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
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总结
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总结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总结软件架构设计思想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实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目标,所采用的一套指导原则和方法。
软件架构设计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
1. 分层架构设计思想:分层架构设计思想是将软件系统分为若干层进行开发和管理,各个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分层架构设计使得软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更容易被理解和维护,同时也提高了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常见的分层架构设计思想有三层架构和MVC架构。
2. 模块化设计思想:模块化设计思想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拥有自己的功能和接口,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和测试。
模块化设计使得软件系统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可维护,同时也便于扩展和重用。
常见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有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服务设计。
3. 面向对象设计思想: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是将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视为对象,通过定义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来描述其行为和状态,并通过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功能。
面向对象设计思想使得软件系统具有高内聚、低耦合、易扩展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复用和维护。
4. 面向服务设计思想:面向服务设计思想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服务,并通过定义服务之间的接口和消息来实现功能。
面向服务设计思想使得软件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的集成和改造。
常见的面向服务设计思想有SOA(服务导向架构)和微服务架构。
5. 领域驱动设计思想:领域驱动设计思想是将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聚焦在解决问题域中,通过定义领域模型和领域对象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领域驱动设计思想强调软件系统与业务需求的紧密结合,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和高质量的代码。
常见的领域驱动设计思想有六边形架构和CQRS模式。
总的来说,软件架构设计思想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面向对象是一种新兴的程序设计方法,或者说它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范型,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对象,类,继承,封装,消息等基本概念来进行程序设计。
它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强调直接以问题域(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根据这些事物的本质特点,把它们抽象地表示为系统中的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而不是用一些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相关比较远,并且没有对应关系的其它概念来构造系统)。
这可以使系统直接地映射问题域,保持问题域中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貌。
它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从世界观的角度可以认为:面向对象的基本哲学是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各样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内部状态的对象所组成的;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构成了完整的现实世界。
因此,人们应当按照现实世界这个本来面貌来理解世界,直接通过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来反映世界。
这样建立起来的系统才能符合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
从方法学的角度可以认为:面向对象的方法是面向对象的世界观在开发方法中的直接运用。
它强调系统的结构应该直接与现实世界的结构相对应,应该围绕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来构造系统,而不是围绕功能来构造系统。
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来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必须有描述对象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语言成分。
这些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系统中一切皆为对象;对象是属性及其操作的封装体;对象可按其性质划分为类,对象成为类的实例;实例关系和继承关系是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消息传递是对象之间动态联系的唯一形式,也是计算的唯一形式;方法是消息的序列。
面向对象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它是90年代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
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
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01 第一章 面向对象概述
1.1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2 对象——具有属性 属性刻画了对象的静态特征
车型名称 厂商 级别
十代思域220turbo 东风本田 紧凑型车
能源类型
汽油
环保标准
国V
上市时间
最大功率 (kW)
最大扭矩 (N·m)
发动机
2016.04 130 220
1.5T 177马力 L4
1.3面向对象与项目设计
1 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项目需求
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
用户 开发者
一般需求
管理者 用户知识
问题域建模
专业领域知识
现实世界经验
问题域陈述
对象模型 动态模型
功能模型
1.3面向对象与项目设计
1 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项目需求
面向对象分析的一般过程
获取需求内容陈述
建立系统的对象模型结构 建立对象的动态模型
类的例子
信息工程系的 帧一一同学
学生类
经贸管理系的 贾三三同学
尝试抽象——试将下列图标分类
不同角度,分类结果不一定 根 据 问 题 需 要 进 行 分 类
1.1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3 类——与对象的关系
• 每一个对象都是某一 个类的实例
