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复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控制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的坐标系统是: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坐标系D. 柱面坐标系答案:A2. 在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3.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4.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5. 在控制测量学中,用于建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是:A. 导线测量B. 三角测量C. 交会测量D. 以上都是答案:D6. 控制测量中,用于确定点在空间中位置的坐标系统是: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坐标系D. 柱面坐标系答案:C7. 控制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8. 在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水平角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9.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垂直角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10. 控制测量学中,用于测量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仪器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控制测量中,用于确定点的平面位置的坐标是______。

答案:直角坐标2. 控制测量中,用于确定点的高程的坐标是______。

答案:高程坐标3.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4.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垂直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水准仪5.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水平角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6.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垂直角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7. 控制测量中,用于建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是______。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控制测量的目的之一?A. 确保产品质量B. 提高生产效率C. 降低生产成本D. 优化生产工艺答案:D2. 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精确性B. 可重复性C. 灵敏度D. 快速性答案:D3. 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功能性测量D. 形态测量答案:A、B、C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A. 平均值法B. 极差法C. 标准差法D. 中位数法答案:D5. 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包括以下哪些?A. 游标卡尺B. 螺旋测微计C. 压力计D. 示波器答案:A、B、C二、填空题1. 控制测量是指通过 _______ 和 _______ 等手段,对所测量的对象进行精确、可重复的检测和管理。

答案:测量仪器,数据处理2.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都是控制测量中常用的 _______ 方法。

答案:测量3. 在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均值法、极差法和_______ 等。

答案:标准差法4.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压力计都是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测量_______ 。

答案:工具5. 控制测量的目的之一是确保产品 _______ 。

答案:质量三、简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

答: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包括精确性、可重复性和灵敏度。

精确性指的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要求测量结果尽可能与真实值一致。

可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要求测量结果的变异尽可能小。

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对于被测量对象变化的敏感程度,要求测量仪器能够准确感知被测量对象的变化。

2. 简述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

答: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功能性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直接对被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如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间接测量是指通过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结果计算出被测量对象的数值,如通过测量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七章 控制测量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七章 控制测量

第七章 控制测量1、测绘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时,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哪几种?答: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所以要先建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导线点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选择导线点应该注意:(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外业工作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联测3、已知A 点坐标x A =437.620,y A =721.324;B 点坐标x B =239.460,y B =196.450。

求AB 之方位角及边长。

m D X Y X m Y AB AB AB AB AB AB 035.5616.59812496.59816918016.198874.524arctan 1800,016.198620.437460.239,874.524324.721450.196='''='''+=--+=<∆<∆-=-=∆-=-=∆o o α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999.499,001.500,569.372,251.315,628.521,433.215,163.615,189.369198.586198.86500593.435407.64500,430.127,750.184,059.149,818.99,535.93,756.153,965.28,404.66198.8661.10785.763174.0223.86407.6461.10785.76315.0386.64200013300185.763230.01230.0174.015.0174.0481.127018.149494.93982.28223.8615.0794.184853.99721.153390.66386.64481.127sin ,794.184cos 018.149sin ,853.99cos 494.93sin ,721.153cos 982.28sin ,390.66cos 223.86sin ,386.64cos 00541260015871800063341800063340331891800394303180039430300928718003812111800381211036012518000521561800052156000215018000541261800054126033189212431890092872121928703601252124601250002150212102150001587212115871180)25(2431892192872460125210215021158711554433121212125151454534342323121212121212222251515151515145454545454534343434343423232323232312121212121215112545514344532334212231254321=========+='∆+==-='∆+=='∆='∆-='∆='∆-='∆--='∆='∆-='∆=⨯-=⨯∑-+∆='∆-=⨯--=⨯∑-+∆='∆<==∑==+=+==+--+==++---===∆==∆-==∆==∆-==∆-==∆==∆-==∆==∆-==∆'''='''-+'''='-+='''='''-+'''='-+='''='''-+'''='-+='''='''-+'''='-+='''='''-+'''='-+='''='''=''-'''=''''=''-'''=''''=''-'''=''''=''-'''=''''=''-'''=''=⨯--'''+'''+'''+'''+'''=Y X Y X Y X Y X Y Y Y X X X Y X Y X Y X Y X D D f Y Y D D f X X D f K f f f f f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f y x y x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αββββββ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控制测量中,用于确定物体位置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角度测量B. 距离测量C. 高程测量D. 速度测量答案:B2. 在控制测量中,用于建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三角测量B. 导线测量C. 交会测量D. 水准测量答案:B3.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方法是什么?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交会测量答案:A4.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距离的方法是什么?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交会测量答案:C5.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角的方法是什么?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交会测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控制测量中,用于确定物体位置的测量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2. 导线测量中,用于建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角度测量、距离测量3.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方法是______测量。

