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挑战。

中国的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涌现。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找准发展重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GDP增长情况、就业形势和贸易战对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规律,剖析GDP增长情况、就业形势以及贸易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国家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提供依据,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对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的重要部分。

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确保对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全面分析。

我们对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包括GDP增长情况、就业形势、贸易战对经济影响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我们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深入探讨中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深度 魏杰教授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布局

深度  魏杰教授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布局

深度魏杰教授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布局在两会闭幕后,苏州博商会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以未来风险和机会为核心,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

全文结合美元加息、中美贸易战、上海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国企混改、优质债转股、独角兽IPO、房地产税、以比特币为首的ICO数字货币走向等当下经济事件,深刻剖析还原其背后的逻辑,追根溯源。

如果说,十九大和两会宣告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并描绘了中国的未来蓝图。

那么魏教授此次演讲则是拎出其中的“四梁八柱”为我们梳理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不管是对于理解国家意志,还是企业成长,亦或是个人投资,都具有前瞻性意义。

虽然文章较长,但是魏杰教授的分享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诙谐幽默,干货满满。

博商会第一时间特整理成文,以飨各位博商企业家。

魏杰教授演讲以下为魏杰教授演讲内容:非常高兴和各位一起做一个分享。

今天主要讲的是十九大和两会之后中国经济的走势。

十九大、两会都已相继闭幕,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情况,人们都非常关注。

经济走势的分析,最关注两个问题:第一,风险在哪里。

风险必须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风险要真爆发,那经济可能会出现连续十年的倒退,而且可能没有预案。

第二,增长点在哪里。

今天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探讨,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一、寻找未来风险风险在哪里,决策层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共识。

我们未来的风险将主要在金融领域,所以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

过去我们对未来风险判断,很长时间也认为是在增长,所以长期讲稳增长、保增长,甚至2008年提出要保8。

当时之所以稳增长、保增长是一个主题,其实我们判断风险在增长。

但现在对未来风险的判断,认为在金融领域,所以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

2018年三大战役第一个战役就是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可能是未来中国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怎么样防范金融风险?国际教训看,金融风险爆发往往从五个方面的因素引起。

中国防范金融风险,也有五大方向。

魏杰:十七大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演示)

魏杰:十七大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演示)

主要内容
十七大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十七大以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十七大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一、十七大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价格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
消费品价格:食品、服装、家电、家具价格
等等,叫消费品价格,就是我们讲的CPI,也就
是我们经常讲的物价。
投资品价格:有时称作生产资料价格,像钢
一种弥补办法
要大规模解决国际收支失衡而不至于引发失业,必须 要启动国内市场。用启动国内市场来弥补出口方面减少所 引发的就业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解决国际收支失 衡的力度取决于国内市场启动,国内市场启动起来了,我 们才能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国内市场没有启动起来,我们 就不敢大规模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因为一解决就会引发大 规模失业,而不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就是流动性过剩,价格
增加资本输出
如果中国资本更多的走出去也会减少资本项
目下我们所谓外资太多的问题。 调整出口政策和外资政策是中共十七大以后
一个大家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阿联酋迪拜建设中的豪华酒店显露无限商机
小结: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两大内容
减少出口(如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减少产品出口顺差 增加进口 调整外资政策(如实行国民待遇政策) 减少资本净流入 增加资本输出
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举例: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就表 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也就是说,一年前 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如今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 及服务。
【链接】近一年的CPI走势
【链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温总理在阐述“今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 标”时指出: 2008年,“国内生产总 值(GDP)增长8%左右,居 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 幅控制在4.8%左右。”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及明年的发展方向(下)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及明年的发展方向(下)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及明年的发展方向(下)作者:魏杰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0年第1期魏杰简介:魏杰,1952年9月生于西安。

曾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导,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

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导,兼任全国十三个省市的经济顾问,十五家企业经济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5家学会的副会长。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是我国很有影响的著名的经济学家。

