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山拥云,云润山(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练习(审题指导+参考立意+考场佳作+写作借鉴)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近两年,新中式、新国风类服饰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西安钟楼前、洛阳古寺旁,随处可见身着中华传统汉服的年轻人。
一袭华裳,倾诉千年故事,意韵悠远。
上述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次作文材料聚焦于近年来年轻人对于新中式、新国风类服饰的热爱,特别是中华传统汉服在西安钟楼、洛阳古寺等地的流行现象。
首先,这一流行现象揭示欢迎关注语文考霸公众号:yuwenkaoba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珍视。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下,许多传统文化元素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风险。
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喜爱传统文化。
他们通过穿着汉服等传统服饰,不仅是在追求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更是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是年轻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其次,年轻人通过服饰这一载体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愿。
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年轻人选择穿着汉服等传统服饰,不仅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他们通过亲身实践,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此外,这一流行现象还反映了年轻人对于文化多元性的追求和包容。
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性已成为一种趋势。
年轻人通过穿着不同风格的服饰,展现了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的接纳和尊重。
他们不仅热爱传统文化,也关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通过服饰等方式来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这种对于文化多元性的追求和包容,体现了年轻人的开放心态和全球视野。
最后,这一流行现象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然而,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主题(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主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
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
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话题的背景叙述。
材料记述了从“嫦娥奔月”到“天问一号”,中国人对宇宙太空“求索”的历史。
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航天重器的研制,都体现了中国人不断求索的精神,这也为下文的任务背景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任务背景阐述。
要求考生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在三个任务中择其一进行写作。
这些任务无一例外地都给考生创设了一定的场景,比如任务一,“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1970年,考生写广播稿虽不要求口吻、用词跟当时一致,但要符合当时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
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要注意演讲者的身份——中学生,要号召全国的青年们发扬航天精神,想到中国航天精神,可以歌颂老一辈航天领军人物,比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写作要求:请以青春成长为主题,以《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要求语句优美,内容连贯合理,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写作分析:一、考题分析作为一位高考作文命题人,首先需要对《我心自有云白山青》这一题目进行分析。
这个题目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涉及到个人情感体验与成长过程。
关键词“云白”和“山青”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可能涉及到对自然、生活、心灵的领悟。
这样的主题旨在引导考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青春、成长和内心世界进行深刻的思考。
二、审题立意1.理解关键词首先,考生需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即“云白”和“山青”。
