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概述
信息安全技术手册
信息安全技术手册信息安全技术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中至关重要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系统的发展,保护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变得愈加紧迫。
本手册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全面指导,包括常见的安全威胁、防御措施和安全策略。
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1.1 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
1.2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未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以及重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第二章: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2.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不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获取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控制信息系统的行为。
2.2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指通过植入或传播恶意代码来损害计算机系统的软件。
2.3 数据泄漏数据泄漏是指非法获取和披露敏感信息的行为,通常是由于系统漏洞、人员失误或恶意内部人员的活动造成的。
第三章:信息安全防御措施3.1 认证和访问控制认证和访问控制是通过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来限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
3.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通过使用密码算法将信息转换为无法读取的形式,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
3.3 安全审计和监控安全审计和监控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检测和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第四章:信息安全策略4.1 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意识培训是指向组织成员提供有关信息安全威胁和最佳实践的教育和培训。
4.2 威胁情报和漏洞管理威胁情报和漏洞管理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最新的威胁情报和漏洞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来保护信息系统。
4.3 应急响应计划应急响应计划是指在遭遇安全事件时,组织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恢复正常运作。
结论:信息安全技术是当前数字化时代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常见的安全威胁、防御措施和安全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
本手册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促进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
信息安全简介
谢谢
当地拒绝 四 可控性: 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五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
段。
信息安全的分类
一 数据安全 二 系统安全 三 电子商务
系统安全的分类
边界安全 内网安全 通信链路安全 基础安全 数据库安全 保密工具 应用安全
IP加密 防火墙 网关 数据管理系统 身份证管理 加密传真 加密电话 IP电话机
绝密信息 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的关系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与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两个既联系又 有区别的概念。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等级保护在涉密领域的具体体现,涉密信息分级是按照信息的 密级进行划分的,保护水平分别不低于等级保护三、四、五级的 要求,除此之外,还必须符合分级保护的保密技术要求。 对于防范网络泄密,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BMB17 — 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BMB18-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
BMB20-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BMB17和BMB20是分级保护的设计基础与测评依据
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层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秘密信息 保护
机密信息 保护
信息安全简介
主要内容
一 信息安全概述 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三 信息安全分级保护
信息安全概述
一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二 信息安全的分类 三 信息安全中的系统安全简介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一 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或窃听者不能了解 信息的真实含义。
二 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三 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2)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度,要 有与系统相配套的有效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起到 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鼓励和监督的作用。 如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审查;组织管 理上,免单独作业,操作与设计分离等。这些强 制执行的制度和法规限制了作案的可能性。
(3)管理要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例如 对数据文件和系统软件等系统资源的保存要按保密 程度、重要性文件复制3~5份的备份,并分散存放, 分派不同的保管人员管理;系统重地要做到防火、 防窃;要特别严格控制各网络用户的操作活动;对 不同的用户、终端分级授权,禁止无关人员接触使 用终端设备。要制定预防措施和恢复补救办法,杜 绝人为差错和外来干扰。要保证运行过程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
(4)如何在实时(例如网络客户与网络服务 器间的数据流)和存储转发应用(例如电子邮件) 情况下保护通信秘密。
(5)如何确保信息在发送和接收间避免干扰。
(6)如何保护秘密文件,使得只有授权的用 户可以访问。
1.5 网络安全措施
过去人们往往把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局限于通 信保密,局限于对信息加密功能的要求,实际上, 网络信息安全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 的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至少应 包括三类措施: 一是社会的法律政策、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及安 全教育等外部软环境。在该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企 业的主要领导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