自1979年起至今,20余年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

最近的研究方向为:企业制度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企业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内在结合及互动性,企业中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内在结合的产权制度体现,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约束性的体制表现等。

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最近的著作为:《新经济与企业裂变》、《中国企业的二次创业》、《资本经营论纲》、《现代产权制度辨析》、《企业前沿问题》、《市场经济前沿问题》、《企业制度安排》、《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文化塑造》、《驱动财富进程》、《解码财富方程》。

不能出现泡沫,那就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怎么做,资产价格仍然是明年启动投资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又不希望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出现泡沫的问题,因此我们明年启动投资的时候一个重点就是对资产价格的控制是个很大的问题。

要实行一定的控制,但是控制不是打压,我们不会打压资产投资的,而且说句老实话,像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资产价格一定大的是个U型,虽然中间可能大不的U型,但总体一定是U型。

在发展中国家资产不会贬值的,不会便宜的。

不过有时这个过程中间可能出现大不的U型,但总体一定是大U型,所以我们不会打击资产投资,是要稳定它,别出现太高的泡沫问题。

所以最近出现股市大跌,就有人担心我们会不会在明年启动投资政策调整因此很恐慌,结果三年一公布的新闻稿股市马上反弹,后来冲下来就是那一个小时冲下来的,原本很担心,实际不会有大的变动,不会有大的调整,我们启动投资、启动消费,而资产投资,涉及到消费问题,这就是投资所谓的资产投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录音整理(20141016)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录音整理(20141016)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录音整理)主讲人:魏杰开场白:很高兴,今天有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给各位分享今年重大的事件、未来整个经济的走势,以及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

从而可以得出,在哪些领域投资更好。

从自贸区开放以来,中国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很快,约7.4-7.5%左右为什么经济增长回落如此快?“三架马车”约束经济增长。

1.出口,以往对经济年增长的贡献约2-4%,但今年1-6月贡献只有-0.9%。

不仅没有贡献,反而成了负数。

出口的拉动力极度回落。

我国有3大核心出口市场:美国、欧盟市场、东盟市场。

其贡献占总体出口总量的80%左右。

但是这三大核心出口国今年全部出现问题。

(1)美国对中国基本实现贸易保护和返倾销。

奥巴马上台后讨论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总结为美国进口太多的问题,为了避免未来的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减少美国的进口。

禁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

导致中国近几年出口美国市场的经济急速回落。

(2)欧盟市场的欧债危机,导致市场萎缩。

北约东扩又导致一场政治危机——乌克兰危机,欧盟和美国想制裁俄罗斯,逼中国“站队”,利用限制中国进口的方法。

政治斗争体现到经济上,导致中国出口欧盟市场经济增长回落。

(3)东盟市场因为南海问题,菲律宾等多国在此问题上“两面三刀”由此,三大核心出口市场都遇到问题,一时间又找不到可替代的出口市场,导致出口的拉动力一度减弱。

2.投资,以往投资的拉动力排在第一位。

过往投资贡献在10%的经济增长中有5%-6%,甚至有时高达7%的比例,但现在只能排在第二位。

为什么投资拉动经济减弱呢?我们知道三大核心投资是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三大核心投资占整体投资的80%,而现在这三大投资都出现增速回落的情况。

(1)制造业投资:我国制造业投资主体是民营投资,民营企业不愿投资,因为成本太高。

首先是税费太高,约占GDP的44%;其次是融资成本高,再是劳动力成本高,单讲社保缴纳就很高。

利润太薄,再加上民营企业对未来判断的不确切,没有投资的积极性。

魏杰:中国经济面临彻底变局?

魏杰:中国经济面临彻底变局?

