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研发及应用.
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与预测
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与预测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对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准确把握和预测成为了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们的重要需求。
宏观经济指数作为反映整体经济趋势的重要衡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中。
构建准确可靠的宏观经济指数并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和预测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如何准确选取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权重体系,并结合先进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方法和预测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投资提供风险预警,为市场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和预测方法,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数构建方法和预测模型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经济政策和经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数据来源的深入研究可以保证宏观经济指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实证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实证分析和讨论,可以发现我国宏观经济指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
最终,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推动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研究取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宏观经济指数构建方法宏观经济指数是对国家整体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它通常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工业生产指数(IPI)等多个经济指标。
构建宏观经济指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加权平均法和主成分分析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各个经济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然后将各个指标的数值乘以对应的权重再求和得到宏观经济指数。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容易操作,但对权重的确定比较主观,容易引起争议。
主成分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各个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然后根据各个主成分的解释方差比例确定各自权重,最后将各个主成分的加权平均值求和得到宏观经济指数。
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与预测
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与预测
宏观经济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
策和市场参与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与预测是经济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主要依赖于大量的统计数据。
我国宏观经济指数包括国内生产总
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
这些指数的构建需要
通过收集、整理和计算相关数据来完成。
构建宏观经济指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等。
对于GDP指数的构建,需要考虑各个产业的产值和比重,以及资本投资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CPI指数的构建,需要考虑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预测宏观经济指数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宏观经济指数的预测可以通过统计模型、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实现。
时间序列模型是常用的预测方法之一。
时间序列
模型可以利用历史数据的模式来预测未来的经济指数变化。
宏观经济指数的预测对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利用宏观经
济指数的预测来制定经济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
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
宏观经济指数的预测来进行投资决策,以获取更好的收益。
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和预测也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和预测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模型。
宏观经济指数的构建和预测需
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政策因素、国际经济环境等。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2)模型导向——需求导向
在需求不足旳环境下,刺激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旳主要力量,也 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旳主要目旳。
从总体构造上讲,需求模块(涉及消费、投资、出口等)成为最主 要旳模块,解释变量主要是从需求方面来选择旳。
投资:由需求方——产出旳
增长决定,加速模型是主要
旳理论模型
就业
需求制约生产
出口:由需求方——国际 市场决定。
济
模型规模适中,是研究与应用较多旳一类模型。
模
型
中长久模型:以以年度数据为样本,主要
用于政策模拟与评价。
模型规模较小,部门划分较粗。
模型中旳方程注重对中长久经济行为旳描述
而不追求高拟合优度。
6.1 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分类
➢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是相当广泛旳一类模型旳总称,可按不同措施将其分类。
按模型研究对象旳范围分 类
需
生
求
产
消费:由需求方——个体和 集团消费者
收入及其分配
6.2.2 影响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设定旳原因
(3)模型导向——供给导向
在供给不足旳环境下,扩大供给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旳主要力量,也 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旳主要目旳。
从总体构造上讲,生产模块(涉及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服务旳生 产等)成为最主要旳模块,解释变量主要是从投入方面来选择旳。
独立和完整旳宏观经济系统,描述其经济
运营机制和运营规律。
宏
是一类被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旳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观
经
济
模
国家(地域)间模型:主要用于研究
型
国家(地域)之间旳经济联络以及研究 国际经济活动旳发展对经济稳定性旳影响。
它以商品旳进出口和资本旳流入流出为纽带,
中国宏观经济总量的实时预报与短期预测_基于混频数据预测模型的实证研究
Σ
K k =1
e ( θ1 k + θ2 k
(2)
( 二) h 步向前预测的 MIDAS ( m ,K ,h ) 模型 h 步向前预测的 MIDAS ( m ,K ,h ) 是带有简洁参数的单方程直接预测模型, 其具体形式为:
m) y t = β0 + β1 B ( L1 / m ; θ) x ( t -h /m + εt
(3)
MIDAS ( m ,K ,h ) 模型与传统的同频预测模型相比具有季度内实时预报和修正的优点 。 一般 而言, 季度 GDP 增长率的同频数据模型使 用 的 都 是 季 度 数 据, 实时季度数据的获得却又具有时滞
②因 性 。 例如, 中国当季的初步统计数 据 一 般 都 会 在 下 个 季 度 首 月 的 中 下 旬 公 布 ( 如 表 1 所 示 ) ,
* jqliu1964 @ yahoo. com. 刘汉 、 刘 金 全, 吉 林 大 学 数 量 经 济 研 究 中 心, 邮 政 编 码: 130012 , 电 子 信 箱: jluliuhan @ gmail. com ,
cn 。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10 ZD&006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70971055 ) 资助 。 作者 感 谢 匿 名 审 稿 人 提 出 的 宝 贵意见, 并感谢英国华威大学 Mike Clements 教授 、 伦敦大学 Ana Beatriz Galvo 教授对本文的帮助, 但文责自负 。 ① 该模型为联合国世界计量经济联接模型系统中的中国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 1997 年版) , 是按照凯恩斯的国民收 入 决 定 理
这些基于非结构式技术构建的模型往往不稳定, 而且由于 中 国 经 济 发 生 了 较 大 的 结 构 性 变 动, 制, 2007 ) 。 此 外, 使得中国数据难以适用非结构式的建模技术 ( 厦 门 大 学 宏 观 经 济 研 究 中 心 课 题 组, 以上大型的宏观经济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总量的预测主要使用 低 频 数 据 , 虽然近年开始转向季度 宏观经济模型的构建, 但是由于基础数据的严重缺乏, 这些模 型 在 利 用 高 频 数 据 方 面, 常常通过估 算的方法对年度数据进行拆分, 或将高频的月度数据加总为季度数据, 然后应用同频数据的计量模 型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 Ghysels et al. ( 2004 ) 提出的混频数据建模 ( 以 下 简 称 MIDAS ) 方 法 很 好 地 解 决 了 数 据 不 同 频时模型的估计与预测问题, 可以实现利用高频的经济金融数据 来 实 现 对 中 国 宏 观 经 济 总 量 的 预 报 ② 和预测 ③ 。 MIDAS 建模方法在宏观经济预报和预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 它能够 直 避免了因数据同频处理过程中所引起的 全 样 本 信 息 的 损 失 和 人 为 信 息 的 接利用高频数据的信息, 2010 ) ;第 二, 虚增, 从而增强了宏观经济预测的准 确 性 ( Clements & Galvo ,2008 ;刘 金 全 等, 它能 够利用最新公布的高频数据更新低频数据的实时预报和短期预 测 , 避免了因经济数据公布的时滞 而无法及时准确地对当前宏观经济状态和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判 断 , 改进了宏观经济预报的时效性 和短期预测的精确性 ( Kuzin et al. ,2010 ) 。 本文主要研究 MIDAS 模型在预报和预测中国季度 GDP 增长率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 首先本文 M-MIDAS , 介绍了用于中国季 度 GDP 增 长 率 预 报 和 预 测 的 MIDAS 模 型, 主 要 包 括 MIDAS 、 以及 MIDAS-AR 和 M-MIDAS-AR 模型;其次, 使用 样 本 内 预 测 的 方 法, 并 以 最 小 二 乘 回 归 模 型 ( OLS ) 、 自回归模型 ( AR ) 、 多项式分布滞后回归 模 型 ( PDL ) 和 自 回 归 分 布 滞 后 模 型 ( ADL ) 作 为 基 准 的 样本内预测模型来对比分析 MIDAS 类模型在中国宏观经济总量预测上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并给出 2010 年第四季度我国季度 GDP 增 长 率 的 预 报 值 和 2011 年 的 样 本 外 预 测 结 果;最 后, 总结并归纳 MIDAS 类模型在中国宏观经济总量预测和预报的精确性与时效性 。