答案:水准4.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距离的方法是______测量。

答案:距离5. 控制测量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角的方法是______测量。

答案:角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

答案: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是建立一个准确的控制网,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基准和参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描述导线测量的一般步骤。

答案:导线测量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计算测量结果、检查测量误差、确定控制点坐标。

3. 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答案: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测量两点间的高差,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来推算未知点的高程。

4. 阐述控制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控制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确定建筑物的位置、规划道路和管线、监测地面沉降、评估土地利用和规划城市发展。

控制测量复习

控制测量复习

1.1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控制测量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控制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位置,建立控制网,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1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

2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

3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控制测量的作用1 为测绘地形图,布设全国范围内及局域性的大地测量控制网,为取得大地点的精确坐标,建立合理的大地测量坐标系以及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及重力场等参数。

2 控制测量学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控制测量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和维持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

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面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

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 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

1.3 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铅垂线是外业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外业测量工作的基准面3.大地高、正高及正常高H大=H正+NH大=H常+ζ4.垂线偏差地面一点上的重力向量g和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n之间的夹角定义为该点的垂线偏差。

根据所采用的椭球不同可分为绝对垂线偏差及相对垂线偏差。

垂线同总地球椭球(或参考椭球)法线构成的角度称为绝对(或相对)垂线偏差,它们统称为天文大地垂线偏差。

测定垂线偏差方法:天文大地测量法;重力测量法;天文重力测量法;GPS方法。

作业1. 控制测量学的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简述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2.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为什么野外作业和内业计算要采取不同的基准面?3. 什么是控制测量,其分类有哪些?4.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总地球椭球、参考椭球、垂线偏差。

控制测量复习题讲解

控制测量复习题讲解

1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2控制测量三个阶段基本任务:①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

②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

③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3重力等位面:我们把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数个。

4重力等位面(水准面)特性:①水准面具有复杂的形状。

②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③每个水准面都对应着唯一的位能W=C=常数,在这个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亦即所做的功等于0,即dW= -g s ds ,可见水准面是均衡面。

④在水准面上,所有点的重力均与水准面正交。

于是水准面又可定义为所有点都与铅垂线正交的面。

5大地水准面:由于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故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曲面。

6似大地水准面:由于地球质量特别是外层质量分布的不均性,使得大地水准面形状非常复杂。

大地水准面的严密测定取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学科知识,目前尚不能精确确定它。

为此,前苏联学者莫洛金斯基建议研究与大地水准面很接近的似大地水准面。

这个面不需要任何关于地壳结构方面的假设便可严密确定。

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而在大陆上也几乎重合,在山区只有2-4m 的差异。

似大地水准面尽管不是水准面,但它可以严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7我们选择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外业的基准面,而与其相垂直的铅垂线则是外业的基准线。

8我们选择参考椭球面作为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而与其相垂直的法线则是内业计算的基准线。

9大地高H 是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PPo ;正高是地面点 沿实际重力(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PP 1;正常高是地面点沿正常重力(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PP 2。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度测量B. 距离测量C. 面积测量D. 高差测量答案:C2. 在控制测量中,哪个设备通常用于测量水平角?A. 全站仪B. 测距仪C. 水准仪D. 测高仪答案:A二、填空题3. 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_______和_______的控制网。

答案:平面坐标;高程控制4. 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通常使用_______来测量不同点之间的高度差。

答案:水准仪三、简答题5. 简述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答案:控制测量在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它为工程提供了精确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信息,确保了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建立控制网,可以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测量,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

四、计算题6. 假设在控制测量中,已知点A的高程为100米,点B的高程为105米,点C的高程为98米。

如果从点A到点B的水平距离为50米,从点B到点C的水平距离为40米,请计算点A到点C的高差。

答案:首先计算点A到点B的高差:105 - 100 = 5米。

然后计算点B到点C的高差:98 - 105 = -7米。

最后计算点A到点C的高差:5 - 7 = -2米。

所以点A到点C的高差为2米。

五、论述题7. 论述在现代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在现代控制测量中,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立高精度的控制网。

GPS技术的优势包括: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实时定位服务,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不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测量;操作简便,可以减少人工测量的劳动强度和误差。

此外,GPS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测量技术相结合,如与全站仪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控制测量复习题以及答案

控制测量复习题以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3、椭园偏心率:第一偏心率a ba e2 2-=第二偏心率b ba e2 2-='4、大地坐标系:以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来表示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P35、空间坐标系:以椭球体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轴,在赤道面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O-XYZ。

P46、法截线: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所作的法截面与椭球面相截形成圈。

P97、相对法截线:设在椭球面上任意取两点A和B,过A点的法线所作通过B点的法截线和过B点的法线所作通过A点的法截线,称为AB两点的相对法截线。

P158、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9、垂线偏差改正:将以垂线为依据的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观测值归算到以法线为依据的方向值应加的改正。

