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练习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练习题附解析答案
答:他们一共栽了()棵树。
20.一(5)班有73个学生,3个老师,每人一瓶矿泉水,75瓶够吗?
五、口算和估算
21.直接写得数。
6×8=9×7=3×6=8×3+5=
46+4=8×7=9+57=100-80-8=
六、竖式计算
22.笔算.21+47=
参考答案:
1.D
【解析】略
2.C
【详解】略
3.B
【详解】略
【详解】略
7.36 26 33
【解析】略
8.(1)20;22;24;
(2)50;45;40;
(3)
【详解】略
9.38 35 23
【解析】略
10.见详解
【分析】①因为只有7+5=12,所以第二个加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的数加上1再加上进上来的1,得数为9,则第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为:9-1-1=7;
②因为9-9=0,所以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是9;又因为2-2=0、2-1=1、2-0=2,同时又要满足减数、差都是两位数,因为减数十位上只能是1、这样差的十位上就是1。
2022年12月2日小学数学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比27大得多的数是()。
A.10B.25C.30D.90
2.4个8相加,列式正确的是()。
A.4+8B.4+8+8+8+8C.8×4
3.所有的()都相等。
【详解】如图:
【点睛】熟悉100以内加减法的规则,同时又要结合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有一定难度。
11.√
【详解】略
12.×
【分析】两位数的右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写,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相应的数位上写几。

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测试卷(附答案)1.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大树高16( )茶杯高约20( )小明身高136( )2.3个7相加得( )。

4和5相加得( )。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五五( )三( )十八( )九( )4.在括号里填上“>”“<”或“=”。

4×8( )3281( )27+541米( )99厘米1×1( )1+134-2( )6×665分( )1时5.在括号里填上“>”“<”或“=”。

14+8-2( )14+8+26×4÷3( )4×3÷660-(13+12)( )5×74×7+21( )45÷5×66.“小马虎”计算48加一个一位数时,把这个一位数加到十位上去了,结果得7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7.图中有( )条线段;有( )个直角。

8.按规律填一填。

16,24,32,_______,_______,56,________。

9.如果★-30= ▲-28,那么★( )▲;如果★×4=5×■,那么★( )■(填“>”“<”或“=”)。

10.用6、2、7三个数字,能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

11.数一数,(如图)一共有()个角。

A.3 B.6 C.412.一节数学课的时间是35()。

A.元B.分C.米13.小明6:55从家中出发去上学,30分钟后到学校,小明到学校的时间是()。

A.7:15 B.7:20 C.7:2514.从3、5、6三张卡片任意抽两张求和,所得的得数一共有()结果。

A.3种B.4种C.6种15.小亮买了一本书,付给营业员阿姨6张5元,找回的钱不到5元,那这本书的价格是()。

A.30元B.28元C.25元16.图()可以用9÷3=3表示。

A.B.C.17.直接写得数。

3×6=9+9=5×4=28÷7=45-8=5÷5=72÷9=6×1=40÷5=35÷7=9×6=16÷4=18.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拟、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开展思维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展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9-3-4= 8-2-3= 9+0+1=4+3+2= 5+4+1= 5-3-1=2+4+0= 10-7-2= 10-1-6=指生答复。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4+3+2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展计算。

(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老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老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好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如今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好并读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1]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一、请你填一填。

1、100厘米=()米 23米-8米=()米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7 < 27 ()<5×76×()<15 45 > 7 ×()5×()<43 56>9×()()×7<60 20>3×()4、在算式2×8=16中,2是(),8是(),16是()。

5、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数学书长21()黑板长4()旗杆高10()图钉约长1()6、有5个,的个数是的3倍,有()个。

7、一把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个是直角。

8、在○里填上“+”、“-”、“×”或“<”、“>”、“=”。

8○6=48 36○73-37 9×7○652○2=4 43○6×7 18○9=99、1米=()厘米我的身高约()米()厘米。

10、小刀长()厘米蜡笔长()厘米11、左边的线段估一估长(),量一量实际长()。

12、9×7=( ),表示( ),读作( )。

13、图中有( )条线段;有( )个角。

14、用 这四张卡片能组成( )个两位数。

15、奶奶带了100元钱,买了一瓶油28元,一包米61元,大约一共用去( )元,大约还剩下( )元。

16、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 ); 4个8相加的和是( )。

17、 7+7+7+7+7=( )×( ); 4+4+4-4=( )×( ); 6+6+6+6+6+3=( )×( )+( ) 18、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四( )二十四 ( )九 五十四 七八( )汽车长4( ) 铅笔盒长20( ) 大树高16( ) 教室的门高2( )练习本宽15( ) 男孩子的头发约长4( ) 20、角有( )个顶点,( )条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12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12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一、请你填一填。

