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练习卷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练习卷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测试主备:陆炜审核:朱闻华一、选择题读“台湾岛略图”,完成1~2题。

1.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B.地形C.资源D.军事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A.平原地形B.亚热带季风气候C.铁路沿线D.濒临海洋读“我国十大城市群分布图”,回答3~4题。

3.十大城市群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①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②气候适宜、取水方便③交通便利、工商业比较发达④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列关于十大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②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③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④只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右图中城市得以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有()A.地形和气候B.河流和自然资源C.河流和铁路运输D.政治和军事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可能性最大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7、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A.市中心B.街道两侧C.主干道交会处D.城市绿地8、由该图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的通达度③种族和宗教④收入与知名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9-10题。

9.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0.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2章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2章

的现象。冰塔林结构不稳定,易崩塌,A 项错误。有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
隙深处,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该景观出现在低纬地区的高山上,B 项错误。全球
变暖,冰塔林出现的海拔可能上升,C 项错误。冰塔林是风力、阳光等外力作用形
成,不是由冰川侵蚀作用而成,D 项正确。
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
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河床宽广。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处。
本题叙述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故选 D 项。第 15 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
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地貌景观。沙丘的形成主要受风
力影响,它的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流水侵蚀作用,合理;②泰山为断块山,不稳;③风力作用,合理;④海浪作用,
合理。
7.下面为一位旅行者拍摄的某地自然景观的两张照片,照片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
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图 1 为风蚀拱桥,图 2 为风蚀雅丹,故选 D 项。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 8~9 题。
侵蚀作用造成的。
“中国丹霞”已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
色砂砾岩构成。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如广东省)很多只露出“腰身”。读广东丹霞山
地貌景观图,完成 10~11 题。
10.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1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答案:10.Cꢀ11.C 解析:第 10 题,丹霞形成过程为:外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形成裂隙)—流 水侵蚀,根据题意,C 项最合适。第 11 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只露“腰身”是因为顶 部和底部都有植物生长,掩盖了地貌的其他部分,而“腰身”即中间部位,雨水冲刷不 严重,因为地势陡峻,难以发育土壤或土壤浅薄,难以生长植物,形成只露“腰身”的 现象,故选 C 项。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 12~13 题。 12.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高一地理必修1(湘教版)单元综合测试2

高一地理必修1(湘教版)单元综合测试2

单元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1·杭州高一期末)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各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A.①⑥B.②③C.①②D.④⑤2.本图对地壳物质循环的表述尚不够完整,以下有关完善本示意图的方案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A.补充从“沉积岩”、“变质岩”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①B.补充从“岩浆”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②C.补充从“沉积物”、“岩浆”到“变质岩”的箭头,标注⑥D.补充从“变质岩”、“沉积岩”到“岩浆岩”的箭头,标注⑤3.如图所示,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流纹岩、玄武岩、片麻岩B.页岩、砂岩、石灰岩C.板岩、大理岩、花岗岩D.安山岩、砾岩、石英岩【解析】形成沉积物和沉积岩的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最终可形成沉积岩;页岩、砂岩、石灰岩都是沉积岩。

【答案】 1.C 2.A 3.B(2011·南京高一12月)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4~5题。

4.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5.若此图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的名称为()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C.日本暖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解析】根据图中纬线两侧的西南风和东北风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环流图。

则a处有自南向北的暖流。

第4题中只有C选择符合。

第5题,若图示区域为太平洋,则是指北太平洋的局部海域,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a为日本暖流,b为北赤道暖流,c为加利福尼亚寒流,d为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 4.C 5.C(2011·保定高一12月)读下表,完成6~7题。

北京市2011年1月1日1周天气状况A.高压中心B.暖锋C.低压中心D.冷锋7.上题所述天气系统不同季节造成天气现象不同,下列与该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北方夏季暴雨B.冬季暴发的寒潮C.东南沿海台风D.冬春季节沙尘暴【解析】由表可知,此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降温、阴天、刮风等剧烈天气变化,应为冷锋过境。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测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先后顺序,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是 ( )A.I—Ⅱ—Ⅲ B.Ⅱ—I—ⅢC.Ⅲ—I—Ⅱ D.I—Ⅲ—Ⅱ2.该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风蚀洼地 B.喀斯特地貌 C.流水地貌 D.沉积地貌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D.片麻岩分布区4.形成该洞穴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冰川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读“我国某地河流发育示意图”,回答下题。

5.该类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A.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该地貌分布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B.地表缺水C.咸潮危害D.洪涝灾害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7.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8.图中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读某河流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个地点中,河流流速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四个地点中,位于该河流最下游的是A.①B.②C.③D.④11.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3.①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造成该地水系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D.流水的搬运和堆积作用15.在图中甲地河床做一垂直剖面,沉积物颗粒自上而下的顺序是()A.细沙、粗砂、卵石B.粗砂、细沙、卵石C.卵石、粗砂、细沙D.卵石、细沙、粗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

