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下图中V代表P地某时的风向,M为经过P地的等压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地位于南半球B.P地位于高空C.P地北部气压比南部高D.P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排除B选项;风向向右偏转,排除A选项;风向北部吹,说明北部气压低,排除C选项;该地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且向右偏转,选项D正确。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的是()3.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2.C3.A4.下图为“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海域风浪大于M海域B.P地吹偏北风C.Q地吹东南风D.K地多为阴雨天气答案:B解析:根据气压值,图示为北半球高压脊。
N海域等压线比M海域稀疏而且比较封闭,风浪小于M海域,A错。
由等压线分布状况得出,P地吹偏北风,B对;Q地吹西南风,C 错。
K地受高压脊影响,多为晴朗天气,D错。
5.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D.风从南侧吹来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应为西风,而飞机是自东向西飞行,所以飞机逆风飞行。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6~7题。
6.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7.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6.B7.C解析:第6题,P地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压较低,N地气温较P地低,气压应高于P地,风由N地吹向低压区,北半球右偏,形成东南风。
第7题,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出,故③图画法正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综合题提升训练 (7)(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综合题提升训练 (7)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0分)1.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地,该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其中②和④环节分别是指______和______。
(3)图中戊处是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
(4)丙处是______(地貌名称),丁处是______(地貌名称)。
(5)乙处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______,理由是______。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每年12.1亿立方米的输沙量造就了这片年轻、宽阔的河口三角洲湿地,黄河在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渤海其实是一个地壳不断下沉的盆地。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如图),黄河主要水文站不同时期输沙量比较表(如表)。
从上游至下游水文站唐乃亥站龙门站小浪底站花园口站利津站年份1989年以前多年平均输沙量0.149.7212.2011.609.86(亿吨)1989-2015年平均输沙量(亿0.040.52 3.80 3.71 2.56吨)2016年平均输沙量(亿吨)0.04 1.190.0010.060.11(1)描述图中所示时间海岸线变化特点,试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推测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对三角洲湿地产生的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流域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达到高峰,80年代俄罗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如今伏尔加流域基本还原原生态。
伏尔加河源于东欧平原,注入里海;年径流量2456亿立方米,占流入里海径流量的85%,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伏尔加河平均含沙量较低,约是长江平均值的20%,但含沙量季节变化大;伏尔加河河口三角洲是在伏尔加河和里海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世界第十大三角洲。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河流中游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谷阶地的成因是()A.河流的侵蚀B.地壳整体下沉C.河流的侧蚀与堆积作用D.河流的搬运作用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新的湖泊。
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1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4.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减小河流流速B.减弱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增强河道淤积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5~6题。
5.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奇峰林立,地表崎岖D.溶洞发育,暗河相连6.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珠峰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
中国登山队多次顺利登顶珠峰,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
据此完成第7题。
7.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A.①B.②C.③D.④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9.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害等几个方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一章章末检测(B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 图屮0为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P 为某一天体。
读图完成1〜3题。
A. P 为月球,0为太阳 B. P 为月球,0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D. 该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2.若 0 为太阳,且 R=1.5X108km,贝!j ( )A.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 为海王星B.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 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是银河系,0为银河系中心D. 该天体系统是总星系,0为总星系中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0为银河系中心,P 为太阳,则R=10万光年B. 若该天体系统为总星系;P 为目前已知的最远天体,则R = 200亿光年C. 该图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 该图表明总星系就是宇宙4. 下列叙述中,属于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外部条件的是()① 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适当的日地距离 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是因为() C.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当的温度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6〜7题。
6. 甲图M 点的纬度、乙图'点的月份分别约是()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A. 30° 1 月B. 60° 7 月 7. 当公转速度为\时() A. 漠河市民一一欢度“白夜”C.松花江河畔一一银装素裹C. 60° 1 月D. 30° 7 月B. ------------------------------ 新西兰南部海域--------------------- 冰山座座 1.若 R=38.4X104km,则(读下表,完成8〜9题。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综合(带答案)

新⼈教版地理必修⼀综合(带答案)必修⼀综合测试2019 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步,终⽌地球⾃转。
第⼆步,将地球推⼊⼟星轨道,借助⼟星引⼒,弹射出太阳系。
第三步,地球经历 2500 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意图”。
据此回答 1~2 题。
1.影⽚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A.⽇⼼与地⼼距离发⽣变化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变化C.地球⾃转和公转周期发⽣变化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变化2.在地球流浪经历的 A—B—C 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A.⾏星—⾏星—⾏星B. ⾏星—卫星—卫星C.⾏星—卫星—⾏星D. ⾏星—卫星—恒星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其主要是向⾼空发射⼀颗热⽓球,这颗热⽓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刚⽯粉、氧化铝、⽅解⽯等物质,进⽽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热⽓球喷射雾状的⾦刚⽯粉、氧化铝、⽅解⽯等物质发⽣在左图中的()A.a 层 B. b 层 C. c 层 D. d 层4.“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了右图中的()A. ①B. ②C.③D. ④读表,回答5~6题。
