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
中国文化强国战略

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作者:郭建宁来源:《中国德育》2013年第08期各位朋友,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今天围绕着“中国文化强国战略”这个题目,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并与大家交流。
一、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关于“文化”最早的记载大概在《周易》:“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自然界关于天的我们叫“天文”,关于水的我们叫“水文”,关于地的我们不叫“地文”叫“地质”,而我们把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叫“人文”。
关于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有两句表述:文化何来,有人化文;文化何用,有文化人。
意思是,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熏陶人、提高人、塑造人、培养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而言也可以说是个机遇。
在这之前,中国还是闭关锁国的,而在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不可一世,我们却不堪一击”这样一种令人痛心疾首的比较中,中国人觉醒了,于是像魏源这样的一批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那时,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打不过西方是因为我们船不坚,炮不利,所以要学西方的船坚炮利,于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一批人开始搞洋务运动。
他们办枪炮局、办制造厂、办火药厂、造军舰等,还组建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
然而,随着1894年甲午海战的惨败,以及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这在一定意义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人们认识到仅靠“变器物”的洋务运动救不了中国。
这时,人们认为在船坚炮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度,我们应当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或者学美国、法国的民主共和。
于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比如修铁路、办报纸、办翻译局,派留学生等,结果只搞了103天就以失败告终,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等六君子被处死。
中国的崛起与传统文化

中国的崛起与传统文化中国崛起不只是物质力量的崛起,而是文明的崛起。
如果没有文明的崛起,中国崛起即使成功,也只是短暂的。
而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和欧洲革命时代的崛起,意味着中华文明一定要成为普世文明。
中国崛起将具有文明史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历史上朝贡体系中的国家共同分享着这一文明,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华文明提供了解决群体生存中面对的各种问题的办法,这构成了她的软力量。
然而随着中国的衰微,文明也相应地失去了吸引力。
在近代整个转型过程中,中华文化节节败退,无法应付接踵而至的问题。
而伴随中国的崛起,中华文明面临了复兴的机遇。
有不少学者同意,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国家安全与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战略文化的先进性。
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国总是吸纳、融合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自己更有活力的战略文化。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世界大国,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独特价值观、传统、文化和民族理想,一成不变的地缘战略环境、民族愿望的一致性、一种连续不断又逐渐演化的战略文化是中国得以保持其统一、和平、防御战略思想的理想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必须清楚认识和牢牢把握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力量,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国原则和利益、符合国家力量条件、有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大战略。
大战略的选择及其实施,既受到战略文化的制约,又需要战略文化的支撑。
鉴于此,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如何在道德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构建成熟的合作型战略文化,已经成为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前提之一。
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流失, 当代与过去文化在传统文化上的浅薄, 都使我们必须面对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
中国为了“走向西方”,“与西方接轨”, 已付出了沉重的“文化撕裂”的代价。
我们必须重新找到在世界面前自己的文化形象。
当然,复兴并不是去复古。
我们要以现代的意识去寻找复兴之路,发掘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源头。
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时下,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议随之升温,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可喜的现象,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紧迫;也说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外,还必须有与之相称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
舍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的信念、信仰、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
现在的经济,不是原始社会自然经济,它不是一个自然现象,而是人类奋斗的结果,所以经济本来就包含于文化之中,文化建设要优于经济建设,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大国,我们的文化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世界的影响,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文化不如西方国家,中国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但是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西方文化固然有它的长处,需要我们向他们学习。
我们看到中国的文化有它优良的价值和现代的意义,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但是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本位立场。
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应该首先是中国文化的复兴,那么中国文化有序的进行调整应该是我国政府的战略目标,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来讲,我们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我们不能放弃文化建设,没有文化,我们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所以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兴衰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有效的调整应该是经济持续发展真正的动力,应该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和谐统一的根本保证,中国文化没有进行有序调整是中国近百年来处于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所以有序的调整中国文化,也是使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以我们要确立一个文化建国的战略目标。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深远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深远意义一、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
那么,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深远意义是什么呢?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促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特殊作用。
2. 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中国社会,而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理解,来增强我们对于自身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 增强国家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文化强国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具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尊重和认可。
2. 推动经济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游戏市场和图书市场之一。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就业和创新,并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
3. 增强社会稳定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建设文化强国可以增强社会稳定性。
通过加强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增加对于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认同感。
四、文化自信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关键1. 填补全球治理空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文化自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世界文化,从而更好地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2.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战略。