1、100厘米=()米 23米-8米=()米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7 < 27 ()<5×76×()<15 45 > 7 ×()5×()<43 56>9×()()×7<60 20>3×()4、在算式2×8=16中,2是(),8是(),16是()。

5、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数学书长21()黑板长4()旗杆高10()图钉约长1()6、有5个,的个数是的3倍,有()个。

7、一把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个是直角。

8、在○里填上“+”、“-”、“×”或“<”、“>”、“=”。

8○6=48 36○73-37 9×7○652○2=4 43○6×7 18○9=99、1米=()厘米我的身高约()米()厘米。

10、小刀长()厘米蜡笔长()厘米11、左边的线段估一估长(),量一量实际长()。

12、9×7=(),表示(),读作()。

13、图中有( )条线段;有( )个角。

14、用这四张卡片能组成()个两位数。

15、奶奶带了100元钱,买了一瓶油28元,一包米61元,大约一共用去( )元,大约还剩下( )元。

16、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 ); 4个8相加的和是( )。

17、 7+7+7+7+7=( )×( ); 4+4+4-4=( )×( ); 6+6+6+6+6+3=( )×( )+( ) 18、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四( )二十四 ( )九 五十四 七八( ) 汽车长4( ) 铅笔盒长20( ) 大树高16( ) 教室的门高2( )练习本宽15( ) 男孩子的头发约长4( ) 20、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1、把图中的直角用“ ”画出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训练模拟考试题卷(答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训练模拟考试题卷(答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训练模拟考试题卷(答案含解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训练模拟考试题卷(答案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口算和估算 1.我会算。

4030+= 1060+= 2070+= 2050+=8010-= 4040+= 9080-= 8040-= 2020+= 7060-= 3060+= 5050+= 5040-= 10050-= 4030-= 6050-= 2080+= 3010-= 8020-= 8010+=2.看谁算得都对!3+1= 2-2= 5-4= 4+3-5= 8-0= 4+5= 9-3= 10-6+1= 2+6= 10-2= 7-0= 8-3-5= 二、填空题3.两个数的差是100,被减数减少52,减数增加15,现在的差是( )。

4.在括号里填上“>”“<”或“=”。

39-4( )36 68-40( )28 76-8( )67 87-30( )49 94-7( )88 53-9( )45 26+30( )63-7 96-70( )6+70 5.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双双可能有多少枚邮票?(2)平平可能有多少枚邮票?6.看图列出算式。

7.动物打靶比赛成绩统计如下: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 )=493×( )=21( )×4=285×( )=356×( )=18( )×2=127×( )=212×( )=14( )×( )=369.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5千米=( )米6000千克=( )吨10米=( )厘米10.量一量,填一填。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训练模拟考试题卷(答案含解析)大约长( )厘米大约长( )厘米大约长( )厘米11.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下午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角是( )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开展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学生准备:学具钟,纸片教学方法:探讨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

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

请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体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谁设计的最合理?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完成书上68页的说一说。

〕三、练习稳固1、投影书第69页练一练第1题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答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试卷题目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试卷题目
文本情感真实,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有美好的意境。教学时,力求体 现自主阅读,自行探究,自我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 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 抓住“三次笛声”这条主线,启发学生体会在不同环境下强强听到爷爷笛声 的不同感受。指导学生通过找、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想象,互 相交流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①“道德抉择”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举例 说明。
②齐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三、回归整体,再次感悟作者的情感 1. 课文是按着“钓鱼——放鱼——启示” 的 顺序来记叙的,想一想“我”的情感发生了几次 变 化?是怎么变化的?
(“我”钓到大鲈鱼,十分惊喜;父亲要“我” 把鲈鱼放回湖里,“我”极不情愿;后来,“我” 领 悟到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在三十四年的人生旅途 中,面临各种诱惑,“我”变得非常坚定。) 2. 引导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我的思想感情和 父 亲的人格。 四、拓展与练习 1.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 他 们说什么? 2. 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启示, 写 一写。
8×9=
6×7=
5×6=
4×9=
32 —8 =
40 + 28 =
5×4= 7×8= 56 + 9 =
9 × 7 —7 = 6 × 9 + 9= 67—40 + 21 =
2、笔算下面各题。(10 分,前两题 4 分,后两题 6 分)
19 + 58 90—45 29 + 35 + 9 75—46 + 3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60 分钟完成)
一、 填一填。(26 分,每空 1 分,其中第 1 题 4 分,第 8、9 题各 2 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期末测试卷一、填一填。

