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阅读训练8篇中考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1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
又一女赘曹宁为婿,相助工作,甚相得也。
二牛生一子曰三宝。
女亦生一女,因住母家,遂联名曰四宝。
其生也同年同月,差数日耳。
姑嫂互相抱携,互相乳哺,襁褓中已结婚姻。
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
小家不知别嫌疑,于二儿嬉戏时,每指曰:“此汝夫,此汝妇也。
”二儿虽不知为何语,然闻之则已稔矣。
七八岁外,稍稍解事,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不相避忌。
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锦夫妇并殁。
曹宁先流转至京师,贫不自存,质四宝于陈郎中家——不知其名,惟知为江南人——二牛继至,会郎中求馆僮,亦质三宝于其家,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
郎中家法严,每笞四宝,三宝必暗泣;笞三宝,四宝亦然。
郎中疑之,转质四宝于郑氏,而逐三宝。
三宝仍投旧媒媪又引与一家为馆僮久而微闻四宝所在乃夤缘入郑氏家数日后得见四宝相持痛哭时已十三四矣。
郑氏怪之,则诡以兄妹相逢对。
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遂不疑。
然内外隔绝,仅出入时相与目成而已。
后岁稔,二牛、曹宁并赴京赎子女,辗转寻访至郑氏。
郑氏始知其本夫妇,意甚悯恻,欲助之合卺而仍留服役。
其馆师严某,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昌言排斥曰:“中表为婚礼所禁,亦律所禁,违之且有天诛。
主人意虽善,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见悖理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
”以去就力争。
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
后四宝鬻为选人妾,不数月病卒。
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
或曰:“四宝虽被迫胁去,然毁容哭泣,实未与选人共房帏。
惜不知其详耳。
”果其如是,则是二人者,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瞑不视者矣。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116-120(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116-120(附答案与译文)116廷理击太子马楚王急召太子。
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
天雨,廷中有潦①,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②。
廷理曰:“车不得至茆门。
至茆门,非法也。
”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潦。
”遂驱之。
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
太子入为王泣曰:“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③击臣马,败臣驾。
王必诛之。
”王曰:“前有老主而不踰④,后有储主而不属⑤,矜⑥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
”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注释】①廷中有潦:庭院中有积水。
廷:通“庭”,院子。
潦(liǎo):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
②茆门:王宫的南门,又称雉门。
③殳(shū):古兵器名,用长的竹竿或木材做成,一端有棱,但没有刃。
④踰(yú):即“逾”,逾越,超越。
不踰,指不越法。
⑤属:归属。
文中指迎合,依附。
⑥矜:通“贤”,贤能。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
A天雨.,廷中有潦 B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C乃益.爵二级 D勿复过.E王必诛.之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①楚国之.法②王必诛之.B①廷理举殳而.击其马②非人哉!与人期,相委而.去。
C①太子入为.王泣曰②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①乃.益爵二级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二去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召急,不得须无潦。
译文:②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
译文:四、“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的表面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五、请你简单地谈谈对廷理和楚王的看法。
答:【参考答案】一、A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B砸坏。
C增加。
D犯错误。
E杀。
二、不同的是A和C。
A①助词,的;②代词,他。
C①介词,向,对;②介词,被。
B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
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
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
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
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
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
酒酣,共立河岸。
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
友招使还,应声又至。
足甫及岸,不虑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
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
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下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
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
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求睹其技睹:观看B.不虑岸已将圮虑:料想C.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踊:跃起D.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蹈:用脚踢解析:D项,蹈,“踏,践行”引申为“冒”。
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习:练习,学习B.素不习水习:习惯C.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跃:跳起D.友曰:“能越此乎?” 越:跨过解析:B项,“习”应解作“通晓,熟悉”。
答案:B【参考译文】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
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地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
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看他的本领。
他让我站在过道里,我面向前门,他先站到前门外面对着我;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对着我了。
像这样反复了七、八次,原来(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一跳就飞过屋顶了。
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
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
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训练8篇中考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训练8篇中考版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遇到了一只老虎,于是他躲进了一个石穴里,而老虎也跟着进去了。
这个穴很深,又弯又曲,樵夫一直躲着老虎,但老虎一直想要攻击他,努力向前。
樵夫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下一个人,于是像蛇一样爬了进去。
没想到几步之后,突然看到了天光,就爬了出来。
他用石头堵住了老虎的退路,然后点燃了两个穴,老虎被熏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寻找出路。
1.狐假虎威、虎视眈眈、如虎添翼、虎背熊腰。
2.(1) 穴深嵌空,又弯又曲。
(2)老虎一定想要攻击樵夫。
(3)用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
(4)指代老虎。
3.缭曲、蜿蜒。
4.(1) 樵夫十分困窘,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下一个人,于是像蛇一样爬了进去。
(2)这个故事也可以作为一个警示,告诉我们要保持冷静,寻找出路。
5.老虎的死因是被熏死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寻找出路。
文章讲述了甲与乙的故事,通过城隍神的话提醒人们要慎重选择朋友,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人性的本质。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适合初中生阅读。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文章开头没有明确主题,需要在前几句话中明确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同时,有些词语使用不当,比如“稍稍谯责之”应该改为“稍加责备”、“投牒诉城隍”应该改为“向城隍神告状”等。
改写后的文章如下:老虎之死,在于贪欲,欲望会让人失去理智。