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
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China_QEM*何新华、吴海英、刘仕国、王玲**摘要:本文对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China_QEM作了简单介绍,并就模型建设过程中对经济计量方法的选择,对宏观经济理论的选取,以及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探求作了简要分析。
最后,本文给出了运用China_QEM模型就利率调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模拟的结果,并指出了China_QEM今后的扩展方向。
关键词:宏观经济模型、季度模型、协整、政策模拟JEL分类:C3 C5 E0 E2⒈引言宏观经济模型的开发研制工作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在过去二十几年中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经历了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向国民帐户体系(SNA)的转变,这种现状对于以经济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的开发研制工作形成了巨大挑战。
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我国目前投入运行且公开发表的宏观经济模型绝大多为以传统经济计量方法建立的年度模型①。
然而,多数经济变量反应迅速,一项经济政策推出后,其对各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的多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显现,各经济变量的相应调整也多在年内完成,因而年度模型不宜用作政策分析。
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经济时间序列之非平稳性认识的加深,传统经济计量方法因易产生“伪回归”②也已逐渐被人们所放弃。
在此背景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统计分析研究室以政策分析为目的,研制开发出了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China_QEM。
⒉China_QEM的特点China_QEM在以下方面有别于国内已公开发表的宏观经济模型:⑴China_QEM为需求导向型宏观经济模型。
当前我国公开发表的宏观经济模型,均系供给导向型。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已主要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约束,需求导向型模型较之供给导向型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状况。
另外,由于国外的宏观经济模型基本都是需求导向型模型,China_QEM能够更方便地与其它国家的宏观经济*本研究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0273059)和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项目的资助。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前面十一章,即第二章到第十二章,我们分别对需求、生产、交换(商品交换)、分配、消费、投资、进出口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函数模型。
下面对宏观经济进行研究,引入宏观经济模型,显然宏观经济模型是前面研究的综合。
宏观经济模型不仅包含了需求、生产、分配、消费、投资、进出口,及市场的均衡,而且往往还包含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等金融、财政方面的问题,这些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故本书不再单独讨论。
本章所研究的宏观经济模型不是指单纯的理论模型,而是指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因此,这里就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作以介绍。
第一节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经济计量学方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它是根据经济理论应用多个方程的联立模型来描述国民经济的运行。
其目的在于用模型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和经济政策评价。
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丁伯根为了研究美国的商业周期于30年代后期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克莱茵在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于1950年建立了美国两次大战间模型,接下去是克莱茵-戈德伯格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从50年代起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许多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模型的规模可按照随机方程的数目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随机方程的数目小于10个的为小型模型,随机方程的数目在10个到100个之间的为中型模型,大于100个的叫大型模型。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模型包括5000多个方程,叫特大模型。
我国于1979年国家计委于清文、宫著铭同志建立了宏观经济中短期预测模型,包括103个方程。
之后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等中央部门;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院校和其他有关单位相继研制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由于数量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0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已建立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齐全,这些模型相继投入使用,不仅对中国经济研究、经济发展规划和制定经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模型理论和方法的新发展。
2019-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2019年第3期(总第253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No.32019General Serial No.2532019—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9年2月发布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的第二十六次预测。
预测显示,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的态势还将持续,但仍可维持在6.2%-6.5%的区间内,不会发生大幅下滑的情况;而受全球经济扩张趋缓的影响,今明两年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投资增长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同时,非国有投资低速增长的态势依然会持续。
在现阶段“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尚未转变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增速难以快速反弹时,“稳增长”——“宽信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高杠杆”“家庭高负债率”——“紧信用、金融整顿”——“增速下降”的循环就难以破解。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模拟结果则显示,无论是将企业和个人少缴的社保费用转移作为企业利润增加,还是转移作为居民劳动报酬的增加,均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激励企业投资,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促进就业增加,进而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提高。
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支持民企融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短期内“稳投资”的目标,更应着眼于实现长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在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还需为稳定有效投资增长提供条件;应继续实施大规模的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以减轻宏观税负,同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以推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就业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CQMM;社保缴费;政策模拟;宏观经济预测中图分类号:F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19)03-0001-10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稳中趋缓”的态势仍在持续。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
2009年,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得以
及时扭转,全年经济增长8.7%。然而,当前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以国有企业为
投资主体,通过国有银行创造信贷扩张,资金集中投入制造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领域的反危机政 策进一步加剧了经济“高投资、低消费”的不平衡结构。其次,虽然财政支出大幅上升,但是民生保 障的支出份额并没有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从根本上抑制了 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扩张。再次,投资扩张在短期内虽然扩张了总需求,遏制增长下滑,但长期却 会转换为生产能力扩张,总量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将抑制经济未来的持续增长。随着外部经济环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比较平稳,波动不大(见表2)。
①CPI表示消费者价格指数,P—GDP表示GDP平减指数,P—I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7・
万方数据
表l
出口 出口
2010—2011年中国进出口及外汇储备增长率预测 加工贸 易出口 ,亿美元 (现价)
18.85 24.5l
(单位:%) 净出口 亿美元 (现价)
2.47 —20.63
25.32
一般贸 易出口 亿美元 (现价)