防止“危机演变成萧条”这个看来可以实现了。

但后果怎么样?就短期来说,保8应该没问题,但别的问题很大。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场大讨论,最终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地位。

而在这场大讨论中,魏杰与樊纲、刘伟、钟朋荣因为新锐的观点,被称为经济圈的“京城四少”。

而今,四少均已不少,现在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魏杰,虽然在研究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学,但同时仍然对宏观经济有很多话想说。

难题一利益阶层中国经济面临彻底变局,要全部变革。

《英才》:1998年中国经济速度第一次掉到8以下,你写了《如何启动经济问题》。

对于这次保增长你怎么看?魏杰:1998年那次启动经济最后实际起作用的是出口。

但是中国早应该调整,2002年就应该开始调整投资,我们没有做,到了2004年中国出现高成本时代,靠低成本已经不可能竞争,中国应该加大技术创新,我们没有搞。

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企业没法搞实体经济、没法生存,只好走向虚拟经济,炒股票、炒房地产,最后把泡沫吹的很大,泡沫一破灭都完了。

这次我又写了一本《中国经济之变局》,谈的就是这一轮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变革。

因为1998到2008年这个模式已经到顶了,中国经济面临彻底变局,要全部变革。

《英才》:大家普遍认为中国要走向内需拉动型经济,但目前的内需并没有真正把消费启动起来。

魏杰:投资拉动型经济还要出事。

防止“危机演变成萧条”这个看来可以实现了。

但后果怎么样?就短期来说,保8应该没问题,但别的问题很大。

这个要到2012年、2013年以后总结,这是不可预见的。

最起码按照常规来判断,货币贬值的状况是必然的,这个问题未来怎么办很难讲。

我们中国下一步主要靠启动消费,消费如果不启动中国经济的问题无法解决。

消费是改革的问题,消费涉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这个必须调,老百姓不富有消费起不来。

不过这个是更深层的了。

《英才》:启动消费说的多,成效不大。

魏杰:是动作太小。

这关乎利益群体的利益问题,因为一旦调整分配结构就涉及到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问题了,那么利益问题调整就艰难一些,就像日本一样,1991年就启动内需到现在还没启动起来,其重要原因是利益集团的利益问题。

中国经济之变局--清华魏杰教授

中国经济之变局--清华魏杰教授

中国经济之变局清华大学—魏杰教授(讲座摘要)●救市VS中国经济深度调整魏杰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应进行深度调整,而不应救市,并且政府也不会救市。

原因有二:一是当前中国国内货币超发严重,2011年货币余额达到了85.7万亿,为2011年GDP 的190%,远远超过安全水平,2010年、2011年两年货币发行量超过过去50年的总和,严重的货币超发,已经没有了货币救市空间了。

这点不同于2008年,当时还有货币救市的空间;二是财政救市也没有空间了,一个国家的国家债务上限一般是债务余额占GDP的60%,像希腊目前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130%,因此出现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三大问题都会因为债务比率的提高而相继产生),目前我国统计了政府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后,比率在40%多,但如果精细的把乡镇负债都算起来,目前经济学家推算的国家负债率已经达到61%,显然超过了安全水平。

基于货币和财政两点考虑,目前看国家想救市都已经力不从心,如果强行通过发行货币或财政救市,必然对中国经济未来造成致命的打击。

希望大家关注二季度经济数据,如果二季度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也不排除国家相关救市政策的出台。

但目前许多经济学家都希望进行深度的经济调整,而不是去救市。

●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预计增长12万亿的货币供应量,如果考虑19%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增加9.7万亿的流动性,这个货币供应量是可以实现GDP7.5%目标的。

但是按照这个货币供应量看,资产价格都不会有大的涨幅(资产包括房地产、股票、黄金),也就是房价、股价、金价都不会有大涨。

今年国家投入的重点在于减税和民生,GDP控制在7%-7.5%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要淡出基础设施投资,不救房地产市场,建材、煤炭等大宗产品价格都要下降,近期去秦皇岛调研,煤炭价格13年来首次下降,压港严重,正反应了当前的政策走向。

●如何进行深度经济调整中国经济深度调整包括三个方面: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四大行业发展。

清华EMBA名师魏杰 中国经济新常态

清华EMBA名师魏杰 中国经济新常态

清华EMBA名师魏杰: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高速增长时代来临,6-8%的增长速度,今年定7%。

