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膜结构
第九章 细胞骨架
第九章细胞骨架学习纲要:1. 细胞骨架涵义。
2. 微丝:成分,装配,结合蛋白,功能。
3. 微管:成分,装配,发生,功能。
4. 了解:中间纤维。
5. 核基质:概念,成分,功能。
6. 了解:染色体支架,核纤层。
7.思考:(1)通过本章学习,对细胞生命活动的组织有何新的认识?(2)各类骨架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与细胞周期活动的关系。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细胞骨架、核骨架、核纤层、MTOC、MAR、踏车现象二填空题:1细胞骨架的分布各不相同,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核周围,放射状向四周扩散;________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内侧;而___________则分布在整个细胞。
2真核细胞的鞭毛由_____________构成,其组装过程中,以_____________作为MTOC,鞭毛的运动机制为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的MTOC是_____________,它决定了微管的极性,________________极指向MTOC。
4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蛋白介导,一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5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都有中间纤维蛋白表达,但其表达具有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纤维蛋白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发育调节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水平。
三判断题:1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所有微管组装的起点。
()2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的(-)端同染色体接触。
()3微管装配时需要利用GTP水解释放的能量。
()4秋水仙素结合到未聚合的微管二聚体上,阻止微管的成核反应。
()5细胞中微丝的数量比微管多()。
6无论是单体肌动蛋白还是肌动蛋白纤维,如果没有与ADP或ATP结合,则很快变性。
()7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
()8 中间纤维亚基蛋白合成后,基本上全部组装成中间纤维,游离的单体很少。
第09章 生物膜
(二)脂酰甘油是甘油的脂肪酸酯
脂肪酸的羧基与甘油的羟基缩合、脱水形成 酯,即为脂酰甘油。
1. 脂酰甘油种类 单脂酰甘油 二脂酰甘油 三脂酰甘油(甘油三酯)
分子式
三脂酰甘油
Q0235301.mov
2. 脂酰甘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溶解度 不溶于水 (2)熔点
与脂肪酸组成有关。 (脂酰甘油俗称油脂)
蜡(浮游生物代谢燃料、皮毛保护) 2. 结构脂类(structural lipid) 3. 活性脂类(active lipid)
维生素A、D、E、K 类固醇:激素
脂肪酸
Q0272301.mov
第二节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细胞的膜系统
任何细胞都以一层6-10nm的薄膜将其内含物与 环 境 分 开 , 这 层 膜 叫 细 胞 膜 ( 质 膜 plasma membrane).
3. 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不同构象
烃链30度刚性弯曲
4. 脂肪酸的活化反应 脂酰CoA是脂肪酸的活化形式。
5. 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作用
自由基(radical): 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 羟自由基( • OH )
过氧化作用对机体的损伤: 不饱和脂肪酸的减少影响膜的流动性. 引起蛋白质分子的聚合.
第九章 脂类与生物膜 (lipid and biological membrane)
脂类定义
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 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 物有机分子。
脂类种类: 1. 单纯脂(脂肪酸+醇类) 2. 复合脂(脂肪酸+醇类+非脂成分) 3. 衍生脂类
萜类、固醇类、维生素A、D、E、K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 一、脂酰甘油类(acyl glycerols )
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教学目的1、掌握信号肽假说和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2、掌握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活动的作用。
3、掌握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教学内容本章从以下6个方面讨论了细胞质质基质与内膜系统:1.细胞质膜系统及其研究方法2.内质网3.高尔基复合体4.溶酶体5.细胞的分泌与内吞作用6.小泡运输的分子机理计划学时及安排本章计划6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真核细胞在进化上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成了发达的细胞质膜系统,将细胞内环境分割成许多功能不同的区室。
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处于动态平衡,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其中包括膜运输系统。
本章是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章,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内质网及信号肽假说、小泡运输的分子机理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1.内质网是内膜系统中的重要膜结合细胞器,主要分清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在功能上的差异。