16.34
35.51 23.94
进口 亿元 (不变价)
11.96 21.83
进口 亿美元 (现价)
20.75
一般贸 易进口 亿美元 (现价)
23.19 35.51 23.94 17.64 20.26 18.23 15.17 21.20 17.55
元区为1.6%。
2.美元对欧元汇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假定 基于对2010年、2011年美国经济的前景判断,预计2010年上半年美元将出现短暂反弹,此 后,全球经济如能够持续复苏,美元将恢复下行趋势。我们假定美元对欧元汇率2010年、2011年 分别贬值1.5%、6%,即到2010年四季度,美元对欧元汇率将突破1.50关口,到2011年四季度,将 达到每一欧元兑换1.56美元的水平。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渐增,预计2010年美元对人民币 汇率仅可能出现小幅贬值,为0.25%,全年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换6.81—6.82元人民币之间的水 平,到2011年贬值3%,2011年第四季度将达到1:6.61。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假定 2008年11月以来,银行新增贷款增长迅速,货币供应量不断回升,资金紧缺问题得到明显改 善。到2009年末,发放信贷近10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7.68%。考虑到通胀预 期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可能面临两难选择:如果金融管理部门收紧信贷,可能难以满足2009年因 实行扩张政策所开工的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支持以及企业新增的信贷资金需求,进而抑制经济回 升的势头;如果继续放宽信贷,将导致新增贷款过多出现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重现,提高通胀预期 实现的风险。为此,我们假定2010年将继续维持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货币、紧信贷),发 放信贷7万亿一8万亿元,使1112的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如20.5%,但到2011年后,放缓M2增速,
我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
2002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我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含有误差修正项的联立方程模型高铁梅 梁云芳(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130012)摘要: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误差修正项的协整的季度联立方程模型,它包含被经济理论所隐含的长期均衡关系。
通过模型的协整检验可以提高模拟和预测的可靠性,模型具有误差修正项可以反映的经济系统的动态结构。
本文利用所建立的季度宏观经济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模拟,给出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与增加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的模拟结果。
关键字: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项 联立方程模型 政策模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供求关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产出的多少不再由生产能力单方面决定,而是以需求为主,由需求与供给双方的共同作用决定。
尤其是1995年以后,供大于求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文开发了一个小型的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设计为需求导向型。
在模型中,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净出口所决定,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与总需求通过价格结合起来。
国内的宏观经济模型大多是年度模型,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从季度的角度反应了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并且在系统中引入协整和误差修正机制,以反映经济运行的短期和长期波动状况,进一步,本文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
一、模型的理论基础(1)经济理论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处在一个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管理实践证实,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反周期的实际操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既吸收了凯恩斯主义需求理论,也吸收了新古典主义包括理论预期的理论,既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又重视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其基本的理论内容可以在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中予以借鉴。
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葛新权张守一赵树桓2012-8-13 16:02:55 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京)1994年12期第45-54页作者简介:葛新权,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张守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赵树桓,北京经济学院党的十四大决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综合运用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
在这个时期应用数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宏观调控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投入产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型,它在研究产品、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但对宏观经济调控来说,它又有明显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我们研制了以投入产出动态扩展模型①为核心,包括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计量模型在内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体系,并应用这个体系开展了政策分析。
一、投入产出扩展模型我们研制的投入产出扩展模型由基础表与辅助表构成②,主要数字取自198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基础表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与现行投入产出表相同,主栏和宾栏分别列国民经济各部门,本文只划分出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等6个部门。
第二象限分列出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积累、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和净出口。
第三象限的主栏与现行投入产出不同,这里不列工资、利税和其它项目,而分别列出各经济实体,如居民、企业、金融、财政、行政和国防等。
因此该象限反映的是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折旧基金和利润留成是企业收入,工资、奖金是非农民的收入,劳动报酬与自产自用产品的货币表现是农民的收入,税收和上缴利润是财政收入,信贷的还本付息是银行收入。
第四象限是各经济实体用贷币表现的投资需求以及对最终净产品的需求。
辅助表中的数字是假定的,它反映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再分配过程。
对辅助表作几点说明。
(1)初次分配是基础表第三象限的列合计,限各经济实体从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
(2)再分配的内容多种多样,如农民与企业的关系包括各类企业向农民集资。
《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
【总目录】《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2020年第1期/总第2945期当代中国治税思想:1949~2019年........................................马国强(5)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陈贵富何詰(1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张培丽阴朴谦管建洲(27)中央银行法定数字货币:结构与功能.....................郭艳王立荣张琴(46)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综述、比较与现实选择........................王宏(58)中美市场主体及其适用所得税税制的比较与分析............................梁季(70)美国金融危机以来财税政策演变及其实施效果评价............................................杨全社杨英杰皇甫建华李依玲(76)西部大开发的新突破口—论成渝昆贵宜“四点一核”经济圈的构建.............方行明黄书雷魏静(90)—湾区经济背景下城市集群的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广东省城市面板数据............................................李晨晖(99)外部融资、政府补助与创新投入——基于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姚维保张翼飞(11刀2020年第2期/总第2946期【专家观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杜宇玮(5)【特约专栏•中国发展战略】第三辑中国工业体制与赶超战略主持人:王曙光中国工业管理和国有企业制度:传统体制的形成与演进逻辑.................王曙光(11)中国工业赶超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肖翔武力(24)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专题研究•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0】中国人民大学“大宏观”课题组报告一宏观经济政策指标设定的合理性评价.....................王兆瑞刘哲希(35)报告二宏观经济政策整体效果评价..............................刘哲希王兆瑞(42)报告三政策力度与传导效率评价................................陈小亮陈彦斌(55)报告四政策空间评价.............................................陈小亮陈彦斌(73)报告五政策协调性评价..........................................刘哲希陈彦斌(81)报告六预期管理评价....................................................郭豫媚(87)【经济学文摘】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刘志彪(97)对外开放:争议问题再讨论与未来展望....................................