5.关于甲、⼄两个地质年代⽰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中⽣代,⼄是古⽣代B. 甲是古⽣代,⼄是中⽣代C. 甲是古⽣代,⼄是元古代D. 甲是新⽣代,⼄是古⽣代6.按由⽼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蕨类植物→被⼦植物→裸⼦植物B. 三叶⾍→鱼类→恐龙C. 元古代→古⽣代→太古代D. 哺乳动物→爬⾏动物→两栖类2019年6⽉8⽇5时40分(当地时间),某摄影爱好者在新吾尔⾃治区巴⾳布鲁克草原⼀河道附近柏摄了向河道中有九个⼤阳倒影的美。
据此完成7~8题。
7. 拍摄此美景时,拍摄者的朝向应为()A. 东偏北⽅向B. 西偏北⽅向C. 东偏南⽅向D. 西偏南⽅向8. 再次在同⼀地点以相同⾓度拍摄此美景的⽇期最可能是A. 4⽉5⽇B. 7⽉6⽇C. 9⽉11⽇D. 12⽉10⽇2017年8⽉,⽇本在⼝之岛外海成功利⽤“⿊潮”发电。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创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它可以反映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A.春分→清明B.小暑→大暑C.霜降→立冬D.小寒→大寒2.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
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盐层流动B.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盐层流动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盐层流动→外力侵蚀D.沉积作用→外力侵蚀→水平挤压→盐层流动3.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其森林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树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O→P→M→N→O B.P→O→M→N→PC.M→N→P→O→M D.N→M→O→P→N5.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
下面热力环流图中能正确表示原因的是A.A B.B C.C D.D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高纬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B.短波无线电信号中断C.火山的爆发D.“磁暴”现象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
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A.冰川地貌B.风蚀地貌C.喀斯特地貌D.火山地貌8.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溶蚀B.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9.古诗词中对该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A.江作青萝带,山如碧玉簪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D.回绝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因此,地球上也就有了不断交替变化的昼夜。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面哪个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西南山区2.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是原因,形成昼夜现象的结果。
B. 自转使南北两极气温相差不大C.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D. 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3.以下属于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A. 刺激锋B. 高温静稳的海面C. 高湿度的大气D. 潮汐的作用4.以下影响河流水量和径流的因素中,不包括A. 河流长度和落差B.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C. 接受河流流量的汇入河的数量和流量D. 影响河水蒸发和渗漏的地表物5.下列国家中,目前属于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的是: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 巴西二、填空题1.世界上最大的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是鲸。
鲸。
2.鼠疫在古代称为瘟疫。
瘟疫。
3.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
4.夏至时,北半球昼长不断加长,最长日出现在北极圈内。
北极圈内。
5.地球表面形成的四季气候与以下哪种地理要素无关?地震地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地球日?答:地球日,指每年的4月22日,旨在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行动。
它的发起者是美国民间环保组织“地球日网络” (Earth Day Network),首次发起是在1970年。
2. 什么是清明节?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年的第15天,春分后的第一个节气。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到公祭祖先、扫墓,或者外出踏青。
3. 什么是台风?答:台风,是太平洋西北部及中国南海一带海域上的一种热带气旋,是一种强烈的风暴天气,由海面温度高、水汽充沛的暖湿气流,在上层环流和自转的作用下所形成。
4. 什么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完成一个日,公转一周完成一年。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复习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B.按航线飞行的飞机C.吉林1号陨石D.卫星2.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年C.140多亿千米D.140多亿光年3.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A.月球B.太阳C.牛郎星D.水星4.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①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②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③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④总星系和地月系⑤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A. ①②B.③⑥C.④⑥D.②③⑤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回答5~6题:5.图中共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一级B.二级太阳C.三级D.四级6.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恒星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②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8.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9.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A.光球、色球、日冕B.光球、日冕、色球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A.10年B.11年C.21年D.111年1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的强弱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地理必修一试卷

地理必修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A. 紫外区。
B. 可见光区。
C. 红外区。
D. X射线区。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④影响月相的变化。
A.B.C. ④.D. ④.5.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为顺时针,从南极看为逆时针。
B.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
C.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除极点外,其他各点都相等。
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6.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
C.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D.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7. 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A. 前一天23点。
B. 当天23点。
D. 前一天1点。
8.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昼夜更替现象。
C. 四季更替。
D. 不同经度地区地方时不同。
9. 下列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 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它与地轴的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
B.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空间指向是变化的,二者总保持66°34′的夹角。
C. 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 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B.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C.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D.黄土疏松,极易被侵蚀2.寒流经过的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A.较稀疏 B.向高纬方向凸出C.较密集 D.向低纬方向凸出3..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低纬度海区,按顺时针流动,该洋流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B.秘鲁寒流C.巴西暖流D.日本暖流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5.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 B.25°N,25°EC.23.5°S,60°W D.40°S,120°W6.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7.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