(1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1.7×8=()读作:()。

2.学生尺上,从刻度0到5是()厘米,从刻度4到6是()厘米。

3.4个小朋友握手,每两个人握1次,一共要握()次手。

4.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5.比72少19的数是(),36比24多()。

6.5+5+5=()×()7×6+7=()×77.用0、2、6这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它们相差()。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1524()()()9.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八()七七()六()五十四()八二十四五()三十九九()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2945>5×()7×()<50()×8<5540>()×96×()<551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数。

4×()=()×()9×()=()×()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1.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 2.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16。

() 3.用口诀“三五十五”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3×5=15和5×5=15。

()4.左图中,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5.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只能写出1个乘法算式。

()6.4位同学每两个人之间要通一次电话,共要通6次电话。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乘积是12的算式是()。

①10+2②20-8③2×62.有两排同学在跳舞,前排3人,后排5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

①3×5②3×2+5×2③3+53.测量铅笔的长度,一般用()作为单位。

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期末复习整理卷及答案

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期末复习整理卷及答案

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期末复习整理卷及答案上海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计算:7 + 3 = ?A. 10B. 9C. 8D. 72. 填空:10 - 5 = ?A. 5B. 4C. 3D. 23. 下面哪个数字不属于偶数?A. 2B. 4C. 5D. 64. 用手指数数,30以内的奇数一共有几个?A. 14B. 15C. 16D. 175. 某天早上,小明身上有10元钱。

他买了一本绘本,花了4元,还买了一个饮料,花了3元。

小明还剩下多少钱?A. 1元B. 2元C. 3元D. 5元6. 把10元钱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钱?A. 3元B. 4元C. 5元D. 6元7. 若30 ÷ 3 = ?则3 ×? = 30A. 3B. 6C. 9D. 128. 填空:10 ÷ 2 = ?A. 5B. 6C. 7D. 89.下面分数中,哪个分数是小于1的假分数?A. 2/3B. 3/4C. 4/5D. 6/510. 用连线将图形与它们的名字配对:(图片识别配对,此处无法呈现)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5 + 3 = ?2. 6 - 2 = ?3. 下图中的数字是多少?(图片识别配对,此处无法呈现)4. 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占全图的几分之几?(图片识别配对,此处无法呈现)5. 10 ÷ 5 = ?6. 连线配对:(汉字与拼音配对,此处无法呈现)7. 用算式表示下面问题:叔叔给了我6个苹果,我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8. 分数中,分子表示的是什么?9. 12 ÷ 3 = ?10.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cm,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cm?三、解答题(共40分)1. 画出下列算式的算盘表示,并计算结果。

3 +4 + 2 =答:(画出算盘图示,此处无法呈现)计算:3 + 4 + 2 = ?2. 阅读下面的问答,然后回答问题:小明有7根铅笔,小华有3根铅笔,他们一共有几根铅笔?答:3. 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4块糖,一共发了几块糖?答:4. 中国国旗上有5颗星星,其中红色的星星有几颗?答:5. 下面哪一个公式表示的是将10等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多少?A. 10 ÷ 5 = ?B. 10 ÷ 2 = ?C. 10 + 2 = ?D. 10 - 2 = ?答:最后记得进行试卷检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长度单位测量》(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长度单位测量》(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长度单位测量》(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面描述的3句话中,正确的是()。