江小涓(106)完善中国社区分类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李红娟胡杰成(113)新时代消费税改革的政策建议..............................................赵术高(118)数字娱乐消费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取向..............................夏杰长肖宇(121)2020年第3期/总第2947期财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与展望.......................马海涛秦韶聪任强(5)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新位势..................................................霍强(17)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及对策建议........................夏杰长肖宇(31)中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建设研究:宏观思路与实践探索.................李春阳(39)信息化、智能化对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以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高端制造装备业为例—..............................................肖婷白琰潘奕飞苏铮(60)员工就业偏好与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基于《中国经济学人》调查问卷的分析.....................李景李钢(85)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付新平朱晓奔(97)基于财政补贴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探究.............王文兵王启紀(110)建设以技术流为主导的优质供应链的紧迫性及措施.................姜斌远姜佳文(120)《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2020年第4期/总第2948期【专家观点】直面疫情:我们该如何反思..........【专题研究•区域发展与合作】主持人:肖金成我国区域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城市群协同发展与城市间合作研究•……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合作的思路•……【地方财经】减税降费视角下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研究孙祁祥岳鸿飞(5)肖金成马燕坤洪啥(15)李博雅肖金成马燕坤(32)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课题组(41)——以广西为例..............................................广西财政厅课题组(59)关于财政库款保障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73)完善广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85)【经济学文摘】中国小康社会建设4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韩保江邹一南(102)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叶兴庆殷浩栋(1K7)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及对中国的启示..............................马晓河(122)2020年第5期/总第2949期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应急采购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课题组5)——以重大疫情公共采购为例..................................姜爱华辛婷(13)全球智能制造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启示.....................................郭进(31)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分区分类政策研究.......................................卢伟(43)小微园区:理论逻辑、发展模式及案例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偏向及动机:一个微观实证孙国民贺立龙李敬何立果周慧珍新三板融资:方式、困境及改革建议(55)67)郑云峰朱珍(87)中美地产行业融资差异性分析及中国地产行业融资模式演进的研究王冉冉刘代民(96)“5G+金融”的机遇与挑战................................................王宏利(115)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信息技术应用与生鲜电商供应链优化•基于县域生鲜电商配送案例研究杨旭李竣(121)2020年第6期/总第2950期【专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报告2019 (上)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课题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总述..........................贺大兴(6 )关于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于国辉(16 )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吴 俊(26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李 琪(36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刘江宁 陈贞吉(46)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封世蓝(55 )关于金融发展和风险防控的研究............................................黄俊立(65 )关于创新发展的研究......................................................王 娜(72 )【专题研究•新冠疫情与中国经济】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贾 康(80 )新冠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与分析刘洪娇(86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韧性及断链风险孙华平(91 )蒋震魏伟【经济学文摘】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的健康经济学毛振华王健毛宗福袁雪丹(99 )分配视角下充实社保基金的思路与措施谢志华(112)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杜国臣徐哲潇尹政平(120)许诺郭敏杨超对以色列科创模式及中以合作的思考宗詰(122)2020年第7期/总第2951期“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2019) ................... 张培丽 管建洲 阴朴谦(5 )当前阶段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曾宪奎(17)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变化及2020年展望..............................徐建伟(27 )《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与完善策略.............陈政硕李爱芹(37)城市外来务工住户的收入结构、相对收入与消费............................王芳(48)基于全球创新链构建国际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以中国广州市为例林学军曹紫琳(63)俞洁—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借鉴马恩涛齐文燕(80)地方发展质量评价与财政对策研究•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视角朱云飞马源禾(93)安静应对SARS疫情冲击的经济政策及其启示王梅梅赵学军(108)环境治理的非程序化决策研究吴健明(121)2020年第8期/总第2952期【专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报告2019(下)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课题组关于扶贫脱贫的研究......................................................宋国兴(6)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魏志奇(16)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张坤(26)关于生态保护的研究...............................................贺大兴王静(36)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贺大兴王静(42)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饶一鸣(47)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易佳乐(56)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王在全何二龙(63)关于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研究................................周琳娜(70)【专题研究•新冠疫情与就业社保】特约主持:莫荣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社领域的影响和思考...........王莹张杰于真真田涛(80)疫情危机下企业用工需求分析与探究——来自天津的实践...............…于家庆康立红徐熙思徐鹏程沈友雯(86)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省就业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饶风唐青王汉鹏马杰(104)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经济学文摘】“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魏后凯(110)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陈彦斌(114)中国式地方金融的乱象与治理创新........................................刘志伟(117)我国制造业税收负担及相关政策的优化....................................席卫群(125)2020年第9期/总第2953期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小康时期乡村振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5)国民经济核算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衔接点——基于国家与政府资产负债表之间关系的分析...........吕晓敏耿建新刘尚睿(46)加快构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税管理机制.................夏杰长蒋励佳李秋正(59)企业家精神:概念模型及四个维度..........................................孙国民(68)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视角下审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合意性......................................................