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部编⼈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部编⼈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段,了解⼤意。

2.过程与⽅法:激发学⽣阅读原著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由的性格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段组成。

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币。

轻松、幽默⽽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的特点。

浪漫有趣,有惊⽆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的地⽅。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读整本书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本⽂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读外国⽂学作品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收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猜想书的内容,激发读课⽂的兴趣1、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学⼤师马克·吐温的四⼤名著之⼀,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不减。

通过书名,你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PPT22、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说家。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深⼗⼆英尺”。

马克·吐温的第⼀篇引⼈注意的短篇⼩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的幽默作家。

后来他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密西西⽐河上的⽣涯》和《哈克贝⾥·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PPT3⼆、阅读梗概,了解⼩说内容1、词语理解PPT4萌⽣:萌发。

⽆赖:指撒泼放刁,不讲道理的⼈。

凶悍:凶暴强悍。

游⼿好闲:懒惰成性,不爱劳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生字词,运用文学常识分析文本结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汤姆·索亚勇敢、机智、正义的性格特点,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课文理解:通过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故事情节。

2. 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 文本分析:分析文本结构,理解作者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4. 人物性格分析: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分析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析文本结构和人物性格。

2. 难点:深入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视频。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4.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5.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6. 人物性格分析: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角色扮演深入分析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2. 作者:马克·吐温3.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4. 人物性格:汤姆·索亚 - 勇敢、机智、正义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新词汇和短语,通过阅读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感受其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冒险精神的正确认识,理解正义、勇敢和坚持真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马克·吐温的文学风格。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马克·吐温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3. 词汇学习: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如成长、自由、正义等,以及这些主题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难点: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行为,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具:学生需准备笔记本、课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的短片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并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受。

3. 词汇讲解: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就小说中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增强对故事的理解。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2.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3.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故事情节4. 生词短语:列出并解释生词和短语5. 主题思想: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完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篇1【教学设想】课程教材研究所8月4日在因特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段文字:“新课标教材和以往语文教科书相比,这套教材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名著导读的设计。

它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实质上这是一个蕴涵着此次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指向而又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的崭新栏目,如何认识它的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身实践,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是此次语文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段文字道出了编者设计“名著导读”的意图,也成为了我们备课的指南。

因此,我们在备这篇名著片断时,尝试着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人公的心理,体味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5、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2、由对人物的分析进而引申到对社会、人生作深刻的思索;3、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步骤】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提前一至两个月布置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引导学生采用略读方法,了解全书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线索等。

二、任选一章试作点评学生从全书中任选一片断(建议课本节选为佳)进行点评,并阐述选之理由,用自己的心和作品对话。

教学生学会精读。

三、四边互动走近人物在前面略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能启发学生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主人公汤姆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汤姆的成长经历中认识到勇敢、诚实、友谊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基本情节,包括汤姆与哈克的友谊、对冒险的渴望、对正义的追求等。

2. 人物分析:分析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如勇敢、机智、善良等,并探讨其成长变化。

3.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如成长、自由、正义等,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并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要情节,分析主人公汤姆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材、PPT、黑板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冒险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基本情节,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讨论:分组讨论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每组分享讨论成果。

4. 写作:学生根据自己对汤姆索亚的理解,写一篇短文,描述汤姆索亚的成长过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汤姆索亚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2. 主要人物:汤姆索亚、哈克、蓓姬等3. 情节概括:汤姆与哈克的友谊、冒险经历、正义的追求等4. 主题探讨:成长、自由、正义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汤姆索亚”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

3. 思维拓展:思考《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题对自己的启示,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读中感悟,从精彩片段中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3.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4.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所在,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所在,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学习过程:一、单元整合,自然导入新课1. 同学们,回顾第四组课文,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2.今天魏老师又给大家推荐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马克·吐温,你了解他吗课前有谁收集到他的信息,我们来交流一下。

(板书:幽默夸张)二、初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梗概部分:1.阅读梗概,自学要求:(1)请快速阅读整部作品的梗概,想想文中主要写了汤姆几次历险,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自主学习,交流反馈:(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五次历险(2)现在谁能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记叙了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呆板的生活,所作出的种种冒险经历以及与强盗乔埃斗争的过程。

三、自主交流,领悟历险精彩【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前提,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情感与增长知识。

通过品悟和语言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文章情感。

1.了解了梗概部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精彩片段!请同学们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想想这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A.自由读课文。