GDP总量635万亿。

出口方面有三个重点市场:美国:奥巴马"再实业"战略的影响,对美国市场不宜抱希望,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希拉里若上台,最终会中国会实施更加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欧盟:实施紧缩政策,刚摆脱欧债危机,普京反击,乌克兰事件爆发,欧盟制裁,对中国的政策也相应调整,迫使人民币升值,不利出口,欧盟市场也不能抱太大希望。

东盟市场:南海问题,菲利宾冲在前面,都想敲中国一笔,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三大市场能贡献一个百分点(6000亿元新增出口)就不错了,出访加勒比海国家,就是想开发新市场。

但短时期内补不上来。

这是第一个拉动力。

第二个拉动力是投资,09年增长的贡献80%来自投资,去年只贡献了48%,今年最多30%。

因为三大核心投资占70%: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制造业连续27个月回落,一是制造业严重过剩,而是成本高、无钱可赚,有些现代产能都无法淘汰,又过剩,劳动力成本又上涨。

另外的原因是制造业多为民营企业投资,但民营企业主缺乏安全感,70%在移民,对社会缺乏信心。

重提阶级斗争,令人害怕,制造业一片萧条,回落速度非常快。

房地产投资方面,前年回落5个百分点,去年回落8个百分点,今年还要回落8个百分点,大家对此前景不看好。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是政府,现在政府没钱了,原来有钱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突破120万亿货币供应量,地方政府也没钱,其来源主要是卖地,现在也不行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没钱了,投资必然会回落,顶多维持。

三大拉动力都乏力,不稳定性增强,谁还敢投资?顶多增加三个百分点。

消费的贡献去年是52%,现在也在放慢,大规模模仿消费时代过去了,四大核心消费占80%,汽车、住房、家电和青少年消费,家电消费进入拐点,去年已经基本普及,只能是以旧换新,没有增量部分了,家电企业日子会很难过了;汽车消费,因为环境和交通的压力,所有大城市限制汽车,北京摇号,上海拍卖,汽车经销商日子也很难过,农民要的车3万块钱,谁还敢生产;房地产消费开始下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自住和提升型消费,有支持的含义,估计住房消费也是回落的状态;青少年消费,大量青少年出国求学,一浪高过一浪,美国看好这个市场,既能赚钱,又能灌输美国价值观,这多好的生意。

中国经济好转或在明年二季度

中国经济好转或在明年二季度
( 注: 本文由本刊 记者刘彦华在对 作者 采访基础 上整理 而成,仅 代表作 者个 人观点)
三、我预计 ,现代制造业也将逐渐上升为我们未来支撑 经济 发展 的支 柱型产 业 。发展现代 制造业有 五个 要点 : 一 是航 空器制造 与航 天器制造 ,二是高 铁装备 制造 ,三是核 电装备 制造 ,四是特 高压输 变 电装备 制造 ,五是现 代船舶
制造 。
目前 我们 正处在 这种结 构调 整期 , 日子 很艰难 ,但是 未来 前途很光 明,一 旦完成 结构调 整 ,我们 的经济 结构将 进入 发达 国家序列 。 因此 ,对我们 来讲 ,这 次谷底 重生 将
投资方面 ,这 部分主要 是传统的投资 负增长 ,其 中房
地产为 1 -9月份投 资增 长 4 %,去 年是 1 0 . 8 %,增 长速度 下降 比较快 。在我 看来 ,房地产 已经不再 可能继续成为 国
民 经 济 的 支柱 型 产 业 ,它 会 存 在 ,但 已经 谈 不 上 支 柱 产 业 。
持国 家经济增 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 房地产业 和传统制
造业 ,都陆续 出现 了 问题 ,所 以增 长低迷 是必 然的结果 。 未来 ,这两个产 业基本上 已经很难再 作为 中国经济增 长的 支柱型产业 了。 未来的支柱型产业是什么 ? 如何进行迭代?
不是一般性的重生 ,而是做更大的调整与颠覆 O
中国经 济 好 转 或 在 明 年 二 季度
魏杰 清 华大学 经济 管理学 院教 授
如果 中国总是不能生产 出市场 最需要的东西的话,简单地讨论 G D P增长并没 有多大意 义。结构升级 是个大问题,是4 - _ k 升 国家的重要指标。中国经济能否 谷底重生 ,关键就是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现状与走势