李媛媛惠文赵海利(77)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实践困境研究................................李鹏飞(89)“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面临的挑战与推进路径...........王雪冬(99)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成效与展望................................王宏丽(108)生态文明视角下绿色金融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严思屏(121)2020年第10期/总第2954期【专家观点】全球产业链集群战略:中国应对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刘志彪(5)【专题研究•“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热点与趋势分析(上)】主持人:黄茂兴“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高质量开放研究.............................易小丽郑清英(11)5G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趋势与应对.................张宝英林若云(21)“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展望...........陈伟雄郑蔚李成宇(33)“十四五”时期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余官胜杨玲莉王灿玺(43)《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地方财经】创新“六强”型财政理财思路服务壮美广西建设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53)新形势下推进广西PPP模式加快发展问题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71)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以广西为例..............................................广西财政厅课题组(89)—【经济学文摘】“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新定位、新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00)国家规划体系的演进历程与融合对策......................................黄征学(109)乡村振兴:农村转型、结构转型和政府职能................................黄季焜(117)国际物流格局演变规律及启示谢雨蓉高咏玲王庆云(125)2020年第11期/总第2955期“十四五”时期深化工业化进程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5)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十三五”发展成效及“十四五”发展重点..............................................李君柳杨邱君降窦克勤(13)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基于Y县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分析.......................耿建新郭泽光(23)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即期、中期和远期经济政策建议...................费太安(56)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从现实需求到精准供给...............刘昊(64)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集聚与服务业生产率.........................王晶晶朱冬明(76)海外并购能提升企业高管薪酬吗——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余官胜王灿玺(92)美国房地产税研析:变迁、税制与收入水平.........................苏京春孙蕾(106)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探究...........................雷博雯方建珍(120)2020年第12期/总第2956期【专家观点】如何认识我们的体制优势孙祁祥(5)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专题研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持人:贺立龙疫情常态下统筹推进防疫脱贫的矛盾变化与策略调整...............贺立龙张衔(10)深度贫困地区跨越“分形贫困陷阱”的路径与政策支持研究.................郑长德(18)共享农庄助力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调查与思考.......朱方明林泽宇李敬(31)【专题研究•“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热点与趋势分析(下)】主持人:黄茂兴“十四五”时期中国绿色发展趋势分析与政策展望.........吴武林程俊恒白华(44)“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谢冰(55)“十四五”时期中国平台经济发展展望与策略选择...................韩莹陈莹(68)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演进历程及“十四五”发展趋势.................黄新焕鲍艳珍(76)【书评】探索大国安全体制机制的奥秘—评《世界主要国家安全体制机制研究》..............................刘战兵(84)—【经济学文摘】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高培勇袁富华胡怀国刘霞辉(85)夜间经济理论研究进展..................................毛中根龙燕妮叶胥(100)数字化背景下税收征管国际发展趋势研究..................................赵涛(112)东盟国家实施“工业4.0”战略的动因和前景.....................王勤温师燕(120)2020年第13期/总第2957期我国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评估——对政府收支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马海涛王紫薇黄然(5)新冠肺炎疫情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问题和基本原则.......罗煜徐中豪(2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财政政策的实践、特征与思考........................颜梦洁(29)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纾困对策........................王海军刘超(4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一个文献综述..........................徐丹丹郑林曼(53)当前地方AMC的发展应“由量转质”——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审视................................石明磊罗玉辉(62)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基于"两控区”PSM-DID研究.................涂志辉姜玲欧阳明荟(72)《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基于双中介模型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驱动力分析....................................................李创李多多王丽萍(84)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监测框架研究............................................米晓文(97)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侯增艳(107)数字经济下国际税收规则的变革动向及展望................................黄明林(115)2020年第14期/总第2958期【专家观点】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特点及未来展望........................刘明梁中华吴嘉璐(5)【专题研究•人口流动、财政支出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主持人:裴育地方政府竞争、人口流动对公共品供给影响研究............................史梦昱(18)户籍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支出需求的影响..................................江克忠(27)人才流动、财政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程璟昊(38)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裴育贾邵猛(49)土地价格、公共支出与劳动力逆向流动....................................郑安(61)【地方财经】新冠肺炎疫情下广西财政金融联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研究...............金锦花(75)广西产业韧性发展的短板弱项与突破策略研究.......................张卫华李美莲(86)特色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县级财政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崇左江州区县级财政运行改革的视角.........崇左市江州区财政局课题组(96)【经济学文摘】论财政政策与“六稳”..........................................贾康苏京春(106)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从价值重塑到价值创造..........................焦勇(113)日韩海外农业投资的比较及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徐振伟(119)2020年第15期/总第2959期我国农业农村服务业发展及其政策精神和主要问题..........................姜长云(5)中国住房公积金绩效评价与制度改革:研究述评与理论思考吴义东吴璟王先柱(21)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新时代我国多元环境共治体系的框架建构与政策优化——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王雯李春扌艮(34)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资源应急配置原则的思考——新冠肺炎疫情中湖北省调配实践的反思.......................丁雪莹卢真(46)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牌照管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陈峥噱(58)新三板精选层首批挂牌企业质量研究——基于创业板和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的对比............................祝青(76)工业化后期区域如何集聚高端要素——来自美国奥克兰郡的经验与启示......................................杜宇玮(92)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空间分层与转移....................................