A. 小刚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

B. 手中这份试卷的宽大约20米。

C. 学校的升国旗的旗杆约12厘米。

2.青山小学操场上的一条跑道长()。

A. 60米B. 6米C. 60厘米3.一棵大树高16()。

A. 厘米B. 米4.大人一步长50()。

A. 米B. 厘米5.下面测量中量得对的是()。

A.B.C.6.一根铁丝长50米,第一次用去21米,第二次用去27米,还剩()米。

A. 2B. 6C. 127.生活中()的高度最接近于1米。

A. 讲台桌的高度B. 电视机的高度C. 教室门的高度D. 台灯的高度8.在尺子上从刻度4到刻度8是()厘米。

A. 13B. 4C. 8二、判断题9.99厘米长的铁丝比1米长的绳子要长。

()10.100厘米比1米要长。

()11.一支粉笔长7米。

()1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13.一支钢笔长14分米。

()14.小华的身高是176厘米。

()15.一个操场的周长是400厘米。

()三、填空题16.在横线上填上“>”“<”或“=”。

79________80+1 7米________ 30米-3米 57+20________91-184+5________4×5 34厘米________ 3米63-13________32+1817.小海的妹妹身高60厘米,再长________厘米就有1米高了。

18.在横线上填上“>”“<”或“=”83-60________33 9+67________69+7 10厘米________ 10米43+34________67 4+38________40+38 1米________ 70厘米+25厘米19.如下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________毫米,合________毫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8.( )里最大能填几? ( 8 )×8<65 ( 44 )<———— 5×9 45 30>5×( 5 ) 48 > ( 9 )×5 4×( 9 )< 37 ( 7 )×5 < 38 59 > 7×( 8 ) 9. 右图中有 (10)条线段,
·
·
·
二、判断 1、8+8+8=3×8=8×3 (√ ) 2、计算3×7和21÷3时,都用口诀“三 七二十一”。 ( √ ) 3、把36分成4份,每份都是9。 ( ×)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 ————————— ————————— 10 99 90。 ( ×)
1. 3米-100 厘米 = ( )米 2 —————
1米
6米+49米=( 55 )米 1 米-20厘米=(80)厘米 ——
100厘米
2. 15÷5=3表示①把( 15)平均分成 ( 5 )份,每份是(3 ); ②15里面有( 3)个(5)。
6×5=( 30 ),表示( 6 )个 ( 5 )连加。 18÷3=( 6 ), 表示把(18 )平均 分成( 3 )份, 每份( 6 ),还表 示( 18)每 ( 3 )个一份,可以分 成( 6 )份。 5个3比4个3多( 3 ); 6个5比4个5多(10 )。
99-10=89
5、“ ( ) ”这是一条线段。 ×
6、一个正方形桌面有4个角,锯 掉一个角,还剩3个角。 ( ×)
1.( C )是你在镜子里看 到的F的样子。
左右方向相反
2、4×3+3可以用算式(B )来 表示。 A. 4×6 B 5×3 C 4×4
1. 小明的妈妈有100元钱,她在下面的 衣服中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她应 该付多少钱?
4.
32元 9元 5元 8元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专题)课件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专题)课件
表内除法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复习导入
议一议:把15个桃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
知识梳理 你能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
1、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叫作平均分。
有一盘桃子,比6个多,比10个少。平均分给4只 小猴子正好分完,这盘桃子一共有( 8 )个。
A 、7
B、 8
C、 9
连一连,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巩固练习
连一连
连一连
填一填。
小军
看到的是侧 面,手向右
看到的是)
小明
( 小军 )
( 小明 )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 再看一看。
(妙想) (笑笑) (奇思 ) (淘气)
想一想,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哪位小记者拍摄 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10厘米(< )10分米
80分米(=)8米
把下列各数量按顺序排列 5m 20dm 90cm 8dm 100cm (80dm)<(90cm )<(100cm)<(20dm )<( 5m ) 8米 79厘米 1米 60分米 1厘米 ( 8米 )>(60分米)>( 1米 )>(79厘米)>(1厘米)
你来选 1.小明身高15( B )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用 米 作 单 位 量 长 度 (m)
2.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黑板、操场、桌子 等可以用米作单位。
测量 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
厘米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写 作1cm,读作1厘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 作1cm,读作1分米。
米用字母m表示,1米写作1m, 读作1米。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同步及期末总复习试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同步及期末总复习试题

(第一单元)一.我会填。

1. 1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64厘米-7厘米=()厘米1米-20厘米=()厘米 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 ()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 ()你的身高1()30()4. 图中共有()条线段。

5.铅笔长()厘米二.我会选。

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里。

1.要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①1 ② 0 ③ 102.生活中()的高度最接近于1米。

①写字台的高度②电视机的高度③台灯的高度3.1米减去1厘米,等于()。

①0米②99厘米③99米4.量一枝铅笔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①米②厘米5.你的数学课本长()。