对于粗面内质网,重点是信号肽假说和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2.高尔基复合体是内膜系统中参与蛋白质加工与分选的细胞器,要求了解和掌握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活动的作用,即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送到细胞的特定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理解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物质运输中所起的交通枢纽作用。
3.关于溶酶体,要求掌握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溶酶体的类型及特点、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的生物发生。
4.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学习和掌握运输小泡的类型和分选信号、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的机理、COP-被膜小泡形成的机理、小泡的定向运输、停靠和融合机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充分了解细胞内部结构的动态关系,蛋白质合成和分选的机制和“流水”作业的模式,从中获得启发。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9.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9.1 细胞质膜系统及其研究方法9.1.1 膜结合细胞器与内膜系统■ 膜结合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膜结合细胞器种类与数量(表)● 膜结合细胞器的功能(表)● 膜结合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图)■ 内膜系统的动态性质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动态性质(图),这就使内膜系统的结构处于一个动态平衡。
【北师大】细胞生物学-----第9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信号假说
① ER转运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通过ER转运的蛋白合成仍然起 始于胞质溶胶中的游离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 装置,它并不决定合成蛋白质的去向,合成的蛋白质何去何 从,是由mRNA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密码决定的。
②信号序列与SRP结合。SRP的信号识别位点识别新生肽的信号 序列并与之结合; 同时,SRP上的翻译暂停结构域同核糖体的 A位点作用, 暂时停止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氨基末端的信号序列除了作为信号被SRP识别外, 还具有起始穿膜转移的作用。
可切除(信号肽酶作用位点)
2.内部信号序列(internal signal sequence)
不位于N-末端,但具信号序列的作用,故称为内含信号序列 。
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SRP识别,同时它也是起 始转移信号。
③SRP受体(SPR receptor),是膜的整合蛋白,为异二聚体蛋白, 存在于内质网上,可与SRP特异结合。
④停止转移序列(stop transfer sequence),肽链上的一段特 殊序列,与内质网膜的亲合力很高,能阻止肽链继续进入内质 网腔,使其成为跨膜蛋白质。
⑤转位因子(translocator),由3-4个Sec61蛋白复合体构成的 一个类似炸面圈的结构,每个Sec61蛋白由三条肽链组成。
因停止转移信号的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那么该蛋白
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停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内含转移信号, 但在N-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转移起始信号。
该蛋白在N-末端信号序列的作用下进行共翻译转运,当停止转移信号进入通道后,与 通道内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使通道转运蛋白失活,从而停止蛋白质的转运。由于N末端的信号序列是可切除的,信号序列被切除后形成单次跨膜蛋白。
Ru-第9章 内膜系统 20161016
• Transport by vesicles: Proteins can enter an organelle such as Golgi apparatus, lysosome, endosome by transport and fusion of vesicles.
Golgi membranes, the vesicles (indicated by the arrowheads) accumulate in the cell. [The
mutants depicted in c and d are 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nts. When kept at the lower
ER cisternae accumulate in the cell. (d ) A yeast cell bearing a mutation in the sec17 gene,
whose product is involved in vesicle fusion (step 2, part a). Because they cannot fuse with
Chloroplasts
organelle that is enclosed by two layers of membranes (an inner and an outer membrane); chloroplasts absorb sunlight and to make food molecules (sugars) by photosynthesis