• 每一个类在某一时刻 有零个或更多的实例
• 类是静态的:其语义 和关系在执行前就已 经定义好了
1.4面向对象思想与软件工程模型
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 命周期划分为软件 计划、需求分析和 定义、软件设计、 软件实现、软件测 试、软件运行和维 护这6个阶段,并 且规定了它们自上 而下的次序,如同 瀑布一样下落。每 一个阶段完成才进 行下一阶段。
面向对象通俗理解
面向对象通俗理解
面向对象是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将数据和操作结合起来,并将其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象。
对象具有属性和方法,可以和其他对象进行交互。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强调模块化和重用性,使得程序更易于维护和扩展。
一个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
属性是对象的特征,例如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方法是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例如人可以走路、说话、吃饭等。
对象可以用类来描述,类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用来创建多个对象。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有三个基本特征: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指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只对外提供必要的接口;继承指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进行修改和扩展;多态指相同的方法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对象,例如动物可以有不同的子类,都可以调用“吃”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可以使得程序更易于理解和维护,因为它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对象,并且对象之间可以相互协作。
它也可以提高程序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因为可以通过继承和多态来创建新的类和对象,而不需要重新编写大量的代码。
- 1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总结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总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一种以对象为基础,将数据和操作整合在一起的编程范式。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我们通过定义类来创建对象,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交互。
本文将总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要概念和优势,并介绍如何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将程序中的所有内容抽象为对象,并将对象分为类和实例。
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实例则是类的具体表现,拥有类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具有以下基本概念:1.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通过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个单独的实体中,从而将数据的访问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这样可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提供了对数据的统一操作接口。
2.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指一个类可以派生出其他子类,并且继承了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层次结构中定义不同的行为。
3.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对象可以表现出多种形态。
通过多态,可以实现灵活而智能的程序结构,并增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可靠性(Reliability):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封装特性可以降低代码之间的耦合度,从而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封装可以隐藏内部实现细节,使得程序更加稳定和可靠。
2.可复用性(Reusability):通过继承和多态,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旨在提供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快速地编写新的程序,减少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3.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模块化特性使得代码更易于维护。
当需要修改或扩展程序时,只需关注特定模块的实现细节,而不会影响其他模块。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范式,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程序的运行。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包括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将数据(属性)和操作数据的方法(行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象。
封装的目的是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只暴露出一个可以被外界访问的接口。
这样,对象的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对象内部的实现细节,只需要通过接口与对象进行交互。
例如,在一个银行系统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Account`类,该类封装了账户的基本信息(如账号、余额)和对账户的操作(如存款、取款)。
用户在使用`Account`类时,只需要调用相应的方法,而不需要关心这些方法是如何实现的。
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允许一个类(子类)继承另一个类(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扩展或修改父类的行为,而不需要重新编写代码。
继承支持代码的复用,使得程序设计更加简洁和高效。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Animal`类,它定义了所有动物共有的属性和方法。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Dog`类,它继承自`Animal`类。
`Dog`类将继承`Animal`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添加一些特有的属性和方法,如`bark`。
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但具体的行为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而有所不同。
多态性使得程序设计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多态性通常通过抽象类和接口来实现。
抽象类定义了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而具体的子类则提供了这些抽象方法的实现。
