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的路径及机制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成长的路径及机制探索

执讲者安徽师范大学马长安

引言:一流师资是一流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名师出高徒”是一条普遍规律,但是“名师不可复制”的现象和“欲成名师无门径”的困惑,已经成为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瓶颈。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环境、机制和因素?……这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成了独特的现象、独特的风景,甚至成为绝响;有些名师像钱梦龙、钱守望著作出了不少,但是他们的思想经验在普通教师中又有多少传播和实际的影响?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为什么不能广泛推广,发扬光大?

长期以来,一些媒体和部门对于优秀教师,只注重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关注他们那些感人的细节,但是很少有人去挖掘他们成长背后的深层原因,对于他们专业发展的机制和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没能从优秀教师的经历中提取出可供普通教师借鉴的具有启发意义的东西,就是说在名师和普通教师之间缺少一道经验传递的桥梁,名师的思想和经验没有能够转化为普通教师所能接受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致使广大普通教师在被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感动之余,却觉得名师高不可攀,“心向往之而不能至”,我们认为,这正是“名师不可复制”的原因之一。

笔者曾对某市23所中学的306位教师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想成为名师”、但是感到“学习名师无法入手”的占76.7﹪。

这项调查印证的我们的上述观点,同时这一调查也说明,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强烈愿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语文名师的成长应该有它应有的环境、背景、文化等由此而形成的机制,我们试就此展开必要的研究与探索。

一名师的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一)概念

其一,是教师;

其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三,具有一定的美誉度;

其四,具有一定的认可度;

其五,具有一定的影响度;

其六,具有较高的教师专业素养;

其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其八,具有的突出成就;

其九,名师是在教育领域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二)特点

1.会教学(魏书生华应龙窦桂梅)

2.能研究(于永正支玉恒吴正宪)

2.善写作(程军黄爱华靳家彦)

(三)表现形式

1、教育教学效果显著(主要是学生考试成绩好)

2、教学公开课获奖(参加大型教学比赛)

3、研究成果丰硕(一般确立了某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二名师成长的阶段、方式及要素分析

(一)成长阶段:1、入职适应期(入格);2、成熟胜任期(立格);3、高原平台期(破格);4、成功创造期(无格)。

(二)成长方式:1、自我成长;2、结对帮扶;3、专家引导。

(三)要素分析:

名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名师成长的过程涉及很多因素(变量),这些因素(变量)又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在这些因素、关系之间很难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它们之间的机制不是简单直接的因果规定,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双向甚至多向建构方式。这些因素、机制发生与否,还取决于具体的人、具体的时间、具体活动环境等随机出现的条件。概括起来,既有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有内在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基本要素:知识

2、外部要素:氛围

3、动力要素:理想

4、关键要素:理念

5、核心要素:素质

三名师成长机制的完善策略及措施策略:

(一)入职适应期的——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二)成熟胜任期——群落效应

(三)高原平台期——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四)成功创造期——转益效应

措施:

(一)政策支持(二)课程支持(三)专业支持

(二)四名师成长的个案分析

选择余映潮进行分析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活跃在教育舞台上的年轻新锐实在很多,他们

天资聪颖,有优秀的教育背景和外部环境,非一般语文教师所能企及,而余映潮的专业发展

过程相对来讲,更普通一些,也正因其普通,才更有普遍性。

试从其个人的自述来探寻他的专业发展之路:余映潮自述:

“1968年,19岁的我远离武汉下乡了,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竟然在乡下生活了14年!在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那窄窄的田间小路上奋力前行,走过春的泥泞,夏的炙烤,秋的

风霜,冬的漫长,每跨出一步都会感觉到痛苦;在又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提着胡琴,背

着书袋,串村走乡,沿途设点教‘跑学’,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感受劳累;还有一段

很长的时间,我在乡镇中学当语文教师,当英语教师,当音乐教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在这所有的日子里,我都尽量珍惜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月,钟情于在求知、求能、

求智道路上的跋涉,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

⏹“在我34岁、女儿快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从乡下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中学语文教研员

的岗位。”

⏹“我尊敬的前辈朱绍禹先生1999年10月在武汉有这样的赞许:‘什么是研究,余映

潮的工作就是研究,就是优秀的研究,他让你们如痴如醉。’就我的工作而言,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中的诗句说到了我的心中: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984年,我开始发表文章。

“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

“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法。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

“我现在手中所拥有的,是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这是覆盖面极大的、内容丰美的教研情报。国内数种语文刊物的历年精美文章的目录,被我分门别类地收进各个专题研究的目录卡片中。”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够讲课了,也许是写了近百篇‘教例品评’吧,也许是写了近百篇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文章吧,也许是读了数百篇有关教学设计的论文吧,总之,我是50岁开始学讲课了。”

看余映潮的专业发展,结论是两个词: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1、专业特性非常明显:语言、文学、文化和教育、心理的综合素养。

⏹2、个性和创造是专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3、专业发展的方法:实践、学习和反思形成教育思想,尽管建言立说颇有争议,但它毕竟

是教育思想的表现方式。

⏹4、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主动整合资源,借助外部环境的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