1.2 信息安全的目标
信息安全目标有机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三方
面。
如果把信息系统比拟成一个保险柜,系统的内 容则如同放在保险柜中的物品,除了有钥匙或号码 的特定人士外,外人根本无法得知保险柜中内容为 何,这就是机密性; 保险柜内保存的物品因保险柜的坚固而可保持 完整,不致遭人破坏,这就是完整性; 一旦取得该物品因其完整未被破坏而可利用它, 这就是可用性。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续)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信息的机密性是指确保只有那些被授予特定权限的 人才能够访问到信息。信息的机密性依据信息被允 许访问对象的多少而不同,所有人员都可以访问的 信息为公开信息,需要限制访问的信息为敏感信息 或秘密信息,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保密要求将信 息分为不同密级。例如,军队内部文件一般分为秘 密、机密和绝密3个等级,已授权用户根据所授予 的操作权限可以对保密信息进行操作。有的用户只 可以读取信息;有的用户既可以进行读操作又可以 进行写操作。信息的机密性主要通过加密技术来保 证。
1.1.1
信息安全的定义 (续)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信息安全是“在 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 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 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欧盟将信息安全定义为:“在既定的密级条件下, 网络与信息系统抵御意外事件或恶意行为的能力。 这些事件和行为将危机所存储或传输的数据以及 经由这些网络和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可用性、真 实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1.1.2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 性(续)
完整性(Integrity)
信息的完整性是指要保证信息和处理方法的 正确性和完整性。信息完整性一方面是指在 使用、传输、存储信息的过程中不发生篡改 信息、丢失信息、错误信息等现象;另一方 面是指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正确性,执行不正 当的操作,有可能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甚 至整个系统的瘫痪。信息的完整性主要通过 报文摘要技术和加密技术来保证。
1.1.1
信息安全的定义 (续)
总之,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随 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赋予其新的内涵。一般 来说,信息安全是以保护信息财产、防止偶 然的或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泄露、修改和 破坏为目的,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和密码 等技术,保证在各种系统和网络中存储、传 输和交换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
《信息安全》PPT课件
远程访问安全最佳 实践
采用强密码认证、定期更换密 码、限制远程访问权限等安全 措施,确保远程访问的安全。 同时,结合VPN技术,进一步 提高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风险是指由于威胁的存在而 导致的信息系统或其所在组织的潜在 损失,包括数据泄露、系统瘫痪、财 务损失、声誉损害等。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合规性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以确保信息安 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例如,中国的《网络安全法》、欧洲 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
持续改进策略及最佳实践
持续改进策略
定期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 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确保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最佳实践分享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经 验和最佳实践,不断提升组织的信 息安全管理水平。
创新技术应用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 和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护 能力和效率。
THANK YOU
100%
数据备份策略
阐述定期备份数据的重要性,以 及不同备份策略(如完全备份、 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的优缺 点。
80%
数据恢复技术
探讨数据恢复的概念、方法及最 佳实践,包括文件恢复、数据库 恢复等。
数据泄露防护技术
数据泄露途径
分析数据泄露的常见途径,如 内部泄露、供应链泄露、网络 攻击等。
数据泄露防护策略
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威胁识别、脆弱性分析、风险值计算等。
1、信息安全概述
1.2.1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服务
ISO7498-2确定了五大类安全服务
鉴别: 可以鉴别参与通信的对等实体和数据源。
访问控制: 能够防止未经授权而利用通过OSI可访问的资源。 数据保密性: 防止数据未经授权而泄露。
数据完整性: 用于对付主动威胁。
不可否认: 包括带数据源证明的不可否认和带递交证明的不可否认。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第2节 信息安全体系
1.2.3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信息安全性的度量标准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通用准则,通常简称为通用准则(CC),是评估信 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安全特性的基础准则。通用准则内容分为3部分: “简介和一般模型”; “安全功能要求”; “安全保证要求”。 国际测评认证体系的发展 1995年,CC项目组成立了代国际互认工作组。同年10月,美国的 NSA和NIST、加拿大的CSE和英国的CESG签署了该协定。1998年5月 德国的GISA、法国的SCSSI也签署了此协定。 1999年10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DSD也加入了CC互认协定。证书 发放机构还限于政府机构。 2000年,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芬兰、瑞典和希腊等国也 加入了该互认协定,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也正在积极准备加入此协 定。目前的证书发放机构已不再限于政府机构,非政府的认证机构也可 以加入此协定,但必须有政府机构的参与或授权。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第2节 信息安全体系
90年代
数字签名法 数据加密标准 电子商务协议 IPSec协议 TLS协议 CC for ITSEC 计算机病毒 黑客攻击技术
21世纪
非数学的密码 理论与技术
安全体系结构 信息对抗
ARPANET BLP模型