接口则定义了一组方法规范,不同的类可以实现同一个接口,但提供不同的实现。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Shape`接口,它定义了一个`draw`方法。
我们可以创建`Circle`、`Square`等类,它们都实现了`Shape`接口。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要素和五个基本设计原则
⾯向对象的三个基本要素和五个基本设计原则⼀、⾯向对象的三个基本要素:继承、封装、多态。
⼆、五个基本原则:1.单⼀职责原则(Single-Resposibility Principle)⼀个类,最好只做⼀件事。
只有⼀个⽅向引起它的变化;个⼈经验:具体做法就是分模块进⾏封装,不要写⼀个功能复杂的类。
2.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的。
1)、对扩展开放,意味着有新的需求或变化时,可以对现有代码进⾏扩展,以适应新的情况。
2)、对修改封闭,意味着类⼀旦设计完成,就可以独⽴完成其⼯作,⽽不要对其进⾏任何尝试的修改。
个⼈经验:如果⼀个类要修改最好采⽤属性或⽅法注⼊的⽅式(采⽤接⼝),即依赖注⼊;或者采⽤继承的⽅式;3.Liskov替换原则(Liskov-Substituion Principle)⼦类必须能够替换其基类个⼈经验:基类是个超级类(抽象类或⼀个接⼝),⼦类实现时要实现⼀些必要⽅法;4.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cy-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于抽象。
具体⽽⾔就是⾼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者都同依赖于抽象;抽象不依赖于具体,具体依赖于抽象。
依赖于抽象,就是对接⼝编程,不要对实现编程。
个⼈经验:将具体被调⽤类的实现封装起来(使⽤接⼝或抽象类),提供接⼝给具体调⽤的类;5.迪⽶特法则(Law of Demeter)⼜叫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LKP),就是说⼀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说话。
个⼈经验:尽量少暴露类的⽅法和属性。
接⼝隔离,使⽤多个⼩的专门的接⼝,⽽不要使⽤⼀个⼤的总接⼝。
面向对象的理解并举例
面向对象的理解并举例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是程序设计方法论的一种流派,从抽象的角度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让程序可以表示真实世界和模拟真实世界的分析和模拟操作,它被认为是程序开发方面的一种思想。
一、定义:面向对象是程序设计方法论的一种流派,它从抽象的角度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使程序可以实现对真实世界和模拟真实世界的分析和模拟操作,是程序开发方面的一种思想。
它强调的是开发者的思维由概念对象转变为对对象类的抽象,在创建任何软件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先从物理过程和具体事物出发,将它们抽象为可封装、可复用的对象,而不是从易操作的、可运行的程序出发。
二、特点:1、面向对象就是以“对象”为中心,将程序中每一个部分都要以“对象”的形式表示。
2、面向对象有自己的一套编程思想,重在“对象”和“类”的概念,以及对象和类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继承”的概念。
3、面向对象把程序分为两个部分:逻辑部分和数据部分,它能让程序拥有更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面向对象的思想是以属性和行为来描述对象,对象之间存在着关系,关系由多态(polymorphism)实现。
三、优点:1、易扩展性:由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得到了实现,比传统的程序设计模式更容易扩展及共享,减少代码的重复,可以把基本功能编写在一个类中,然后在不同的子类上添加不同的行为,对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比如继承和关联等。
2、重用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以利用现有的类,通过继承获得类的信息,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可重用性。
3、可维护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够使程序员及早地探测和解决程序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减少非利期间的变更,以便在修改部分代码时能够尽量减少影响的范围,从而增加程序的可维护性。
四、应用:1、面向对象的主要应用就是软件开发,比如游戏、系统程序和应用软件等等,此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也广泛应用于数据库开发。
2、计算机可视化图形,如OpenGL、DirectX、RenderWare等,用于图形缓冲以及对象渲染,也都是建立在面向对象技术之上的,从而实现视觉效果。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两种不同的程序设计范式,它们有不同的思想和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论这两种程序设计的理解。
一、定义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是指通过对一系列步骤的组合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主要关注的是程序的执行流程。
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则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程序设计方法,它关注的是对象之间的互动。
二、基本思想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子问题,然后用函数将子问题解决掉,最后将所有函数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问题抽象成一个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对象之间通过方法来交互和完成任务。
三、特点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特点是简单、直接,容易理解和实现,而且执行效率比较高;但是程序复杂度增加时,结构容易混乱,代码维护困难。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则是高度的模块化、可重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但是编写相应的代码比较繁琐,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四、适用范围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适用于需要直接操作数据的简单问题,如简单的计算、统计和排序等。
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则适用于复杂的、需要多种方法进行交互和处理的问题,如图形界面程序、网络应用程序等。
五、发展趋势随着应用程序的不断增加和需求的不断变化,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因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正逐渐成为主流的程序设计范式。
综上所述,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各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随着编程需求的不断变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征及其定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征及其定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
以下是其特征和定义:1.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石,指的是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个单独的单位中,这个单位就是对象。