P1810、标高差改正:由于照准点高度而引起的方向偏差改正。

P1911、截面差改正: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方向所加的改正。

P20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将天文方位角以测站垂线为依据归算到椭球面以法线为依据的大地方位角。

P2213、勒让德尔定理:如果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则平面角等于对应球面角减去三分之一球面角超。

P2714、大地元素:椭球面上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两点之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地方位角。

P2815、大地主题解算: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外一些大地元素,这样的计算称为大地主题解算。

P2816、大地主题正算:已知P1点的大地坐标,P1至P2的大地线长及其大地方位角,计算P2点的大地坐标和大地线在P2点的反方位角。

17、大地主题反算:如果已知两点的大地坐标,计算期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方位角。

18、地图投影: 将椭球面上各个元素(包括坐标、方向和长度)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

控制测量学考试重点在控制测量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准确测量和控制各种工程和科学实验中的变量。

以下是控制测量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一、测量基础知识:1. 测量的定义和概念;2. 测量的目的和意义;3. 测量的准确性与精度;4. 测量误差及其类型;5. 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6.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二、测量仪器与设备:1. 多种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卡钳尺、千分尺、游标卡尺、测量仪表等;2. 高级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电子计量仪、光学测量仪器、气动测量仪器等;3. 常见测量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量规、千分表、坐标测量机等。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1. 数据收集、记录与处理的方法和技巧;2. 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偏差、方差等;3.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如直方图、散点图等。

四、测量系统与控制:1. 测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测量系统的特性参数,如灵敏度、线性度、稳定性等;3. 测量系统的校准与调试方法;4.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等。

五、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质量控制图、过程能力分析等;2. 过程控制的方法和技巧,如控制限的设定、工程容量的确定等;3. 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如六西格玛、质量函数展开等。

六、实验设计与优化: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完全随机设计、因子水平设计等;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3. 优化方法和技巧,如响应面法、遗传算法等。

以上是控制测量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在工程和科学实验中正确进行测量和控制操作,并能够分析和解释测量结果。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为实验和生产过程的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在控制测量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控制测量复习题

控制测量复习题

控制测量复习题控制测量是现代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各种测量技术和方法,用于确保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控制测量相关的复习题,以加深我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1. 什么是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一种用于监控和评估产品和过程性能的技术。

它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确保产品和过程的质量符合预定的标准和要求。

2. 为什么控制测量对于工程领域至关重要?控制测量在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和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控制测量,我们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MSA)?测量系统分析(MSA)是一种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性能的方法。

它包括对测量工具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性、操作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5. 什么是测量偏差和测量精度?测量偏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平均差异。

它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平均来计算。

而测量精度则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和接近真实值的程度。

6. 什么是测量稳定性?测量稳定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变化程度。

一个稳定的测量系统可以产生一致的测量结果,而不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7. 什么是测量能力分析(MCA)?测量能力分析(MCA)是一种评估测量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产品和过程要求的方法。

它包括对测量系统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并与产品和过程的规格要求进行比较。

8. 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Cp)和过程能力指数(Cpk)?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衡量过程能力的一个指标,它表示过程的分布范围与规格范围之间的关系。

而过程能力指数(Cpk)则是考虑到过程的中心位置的指标,它表示过程的分布范围与规格范围之间的关系。

9. 什么是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系统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控制测量复习资料

控制测量复习资料

控制测量习题资料1.野外测量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野外测量的基准面: 大地水准面 野外测量的基准线:铅垂线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椭球面法线2.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静止的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2)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3)总地球椭球:一个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称为总地球椭球(4)参考椭球: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5)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6)垂线偏差:在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垂线偏差(7)独立网:网中的起算数据需要独立测设时,所建立的三角网一般称为独立网(8)非独立网:网中的起算数据来源于国家高一级的控制网,即在国家大地网控制之下布设的三角网,称为非独立网(9)自由网:仅具有必要的4个起算数据(1个点的坐标和1个边长、1个方位角或2个点的坐标)的三角网称为自由网(10)非自由网:有多余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称为非自由网3.常用的几种坐标系有哪些?(1)天文坐标系 (2)大地坐标系 (3)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 (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高斯投影的3个特征?(1)椭球面上的任一角度,投影到平面后保持不变;(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一条直线;(3)中央子午线投影到平面后,其长度不变。