7.第九章屋面及防水工程--河南2016定额
本章定额说明
• 四、防水工程及其他 • 1.防水 • (1)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使用钢筋网时,执行本定额“第五章混凝土及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相应项目。 • (2)平(屋)面以坡度≤15%为准,15%<坡度≤25%的,按相应项目的 人工乘以系数1.18;25%<坡度≤45%及人字形、锯齿形、弧形等不规 则屋面或平面,人工乘以系数1.3;坡度>45%的,人工乘以系数1.43。 • (3)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及防水砂浆,定额以平面和立面列项,实际施 工桩头、地沟零星部位时,人工乘以系数1.43;单个房间楼地面面积 ≤8m2时,人工乘以系数1.3。 • (4)卷材防水附加层套用卷材防水相应项目,人工乘以系数1.43。 • (5)立面是以直形为依据编制的弧形者,相应项目的人工乘以系数1.18。 • (6)冷粘法以满铺为依据编制的,点、条铺粘者按其相应项目的人工乘 以系数0.91,粘合剂乘以系数0.7。
3.变形缝与止水带
• (1)变形缝嵌填缝定额项目中,建筑油膏、聚氯乙烯胶泥设 计断面取定为30mm×20mm;油浸木丝板取定为 150mm×25mm;其他填料取定为150mm×30mm。 • (2)变形缝盖板、木盖板断面取定为200mm×25mm;铝 合金盖板厚度取定为Imm;不锈钢板厚度取定为1mm。 • (3)钢板(紫铜板)止水带展开宽度为400mm;氯丁橡胶 宽度为300mm;涂刷式氯丁胶贴玻璃纤维止水片宽度为 350mm。
工程量计算规则
• 一、屋面工程 • 1.各种屋面和型材屋面(包括挑檐部分)均按设计图示 尺寸以面积计算(斜屋面按斜面面积计算),不扣除房上 烟囱、风帽底座、风道、小气窗、斜沟和脊瓦等所占面积, 小气窗的出檐部分也不增加。 • 2.西班牙瓦、瓷质波形瓦、英红瓦屋面的正斜脊瓦、檐 口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 3.采光板屋面和玻璃采光顶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 计算,不扣除面积≤0.3m2孔洞所占面积。 • 4.膜结构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需要覆盖的水平投影面 积计算;膜材料可以调整含量。
建筑结构选型总复习、作业及答案
建筑结构选型总复习、作业及答案第一章梁1.梁按支座约束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根据梁跨数的不同,有单跨静定梁或单跨超静定梁、多跨静定梁或多跨连续梁。
2.简述简支梁和多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答:简支梁的缺点是内力和挠度较大,常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物。
简支梁是静定结构,当两端支座有不均匀沉降时,不会引起附加内力。
因此,当建筑物的地基较差时采用简支梁结构较为有利。
简支梁也常被用来作为沉降缝之间的连接构件。
多跨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其优点是内力小,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安全储备高,其缺点是对支座变形敏感,当支座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会引起附加内力。
(图见5页)3.悬挑结构的特点:悬挑结构无端部支撑构件、视野开阔、空间布置灵活。
悬挑结构首要关注的安全性是:倾覆、承载力、变形等。
4.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1.55.悬挑结构倾覆力矩的平衡方式:上部压重平衡;下部拉压平衡;左右自平衡;副框架平衡第二章桁架结构1.桁架结构的组成: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竖腹杆2.桁架结构受力计算采用的基本假设:(1)组成桁架的所有各杆都是直杆,所有各杆的中心线(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平面称为桁架的中心平面。
(2)桁架的杆件与杆件相连接的节点均为铰接节点。
(铰接只限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没有限制转动。
)(3)所有外力(包括荷载及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的中心平面内,并集中作用于节点上(节点只受集中力作用)3.桁架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何关系?答:斜腹杆的布置方向对腹杆受力的符号(拉或压)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矩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拉,内倾受压,竖腹杆受力方向与斜腹杆相反,对于三角形桁架,斜腹杆外倾受压,内倾受拉,而竖腹杆则总是受拉。
(图见11页)4.按屋架外形的不同,屋架结构形式有几种?答:三角形屋架,梯形屋架,抛物线屋架,折线型屋架,平行弦屋架等。
5.屋架结构的选型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1)屋架结构的受力(2)屋面防水构造;(3)材料的耐久性及使用环境;(4)屋架结构的跨度。
膜结构
摘要膜结构系统是由膜、索、桅杆、梁柱、基础等组件组成的,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曲面造型;可以覆盖大跨度空间,并且重量轻,具有优异的结构特性。
同时,膜结构在照明、声学、防火、保温、节能与自洁等方面也具有许多优点。
现代意义上的膜结构在国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自1997年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建成以来,膜结构在我国内地已得到较多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展览馆、加油站等建筑中。
膜结构的组件与传统结构中的构件截然不同,其连接方式与传统结构中构件连接方式差别也非常大。
膜结构施工与传统结构施工最大的不同在于膜结构的节点连接。