魏国江冯思宇魏艺赵剑波苏培添(103)“购买力平价偏离”和“巴萨效应”双作用机制下中国贸易结构失衡问题研究................................................................张祎缪明余(115)2020年第16期/总第2960期【专家观点】用“五力”应对全球疫情下的粮食安全危机................................杨建国(5)【专题研究•企业从孵化到行业领先的成长路径研究】主持人:方竹兰我国基础研究财政预算管理的局限性及完善建议............................于畅(15)创新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基于知识转化的视角................................................段琪斐(26)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及其特征研究——基于中关村实地调研资料............................................陈伟(38)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李森彪(46)【地方财经】深入推进广西医养结合政策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54)支持广西托育服务工作的政策研究邓小莲胡德期金锦花(66)推进广西财政支持企业研发的对策研究吴宏腾韦聪华楼珂宇庞嘉雁(79)《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经济学文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逢锦聚(9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体系的形成及演变.............刘伟苏剑(109)所到之处皆媒介..........................................................胡泳(11刀2020年第17期/总第2961期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贾康苏京春郭金(5)“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消费演变趋势预测:逻辑与测度...........叶胥龙燕妮(22)试析“脱欧”进程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刘明礼刘兰芬(34)数字经济下国际税收规则的重塑与中国应对................................赵东喜(47)STO:重新定义证券与泛金融工具的发轲...................郭艳王立荣张琴(59)中国城市治理视域下夜间经济发展研究初探—以国内外先行地区的经验做法为鉴..................................许大伟(73)—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影响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赵保卿杨雪冰(81)生态文明试验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陈煌鑫邹文杰马晓伟(94)—绿色发展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概念、问题与对策...........刘昊杨平宇崔春晓(110)山西科技金融发展评价研究——基于全国与中部六省比较视角........................................刘红(120)2020年第18期/总第2962期【专家观点】通用数字技术扩散的模式、特征与最优路径研究.....................陈维宣吴绪亮(5)【专题研究•“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十四五”时期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七大着力点.......................徐唯桑(18)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测度研究—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邱洪全(26)—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度评价及开放格局优化...........魏格坤黎美莲(36)【地方财经】广西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吴胜泽张俊军李闻闻(46)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广西财政票据电子化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签名................................梁昊陈国智(67)县乡财政预算透明度的提升:意义、案例及推进路径——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程国安郑炳安魏三朝张小东(76)【经济学文摘】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程霖张申陈旭东(84)“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07)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整体性审视........................................张媛媛(120)2020年第19期/总第2963期(5)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阐析及宏观经济政策展望张明源中美典型城市新经济发展比较徐娟张梦潇尹妙妙(15)数字服务税:一种概念上的辩护.....崔威(著)刘奇超(译)沈涛(译)李加晶(校)韩德馨(校)“非典”与新冠疫情对中国服务业冲击影响的比较研究舒婕(30) (56)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吉亚辉梁雅楠(67)张成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项康丽(80)基于协同发展视角的跨境电商、物流效率和传统外贸的实证分析刘夏夏(93)王康国内文化消费演进及前沿研究----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信用约束下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任玉娜(107) (H9)刘路爽2020年第20期/总第2964期【专家观点】财政赤字功能新认识及适度化路径探讨....................................白景明(5)【专题研究•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主持人:郑秉文我国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协同发展研究:回顾、评析与展望.............郑秉文李昆(15)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研究综述................................刘桂莲(38)《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总目录企业年金激励政策与市场驱动机制——澳大利亚超级年金的经验与启示......................................李亚军(53)丹麦养老基金专业化投资的经验及启示....................................于环(70)【地方财经】广西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工作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81)【经济学文摘】“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环境的五大趋势性变化.......................刘振中(104)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变化与中国位势研究....................................陈曦(111)重识税收中性原则及其治理价值—以竞争中性和税收中性的结合研究为视角............................侯卓(119)—2020年第21期/总第2965期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政府市场关系视角.........................王曙光徐余江(5)企业史视角下的中西分流探析..............................................兰日旭(15)要素配置效率、城市群与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张建忠(23)长三角一体化的微观路径:推进民营企业跨区域并购.........杨平宇刘昊陈东(32)路径依赖视角下老工业城市产业重构模式研究.....................申红艳滕飞(44)国外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甘艳媾徐波(53)新时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及激励机制研究.................李慧李玉(66)数字金融与家庭资产配置——来自中国家庭跟踪调查的证据.......................方观富许嘉怡蔡莉(82)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及风险研究评述............................马克和洪蕴(98)产业投资基金介入PPP项目的治理功能及路径选择..........................尹启华(111)从业绩承诺补偿角度探析企业并购模式及补偿方式的选择……孙胡齋张琦徐可欣(119)2020年第22期/总第2966期【专家观点】以“双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领..............................贾康刘薇(5)【专题研究•政、产、研多视角下的中国创新力研究】中国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成因及创新突破路径分析.................杜传忠任俊慧(10)縫扁并瓷舍寺2020年第24期/总第2968期政府采购“基础研究”是否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实证分析..........................姜爱华费埜桀(19)知识经济与宏观管理新视角......................................方竹兰于畅(36)【地方财经】广西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研究陈雪花黎基钦黄绍婷(46)郑炜广西“户贷企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风险防范对策研究............................................................广西财政厅课题组(57)公益性医院:政府采购监管的虚化及其克服.....................广西财政厅课题组(68)新一轮消费税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分析——以广西为例........................................熊耀献刘雁来曾小玲(81)【经济学文摘】中国应为下一个人口转折点未雨绸缪吗?..................................蔡昉(94)穿进“十四五”的发展主线..............................................叶初升(103)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冯燕妮沈沛龙(11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李璐赵玉峰纪竞建(120)2020年第23期/总第2967期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积极作用张定法刘诚(5)区域主义视角下RCEP对亚洲各国经贸相互依存的促进作用、挑战及其对策建议《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的重点、难点与亮点-----种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解读......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李浩东林江(13)赵福昌吴园林(22)施佰发陈伟雄(30)基于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园区建设途径及保障措施研究吴画斌(44)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适应性循环与脆弱性演化.....................王仁祥刘伊江(52)行业竞争与薪酬差距的综合治理效应..............................胡卫敏王凌峰(64)组织自主性与中小企业国际化成效: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李思思张化尧白汶松吴志方(80)农村公共文体设施“建管用”长效机制建构研究............................姚应祥(96)绩效工资管理:微观案例及软件设计升级王玲玲张浩宇张馨元(108)。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模拟--2019-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再展望