如果老虎能够退一步,虽然不能吃到樵夫,但至少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在做事时,要考虑全局,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去做,遇到应该停止的事就停止。
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一意孤行,很可能会事与愿违。
甲和乙是好朋友,甲请乙帮助自己料理家务。
后来甲当了抚军,又请乙辅助公务。
乙的话甲言出即听从,时间一长,甲发现自己的财产都被乙侵占了。
甲发现后,虽然看出乙的奸诈,但是考虑到两人多年的情分,只是稍加责备了几句。
由于乙抓住了甲的短处和阴私,不但不认错,反而反咬一口,指责甲的不是。
《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练习答案及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练习答案及翻译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17分)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
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
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
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
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
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于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欻④隐。
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
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倩:请。
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
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③洫:田间的水道。
④欻(xu):忽然。
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
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
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盖规之也 ( ) (3)会有土寇( )(2)自谓可将十万( ) (4)沟洫甫成( )18、(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块然无与伍 (2)次日伺之,复然(3)几为所擒 (4)人几为鱼A、(1)(2)相同, (3)(4)相同B、(1)(2)不同,(3)(4)不同C、(1)(2)不同, (3)(4)相同D、(1)(2)相同,(3)(4)不同19、(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019南通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
2019南通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2018.7.31-8.1【南通】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
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注释]①排:批驳。
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
③鼎革后;入清后。
①兀坐;独自静坐。
⑤与:赞同。
8.请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2分)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好.饮酒,善衡文:(2)鼎革后,绝.意仕进:(3)或.问“圣叹”二字何义:(4)因为.诗吊之: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3分)除朋从谈笑外,惟无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11.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4分)(1)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2分)(2)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2分)12.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4分)【常州】甲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阅微草堂笔记中考版9篇(全新篇目)
阅微草堂笔记中考版9篇(全新篇目)《阅微草堂笔记》阅读训练(中考版)9篇XXX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
时盛夏,延坐书屋,其轩爽。
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
”XXX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
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
XXX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XXX:“犹是发,但稍乱。
犹是舌,但稍长。
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
XXX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鬼技穷,倏然灭。
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有蠕动。
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也?”竟不入。
(选自XXX《阅微草堂笔记》)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但稍乱().(2)及归途再宿()..2.划分句子节奏(断一处)。
忽自摘其首置案上3.翻译句子。
时严冬,延坐书屋,其轩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本文后可以看出XXX的族兄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罢本文,你遭到哪些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谜底:1.(1)只(2)比及第二次2.忽/自摘其首置案上3.略。
(见译文)4.勇敢、机智、不科学。
5.示例: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参考译文:XXX说,他的同族兄弟从安徽歙县到江苏扬州去,道上经过一个朋友家。
当时正是夏天,朋友请他在一间书房中休息,这间书房高大爽洁。
到了晚上,他请求在书房中住宿,他的朋友说:“这间书房闹鬼,晚上不能居住。
”他的同族兄弟一定要住,(他的朋友就同意了)。
到了半夜,有东西从门缝爬进来,薄得像一张作夹带用的纸。
进来后,伸展开成为人的形状,是一个女人。
XXX的同族兄弟一点也不害怕,那女子忽然散开头发,吐出舌头,模仿吊死鬼的样子。
XXX的同族兄弟笑着说:“散开的还是头发,只是有点乱;伸出的还是舌头,只不过有点长,有什么可怕的!”忽然她又把脑袋摘下来放在案几上。
XXX的同族兄弟笑着说:“你有脑袋我都不害怕,何况你现在已经没了脑袋!”这个鬼没有了办法,眨眼间就没有了。
中考语文总温习——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总温习——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二)(2021·镇江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共13分)太祖微行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
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
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
”“有田产乎?”曰:“否。
”“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
”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
”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渠有蜂十五桶。
此年月日相合之符。
”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回?”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
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
明岁,又复酿蜜。
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
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
”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
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注释】①太祖:明代建国皇帝朱元璋。
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
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
④渠:他。
⑤听:听作则,听凭。
⑥啖(dàn):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多少⑴尔蜂几何..⑵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互换⑶得不馁.:气馁(停止)⑷竭泽取之:舀干..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⑴然则何以自给?既然这样,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⑵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让蜜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
11.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现民与蜂相当,最后联想到取蜜与税收相似。
12.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答:太祖亲民,体恤民情;太祖擅长学习,接地气。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6-70(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66-70(附答案与译文)66管庄子刺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①将刺之。