则A.季节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8.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9.下列日期中,潮州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5月1日 B.6月1日 C.10月l日 D.1月1日10.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北京的白天比潮州长 C.地球正运行到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潮州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11.关于大气组成的正确叙述是A.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氧B.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C.水汽和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高层大气中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12.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连续性降水 B.沙尘暴天气C.狂风暴雨D.晴朗天气13.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斜射作用14.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15.7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A.亚洲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16.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17.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风向正确的是图118.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A.吸收太阳辐射 B.臭氧的吸收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辐射19.30ºN—40Nº之间的亚欧大陆西岸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20.气压带和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前后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2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 B.太阳风 C.耀斑 D.日珥22.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有A.极地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B.南北纬30º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C.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º附近相遇2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A.是每年的1月初B.是每年的7月初C.公转速度较快D.公转速度较慢24.在北京时间8点20分时A.东经130º的地方时是9点B.东经130º的地方时为7点40分C.东经130º(位于东九区)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D.东经105º(位于东七区)的区时为7点20分25.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26.下列日期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是A.3月21日至6月22日 B.6月22日至9月23日C.9月23日至12月22日 D.12月22日至3月21日27.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水平运动影响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B.巴西高原的形成C.不断扩大的红海D.荷兰沿海地区缓慢下沉28.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有A.上部暖,下部冷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2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30.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31.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有A.是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的锋B.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C.过境后气压降低D.快速移动的冷锋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雨32.在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2),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有图233.对流层大气中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的主要有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34.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A.秘鲁寒流B.西风漂流C.北太平洋暖流D.赤道逆流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B.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C.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D.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第二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 (共50分)36.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8分)图3(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必修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一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2.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3.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本部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4-6题。
4.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叙说与图Ⅱ吻合的是A.图中所标注的经度为西经度B.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点D.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6.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A.向东B.向西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7.下图中的热力环流形式,错误的选项是C.图示极点为南极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右图所示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
据图回答8-10题。
8.图中a、b分别代表A.岩浆、岩浆岩B.岩浆岩、沉积岩C.沉积岩、蜕变岩D.变质岩、岩浆9.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箭头不可能为A.地质感化B.内力感化C.外力感化D.岩浆举动10.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说,精确的选项是A.三大类岩石与岩浆可以相互直接转化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直接转化C.变质作用通常在接近地表的岩石中发生D.各种岩石都能构成沉积岩11.下图中所示的地质组织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感化构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大气受热进程表示图,回覆12-14题。
12.图中箭头所示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箭头aB.箭头bC.箭头cD.箭头d13.表示大气对地面起保温感化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BD箭头b表示的辐射箭头d表示的辐射14.表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BD箭头b表示的辐射箭头d表示的辐射15.下图为某地某日昼夜可能的天气状况,其中气温最低的是16.下列所示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17.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C.摩擦力DB.地转方向力近地面风向读下图回答18—20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47)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0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
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
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
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