TCSEC "蠕虫事件“ Y2k问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和词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和词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SMS)是指一个组织为保护其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而建立、实施、运行、监视、审查、维护和改进的一系列政策、程序、流程和控制措施的框架。
以下是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一些词汇:
1. 信息安全:保护信息资产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揭示、破坏、干扰或泄露的能力。
2. 信息资产:指对组织有价值的信息及其相关的设备、系统和网络。
3.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处理信息安全风险的过程,以减少风险并确保信息安全。
4. 政策与程序:指导和规范组织内部员工和外部参与者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行为和操作的文件和指南。
5. 安全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物理和组织上的措施,用于
保护信息资产免受威胁和攻击。
6.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的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以确认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7.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8. 持续改进:基于监视和评估结果,采取行动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和效果。
9. 第三方认证:由独立的认证机构对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认其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要求。
10. 法规与合规性: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要求,保障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以上词汇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常见的一些概念和术语,了解这些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摘要本文档旨在为信息安全团队提供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的全面概述,涵盖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常用术语解释、威胁和漏洞管理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档,团队成员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信息安全: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修改的过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保护信息资产,防止信息泄露和破坏,维护组织的信誉和竞争力2. 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机密性: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披露•完整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用性:确保信息可被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认证:验证用户或系统的身份•授权:控制用户或系统对信息的访问权限3. 常用术语解释•威胁:对信息安全的潜在危害•漏洞: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攻击:对信息安全的实际攻击•防御:保护信息安全的措施和策略4. 威胁和漏洞管理•威胁管理:识别、评估和缓解威胁的过程•漏洞管理:识别、评估和修复漏洞的过程•风险评估:评估威胁和漏洞对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5.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访问控制:控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权限•加密: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披露•备份:保护信息免受数据丢失或破坏•网络安全: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6. 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策略:组织的信息安全目标和策略•信息安全标准:组织的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信息安全流程:组织的信息安全流程和程序详细的例子和案例•案例1:某公司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标准•案例2:某公司的信息安全流程和程序图表和图示•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图•威胁和漏洞管理流程图•信息安全控制措施图文档结构和内容安排•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常用术语解释•威胁和漏洞管理•信息安全控制措施•信息安全管理框架•详细的例子和案例•图表和图示完成后,请提供一个简短的摘要或总结,突出重点并概述文档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信息安全概述v0.2
信息安全概述一、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对于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信息安全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
但是,对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来说,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和重点却是有区别的。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二、面临的主要威胁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方方面面,根据其性质,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
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
6)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
信息安全导论内容安全
方,或者假装自己是其中旳一种囚犯,隐藏进伪造 旳消息,传递给另一种囚犯
44
信息隐藏旳概念
载体信 息源
A 秘密消息m
载体对象c
伪装对象c’
信息嵌入 算法
不安全信 道
信息提取 算法
B 秘密消息m
密钥k
信息隐藏旳原理框图
保护目的
内容安全 数据安全 运营安全 物理安全
信息安全层次模型
分析过滤 加密保护 网络安全 容灾备份
主要作用 3
对内容安全旳了解
内容:在认知层面旳 信息辨认、检索与筛选 信息了解、发觉与追踪 信息欺骗与谋略 信息阻断 内容版权保护 信息伪装
4
国家对内容安全旳注重
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试验室(2023年 )
信息安全导论(模块6-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
1
本课程内容
基本概念:信息安全概述
宏观:网络安全模型
基石:法律法规与原则
技术:
4
密码基础
保密技术
密码应用
5
网络安全
内容安全
6
灾备技术
保障:
7
信息安全管理
8
1 2
3
2
对信息安全旳了解
信息利用 旳安全
信息本身 旳安全
信息系统 旳安全
基础设施 旳安全
33
34
数字水印
信息隐藏在民用领域旳应用:数字水印 数字作品旳特点:无失真复制、传播,
易修改,易刊登 数字作品旳版权保护需要:
拟定、鉴别作者旳版权申明 追踪盗版 拷贝保护
35
数字水印
用于版权保护旳数字水印:将版权全部者旳 信息,嵌入在要保护旳数字多媒体作品中, 从而预防其他团队对该作品宣称拥有版权