5.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带号之间的关系?LN =6°N -3° Ln =3°n6.我国地理位置所属6°投影带(13)——(23)带,所属3°投影带(24)——(45)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 坐标的规定值和自然值的关系为8.什么是垂线偏差?造成地面各点垂线偏差不等的原因有哪些?在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垂线偏差 原因:(1)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2)椭球大小和形状以及定位情况9.有哪几种常用的高程系统?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什么?(1)正高系统 (2)正常高系统 (3)大地高系统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10.如何描述一点的正高和大地高?正高:地面上的一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至椭球面的距离11.衡量水准测量精度的2个指标分别是什么?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12.为了减弱光学经纬仪度盘的周期误差影响,作业时常采取什么措施?在方向观测中,各测回之间应变换度盘位置(180°/n )13.用两个度盘位置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视准轴误差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一个测回内不得重新调焦(目的:避免由于调焦引起视准轴位置发生变化)14. L −R= 2C ,该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垂直角为0°ym m N y ++=5000001000000.15.经纬仪的三轴误差十分重要说明它们的产生原因和减弱方法(1)视准轴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字丝位置不正确,其中心偏左或偏右是,使得视准轴不垂直水平轴而产生的视准轴误差减弱方法:取盘左、盘右读数的中数(2)水平轴倾斜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望远镜两侧支架不等高或水平轴两端直径不等,使得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减弱方法:取盘左、盘右读数的平均值(3)垂直轴倾斜误差产生的原因:仪器整置不正确或轴与轴套结构不良使得垂直轴本身不竖直而偏离铅垂位置,此偏离的角度称为垂直轴倾斜误差减弱方法:加改正数,严格观测16.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能否用两个度盘位置读数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为什么?不能: 因为垂直轴倾斜引起水平轴倾斜的方向在望远镜倒转前后是相同的,所以取盘左、盘右读数的平均值不能够消除垂直轴倾斜误差17. (1)为什么说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值的影响与观测目标的垂直角和方位有关?△ν =νcosβtanα(2)为了削弱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的影响,《规范》对观测操作有哪些规定?Ⅰ:水准管气泡中心偏移不应超过1格,否则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Ⅱ:当照准点的垂直角超过±3°时,个测回间应重新整置仪器,使水准气泡经常处于居中位置18.什么是经纬仪的视准轴?——等效物镜的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19.垂直角指标差?怎么消除?当指标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指标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常存在一个微小的夹角消除:通过盘左盘右观测来计算垂直角,即可消除20计算2C的目的:检查仪器稳定性和观测成果的质量21.一测回中各方向的2c值的互差:J1型仪器不得超过9秒;J2的不超过13秒22.设在某测站上仅用盘左位置对各目标进行方向观测,问用半测回方向值求出的角度值中是否存在视准轴误差、水平轴误差及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又若各个照准目标与仪器在一个水平面上,角度值中是否存在上述误差的影响,为什么?(1) 存在视准轴误差、水平轴误差;因为存在垂直角α,没有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所以无法消除前两项误差。

控制测量复习题

控制测量复习题

控制测量复习题一、基本知识1.控制测量是测量上的第一个(第一个、第二个)大任务。

2.按用途分控制测量分为大地控制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

3.国家大地控制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有什么区别?4. 按工作内容分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5. 地面高级控制点有两种,分别是地面点和空间点。

6. 在山区,平面点埋在山上;高程点埋在山下。

7. 控制点为什么不全部埋在山上,或全部埋在山下,而是山上、山下都有?山上不方便传数据,山下不方便通视8. 控制测量是高精度测算地面高级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9. 平面点是(是、否)测高程?水准点否(是、否)测坐标?10.水准点是用来传递高程(坐标、高程),平面点是用来传递坐标(坐标、高程)?11.控制测量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的依据。

12.简述控制测量的步骤。

①技术设计②实地选点③埋石④仪器设置与检核⑤观测⑥计算⑦技术总结⑧验收⑨交全部资料13.地面点的坐标有天文坐标、大地坐标、地心空间等。

14.测定坐标的方法有导线测量、 GPS测量等。

15.地面点的高程有正高、大地高、正常高。

16.测定高程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

二、水准测量1. 什么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答答答:取青岛验潮站,1950-1956,七年间的平均海水面为高程基准面为高程基准面,以这个高程基准面为我国统一起算面的高程系统。

2 . 什么是1985年黄海高程系?答答答:以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19年间的验潮资料推算的平均海水面,为高程基准面,以此高程基准面为我国统一的起算面。

3.水准原点的高程是多少?72.260m →1985 72.289m→19544.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是什么?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逐级控制,依次加密,要有足够的密度和精度。

5.国家水准网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6.各等级水准网是什么形式?7. 水准标石的类型有基本水准标石、基岩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

8. 国家水准点的密度是怎样的?2-6km9.工程水准点的密度是怎样的?2-4km10.什么是测段,一测段的长为多少?11. 水准点埋在交通线两侧的村庄和单位。

控制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测量期末复习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 .在下表所列的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的各等级光电测距导线的技术要求中填补空缺的项目。

2.每测回重新整平经纬仪是为了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对观测方向值的影响。

每测回重新置数是为了减弱(度盘)和(测微器分划尺)分划不均的误差。

3.每测回零方向置数所列的表格叫观测(度盘)表。

4.测距仪应远离强电磁场是为了避免(周期)误差对测距的影响,记录点位以便他人寻找该点的表格叫(点之记)。

5.—对水准标尺零点差不等的误差可通过各测段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法消除,三等水准测量中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消除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6.用测距仪测边时,一测回是指(照准一次)读数2~4次。