而文化自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沿线国家的文化,从而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社会意义与影响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社会意义与影响力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社会意义与影响力。
一、社会意义1. 彰显民族自信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崛起,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这不仅是一种实力的展现,更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
现代文明的繁荣与进步,引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
中华民族凭借自身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舞台上引人瞩目的存在,彰显着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 推动国家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现代文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科技与创新的突破,推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崛起,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 塑造民族形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不仅体现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价值观。
这种融合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形象。
社会上各类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以及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都彰显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对塑造民族形象的重大意义。
二、影响力1. 影响全球文明进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对全球文明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中国的日益崛起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推动着全球文明的进步和多样性。
2.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
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了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兴起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变革

中国的兴起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变革中国的兴起: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变革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处于被动挣扎的状态。
然而,自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崛起势头,成为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兴起,以及相关的历史变革。
一、改革开放引领中国崛起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经济从封闭向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引入了市场机制,吸引了外资和技术引进,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
二、经济实力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还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通过大规模的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三、科技研发的突破中国的兴起也得益于科技研发的突破。
中国政府大力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鼓励科技企业的发展。
如今,中国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高铁、太阳能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国的科技进步不仅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支撑,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外交影响力的增强随着中国崛起,其外交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支持,为中国和相关国家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五、文化自信的回归中国崛起还带来了文化自信的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和体验。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音乐、艺术等文化产品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
六、全球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格局,对全球经济、政治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国,因此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论中国的崛起

论中国崛起之要素自古以来,我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
直至清统治时期,由于长期的对外封锁,我国从天朝上国沦为他国之殖民地。
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但中国的崛起并未实现。
立足于现今的中国,我以个人的观点浅谈中国崛起的几大要素。
1、科技要素纵观世界强国崛起,我们不能忽略的就是科技。
18世纪,英国由于先进工业技术的发展,逐渐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在19世纪,英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
美国在20世纪中期,美国由于在电子技术的领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登上国际舞台。
英美两国的崛起,我相信科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科技本身代表着一种进步文化,它不但能够直接提高国家实力,更重要的是社会上层建筑革新的基石。
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科学技术与时俱进,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观念理当与时俱进。
固步自封没有任何出路。
一个文明的最终消亡都不是他杀能满足的,只能算自杀。
对中国而言,全盘接受西化无异于自杀自己的文明。
中国文化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也因为他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环顾过去,中国要崛起就必须发展先进的科技。
只有这样,我们能更好的壮大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文化要素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保持深厚的文化根基,并在文化冲突中完成对自身文化的改造,但绝不盲从外来文化,甚至全盘外化。
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们、科学理论家们能独立自由地思考和创造,能够不被物欲所左右。
他们对于国家的作用是深远的,但又不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人曾说:“我宁愿失去整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当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中国从未抛弃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在的局势下,我认为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普遍价值观面前,中国文化应该有所创新,让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树立人们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宣扬新时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丰收。
中国崛起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化的崛起与传播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化的崛起与传播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文化的崛起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文化的崛起和传播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国文化的崛起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秉承着崇尚和谐、尊重传统、强调道德伦理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愈发彰显其独特性和魅力。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第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
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哲学、孙子的兵法等等。
这些文化符号和思想精髓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
第二,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传承。
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龙舟赛、舞狮、舞龙等民间习俗,都是中国文化的突出表现。
这些节日和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念,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亮点。
第三,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
中国的京剧、杂技、中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现形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些艺术形式在海外的传播和推广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二、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浪潮中,中国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第一,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各种文化交流展览和演出,邀请外国友人来华访问,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组织的活动,与其他国家分享和学习各自的优秀文化。
