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专题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PPT课件

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PPT课件

.
16
• AR参数模型谱估计
• AR模型首先选择最佳 阶次问题 , 常用的定阶准则有信 息论准 则 ( AIC) ,最终预测误差准则 ( FPE)等 ,阶次确定后按信号数据列与它 的估计量之间均方误差最小准则 ,求取ak 值。 AR系数的算 法有 Yule-Walker, Burg algorithm , Least Squares等 ,各有利弊。
.
21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
• 意识产生等
•1 系统组织成不同的通路对视觉信息的不同侧面进行传递和处理。
.
22
• 2、 的敏感化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得到的。学习与连接感觉神经细胞
期记忆与长期记忆均发生在突触部位。LTP和LTD的调节。
.
23
• 3、
忆、识别、联想、比较、
.
24
.
3
细胞核
多位于神经细胞体中央,大而圆,异染 色质少,多位于核膜内侧,常染色质多, 散在于核的中部,故着色浅,核仁l~2个 ,大而明显。细胞变性时,核多移向周边 而偏位。
.
4
细胞质
• 位于核的周围,又称核周体,其中含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滑 面内质网,丰富的线粒体、尼氏体及神经原纤维,还含有溶酶体、 脂褐素等结构。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胞质内还含有分泌颗粒, 如位于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
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
信息整合功能
接受刺激
信息储存功能
传递信息
.
10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制,获取和分析方法
脑电信号是生物电信号的一种。生物电的科学解释是指生物细 胞的静电压,以及在活组织中的电流,如神经和肌肉中的电流。生 物细胞用生物电储存代谢能量,用来工作或引发内部的变化,并且 相互传导信号。生物学家认为,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像一台微 型发电机。一些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于如钾离子、钙离子、 钠离子、氯离子等,分布在细胞膜内外,使得细胞膜外带正电荷, 膜内带负电荷。当这些离子流动时就会产生电流,并造成细胞内外 电位差。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

结构
反射 中枢
传出 神经 元
效应器
组成
调节某一特 定生理功能 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纤 维及胞体
传出神经末 梢和它所支 配的肌肉、 腺体等
分布
分布在中 枢神经系 统中
主要分布 在周围神 经系统中
主要分布 在肌肉、 腺体等处
功能
被损结果
把传入的神经
冲动进行分析、既无感觉
综合,然后把 冲动传给传出
又无效应
神经元
把神经冲动从 只有感觉
反射中枢传向 效应器
无效应
把传出神经元 传来的神经冲 只有感觉
动转变成肌肉 无效应 或腺体的活动
“反射”完成所必需的两个必备条件
(1)需存在完整的反射弧——凡不经历完整反 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肌肉收缩)不可称“反 射”。
(2)需适宜的刺激——不仅刺激“种类”要适 宜,刺激强度也要适宜,只有强度达一定 阈值时方可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一 旦产生就不会因刺激强度加强而增高。
(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 梢。
提示 错。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不是指 传出神经末梢,而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 体。
(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提示 错。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元损伤,刺 激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 射。
五、大脑皮层的功能 1.言语区: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
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结构组成传入神来自 感受器 末梢的特殊结构
传入 神经

传入神经 纤维及胞 体
分布
功能 被损结果
主要分布 接受内外 在皮肤、 界刺激, 感觉器官、 产生神经 内脏等处 冲动

高考二轮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47张)浙江版

高考二轮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47张)浙江版
选考 生物
浙江省专用
专题18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考点清单
考点1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1.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3.神经元功能特性: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兴奋的产生: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 动。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我们才能说 组织产生了兴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都可产生兴奋。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 的过程,即为动作电位——负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
易混易错 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的判断方法(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元。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脊髓中呈“H”形的“蝴蝶”区域是它的灰质,其中两个角(前角)是宽 的,两个角(后角)是窄的,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是“窄进宽出”,即与前角(粗大端)相 连的为传出神经元,与后角(细小端)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元。 (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 ,与 “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元,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元。 (4)根据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反射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无应答,而刺 激向中段(近反射中枢的位置),效应器产生反应,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
三、体温调节 1.体温恒定的原因: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1)行为调节:如增减衣服、不在极端环境中停留过长时间等。 (2)生理调节
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调节,机体实现了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了体温的恒定。但是人 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环境温度长时间地剧烈变化,或机体内调节过程发生了障碍,就可 能出现中暑或体温过低等病症。