7.测距仪的误差分为比例误差、(固定)误差和(周期)误差。

8.(大地水准)面可作为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参考椭圆体面)面可作为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9.任一点密切平面均包含该点法线的曲线叫(大地)线。

10.四等三角相邻点的相对点位精度为(5)cm。

各等级水准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为(20)mm11.某导线边位于北半球,中央子午线以东,若方位角在0~90°之间,则曲率改正数取(负)号。

12.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近似地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13.三角形的理想形状是(等边)三角形,导线的理想形状是(等边直伸)形1.用J2型光学经纬仪观测三、四等三角时测站上的限差为:两次重合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互差(13)〃,测回较差(9)〃。

2.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i 角误差)、(地球弯曲差)和(大气垂直折光差)的影响。

3.每测回零方向置数所列的表格叫观测(度盘)表。

4.测距仪应远离强电磁场是为了避免(周期)误差对测距的影响,记录点位以便他人寻找该点的表格叫(点之记)。

5.一对水准标尺零点差不等的误差可通过各测段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法消除。

三等水准测量中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消除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控制测量学复习重点

控制测量学复习重点
44、天文大地垂线偏差分为;1、绝对垂线偏差垂线与总地球椭球法线构成的角度。2、相对垂线偏差垂线与参考椭球法线构成的角度
45、重力垂线偏差:重力方向线与正常重力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重力垂线偏差。
46、测定垂线偏差的方法有:天文大地测量方法;重力测量方法;综合天文大地重力测量方法;GPS方法。
48、测定地球形状的基本方法:天文大地测量方法、重力测量方法、空间大地测量方法
23、大地方位角A: 过P点和另一地面点Q点的大地方位角A就是P点的子午面与过P点法线及Q点的平面所成的角度,由子午面顺时针方向量起。
24、大地坐标系又叫参心(参考椭球中心)坐标系
25、地心坐标系:建立大地坐标系时,如果选择的旋转椭球为总地球椭球,椭球中心就是地球质心,再定义坐标轴的指向,此时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叫做地心坐标系。分类:地心大地坐标系与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应用:空间技术和卫星大地测量中
18、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
19、大地高:若地面点不在椭球面上,它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H大。
20、子午圈: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圈或子午线。
21、大地坐标: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
22、我国位于赤道以北的东半球,所以各地的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都是正值。
:1大地控制网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2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3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4、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内容包括:具体的布网方案、作业方法、使用的仪器、各种精度指标等,全国各测绘部门,再进行测量作业时都必须以此为技术依据而遵照执行
6、一等锁在起始边的两端上还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在锁段中央处测定了天文经纬度。测定天文经纬度的目的是为计算垂线偏差提供资料,测定天文方位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锁段中方位角的传递误差。作用: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2建立统一的坐标系框架3控制低等级三角网的建立4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提供资料

控制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控制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控制测量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子午圈2、卯酉圈3、椭圆偏心率4、大地坐标系5、空间坐标系6、法截线7、相对法截线8、大地线9、垂线偏差改正10、标高差改正11、截面差改正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13、勒让德尔定理14、大地元素15、地图投影16、高斯投影17、平面子午线收敛角18、方向改化19、长度比20、参心坐标系21、地心坐标系二、填空题:1、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子午椭圆的个基本几何参数来决定的,它们分别是。

2、决定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只需知道个参数中的个参数就够了,但其中至少有一个。

3、传统大地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和重力测量资料推算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是椭球,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应用的是椭球,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是椭球。

4、两个互相垂直的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在微分几何中统称为主曲率半径,它们是指和。

5、椭球面上任意一点的平均曲率半径R等于该点和的几何平均值。

6、克莱洛定理(克莱洛方程)表达式为。

7、拉普拉斯方程的表达式为。

8、若球面三角形的各角减去,即可得到一个对应边相等的平面三角形。

9、投影变形一般分为、和变形。

10、地图投影中有、和投影等。

11、高斯投影是投影,保证了投影的的不变性,图形的性,以及在某点各方向上的的同一性。

12、采用分带投影,既限制了,又保证了在不同投影带中采用相同的简便公式进行由于引起的各项改正数的计算。

13、长度比只与点的有关,而与点的无关。

14、高斯—克吕格投影类中,当m0=1时,称为,当m0=0.9996时,称为。

15、写出工程测量中几种可能采用的直角坐标系名称(写出其中三种):、、。

16、所谓建立大地坐标系,就是指确定椭球的,以及。

17、参考椭球的定位和定向,就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将具有确定参数的椭球与确定下来。