B. 检查反馈。

2.在初读我们对精彩片段有了初步的了解,精彩片段到底精彩在哪儿呢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精彩片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勇敢、正直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以及小说的背景和主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节选内容,并标记生词和难点。

3.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成语。

4. 内容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概括节选内容的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概括节选内容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难点:深入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和小说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节选内容,标记生词和难点。

3.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新词汇和成语。

4. 内容理解:小组讨论,概括情节和转折点。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自由追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 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2. 作者:马克·吐温3. 主要人物: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4. 情节概括:学生的讨论结果5. 新词汇与成语:列出新词汇和成语,并附上释义和例句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节选内容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本的初步感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第二课时: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文本。
1.细读课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
2.分析人物:组织学生讨论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理解小说主题。
3.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提升情感态度。
3.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感受到自然、家庭、学校等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字数:1013字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下册学生,他们在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学习,既存在一定的挑战,也拥有良好的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4.阅读拓展:推荐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了解汤姆索亚的更多冒险故事,提高阅读水平。
5.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
4.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撰写阅读笔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体验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勇敢、智慧、友谊等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学生能够从文本中认识到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重要性,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困惑、挫折等情感体验较为敏感,容易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文本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小说的主题思想。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第【1】篇〗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4.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回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生举手回答)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给你们,它就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四大名著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课题)这部小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交流反馈。

(1)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件事:①孩子们回来前小镇上人们的悲痛心情;②孩子们归来时人们的欣喜;③汤姆·索亚讲述自己和贝奇在山洞遇险的经历;④汤姆·索亚探望生病的小伙伴哈克。

(2)课文主要记叙了汤姆·索亚在山洞历险后返回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精彩(一)品味情节,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预设1:困难重重的历险1.汤姆讲述冒险的这段经历很精彩。

那么,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奇是怎样一步步脱离险境的?浏览第4自然段,跟随课文内容,你也来走一走。

2.师小结: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目标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的评价。

2.与生活联系,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或身边伙伴的影子。

3.激发起阅读原著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由熟悉的儿歌导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

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这首儿歌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中的一首插曲,我们中国的孩子也会唱。

这本书在世界上影响甚广。

2.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汤姆的世界,看看他有哪些惊险的经历。

3.简要介绍作品和作者。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是马克·吐温的著名作品之一。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演说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项目一:评价作家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再通过阅读节选内容,你认为作者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可以用几个关键词进行概括)(资料附在反思之后)引导小结: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借儿童的眼光,以欢快、真实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深受青少年喜爱,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在这部小说里塑造了很多的人物。

在他们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又是外国小说,小说里出现的名字和我们的不一样,而且出现了很多人物。

我们先来认识认识他们。

2.项目二:检索人物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快速检索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并画出人物关系图。

引导学生抓住事件主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节选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在山洞迷路遇险到自救返回家中的故事。

小结过渡:理清了人物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故事内容,对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分三个项目深入探寻经典。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在他的身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长篇小说的节选,一起去看看吧!(板书: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2.出示资料,介绍作者。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语言简练生动,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其代表作有《百万英镑》《王子与贫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设计意图:谈话揭示课题,通过补充资料介绍作者,一步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请你说说阅读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这本书?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预设1:默读课文,关注故事情节,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预设2:说说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试着对汤姆作出评价。

预设3:关注自己或身边小伙伴们身上有没有汤姆的影子。

2.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思考: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3.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3.情感与价值
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教学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2.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先悲后喜,大悲大喜
幽默夸张“怎样”}调皮、喜欢冒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

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考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没有把握好,总认为孩子会说不出来,对孩子的引导耗费了很多时间。

因为这时学生已经预习,对于故事内容应该比较熟悉,或者我应该在布置预习的过程中就让孩子以历险为重点,去概括历险的经过,这样在课堂上时间就可以省出来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先是讲述贝奇的妈妈萨契尔太太和汤姆的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

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

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

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其交游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名著内容简介】汤姆幼年丧母,由阿姨收养。

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阿姨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

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统编六下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六下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共1课时)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故事的情节。

2.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用作批注的方式对汤姆做简单的评价。

3.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用作批注的方式对汤姆做简单评价。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读课文3遍。

教师准备:教学PPT、相关链接。

四、教学过程(一)聚焦小说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在1876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

课文内容只是小说中节选的一个小片段。

2.齐读课题,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课题。

读了课题,想一想小说的主人公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预设:爱冒险、爱挑战、顽皮爱玩……那么,如此爱冒险、爱挑战的汤姆有着怎样的历险经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梗概简单地了解小说的内容。