第二,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文化。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中国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通过开设中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第三,加强海外文化中心建设。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中华文化的复兴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
而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员。
中国的崛起在世界的舞台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中国的崛起得益于许多因素。
其中,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经济体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同时,中国政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的崛起使得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尊重。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的崛起也是这些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二、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传承和发展。
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包含了诸多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中华文化的复兴并不是要把中华文化还原到旧时代的状态,而是让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
在教育方面,需要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在文化产业方面,需要让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
同时,中华文化也需要与各国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以形成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文化体系。
三、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密不可分的。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源泉和动力。
同时,中华民族的崛起也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中华民族崛起中,中华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
中华文化的复兴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意义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是中国千年来的历史遗产,它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也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1. 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强调人文关怀,它鼓励人们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即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
传统文化鼓励人们能够从内心去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从而形成人们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这种人文关怀是今天社会所需要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和快速发展,而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淡漠。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五种美德。
这些美德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标准正在不断下降,儒家思想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道德标准。
3. 中医和文化艺术中医和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医是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身、心、灵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
中医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它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
文化艺术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诗、词、曲、画、戏剧、舞蹈等。
这些文化艺术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欣赏的乐趣,也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1.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可以提高中国的文化自信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例如儒家思想、汉字文化、中医等,都可以与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艺术等得到结合和创新,这样来体现中国文化的强大和独特。
2. 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建设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国家基础文化来提高国民素质。
人们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增强自身道德和人文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可以为社会建设带来积极作用,它可以为国家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人才。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1.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认识到它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条件。
通过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增强自己的内心力量和自豪感。
同时,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传承中华文化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保留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
通过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培养新一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价值观统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所具备的重大价值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塑造民族的自信心,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价值观统一。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读者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长文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让读者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阐明了写作的目的。
我们将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和作用进行探讨,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指导。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重塑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崛起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崛起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骄傲地称自己为“华夏儿女”。
然而,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屈辱和挫折后,中国的国家崛起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崛起之间的关系。
一、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中华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
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文明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包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唐宋元明时期的文学艺术、清代的建筑绘画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更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文化价值和文化遗产的自信心,是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内在魅力和竞争力的体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地位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够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
具有强烈文化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会更加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倡导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国家崛起的必要步骤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国家意识。
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弘扬创新、包容、开放的文化精神。
第三,要深化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四,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倡导和推动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四、文化自信的实践——中国梦中国梦是一个囊括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梦想,包括了经济繁荣、文化强大、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文化自信这一重要因素,在强调“大国风范”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倡导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推动中国的文化输出,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的贡献。