本讲义对膜结构的节点连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概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综合阐述了膜结构中各类材料的性能及其特性;二、将膜结构中的各类节点进行了新的分类,使之条理更加清晰;三、分析了膜结构的节点受力特点,并提出膜结构中节点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四、对膜结构的节点按类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五、对典型节点进行了受力分析;本讲义的编写得到了土木工程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讲义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及时提出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膜结构体系及其组成材料 (10)2.1 膜结构体系 (10)2.2 膜结构组成材料 (17)第三章膜结构节点构造 (26)3.1膜结构节点分类、特性及其设计要求 (26)3.2 膜材连接节点 (30)3.3 索材连接节点 (53)3.4支承骨架连接节点 (59)第四章工程实例―徐州“月影风帆”膜结构改造设计 (65)第一章绪论人类的建筑活动从远古时期的帐篷到现代空间结构的膜结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认识膜结构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建筑膜结构技术的演变规律,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
一、膜材的发展概况远古时期,人类最早的居所是帐篷。
它采用树皮、兽皮作帏幕,用石材、树干等作支承,以后逐渐发展为天然合成材料,如棉纱、毛纺、帆布等。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公共基础第9章-能力验证
[单选题]1.VI类反光膜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有金属镀层,使用寿命一般为()。
A.3年B.5年C.7年D.10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p4页 4.2反光膜按其光度性能、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1)Ⅰ类-通常为透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称工程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七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2)Ⅱ类-通常为透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称超工程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十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3)Ⅲ类一通常为密封胶囊式玻璃珠型结构,称高强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十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4)IV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称超强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十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
(5)V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称大角度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十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
(6)VI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有金属镀层,使用寿命一般为三年,可用于轮廓标和交通柱,无金属镀层时也可用于作业区设施和字符较少的交通标志。
(7)Ⅶ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柔性材质,使用寿命一般为三年,可用于临时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单选题]2.反光膜防粘纸可剥离性能的试样尺寸为()。
A.10mm×100mmB.15mm×100mmC.20mm×150mmD.25mm×150mm参考答案:D[单选题]3.反光膜的表层一般选用()。
A.透光性良好的普通玻璃B.透光性良好的钢化玻璃C.透光性良好的去铅玻璃D.透光性良好的树脂薄膜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反光膜一般都是由表层(保护膜)、反射层(功能层)、基层(承载层)、胶黏层和底层(保护层)等多层不同的物质组成的膜结构物体。
反光膜的表层一般选用透光性良好的树脂薄膜;反射层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反光膜,其组成也各不相同,有微小玻璃珠、微棱镜或金属反光镀层等;基层多为树脂有机化合物制成的薄膜;胶黏层一般是环氧树脂胶;底层是厚纸做的保护层。
细胞生物学9章 细胞骨架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决定微管形成的一种细胞器
实用文档
基体:是纤毛和鞭毛的微管组织中心
实用文档
(2)微管蛋白的体内装配 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微管组织中心(MTOC) ②MAPs,τ蛋白因子
实用文档
五、微管的生物学功能
(一)维持细胞形态
如:细胞的伪足 神经细胞的轴突 双凹圆盘状红细胞 血小板的外形
实用文档
四、功能
* 支持作用 * 核功能 * 物质运输 * 细胞分化 * 细胞连接
实用文档
细胞骨架三种成分的比较
实用文档
第四节 细胞骨架与医学
1、肿瘤细胞 2、神经退行性病 3、临床应用
实用文档
第9章要求:
1、掌握细胞骨架的概念; 2、掌握微管、微丝的组成和功能; 3、熟悉中间纤维的组成和功能。
实用文档
(1)微管蛋白的体外装配 反应液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足够的微管蛋白浓度(α和β) ②GTP和适量的Mg2+存在 ③去除反应液中的Ca2+ ④温度保持37℃,pH 6.9
实用文档