这两个词不仅可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更可以寻找其中的象征意义。
云白可能代表纯净、澄澈,山青可能代表生机、希望。
考生在审题时要明确这些可能的象征意义,以便更好地展开文章。
2.青春成长的内涵其次,审题时要理解青春成长的多重内涵。
青春是一个充满激情、追求理想的阶段,而成长是一个逐渐成熟、领悟生活真谛的过程。
考生可以从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中找到与青春成长相关的故事和感悟。
三、构思要点1.云白山青的意象首先,可以通过描绘云白和山青的意象,来表达个人对纯净和生机的理解。
这部分可以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同时引导读者思考这些意象可能代表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2.青春的激情接着,可以表达对青春激情的感悟。
这部分可以围绕个人经历或者青春时期的社会现象展开,描述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挣扎和成长。
3.成长的领悟然后,可以探讨成长过程中的领悟。
这可以包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性、友情、爱情的理解等。
通过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个人对成熟和内心世界深度理解的体会。
4.希望与未来最后,可以通过表达对未来的展望来结束文章。
这部分可以包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对社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持。
在表达这些时,可以巧妙地回应开篇的云白山青的意象,形成完整的作文结构。
2020高三二模黄浦作文题解析及范文----山与云
2020高三二模黄浦作文题解析及范文--云与山(6篇范文得分从63—68分)原题回放: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类型:现象类哲思型比喻象征型话题词:云与山/ 自己与其他人、事、物材料侧重:材料引用古诗,并提出云与山的关系可类比为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
我们看每一句诗都讲的是我们自己与他人的一种现象。
云来山更佳—-云衬托山(他人能成就自己,君子善假于物),云去山如画—秀出本我(是金子总有闪光的时候,守得云开见日出),山因云晦明—云影响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云共山高下—云与山竞争(互助合作,双赢)。
对此我们挑自己最有想法的写,不一定这几个方面全写到。
一.处理好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原因:1.人是社会性的,我们的发展与周围人、事、物的有密切关。
外部世界对我们自己及我们自己对外部世界有双向影响。
2.自身视角的狭隘,需要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他人、他事、他物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我们无法忽视外界环境、外部人物对我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它们会引领我们前行。
二.我们应有的做法:1.我们既要利用外物来形成自己的风景,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就有独立意志的自己,保持自我的独立;我们也要成为外物的云,也需要带给外物更佳的风景,形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山云共高下。
2.世界因有变化而多彩,我们要怀着广博接纳的态度,去欣赏晦明时的不同风景,享受人生低谷与巅峰的别样滋味,然后再回到奋斗的状态下积极面对。
3.我们既要坚守自己的意志,又要尊重他人、事、物;我们既要享受变化,积极面对,又要懂得把握机会,自我提升---—学会独自成长。
4.对于他人的或忠告或中伤,我们也要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练《关于“云与山关系”》材料题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练《关于“云与山关系”》材料题范文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山拥云,云润山云来,则山雾飘渺,仙境似幻,云去,则豪华落尽,青山常青。
山影晦明,云同高下间,是山云的羁绊,更是人与世界万物的联系。
可以说,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
人之一生,来往无数客,有人塑他梁骨,有人改他江河,有人使日月生辉,有人使星辰无色。
不可否认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想法。
万物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因人自身视角的狭隘,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或是知识的分享,前人的忠告,可使日月增辉。
同时,亦有云来夹杂着恶意的暴雨,使他星辰无色,但须知,山屹立于世间不倒,自有其脊梁与思考。
除却无意义的中伤,应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风雨过后,山如洗而更青。
而云去之后,山色如画,包含着云的洗礼,更有山自身的常青如画。
立足于世,我们不能总期盼着依靠他人的推力前行,有时历经必须独行的路,是历练如画景色的机会。
只因我们生来是独立于世的山,而非枝蔓相交的藤草。
聚作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山无云时有其傲世筋骨,云无山时亦有绵亘万里之胜景。
山与云,相交时晦明相投,试问,谁能知山未曾对云有所影响呢?只需换位来看,在他人生命中,我们亦为一朵流云,风吹过后的擦肩,相互添彩却又彼此独立。
然而,我们却又不完全是这山。