《神经系统》PPT课件

《神经系统》PPT课件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6
1、脊髓的外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7
2、脊髓横断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8
3、马尾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9
4、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20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 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 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 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 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
❖ 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 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 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 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 约相当于25瓦。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44
三、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 老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有缺陷少 年儿童,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少年儿童,以保 证少年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愉快。
21
脊髓的功能
❖ 【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 其结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除头、 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 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 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 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 如果脊髓白质损伤,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 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ppt)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ppt)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 2. 间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丘脑
• 丘脑 • 下丘脑
下丘脑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 2. 间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丘脑
• 前核:内髓板分叉之间的区域。接受乳头丘脑束,发 出纤维至扣带回。
• 内侧核:位于内髓板内侧。接受背侧丘脑其它核群来 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额叶皮质。是躯体感觉 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
内囊:投射纤维出入大脑半球时,经背侧丘脑和尾 状核的外侧,豆状核的内侧,集中成一个宽厚的 白质纤维板。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脑和脑神经 (二)脑神经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脑神经的名称、顺序 Ⅰ嗅、Ⅱ视、Ⅲ动眼; 感觉神经(3对) Ⅳ滑、Ⅴ叉、Ⅵ外展; 运动神经(5对) Ⅶ面、Ⅷ听、Ⅸ舌咽; 混合神经(4对) 迷、副、舌下神经全。 副交感性(4对)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
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椎管内 外形: ◆前后略扁的圆柱形 ◆脊髓表面的纵行沟裂 ◆脊髓节段:31节段(颈8、胸12、 腰5、骶5、尾1) ◆脊髓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
4. 大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大脑的内部结构 ➢ 大脑皮质 ➢ 侧脑室
Ø基底核 尾状核、豆状 核 屏状核、杏仁 体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
4. 大脑 大脑髓质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1)联络纤维
• (2)连合纤维:①胼胝体 ②前联合 ③穹隆

高中生物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

高中生物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

间时,无电 流
电位),并沿神经 传导。
思考: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①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的细胞;
②基本特性: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③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 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
相关概念总结
①肌肉和神经细胞对刺激的反应----兴奋;
②兴奋的传导就是电位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
⒈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不能,至少需要两个。
⒉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吗?
错,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
⒊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吗?
错,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均无运动功能。
六 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反射
⒊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⑵反射的特点: ①完整性: 五部分缺一不可
六 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反射
⒊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⒊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⑴结构与功能: ①感受器:感 生觉 兴神奋经。末梢。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
②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
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将传入神经传来的
钾通道
细胞内
K+
K+
K+ K+
Na+
K+
Na+ K+ K+
K+
K+
思考:电K流+ 方向如何呢?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小结: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降 相


程 阈电位 -60
局部去极化
-70 静息电位 (极化 状态 )
(超极 化状态 )
时间 /ms
哺乳动物有髓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
峰电位和后电位
刺激→ 膜去极化→ 膜对Na+离子通透性增加→膜内正电位阻 止Na+内流
Na+离子内流
钾离子外流 钾钠泵活动,恢复静息电位
河豚毒素 是Na+通道 的特异性 阻断剂
(4)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P22
◆动作电位 :指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所产生 的外负内正的扩布性电位(负电)变化。
跨膜电位 /mV
锋电位 (反极化状态 )
+30 过 反 程极 化
超 射
0
去 极 化
上 升 相
Na+ 去 内极 流化
复 K+ 极外 化流
复 极 化 过