(2)微管蛋白的体内装配 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微管组织中心(MTOC) 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发源部位。 如:中心体、鞭毛基体。
实用文档
1、核纤层蛋白对核膜有支持作用,与核膜的形 状有关
2、核纤层蛋白与核膜的消失与重建有关
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磷酸化——核膜消失 分裂末期: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核膜重建
实用文档
Periperal nuclear lamina (green)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五)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
形状: 大小:
9 第九章 糖鞘脂
GM1: Galb3GalNAcb4[NeuNAca3]Galb4GlcCer GD1a: NeuAca3Galb4[NeuAca3]Galb4GlcCer
已确定的糖鞘脂和特异结合蛋白 之间相互作用的实例
结合蛋白 霍乱毒素 破伤风毒素 肉毒毒素 EGF受体 胰岛素受体 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Src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 GM1 GD1b/GT1b GT1b/GQ1b GM3 SPG(sialosylpara globoside) GD1a-lactone GQ1b GD3 糖鞘脂 ? ? 抑制受体活化时二聚体形成及受体酪氨 酸残基磷酸化 抑制受体活化时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与此受体选择性相关的异常结构 诱导或刺激某些神经细胞轴突生长 调节脑细胞膜小窝样微区酪氨酸蛋白激 酶活性 功能 与B亚单位结合,促进A亚单位进入胞液
NeuAc
GalNAc
Glc
ceramide
UDP-glucose:ceramide glucosyltransferase
EtOH-P4
EtDO-P4
P4
-
+
最近的研究发现,糖鞘脂合成原料脑酰胺可来自3条 途径:1.从头合成途径;2.其它鞘脂(主要是鞘磷脂) 降解产生;3.糖鞘脂再循环途径,内吞体途径。 在不同类型细胞中,来自不同途径的脑酰胺比例不同。 在分裂较慢的细胞,糖鞘脂需求量低,脑酰胺主要来 自补救途径。而分裂较快的细胞,则通过上调从头合 成途径来满足糖鞘脂合成的需要。
从广泛的各种真核生物来源中,已发现200余种结构 上不同的糖鞘脂。
结构界定、主要类型和命名
糖鞘脂分子的最小模体是由一个单糖直接与脑酰胺单 位连接构成。高等动物中,这个单糖通常是葡萄糖或 半乳糖,分别形成葡糖脑酰胺或半乳糖脑酰胺。
膜结构施工方案
芷峪澜湾花园商业西入口广场景观膜结构工程膜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深圳市大兴钢膜结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十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二章、现场平面布置及管理………………………………………第三章、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机械使用计划………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五章、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第六章、本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第七章、深化设计方案………………………………………………第八章、质量管理……………………………………………………第九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交通组织措施、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一.依据招标单位所颁发的招标文件、答疑纪要、设计资料及设计图纸要求。
二.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J218-2002);3.《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7.《网架结构设计及施工规程》(JGJ11-89);8.《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5/T9256-96);2.9《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2004);1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1.《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规范》(深圳市标准);12. 索制作与安装应符合钢丝绳标准(GB/T8918-1996);13. 螺丝符合相关国家规范(GB/T1229~1231)及(GB/T3632~3633)的规定;14.沧州市政府“浄、畅、宁”工程文明施工的措施要求。
三.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观澜芷峪澜湾花园商业西入口广场内,建筑面积约为542平方米,膜展开面积229平方米。
膜结构精品PPT课件
图9-2-8 拉索的布置
18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日本第1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兰花馆太阳馆(圆形建筑)半 径为75米,月亮馆(弧形建筑)最大跨度为40米。
19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图9-2-10 第一穹顶平面及立面图 图9-2-11 第二穹顶平面图
16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气承式膜结构是通过鼓风系统向建筑物内充气, 使室内外保持一定的压力差,并产生一定的预张 应力,以保证体系的刚度,使覆盖膜撑起 。
膜与地面采用沙包或锚固索固定。
图9-2-7气承式膜结构
17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基层为纤维编织物:受力结构 附着于基层上的涂层:密实、保护基层作用外,还有防火、 防潮、透光 ❖ 常用膜材类别: 第1类,聚酯纤性织物加聚氯乙烯(PVC)涂层 第2类,无机材料织物加聚四氯乙烯(PTFE)涂层 第3类,改进PVC膜材 第4类,ETFE膜材,号称软玻璃、塑料王
9
第九章 膜结构
9.1 概述
7
第九章 膜结构
9.1 概述