管与止之曰:“虎者,戾②虫;人者,甘饵也。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战国策·秦策二》)【注释】①管庄子:与下文的“管与”都是人名。
②戾:凶猛,暴烈。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管与止.之曰() B子待.伤虎而刺之()C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D小者必.死,大者必伤()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待伤虎而.刺之。
A今两虎争人而.斗。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译文:②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译文:四、请你选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管与的话。
答:五、这篇短文有什么深刻的寓意?请用简要的话叙述出来。
答:【参考答案】一、A阻止。
B等待。
C举动。
D一定。
二、与例句完全相同的是B,该项与例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就”。
A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C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可是”。
D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三、①老虎是凶暴的野兽,人是它们的美食。
②(你)没费刺杀一只老虎的力气,却获取刺杀两只老虎的名声。
四、示例:①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②坐山观虎斗。
③两败俱伤。
④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答对任意一个都行。
五、示例:做任何事情只有把握好有利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有两只为争吃一个人而搏斗起来的老虎,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暴的野兽,人是它们的美食。
现在两虎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搏斗,小的那只一定会斗死,大的那只一定会受伤。
您等到那只大虎受伤后再刺杀它,那么,这是一举而获得两只老虎(的事啊)。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尝为献县令,良吏也。
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
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
徒遥应曰:“太守且至。
可引客权坐别室。
”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
”公大骇,日:“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
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
宁独老僧!”叉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
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
彼皆阳不识公耳。
”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日:“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
公之为郡,不减龚、黄①,然微不慊③于众心者,日好访。
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也,即乡里小民,孰无亲党,孰无恩怨乎哉?访甲之党,则甲直而乙曲;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
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访其有恩者,则有恩者必直。
至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
闾阎利病,访亦为害,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
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水有患则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
孰肯揆地形之大局,为永远安澜之计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
惟公俯察焉。
”公沈思其语,竞不访而归。
次日,遣役送钱米,归报公日:“公返之后,僧谓其徒曰:‘吾心事已毕。
’竞泊然逝矣。
”姚安公②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方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好官。
②姚安公:作者纪昀的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
③慊:不满,不高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官太平府时,有疑狱狱:案件B.彼皆阳不识公耳阳:同“佯”,假装C.本不应预世间事预:干预D.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竟:竟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太守且至且夫访之为害B.公之为郡,不减龚、黄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C.则甲直而乙曲竟不访而归D.再寄耳目于他人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3.下列选项中不全属于老僧反对恕斋私访的理由的一项是A.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B.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C.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D.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小民各私其身家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恕斋曾经担任献县县令,后来,升任太平府太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146-150(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146-150(附答案与译文)146张五焚网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①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
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
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
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
吾不忍见母死仔孤,故破网纵子。
”张五闻之,心感动焉。
由是焚网,永不复猎。
(《虞初新志》)【注释】①拥:抱,持。
这里指用爪刨。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张尝逐.一母鹿() B母鹿度.不可免()C顾.旁有浮土() D拥土覆.之()E而身.投于张五网中() F即破网出.鹿()G故破网纵.子() H乃引.二子下()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以.猎为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B①而身投于.张五网中。
②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C①遂为.张五所及。
②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D①人有母子之.情。
②张五闻之.,心感动焉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译文:②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
译文:四、张五的母亲为什么要放走母鹿及鹿仔?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五、母鹿掩盖好小鹿仔后自投罗网,这情景幸好被张五的母亲看到了,使她大发慈悲,放了它们母子。
①请你思考一下,用简要的话回答:如果张五的母亲没看到这种情景,那又会这样呢?请你设想一下其后果。
②你认为母鹿的做法值得吗?请你做简要评论。
(50字以内)答:①②【参考答案】一、A追赶。
B估计。
C看,看到。
D盖。
E自身,自己。
F放出。
G释放,放走。
H 带领。
二、相同的是A,两句中的“以”都是介词,凭借。
B①介词,到;②介词,向。
C①介词,被;②介词,替。
D①助词,的;②代词,指其母亲所说的话。
三、①母鹿带着两只小鹿,不能快速(逃跑),于是被张五赶上。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二)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
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
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
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
抚军,官职名。
②干没:吞没。
③谯:责备。
④反噬:反咬一口。
⑤绐(dai):哄骗,欺骗。
⑥渠:他。
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8.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
(2分)
A.及官抚军 B.乙险恶如是
及郡下,诣太守是进亦忧,退亦忧
C.公不畏之 D.渠恶贯将盈
悍吏之来无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10.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2分)
参考答案:
8.C 9.一个能事事都顺着我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啊!10.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
但遇事不讲原则,遇挫错不及时纠正,必将害人害己。