信息安全与保护措施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对 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认定和处理。
安全事件总结
总结安全事件应对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形成书面报告并归档。
总结词
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安全事件改进
根据安全事件分析结果和总结经 验,对现有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 改进和完善,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
06 信息安全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用户行为监控
实时监控用户在系统中的操作行为,发现异常及时处置,防止内 部威胁。
04 企业信息安全策略
安全政策与规定
01
制定完善的安全政策和规定,明确信息安全标准和 要求,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循。
02
定期审查和更新安全政策,以应对新的威胁和风险 ,保持与最佳实践的一致性。
03
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部门或团队,负责监督安全政 策的执行和日常安全管理。
AI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AI技术的威胁检测
AI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网络流量、日志文件等数据,快速准确地检 测出网络攻击和异常行为。
AI技术的恶意软件分析
AI技术可以对恶意软件进行智能分析和分类,帮助安全专家快速识 别和应对威胁。
AI技术的入侵检测
AI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用户行为,检测出潜在的入侵行为 ,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实施入侵检测和日志分析系统, 实时监测和预警潜在的安全威胁
。
对重要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和恢 复计划,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
能够迅速恢复。
05 信息安全事件应对
安全事件识别与报告
总结词
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响 应
安全事件识别
通过安全监控系统、日志分析 、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及时 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异常行 为。
(完整版)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2020/8/18
6
▪ 我们认为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资源被故 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和破坏、 或者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认、控制和否认。 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秘密性、可用性、 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第一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一、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二、网络信息安全及其体系结构 三、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四、网络信息的基本要素 五、网络信息技术 六、网络信息的工作目的 七、网络信息模型及其主要评价准则
2020/8/18
1
➢本章主要介绍了信息安全、网络信息 安全的概念,内容涉及网络信息安全 威胁、安全的要素以及安全技术、安 全工作目的等。
安全不是技术,而是一个过程。
对于信息安全(国内),中国工程院权威
人士认为:可以把信息安全保密内容
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
2020/8/18和管理安全等四个方面。
5
▪ 许多教科书上认为计算机安全包括:实体安 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软件安全.
▪ 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条例中心认为,计 算机信息人机系统安全和目标是着为实体 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维 护。
▪ 实体安全(物理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设 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 震、水灾和火灾和其它环境事故破坏的措 施和过程。
▪ 运行安全:就是为保障系统功能和安全实 现,提供一套安全措施(如风险分析)来 保护来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全。
2020/8/18
7
▪ 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见书本)
信息安全分层结构与信息安全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信息安全》ppt课件
《信息安全》PPT课件•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与实践目录•信息安全前沿技术与趋势•总结与展望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萌芽阶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安全逐渐涉及到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等领域。
成熟阶段信息安全的威胁与挑战信息安全的威胁信息安全的挑战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加密技术与算法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非对称加密又称公钥加密,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个公开发布(公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私钥)。
混合加密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点,在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加密和解密效率。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的结合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01访问控制技术02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的结合031 2 3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监控技术安全审计与监控的结合安全审计与监控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强化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如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等,提高账户安全性。
最小化权限原则根据用户职责分配最小权限,避免权限滥用。
及时更新补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修复已知漏洞,防止攻击者利用。