中华文明对中国的意义

中华文明对中国的意义中华文明对中国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石,而且对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历史传承: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连续的文明之一。
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包含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是中国人民了解和研究自己历史的重要途径。
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发展,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这些历史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建筑、艺术、科技等,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语言、文字、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这些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
它包括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哲学思想、艺术形式、生活习俗等,这些都是中国人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重要依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3.价值观引导:中华文明包含了儒家的仁爱、忠诚、孝顺、礼义等核心价值观,道家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等哲学思想,佛教的慈悲、舍己为人等精神追求,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这些思想观念对于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4.创新发展: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如崇尚学习、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等,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华文明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明,历史上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文明需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5.国际影响:中华文明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播中华文明,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互鉴。
同时,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在中华复兴中的伟大作用

儒释道构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因素。
儒家的仁学、道家的道论、佛教的禅宗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和解脱主义传统。
杂多化催生和谐特质;市场化催生民主特质;现代化催生科学特质;全球化催生创新特质。
中国文化在民族复兴中的伟大作用将体现在:和谐特质孕育中华万事兴旺,民主特质焕发人民聪明才智,科学特质铸造中华灿烂文明,创新特质推动中国综合创新。
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民族复兴阶段,我们必须有个文化的自觉,清醒地认知我们文化的起源、演变、优点、缺点和它将来发展的趋势,以便发挥文化在民族复兴中的伟大作用。
一、中国文化的特质特征《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开启了中国儒家、道家的思想学说。
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佛教,发展到东晋南北朝开始融入中国文化。
儒释道构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因素。
儒家的仁学,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传统。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仁学的精髓。
“仁”就是爱人,就是泛爱众,人与人之间要相爱。
孔子仁爱有两条根本性原则,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的表现形式是”礼“。
”礼“就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准则、道德规范。
”不知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付诸于实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极高明而道中庸“。
”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道家的道论,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传统。
清静无为是道家道论的精髓。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通篇贯穿着谦下后己、清静和顺、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思想主张。
佛教的禅宗,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传统。
因果论是佛教一切理论的基础。
”苦“、”空“是佛教的主要教义。
生、老、病、死是最基本的四大苦,此外还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色受想行识)炽盛苦,这都是”前生注定“的。
中国文化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中国文化在世界地位的变化中国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的在世界地位也在逐渐变化。
01. 文化自信与中国崛起近年来,中国提出了"文化自信"的理念,强调要坚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优越性和自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的崛起使得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来更好地了解中国。
02. 文化出口与中国形象塑造中国文化的出口和传播是提升中国在世界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语言、字画、书法、绘画、京剧、电影、电视剧、音乐等艺术形式纷纷走出国门,让更多外国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中国日益丰富的文化产业也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塑造了中国的形象和品牌。
03. 文化交流与互学互鉴中国文化在世界地位的变化还得益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学互鉴。
中外学者、文化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人员往来、互访等活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同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也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思路。
04. 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认可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丽江古镇等,这些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得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地位。
05. 全球华人与中华传统文化全球华人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在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地位的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教育还是文化领域,华人都积极参与和推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在世界地位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一个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在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创新,而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也日益为世人认可。
中华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

中华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中华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一、中华文化是什么说起中华文化是什么,肯定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的活动方式。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全部的活动方式,是中国人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56个民族)的文化总汇。
但以汉族为首所发起的辛亥革命的口号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可见在众多人的心目中认为汉文化才是正统的中华文化,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作为中国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几千年之久,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其他所有的思想。
正因如此,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来说,真正有可能对我们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儒家文化。
而且,现在新闻里也都是说的学习儒家文化,在外国开设的也是孔子学院,没有听说过有老子学院的。
所以,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重点就是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汉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
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生生是惊艳的,世界通过丝绸之路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盛而有朝气的庞大帝国,而在这个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限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地统治全国是难以达成的,而对于汉朝来说,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民众,这么复杂的民族,这么复杂的地形,怎么办?只有思想统一,才能达到统治万民的目的,才能让百姓的心思专注起来,实现大汉王朝的兴盛。