2017年第6期(总第256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No.52017General Serial No.252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模拟——2017—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再展望“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21405)摘要:“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 ”课题组于2017年14月举行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的第二十七次预测发布。
本次预测发布了2017年下半年和2020年共六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值,继续跟踪考察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模拟分析了当前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结果表明,中国GDP增速“稳中趋降”的态势还将延续,增速下滑的幅度取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方向。
当前减税降费政策主要从供给端为企业“降成本”,在外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提高以及国内市场消费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投资激励效应有限。
若将减税降费政策的主体由企业转向居民,从需求端拉动消费增长进而带动投资增长,那么,相同规模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正向效应会更为显著。
因此,课题组建议:当前应加大对居民个体的减税力度;同时,应防止居民家庭债务率进一步提高;长期应从根本上加快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并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CQMM模型;中美贸易摩擦;减税降费政策。
中图分类号:F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19)06-0098-092217年上半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原因在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开始抑制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及民间投资的增长;在不放松对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下,房地产投资增速难有大幅度提升;对地方政府债务率的严格管控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Eviews软件,引用国家统计局1990年-2014年的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宏观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了解我国经济运行特点和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进行宏观经济结构分析、政策评价、决策研究和发展预测。
标签:四部门经济模型;参数检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016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探底的首年,也是中国经济步履维艰的一年。
2016年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呈现跌落态势,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7%,经济增速下滑压力有所趋缓,但下行压力未消;我国投资支出增速为7.3%,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2016年我国出口同比下降2%,进口增长0.6%,净出口自改革开放后首次呈现负增长。
本文中,我们将要来探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以便了解经济运行的特点,可以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评价和建议。
一、实证分析1.变量选取与数据收集本文采用了经典的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理论,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以此来建立模型。
我们选取投资支出(I亿元)、居民消费总额(S亿元)、政府支出(G亿元)、净出口(NX亿元)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Y亿元)为被解释变量。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我们收集了1990年-2014年我国四部门经济的相关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并加以作实证分析。
2.模型设计和识别(1)相关性分析利用Eviews软件观察变量Y与S之间以及I和Y之间的散点图,以及根据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理论,建立下列联立模型:Yt=St+It+Gt+NXtSt=α1+α2Yt+U1tIt=β1+β2Yt+U2t(2)模型识别由上述联立模型可知,该联立模型过度识别。
(3)参数估计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结果如下:St=6635.493+0.356YtIt=-37818.01+0.767Yt即可得到联立模型为:Yt=St+It+Gt+NXtSt=6635.493+0.356YtIt=-37818.01+0.767Yt3.模型检验(1)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中,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均符合预期以及现实的经济意义。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研发及应用
CPI
PPI
III
IV
13 9.6 9.1
6.9 5.9 -0.7
-5.4
20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两高一低”
% 90 70 50 30 10 -10 -30 -50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转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9):增长追求与民生需要》
目前,CQMM已成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标志性、 集成性研究成果
4
一、CQMM简介
CQMM是一个结构式动态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情景2:假设把每年减少的1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所节省下来的财政支出等量地用于提高当年居民收入,通过CQMM模拟刺激消费、拉动
3
一、CQMM简介
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理论与 实证两个方面的研究,向社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 析》季度报告八份,公开出版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共四册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6):经济增长:需求拉动还是供给调 整》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动性过剩》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
14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从支出法GDP的构成变化看
2010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进口增速预计将超过 出口增速,全年贸易顺差以美元、按现价计算预计 将只能增长4.0%
按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为14.7%; 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为24.6%,同比 下降14个百分点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模型——对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
·3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模型 ①
———对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
高铁梅 梁云芳 何光剑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建立了由 7 个模块 、32 个方程构成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模型 , 描述了 1996 年第 1 季度~2007 年第 1 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长期和 短期特征 , 对 2006 年第 1 季度~2007 年第 1 季度的利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 题 、收入政策问题等进行了模拟分析 。结果表明 , 当前应适当提高存贷款利率 , 抑 制经济过热的苗头和通货膨胀 , 同时应坚持人民币汇率渐进式调整的方式 , 努力提 高城乡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
本文根据 Hendry 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思想建立模型 , 即建立最一般的模型 , 逐步剔除 不显著的变量 , 将模型约化为一个变量和参数都很节俭的模型 ; 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 , 并对 模型中每一个方程的协整性进行检验 , 以避免传统经济计量模型中存在的伪回归问题 。求出 模型中包含的长期稳态解 , 用来检验经济理论 , 评价经济政策效应等 。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联立方程模 型 政策模拟
中图分类号 F2241 0 文献标识码 A