安全审计与监控启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安全审计功能,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以便事后分析和追责。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数据库安全防护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止SQL注入定期备份与恢复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网络隔离安全漏洞扫描网络安全防护对应用软件源代码进行安全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代码安全审计输入验证会话管理加密传输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防止注入攻击。
加强应用软件会话管理,避免会话劫持和重放攻击。
对敏感数据采用加密传输方式,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应用软件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与实践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与制度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机制,确保对安全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123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理010203信息安全前沿技术与趋势云计算安全架构虚拟化安全技术云存储安全030201云计算与虚拟化安全技术数据脱敏技术介绍数据脱敏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静态脱敏和动态脱敏两种方式的比较和应用场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生产管理领域,许多高、精、尖端产品项目也都靠它组织实施和运行,试想要是没有了计算机或者瘫痪不能正常运行,这损失肯定是无法估计。
因此,如何确保计算机的安全运行,成了许多计算机管理专家的研究课题,下面谈一些粗浅的基础管理技术知识,供朋友们参考。
一、信息安全技术1 、信息保密技术信息的保密性是信息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密的目的是防止敌人破译机密信息。
加密是实现信息的保密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加密,就是使用数学方法来重新组织数据,使得除了合法的接收者之外,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恢复原先的“消息”或读懂变化后的“消息”。
加密前的信息称为“明文”;加密后的信息称为“密文”。
将密文变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
加密技术可使一些主要数据存储在一台不安全的计算机上,或可以在一个不安全的信道上传送。
只有持有合法密钥的一方才能获得“明文”。
在对明文进行加密时所采用的一组规则称为加密算法。
类似的,对密文进行解密时所采用的一组规则称为解密算法。
加密和解密算法的操作通常都是在一组密钥控制下进行的,分别称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2、数字签名技术签名主要起到认证、核准和生效的作用。
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中签署文件,商业上签订契约和合同,以及日常生活中从银行取款等事务的签字,传统上都采用手写签名或印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数字通信网络进行迅速的、远距离的贸易合同的签名,数字或电子签名应运而生。
数字签名是一种信息认证技术。
信息认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真正的发送者,还是冒充的;二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验证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重放或延迟等。
认证是防止敌人对系统进行主动攻击的一种重要技术。
数字签名是签署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消息的一种方法,一个签名消息能在一个通信网络中传输。
基于公钥密码体制和私钥密码体制都可以活动数字签名,特别是共钥密码体制的诞生为数字签名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信息安全是当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员工作为企业内部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和管理者,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本次培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者阻断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个人和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二、信息安全威胁1. 病毒和恶意软件:员工打开不明邮件、下载不安全软件等行为容易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和恶意软件,造成信息泄露和损坏。
2. 网络钓鱼和网络诈骗:员工在互联网上暴露个人信息,容易被黑客进行网络钓鱼和网络诈骗活动。
3. 数据泄露和信息泄露:员工的信息泄露和不当披露可能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被盗取。
4. 弱密码和密码泄露:简单的密码容易被猜解,密码泄露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信息安全风险。
三、信息安全保护方法1. 强密码要求:员工应使用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严禁将密码泄露给他人。
2. 邮件和附件安全:员工在打开邮件和下载附件时要仔细核实发件人的身份,防止点击病毒链接或下载病毒附件。
3. 网络安全意识:员工应加强对网络钓鱼和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远离不安全网站,不随意输入个人信息。
4. 信息保密原则:员工在处理机密信息时应严格按照信息保密原则行事,切勿将机密信息外传。
5. 定期备份:员工应定期备份电脑中的重要文件,以免因误操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文件丢失或损坏。
四、信息安全管理流程1. 信息分类管理: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将信息进行分类,确定不同安全级别的控制措施。
2. 权限管理:对员工应给予适当的权限,限制他们对某些重要信息的修改、删除或者复制操作。
3. 审计和监控:建立信息安全监控和审计机制,定期对员工的信息访问行为进行审计和监控。
4. 员工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追责。
第1章信息安全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的威胁分为无意识的威胁和有意识的威胁 两种。无意识的威胁是指因管理的疏忽或使用者的操作 失误而造成的信息泄露或破坏。有意识的威胁是指行为 人主观上恶意 攻击信息系统或获取他人秘密资料,客观上造成信息系 统出现故障或运行速度减慢,甚至系统瘫痪的后果。有 意识的威胁又分为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外部攻击又可 分为主动攻击 和被动攻击。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6. 信息安全与技术 目前,出现的许多信息安全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 可以说是由技术上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对付攻击也最 好采用技术手段。如: 加密技术用来防止公共信道上的 信息被窃 取; 完整性技术用来防止对传输或存储的信息进行篡改、 伪造、删除或插入的攻击; 认证技术用来防止攻击者假 冒通信方发送假信息; 数字签名技术用于防否认和抗抵 赖。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1.1.3 信息安全的困惑
不论采取何种安全措施,一个计算机系统很难保证 不会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
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计算机系统才算是安全的 系统?