追溯中华千年文化史,儒学成为汉朝统治者的不二选择,董仲舒明确地主张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而统一思想的具体办法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汉朝中期被统治者接受为治国良策,这样统治者在精神上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威,汉朝的统治才能够真正稳定。
这样,中华文化成为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虽然汉武“独尊儒术”的手段和秦皇“焚书坑儒”的做法被人们看做一种禁锢民众思想的错误行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思想上的统一的确也给统治带来了不小的积极影响,已经是当时人们所能想出的维护王朝和促进盛世产生的很不错的办法了。
中华文化的崛起和传播

中华文化的崛起和传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中华文化积淀深厚,它既是中国特色的符号,也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库。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底蕴日益深厚,中华文化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华文化的崛起和传播。
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独特的审美和哲学思想等方面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赞誉。
它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如书法、音乐、园林、绘画和戏曲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形态,如儒家学说、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这些都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在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因其独特的特点而成为了东亚文化的基础,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区的文化,形成了东亚文化圈的独特文化特色。
同时,中华文化也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
比如,波斯、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艺术、科技、经济等方面也越来越有了交流和融合。
二、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是中华文化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华文化开始向世界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旨在通过文化和经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汉语的国际化进程,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培养汉语人才,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一些行业和社会组织的努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的不断提升和质量的提高,中华文化逐渐成为了海外观众的热门文化产品。
众多的文化活动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展示和传播途径。
比如,京剧、昆曲、杂技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海外演出和展览等。
三、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帮助,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华文化可能会表现出更为丰富、多元、深刻的一面。
激发爱国情怀 增强文化自信

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的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的祖先发扬着爱国精神,不断弘扬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们应当不断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首先,我们应当回顾历史,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更是盛世。
因此,在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中,有着无数的文化经典、圣贤思想等。
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其次,我们应当深入学习,从自身出发,培养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
我们不能等待文化的外部推动,而是应该主动驱动自身去了解学习,重视文化建设,以身作则,留下真正代表自己的文化业绩。
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方能让自己民族的精髓得以传承延续,并在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文化的作用。
最后,我们应该秉持着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努力。
要摒弃对于外部的追赶和模仿,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程度和水平,力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导性力量。
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中华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唯有强大的民族文化实力,方能更好地对外推广,让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清晰,增强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爱国情怀是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骄傲与自信,是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弘扬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承和发展。
推崇爱国情怀和增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本,这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是绝密相关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
因此,加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信服中国,成为了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发现和保护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起点。
文化传承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文化保护是文化建设的保障,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一、中华文化是什么说起中华文化是什么,肯定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的活动方式。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全部的活动方式,是中国人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56个民族)的文化总汇。
但以汉族为首所发起的辛亥革命的口号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可见在众多人的心目中认为汉文化才是正统的中华文化,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作为中国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几千年之久,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其他所有的思想。
正因如此,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和中国人来说,真正有可能对我们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儒家文化。
而且,现在新闻里也都是说的学习儒家文化,在外国开设的也是孔子学院,没有听说过有老子学院的。
所以,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重点就是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汉文化对于中国崛起应起的作用。
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体系,它和西方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
对于中华文化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归为这么几条:第一,包容性;第二,重视家族血缘;第三,崇尚和谐中庸。
由此,可以衍生中国人的诸多性格特点,比如中国人内敛,做事掌握分寸;中国人注重乡土情结,叶落归根。
这诸多的性格特点都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与中华文化不同的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为:天人相分,以个人为中心,理性精神。
这些思想其实都是起源于文艺复兴,而这些思想应该说和中华文化背道而驰。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源远流长的独特的中华文化,将其特点应用于中国的崛起中,使其在中国腾飞的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之路。
二、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对于中国崛起所起的作用1、汉朝的强盛汉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强盛时期,经过了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和秦朝短暂而不稳定的统一,中华民族终于第一次以团结的姿态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而这个在世界面前的亮相无疑是惊艳的,世界通过丝绸之路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盛而有朝气的庞大帝国,而在这个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限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地统治全国是难以达成的,而对于汉朝来说,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民众,这么复杂的民族,这么复杂的地形,怎么办?只有思想统一,才能达到统治万民的目的,才能让百姓的心思专注起来,实现大汉王朝的兴盛。
追溯中华千年文化史,儒学成为汉朝统治者的不二选择,董仲舒明确地主张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而统一思想的具体办法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汉朝中期被统治者接受为治国良策,这样统治者在精神上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威,汉朝的统治才能够真正稳定。