通过封装,对象对外部世界隐藏了其内部的细节,只暴露出一些特定的接口供外部访问。
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
2.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要特征,它允许我们定义一个新的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从已经存在的类(称为父类或基类)中继承其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获得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或修改。
继承提供了代码的重用性,使得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和管理代码。
3. 抽象(Abstraction):抽象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之一,它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程序中的类和对象。
通过抽象,我们可以忽略事物的具体实现细节,只关注其基本属性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事物。
4.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指同一操作可以作用于不同的对象,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继承和接口。
通过继承和接口,不同的类可以实现相同的方法,从而实现多态。
多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使程序更加灵活和易于扩展。
综上所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以建立模型体现出来的抽象思维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其本质是抽象思维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对象为核心,认为程序由一系列对象组成。
类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包括表示静态属性的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对象是类的实例化。
对象间通过消息传递相互通信,来模拟现实世界中不同实体间的联系。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对象是组成程序的基本模块。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摘要:软件开发从汇编语言、过程式语言、面向对象、面向组件发展到面向服务,每一步都体现了不断抽象、更加贴近业务实际的发展趋势。
当前软件发展正处于从面向组件思想向面向服务思想的跨越阶段。
本文深入分析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架构,得出相关的优缺点。
关键字: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1 背景当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但是软件系统内部组成模块的规模却越来越小;软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系统的开放性却越来越好。
信息系统软件正向着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以及具有高度可重用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大型复杂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速度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
1)自底向上法自底向上法出现于早期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即在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时自下而上,先从底层模块做起,然后逐步完成整个系统。
自底向上法使得系统的开发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真正的需要;有助于发现系统的增长需要,所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开发,易于控制和管理。
但由于方法的演变性质,自底向上法使系统难以实现其整体性;同时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而且为了保证系统性能的需求,往往要重新调整,甚至重新设计系统。
2)自顶向下法随着信息系统规划的扩大和对开发经验的总结与归纳,自顶向下的系统分析方法论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自顶向下法要求开发者首先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然后逐步分离出高度结构化的子系统,从上至下实现整个系统。
运用这类方法可以为企业或机构MIS的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同时支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但它同样也存在缺点:对系统分析、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在大系统中,对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面向对象方法概论
2
充分运用人类日常的思维方法
抽象、分类、继承、聚合、封装、关联等原则 使得软件开发者能更有效地思考问题,并便于互相交流
认识对象 定义
6 / 57
主要特点
用对象表示问题域中的事物,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对象的属性和操作刻画了事物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 对外 屏蔽内部细节 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以实现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对象之间的继承关系、聚合关系、关联 和消息如实地表达 了问题域中事物之间实际存在的各种关系 无论系统的构成成分,还是通过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而体现 的系统结构,都可直接地映射问题域
假定 A 和 B 是系统中两个类的对象实例集合 A = {a1 , a2 , …, am }, B = {b1 , b2 , …, bn } A 和 B 的笛卡尔积 (Cartesian product) A × B 是一个集合,其元 素是 m × n 个有序对,这些有序对的第一个元素为 A 集合中的 元素,另一个为集合 B 中的元素。形式化表示为 A × B = {(a, b) : a ∈ A 且 b ∈ B} 该集合的元素任意组合, 可形成 2m×n 种集合, 每种集合都是 A 和 B 之间的一个关系. 实际系统中只有有意义的关系才可能定义 为关联
认识对象 形成 14 / 57
分析与设计 概念及表示法 的不一致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
问题域 自然语言 OOA OOD 编程语言 OOP OOT 计算机
认识对象 形成
15 / 57
内容提要
1 认识对象 2 基本概念
核心 其他
3 历史现状
基本概念
16 / 57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与原则集
对象,类 属性,操作 封装 继承,一般-特殊结构 聚合,整体-部分结构 关联 消息 多态 持久对象,主动对象 …
简述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简述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一、引言面向对象编程是当前主流的编程范式之一,它的出现使得程序设计更加灵活、易于维护和扩展。
本文将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阐述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特征。