时时事事顺从你、奉承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题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题答案《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流放乌鲁木齐期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阅微草堂笔记》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原文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
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
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
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
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
水虽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
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
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
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
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
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
运到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
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日乃复。
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
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
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
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
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
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
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
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
”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阅微草堂笔记》阅读题目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沽于岸上肆中肆:店铺B.耻于贩鬻鬻:卖C.次日亦不病酒病:损害,祸害D.寓李进士锐巅家寓:居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论者颇有异同而今安在哉B.以锡罂沉至河底作《师说》以贻之C.数摆拨则味亦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恬然高卧而已河东凶亦然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沧州酒奇特的一组是①皆沽于岸上肆中②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③酿者亦稀,故尤难得④一摇动即味变⑤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⑥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州酒虽然久负盛名,但说起沧州酒来,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真正的好沧州酒并不容易买到。
中考语文专题19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江苏镇江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何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出必有功。
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
与吐蕃战,皆大捷。
以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弼为兵马使。
②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
不如俟其有衅④,然后取之。
”上意不快。
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助之。
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⑤延光所欲,延光怨之。
李光弼曰:“大夫⑥虽迫于制⑦书,实夺其谋也。
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
”忠嗣曰:“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
”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
”遂趋出。
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⑧挠军计。
上怒,贬忠嗣汉阳太守。
③上以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域,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注释】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托慰问,③上;指唐玄宗。
④衅:缝隙,间隙,破绽。
⑤副;相称,符合。
⑥大夫: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
⑦制:十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唐兵益.壮( ) ②不如俟.其有衅( )③实夺.其谋也( ) ④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②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3.哪些事情表现了王忠嗣以“持重安边”为首要任务?请简要概括。
4.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或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二、(2022四川内江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阅读答案阅微草堂笔记原文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微草堂笔记原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
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
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
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
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
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
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
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
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坛酒社,夸名士风流。
是以退食之馀,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
《滦阳消夏录》等五书,ㄈ诡奇谲,无所不载,洋恣肆,无所不言。
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
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
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
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
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
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
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
虽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
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原序》)河间纪文达公,久在馆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
或言公喜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今观公所署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渭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虽小说,犹正史也。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作者是时期(人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B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等景色,次写海面上的波澜壮阔,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描写秋风呼啸、XXX拍岸的景象,是作者的想像。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2、文言文浏览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1 -水中,竞不成得,觉得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XXX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跌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XXX《阅微草堂笔记》)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中重点字的意思。
