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重点(人教版)★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第三课收复新疆1.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时间:1895年②地点: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对外关系逐渐紧张。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过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1842年,英军占领香港岛,逼近南京。
4.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需经双方协议。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修约遭拒。
2.过程:●1856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近北京。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等。
●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等。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3.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口号:“自强”与“求富”。
4.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5.结果: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签订《马关条约》。
初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1)第一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鸦片的输入危及到清朝的统治。
2.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人物: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5.《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军: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在浙江宁波被太平军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1.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
2.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3.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4.1976年,左宗棠进入新疆。
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5.为收复伊犁,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交涉。
6.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备。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7.左宗棠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1课鸦⽚战争【知识要点】1.爆发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业品、掠夺原料。
2.导⽕线:1839年6⽉3⽇,林则徐虎门销烟。
3.时间:1840年6⽉-1842年4.过程:1840年6⽉,英舰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
1841年,英军占领⾹港岛、关天培在虎门奋起抵抗战死。
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标志: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解析]1.为什么中国会在鸦⽚战争中失败?①清政府腐败⽆能。
②清政府由于闭关⾃守,经济发展⽔平远远落后于西⽅国家。
③⼤英帝国武器装备先进,性能优良。
2.你知道鸦⽚对中国有哪些危害?①导致⽩银⼤量外流、国家财政收⼊减少②腐化统治集团、毒害⼈民⾝⼼健康③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军队战⽃⼒。
[重点考点]1.鸦⽚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业品,掠夺原料。
)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时间:1842年内容:①割⾹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④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下,鸦⽚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割⾹港岛给英国,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量赔款,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开放⼝岸、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侵略,结果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4.(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为了抗击英军,(关天培)在虎门率兵抵抗、最后战死。
6.第⼀次鸦⽚战争,由(虎门销烟)引起。
7.(林则徐)领导了禁烟⽃争,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是当之⽆愧的民族英雄。
第2课第⼆次鸦⽚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知识要点]⼀、第⼆次鸦⽚战争爆发原因:鸦⽚战争后,西⽅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提纲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3.时间:1856-1860(在位)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5.结果:(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为商埠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中俄《》——割占领土最多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面积
共计150多 万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 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
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时间
1851年——1864年
地点
广西金田
定都
南京 天京
拜上帝教
慈溪战役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火烧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学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利
益,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
答案:B
【对应训练】 1.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他的主要依据是( C )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8.沙俄侵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沙__俄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1_5_0_多__万_____平方千米领土。
9.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 ___东__南__沿__海___ 一 带 深 入 到 __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地__区____ , 中 国 的 半 殖 民 地 化 程 度 ___进__一__步_____加深。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C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6.1860年,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圆__明__园_____进行抢 劫并放火烧毁。 7.《北京条约》:奕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 ___《__天__津__条__约__》_____ 继 续 有 效 外 , 又 增 开 _____天__津______ 为 商 埠 , 割 ____九__龙__司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 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 (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 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借口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 披着宗教外衣,为非作歹,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 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 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 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
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
之中。”
维克多•雨果 (l802~1885)
1860年10月,震撼世界的大抢劫开始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 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 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 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 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道光帝在位)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1)人物:1838年末,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4)虎门销烟:(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址:广州虎门海滩(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时间:1840.6~1842.82、直接缘故原由(借口、导前线):中国的禁烟运动3、根本缘故原由:英国决意翻开中国市场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29日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期中复习知识点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壮烈殉国
(5)义和团运动
5、面对侵略与反抗你有什么感想(启示)?
答:(1)落后就要挨打(2)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3)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6、列举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国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概括他们的共同影响?