二、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1.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范式,它以“对象”为基本单位,通过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来组织代码。
2. 面向对象编程强调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是一个整体,即数据类型和方法组成了一个“类”,而每个类都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世界”。
3. 面向对象编程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等优点,可以提高代码重用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三、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1. 类(Class)类是面向对象编程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一个类定义了一组属性(成员变量)和方法(成员函数),描述了某个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特征的事物。
2. 对象(Object)一个类实例化后就成为了一个对象。
每个对象都拥有该类所定义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通过方法来访问和修改属性。
3.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个类中,对外部程序隐藏了具体实现细节。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一种从已有类派生出新类的机制,新类将自动拥有已有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可以减少代码重复,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5.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名可以被不同的对象调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类型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多态通过接口实现,使得程序更加灵活、易于扩展。
四、面向对象编程语言1. Java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具有强类型、静态类型检查等特点。
Java中所有东西都是对象,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
2. C++C++也是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除了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外,还支持运算符重载、模板等高级特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逐渐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思想。
在此编程方法中,程序的基本单位便是对象。
它是一种数据类型,不仅包含数据项,还包含可执行的操作。
这种编程思想以其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以及高效性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以及相应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大的程序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可重用的对象,通过这些对象间的交互来实现程序的功能。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要素: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是指在对象中封装着其数据和操作,让其能够被控制和访问。
通过封装,对象的数据和行为可以被隐藏和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程序的安全与简洁。
“继承”是指在一个对象的基础上新建一个对象。
新建的对象可以获得原对象的所有属性,也可以重新定义、增加或删除一些属性,从而实现了对象的复用与扩展。
“多态”是指不同的对象在执行同一个操作时可以出现不同的效果。
这种机制使得对象之间的交互更加灵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效率。
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类的设计。
类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或概念进行抽象的数据类型。
在类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 类的属性:类的属性是指它所具有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种类和数量确定了类所拥有的状态。
2. 类的行为:类的行为是指它的操作,也就是类所会的各种方法。
这些方法定义了类所能够执行的动作。
3. 类的关系:类与类之间有多重关系。
常见的关系有继承、组合、关联、聚合等。
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设计原则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一些指导性原则。
这些原则以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为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闭原则:对于扩展开放,对于修改关闭。
2.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从而提高其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对象为基本单位,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模块化的软件系统开发。
本文将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1.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最基础的思想之一。
它通过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形成对象的特性和行为。
对象内部的数据只能通过对象自身的方法来访问,外部无法直接修改对象的内部状态,可以有效避免意外修改和数据泄露的问题。
2.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它通过定义一个基类,然后派生出不同的子类,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拓展性。
子类将继承基类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功能扩展。
继承关系可以建立类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类的继承链。
3.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关键概念,它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实现灵活的代码编写和代码的重用。
多态可以通过继承和接口实现。
通过多态,我们可以在不了解对象具体类型的情况下,调用相同的方法,实现不同的行为。
4. 类和对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核心是类和对象的概念。
类是抽象的描述,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对象是由类实例化而来,每个对象都有各自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创建对象,我们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封装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5. 类的设计原则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其中一些重要的原则包括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等。