18、参考椭球的定位和定向,应选择六个独立参数,即表示参考椭球定位的三个参数和表示参考椭球定向的三个参数。

控制测量学总复习题 测绘工程 控制测量试题

控制测量学总复习题 测绘工程 控制测量试题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大地水准面:把地球总的的形状看成是被海水包围的球体,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

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3、(局部)参考椭球:和某个国家或局部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4、参考椭球: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5、大地水准面差距:在某一点上,大地水准面超出椭球面的高差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用N表示。

6、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与椭球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垂线偏差,用µ表示。

7、重力场:在一个空间域中的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个重力矢量与之对应的矢量场。

8、正常椭球:就是一个假想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很规则的旋转椭球体,它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用以代表地球的理想形体。

由正常椭球产生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相应的重力、重力位和水准面分别称为正常重力、正常重力位和正常水准面。

),,,(2ωfMJafU=9、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基准线——大地水准面,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法线10、地球的重力位W=正常引力位V+离心力位Φ+扰动位T二、控制测量与测量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流程上有什么区别?控制测量的精度等级更高,工作更加严密,因此要研究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测量的范围更加广阔,必须研究地球曲率等多种因素对测量成果的影响,即进行归算。

第二章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一、控制网的布设1.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形式:三角网、导线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2.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出发点:图根点的点位误差应小于图上0.1mm;图根点的误差由图根点的测量误差和起算控制点的相对误差组成;起算误差小于总误差的三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应有足够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

3.国家水平控制网分级布设:一等三角锁系、二等三角网(分级布设二级网、二等全面网)、三、四等三角网(插网法、插点法)4.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面积小,密度大,边长短;精度要求高;特殊的工程建设有特殊的布设方案;特殊:各等级的控制网都可以做首级控制;可以越级布设;有加密网与独立首级网的区别;二、精度估计在进行控制网作业之前,必须根据任务要求,拟定合理的布网方案,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较强,点位分布较好的网形;对于图上设计好的控制网,其推算元素所能达到的精度,必须预先进行精度估计,以便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

注册测绘师控制测量题型归纳

注册测绘师控制测量题型归纳

注册测绘师控制测量题型归纳在注册测绘师考试中,控制测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相关题型多种多样。

下面就为大家对控制测量的常见题型进行归纳和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一、概念理解类题型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控制测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如:1、什么是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在测绘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控制测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测绘地形和工程建设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其作用主要是为后续的碎部测量和施工放样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和统一性。

2、简述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平面控制测量主要确定控制点在平面上的坐标,常用的方法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高程控制测量则是确定控制点的高程,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

区别在于测量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平面坐标,一个是高程。

联系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控制网,为测绘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计算类题型计算类题型在控制测量中占据较大比重,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对测量原理的深入理解。

比如:1、已知某导线的边长和角度观测值,计算导线的坐标增量和坐标。

此类题目需要考生熟练运用导线测量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各边的坐标增量,再根据起始点的坐标逐步推算出各点的坐标。

2、水准测量中,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和各测站的高差,计算未知点的高程。

考生要明确水准测量的原理,按照高差累加的方法计算未知点高程。

三、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类题型这类题型考查考生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及对测量精度的评定方法。

例如:1、分析控制测量中误差的来源,并说明如何减小这些误差。

误差来源可能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影响等。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选用高精度仪器、规范观测操作、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和环境等。

2、给定一组控制测量数据,计算其精度指标(如中误差、相对中误差等),并评价测量成果的精度。

考生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运用相应的精度评定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四、方案设计类题型这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条件,设计合理的控制测量方案。

湖北国土资源学院控制测量考试复习

湖北国土资源学院控制测量考试复习

第一章绪论1、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以必要精度,测一系列地面点的高程和水平位置,建立起控制网。

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1)2、控制测量的任务和作用(2)答:勘测设计阶段:工程建设人员需要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设计和行政区的规划,并获得数据,施工放样阶段:工程人员要将图纸上的建筑物,例房子,桥梁等建筑放样到实地去,而这些距离参数都根据有必要精度的施工控制网得到竣工运营阶段:一些大型建筑建成之后,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本身和地面会有想的变形,变形在设计范围内,则建筑物符合要求,变形过大,建筑物就会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这些就需要建立变形监测网来对建筑物进行监测。

3、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3)答:常规地面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法,边角测量法,现代的测量:GPS测量,GNSS卫星定位测量4、建立高程控制网的方法;(4)答: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高程测量,GPS水准测量。

第二章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7)答: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必要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

第三章电子全站仪1、全站仪的精度等级(39)作业题2、电子测角的度盘原理(43)答:绝对式:编码度盘测角,条码度盘,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其中静态绝对度盘编码系统仪器关闭和断电以后不用从新定向)3、全站仪的三轴误差,指标差三轴误差: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指标差:垂直度盘读数指标位置出现偏差︒-+=360lri/24、电磁波测距的测站改正:加常数改正,乘常数改正,周期改正,气象改正。