1. 严格意义下的安全性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就是指人和事物没有危 险,不受威胁,完好无损。对人而言,安全就是使人的 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干扰和威胁的一种状态,也可看 做是人和环境的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 安全就不存在了。据此原则,现实生活中,安全实际上 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事实 上,即使采取必要的网络 保护措施,信息系统也会出现故障和威胁,从这个角度 讲,计算机网络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2. 适当的安全性 适当的安全性,是计算机网络世界理性的选择,也 是网络环境现存的状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所谓 适当的安全,是指安全性的选择应建立在所保护的资源 和服务的收益 预期大于为之付出的代价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我们采 取控制措施所降低的风险损失要大于付出的代价,如果 代价大于损失就没有必要了。因此,面对这个有缺陷的 网络,采取安 全防护措施是必要的,但应权衡得失,不能) 信息发送者对发送过的信息或完成的某种操作 是承认的,这就是用户对信息发送者提出的不可否认的 要求。
信息安全基础入门指南
信息安全基础入门指南第一章:信息安全基础概述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免受非法获取、使用、披露、破坏或修改的一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本章将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目标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讨论信息安全领域的主要威胁和攻击方式,以提高读者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密码学基础密码学是信息安全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本章将介绍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还会讨论密码学中的常见算法,如DES、AES和RSA等,并探讨它们的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第三章: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网络环境中的威胁和防御措施。
本章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攻击类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
此外,还将讨论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制定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网络安全。
第四章:操作系统安全基础操作系统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石,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和功能。
本章将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等关键技术。
同时,还会探讨操作系统安全中的常见漏洞和攻击方法,并提供相应的防御措施。
第五章:应用安全基础应用安全是指保护应用程序免受攻击和滥用的一种措施。
本章将介绍应用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代码审计、安全开发生命周期和漏洞管理等技术。
同时,还会讨论应用安全中的常见漏洞,如跨站脚本攻击和SQL注入等,并提供相应的防护建议。
第六章:物理安全基础物理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保护硬件设备和数据中心等实体资源。
本章将介绍物理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包括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和设备加密等措施。
此外,还会讨论物理安全中的常见威胁,如入侵和偷盗等,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七章:移动安全基础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章将介绍移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移动设备管理、应用程序安全和移动支付等技术。
同时,还会讨论移动安全中的常见威胁,如恶意应用和蓝牙攻击等,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方法。
信息安全资料
信息安全资料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信息时代,保护个人和机构的信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的信息安全资料,帮助读者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一、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干扰、修改或泄漏的威胁。
信息安全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资产至关重要。
二、信息安全框架信息安全框架是指一套用于管理和保护信息资产的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信息安全框架包括ISO 27001、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等。
这些框架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评估、规划和实施信息安全措施,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三、密码学密码学是研究加密和解密技术的学科。
它涉及到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密码学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和哈希算法(如SHA-256)。
了解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四、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的威胁。