湘教版201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3

湘教版201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3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面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1~2题。

1.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何处景观( )A.九寨沟风光B.桂林山水C.长白山天池D.黄山2.该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4.图中①地貌为( )A.峰林B.石柱C.落水洞D.溶蚀洼地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由图可知(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6.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下图为“某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剖面图”,①②③为该河流三个地点及其河道横截面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下图中的地貌景观,最可能发育在上图中的( )A.①B.②C.③D.都不可能8.图示河流①~③三个河段的沉积物,其颗粒大小的变化状况是( )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0.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2018年7月16日北京迎来大到暴雨,密云某地山体垮塌。

据此完成11~12题。

11.密云某地山体垮塌的原因有( )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在山区考察或旅游时,若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应当选择的逃生方式是( )A.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上游快跑B.向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下游快跑C.呆在原地立即大声呼救D.向垂直于沟谷两侧的山坡快跑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A.冲积扇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A .山岭B .谷地C .背斜D .向斜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A .沉积作用B .变质作用C .外力作用D .岩浆活动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①B .②C .③D .④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

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A. 水汽和氧气B. 氮气和水汽C. 二氧化碳和水汽D. 氧气和氮气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 ②增强,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强C. ③增强,④减弱D. ②减弱,④增强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过境A. ①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1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12.“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其作用与右图中所示箭头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对下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A.①风向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地转偏向力B.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C.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摩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D.①地转偏向力②风向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摩擦力右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高一地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1

高一地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1

单元检测(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50分)青岛的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结合以下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回答1~2题。

1.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字母编号分别是()A.B和⑥⑧C.B和①②B.A和⑤⑧D.A和⑥⑦2.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C.属于内力作用D.属于外力作用1~2.解析第1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可推断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均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⑤⑧表示外力作用,⑥⑦表示变质作用。

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D项正确。

第2题,花岗岩球状风化是指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花岗岩体棱角处先消失,表面逐渐变光滑的一种现象。

答案 1.D 2.D“岱崮地貌”(如图)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石灰岩为沉积岩。

答案B4.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解析“岱崮地貌”具有陡直的陡崖,说明有断层发育,即该景观是先沉积后断裂出现的。

答案A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示断层形成过程中,上盘岩体从远处推移过来,覆盖在下盘岩体之上。

甲山谷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覆盖—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覆盖C.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覆盖—外力沉积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覆盖—外力侵蚀解析图中下覆岩有明显弯曲,最有可能是水平岩层受挤压后产生的弯曲,之后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比较甲山谷两侧岩层分布,可以发现山谷处于断层的上覆部分,谷中岩层缺失与外力侵蚀作用有关。

高一地理必修1(湘教版)单元知识总结测试2

高一地理必修1(湘教版)单元知识总结测试2

单元知识总结测试2一、单项选择题(2011·唐山一中高一12月)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完成1~3题。

1.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影响23.5°N纬线上气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差异B.纬度高低C.海陆分布D.距海远近3.此时南亚地区的盛行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解析】从图中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太平洋则高压强盛,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该月应当是代表夏季的7月,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

【答案】 1.C 2.C 3.B(2011·徐州高一12月)当年富兰克林就发现,从欧洲用邮轮寄到美国的邮包速度常常比美国寄到欧洲的速度慢两个星期左右。

熟悉大西洋航线的船长告诉他,当邮轮西行时,常感觉有一股强力的水流阻挡,使航速变慢。

据此完成4~5题。

4.文中所叙述的“一股强力水流”是指()A.北赤道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北大西洋暖流D.墨西哥湾暖流5.形成上述“强力水流”的盛行风是()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C.极地东风D.盛行西风【解析】从欧洲到美国经过北大西洋,逆北大西洋暖流航行,船速较慢。

北大西洋暖流属于风海流,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

【答案】 4.C 5.D(2011·通州高一12月)下图为“某月3—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曲线图,”读后完成6~8题。

6.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天气系统是()A.①B.②C.③D.④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解析】根据图中3~7日气压值的变化可以判断:①为暖锋过境,②为高压系统,③为冷锋过境,④为低压系统。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山西期末)某年雨季期间,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地表突然出现一条7~8千米长的巨大地裂缝,该裂缝直接导致连接肯尼亚主干道的B3公路的毁坏。

图1示意地裂缝形成过程,①~④表示地裂缝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1.地裂缝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2.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类似的是()A.红海B.里海C.黑海D.地中海【答案】1.D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②岩层两侧开始张裂,应为裂缝发展的初始阶段;随着板块的运动,地下缝隙进一步变大,甚至出现较大空隙,如图③所示;随着地下裂缝的进一步发育,地面开始出现小的裂缝(图④),最终地面塌陷形成了巨大的地裂缝(图①)。