中国经济现状与走势

【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叫生产性服务业,满足消费者的服务业叫消费性 服务业/question/09fddb2b16050c51 】
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 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 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
(c) 1999-2014, 方博亮
8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 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 六个现象?
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 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 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 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 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 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 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c) 1999-2014, 方博亮
4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 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 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 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 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 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 。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 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c) 1999-2014, 方博亮
5
二、出现这6种现象的现实背景
一是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 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 ,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 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 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 然很强大。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佚名
【期刊名称】《纺织商业周刊》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2月16日,经济学家魏杰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6月份之后有些产业,例如钢材、水泥等重化工业可能开始回暖,6月份到年底之间可能是个缓慢恢复的过程,不同的产业,恢复的早晚会不同,地区之间的恢复也会不平衡。

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

要想启动消费,就要先着手建立覆盖全民的保障体系。

应更注重对教育、保障等的软性投资,而非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性投资。

【总页数】1页(P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外国报纸将获准在华印刷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式提出申请 [J],
2.复苏与调整:中国经济分析中的上海观点——评《经济复苏与战略调整:中国经济分析2009~2010》 [J], 陈恭
3.4月将是中国经济的低谷——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 [J], 尹一妍
4.对不起,营销领域除了科特勒,目前还没有其他门派 [J],
5.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测定血小板功能的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深度长文)

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深度长文)

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深度长文)学者简介魏杰,男,1952年9月生于中国西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企业制度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企业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内在结合及互动性代表著作有《新经济与企业裂变》《资本经营论纲》《中国企业的二次创业》《现代产权制度辨析》等。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点文| 魏杰摘要2018年3月31日,在两会闭幕后,苏州博商会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以未来风险和机会为核心,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

全文结合美元加息、中美贸易战、上海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国企混改、优质债转股、独角兽IPO、房地产税、以比特币为首的ICO数字货币走向等当下经济事件,深刻剖析还原其背后的逻辑,追根溯源。

本文为演讲第二部分,演讲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讨论未来经济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增长点在哪里。

中国经济还要增长,还要发展,新增长点在哪里,要研究清楚。

如果不清楚,就没法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现在来看,增长点有这几个:第一,全方位开放。

过去的开放经常讲两句话:扩大出口、吸引外资。

这种开放实际上是搭别人的便车,扩大出口是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利用国际资本。

当时我们刚刚改革开放,选择这个战略是对的。

因为当时没有国内市场,所以要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过去我们穷,缺乏资本,所以要吸引外资。

这种开放的实质,是搭别人的便车,搭了差不多几十年了。

我们搭别人的便车,我们很便利,但人家一定会反感。

所以中国现在必须走向全方位开放,既搭别人的便车,也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

这种全方位开放必然会推动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现在虽然美国跟我们打贸易战,但我们有信心奉陪到底,而且要借机会推进我们的战略,继续推进人类社会的全球化。

讲到全球化,在座诸位可能知道,现在学术界把全球化分三次,第一次是1750年-1950年。

中国宏观经济“三段论”

中国宏观经济“三段论”

中国宏观经济“三段论”作者:魏杰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6期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本刊顾问魏杰近日纵论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2013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将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约7%左右;二是进入转型调整期。

针对这两大特征的对策应该是“稳中求进”,“稳增长”要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求进”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第一论:为什么“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都已经乏力:出口,增速由20%以上降至7%左右;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都衰落;消费,住房、汽车、家电、青少年四大核心消费都已回落。