①1米②18厘米③21厘米6.下面()是线段。

①②③④7.小明身高85厘米,小亮身高比小明矮5厘米,小亮身高是()。

①90厘米②80厘米③85厘米三.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1.一枝粉笔长90厘米。

()2.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一间教室长9厘米。

()4.一根旗杆高10厘米。

()5.量黑板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6. 5厘米比2米长。

()7.谁量的对?对的画√。

长5厘米。

长4厘米。

□□四.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2米10厘米○2米 5米○500厘米98厘米○1米 15米+8米○23厘米42厘米○24厘米五.量出下面图形各边的长。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六.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2厘米长一些的线段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七.解决问题。

1.两根同样长的接力棒,每根长30厘米,两根一共长多少厘米?2.一条绳子用了27米,还剩9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米?3.小红去年身高是80厘米,今年身高是98厘米,他比去年长高了多少厘米?4.小芳、小刚和齐齐投垒球比赛。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试卷篇一:2022-2022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2022-2022年度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

〔36分〕1、78厘米+22厘米=〔〕厘米=〔〕米〔〕小时=60分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3 < 27 〔〕<5×74、在算式2×8=16中,2和8是〔〕,积是〔〕。

5、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小明身高132〔〕小花身高1〔〕32〔〕6、一个要9元,买7个要〔〕元。

列式是〔〕,口诀是〔7、一把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长方形有〔〕个直角。

8、在○里填上“<、>、=〞或“+、-、×〞9+56○6436○73-379×7○651小时○65分钟20○4=164 ○ 9=360 ○9=9 0 ○ 9=010、小刀长〔〕厘米蜡笔长〔〕厘米11、用这三张卡片能组成〔〕个两位数。

12、7+7+7+7+7=〔〕×〔〕;4×4-4 =〔〕×〔〕;13、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乘法算式。

〔〕二十四〔〕二十四14. 〔 : 〕也可以表示成〔〕。

过20分钟是〔 .二、选择题〔3分〕1、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元。

A、22B、30C、202、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A、5×4B、5×3+4C、4×5-13、3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手一次,共要握手〔〕次。

A、3次B、4次C、6次三、判断〔4分〕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4、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是不一样大的。

〔〕四、我会连〔6分〕2.小华吃完饭前做作业,后去看电影,他9点50吃饭。

做作业看电影吃饭9:50 10:208:30五、计算〔22分〕1、口算〔6分〕64-18=36+24= 5+35=0×7 6×7= 3×9=6×7+24=8×〔71 - 66〕= 30-〔19+6〕=2、用竖式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上)数学复习纲要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2)从刻度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 1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64厘米-7厘米=()厘米 1米-20厘米=()厘米 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 ()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 ()你的身高1()30()4. 图中共有()条线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一)
班级()姓名()学号()1、下面的线段各长几厘米?
2、
3、在()里填“米”或“厘米”。

4、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5、找规律填数。

6、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7、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个四边形。

8、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三角形,最少分几个。

9、按要求分一分
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五边形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五边形一个三角形和
一个四边形10、按要求填空。

(1)0+0+0+0+0=()×()
(2)5×4+5=()×()
(3)1+1=()×()
(4)6+6+6+2=()×()+()
(5)6+6+6+2=()×()-()
(6)3×6-5=()
(7)7+5×4=()
(8)18-3×4=()
在括号里填最大的数3×()<14 25>6×()()+20<50
11、

12、列两个乘法两个除法算式。

13、
14、4个6比3个6多(),比5个6少()。

15、列式计算。

6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是8,商是多少?
2个6相乘的积是多少?6和2相加的和是多少?
16、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
()。

17、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40块少。

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
友的人数同样多。

可能有()块糖?有()个小朋友。

18、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2+2可以写成2×2,3+3也可以写成3×3。

()
(2)6+6表示2个6相加。

()
(3)2×5读作2乘5,6÷2读作6除2。

()
(4)10朵小红花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一定有2朵。

()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一定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形状()(7)明明比君君多6支铅笔,所以明明给君君6支铅笔两人的铅笔就同样多了。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二)
班级()姓名()学号()1、
2、下面的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3、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4、连一连
5、
6、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7、
8、
9、
(1)、红红比亮亮矮6厘米,红红身高多少厘米?(2)、明明比红红高,比亮亮矮。