这样,中华文化成为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虽然汉武“独尊儒术”的手段和秦皇“焚书坑儒”的做法被人们看做一种禁锢民众思想的错误行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思想上的统一的确也给统治带来了不小的积极影响,已经是当时人们所能想出的维护王朝和促进盛世产生的很不错的办法了。
这种治国方针,在被武帝采用之后,成为此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并有效地促进了汉朝的兴盛。
由汉朝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统一的思想的重要性,而这个统一的思想的角色在目前必然是由汉文化来担当。
这时的汉文化思想就能作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导向标,指引着国家的崛起。
我们不是说要统一每个人的思想,这个就变成犯罪了,因为法律规定人们有言论自由。
但是在一些原则问题必须要统一思想,比如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维护国家的利益。
比如当时申奥成功后世界各地的华人奔走相告,法国支持藏独后中国人自发的抗议行为。
这些便是在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的表现。
在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人们尽可以发牢骚,甚至抨击政府的行为,这些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基本权利。
但是在重大问题比如祖国统一方面,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团结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为中国的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2、唐朝的振兴唐朝是中华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可以说,唐朝使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国,今天的外国,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仍然叫做唐人街。
的确,在唐朝的时期,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达到了封建时期的巅峰。
唐朝文化最大的特点为兼收并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也是比较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朝代。
正是开放探求的文化特点促进了经济的迅速与高度发展,从而导致了唐朝的兴盛。
贞观之时,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四方来朝,“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璀璨绚丽的唐诗,终在盛唐时达到顶峰。
这些文化成果,均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往往被奉为样板,竞相学习仿效。
使我国外交形象越显高大。
唐朝的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同时由于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
特别是当时“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都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唐朝文化的开放性传播了唐朝文化,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繁荣。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对外交通(陆路、海路)比过去发达,在开放理念的引导下,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如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亚洲、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当时的中国作为亚洲各国文化交流枢纽的同时,也成为了经济交流的枢纽。
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朝和日本的关系更加密切;唐朝和印度半岛有着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
当然还有我们的好邻居日本也经常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所以现在他们的东京还是仿照唐朝长安城的样式建成的。
这无疑促进了唐朝经济与贸易上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唐的兴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今汉文化是可以像唐朝时那样成为中国的一面旗帜,使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的强盛的,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有着知名的吸引力的,我们正可以借此机会,使全世界认识中国,认识到中国籍着中华文化丰厚的底蕴再一次屹立于世界之林。
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中国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贵和尚中”与“以和为贵”都体现出了一种“和”的精神,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与“和谐世界”的思想均来源于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同时,中国文化中还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如果中国文化中的这些思想能够在新时期广泛地传播,必然能为中国赢得更多的朋友,这样既有助于中国的崛起,也有助于世界朝着“和谐”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后至今,由于民族独立国家的内部矛盾,苏联解体带来的遗留问题等诸多因素,战争依旧存在,同时,宗教冲突在一些国家中始终未能得到良好解决。
这些事件或多或少都与文化的差异有关,而中国文化中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为核心的“包容”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便在于积极对待文化的差异,利用文化的多样性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也是民族问题在我国相对较缓和的原因。
在一些国家中,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发展也因此停滞不前,而在中国,这样的问题很少发生。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中的“包容”思想无疑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扫除了许多障碍。
因此,中国文化中的许多内涵在改革开放后至今对中国的崛起意义重大。
我想,中国文化在新时期应该积极向外输出,使其得到各国人民的理解与认可,从而使中国在世界上能真正得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中国的崛起,并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例如,现在在全球开设“孔子学院”的实践,就是一种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积极探索。
三、中华文化的劣势中华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在取得了辉煌的不可磨灭的成就的同时,它的种种缺陷也同时不可避免的给中华儿女带来了种种灾难。
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在封建末期中国的迅速没落。
作为一个称霸世界,屹立于世界之巅几千年的庞大帝国,中国缘何在短短的几百年内迅速的没落最终沦为列强眼中的盘中餐,成为他们争相掠夺的殖民地呢?我们常说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然而在这刻骨铭心的屈辱背后,又有多少是我们延续千年的中华文化所带给我们的必然结局呢?1、中国保守文化:任何一种制度存在的时间越长,它所产生的弊端就越多,同样,封建制度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之后,它的种种弊端早已暴露无遗。
权利的过度集中,过度的愚民教育以及对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打压使得中国冲破封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道路充满艰险。
而在清代朝廷内部,清政府统治者各为自己个人利益,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广大民众的辛苦,极力压迫人民,增加赋税,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就是在这种亟待变革的时代,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保守文化使得清朝末期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愿接受新兴文化,自恃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对外闭关锁国,对内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外,对国外工业革命及科技发展成果视而不见,导致军事,经济,政治等落后。
2、崇尚中庸,以和为贵:从中国古代对关外匈奴“和亲”政策可看出中国古代汉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中,统治者延续了这种思想,在受到列强的侵略后,没有强烈地想维护民族尊严和利益,而是一味的退让,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国政府一次次的忍让以获得短暂的和平,而最终得来的却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的一次次加深。
以和为贵牵绊住了中国反抗的步伐,使得中国在忍让中走向沉沦。
3、重农轻商:这个中华文化中由来已久的思想,在清朝早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农业是一切生产的基础,但是在当时的清朝,这一基础早已打的足够扎实,在这个情形下,清朝政府仍然墨守成规,打压商业扶植农业,严重阻碍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使得中国脱离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的潮流,游离于世界强国发展道路之外。
四、中华文化对中国崛起应如何发挥作用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纵观整个中国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文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有利有弊,而对于现在我们这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文化冲破重重荆棘走到了今天,它的种种弊端是我们应该指责和修正的,比如它的保守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早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它的崇尚中庸的思想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因为在有些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做到据理力争。
但我们永远也不能否认中华文化的伟大,是它支撑了我们整个华夏民族走到了今天,是它给予了我们中华儿女独特的性格,是它使得我们中国在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候能够因为辉煌的中华文化高昂起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