这些原则帮助我们设计出高内聚、低耦合的类,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6.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经典解决方案,它提供了在特定情境下处理问题的一种标准方法。
常用的设计模式包括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通过使用设计模式,我们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什么是面向对象思想
什么是面向对象思想阅读数:28377面向对象是一种思想,是基于面向过程而言的,就是说面向对象是将功能等通过对象来实现,将功能封装进对象之中,让对象去实现具体的细节;这种思想是将数据作为第一位,而方法或者说是算法作为其次,这是对数据一种优化,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简化了过程。
面向对象有三大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其中封装性指的是隐藏了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这样就隔离了具体的变化,便于使用,提高了复用性和安全性。
对于继承性,就是两种事物间存在着一定的所属关系,那么继承的类就可以从被继承的类中获得一些属性和方法;这就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继承是作为多态的前提的。
多态是说父类或接口的引用指向了子类对象,这就提高了程序的扩展性,也就是说只要实现或继承了同一个接口或类,那么就可以使用父类中相应的方法,提高程序扩展性,但是多态有一点不好之处在于:父类引用不能访问子类中的成员。
举例来说:就是:比如说你要去饭店吃饭,你只需要饭店,找到饭店的服务员,跟她说你要吃什么,然后就会给你做出来让你吃,你并不需要知道这个饭是怎么错做的,你只需要面向这个服务员,告诉他你要吃什么,然后他也只需要面向你吃完收到钱就好,不需要知道你怎么对这个饭进行吃。
1、特点:1: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面向对象将以前的过程中的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3:面向对象这种思想是符合现在人们思考习惯的一种思想。
2、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1.封装:只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访问方式好处:将变化隔离、便于使用、提高复用性、提高安全性原则:将不需要对外提供的内容隐藏起来;把属性隐藏,提供公共方法对其访问2.继承:提高代码复用性;继承是多态的前提注:①子类中所有的构造函数都会默认访问父类中的空参数的构造函数,默认第一行有super();若无空参数构造函数,子类中需指定;另外,子类构造函数中可自己用this指定自身的其他构造函数。
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的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是当今软件开发领域中最主流和优秀的设计思想之一。
它通过封装、继承、多态等技术,将程序中的实体和操作进行抽象,从而达到模块化、可重用的效果。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正确的面向对象建模和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
一、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思想,它将数据和操作封装为对象,允许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交互。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是软件系统中独立存在的个体,拥有独特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与其他对象进行信息交互。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开发者需要建立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采用继承和多态等技术实现代码复用和灵活性。
二、面向对象建模的基本原则面向对象建模是指按照面向对象思想,通过抽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技术,对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面向对象建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单一职责原则是指一个类或一个模块应该只有一个职责,即只有一个引起它的变化的原因。
一个类或模块尽量做到高内聚,减少它与其他类或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2. 开放封闭原则开放封闭原则是指一个软件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软件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以后的可能变化,避免频繁修改原有代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利用抽象、多态等技术,将变化点隔离出来,达到系统的可扩展性。
3. 里氏替换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是指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掉它的父类型。
即,子类对象必须能够替换父类对象,而程序的逻辑不会发生问题。
里氏替换原则是实现面向对象开发中多态的基本原则,它有助于构建一个稳定、健壮的面向对象系统。
4. 接口隔离原则接口隔离原则是指一个类不应该强迫它的客户端使用它们不需要的方法。
一个类应该只提供客户端所需的方法,而不应该暴露不需要的方法。
5. 依赖倒置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是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它们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高层模块应该使用抽象接口,而不是直接依赖于低层模块的具体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的进一步研究
Person per=new Person(); A.申明对象:Person per,栈内存中申明的,与数组一样,数组名称就 是保存在栈内存中,只开辟了栈内存的对象是无法使用的,必须有其堆 内存的引用才可以使用; B.实例化对象:new Person(),在堆内存中开辟空间,所有的内容都 是默认值; --String是一个字符串,本身是一个类,就是一个引用数据类型,则 此时默认值就是null; --int 是一个数字,本身是一个数,所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则此时的 默认值是0; 如果进一步划分以上代码,可以表示如下: Person per=null;//申明对象 Per=new Person()//实例化对象 开发中,数据最好赋一个初值,了解了其分配的关系,就可以为属性赋 值,并调用类中的方法。使用格式: 调用属性:对象.属性;
类图:
在程序的开发中都是以类图的形式进行说明的,对于一个类来说,形式 如下: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表示类名,类的名称要求首字母大写 第二个层次:表述属性的定义,按照"访问权限 属性名称:属性类型"的 格式定义;
第三个层次:表示类中的方法的定义,按照"访问权限 方法名称():方法 返回值"的格式定义。
一些问题:
a. 对象是保存在栈内存中,属性是保存在堆内存中,那么方法保存在 哪里的呢?方法是保存在全局代码区之中的,此区中的内容是所有 对象共享的。 b. 在使用对象的时候,对象必须被实例化之后才可以使用(实例化对 象,并不是单单指通过new关键字实现的,只要其有堆内存的空间 指向,则表示实例化成功) c. 如果不实例化会出现:ng.NullPointerException(空间指向异 常)的错误,这是在以后程序开发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应注意。 通常是在引用操作中,如果一个对象没有堆内存的引用,而调用了 类中的属性和方法,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d. 可以产生多个对象,只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即可。