第五章1、椭球计算常有的几个公式椭球长半轴a椭球短半轴b椭球扁率αa ba-=α椭球第一偏心率e222 2a ba e -=椭球第二偏心率e'222 2b ba e -= '椭球极曲半径C ba C 2= 2、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1)卯酉圈曲率半径NV C N = Wa N = B e W 22sin 1-= B e V 22c o s 1'+= B 是大地纬度卯酉圈是方位角为90°的法截线,方向是当地的东西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2控制测量三个阶段基本任务:①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

②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

③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3重力等位面:我们把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数个。

4重力等位面(水准面)特性:①水准面具有复杂的形状。

②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③每个水准面都对应着唯一的位能W=C=常数,在这个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亦即所做的功等于0,即dW= -g s ds ,可见水准面是均衡面。

④在水准面上,所有点的重力均与水准面正交。

于是水准面又可定义为所有点都与铅垂线正交的面。

5大地水准面:由于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故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曲面。

6似大地水准面:由于地球质量特别是外层质量分布的不均性,使得大地水准面形状非常复杂。

大地水准面的严密测定取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学科知识,目前尚不能精确确定它。

为此,前苏联学者莫洛金斯基建议研究与大地水准面很接近的似大地水准面。

这个面不需要任何关于地壳结构方面的假设便可严密确定。

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而在大陆上也几乎重合,在山区只有2-4m 的差异。

似大地水准面尽管不是水准面,但它可以严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7我们选择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外业的基准面,而与其相垂直的铅垂线则是外业的基准线。

8我们选择参考椭球面作为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而与其相垂直的法线则是内业计算的基准线。

9大地高H 是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PPo ;正高是地面点 沿实际重力(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PP 1;正常高是地面点沿正常重力(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PP 2。

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中:N 为大地水准面差距,ζ为高程异常。

H H N H H ζ=+=+正正常1建立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①大地控制网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②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

③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

④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第三章1经纬仪视准轴误差① 概念:仪器的视准轴不与水平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称为视准轴误差。

② 视准轴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影响的规律: 视准轴误差c 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c为 , 式中α为观测时照准目标的垂直角。

△c 除与c 值有关外,还随目标垂直角的增大而增大,当 α=0时,Δc=0 为最小值。

③ 如何消除:由盘左和盘右的观测方向值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的影响,而得到正确的方向值。

盘左 盘右 ,取盘左、盘右读数的平均数可得到正确的读数 2水平轴倾斜误差①概念:仪器的水平轴不与垂直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水平轴倾斜误差。

②高低点法测定水平轴倾斜误差:对于高点 对于低点 在设置高低点目标时,注意到│α高│=│α低│=α,则cos α高=cos α低,tan α高= tan α低。

将俩式相减和相加得(n 个测回)3垂直轴倾斜误差 ①概念:垂直轴偏离测站铅垂线一个微小的角度,即为垂直轴倾斜误差。

②提高精度的方法:尽量减小垂直轴的倾斜角v ;测回间重新正平仪器;对水平方向观测值施加垂直倾斜改正数。

③垂直倾斜改正数Δv 的计算:若照准部水准器的管面刻画注记是从一端向另一端增加,则 Δv=1/4[﹙左+右﹚R -﹙左+右﹚L ] τ″tan α。

若照准部水准器管面刻画的中央位置注记为0,则 Δv=1/4[﹙左-右﹚R +﹙左-右﹚L ] τ″tan α。

αcos C C =∆C L L ∆-=0C R R ∆+=0)(21R L A +=ααitg C R L 2cos 2)(+=-高ααitg C R L 2cos 2)(-=-低{}{}ααctg R L R L n i R L R L n C ∑∑∑∑---=-+-=低高低高)()(41cos )()(414行差①概念:由度盘分格成像过宽或过窄引起的测微器读数误差。

行差是一种系统误差。

②测定的方法、原理:用读数窗中一根分划线作指标线,量测正像相邻两根分划线A 与A-i 在测微盘上相应的读数,根据测微器移动的格数n 正就可以求出度盘正像分划的行差值γ正。

③测定的步骤:Ⅰ将测微器读数调到0′00″。

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对径分划线A 与A±180°重合,,转动测微轮,使其精确重合得读数a 。

Ⅱ.以A ±180°为指标线,转动测微轮,使其与正像的A-i 分划线重合,的读数b 。

Ⅲ.再以正像的A 为指标线,转动测微轮,使其与倒像的A ±180°-i 分划线重合,得读数c 。

在每个度盘位置上读取a 、b 、c ,都用测微轮重合两次读数,取其平均值。

每次读数只计秒数,a 以0′00″为标准,大于该值为正,小于该值为负;b 和c 均以10′00″为标准,大于该值为正,小于该值为负。

计算式如下: ④改正数计算: (C 为观测值尾数)例:对于J2经纬仪(i=20″)测定行差γ ″=-2.8 ″,现读得读数为116 °46 ′20 ″,求行差改正后的正确读数。