9.1.1膜结构的特点
使用范围广、可拆卸、易运输。适用于广阔的地域,拆 卸安装时间短。
总之:膜结构建筑外观飘逸,空间开阔灵秀、结构轻盈、 透光阻燃、经久自洁、安装快捷、节能降耗、造价适中、 维修简便。由于膜材造型运用很灵活,尤其使大跨距的 建筑,特别能突显设计者的创意及设计要求。在奥运会、 世博会等大型建设工程中,已经大显身手。
9.1.2薄膜材料的组成和分类
下游答案
第二章1.平衡分离过程:建立在相平衡关系上的,利用相的组成差别进行混合物体系的分离。
2.拟平衡分离过程:混合物体系之外加一个势能场,在它的作用下,形成分离场。
使被分离物在分离场的端面上浓缩,或者在分离场内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分布。
3.传递通量:流体在分离场内的传递现象可用经典流体力学中动量(通量)传递、热量(通量)传递和质量(通量)传递规律和作用于分离场的外加势能场来描述。
4.特异性结合:主要以蛋白质为代表的生物高分子,能分辩特定的物质,再与其可逆性结合。
这种现象是非常排他性的,特异性的结合,或称为特异性相互作用。
有时也被称为生物亲和力。
第六章1.临界点:状态超过气液共存时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下物质特有的点。
2.拖带剂:添加拖带剂即辅助溶剂以增加物质的溶解度和萃取选择性,是实际运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九章1.不对称膜:是由很薄的较致密的起分离作用的表层(0.1~lμm)和起机械支撑作用的多孔支撑层(100~200μm)构成。
2.复合膜:一般是指在多孔的支撑膜上复合一层很薄的致密的、有特种功能的另一种材料的膜层。
3.浓差极化:膜分离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会降低透水率,是一个可逆过程。
是指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水透过膜而使膜表面的溶质浓度增加,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与水以相反方向向本体溶液扩散,在达到平衡状态时,膜表面形成一溶质浓度分布边界层,它对水的透过起着阻碍作用。
4.膜污染:指由于在膜表面上形成了附着层或膜孔堵塞等外部因素导致了膜性能变化,根据其具体原因采用某种清洗方法,可以使膜性能得以恢复。
5. 截留分子量:截留分子量的定义和测定条件不很严格,一般用分子量差异不大的溶质在不易形成浓差极化的操作条件下测定脱除率,将表观脱除率为90%~95%的溶质分子量定义为截留分子量。
第十二章1.分配色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分离,其过程相当于连续性的溶剂抽提。
2.凝胶色谱:以凝胶为固定相,是一种根据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
膜技术手册(上、下册)(第二版)
膜技术手册(上、下册)(第二版)加入书架登录•膜技术手册(上册)(第二版)•书名页•内容简介•《膜技术手册》(第二版)编委会•本版编写人员名单•第一版编写人员名单•前言•第1章导言•1.1 膜和膜分离过程的特征•1.2 膜和膜过程的发展历史•1.3 膜•1.4 膜分离过程•1.5 应用总览•1.6 现状与展望•参考文献•第2章有机高分子膜•2.1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2.2 有机高分子分离膜的制备•2.3 有机高分子分离膜的表征•符号表•参考文献•第3章无机膜•3.1 引言•3.2 无机膜的结构与性能表征•3.3 无机膜的制备•3.4 无机膜组件及成套化装置•3.5 无机膜在分离和净化中的应用•3.6 无机膜反应器•符号表•参考文献•第4章有机-无机复合膜•4.1 有机-无机复合膜简介•4.2 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4.3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制备•4.4 有机-无机复合膜界面结构调控与传质机理•4.5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应用•4.6 展望•符号表•参考文献•第5章膜分离中的传递过程•5.1 引言•5.2 膜内传递过程•5.3 膜外传递过程•5.4 计算机模拟在膜分离传递过程中的应用•符号表•参考文献•第6章膜过程的极化现象和膜污染•6.1 概述[1]•6.2 浓差极化•6.3 温差极化•6.4 膜污染•符号表•参考文献•第7章膜器件•7.1 膜器件分类•7.2 板框式•7.3 圆管式•7.4 螺旋卷式•7.5 中空纤维式•7.6 电渗析器•7.7 实验室用膜设备•7.8 膜器件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7.9 膜器件的特性比较与发展趋势•7.10 膜器件的规格性能和应用•符号表•参考文献•第8章反渗透、正渗透和纳滤•8.1 概述•8.2 分离机理•8.3 膜及其制备•8.4 膜结构与性能表征•8.5 膜组器件技术[8,43]•8.6 工艺过程设计•8.7 系统与运行•8.8 典型应用案例•8.9 过程经济性•8.10 展望•符号表•参考文献•第9章超滤和微滤•9.1 超滤概述•9.2 超滤膜•9.3 超滤膜组件与超滤工艺•9.4 超滤工程设计•9.5 超滤装置的操作参数•9.6 超滤系统的运行管理•9.7 超滤技术的应用•9.8 微滤•9.9 微孔膜过滤的分离机理•9.10 微孔滤膜的制备•9.11 微孔滤膜的结构和理化性能测定•9.12 微孔膜过滤器•9.13 微孔膜过滤技术的应用•符号表•参考文献•膜技术手册(下册)(第二版)•书名页•内容简介•第10章渗析•10.1 概述•10.2 渗析膜•10.3 渗析原理和过程•10.4 渗析膜组件设计•10.5 渗析的应用•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1章离子交换膜过程•11.1 概述•11.2 基础理论•11.3 离子交换膜制备•11.4 离子交换膜装置及工艺设计•11.5 离子交换膜应用•11.6 离子交换膜过程发展动向•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2章气体膜分离过程•12.1 引言•12.2 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分离原理•12.3 气体分离膜制造方法•12.4 相转化成膜机理•12.5 气体分离膜结构及性能表征•12.6 膜分离器•12.7 分离器的模型化及过程设计•12.8 应用•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3章气固分离膜•13.1 概述•13.2 气固分离膜材料与制备方法•13.3 气固分离原理•13.4 气固分离膜的性能评价•13.5 气固分离膜装备•13.6 