因此地裂缝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D项正确。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

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与东非大裂谷成因相似,A项正确;里海和黑海都属于内陆湖,与板块运动关系不大,B、C项错误;地中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与东非大裂谷成因不同,D项错误。

(2023年云南弥勒月考)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以陡峭险峻著称。

图2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5题。

图23.南迦巴瓦峰西南侧陡峭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D.风力侵蚀4.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成因是()A.板块生长边界,岩层挤压隆起B.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下切侵蚀C.断层构造发育,地堑结构下沉D.地壳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弯曲5.墨脱公路经过图示区域时多修建隧道,最适合修建隧道的地区是()A.乃彭峰B.拉姆拉错C.多雄拉D.扎工普巴【答案】3.A4.B5.C[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南迦巴瓦峰与乃彭峰沿断裂面两侧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因此南迦巴瓦峰的构造地貌类型是断块山,南迦巴瓦峰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其陡峭险峻还与冰川侵蚀相关,A项正确。

最新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最新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第二章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当地时间2016年2月5日晚,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樱岛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高达2200米。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樱岛火山爆发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外力作用可判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

火山喷发属于岩浆出露地表形成岩浆岩的过程,对应图中的②。

2.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与火山喷发相同的是()A.冰川侵蚀B.风力沉积C.变质作用D.流水搬运答案:C解析:变质作用与火山喷发都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下图为内蒙古某旗及相关景观示意图,该地在距今1万至300万年期间为冰雪覆盖,景观处岩层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岩石与花岗岩属同一大类岩石的是()A.大理岩B.页岩C.石灰岩D.玄武岩答案:D解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与花岗岩属同一类岩石的是玄武岩。

大理岩为花岗岩经变质作用形成,页岩和石灰岩为沉积岩。

4.图中平顶山刃脊、角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堆积答案:B解析:刃脊、角峰属于典型的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5.北大山石林是由平顶山地貌演变而成的,其演变()A.受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B.反映北大山所受的断裂作用强于平顶山C.由地震的崩塌作用造成D.反映北大山地势和纬度高,更易被侵蚀答案:D解析:北大山地势较高,纬度高,气温较低,历史时期冰川侵蚀作用更强烈,再加上该区域后期降水少,风化和风蚀作用较强烈,在平顶山地貌的基础上形成了石林景观。

“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二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二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黄河入海泥沙量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1题,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故C项符合题意。

第2题,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流水堆积作用,所以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华北平原,故C项符合题意。

第3题,黄河入海泥沙量减少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建设水利枢纽、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等,但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不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故D项符合题意。

2.C3.D下图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第4~5题。

4.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5.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4题,由材料“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可知,平坦面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一、二章检测卷 高一地理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二章检测卷 高一地理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绝密★启用前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检测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当金星与大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题。

1.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太阳地球金星)( )A. B.C. D.2.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C. 金星属于类地行星D. 金星属于巨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8年10月30日宣布,在进行了九年的深空探测之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终于结束了它的任务,进入“退休”状态。

2018年4月18日发射升空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将接过它的接力棒,继续对邻近地球的约20万颗最亮和最近的恒星进行扫描,研究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

TESS 不负众望,在传回的第一批测试影像中,就捕捉到了6月份新发现的彗星“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据此回答下列题。

3.彗星“C/2018N1”不属于(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可观测宇宙D. 地月系4.若TESS发现的某行星存在生命,它适宜生命生存的重要依据是( )①表面温度适宜②围绕恒星运行③存在液态水④有大气层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5.TESS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太阳的干扰。

可能对它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其产生的圈层是( )A. 黑子色球层B. 太阳风光球层C. 耀斑色球层D. 耀斑日冕层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7.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8.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能的是()A. 生物能B. 风能C. 水能D. 地热能9.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湘教版版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湘教版版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选择题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 000 m的高空等气压差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近地面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分别是( )A.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散 B.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C.顺时针辐散、逆时针辐合 D.逆时针辐散、顺时针辐合2.下列风带的风向与丙地近地面风向一致的是( )A.北半球盛行西风带 B.东南信风带C.北半球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盛行西风带答案:1.C 2.D如图为某年春季某日傍晚时分某地区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该日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相比( )A.甲小于乙 B.甲大于乙C.两地一样 D.不能确定答案:3.A 4.B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甲、乙所在的平面为地面。

据此完成5~7题。

5.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6.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 )A.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C.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冰封雪冻D.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7.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5.C 6.C 7.D2017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赛于北京时间4月10日在加拿大落幕。