网络安全资料包括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事件响应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攻击手段,如DDoS攻击、恶意软件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五、移动设备安全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设备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移动设备安全资料包括移动设备的安全设置、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评估、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移动设备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安全威胁,如恶意应用程序、无线网络攻击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移动设备。
六、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指通过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来获取他人的机密信息或进行欺骗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随着Internet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恶意代码将自身伪装成共享 软件和广告软件。某些特洛伊木马程序将自己伪装成图像文件, 一旦网民下载了这些图像文件,恶意程序的编写者就可以肆无忌 惮地入侵恶意程序所在的计算机。广告软件可以侵犯网民的隐私, 这种软件通常是在网民下载其它软件工具时一同下载的。这种软 件监视网民浏览过的每个网页并且根据其兴趣爱好设计一个图表, 这样就能提供适合的广告。一方面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安全 防范措施不足,另一方面各种攻击手段和工具不断涌现并且容易 获得,同时商业组织网络面临的黑客攻击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其业 务性质有关,因此商业组织的应对措施必须是消除并在实际风险 发生后要尽量减轻风险的破坏后果。
第1节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及需求
信息安全的含义 影响信息的正常存储、传输和使用,以及不良 信息的散布问题属于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1)信息自身安全性; (2)信息系统安全性; (3)某些信息的传播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信息安全的需求 商业组织必须首先明确自身的安全需求。信息系 统设计者通过需求分析来明确组织的安全需求。 一般来说,商业组织的信息安全需求来自于以 下三个方面: 1.法律法规与合同条约的要求 2.商业组织的原则、目标和规定 3.风险评估的结果
机密性是指确保未授权的用户不能够获取信 息的内容,即用户A发出的信息只有用户B能 够收到,假设网络黑客C截获了该信息也无法 理解信息的内容,从而不能随意使用该信息。 一旦网络黑客C了解了该信息的确切含义,则 说明网络黑客C破坏了该信息的机密性。
完整性也就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即信息在生成、 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被未授权用户篡 改。如果网络黑客C截获了用户A发出的信息, 并且篡改了信息的内容,则说明网络黑客C破 坏了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提供 了一个完整的设计理念,同时较好地诠释了安 全保障的内涵。包含四部分内容,即我们所熟 知的PDRR。
1.保护 2.检测 3.反应 4.恢复
检测失败 保护成功 保 护 检 测 保护失败 检测成功 反 应 反应失败
恢 复
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是信 攻击 息安全保障的子过程,这四个 子过程构成了信息安全保障这 一完整的动态过程。如图1-5所 示,这些子过程分别在攻击者 发动攻击的不同阶段为信息系 统提供保障。保护是最基本的 被动防御手段,即信息系统的 外围防线;检测的目的是针对 突破“外围防线”后的攻击行 为进行探测预警;而反应是在 接到检测报警后针对攻击采取 的控制手段;恢复是针对攻击 入侵引起的破坏后果进行补救, 是最后的减灾方法,如果前面 的保障过程有效地控制了入侵 行为,则恢复过程无需启动。
不同的信息系统承担着不同类型的业务,因此除 了上面的三个基本特性以外,可能会有更加详 细的具体需求,由以下四个特性来保证: 1.可靠性(reliability) 2.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 3.可控性 4.可审查性
1. 2. 3. 4. 5.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 新型安全技术的出现 集成化的安全工具 针对性的安全工具 管理类安全工具 网络安全服务
SNMP
PGP
S/MIME
PEM 应 用 层
SET
IKE
TELNET
HTTPS
X.509
RIPv2
SNMPv3
BGP-4
SSL
TLS
传 输 层
TCP
UDP
IPSec(AH)
IPSec(ESP)
网 络 层
IP
PPTP
L2TP
PPP
L2F
链 路 层
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及介质介入协议
图1-3 TCP/IP的安全体系结构
第3节网络不安全的原因
系统漏洞 协议的开放性 人为因素 1.人为的偶然失误 2.计算机犯罪 3.黑客攻击
第4节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OSI安全体系结构 为了增强OSI参考模型的安全性,ISO在1988年提出了 ISO7489-2标准,提高了ISO7498标准的安全等级, 它提出了网络安全系统的体系结构,它和以后相应的 安全标准给出的网络信息安全架构被称作OSI安全体 系结构。OSI安全体系结构指出了计算机网络需要的 安全服务和解决方案,并明确了各类安全服务在OSI 网络层次中的位置,这种在不同网络层次满足不同安 全需求的技术路线对后来网络安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第2节信息安全环境及现状
信息安全的威胁 1.信息泄露 2.篡改 3.重放 4.假冒 5.否认 6.非授权使用 7.网络与系统攻击 8.恶意代码 9.故障、灾害和人为破坏
进一步地将信息安全威胁划分为四类:暴露 (Disclosure),指对信息进行未授权访问,主要是 来自信息泄露的威胁;欺骗(Deception),指信息 系统被误导接收到错误的数据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 包括来自篡改、重放、假冒、否认等的威胁;打扰 (Disruption),指干扰或中断信息系统的执行,主 要包括来自网络与系统攻击、灾害、故障与人为破坏 的威胁;占用(Usurpation),指未授权使用信息资 源或系统,包括来自未授权使用的威胁。类似地,恶 意代码按照其意图不同可以划归到不同的类别中去。