山屹立巍然不动,我们的一生却都在行走。
奔跑在世间的我们与万物相遇、相知、向别,挥手自兹去的同时,难免喟叹一句此生或许再不相见。
山常青,而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死亡。
逐渐停下脚步,葬身于脚下不知何处的疆土,再不复见世间流云飘然而动,不见晦明苍穹,不见日月朝夕。
这是千古之悲叹,不可扭转的结局。
但,山也好,云也罢,归结到底,人是人,是随历史奔走千万年的人。
2020高三二模优秀作文汇编(上)黄浦、徐汇、普陀、青浦、金山
2020高三二模各区优秀作文汇编(上)(黄浦、徐汇、普陀、青浦、金山----10篇优秀作文)1.黄浦: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山拥云,云润山(68分)①云来,则山雾飘渺,仙境似幻,云去,则豪华落尽,青山常青。
山影晦明,云同高下间,是山云的羁绊,更是人与世界万物的联系。
(由材料云与山的关系导入)②可以说,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
人之一生,来往无数客,有人塑他梁骨,有人改他江河,有人使日月生辉,有人使星辰无色。
不可否认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想法。
万物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因人自身视角的狭隘,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或是知识的分享,前人的忠告,可使日月增辉。
同时,亦有云来夹杂着恶意的暴雨,使他星辰无色,但须知,山屹立于世间不倒,自有其脊梁与思考。
除却无意义的中伤,应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风雨过后,山如洗而更青。
(阐述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师万物,可有新的视角---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③而云去之后,山色如画,包含着云的洗礼,更有山自身的常青如画。
立足于世,我们不能总期盼着依靠他人的推力前行,有时历经必须独行的路,是历练如画景色的机会。
只因我们生来是独立于世的山,而非枝蔓相交的藤草。
聚作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山无云时有其傲世筋骨,云无山时亦有绵亘万里之胜景。
山与云,相交时晦明相投,试问,谁能知山未曾对云有所影响呢?只需换位来看,在他人生命中,我们亦为一朵流云,风吹过后的擦肩,相互添彩却又彼此独立。
(自有傲骨,才能互添光彩)④然而,我们却又不完全是这山。
山屹立巍然不动,我们的一生却都在行走。
奔跑在世间的我们与万物相遇、相知、向别,挥手自兹去的同时,难免喟叹一句此生或许再不相见。
山常青,而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死亡。
2021届山西省高三3月考试作文写作指导(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2021届山西省高三3月考试作文写作指导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部经典影片即将结束放映时,突然在银幕上出现一段话:下面播出的是影片制作时被删掉的镜头,我们在向这些演员致歉的同时,也请观众记住他们的名字。
观众们发现,这些演员都是群众演员,他们中有天真可爱的小孩、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执勤的警察、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令人难以置信,向来以追求最大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制片方,竟然愿意留出长达5分钟的播出时间,专门介绍这些一闪而过、最后被删掉的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其实,这是导演与制片方做过沟通之后的结果。
如果你是这名导演,你会怎样说服制片方执行你的想法?请你给制片方写一封建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本次考试继续延续近两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的命题方式,在真实情境、身份代入、文体限制、思维冲突方面做了进一步的保留与明确。
真实情境:影片即将结束时播出一些被删掉的群众演员的镜头。
身份代入:写作者为本片的导演,写作对象为制片方。
思维冲突:一方面是追求最大商业利益,一方面是留出长达5分钟的时间;一方面是熠熠生辉的明星,一方面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文体限制:建议书。
我认为本题目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材料中的思维矛盾点的把握。
如为什么要播放这些被删掉的镜头?这些默默无闻的群众演员值得用五分钟时间来播放吗?这段镜头在整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播放这些镜头会不会影响了商业利益?这种做法为什么令人难以置信?这种违背一般常规的播放方式背后隐藏的价值考量是什么?如果运用概念分析,可以抓住“致歉”“普通人”等关键词,我们可以分析什么是“致歉”,分析什么是“普通人”,在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找到材料的核心立意。
如果运用比较分析,可以运用“同中求异”思维,比如将这部电影的播放与其他电影的播放形式进行比较,“同”是什么,“异”在哪里,在比较的基础上也可以找到核心立意。
2020年高考语文必刷作文导写(附立意指津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语文必刷作文导写(附立意指津及范文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命运多舛,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与祖母相依为命。