答: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局限性: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前期运动中心北京主力学生
后期运动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
3、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性质),
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
5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2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4、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八国联军慈禧太后
2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
二、新疆危机: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2、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三、“海防”与“塞防” 之争。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保东南海防;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主张“海防”与“塞防” 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答: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映,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8课 辛亥革命
(2)、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请结合史实,写一篇50—150字的辩论稿。
答:这一观点不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六、评价左宗棠。(见课本第15页自由阅读卡,见课本13页画像。)
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但是左与李在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是抵抗派的著名将领,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驱逐外患,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发起了禁烟运动。
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青少年应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
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至1842年间。
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了这场战争。
中国的禁烟运动是直接原因,而保护鸦片走私则是直接接口。
结果,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联军是侵略者,他们占领北京后,于1860年火烧圆明园。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另一条约是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在慈溪战役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除伊犁外)。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至1895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了侵华战争。
邓世昌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主要战役。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并增加通商口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这次侵略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
两
次 根本原因 时间 规模目的结鸦 源自 战打开中1840 至
国市场 1842
英 军
打开中国 市场
《南京条约 》等
争 的 比
1856 英 进一步打开
至
法 中国市场
1860 联
《北京条约 》等
较
相同
军
扩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约 主 ②协定关税 要 ③五口通商
D.英、法、美、俄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
案”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
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
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B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练兵营
1.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 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 华的见证( 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练兵营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
了 “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
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
、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
——法国作家雨
圆明园现状
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 《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
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 津条约》的补充。
内容
清政府除承认《 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外,又增开天津为商 埠,割九龙司地方一 区给英国,赔款额也 大幅增加。
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6)颁布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7)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结。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3)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a.青浦大捷
b.慈溪战役
太平军运动结果怎么样?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 国运动被镇压下去了.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
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抗争、 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 气焰。
洪秀全塑像
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 么? 面对这种情况,人民群众有什么反应?农民 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 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 国局势急转直下。 发动起义 ,引发了太平军运动。
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 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
这次农民起义的发展情况如何?
看着被洗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 你有怎样的 感想?
英、法虽然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本质上却 如此野蛮和贪婪,对我们国家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 我们痛恨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同时,对我们国家当 时的腐败落后也非常痛心。今天,我们一定要努力 学习真本领,把祖国建设得空前强大,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兴趣小组同学在测绘清王朝国土面积时,发现现 在中国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原因是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了香港岛 B.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后果 D.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的结果 7、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 都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③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 发动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PPT课件
圆明园仅有的一套金 编钟中的两枚。
景 泰 蓝 麒 麟
漆器 21
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怀抱
22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 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 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 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23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25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
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
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
打棍敲,任意毁坏。
26
一、火烧圆明园
1、背景
(1)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英国已完成
工业革命 其他欧美国家
19世纪50年代 也正在进行
需要更为广阔的海 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 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 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 拿镶有珠王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 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 能运走,竟被打碎。
24
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 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 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 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 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 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 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 品,都付之一炬了。
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被割占、财 物遭掳掠、主权被践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4
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列强为什么发动第二次鸦 片战争?
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 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 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 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 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 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 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 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共30张PPT)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
A 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13.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 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 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 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纥付款 。材料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 劫掠者是谁?
蒲岛
150多万平方公
里,相当于英法本土面 积的二倍,四个日本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 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的 待议地区
1858年《爱珲条约》割
60 占的 多万平方公里
40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 万平
方公里
C.法国殖民者
D.法、俄殖民者
6.沙皇俄国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黑龙
B 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千米中国领
土?( )
A.中俄《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7.在1858年,一位中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
A 地区捕鱼遭到沙俄士兵的阻挠,他驱逐渔夫的理
结合课本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一事件的认识。
材料: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 。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 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收藏量达6000多件。
认识: ①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 ②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 ③中国优秀文化遗产遭受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④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 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背诵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3、中国近代的第一场战争: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842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关天培——虎门海战)4、《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城,并抢劫、火烧我国的建筑艺术精品——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让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4、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组成“洋枪队”镇压太平军。
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天平军击毙“洋枪队”统领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第3课:收复新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英俄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1875~1878年,左中棠率兵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复伊犁。
4、1884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1894年,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对于八年级历史第2课的知识,做好八年级历史第2课知识点的总结,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记忆和背诵。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历史第2课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八年级历史第2课知识点: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八年级历史第2课知识点: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
(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八年级历史第2课习题1.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A. 鸦片战争期间B.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2.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B.英法联军C.英美联军D.八国联军3.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火烧圆明园。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火烧圆明园。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