1.应用级安全 2.端系统级安全 3.网络级安全 4.链路级安全
TCP/IP安全体系结构 TCP/IP协议族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认真地考虑网络安全功能,为了解 决TCP/IP协议族带来的安全问题,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不 断地改进现有协议和设计新的安全通信协议来对现有的TCP/IP协 议族提供更强的安全保证,在互联网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由于TCP/IP各层协议提供了不同的功能,为各层提供了 不同层次的安全保证,专家们为协议的不同层次设计了不同的安 全通信协议,为网络的各个层次提供了安全保障。目前,TCP/IP 安全体系结构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通信协议,为各个层次提 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安全保障。这样,由各层安全通信协议构成的 TCP/IP协议族的安全架构业已形成,如图1-3所示。
信息安全与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在古代就已经受到了学者、 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重视。当前,随着社 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面临诸 多挑战,因此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开发显 得更加活跃,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有 力的措施推进信息安全技术与相关技术 的发展。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较多,在 方法上涉及数学、物理、微电子、通信 以及计算机等众多领域,有着系统的技 术体系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反应成功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原则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9 项原则: 1.木桶原则;2.整体性原则;3.安全性评价与平 衡原则;4.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5.技术与管 理相结合原则;6.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7.等级性原则;8.动态发展原则;9.易操作性 原则
本章小结
(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及需求包括信息安全的含义、 信息安全的需求以及研究信息安全的必要性三方面内 容。信息安全问题分为三个层次:信息自身安全性、 信息系统安全性、某些信息的传播对社会造成的不良 影响。 (2)信息安全环境及现状包括信息安全的威胁、信息 安全的研究内容、信息安全的目标以及网络安全技术 趋势四方面内容。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 及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真实性、可用性、占 有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表1-1介绍了OSI安全体系结构规定的主要安全服务及其 实现机制和所处的网络层次。从标准中看,OSI的 “底层网络安全协议”在第1-4层中实现,主要包括 网络层安全协议(NLSP,Network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和传输层安全协议(TLSP, Transportation Layer Security Protocol);OSI的 “安全组件”服务在第5-7层中实现,它们主要包括 安全通信组件和系统安全组件,前者负责与安全相关 的信息在系统之间的传输,后者负责1中, 路由控制实际上是指在网络设备上进行的安全处理, 选择字段机密性或选择字段完整性是指在应用中仅有 部分信息是需要保密或不允许修改的。
还可以将前面论及的信息安全威胁分为被 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类。被动攻击仅仅窃听、 截收和分析受保护的数据,这种攻击形式并不 篡改受保护的数据,更不会插入新的数据;主 动攻击试图篡改受保护的数据,或者插入新的 数据。
信息安全的目标 信息安全旨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 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 Availability)。用户A想和用户B进行一次通信, 我们以这两个用户的通信过程为例来介绍这几 个性质。
表1-1 OSI安全体系结构定义的主要安全服务情况
安全服务
对等实体认证 数据起源认证 访问控制 连接机密性 无连接机密性 选择字段机密性 连接完整性
实现机制
认证、签名、加密 签名、加密 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 路由控制、加密 路由控制、加密 加密 完整性验证、加密
网络层次
3、4、7 3、4、7 3、4、7 1、2、3、4、6、 7 2、3、4、6、7 6 、7 4 、7
(3)引起网络不安全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 是指网络和系统的自身缺陷与脆弱性,外因是指国家、 政治、商业和个人的利益冲突。归纳起来,导致网络 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是系统漏洞、协议的开放性和人为 因素。网络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 导致网络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3)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包括 OSI安全体系结构、 TCP/IP安全架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网络信息安 全系统设计原则四方面的内容。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在 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九项原则:木桶原则、整体 性原则、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标准化与一致性原 则、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 则、等级性原则、动态发展原则以及易操作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