①二石兽并沉焉并:②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6、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河老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题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题答案《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流放乌鲁木齐期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阅微草堂笔记》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原文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
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
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
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
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
水虽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
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
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
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
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
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
运到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
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日乃复。
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
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
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
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
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
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
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
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
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阅微草堂笔记》阅读题目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沽于岸上肆中肆:店铺B.耻于贩鬻鬻:卖C.次日亦不病酒病:损害,祸害D.寓李进士锐巅家寓:居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论者颇有异同而今安在哉B.以锡罂沉至河底作《师说》以贻之C.数摆拨则味亦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恬然高卧而已河东凶亦然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沧州酒奇特的一组是①皆沽于岸上肆中②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③酿者亦稀,故尤难得④一摇动即味变⑤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⑥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州酒虽然久负盛名,但说起沧州酒来,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真正的好沧州酒并不容易买到。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游僧买药》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游僧买药》游僧卖药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
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
举国信之。
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河间:地名。
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③研:研磨。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卖药于市.市:集市B.佛作引.手取物状引:伸C.举国信.之信:书信D.乃悟.其盘中之丸悟:明白11.用“/”划出句子的朗读节奏。
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12.和尚本应慈悲为怀,却干出如此勾当。
本故事表现了这个和尚怎样的品行?【答案】10.C11.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12.表现了这个和尚狡猾、虚伪的品行。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C。
“举国信之”的意思是:全国都的人都非常相信他。
信:信任。
不是“书信”。
故选C。
1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的句意是:如果病可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
根据句意和虚词“者”“其”“则”可知,正确的句读是: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
12.考查对文章主旨理解。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分析作答。
从“举国信之”和“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可以看出,游僧利用人们对佛的敬畏心理和利用磁铁能吸引铁屑造成的“神奇现象”来欺骗民众,表现了该游僧狡猾,虚伪的品行。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原文】一念孝心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以归。
半途失足,堕枯井中。
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
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
会屠者王以胜驱豕归,距井有半里许,忽绳断,豕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持钩出豕。
乃见瞽者,已气息仅属矣。
井不当屠者所行路,殆若或使之也。
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情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心已如死。
惟念老母卧病,待瞽子以养。
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莩,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
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豕必不断绳。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
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
各与以事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
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
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
会屠者王以胜归,距井犹半里许,忽绳断逐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
持钩出逐,乃见瞽者。
已气息仅属矣。
井不当屠者所行路。
殆若或使之也。
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情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
心已如死。
惟念老母卧床病,等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死苸,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
”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逐,必不断绳。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去)余家十余里_______________(2)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________________(3)距井犹半里(许)________________(4)(会)屠者王以胜归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各与以事物,自负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是时万念皆空。
心已如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卫姓瞽者掉到井里后“竟数日不死”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卫姓瞽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止不止清·纪昀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
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④,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不意蜿蜒⑤数步,忽睹天光,竞反出穴外。
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⑥,吼震岩谷不食顷⑦,死矣。
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樵:打柴。
②故;通“固”,本来。
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窦:孔穴。
⑤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
⑥灼:炙、烧。