但在过去几年里,她专注于制作美食短视频获得了巨大成功。
因把田园生活拍摄得如诗如画,圈了几千万粉丝。
近期,她再次成为话题中心,“破圈”走向了海外,在海外社交媒体吸粉735万,受到热捧。
有评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中国文化“文化输出”形式,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作。
(1)请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内时事讨论沙龙中发言,说说李子柒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请写一篇文化评论,结合李子柒现象,谈谈新时期我们应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津】首先分析材料。
材料包括两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事件,第二部分是评论。
从事件来看,李子柒命途多舛,但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考生应注重分析她获得成功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评论,有评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中国文化‘文化输出’形式,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考生要思考李子柒传递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她讲述的中国故事是什么。
然后分析任务,本题提供两个任务,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进行作文。
第一个任务是“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内时事讨论沙龙中发言,说说李子柒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首先要注意发言稿的形式,然后结合材料围绕李子柒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立意,如“她专注于制作美食短视频”可以得出一个原因,即“专注做事,把事情做到极致”;如“把田园生活拍摄得如诗如画”,这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让纷繁世事中的人感受心生向往之意。
考生可以围绕这些进行立意作文。
第二个任务是“写一篇文化评论,结合李子柒现象,谈谈新时期我们应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注意文化评论的写作模式,然后结合李子柒现象分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李子柒的视频满足了西方受众对中国乡村的想象,长期以来,中国乡村都是作为一个“文化他者”存在于西方受众的脑海中,由于缺少新闻报道和实际体验,中国乡村在西方世界有两种典型印象,要么是贫穷落后的,要么是诗意神秘的,而李子柒的视频将东方诗意神秘的一面具象化展示出来,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事件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
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人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作文导写】1.文本材料摘自《〈山水训〉五则》中的第4则,“学习提示”说:“尤其是‘三远’‘三大’说,在理论上阐明了中国三水画所特有的三种不同的空间处理方式及其由此产生的意境美、章法美。
”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2.情境任务(1)“一山一世界”,画家眼中的山,恰如青年眼中的世界;“三远三视角”,画家看山的眼光,就是青年看世界的世界观。
这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命题追求,同时要求考生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转移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2)“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意在将专业学科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考生激活想象力和思辨力,由关联层次结构提升到抽象拓展结构。
(3)两次提及“不同视角”,这是表;还应看到被省略的“一幅画卷”,这是里。
看山需要移步换形,方能风光各异;画山还要将这些“不同”融进同一幅的画面,方能和谐动人。
看世界可以始于孤立、僵硬、片面、分裂,最终还是要多元、辩证、综合、统一。
这就要求考生能从“不同”中看到“和”,在“和而不同”中看到参差多态、缤纷多彩的画面、世界和人生。
2020高三二模黄浦作文题解析及范文----山与云
2020高三二模黄浦作文题解析及范文--云与山(6篇范文得分从63—68分)原题回放: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类型:现象类哲思型比喻象征型话题词:云与山/ 自己与其他人、事、物材料侧重:材料引用古诗,并提出云与山的关系可类比为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
我们看每一句诗都讲的是我们自己与他人的一种现象。
云来山更佳—-云衬托山(他人能成就自己,君子善假于物),云去山如画—秀出本我(是金子总有闪光的时候,守得云开见日出),山因云晦明—云影响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云共山高下—云与山竞争(互助合作,双赢)。
对此我们挑自己最有想法的写,不一定这几个方面全写到。