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
图1 和图2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七百弄乡是广西贫困山区的代表,这里山高洼深,石多土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非常不便。
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当地的鸡自小生态放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后,决定将七百弄鸡养殖作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一大主导产业。
(1)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其农业主要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
“秋淋”(连续4天出现降雨,且降雨量达到20mm及以上)是关中平原人们对秋雨的习惯叫法,该地秋雨期一般自8月中旬后开始,最晚可持续到10月上旬。
特别是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具有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关中平原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其东西狭长,南北狭窄,像一条带子缠绕在关中北部,被称为“旱腰带”。
下图为关中平原位置和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1)“旱腰带”所在的黄土高原主要是受作用影响而成,分析“旱腰带”地区地表水缺乏的主要自然原因。
(2)关中平原南部地区“秋淋”雨量大的原因是、 ,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秘鲁东南的圣母河(如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
必修一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地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答案:B2.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
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A3.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4. 我国位于哪个半球?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答案:A5.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7.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库木塔格沙漠答案:A8.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A9.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答案:A10.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
A. 山东半岛B. 辽东半岛C. 雷州半岛D. 朝鲜半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______省。
答案:黑龙江省2.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______省。
答案:海南省3. 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____省。
答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______省。
答案:黑龙江省5. 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是______。
答案:塔里木河6.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7.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
答案:东北平原8.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
答案:青海湖9.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台湾岛10.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______。
答案:山东半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经73°33′至135°05′,北纬3°51′至53°33′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南濒南海,北靠蒙古高原。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
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据此完成1-3题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3. 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D.煤炭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4~5题:4.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5.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电视节目、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A.a B.b C.c D.d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 ) A.c、d 、b、a B.a、b、c、dC.d、c、b、a D.c、d、a、b8.当c地昼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试卷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 自然地理因素B. 人文地理因素C. 社会地理因素D. 经济地理因素2. “地球是个大村庄”,这是指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以下哪项是地球大村庄的体现?A. 国际旅游B. 国际贸易C. 国际合作D. 国际交流3. 地理学研究起源于:A. 古希腊B. 古罗马C. 中国古代D. 近代欧洲4. 地球上占70%的是______。
A. 陆地B. 沙漠C. 森林D. 海洋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是:A. 极地B. 地壳C. 地幔D. 地核6.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层岩石壳,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板块。
A. 北半球板块、南半球板块B. 东半球板块、西半球板块C. 大陆板块、海洋板块D. 洲际板块、洋中脊板块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7.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__________做旋转运动。
8. 我国地势总体上呈现递_______的格局。
9. 纬度是指测量地球表面位置的一种坐标系统,以赤道为_______,向两极逐渐变小。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0. 高温气候适宜农业的发展。
()11. 地形因素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2. 请简要概述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3. 请简要解释板块构造理论,并说明其对地壳运动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14. 根据以下人口数据,计算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地区A:总人口1000万,面积5000平方公里。
地区B:总人口500万,面积2000平方公里。
六、综合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图中标出了某个地区的经纬度坐标,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A. 该地区的纬度是多少?B. 该地区的经度是多少?C. 该地区属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参考答案:1. D2. C3. A4. D5. A6. C7. 自转轴8. 递增9. 地图上的基准线10. 地理学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目的是研究地球和人类社会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39)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39)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0分)1.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天气系统就气压分布而言,A是______,B是______;就气流状况而言,A是______,B是______。
(2)A、B两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晴朗天气的是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b点即将经历______过境,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______天气。
(5)a点天气系统为______,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易出现____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6)图中关于B地的天气系统的画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2.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分别是A带,B带,C带。
(2)D风带在南半球的风向是。
(3)终年受气压带C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特点为。
3.读“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左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表示风向的是______,图示气压场在______半球(填“南”或“北”)。
(2)右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
(3)图中A、D两处相比,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字母C表示:________。
(2)字母D过程体现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作用。
