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初中生必备:文言文翻译的9大技巧
初中生必备:文言文翻译的9大技巧1.熟悉词汇及语法知识:2.理解上下文语境: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理解上下文语境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词汇用法、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单靠词语本身的字面意思并不足以完整表达作者的意图。
因此,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测出句子的含义,从而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这需要对文言文的整体语境和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需要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包括语言转换、比喻等,来实现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恰当表达。
3.注意文言文的“形义转化”:4.重视修辞手法的表达:5.注意古代人名、地名的翻译:6.注意虚词的翻译:在翻译文言文时,需要特别注意其中出现的古代人名和地名,因为它们可能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和含义有所不同。
为了准确地进行翻译,我们需要了解古代人名和地名的用法和含义,以免因误解而导致翻译错误。
举例来说,有些古代人名可能是一个代称,而非真实的姓名,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测其代表的含义。
同时,一些古代地名在现代已经不存在了,需要通过历史资料和地理知识进行合理的翻译,以使得翻译准确无误。
因此,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正确把握语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序上存在不同,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序,以避免因为语序不同而误解文章的含义。
文言文的语序比较灵活,经常采用倒装、并列和省略等语法手段,而且修辞手法较为丰富,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语序,才能准确地表达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
因此,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语序是进行翻译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8.注意语气和语调的表达:在文言文翻译中,正确表达原文的语气和语调非常重要,因为这对于表达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文言文中的语气和语调包含了很多丰富的表达方式,如喜怒哀乐、疑问反问、讽刺嘲讽等等。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初中文言文翻译常用技巧总结(2篇)
初中文言文翻译常用技巧总结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
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二、换替换词语。
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丽是用了另外的词。
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
例如: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列论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此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另外,有的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敲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膈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三、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你太不聪明了!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您凭借什么应战呢7还自扬州。
(《伤仲永》)(状语后置)——从扬州回家。
四、引引申词义。
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奇迹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例如: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
初中语文文言文背诵翻译技巧窍门
初中语文文言文背诵翻译技巧窍门一、文言文与白话文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讲讲他们。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
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
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
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二、背诵方法指导: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
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
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实例解析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实例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在具体运用时,需要几种方法结合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初中考试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要遵循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做到“忠实原文”(信)“表意明确”(达)“简明优美”(雅)。
“忠实原文”就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能遗漏,也不能多余,要求字字落实。
“表意明确”就是要做到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简明优美”就是在翻译文言文时用简明、优美并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式文言文翻译的方式通常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易记住词义,可以积累文言词汇,感悟古人写作习惯。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在文言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并且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
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法”,即“留”“补”“删”“调”等。
1. 留“留”,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保留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2. 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关键信息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2、常见的文言文词汇翻译方法3、文言文句式的翻译要点4、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如何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6、翻译后的检查与修正方法1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含义,不随意增减或篡改;“达”指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雅”指译文要有文采,尽量生动形象。
11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文言文时,应以直译为主,即逐字逐句地将文言词汇和句式转换为现代汉语。
当直译无法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时,可采用意译。
但意译应基于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不能偏离原意。
112 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对于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历史、典故等,应尽量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避免过度现代化的解释。
12 常见的文言文词汇翻译方法121 单音节词转换为双音节词古代汉语中多使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例如,“妻”可译为“妻子”,“走”可译为“奔跑”。
122 古今异义词的翻译注意区分古今词义的差异,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现代则泛指江河。
123 通假字的识别与翻译准确判断通假字,并替换成本字进行翻译。
124 一词多义的选择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多义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
13 文言文句式的翻译要点131 倒装句的调整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调整。
132 省略句的补充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主语、宾语、谓语等成分,使句子完整通顺。
133 判断句的翻译用“是”“不是”等词语准确表达判断的意思。
134 被动句的转换将被动的表述转换为主动或“被”字句。
14 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41 联系上下文翻译时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字词或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和翻译。
142 注意虚词的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和含义,要准确把握其在句中的作用。
143 避免望文生义不能仅凭字词的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要深入理解其在古代语境中的含义。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第一篇范文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其特点是简练、含蓄、典雅。
要翻译好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特点,才能准确传达其意义。
1.简练:文言文用词简洁,一个字往往代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甚至多个词。
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字义。
2.含蓄:文言文表达往往含蓄而委婉,需要译者充分理解文化背景,恰当表达其含义。
3.典雅:文言文语言典雅,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等。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二、掌握翻译原则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忠实于原文:翻译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不添加个人理解,不随意删减或增补。
2.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用现代汉语表达,同时保持原文的风格。
3.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使译文通顺、符合逻辑。
三、翻译方法与技巧1.直译:对于可以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采用直译的方法,确保翻译准确。
2.意译:对于无法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意译,使译文通顺。
3.留白:对于原文中含糊不清或有意留下的空白,可以适当留白,不必强求翻译。
4.注释:对于一些特殊用法或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词语,可以在译文后加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实例: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分析:此句中,“学而时习之”是一个完整的意群,表示学习的动作和方式;“不亦说乎”是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令人高兴吗?”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义,同时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五、结语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掌握翻译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呀。。
5、左右欲刃相如。
秦王左右的人想把刀给相如。
秦王左右的人想用刀杀死相如。
6、吾与汝毕力平险。
我和你竭力铲平危险。
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阻的大山。
选 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义,
通假字,应该体会作者原意,慎重挑选。
四、抢译题(一)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练习: 翻译下面一段话
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 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 之,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 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 去之易也。 杨树,横着种能活,倒着种能活,折断了 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 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 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 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 毁掉容易。