一.处理好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原因:1.人是社会性的,我们的发展与周围人、事、物的有密切关。
外部世界对我们自己及我们自己对外部世界有双向影响。
2.自身视角的狭隘,需要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他人、他事、他物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我们无法忽视外界环境、外部人物对我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它们会引领我们前行。
二.我们应有的做法:1.我们既要利用外物来形成自己的风景,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就有独立意志的自己,保持自我的独立;我们也要成为外物的云,也需要带给外物更佳的风景,形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山云共高下。
2.世界因有变化而多彩,我们要怀着广博接纳的态度,去欣赏晦明时的不同风景,享受人生低谷与巅峰的别样滋味,然后再回到奋斗的状态下积极面对。
3.我们既要坚守自己的意志,又要尊重他人、事、物;我们既要享受变化,积极面对,又要懂得把握机会,自我提升---—学会独自成长。
4.对于他人的或忠告或中伤,我们也要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树、水和谐共生”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树、水和谐共生”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山是树之基,无山则树失去依托难以扎根;树是山之表,无树则山体裸露于狂风烈日下,易风化和被暴雨洗刷。
高山有好水,涧水润万物;无山则水难以积储,只能匆匆而过;无水则山少了灵性,笨拙而显呆滞。
山体储水而万木生,万木葱茏而云雾绕。
神奇的大自然,总能教给我们很多人生道理。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寓意类的材料作文,需要从“山、树、水”呈现出的表象,揭示其中的道理,以此类比拓展,联系生活,完成写作,达到考察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目的。
在立意时,要上升到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类比拓展,来证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并运用这个道理去阐释相关生活现象。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自然、环保的层面,未涉及人生的思考。
【优秀范文】1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大自然蕴藏着尚未被我们利用的丰富的能量,没有比大自然和人们的意志与智慧所创造的现实更大更全的大学了。
”从古代运用天文方法确定耕作时间,到现代对宇宙形成演变的种种假设,对自然的探索,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列夫•托尔斯泰说:“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美与力。
”千山秀色,水木相生。
高山有好水,涧水润万物;无山水难储,无水山消滞。
那么,由大自然中我们看到,洗练纯正的和谐之道随之浮出。
一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伟大的药方就是大自然。
自然界里蕴藏着治疗一切疾病的秘诀。
”庄子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此皆康谐之道也。
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么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雅典的鼠疫,古罗马“安东尼”瘟疫,地中海“查士丁尼”瘟疫,屠戮欧洲的黑死病,非洲蝗灾,克什米尔雪崩等等,无不警醒着我们:万物之道,取乎平衡,唯有平衡,双方才能互利共存。
2020全国新高考一卷作文(山东)标杆作文整理
2020全国新高考一卷作文(山东)标杆作文整理例文:内容表达发展扣分专家分191920157疫之所距,爱之所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 -——题记庚子伊始,大疫来袭。
华夏大地,齐心抗疫。
居家隔离,人们在空间上拉开了距离,彼此的心灵却因抗疫而愈加紧密。
疫之所距,何不为爱之所系?一米之距,实为安全之距,爱他爱己之系。
君不见武汉的医务人员每日步行数小时上下班,只为不感染他人?君不见一位医生含泪蹲在街边,一米外是日思夜想的亲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碰触?君不见公共场所那鲜明的“一米线”?一米,也许隔开了原本大手牵小手的亲人,却为他们的安全又增了一层保障。
你我坚守这一米,怎不是爱人又爱己呢?一衣之距,实为医患之距,为人着想之系。
一名患者的“医生,请离我远一点”不知让多少人潸然泪下。
我们都曾感叹当今医患关系之复杂,但在疫情这块试金石的检验之下,我们蓦然发现:医患并不紧张。
也许我们隔着防护服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能贴近你的心。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争吵,用善回应善,才会有善的循环。
一件防护服,可以隔开病毒,而爱更可以跨越一切,紧密相连。
一屏之距,实为防疫之距,温情力量之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因疫情延迟开学,手机成为了师生的纽带。
“停课不停学”,老师辛勤备课,诲人不倦。
作为学生的我们,亦不辜负老师跨越屏幕的期冀,埋头苦学。
医学专家们实时在线,科学指导,一屏以达防疫之策。
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实时报道,一屏以传抗疫实况、暖心故事。
一屏,纵然隔开的是万水千山,终将中华儿女紧密相连。