典型应用案例•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4章渗透汽化•14.1 概述•14.2 基本理论•14.3 渗透汽化膜•14.4 渗透汽化膜器•14.5 过程设计•14.6 应用•14.7 回顾与展望•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5章液膜•15.1 引言•15.2 概述•15.3 乳化液膜•15.4 支撑液膜•15.5 Pickering液膜•15.6 液膜应用•15.7 液膜新进展•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6章膜反应器•16.1 概述•16.2 面向生物反应过程的膜生物反应器•16.3 面向催化反应过程的多孔膜反应器•16.4 面向气相催化反应过程的致密膜反应器•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7章膜接触器•17.1 膜接触器概述•17.2 膜萃取•17.3 膜吸收•17.4 膜蒸馏•17.5 膜脱气•17.6 膜乳化•17.7 膜结晶•符号表•参考文献•第18章控制释放与微胶囊膜和智能膜•18.1 控制释放概述•18.2 微胶囊膜•18.3 智能膜•参考文献•第19章典型集成膜过程•19.1 基于多膜集成的制浆造纸尾水回用技术•19.2 基于膜集成技术的抗生素生产新工艺•19.3 双膜法氯碱生产新工艺•19.4 基于膜技术的中药现代化•19.5 基于反应-膜分离耦合技术的化工工艺•19.6 结束语•参考文献•缩略语表•索引是否关闭自动购买?关闭后需要看完本书未购买的章节手动确认购买。
9第九章 脂类的代谢(2学时)
(脂肪)
磷脂酶对磷脂分子的水解: 磷脂酶A1(B1) CH2OCOR1 CHOCOR2 O CH2O-P-O-X OH 磷脂分子 磷脂酶A2(B2) 磷脂酶D
磷脂酶C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的氧化 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和脂肪酸氧化生成水和CO2
CO2+H2O
(二)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1904年,Franz 和Knoop用苯基脂肪酸氧化试验, • 用苯基标记含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饲喂动物, 尿中是苯甲酸衍生物马尿酸。 • 用苯基标记含隅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饲喂动物, 尿中是苯乙酸衍生物苯乙尿酸(苯乙酰-N-甘氨 酸)。 结论:脂肪酸的氧化是从羧基端β-碳原子开始,每 次分解出一个二碳片断。
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的氧化 ----- 三羧酸循环
• 短两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又经过脱氢、加水、 脱氢及硫脂解等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 • 一分子脂肪酸终于变成许多分子乙酰辅酶A。 • 乙酰辅酶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成CO2和H2O, 或进入其他合成代谢。
脂肪酸的β-氧化历程
开始 脱氢
脱水
双键易位
(三)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
1.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奇数碳脂肪酸经过反复的β氧化可以产生 CoA CoA 丙酰CoA,丙酰CoA有两条代谢途径:
(1)、 丙酰CoA转化成琥珀酰CoA,进入TCA。 动物体内存在这条途径,因此,在动物肝脏中奇 数碳脂肪酸最终能够异生为糖。
(2)丙酰辅酶A经其他途径变成乳酸及乙酰辅酶A进行氧化。
HMGCoA 裂 解酶 CH3COSCoA
限速酶
HMGCoA 合成酶
CH3COSCoA HSCoA OH HOOCCH2 C CH2COSCoA
第九章 膜分离
2. 微孔膜 平均孔径0.02~10µm,有两种类型:多孔膜
和核孔膜。前者呈海绵状,膜孔大小有一较宽的分布
范围,孔道曲折,膜厚50~250µ m,应用较普遍;核孔
膜用10~15µm的致密膜经特殊处理制得,圆柱形直孔, 孔径均匀,开孔率小。
9.1.1 膜
• 固膜分离技术——是指对于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的
流体(真溶液、乳浊液、悬浮液等)在容器中通过一固 体膜,借该膜的选择性渗透以及膜两侧的能量差 (例如静压差、浓度差、电位差)将某种成分或一组分 子大小相近的成分和液体中其它组分(溶剂)分离,以
达到浓缩溶质或净化溶剂的技术。
具体对于气体系统有压力扩散、质量扩散; 对于液体系统有反渗透、超过滤、渗析、电渗析等。
小分子 或离子
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几百至几千的分子
(纳米范围). 1~5nm
反渗透膜截留小分子或溶液中的盐(离子),
0. 1~1 nm
9.2.1 反渗透和纳滤
不透过溶质
反渗透——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
(通常是水)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剂的 渗透压,使溶剂从溶液中透过反渗透膜而分离出来 的过程。
气体和蒸汽 的扩散渗透
渗透性 的气体 或蒸汽
难渗透性的 气体或蒸汽
均匀膜、 复合膜 非对称性 膜
9.1.1 膜
几种主要膜分离过程
名称 简图 推动力 传递机理 透过物 截流物 膜类型 均匀膜、 复合膜 非对称性膜
7.渗透气化
分压差
选择传递 (物质差异)
溶质或溶 剂(易渗组 分的蒸汽
溶质或溶 剂(难渗组 分的蒸汽
应用——制取纯水,海水或苦咸水淡化,锅炉软水, 废水处理,果汁,乳品浓缩,生化和生物制品的分离 和浓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膜结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充气膜结构 第三节 支承膜结构 第四节 工程实例
教学要求 了解膜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其型式,掌
握膜结构选型与布置
2
膜结构:
第九章 膜结构
房屋建筑中的膜结构雏形
3
第九章 膜结构
膜结构: 膜结构(Membrane)是张拉结构发展来的一
种建筑结构形式,由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 料,可以向膜内充气,由空气压力支撑膜面, 也可以利用柔性的拉索结构或刚性的支撑结构 将薄膜绷紧或撑起,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 覆盖大跨度空间的结构体系。