(6)体温调节

高考命题重点: 选择题——神经纤维传导和突触的传递(与 图结合) 简答题——神经冲动传导实验探究及其综合
二、基础知识概述
1.神经元类型
如何分布?
神经元
神经末梢 神经元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神经纤维)
郎飞氏结
神经结构
神经
神经纤维
血管 成束的神经纤维
轴突 髓鞘
2、细胞跨膜电位的产生及其机制 (1)细胞外记录
★增加刺激强度对动作电位幅度和频率有和影响?
( 2)非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的主要生理功能
(1)作为快速、长距离传导的电信号; 。 (2)调控神经递质的释放、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
分泌。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离子学说(ionic theory )对动作电位的解释
1)某种刺激使细胞膜产生较缓慢的去极化(从a → b)
RM6240C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S+ S- E R1 - R1+ R2- R2+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电刺激实验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电刺激实验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 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P20
损伤
今年的高考题刺激在右侧
(2)细胞内记录
尖端直径0.5m 的玻璃微电极
用玻璃微电极做细胞电生理实验 剑桥大学Hodgkin和Huxley用金属微电极对枪乌贼巨神经 纤维电活动进行系统研究, Hodgkin和 Katz提出离子假说。
3、动作电位的传导 (Conduction of AP)
+ + + +-+-+-+-+ + + + + + + + +



-+-+
-+-+
--- 局部电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 + + +
----
由于电 位差的 存在而 使电荷 产生移 动
5)开放的钠通道失活、关闭。而此时延迟性钾通道开放, K+在强大的电动势(Vm-Ek)作用下迅速外流,使膜 复极化,回到静息水平(从d→ e )。
钠钾泵结构:含有α 、β 两种亚基,在膜中形成(α 2β 2)四 聚体;α 大亚基是多次跨膜的整合膜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β 小亚基是糖蛋白。
(钾钠泵)
元之间的传递 5.阐明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6.简述大脑皮层的功能 7.描述体温调节
说明
1.“人的神经系统”及“大脑的结构”不作要求 2.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指胞体、树突与轴突三部分,其它
不作要求。 3“大脑皮层的功能”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与语言区
,其它不作要求。 4.小资料:“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突触的种类”、
2)当膜电位达到阈电位,膜上的钠通道开放,允许Na+ 顺着浓度梯度流进细胞。
3)Na+流入细胞引起膜进一步去极化,从而引起新的钠 通道开放,进一步加快Na+内流,形成循环,产生膜 的再生性去极化。这个过程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4)当膜电位上升趋近于ENa时,内流的Na+在膜内形成的 正电位足以阻止Na+的净内流,从而达到动作电位的 顶点d。其数值可用电位平衡方程计算。(从b →d )
K+、Na+离子通道——特殊蛋白的离子跨膜被动转运。可 被一些毒物或药物选择性阻断。
(2)细胞内记录 测量仪示波器
以枪乌贼巨大神经 纤维为实验材料 刺激仪器 示波器记录仪器 玻璃微电极
(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即细胞处于“静息” 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70mv) 。 极性:外正内负。即极化状态(polarization) 静息电位的的产生机制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专题培训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一、《教学指导意见》与《考试 说明》要求
二、基础知识概述 三、教学建议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1.辨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2.简述神经系统的作用 3.简述神经元及其主要结构 4.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
—离子学说(ionic theory )对静息电位的解释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离子
浓度(×10-3 mol/L) 离子
浓度 (×10-3 mol/L)
Na+
120
K+
5
Cl-
125
Na+
12
K+
125
Cl-
5
A-
108
膜内钾离子向膜外扩散到维持膜内外 动态平衡的水平是形成静息电位的离 子基础,所以静息电位主要决定于钾 离子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状态变化情况
极化状态 去极化过程
通 道
打开
打开
K+
行 为
流向膜外
流向膜外
通 道
关闭
Na+
行 为
不扩散
打开 流向膜内
反极化 复极化过程 状态 打开
内正 外负
流向膜外 关闭
不扩散
极化 状态
外正 内负
P21倒数第二行
P22
◆动作电位主要特点
(1)“全或无”性质:就单条神经纤维来说,如 果刺激未达到阈值,则不引起动作电位,而动作 电位一经引起,其幅度就可达最大值。
“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特点”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 阅读,不要求记忆和掌握的内容。 5.活动:“接受刺激,发生反应”不作要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试说明》要求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3)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Ⅱ
(4)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5)大脑皮层的功能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非衰减性 4)绝缘性 5)相对不疲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