3.媒体出示小说梗概,齐读。

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极富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他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以致家人都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4.联系梗概和作业情节图,明确课文节选的主要内容而课文就是汤姆和贝琪顺利脱险回到家中后的一个节选。

其实呀,整本书总共有六大情节,作业本给我们绘制了一个山形图梳理了出来,请同学们翻开作业本,看第27页的第一小题,尝试在山形图中用“△”标注出我们课文节选的内容所在的位置。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并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内容,掌握文中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2. 文章内容解析:详细解析节选内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

3. 文章主题探讨:探讨文章所表达的成长、自由、冒险等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旨。

2. 难点:理解并探讨文章的成长、自由、冒险等主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音频。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电影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并标记生字词。

3. 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内容、人物、环境等,分享各自的看法。

4. 解析:教师详细解析文章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成长、自由、冒险等主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旨。

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2. 作者:马克·吐温3. 主要内容: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解析文章的内容,探讨文章的主题。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问题。

2. 写作:写一篇关于成长、自由、冒险的文章,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设计.doc

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设计.doc

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目标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著,鲁滨逊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出示课件),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3.齐读课题。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精彩片段)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A.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要求为:阅读整本竹,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梳理、反思小学阶段的阅读生活,运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角度,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塑造了一位天真活泼、机智勇敢、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少年形象。

本课节选的内容为汤姆和贝琪历险回归的情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换一个角度理解,阅读本单元选文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提供一个阅读的引子,为学生打开阅读的窗户。

如何达到阅读引子的作用呢?这是本节课我们重点探索的地方。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作为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学时需有单元的整体视角。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把三篇课文做整体比较,发现三篇课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时基于比较,引导学生由尼尔斯和汤姆,关联到自己的生活中对人物的认识。

因为阅读整本书最核心的策略,是从书中读到自己,即通过阅读,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世界。

【学习目标】1.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的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导入新课: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己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学生齐读课题。

2.师:你想知道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历险吗?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汤姆•索亚历险记》,同他一起去历险吧!(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汤姆历险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的大意即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教具准备搜集相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的或作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知道了鲁滨孙面对困难,不退缩,善于改变现状,为自己创造生活条件,顽强的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板书),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

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

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

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

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学习梗概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2、学习梗概部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喜欢的历险读一读。

并说说你的感受。

4、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挖出了强盗乔埃埋藏的金币。

所以这篇小说还穿插着一个谁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格外的惊险和引人入胜!真正强盗乔埃的故事。

5、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淘气的机灵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6、以小组的形式再读课文,读出汤姆的特点,评出读的最好的小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反思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3.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书的内容,激发读课文的兴趣(多媒体打出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封皮)教师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通过书名,你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学生猜测)二、阅读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1.理解“梗概”的意思。

2.自由阅读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教师相机提醒学生留意: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你从哪知道的?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

三、浏览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照,想想精彩片段写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

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幽默夸张的特点,读相关语段。

四、结合课后的泡泡和读书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读梗概,你对什么内容还产生了要细读原著的兴趣?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2.看课后的泡泡3(“我读了整本书,觉得汤姆刷墙那一段很有趣”),你有什么想法?3.拓展阅读汤姆刷墙的精彩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名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着,鲁滨逊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出示课件),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齐读课题。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着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如,A.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
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板书:汤姆和贝奇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 ? 汤姆和贝奇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 ? 敢于冒险的精神 ? 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 ? 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三、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1.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A.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B.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C.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D.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E.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板书:敢于冒险的精神)
2.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3.师生总结: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
最终找到通道;
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2. 拓展延伸:
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

3.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

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其他有意思的故事,课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五、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
2.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板书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墓地历险
荒岛历险无所不能
鬼屋历险向往自由
山洞历险
精彩片断
先悲后喜,大悲大喜
幽默夸张“怎样”“如何”
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

所以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激发学生阅读原着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着的方法,激励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下面是我对《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开篇我以谈话方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还想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分具体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的很精彩,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赏汤姆的那一点。

让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后,找出精彩部分,在展台上展示,抓住精彩的句子有感情的读读,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我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说出汤姆在你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们很快地概括出了汤姆机智勇敢,敢于冒险的精神。

最后启发领导学生,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趣的故事细节吗,激发学生继续预读原着的兴趣和愿望。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

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断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

汤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

学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都很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

故事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现出阅读的热情,对主人公的经历有了各种猜想,相信在课堂上我播下的种子,会在他们的日后生活中开出美丽的花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