一米,一衣,一屏,是疫情中的距离,同样,也是大爱的联系。
疫情当前,人人都不是孤岛,而应化为泥土,连接成神州大地。
有人曾言:“距离产生美。
”的确,疫情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又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疫之所距,爱之所系,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美?寒冬已逝,盛夏将至。
只要人人都怀有一颗爱人之心,相信“距离不是距离”,疫情的阴霾全然散去之后,我们,必将更紧密、更坚强。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
下面是的山东高考,希望对你有帮助!“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叔本华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
”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
内心云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寞的美妙,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都是低俗的兴趣。
要从画框中望这个世界,首先拾掇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妙的遐想,还现实这幅画本来的美妙。
近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一生钟情于林徽因,但他的爱坦坦荡荡,朋友与当事人都知道,他不学心碎浪子远走他乡,也不学乡里霸王强拆鸳鸯,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这一守便是一生。
旁人可能看到的是金岳霖一生的孤单寂寞,是林徽因的不识才子,其实从金岳霖的眼中去望,没有比这更加美妙的了,他抵住了诱惑稳稳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这才让美得以持久。
守住自己的的本心,你从窗子里望见的图画,一定被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
去望这个现实,这是生活的本质,你我都去望,生活这幅画面却截然不同,你我望孤独,望见的是满目的黑色,而村上春村望孤独,它只是我们熟悉的朋友。
也许村上春村洞悉了人生,他并不将孤独视作洪水猛兽,而是用一种玩味的笔调给我们望见的黑色涂上了美丽的颜色,村上春树的眼中,生活不可变,只有心态可变。
图画不可变,只有看画人的心情可变。
那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人生最为瑰丽的舞步呢?在这个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我们容易在无端狂热中迷失方向,在无畏竞争中迷失自己,其实人生如梦,年华似雪,梦醒了雪停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看到的窗子外的图画,不是眼中所见而是心中所感悟的。
2022全国卷3高考范文二:山水有责 长征有路大全000字
2022全国卷3高考范文二:山水有责长征有路_1000字(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method!2022全国卷3高考范文二:山水有责长征有路_1000字--> 高考作文你准备得怎么样?2022年高考马上就要到了!本店铺本店铺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冲刺,历届高考满分作文句段,高考优秀作文范文,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等。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水相依,合作共存”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水相依,合作共存”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山是树之基,无山则树失去依托难以扎根;树是山之表,无树则山体裸露于狂风烈日下,易风化和被暴雨洗刷。
高山有好水,涧水润万物;无山则水难以积储,只能匆匆而过;无水则山少了灵性,笨拙而显呆滞。
山体储水而万木生,万木葱茏而云雾绕。
神奇的大自然,总能教给我们很多人生道理。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材料首先从大自然入手,讲了“山、树、水”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自然段阐明了“山”与“树”的关系,“山是树之基”“树是山之表”,说明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第二自然段阐明的是“山”与“水”的关系,山为水提供了积储的空间,水增添了山的灵性;第三自然段是对前面两个段落的总结、点化和升华,告诉我们山利于水、水利于树、树又反哺了山——三者相互依存,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就形成了多向联系、共存共荣的生物圈。
如此,便把“山、树、水”三者都联系了起来,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的联系不仅仅是双向的,还是多向的。
世间万物的关系常常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全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种彼此联系、互相依存形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问题反馈】(一)审题不准,偏离题意这次作文在审题上有难度,很多同学都无法正确审题,写作偏离题意。
例如作文《共同发展》学生由材料得出事物存在联系,然后联系现实,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要共同发展。
