吧!—一这是知识的源泉。
3.省略号前的问号、叹号不能省去。如:①原来如此!……②难道可以这样做吗?……
4.文章题目的末尾的叹号、问号,则不能省去,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心
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