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5cc8d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4.png)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象征和意境特点
寓意和象征
古代诗歌的意象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对事物的描写
和表现,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1. 自然意象:古代诗歌常借助自然界的景观、动植物等形象,
表达人情世故、人生哲理等寓意。
例如,春天的花朵代表希望和美好,秋天的落叶象征衰老和离别。
2. 声音意象:通过音乐、声音的描写,古代诗人传达内心情感
和思想。
例如,鸟鸣清脆的声音常与宁静、祥和的境界联系在一起。
3. 色彩意象:色彩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情感和象征特定的
含义。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喜悦,黑色象征悲伤和绝望。
意境特点
意境是古代诗歌的核心,它指诗歌所展现出的美感和情感的境界。
1. 唯美意境:古代诗歌倾向于描绘美丽、唯美的景象,以引起
读者的情感共鸣。
这种意境常通过对自然景色、爱情等主题的描写
来实现。
2. 催人思考的意境: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常能引发读者对人生、
爱情、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诗
歌创造了一种哲学思考的空间。
3. 抒情意境:古代诗歌常用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
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这种意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
情感回响。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的意象寓意和象征意义给予了诗歌深刻的
内涵,而意境特点则让读者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与情感的交融。
诗歌常见意象及含义
![诗歌常见意象及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43943a2827d3240c8547ef2a.png)
诗歌常见意象及含义1、植物类(1)柳:柳者,留也。
表达离别挽留的不舍之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梅:象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松: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4)竹:坚贞高雅、宁折不弯。
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菊:高洁隐逸,不慕名利。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莲:花中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牡丹: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芭蕉:孤独忧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9)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0)红豆: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动物类(1)杜鹃: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2)鹧鸪:游子感怀,思念故乡。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猿猴:别离悲苦之情。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4)乌鸦:衰败荒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沙鸥:淡泊名利,闲适归隐;漂泊无依,凄凉孤独。
杜甫《旅夜抒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7)大雁:离愁别绪,伤时感怀。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8)蝉:高洁品质,悲秋思绪。
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9)蟋蟀: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0b961c9cf8c75fbfc77db2f9.png)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如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中“梅花”的形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竹”的形象。
另外,鉴赏物象应熟记特定物象(即意象)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如下:一、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将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于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建有亭子,以供行旅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诗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酒除了能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离别之情。
5.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
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离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诗词审美鉴赏之常见意象及其内涵例说
![诗词审美鉴赏之常见意象及其内涵例说](https://img.taocdn.com/s3/m/d40d3b787c1cfad6185fa771.png)
诗词审美鉴赏之常见意象及其内涵例说常见诗词意象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寒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
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二、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1cfc9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e.png)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协议关键信息1、常见意象:月、柳、梅、菊、雁、竹等2、象征意义分类:思乡怀人、离别愁绪、高洁品质、坚韧精神等3、诗词举例:《静夜思》《折杨柳》《梅花》《饮酒》《使至塞上》《竹石》等二、具体内容11 月的象征意义111 思乡怀人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月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的光辉洒在床前,诗人恍惚中以为是地上的霜,抬头仰望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112 孤独寂寞的象征月也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寂寞的心境。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113 美好时光的象征有时月还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相似,而人生短暂,引发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
12 柳的象征意义121 离别愁绪的象征柳在古诗词中多与离别相关。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暗含挽留之意。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旁新绿的柳色,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边,晓风轻拂,残月高悬,烘托出离别的凄楚。
122 柔情的象征柳也能象征柔情。
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柳树的柔美姿态。
13 梅的象征意义131 高洁品质的象征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常被视为高洁品质的象征。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6aeb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f.png)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说起来有点意思!你看,诗歌就像一幅画,字里行间不光是文字,还是一种意境。
而这些意境,往往通过一些常见的意象来传递。
嗯,大家可能听过“柳垂青丝”呀,“夜月”呀之类的词汇吧?这些看似普通的字眼,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寓意哦。
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些意象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啊,咱得聊聊“月亮”。
月亮啊,咱们从小就见过,大家都知道它代表什么吧。
月亮在诗歌里啊,常常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或者叫做孤独感。
尤其是“圆月”这种意象,那可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古人常说“月圆人团圆”,对吧?可是,月亮圆的时候,也总是会有阴影,正如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所以,月亮在诗歌里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存在,它既象征着美好与团圆,也往往让人想起遗憾与失落。
再来说说“柳树”吧,柳树的意象也很常见。
你看,“杨柳青青”这种说法就让人想起了一片温柔的春景。
柳树的枝条轻轻垂下,给人一种柔软、轻盈的感觉,仿佛带着一股温柔的风,拂过心头。
不过,柳树可不只是温柔,它也代表了离别。
你瞧,古代很多诗歌里,送别的时候,柳树总是出现在视线中。
那时候的离别情感就像柳树的枝条一样,柔弱却又顽强,虽然离别的痛苦无比沉重,但它依旧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告别时的一种无声的安慰。
咱得提提“水”这一意象。
水在诗歌里,嘿,真的很神奇。
它有时象征着无尽的柔情,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有时它又是那种让人感到深不可测的神秘感。
水的流动,带着一种无声的节奏,让人不自觉地去思考生命的流逝。
它像诗人的情感,变化无常,却始终有着某种深刻的力量。
水往低处流,这就像是咱们在生活中总是想要寻找某种安慰、宁静的愿望,仿佛水能带走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说到“花”,你可能会觉得它是个老生常谈的意象。
没错,花的意象可真是诗歌中的常客,特别是“桃花”、“菊花”这些,常常与人生的不同阶段挂钩。