明明可能高多少厘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三)
班级()姓名()学号()1、农民阿姨摘西瓜,上午摘了38个,下午摘了46个。

(1)、一共摘了多少个?
(2)、运走60个,还剩多少个?
2、食堂里原来有45棵大白菜,吃了37棵。

(1)还剩多少棵?
(2)又买来28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3、二(1)班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

其中的31棵是男生栽的。

(1)、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2)、女生栽了多少棵?
4、
(1)、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2)、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
5、
6、刘芳与李宁玩飞行棋,李宁已经走了32格,刘芳比李宁少走6格。

刘芳走
了多少格?
7、冬冬浇了36盆花,小玉比南南多浇4盆,比冬冬少浇12盆,小玉浇了多少
盆?
8、
9、
10、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11、有两堆棋子,第一堆10个,第二堆6个,从第一堆中拿几个放在第二堆后,
两堆棋子数同样多?
12、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图形吗?
△△○○○△△○○○
(1)、一共画了多少个△?
(2)、一共画了多少个图形?
13、妈妈买了3块蛋糕,每块6元,买蛋糕用去多少元?
买巧克力比买蛋糕多用5元,买巧克力用去多少元?
14、小兰家栽了2行桃树,每行6棵。

小芳家栽了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
4棵。

哪家栽的桃树多?多多少棵?
15、
三人各要用多少元?
16、每本笔记本4元。

(1)、小红买了3本笔记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2)、她付出15元,应找回多少元?
(3)、小军要买6本笔记本,他带20元够吗?
17、
(1)、王阿姨要编20个竹篮,需要多少天?
(2)、王阿姨3天可以编多少个竹篮?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学校生物小组种了24盆黄菊花和6盆白菊花,一共种了多少盆菊花?每班
分5盆,可以分给几个班?
19、
20、
(1)()两人抬的次数少?(填“男生”或“女生”)(2)女同学一共抬了多少次?男同学呢?
21、42颗山楂串成糖葫芦
(1)每串穿6颗,一共可以穿多少串?
(2)平均穿成7串,每串穿多少颗?
22、
一共有49块,能拼几排?
23、
24、(1)7组小朋友做游戏,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
(2)28个小朋友做游戏,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28个小朋友做游戏,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几人?
25、(1)21盆花,送给幼儿园3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盆?
(2)21盆花,送给幼儿一些后还剩7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
26、买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7支圆珠笔。

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支钢笔,如
果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支?如果每支圆珠笔2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27、有35,摆成如右图的物体。

可以摆多少个?
28、
(1)8辆小汽车要收费多少元?
(2)7辆面包车要收费多少元?
(3)自己再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29、
30、
把24本书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本?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本?
31、妈妈带了6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锅,只能买哪一种?
32、
小红买一种食品,正好用去18元。

她买的可能是什么?买了多少?33、24人到公园划船,每只大船坐4人,每只小船坐3人。

选哪种船需要的
只数少?
34、17个男同学和15个女同学到校外参加义务劳动,每8人一组。

参加义务
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分成了几组?
35、
(1)搬一套课桌椅要多少人?
(2)一次搬8套课桌椅要多少人?
(3)27人同时搬,一次可以搬多少套
36、(1)一根拔河绳长25米,一根防救生绳比拔河绳长5米。

这根消防救生绳
长多少米。

(2)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用去29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3)一根绳子长70米,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用去29米,还剩多少米?
37、
写出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计算。

条件:,
问题:?
列式:。

38、路的两边一共插了16面彩旗,摆了14盆花。

平均每边插
多少面彩旗,摆多少盆花?
39、卡尔和米德一起到文具店买钢笔,他们打算买每支6元的钢笔,结果需要54元钱,他们的钱不够,又换成买相同数量的每支4元的钢笔,钱刚好用完,他们一共带了多少钱?
40、在3月植树活动中,第一小组植树24棵,第一小组植树棵数是第二小组植
树棵数的3倍,两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41、妈妈买回来24米布,然后平均分成了4块,每块是几米?如果每块做2
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
42、卡尔爱吃一种钙片,一瓶装有48片,按规定每天两次,每次3片,这瓶钙
片能吃几天?
43、二(1)班同学排成两队做操,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第二队原有学生多少人?
44、今天天气真好,我们班到野外去郊游。

我们一共有55人,打算
租9辆面包车,每辆面包车可以坐6人,请问租9辆够吗?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