文章主题论述并未对材料的道理进行分析,纯粹自说自话,偏离题意。
例如作文《扬和谐之帆方能远航》文章由材料的现象,得出自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文章围绕和谐论证。
(二)泛泛而谈,论证肤浅例如作文《山水万木,共生共育》文章由材料得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从而提出观点“我们要利用联系,让事物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山拥云,云润山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诗,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可以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分析
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材料引用了古诗词,但没有对诗句内容作出解释,略微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第二段命题人用导语提出:云与山的关系可以类比为自我与他人或内心与外物或人与事的关系。
那么云与山有哪些关系呢?逐一来分析。
“云来山更佳”,云可以衬托山的美景。
山是主,云是次,云可以陪衬山,也就相当于他人是自我的陪衬或自我是他人的陪衬。
“云去山如画”,云离开之后才能见到山的美景。
云没有离开,则见不到如画的山色,即云掩盖了山的真相,意味着要拨开迷雾,才能见到真实。
“山因云晦明”,山因为云而产生了或明或暗的变化。
山的景色变幻,源于云,云与山是因果关系。
“云共山高下”,云与山一争高下。
云与山是竞争关系。
总之,四句诗展现了不同的四种关系或事理:陪衬关系、拨开表象、因果关系、竞争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关系或事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去完成作文,却不能写多个甚至全部写,因为这四点不能构成整体,彼此之间也毫无联系,否则就是一篇观点涣散的三类文。
注意体裁为记叙文。
立意
(1)未来不迎,既往不恋。
(2)不忧风雨,不忧晴。
(3)山拥云,云润山。
(4)舒卷有道,协同共进。
(5)云卷云舒,巍然不动。
(6)相伴相生,风景独好。
(7)互相成就,共同进步。
素材
名言警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民间俗语)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刘鹗)
精彩语段型
(1)当云靠近时,山被映照得更加青翠苍郁;当云褪去时,山则在自己的那片空间成画;山因云的来去遮蔽时明时暗,变化万千,最终云与山共同成就的高下,可见山与云相互维系,相互影响,而又能在各自天地协同发展,云卷云舒,山云百态,尽显其中。
(2)于个人成长来说,每个人如云一般利用山构建更美好的景致,达成目的,也给了他人、他事、他物利用自己的云的机会,在和谐中探寻自我生命价值。
于这个时代来说,云与山是基础,这种和谐互利共穷,共求高下的关系,促进了世界多元化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我们要舒卷有道协同共进。
卷,是一种利用外物的能力,舒,则是与外界各成一体,各有一方天地的开阔胸怀。
在全球化浪潮中,从云与山中把握好自己,与其他人、事、物的关系,放下固有的功利心态,给予外界一点信任与尊重,构建罗素所说的参差百态,形成幸福本源。
范文展示:
山拥云,云润山
云来,则山雾飘渺,仙境似幻,云去,则豪华落尽,青山常青。
山影晦明,云同高下间,是山云的羁绊,更是人与世界万物的联系。
可以说,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
人之一生,来往无数客,有人塑他梁骨,有人改他江河,有人使日月生辉,有人使星辰无色。
不可否认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想法。
万物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因人自身视角的狭隘,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或是知识的分享,前人的忠告,可使日月增辉。
同时,亦有云来夹杂着恶意的暴雨,使他星辰无色,但须知,山屹立于世间不倒,自有其脊梁与思考。
除却无意义的中伤,应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风雨过后,山如洗而更青。
而云去之后,山色如画,包含着云的洗礼,更有山自身的常青如画。
立足于世,我们不能总期盼着依靠他人的推力前行,有时历经必须独行的路,是历练如画景色的机会。
只因我们生来是独立于世的山,而非枝蔓相交的藤草。
聚作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山无云时有其傲世筋骨,云无山时亦有绵亘万里之胜景。
山与云,相交时晦明相投,试问,谁能知山未曾对云有所影响呢?只需换位来看,在他人生命中,我们亦为一朵流云,风吹过后的擦肩,相互添彩却又彼此独立。
然而,我们却又不完全是这山。
山屹立巍然不动,我们的一生却都在行走。
奔跑在世间的我们与万物相遇、相知、相别,挥手自兹去的同时,难免喟叹一句此生或许再不相见。
山常青,而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死亡。
逐渐停下脚步,葬身于脚下不知何处的疆土,再不复见世间流云飘然而动,不见晦明苍穹,不见日月朝夕。
这是千古之悲叹,不可扭转的结局。
但,山也好,云也罢,归结到底,人是人,是随历史奔走千万年的人。
纵有离别之痛,亦有天涯若比邻的胸襟,纵有沧海一粟的渺小,生命摇摇欲坠的脆弱,也有酾酒临江,精神、灵魂与天地万古长存的壮志。
非但与人相遇如此,与物,与事皆如此。
所以,去做山罢,去做云罢,不动于一处也好,游荡世间也罢,数十载年岁所逢的多彩,足以在弥留之时感怀良久。
且踏上脚下的征程,以青云之姿接受浮云的停留,以浮云之态拥抱满山苍翠。
山云交汇,亦梦亦幻,山云别离,洗去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