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工贸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T 33707-2022)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受限空间气体检测方法
受限空间气体检测方法
受限空间气体检测的方法如下: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当有限空间内仍存在未清除的积水、积泥或物料残渣时,应先在有限空间外利用工具进行充分搅动,使有毒有害气体充分释放。
检测应从出入口开始,沿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方向进行。
垂直方向的检测由上至下,至少进行上、中、下三点检测。
水平方向的检测由近至远,至少进行进出口近端点和远端点两点检测。
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进行有针对性检测,但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当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复杂,作业单位不具备检测能力时,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并在检测记录表上签字。
有限空间内气体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
请注意,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制度一、通风管理1.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通风,确保有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达到安全标准。
2.对于某些不能进行有效通风的有限空间,应采取其他通风措施,如使用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以降低有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
二、检测规定1.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包括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和有毒气体含量等。
2.检测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检测资质的人员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测结果应记录在案,并作为作业的必要资料进行保存。
三、作业流程1.先进行通风,确保有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安全。
4.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测,确保气体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5.根据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确定作业人员和所需设备。
6.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
7.作业结束后,应再次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测,确保气体环境安全。
四、安全措施1.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呼吸器、防护服等。
2.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3.对于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应设置警示标识和警戒线,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五、培训要求1.作业人员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培训,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确保作业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5.对于新入职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合格的安全素质。
六、应急预案1.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设备和救援程序等。
2.在作业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I,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七、责任落实1.应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应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有限空间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主要针对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
员进行安全监护和现场报警。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可燃气体检测:对有限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如甲烷、天然气等。
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值时,气体检测器会自动报警,提醒作业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2. 有毒气体检测:对有限空间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当有毒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值时,气体检测器会自动报警,提醒作业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3. 氧气检测:对有限空间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检测,以确保作业环境中氧气浓度不低于安全值。
当氧气浓度低于安全值时,气体检测器会自动报警,提醒作业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4. 压力检测:对有限空间中的压力进行检测,以确保气体浓度达到平衡。
当压力值超出正常范围时,气体检测器会自动报警,提醒作业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有限空间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和压力四个方面的检测,以确保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包括其重要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方法。
通过建立和执行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可以有效确保有限空间内的气流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重要性有限空间通常具有狭小、封闭、通风不良等特点,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积聚、缺氧等危险情况。
因此,建立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危险至关重要。
通过持续监测空气质量,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适用范围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适用于各类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的有限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地下管道、储罐、井下作业空间等。
它适用于需要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执行工作的各类行业,如建筑、化工、能源等。
实施方法1. 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有限空间气流质量标准,包括允许的有害气体浓度、可接受的氧气含量等,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 检测设备准备:选择适合的气体检测仪器,保证其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3. 检测区域划分:将有限空间分为不同的检测区域,根据空间特点和可能的危险情况进行合理划分。
4. 检测频率与时机:制定有限空间气流检测的频率和时机,如进入前、工作期间、中途检测等,确保检测覆盖全过程。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及时分析与评估。
如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 培训与教育:为有限空间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并能正确操作监测仪器。
7. 定期评估与改进:定期对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以上就是有限空间气流检测制度的简要介绍和实施方法。
通过实施该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一、总则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二、检验程序(一)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在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
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
作业期间应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四)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五)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六)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七)连续检测作业2天后,作业环境条件无变化时,可以不用检测。
三、通风(一)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二)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有限空间通风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通风检测制度一、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二、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并经检测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审批,方可继续作业。
三、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四、检测指标应当包括氧气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
检测工作应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五、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可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测,检测时应认真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相关人员签字;临时作业或施工单位缺乏必备检测条件时,也可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并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六、根据检测结果,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环境危害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依据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份:化学有害因素》(GB/Z 2.1 )和《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
七、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八、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九、当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粉尘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测”和“通风”,并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
同时所用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器等。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如下:1.有限空间内的空气含氧量应为19.5%至21%。
如果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2.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应控制在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的范围内。
3.有限空间内粉尘浓度应小于20g/m³。
4.有限空间内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³。
5.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³。
6.二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90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mg/m³。
7.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³。
8.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
9.氰化氢(按CN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
10.氰化物(按CN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
11.溴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6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2mg/m³。
12.溴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³。
13.液化石油气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0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500mg/m³。
14.一氧化氮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mg/m³。
15.乙醚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3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500mg/m³。
16.乙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45mg/m³。
17.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³。
18.二氧化氮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³。
19.二氧化硫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³。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标准及要求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标准及要求一、检测要求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2、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采取措施,待气体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检测。
3、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的上风口进行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监护检测应连续进行;4、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检测资料交到总包安全部留存。
6、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要求操作。
7、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作业过程中应全程运行。
8、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年至少标定1次。
应标定零值、预报值、报警值,使用的被测气体的标准混合气体应符合要求,其浓度的误差应小于被标仪器的检测误差。
标定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标定时间、标定规格和标定点等。
9、地下有限空间的管理单位,宜设置远程监测设施进行气体监测,并建立地下有限空间环境条件档案。
10、地下有限空间气体环境复杂时,作业单位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11、作业中气体检测报警仪达到预警值时,未佩戴正压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
气体检测报警仪达到预警值时,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有限空间。
二、检测内容1、在进行气体检测前,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种类。
2、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三、预报值和报警值的设定1、氧气检测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 富氧报警值应设定为23.5%。
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应设定预报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 %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 19.5 %,应采取通风措施。
2、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氢气小于 0.4 %、柴油小于 0.2 %。
3、有限空间粉尘浓度小于20g/m3。
4、有限空间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0mg/ m3。
6、二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900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18000mg/ m3。
7、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 3。
8、氯最高容许浓度1mg/ m3。
9、氰化氢(按 CN计)最高容许浓度1mg/ m3。
10、氰化物(按 CN计)最高容许浓度1mg/ m3。
11、溴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6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mg/m 3。
12 、溴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 m3。
13、液化石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000mg/ m3、短时间接触容
许浓度 1500mg/m3。
14、一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5mg/ m3。
15、乙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30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在有限空间内工作的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有限空间通常指的是容积较小、进出口受限、缺乏通风和气体扩散的地方,如地下室、储罐和管道等。
一、制定目的及依据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等。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包括进入有限空间进行维修、清洁、检修或取样等工作的人员。
三、基本要求1.气体检测前,必须进行周围环境的评估,包括了解有限空间的特点、作业内容、危险因素等,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气体检测应由经过培训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使用经过校准的气体检测仪器。
3.气体检测包括进行有限空间内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的检测,确保其处于安全范围内。
4.气体检测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检测点位、检测值等,并保留备查。
5.如果有限空间内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通风、降温、清除污染源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操作流程1.制定作业计划和安全方案,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2.对有限空间进行预先清洁,并确保进出口通畅。
3.进行气体检测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服、手套等。
4.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5.根据气体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如果气体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可以进入;反之,应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和处理。
6.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由专人监护。
7.在作业过程中,应经常对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并随时记录。
8.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再次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方可撤离。
五、应急措施1.如果发现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异常,工作人员应立即撤离,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一、总则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二、检验程序
(一)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在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
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
作业期间应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四)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经
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五)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六)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七)连续检测作业2天后,作业环境条件无变化时,可以不用检测。
三、通风
(一)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二)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