实例2:
Equals()方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o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new String("abcd");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d"); String s3 = s1; if (s1.equals(s2)) {//s1==s3 System.out.println("true"); } else System.out.println("false"); }
封装的类图表示
减号表示用private封装了。
构造函数。
只要一有对象实例化则就会调用构造方法。类名 ();//调用的就是一个构造方法; 对象=new 类名
构造方法的特征 -它具有与类相同的名称 -构造方法的申明处不能有任何返回值类型的申明 -它不能在方法中用return语句返回一个值; 注意:不同于void,如果加上void,则不会自动调用; 构造方法的作用和调用时机:在申明对象时不会调用,当一个类的实例 对象刚产生时,这个类的构造方法就会被自动调用,主要作用是为类中 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如下面的代码:
} }
构造方法的重载
和一般的方法重载一样,重载的构造方法具有不同个数或不同类型的参 数,编译器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判断出用new关键字产生对象时,该调用 哪一个构造方法,产生对象的格式是:new 类名(参数列表);如下面 的例子:
实例4:
public class Test { int age; String name; // 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Test() { } // 带一个参数的重载构造方法 public Test(String x) { x = name; } // 带两个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Test(String x, int y) { name = x; age = y; } // 对测试的数据进行输出的函数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s age is " + 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1 = new Test();// 如果上面不要不带参数的构造方
实例3: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Test() {//如果不写,编译器会自动创建 System.out.println("hello! bo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1 = new Test();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a){//set方法 name=a; } public void setAge(int b){ age=b;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call(){ System.out.println("the name is:"+name+",age is"+age); } } 上面的代码中只是可以访问封装的内容,但是对属性的赋值还没有验 证,需要在set方法中加入验证,注意:一定是在set方法中进行验证。 如下: if(b>=0 && b<=150){ age=b; } else age=0; 此时就达到了实际中的要求了。
访问封装的内容
被封装的属性如果需要被访问,则需要编写setter及getter方法完成,并 且类的属性必须都是封装的,这是必须遵守的 例如:有一个属性 private String name; Setter(设置):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 Getter(取得):public String getName(); 如下面的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1=new Person(); per1.setName("zhangsan"); per1.setAge(-10);//此时存在一个情况,不符合现实中的需求 per1.call(); } } class Person{
} 输出的结果是:true
封装性
A. 目的:为了是为了保护某些属性和方法,不被外部看见,保护程序 B. 实现封装: -为属性封装:private 属性类型 属性名称; -为方法封装:private 方法返回值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private、public、protected;通常情况下将类的成员变量申明为 private,在通过public的方法对这个变量进行访问。对一个变量的操 作,一般都有读取和赋值操作,我们分别定义两个方法来实现这两种操 作,一个是getXxx(),用来读取这个成员变量的操作,一个是 setXxx(),用来对这个成员变量赋值。
法,编译器会报错,//因为这时编译器不会自动产生不带参数的构造方 法,因为下面已经重载了构造方法 Test t2 = new Test("xzl"); Test t3 = new Test("xzl", 22); t1.test(); t2.test(); t3.test(); } }
匿名对象
在Java中,如果一个对象只使用一次,则就可以将其定义为匿名对象; 如:new Person().call();所谓的匿名对象就是比之前的对象少了一个 栈内存的引用关系; 3. this 关键字的使用,举例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int age; String name; // 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Test() { } // 带一个参数的重载构造方法 public Test(String name) { = name;//加上this后,可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 // 带两个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Test(String name, int age) { = name; this.age = age; } // 对测试的数据进行输出的函数
1. 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而言的,面向过程是一种谓语与宾语的 关系,面向对象的是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封装:对外部不可见,可以保护程序中的某些内容; 继承:扩展功能 多态:方法的重载,对象的多态性
类与对象的关系(最重要):
类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名词概念;对象 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物的每一个个体,因而也称为实例(instance) 2. 类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对象是实际 存在的该类事物的每一个个体,因而也称为实例(instance)。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点是类的设计,而不是对象的设计。 类是通过class创建的,一个类创建后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产生对象; 对象产生的格式有两种: A. 类名 对象名称=null;//申明对象 对象名称=new 类名();//实例化对象 B.类名 对象名称=new 类名();
类的引用数据类型
所谓的引用数据类型,实际上传递的就是堆内存的使用权,可以同时为 一个堆内存空间定义多个栈内存的引用操作。如:per1=per2;
垃圾产生的原理: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1=new Person(); Person per2=new Person(); ="zhangsan"; per1.age=20; ="xzl"; per2.age=34; per2=per1;//在这个过程中,per2放弃了堆内存,指向了per1的堆 内存,所以此时per2的堆内存就是垃圾了 System.out.print("per1中的内容---->"); per1.call(); System.out.print("per2中的内容---->"); per2.call(); } }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