解:尾数C=6 ′20 ″=6.3 ′ 正确读数:116°46′20″-1.8″=116°46′18.2 ″5重测和舍取观测成果的原则①重测一般应在本测站基本测回完成之后进行;②凡超出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

因测错度盘、测错方向、读记错误或因中途发现观测条件不佳等原因而放弃测回,重新观测时,不计入重测数;③因测回互差超限而重测时,除突出的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数总数的1/3时,应全部重测。

④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数总数的1/3时,应全部重测。

⑤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数的1/3时,一个测回需要全部重测,重测数计算时,仍按超限方向数计算。

⑥重测时,只需联测零方向。

⑦观测的基本测回结果和重测结果,一律抄入记簿。

μγ正正n 2i -=i n 2γμ=-倒倒b a ''-''=正γc a ''-''=倒γ倒正倒正γγγγγγ-=∆+=2C i d ⋅''=''γγ22( 2.8) 6.3 1.820d γ''⨯-'''=⨯=-'6试判定下列情况是否算重测,并说明为什么?①当观测员完成了上半测回时,记录员才发现归零差超过,但未通知观测员,观测员继续测完了下半测回。

②在下半测回快要结束时,观测员发现气泡偏离过大,随即停止了观测,接着又重新开始该测回的观测。

③当观测员读完下半测回归零方向的读数后,记录员发觉下半测回归零差超限并未作记录。

④当记录员记完了一个测回的记录后,发现观测员测错了一个方向。

⑤记录员在记录过程中记错了秒值,并通知观测员停止观测,重新开始。

答:都不算是重测,重测是在一测站测量工作完成,搬站后发现错误再进行反测。

7 J2经纬仪限差要求:两次重合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2c 互差13″,测回互差9″。

(计算:见书P105)①两次重合读数差:②半侧回归零差: ③一测回2c 互差: 考虑系统误差的影响,认为J2经纬仪系统误差为±5.1″,所以 8归心元素的测定方法有 图解法、直接法、解析法。

❀第四章1电磁波测距仪分类长程—几十千米。

光波——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 按测程分 中程—数公里至十余千米。

按载波源分短程—3km 以下。

微波——微波测距仪。

单载波——可见光;红外光;微波。

按载波数分 双载波——可见光,可见光;可见光,红外光等。

三载波——可见光,可见光,微波;可将光,红外光,微波等。

漫反射目标(非合作目标)按反射目标分 合作目标——平面反射镜,角反射镜等。

有源反射器——同频载波应答机,非同频载波应答机等。

2我国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将测距仪划分为级Ⅰ、Ⅱ、Ⅲ,即:Ⅰ级:m D ≤5㎜, Ⅱ级:5㎜<m D ≤10㎜, Ⅲ级:10㎜<m D ≤20㎜2.2=3.1m ''==±方归零偶M =2m ''=±系7.4∆==±归零222 2.2 4.4C m μ''''==±⨯=±方互差2C 13.5''∆==±互差3仪器常数:所谓仪器常数包括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

加常数是由于仪器电子中心与其机械中心不重合而形成的;而乘常数主要是由于测距频率偏移而产生的。

4六段解析法测定加常数:六段解析法是一种不需要预先知道测线的精确长度而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本身的测量成果,通过平差计算求定加常数的方法。

❀第五章1高程基准面:高程基准面就是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由于大地水准面所形成的体形—大地体是与整个地球最为接近的体形,因此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2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中,我国水准远点高程为72.260m。

(现在正在用)3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①从高到低、逐级控制。

②水准点分布应满足一定的密度。

③水准测量达到足够的精度。

④一等水准网应定期复测。

4国家水准网精度要求①每完成一条水准路线的测量,需进行往返高差不符值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 Δ的计算。

(小于100或测段数不足20个的路线,可纳入相邻路线一并计算),其公式为MΔ=± [ΔΔ/R]/﹙4·n﹚式中:Δ——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R——测段长度,kmn——测段数。

②每完成一条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的测量,在对观测高差施加有关改正后,计算出符合路线或环线的闭合差。

当构成水准网的水准环数N >20时,需计算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其计算公式为:Mw=± [WW /F] /N式中:W ——经各项改正后的闭合差,mm 。

F ——水准环长度,km 。

N ——水准环数。

5当前数字水准仪采用三种不同的自动数字读数方法:①相关法(徕卡NA3002/3003)②几何法(蔡司DiNi10/20)③相位法(拓普康DL101C/102C ) 6精密水准仪标尺的基辅差为 301.55cm 。

7 i 角误差,交叉误差:水准仪的水准轴与视准轴一般既不在同一平面内,也不互相平行,而是两条空间直线,也就是说,它们在垂直面上合水平面上的投影都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