桃花代表了青春与爱情,轻盈而浪漫;菊花呢,往往跟秋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坚韧与孤傲。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https://img.taocdn.com/s3/m/611834cc5022aaea998f0fbd.png)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簪缨(冠):官位、名望;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古诗中的青山意象青山: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而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头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旧绵延。
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终有一丝抹不去的苍凉。
梅花: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
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流水。
刘勰曾说过:“登山情则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一)友情。
《赠汪伦》也是写朋友之间的送别之情,与前一首诗人送别友人不同的是,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送别诗人。
结尾两句是这样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先是夸张桃花潭水深达千尺,美丽诱人;再是就境设喻,以水喻情;最后出人意料,凡语翻新,“不及”一比,凸现出朋友情深似海,义重如山。
友情之纯洁、厚重全通过一个否定性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7dc7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a.png)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
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
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如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99a87b90360cba1aa911da1b.png)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本文是关于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一)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杨花象征离散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二)
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晴天表现光明、欢娱浓云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玉象征高洁、脱俗尺素指代书信
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红色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白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绿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黑色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蓝色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象征温暖、平和紫色表现高贵、神秘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南园泛指花草园林落日惆怅冬雪冷峻
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失意、伤感丁香指愁思或爱恋情结大漠苍凉旷野凄清红豆相思竹林闲趣、隐逸孤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秋虫凄凉故园乡愁烛相思、别愁枯藤萧瑟、荒凉古琴知音古道荒凉飞鸟空远长亭送别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莲“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阑(栏)干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孤雁思亲,思乡,孤独寒蝉悲凉、离愁别绪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125135722b160b4e767fcf4b.png)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4、事物类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关山月:月照关塞,显出边地之荒凉,征人之辛苦,亦有征夫思家,思妇怀远之意。《乐府题解》曰:“关山月,伤离别也。”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诗歌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另有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一、诗歌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a4c1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5.png)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意象,寓“意”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形象。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一)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杨花象征离散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兰花象征高洁、美好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牡丹表现富贵、美好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绿叶表现希望、活力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草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杜鹃哀怨、悲伤、凄凉燕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猴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鱼表现自由、闲适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太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细雨潜移默化的教化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二)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晴天表现光明、欢娱浓云表现愁肠压抑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玉象征高洁、脱俗尺素指代书信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红色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白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绿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黑色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蓝色表现高雅或忧郁黄色象征温暖、平和紫色表现高贵、神秘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南园泛指花草园林落日惆怅冬雪冷峻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时间流逝落叶失意、伤感丁香指愁思或爱恋情结大漠苍凉旷野凄清红豆相思竹林闲趣、隐逸孤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秋虫凄凉故园乡愁烛相思、别愁枯藤萧瑟、荒凉古琴知音古道荒凉飞鸟空远长亭送别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莲“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阑(栏)干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孤雁思亲,思乡,孤独寒蝉悲凉、离愁别绪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ff79335700abb68a882fbba.png)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1)月:望月思乡、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水:①引发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指时光流逝。
例如,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柳"多表示惜别、思乡之情。
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梅花:象征高洁人格。
例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菊花:象征坚强品格、清高气质、高洁志向。
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甫∶"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中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更令人觉得凄恻。
(9)杜鹃: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08d0944f33687e21af45a9ad.png)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含义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所写的“景”、所咏的“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
鉴赏诗歌,首先要鉴赏的就是诗中的意象,理解意象的含义对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现将古诗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列举如下:1、月亮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
(1)“月亮”可表示孤独、哀怨和思乡思亲等心绪。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象征美丽、高洁。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夜飞渡镜湖月”。