增长速度下滑压力越来越大决定了经济必须稳增长。

第二论:“稳增长”靠什么?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一靠货币政策,二靠财政政策。

但目前货币政策已经没有空间,只能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

第三论:如何“求进”?“求进”是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办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

本刊摘录后魏杰教授观点刊登如下,以飧读者。

十八大后的2013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将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约7%左右;二是进入转型调整期。

针对这两大特征的对策应该是“稳中求进”:“稳增长”要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求进”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第一论:为什么“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都已经乏力:出口,增速由20%以上降至7%左右;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都衰落;消费,住房汽车、家电、青少年四大核心消费都已回落。

增长速度下滑压力越来越大决定了经济必须稳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乏力。

“目前,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均出现增速回落”。

“该投的地方不敢投,想投的的地方又不让投”。

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开工数量急剧减少,房地产投资乏力。

今年7月份开始,三、四线城市房价将回落,泡沫将暴露出来。

7期-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解读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7期-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解读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指导〔2011〕第7期(总第39期)中共迁安市委宣传部迁安市理论宣讲工作总站 2011年4月13日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解读中国宏观经济走势4月2日,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就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消费、收入等问题接受记者专题采访。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钱越来越不值钱,菜篮子越拎越沉重,大家担心是不是我国经济出了问题?请分析一下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势。

魏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对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国经济宏观面临着三大压力:一是通胀的压力比较大;二是增长速度下滑的压力;三是结构失调的压力,国民收支分配结构,出口、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三个层面的结构都失调。

面临这三大压力,就有了三大任务: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

现在难就难在这三件事都要干,因为在经济学上这三件事的药方是相反的。

道理很简单,要反通胀就要紧缩,但一紧缩,增长速度就可能下滑;要保增长就要有更多的货币出来,而货币出来通胀压力又会很大;如果紧缩,结构就更调整不了。

所以今年这三件事做起来就比较难,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而2011年是既困难又复杂的一年。

要完成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三大任务,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我们必须从中找到平衡点。

具体地说,任何政策的出台,必须统筹兼顾,既能有利于反通胀,又有利于保增长,还要有利于调结构。

这个平衡点,就是今年要做的四件事,这就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结构,深化改革。

“十二五”规划突出强调,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魏杰:在以上所讲的今年要做的四件事也就是四条对策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它是实现三大任务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没有中国经济的未来,就不可能同时实现三大任务。

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

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

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Research on the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in 2020文/魏 杰个季度的增长是6.2,通胀率是两个点多一点,合计算下来也是8.3左右,所以今年财富生产和货币生产的增幅数值基本是平衡的,保证了资金供给的正常,同时防范了金融风险。

明年要继续坚持今年的平衡态势,这样才能保证明年资金供给的正常。

第三件事是必须稳定股市,股市如果不能稳定,资金供给一定会出问题。

因为现在大量上市公司的股票已经质押了,如果股票跌到不该跌到的区间,就会导致大量的平仓,这样很快就会影响到资金供给的正常运作,所以一定要稳定股市。

那么怎么稳呢?我看到最近提了几个办法,一是所谓的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快退市审批,第二条是减少行政干预,把股市还给市场,第三条是推动中长期的资金进入股市,像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

股市如果稳不住,公司缺钱,中国的企业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第四条是改革,对科创板进行改革,而且提出中国股市的改革方向是实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这个方向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

第五条是依法治市,如果不依法治市,股市就稳定不下来。

如果这五条能够坚定地推进,将会稳定住股市,股市只要稳住了,资金供给上就不会出大问题。

第四件事是要稳住汇率,如果本币稳不住,资金供给就稳不住。

按照中美的协议,汇率就是外汇的价格,既然是价格就应该由市场决定,不应该干预,所以要稳汇率,我们只能从需求的供给关系上去协调好。

因此,明年的稳汇率要继续从这两个方面做工作,一个是稳住外汇需求,中国的外汇需求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一个是企业海外并购,企业并购规模如果太大,外汇需求量就会太大,最后就会影响到外汇的供给关系。