Macroeconomic Policies Quarterly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in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co nst ruct s a macroeco no mic simultaneo us equatio ns mod2 el wit h quarterly data acco rding to t he current eco no mic co nditio ns , which is co m2 po sed of 7 modules and 32 equatio ns1 It describes t he feat ure of runn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eco no my in lo ng2term and short2term in t he period of 1996Q1~2007Q11 The co nclusio ns are as following : (1) The mo netary policy sho uld raise t he interest rate , which are co nductive to curbing inflatio n and ensuring sustainable , rapid and so und develop ment of t he eco no my ; (2) We sho uld co ntinue t he gradual adjust ment mode of RMB exchange rate ; (3) The government sho uld imp rove t he inco me level and co nsume abilit y of low2inco me gro up s in urban1
经济调查与分析
经济调查与分析2011-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摘要: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CQMM ) 课题组基于最新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调整并估计CQMM, 预测2011年和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
预测结果表明, 2011年GDP可能增长10. 13%, 2012年, GDP增长率可能回落至9. 45%; 2011年CPI预计将达到5. 4%, 2012年还将维持在4. 55% 的水平。
课题组就通货膨胀对城乡不同收入群体收入的影响, 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进行政策模拟。
结果显示, CPI上涨对农村居民的冲击大于城镇居民, 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大于高收入群体; 而人民币升值不是降低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因此, 要实现将通货膨胀控制在4% 的政策目标, 就必须坚决地将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9% 左右。
人民币升值不宜过快, 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
此外,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
关键词: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CQMM ); 宏观经济预测; 政策模拟2010年, 中国GDP增长了10. 3%, 但经济仍然延续了 投资驱动 和 出口拉动 的增长模式。
在外部市场逐步恢复并带动民间投资恢复性增长时, 政府主导型投资没有及时退出, 导致总投资快速扩张, 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CQMM ) 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0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 用CQMM预测2011- 2012年宏观经济趋势, 模拟了现行的通货膨胀对城乡不同收入群体收入与消费行为的影响, 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 课题组针对正在发展的通货膨胀问题, 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一、2011 -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一) 模型外生变量的假设1. 美国及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假定根据对当前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以及今后两年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判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2011年1月25日修订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测数据。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研发及应用共88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研发及 应用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获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 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等双方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共同研发的成 果 2006年8月CQMM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 至今,课题组已连续九次(每年定期两次) 成功举行了宏观经济预测发布及宏观经济 高层研讨会,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14
7
美国及欧元区经济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对美欧出口 加工贸易出口 一般贸易出口 制造业相对单位劳动成本 (RULC)
出口美元总额 加工贸易进口 一般贸易进口
进口价格
工资价格模块
进口美元总额
GDP
(工资,CPI,固定资产投资 价格指数, GDP 平减价格指 数)
净出口
资本形成
政府消费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支 出
6
一、CQMM简介
CQMM在2006年研发成功后,是国内目前少 有的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坚持维护、开发并投 入运行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CQMM模型是一个开放条件下总需求导向的 结构式模型
基于GDP支出法核算 模型包括消费模块、投资模块、对外贸易模块、工 资价格模块以及货币与财政政策模块等部分
目前,CQMM已成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标志性、 集成性研究成果
4
一、CQMM简介
CQMM是一个结构式动态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可用于考察短期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形成机理, 进行短期宏观经济预测,以及实证分析宏观调 控政策的效应 是一个以转型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为背景,以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为基础,以先进宏观经济建 模技术为支撑,以政策分析和短期预报为目的 的结构式、动态、季度计量宏观经济模型
年度模型,难以进行短期政策效应分析和短期经济预报;而且,几乎 全部都已停止运行 何新华等(2005):一个非结构式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
数据生成过程的稳定性以及经济结构的长期均衡关系 模型的非结构式特点也使其不能有效进行政策分析(Diebold, 1998) 高铁梅等(2007),已停止维护
RL 7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13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CQMM预测
2010年中国GDP可增长9.8%,2011年将回落到 9%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预计为2.7%, 2011年略降至2.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0年、2011年分别将为 3.0%、1.3% GDP平减指数将分别为3.2%和2.3%
货币政策
固定资产形成(按资金来源分)
财政政策
图 1 CQMM模型结构
8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9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美国及欧元区经济增长率 IMF(2010年7月8日)
美国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9%和2.7% 欧元区分别为1.4%和1.3%
11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增速
下半年M2增速预计为18.1%;2011年,随着控制信贷以 及保持金融稳定的新措施出台,M2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 17%左右
% 35 30 25 20 15 10 2009 2009 2009 2009 2010 2010 2010 2010 2011 2011 2011 2011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M2 25.4 28.3 29.2 27.5 22.4 18.4 18.3 18.1 18.0 17.7 17.5 17.0
12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预计年加息可能性不大
% 7.8 7.3 6.8 6.3 5.8 5.3 4.8 2008 2008 2009 2009 2009 2009 2010 2010 2010 2010 2011 2011 2011 2011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5
一、CQMM简介
关于宏观计量模型的研究现状 刘晓越(2004)
清华大学的“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CEMT_Ⅰ” 国家信息中心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Project LINK)”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共同 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 CMAFM”等
不确定性:美国高攀的失业率,欧元区内希腊等经 济体面临的财政危机等
10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主要汇率水平
2010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将持续走弱的局面,到年底下降 将至1.24的水平;2011年,随着美联储升息预期上升, 欧元兑美元将维持走弱趋势,预计贬值至1.2的水平 2010年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0.78%,2011年全年 将升值0.6%
3
一、CQMM简介
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理论与 实证两个方面的研究,向社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 析》季度报告八份,公开出版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共四册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6):经济增长:需求拉动还是供给调 整》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动性过剩》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 转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9):增长追求与民生需要》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 研发及应用
1
主要内容
CQMM简介 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基于CQMM进行的政策效应模拟
财政支出的总量与结构效应 调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效应模拟
人民币汇率、工资与中国的内外结构失衡 政策建议
2
一、CQMM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