冰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

下面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冰壶实景图。

据此回答8~9题。

8.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左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9.下列关于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变质作用形成 B.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C.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D.由外力作用形成答案:8.B 9.A读某地貌模式图,回答10~11题。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含答案-答案在前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河心沙洲面积变小说明出现了汛期,河水水位高;河心沙洲在一年内的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面积变小,说明该河流一年中有两个汛期: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

因此,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选A。

2.【答案】B【解析】若P 河道为该河主航道,依据指向标判断该河段的流向为东西方向,A 错误;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流水速度减慢,泥沙在上游水库沉积,输送到沙洲的泥沙减少,泥沙沉积速度减慢,所以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 正确;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Q 河道位于河道左侧,所以Q 河道将受到侵蚀,河道变深,C 错误;河心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常发育在河流下游水流较慢的地方,D 错误。

3.【答案】B【解析】河水入湖后,流速变慢,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故选B。

4.【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是近年来湖面持续萎缩,所以不应是河流挟带泥沙,在湖中大量沉积,A 错误;巴里坤湖为内流湖,也就是咸水湖,湖水不利于灌溉,B 错误;大量引柳条河水发展灌溉农业,使入湖水量减少,很可能是近年来湖面持续萎缩的原因,C 正确;由于巴里坤湖是咸水湖,湖泊周围的土地为盐碱地,不利于发展种植业,D 错误。

5.【答案】A【解析】图中所示地貌分布在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地貌类型属于冲积扇,A 正确;河流沿岸冲积平原、河边滩地分布大致与河岸平行,不位于出山口,BC 错误;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D 错误。

6.【答案】C【解析】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挟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一般来说,A 位于冲积扇的顶部,流速快,颗粒大先沉积下来;C 位于冲积扇的边缘,流速变慢,颗粒较小后沉积,所以图中沿A→B→C 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颗粒物由大到小排列,砾石粒径最大,黏土最小,故选C。

2021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复习测试题(湘教版)

2021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复习测试题(湘教版)

图系统强烈发展的一种气象灾害 .
37. 读右图 ,回答:(8 分)
⑴ 此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此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⑵A为
(冷 / 暖)气团,白天温度 C处比
B处
(高 / 低)。
⑶ 该图表示
锋天气。
⑷ 图中表示大气反射的是 :
(数字) , 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数字),表示地面辐射
的是
B.
C. 化学元素 - 矿物 - 岩石 - 地壳
D.
地壳 - 矿物 - 化学元素 - 岩石 矿物 - 化学元素 - 岩石 - 地壳
17. 下列地质作用中 ,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 侵蚀作用
B.
岩浆活动
C.
风化作用
D.
沉积作用
18. 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下降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下降的岩块从地质构造上属于
不确定
6.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 ( 北半球 )是
A .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7.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 ,该地位于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极圈
8. 下列日期中,湖南白昼最长的是
A.6 月 1 日 B.7
月 1日
C.8
月 1日
D.12

两颗行星轨道之间。
36.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6 分)
⑴ 从气压状况看甲图为
(高 / 低)压;从气流状况看乙图为
⑵ 在甲图系统的控制下常常出现
天气;在乙图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
天气。
⑶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 。

流水搬运作用
D 。

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 。

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
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B。

②和③
C。

③和④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

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过境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1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

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

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12. “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其作用与右图中所示箭头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对下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①风向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地转偏向力
B。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C。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摩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
D.①地转偏向力②风向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摩擦力
右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15.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季节的气流运动,
则所代表的典型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
读右图,完成16
—17题。

16.若该图表示大气环流的低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多锋面雨 B.乙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①为偏东风 D.丁处气压值最高
17.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节①与大气运动无关
B.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无关
C.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18.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乙处为变质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为内力作用 B.③为外力作用 C.甲处为岩浆 D.丙处为沉积岩
19.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
20。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A B C D
21。

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 )南岸北岸
南半球A
北半球
北岸
南岸
B
南岸
北岸
南半球
C
北岸南岸
D
22. 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
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 )
二.综合题。

23、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A 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A 地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

影响B 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
下,B 处可能出现_________天气。

(2)目前图中D 、H 两地可能出现降雨的是
_________。

(3)图中G 处的风向为_______,请在图上画出该处的风向。

24、读右图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
题。

(1) 写出图中甲、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
(背斜、向斜、断层)
甲 ;乙
;丙
;
甲在地形上是_____________,
H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25、(1)下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A. B。

C。

D。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C、D两处相比,________处气温较高,
________处气压较高。

A、D两处相比,
(2)白天________处气温较高,夜晚则________
处气温较高。

(3)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天气系统,
(4)数字代号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
①___ 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若该锋面形成了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这时,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是________,我国盛行________季风和________季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