所以企业海外并购需要做调整,应该只支持技术并购,禁止非技术并购,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六大类禁止并购的种类。

影响外汇需求的第二个因素是个人海外投资,个人海外投资如果太大的话,外汇需求太大,假如汇率不变,就会导致本币的贬值,所以要处理好个人海外投资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

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

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

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

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

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

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

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

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

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

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

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

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

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

这四项最后确认为首都功能,其余都属于非首都功能。

比如说北京不是经济中心,因此经济方面的功能逐渐要离开北京。

我估计可能未来,许多企业总部可能会搬离北京。

第二个不是教育中心,所以我估计可能一些大学搬离北京,当然北大清华不会搬。

但是要扩大规模很难,扩大可以办分校。

再一个不是医疗中心,现在北京看病人85%是外地人,医院办到北京干吗?等等。

还要往下排,都属于非首都功能。

这些功能要寻找新的地方,最后寻找的地方就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属于首都功能的陆续要转向雄安新区如果雄安新区建设取得成绩的话,下一步就要讨论上海怎么办,上海定义为经济中心,什么叫经济中心,哪些不属于经济中心?上海一样寻找新的东西,承载他未来的功能的,在哪里?大家看到北京选择了雄安新区,因为雄安新区是河北地区欠发达地区,承载能力巨大而且经济落后。

我们一旦启动雄安新区一箭三雕,一个北京非首都功能转掉了,第二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来,第三北京房价稳定住了。

下一步讨论可能是上海,再一个深圳、广州,深圳、广州最近有一个苗头提出来越港澳大湾区,如果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再造一个的话,就是产生四个新的一线城市,对中国经济拉动,巨大的拉动力。

所以实际上雄安新区提出来,有人把他看的是很局部的问题,这是调整国内空间经济发展起点,标志着我们调整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是一个试点,是一个千年大计,一定是长久的影响。

实际上你们知道深圳和浦东都是靠寻找新的承载区起来的,没有浦东就没有现在上海,没有深圳也没有珠三角,实际上也是寻找新的承载区。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线城市有四个,需要寻找新的承载区。

雄安新区提出来不简单是一个个案,标志着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动向,就是要大幅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先从北京开始,未来可能会讨论到上海,广州深圳。

广州深圳我看了一下,已经有一点讨论的基础,大家注意看到有各个原因找到雄安新区,原来通州太小,没法承载功能。

所以雄安新区这个概念标志着我们要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要再造几个一线城市,如果再造几个一线城市大家想一想,在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年应该没问题,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启动的一个新的发动机,通过调整空间布局,把中国经济持续向前推进,所以大家要关注雄安新区建设,关注他所有动向,因为不简单是个案,是我们下一步整个经济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要调整我们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不知道你们在座去过没有,我已经跑了几次了,跑的原因干什么呢?就是通过在这里设计一个新区,来思考一下未来我们寻找新的承载区坚持什么原则,中央决定雄安新区一定有极其深刻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原因。

有人问我,会不会一阵风就完了。

我说你错了,千年大计,而且没有上升到重大战略调整高度上来,雄安新区起点实际上告诉大家,中国将大规模调整自己境内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从一线城市先开始。

未来将很大发展力度来支持中国持续的发展。

我估计十九大之后,我们很重要的经济战略调整,就是全面调整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以雄安新区作为一个龙头,全面推动和讨论。

这就是我们宏观上要调整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第一个层面,境内。

就要从雄安新区开始,要支持中国经济增长最少在20年左右,第二个就是要调整我们中国在境外的空间布局,也就是所谓我们在世界的空间布局,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主体,而且中国经济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我们产能过剩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也要寻找新的空间布局,在国际上的空间布局,怎么来重新布局?(二)稳住外汇外汇风险去年6月份开始显现,一方面是外汇价格贬值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外汇储备加速减少。

中央政府果断提出两个“不能持续”,即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外汇储备不能持续减少。