减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选
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字,应慎重挑选。
义,通假
套 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
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照套。
搬 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
不用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一、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三、做到“信”、“达”,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 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 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 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 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 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 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 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 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 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 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
一、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二、基本标准翻译的基本标志是“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三、基本要求1.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
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2.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3.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4.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5.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四、基本方法(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抄不翻译。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之增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之增
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
想要 而 得到 它了, 还 请求什么 呢? (换)(留)(换)(换) (换) (调、换)(换)
“对”、“换”、“留”、“删”、“补”、“调”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一点 三十二分。
作战,是要靠勇气的。(p80)
例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之,调整音节,无实 在意义)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
鼓进军。(p80)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一点 三十二分。
⑤补――补充
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地 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 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一点 三十二分。
“对”、“换”、“留”、“删”、“补”、“
•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 (4) 久之,能以足音辩人 • (5)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
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一点 三十二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刘备)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瞧不 起我),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第六页,编辑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 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 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
江黄河。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还不能建立王业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换) (留) ( 换) (换) (调)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一点 三十二分。
(3)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 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
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知识学习的重点之一,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主要以文言文中的句法,用词方法及句读等作为学习的要点。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那么文言文的教学就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下面就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谈谈我体会和操作问题。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字——信﹑达﹑雅。
信:译文忠实于原文,要求准确无误,不能随便增删内容和改变其风格。
达: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译文文字优美,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富有为采。
以上三个原则,对初中生的学习来说,前二个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要求,因此在译文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总原则。
那么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呢?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和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它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语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文言文翻译的注意点(一)找准译准句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也就是考试中的“给分点”(1)落实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它们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并且较难掌握的,常考的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
①确定词性;②确定词义。
a.语法结构分析法如: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孟子》二章中“饿其体肤”的“饿”如果翻译成“饥饿”,因其后面跟代词和名词,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应该是做宾语的,但饥饿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所以“饿”要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这就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去判定翻译词语才能是正确的。
b.句式结构分析法古代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为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必以分人。 译: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省略“之”)
补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根据上下文文
意,适当补充,使语大家好意完整。
23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全国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
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 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 “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 译”。
大家好24ຫໍສະໝຸດ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译: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 体,奖励善的惩罚恶的,不应该有 不同的法度。
译:皇宫中和朝廷中的人,都应该
一样对待,奖励善的惩罚恶的,不
大家好
3
热身练习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 并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2、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 亦以此自矜。
译:陈康肃公尧咨擅长(善于)射箭, 当时没有第二个,他也凭借射箭的本 领自夸。
大家好
4
指点迷津
大家好
5
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翻译原则: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 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必须)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 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必须) 雅,就是译文语体和语句规范、得 体、生动优美。 大家好(尽力而为) 6
文言文翻译的明确标准: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 也不能多余。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 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 以意译。)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大家好
7
最基本要求
一变二:文言文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现 代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因此,翻译 文言文就是将单音节的文言词变成双音 节的现代词。
例:尔安敢轻吾射?
译: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大家好
8
“六方法” ——留删换、调补贯。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大家好
9
删
有的助词只帮助表达语气
有的助词表示停顿
有的助词只是为凑足音节
有的起某种连接作用 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大家好
16
文从句顺调、补、贯。
典型例题解析
大家好
27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大家好
28
结束
大家好
29
文言文翻译
大家好
1
学习目标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明确的要求 和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
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段的语句。
大家好
2
考点透视:
1、实词(a.古今异义b.一词多义c.词 类活用d.通假字及其他重要实词。 2、虚词(之·而·以·其·为·于) 3、文章理解与人物评价 4、文句翻译:常见文言句式以及文 章重点词句关键词句。
应该有不同的法度。
大家好
25
文从句顺调、补、贯
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
所以不能“文从句顺”,主要就是
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
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
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
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
为要紧的。
大家好
26
“六方法”
——留删换,调补贯。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大家好
21
1、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2、 战于长勺。 即“于长勺战”在长勺作战。 3、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以军队中事 务繁多推辞。
调 文言文中倒装句翻译时要作调整,使
之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如“宾语前
置;介词结构后置…大家好…
22
1、见渔人,乃大惊。
译:(村人)见到渔人,(村人)就非 常吃惊。(省主语“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