2、云(1)云是没有家的,是飘荡不定的,是飘泊在外的游子,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云又是美丽自然的一部分,是闲适清静的,是淡雅的,又是五彩的,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沙上并禽池上螟,云破月来花弄影”;“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3、风(1)春风、东风:这是春天的和煦温暖的风,所以它喻示着美好,生机盎然,活力四射,旷达,让人感觉到欢愉,让人充满希望和憧憬。
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一夜花千树”。
(2)西风:这是冬日惨淡凄冷的风,它就和落寞,失意惆怅,生命衰败,游子思归等让人痛苦的意义相联接。
如:“古道西风瘦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秋风:这是秋日萧瑟的风,无情,愁苦,离愁、忧怨、伤感的意义就寄寓其中。
但同时秋风又是强劲的,豪迈、慷慨的壮歌。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284aa1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c.png)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赏析⼀、杨柳。
它源于《诗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起。
“柳”与“留”谐⾳,古⼈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许多⽂⼈⽤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等。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上⾼楼万⾥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限牵挂。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许,⼀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黄时⾬”⼏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梧桐。
1、⾼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洁美好品格之意。
如“凤凰鸣矣,于彼⾼岗。
梧桐⽣矣,于彼朝阳”(《诗经·⼤雅·卷阿》),诗⼈在这⾥⽤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岗;梧桐疯长,⾝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洁美好。
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声⾃远,⾮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托物寓意的⼩诗,以⾼⼤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之处,写出了蝉的⾼洁,暗喻⾃⼰品格的美好。
庄⼦在《秋⽔》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飞于北海,⾮梧桐不⽌。
”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类的鸟。
它⽣在南海,⽽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之处。
这⾥的梧桐也是⾼洁的象征。
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同⽣同死,且梧桐枝⼲挺拔,根深叶茂,在诗⼈的笔下,它⼜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如:“梧桐相待⽼,鸳鸯会双死。
”(唐孟郊《烈⼥操》)⼜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诗中⽤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3、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风吹落叶,⾬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成了⽂⼈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5c802290ec3a87c24028c4a6.png)
6、颜色类
白:纯洁、无暇、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 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 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 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 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 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 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 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 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 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6.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7.沙鸥:飘零、伤感 8.鸟:象征自由 9.莼[chú 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 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10.双鲤:代指书信。
▪ 11.(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消息 12.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13.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 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 “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 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 白《送友人》)。
16.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17.天晴:欢愉、光明 18.金风:秋风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fdbc7b8c850ad02df804168.png)
古诗词中常有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旺盛(以草木旺盛反衬荒芜,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想。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往日的繁华已藏形匿影,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掉往日的华丽堂皇,夕阳照射着破败悲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事过境迁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分别、荒芜、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 (凋零,成熟,佳人迟暮,光阴飞逝,流浪。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景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夕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美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己流浪他乡的诱惑,勾起孤独乡愁。
4、松柏 (正直,高洁、傲岸,常青、坚毅的生命力 )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独正直耐寒的道德。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 (季节、正直、虚心、高洁、踊跃向上、坚毅的生命力 )亭亭玉立,挺秀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道德,博得古今诗人的喜欢和歌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寒风。
本诗赞叹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坚毅、不卑不亢的风骨和不畏窘境、繁华富强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要言不烦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愿食无肉,不能够居无竹”。
6、梅花(季节、高洁、坚韧、坚毅的生命力,不与世俗狐群狗党。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样桃李混芳尘。
突然一夜幽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及术语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及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5c91eb5960590c69ec376e8.png)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植物的象征意义杨柳: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离散。
梧桐: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高洁,不屈不挠。
兰花:高洁,高雅,美好。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竹:正直向上,有气节,虚心。
竹林:闲趣,隐逸。
牡丹:富贵,美好。
丁香:愁思或爱恋情结。
枯藤:萧瑟,荒凉。
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草: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表现荒凉、偏僻,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松柏:高洁,坚贞,富有生命力。
黄叶:新陈代谢,美人迟暮。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借指以诗传情。
禾黍: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桃花:象征美人。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莲: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二)动物的象征意义鸳鸯:比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猿猴: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燕子: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
乌鸦:不祥之物,小人,凡夫俗子。