并出台了三个应对措施:一是放开的项目不回收,但是没有放开的暂时停止(包括个人三项投资等);二是海外并购加强控制,对技术类的放开,非技术类的严格审查;三是“一带一路”投资使用人民币投资。

措施已经开始见效,人民币价格企稳回升,外汇储备守住基本底线。

外汇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正在减少。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海外投资研讨会,与会人员认为,对外投资放松管制的可能性不大。

稳住外汇仍然是未来几年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任务之一。

(三)稳住债务债务分为三种:一是个人债务。

去年全国房贷余额大致4万亿,这是个人债务大头。

中国人消费习惯决定以存款为主,个人债务风险不大;二是企业债务。

企业债务普遍偏高,但细分后发现,主要集中在国企债务偏高,去标杆的重点是国有企业。

但国企偏高有其合理性,比如中国铁路,主要购买公共产品。

联通混改、东北特钢打破刚性兑付是解决国企债务偏高的两起典型案例;三是政府债务。

这个明显偏高,主要是地方政府。

地方融资平台、PPP项目(去年以来增加了4万亿以上)、产业引导基金(去年以来增加了1万多亿)等加速推动地方政府债务上升。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痛下重手,对地方政府官员实行债务终生负责制。

(四)治理金融秩序今年年初以来,对金融秩序治理越来越重视。

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改革中由于规则未能跟上,引发混乱。

放开非金融机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准入条件和运行规则上有所欠缺,导致某些领域出现混乱。

大量的投资公司(线上和线下)、基金、保险公司涌现出来,很多投资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可维系,很多基金、保险的项目是存在问题的。

二是新技术的产生,引发的混乱。

比如区块链等在金融领域的引用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要不要坚持金融的基本原则?要不要加强监管怎样加强监管?(五)调整货币政策1991年以来我国基本上采用货币宽松政策,但总有一天要转向。

中央企业年初已经明确提出,要从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进行明确。

未来,大面积投放货币的可能性非常小,作为企业应该关注这个动向,赶快进行自我调整。

目前,货币增长速度已经回到2位数。

(六)稳住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稳不住,总有一天会转变为金融风险。

大部分实体经济处于盈利边沿,必须想办法增加实体经济盈利,最快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一个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另一个是制度成本。

具体有五个方面的潜力:(1)税费。

营改增是减税措施,但需要解决抵扣存在的问题;(2)社会保障。

降低五险一金比例;(3)融资成本。

我国的融资成本总体偏高;(4)租金太贵。

地价太高必然推高房价和租金;(5)企业商务费用仍然偏高。

这涉及政府改革的问题,让更多政府权力交给市场。

我们作了一个调查,如果制度成本降低10%,很多实体企业会扭亏为盈。

预期十九大以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会有大的动作。

二、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未来的增长点和动力在哪里?反复讨论后形成的共识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核心的是调整支柱性产业。

传统的支柱性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制造业。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对策是去产能。

另一个是房地产业。

过去一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且引发的产业链条很长。

存在主要问题是资产泡沫严重。

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退二进三”:两个产业要转为一般性产业,即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三个产业要上升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

1.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概念有两个关键词:战略、新兴;有两个特点明显:市场巨大;短期内技术能够突破。

未来五年至十年新能源将成为趋势,具体有八个要点:(1)新能源.化石原料是传统能源,非化石原料统归为新能源,六个形态:水能、风能、地能、生物能、太阳能、核能;(2)新材料。

新材料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未来好多产业的提升是靠新材料实现的。

习总书记访问英国,专门看了石墨烯实验室,这里的项目是对高强度的新材料,纳米材料的研究。

未来中国的许多产业提升是靠新材料来完成(3)生命生物工程。

当前,市场对生命生物工程需求巨大,涉及到农业、医疗、健康等等,技术突破也比较快(4)信息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在信息元部件和装备、信息终端使用、大数据与安全性等三个领域;(5)节能环保。

解决资源节约和污染是是个大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靠法律和政策,最终解决是要靠技术,一旦技术突破了,它就成为一个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