⑦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1.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四个与“虎”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穴故嵌空而缭曲缭曲()(2)而虎必欲搏樵者而()(3)窒虎退路窒()(4)两穴并聚柴以焚之之()3.从文中找出两个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沿用的双音节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虎的死因是什么?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狐假虎威虎视眈眈如虎添翼虎背熊腰与虎谋皮二人成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1)曲折缭绕(2)转折连词,可是(3)堵塞,堵住(4)代词,指代老虎3.辗转蜿蜒、4.(1)打柴人十分困窘急迫,他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像蛇一样爬了进去。
(能够译对“窘迫”“蛇行”.意思对即可)(2)这件事也可作为当止不止者的警戒啊。
(意思对即可)5.老虎之死,在于贪也,欲望烧毁一切。
如果老虎退一步,虽不能吃樵夫,但却可保全性命。
凡事应当环顾全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如果为了某种利益而一意孤行,其结果也许正好事与愿违。
(意思对即可分)甲与乙相善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
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
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
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
抚军,官职名。
②干没:吞没。
③谯:责备。
④反噬:反咬一口。
⑤绐(dai):哄骗,欺骗。
⑥渠:他。
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试题】1.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
()A.及.官抚军B.乙险恶如是.及.郡下,诣太守是.进亦忧,退亦忧C.公不畏之.D.渠恶贯将盈.悍吏之.来无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2.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3.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答案】1.C2.一个能事事都顺着我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啊!3.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
但遇事不讲原则,遇挫错不及时纠正,必将害人害己。
时时事事顺从你、奉承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2009年聊城市中考语文试题)【译文】甲乙两人是好朋友。
甲请乙帮助自己料理家庭各方面的事务。
后来甲当了抚军,甲又请乙辅助公务。
对乙的话甲言出即听计从。
时间一长,甲发现自己的财产都被乙侵占了。
甲发现后,虽然看出乙的奸诈,但是考虑到两人多年的关系和情分,只是稍微责备了几句。
由于乙抓住了甲的短处和阴私,不但不认错,反而反咬一口,指责甲的不是。
甲非常气愤,便向城隍神告状。
当夜,甲梦见城隍对他说:“乙这个人阴险恶毒,你为什么会那样地信任他呢?”甲说:“因为他事事顺着我的心意。
'城隍感慨道:“一个能事事顺着你的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哪!你不但不怕他,还喜欢他,他不欺骗你还欺骗谁?这个人已经恶贯满盈,一定会得到报应的;而你则是自作自受,请你不要再告状了。
”【简评】有些人喜欢事事迎合别人的心意,而他们常有险恶的用心。
他们往往损人利己,令人可怕。
但有些人却对这种险恶的人深信不疑,结果养虎为患,自食恶果。
这则故事很能发人深思。
故事中有迷信色彩,阅读时要注意辨析。
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阅微草堂笔记》)①俟:等待。
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将啮.其喉(2)信.不诬哉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用原文回答)(3分)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1.(1)咬(2)确实、的确2.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4.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参考译文: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
(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
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
他想不对劲,便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
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
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
野兽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
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
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
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
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
”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于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欻④隐。
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
’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 ①倩:请。
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
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③洫:田间的水道。
④欻(xū):忽然。
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
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
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盖.规之也()(2)自谓可将.十万()(3)会.有土寇()(4)沟洫甫.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1)块然.无与伍(2)次日伺之.复然.(3)几为.所擒(4)人几为.鱼A.(1)(2)相同,(3)(4)相同B.(1)(2)不同,(3)(4)不同C.(1)(2)不同,(3)(4)相同D.(1)(2)相同,(3)(4)不同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2)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
4.从厚斋公的《秋林读书》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羽冲的性格特征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1分)5.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
(1分)6.“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在如何对待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问题上,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3分)1.(1)大约,大概;(2)率领,带领;(3)恰逢,适逢,正好,正赶上;(4)才,刚刚(2分)2.B((1)形容此词尾,……的样子;(2)代词,这样;(3)“为所”表示被动;(4)动词,成为(4分)3.(1)拘泥于古籍的人愚蠢,怎么竟然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呢!(3分)(2)下棋的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也不会偏执于旧谱。
(3分)4.性孤僻,好讲古制(答“迂阔不可行”不得分)(1分)5.纸上谈兵(或“食古不化”、“墨守成规”)(1分)6.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辩证地看待。
不应将它看得毫无用处,也不能为它束缚。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它,又要发展它。
(意近即可)(3分)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
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
各与以事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
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
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
会屠者王以胜归,距井犹半里许,忽绳断逐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
持钩出逐,乃见瞽者。
已气息仅属矣。
井不当屠者所行路。
殆若或使之也。
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情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
心已如死。
惟念老母卧床病,等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死苸,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
”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逐,必不断绳。
”《阅微草堂笔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去.余家十余里(2)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3)距井犹半里许.(4)会.屠者王以胜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