(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
(填字母)(4)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甲图所示原理,解释白天时候①的温度更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读图,完成1~3题。
1.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B.10℃C.12℃D.25℃2.乙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3.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4.下图为“山谷地形剖面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甲处气温高于乙处的原因是甲处海拔高、离太阳近B.夜晚乙处气温高于甲处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量大C.白天乙处气温高于甲处的原因是大气的保温作用强D.夜晚甲处气温低于乙处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密度小、保温作用差5.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月1日1月2日1月3日平均气温(°C)120-2天气现象晴,1~2级偏北风中雪,6~8级偏北风阴转晴,2~3级偏北风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读某技术员日记片断:“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
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柴草,浓烟遮盖着田野。
”据此回答6~8题。
6.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A.春夏季,华北平原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C.5~9月份,三江平原D.12~次年3月份,华北平原7.此时期该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8.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A.增温,增强太阳辐射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
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据此完成1-3题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3. 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D.煤炭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4~5题:4.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5.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电视节目、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A.a B.b C.c D.d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 ) A.c、d 、b、a B.a、b、c、dC.d、c、b、a D.c、d、a、b8.当c地昼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9~10题。
9.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10.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A.地幔和地核B.岩石圈和地壳C.地壳和地幔D.地幔和地壳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甲乙1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12.图中a 、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13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 ( )A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B .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C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D .矿物---化学元素---地壳---岩石14.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 )A . 沉积岩 B. 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15. 下列地理事物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A .海岸山脉B .岛弧C .海沟D .海岭16.关于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B .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位于板块消亡边界C .红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D .大西洋主要是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17有关右图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类岩石中通常有层理构造B.甲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C.⑤⑦⑧为高温熔化作用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②③读右图,完成18~19题。
18.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 .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1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20.读右侧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 )A.白天气温:①<④ B.夜晚气温:④>①C.气压:② >③ D.降水:④ <③21.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B.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D.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读右图,回答22~23题。
22.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23.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25.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读右图,完成26~27题。
26.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7.自然带②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28.读右图,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29.近来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华北平原30.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0分)(1)此图所画的大地球表示日期为,节气为的日照状况图。
(2分)(2)此时阳光直射点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4分)(3)此大图与右图图日期相同(选择填空)。
(2分)(4)此图所示时间过半年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此时北京正值时节(春播、夏收、秋收、冬闲)(选择填空)。
(2分) 32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经度跨度大于3600)回答下列问题。
(10分)甲(1)图中数码代表的板块名称是① 板块;② 板块;③ 板块;④__ ___ _ 板块。
(4分)(2)A 处与B 处海底岩石年龄相比, 地质年代更新,G 处与B 处地壳相比,__ _ 处不稳定。
(2分)(3)图中A 处的海底地形为 (2分)(4)甲处为冰岛,该国地热资源丰富,试着结合该国所处位置分析原因_ ___ ___ __ ___ __ 。
(2分)33.下图是某海陆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8分)(1)若图中F 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 、 两大洲,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 3分) (2)若图中F 点只有一个季节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2分)(3)在亚欧大陆上,图上G 点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主要成因是 ,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源地是 。
(3分)34.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_________(填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_______渔场等。
(3分)(2)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 到B ,又返回到A ,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西岸 中部 东岸 F40°纬线 G 陆地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见下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D D A C C D C A A A A D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D B D A B A C D D B A D二、非选择题31.(1)冬至(2)23°26′S 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AD(4)向南夏收32(1)亚欧太平洋印度洋美洲(2)A B(3)海岭(4)冰岛处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能释放较多33.(1)大洋洲、南美洲终年温和多雨(2)地中海气候(3)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蒙古——西伯利亚地区34.(1)纽芬兰拉布拉多寒流北海道(2)东北信风盛行西风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