气被式:由两层薄膜之间 充入空气,两层薄膜用线 或隔膜连接。
12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1 气压式膜结构
气囊式膜结构
结构形式:
落地
搁置于墙上
结构构造:
图9-2 -1 气压式膜结构
图9-2-2 气压式空气薄膜结构的型式
13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1 气压式膜结构
波士顿艺术中心剧场
图9-2-8 拉索的布置
18第九章 膜结构 Nhomakorabea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日本第1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兰花馆太阳馆(圆形建筑)半 径为75米,月亮馆(弧形建筑)最大跨度为40米。
19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图9-2-10 第一穹顶平面及立面图 图9-2-11 第二穹顶平面图
7
第九章 膜结构
9.1 概述
9.1.1膜结构的特点
使用范围广、可拆卸、易运输。适用于广阔的地域,拆 卸安装时间短。
总之:膜结构建筑外观飘逸,空间开阔灵秀、结构轻盈、 透光阻燃、经久自洁、安装快捷、节能降耗、造价适中、 维修简便。由于膜材造型运用很灵活,尤其使大跨距的 建筑,特别能突显设计者的创意及设计要求。在奥运会、 世博会等大型建设工程中,已经大显身手。
薄膜结构被称为及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 构、钢结构之后的第四代建筑结构形式。
4
充气膜结构:
第九章 膜结构
充气结构是向膜内充气,用空气压力支撑膜面, 包括气压式,气承式,混合式,气枕式。(如图: 1970日本世博富士馆)
5
支承膜结构:
第九章 膜结构
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经受其它材料的拉压作用而 形成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 式,有柔性支承膜,刚性支承膜。(如图:威海体 育馆)
膜结构的主要缺点: a) 耐久性较差。最近几年,由于高强、防火、透光、耐久性好、
性能稳定的膜材的出现和应用,膜结构的设计寿命可达到 20年以上。 b) 膜结构张力具有连续性,局部破坏就会造成整个膜结构垮掉。 c) 膜材隔热、隔声效果差。
8
第九章 膜结构
9.2 概述
9.1.2薄膜材料的组成和分类 ❖ 膜材为基层与涂层的复合材料
图9-2-4 富士组展览馆外形
14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1 气压式膜结构
图9-2-6 富士组展览馆纵剖面图 图9-2-5 富士组展览馆平面图
15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1 气压式膜结构
气压式膜结构的承载力依赖于气囊的构架型式、 膜材特性及作用于气囊内的气压。 ❖ 优点:建筑使用空间自由开放、造型灵活多样、 隔热性好 ❖ 缺点:气囊内工作压力高,对材料强度、气密性 等质量要求高,造价高。 ❖ 气肋式适用于小跨度 ❖ 气被式的跨度要比气肋式大得多
9.1.2薄膜材料的组成和分类
图9-1-1 薄膜材料
疏交错织法 附着性 强、 抗撕裂强度高
密交错织法 高抗拉强度
平织法 薄, 抗撕裂强度极高
10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充气膜——对制作成一定形状的膜囊 充气,施加张力,形成充气膜结构。
❖充气膜结构分类:气压式、气承式、 混合式、气枕式
11
16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气承式膜结构是通过鼓风系统向建筑物内充气, 使室内外保持一定的压力差,并产生一定的预张 应力,以保证体系的刚度,使覆盖膜撑起 。
膜与地面采用沙包或锚固索固定。
图9-2-7气承式膜结构
17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 特点:建造速度快、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造价低、 但建筑物入口需作一定处理(防止泄气过快),室内外压 差对少部分敏感人有影响,跨度大时,要求膜强度高,易 垮塌。
承载力依赖于支承膜的 气压、与地面锚固的手 段及进出建筑的方式。 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向 室内送风。
结构形式:拉索的布置
单向平行、双向交叉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是在若干充气肋或充气被的密闭
9.2.1 气压式膜结构
空间内保持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压
也称为气囊式或气胀式膜结构 力,以保证其支承能力的结构
结构受力特点:
保持气囊作用于高于大气压的气压,并使膜的每 处都承受一定张拉力。
型式分类:气肋式、气被式
气肋式:由一个个充气囊(充 气管)组成框架连成整体。
6
第九章 膜结构
9.1 概述
9.1.1膜结构的特点
采用高强薄膜材料、加强构件(钢架、柱或索),内部产 生一定的预应力,形成某种空间形状作为覆盖结构,并能 承受一定的外荷载作用的结构形式。
是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一种结构体系。膜材通过支承 体系使膜承受张力,形成一定刚度的稳定曲面,力的平 衡状态直接表现在结构的形状上。
20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图9-2-13 东京充气棒球馆剖面图
21
第九章 膜结构
9.2 充气膜结构
9.2.2 气承式膜结构
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膜材厚度小、一般厚度 0.5~0.8mm,重量轻、自重约为0.02~0.15kN/m²,抗 拉强度高,可达1400N/m²。
膜结构制作方便、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工厂制作、 工业化生产,工期可缩短1/2~1/4,造价可降15~20%。
透光自洁、减少能耗、降低维修费用。透光率4%~16%。
基层为纤维编织物:受力结构 附着于基层上的涂层:密实、保护基层作用外,还有防火、 防潮、透光 ❖ 常用膜材类别: 第1类,聚酯纤性织物加聚氯乙烯(PVC)涂层 第2类,无机材料织物加聚四氯乙烯(PTFE)涂层 第3类,改进PVC膜材 第4类,ETFE膜材,号称软玻璃、塑料王
9
第九章 膜结构
9.1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