沙鸥: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孤雁: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悲凉,离愁别绪。
鸿鹄:理想,追求。
(三)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太阳:希望,活力,时光流逝。
夕阳:失落,萧晨,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潜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寄托思乡、思亲之情,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
秋雨:忧愁。
暴雨:热情或残酷,荡涤污秽的力量。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象征纯洁、高洁或环境的恶劣。
霜:人生无常易老,前路坎坷。
春风: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西风:落寞,惆怅,思归,衰败。
浮云:游子漂泊,飘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教学园地06-24 0948簪缨 (冠):官位、名望;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古诗中的青山意象青山: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而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头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旧绵延。
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终有一丝抹不去的苍凉。
梅花: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
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流水。
刘勰曾说过:“登山情则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一)友情。
《赠汪伦》也是写朋友之间的送别之情,与前一首诗人送别友人不同的是,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送别诗人。
结尾两句是这样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先是夸张桃花潭水深达千尺,美丽诱人;再是就境设喻,以水喻情;最后出人意料,凡语翻新,“不及”一比,凸现出朋友情深似海,义重如山。
友情之纯洁、厚重全通过一个否定性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乡情。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写舟行长江的奇情异景,抒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
诗歌这样写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歌颔联、尾联分别两次写到江水。
“江入大荒流”写出诗人极目远眺的情景,只见江水奔腾,一泻千里,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快行壮景之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尾联两句借流水写思乡之情。
(三)爱情。
《妾命薄》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惨命运。
“雨落不上天,水覆再难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前两句就势设喻,化虚为实,以日常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根本无法实现的现象来比喻皇上对皇后恩断义绝,根本不可能回心意的情形。
后两句也是以流水喻爱情,东西流向,背道而驰,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薄,君情妾意,形同陌路。
四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极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也揭示了陈皇后失宠遭弃的悲剧命运。
(四)豪情。
《望庐山瀑布》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多角度多侧面描绘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
“日照香火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悲情。
《将进酒》发端两组整句如天风海雨,扑面而来,表达了一种巨人式的悲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二句写黄河之水,着眼于空间夸张。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注大海,一去不返。
(六)幽情。
李白的《山中问答》写桃花流水,窅然远去,抒发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幽逸情怀。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问。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一二两句突兀设问,悬念作答,写得变幻曲折,具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三四句绘景传情,意韵悠长。
桃花飘零,水流潺潺,不汲汲于荣,不寂寂于逝,一派天然、宁静之美。
(七)醉情。
李白才情绝世,嗜酒如命,常常烂醉如泥,尽管如此,他常常也是醉眼朦胧,诗性大发,这个时候临江看水又是另外一种风趣。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写醉游洞庭,抒愤懑块垒。
“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诗歌之美美在幻想之天真奇特,感情之深沉厚重。
“捣衣”和“砧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如:一、古诗中的水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怒涛拍岸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曲似柔肠的水,泠泠作响的水、脉脉无声的水……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复杂多样的。
水难以跨越,水是阻隔,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就是对这种阻隔的感叹。
但是远在晏珠一千多年之前,就有不知名的诗人发出更为深沉的慨叹,他的慨叹穿越时空,感动着无数后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蒹葭》这是人世间的不自由,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是写男主人公对女性的追求,此诗则是从女性角度入手,描写织女的机织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零如雨。
最可感慨的是: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
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
茫茫烟波,隔断望眼,隔断离情,却让离情更加深沉。
直到当代,“在水一方”的海岛上,诗人余光中仍在感叹:“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然而,从另一角度讲,水可以流动,因而水又具有沟通的意义。
水的阻隔与沟通这一相互矛盾的意义,可以在诗中同时表现出来,最典型的当数宋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水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
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
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水意象因水的不同作用,也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
水的特征是纤柔、深渺,人们常说“柔情似水”,水意象的确适合用来暗示缠绵悠长的情感。
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悠悠流水映着无语斜阳,不正是眺望归舟的思妇那寂寞哀怨的情感吗?此为倚楼盼归者眼中的水,欧阳修则把迢迢春水意象用于表现送别主题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同样是楼上女子,同样是一江春水,此次却是所望之人在暖风中摇着马鞭远行。
行人越行越远,她心中的离愁越积越深,如丝如缕,恰如迢迢春水。
流水也可比作相思之情。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水无尽期,正是相思之无尽期。
思归之心甚至可以化作流水,流到诗人向往的地方:“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钱起《秋夜送赵列归襄阳》),“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这里的江水已不仅为诗人提供传情的媒介,简直成为诗人情感的化身了。
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这方面的名句名篇多不胜数: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更写出诗人的悲愁似水难以斩断。
同是以水比喻愁情,三位诗人从不同角度着眼,恰当地在愁情与水的相似特征之间建立联想,他们的诗作同样成为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其实,流水只是流水,阻隔与沟通只是诗人的感觉,有情无情也本非流水所有。
它只是离人之情,诗人之情,世人之情。
花,所谓“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如花似玉”,多是基于对花的热爱而产生的感叹。
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
梅的坚毅高洁历来被诗人所赞美,众多的咏梅诗脍炙人口。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
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中的“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一句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孤梅独放,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
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中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一句句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读者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一句则充满了理趣,认为梅花虽白,终归逊雪三分,雪花虽白,却缺少梅花的一种清香,梅雪均佳,各有千秋。
宋代诗人林逋《梅花》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句抓住了梅花枝干横斜、花影疏朗、香气清幽的特点,再衬以清浅的池水、朦胧昏暗的月色表现出十分优美的境界,古人称赞这两句是宋“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今古无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