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实验研究方法___下载_经济金融网_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共6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第六章准实验研究一、准实验研究的涵义及效度人们常常把实验研究称为“真”实验设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随机安排被试(组)进行实验处理的特征。

这样,实验对等组的获得及其在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波动都归结于随机安排。

然而,在进行教育研究时,被试的挑选和组合不可能总是随机的。

在教育领域中,有许多被试是既定的,如由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自然而完整地形成被试群体。

当这种保持原样的组运用于一个实验中时,我们便称此实验为准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能够为教育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但有一点很重要: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广应该特别慎重。

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缺少随机组合本身潜在地影响着实验的效度——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效度。

在第5章中,我们就被试的不同挑选方式对内在效度的威胁作了说明。

假设在一个实验中,采用5年级2个现成的教学班,其因变量是自然科学的成绩,操作性地定义为一次自然科学测验的分数。

这些班级在先前已经按能力进行了分班,一个班级属高材生班,另一个班属普通水平班。

两个班级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

假如,一种实验效果产生在高材生班,就很难证明这个效果归因于实验处理。

因为能力水平和实验处理是混淆不清的,我们就没有把握对其结果做出解释。

任何因素都可能对原始群组起作用,同时我们无法证明这些组是否属于较大群体的随机样本。

随机的挑选或组合是一个过程,它或者做得到,或者做不到。

对于准实验来说,它没有做到,因此存在着被试挑选的偏差损害实验结果的可推广性的可能。

一名采用不加处理的试验组的研究者要做些什么呢?为了实验的可推广性,必须在同一的逻辑基础上对试验组的典型性加以论证。

出于对内在效度的考虑,研究者必须尽力证实两个试验组间对等的程度,这需要对与所研究的变量有关的特征或变量加以认真考虑。

例如,假设现在的班级运用于一个数学教学实验中,年级水平将很可能作为一个常量,或者作为一种需要控制的变量。

研究者也想得到表明这些班级具有同等能力水平的证据,假如像IQ测验分数这样的实证资料可以提供的话,这会极有助于对等组的检验。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单纯、样本少。降低外部效度。
• 3、实际应用的成本高 • 4、实验对过去变数或预测较难处理:实验
处理通常针对现象或目前问题。
• 5、实验过程可能违反人道。
整理课件
实验法的分类
• 1、实地研究:自然实际的环境下衡量自变数与应
变数,但却不操弄变数的一种研究方法。
• 特性:(1)自然环境中从事现象的研究
整理课件
• 3、测验:在前测、及后测的研究中,由于
受访者做过前测有了经验之故,故后测的 成绩较前测好
• 4、衡量工具:不同的观察时点,可能因为
实验“评量工具或仪器”变形或评量人员 身心发生改变,而造成不同的结果。
• 5、自我选样:此种实验产生的误差,是由
于研究者未采用随机抽样和随机分派样本 至实验组及控制组。
对应变数的影响加以控制。为避免(控制) 受试者对研究主题或情境的期待,并抑制 实验者的影响,有二种处理方式:1不让受 试者知道他被处理。2让”实验者“亦不知 道何为控制组,何为实验组。
整理课件
实验法的实施步骤
• 4、选定适合的实验设计:要兼具【X—Y]因
果关系的内部效度及外部效度、客观性、 准确性、及经济性
• 1、研究者可操控自变数,并配合“控制组”
与实验组的比较,使操控有比较的基础点。
• 2、实验室试验法比其他研究法较可操控外
生变数所造成的干扰,产生较佳的内部效 度。相较于实地实验法有较高的外部效度 及概化能力。
整理课件
实验研究法的优点
• 3、最适用于因果关系的探讨:个案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法较适合 回答变数间的相关性,而实验研究法如能 对外在环境及变数做严谨的控制,则非常 适用于有因果关系的研究问题。

真实验与准实验学习资料

真实验与准实验学习资料

1.前实验
• 这种研究策略,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 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验,但它却 是真实实验设计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元素,所以称为前试验 设计。 前试验设计对无关变量不能控制,但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 内外效度都不高。有三种表现形式: (1)单组后侧设计 基本模式: X O (2)单组前后侧设计 基本模式: O1 X O2 (3)固定组比较设计 基本模式: X O
...... O3 O4 (2)时间序列设计 基本模式:OOOOXOOOO (3)平衡设计 基本模式:X1 O X2 O X3 O X3 O X2 O X1 O X2 O X3 O X1 O
3.真实验
• 真实验是能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干扰来源,能系 统地操作自变量的实验。从而具有较高的内外在效度。真 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和随机分配到组。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R O1 X O2 R O3 X O4 (2)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 R X O1 R O2 (3)所罗门四组设计 基本模式:R O1 X O2 R O3 O4 R 方法
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但不 完全,不随机分配被试就是准 实验;
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随 机分配被试就是真实验。
实验设计类型时所用的符号:
• X :一种实验处理 • C :控制的变量 • O :一次测试或观察 • R :被试已被随机选择分配和控制 • ...... :上、下两组未做等组化处理
真实验与准实验
什么是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 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 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 的研究方法。本来是心理学研究 中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 已被国外教育界引入到教育研究 中。准实验具有推广到教育实际 的可行性;教育实验大多属于准 实验……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质量的准实验研究(续)
研究结果1:进行改善服务质量培训后,有关的服务标准数据现实,在顾客满意度、员工的自我评估、主管的评估方 面,C分行和B分行的得分都比A分行高,因此假设1的推论是成立的,即用一线员工在同侪中作为变革推动者,更能 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
研究结果2:在包括上述三方面的评分结果中,C分行的得分明显比B分行和A分行高得多,表明具有组织公民行为的 员工被培训后,能称为更有效的变革推动者,由此证实了假设2是一个有效的推论。
控制点和晋升反应的准实验研究(续)
实验结果:(1)在小心评估员工态度和行为后,所有晋升者在晋升三个月内的工作态度和行为都作出改善。(2) 内控性格晋升者持续到18个月及之后,外控性格晋升者则在18个月后便退回到了原来的水平。(3)没有晋升的员 工在整个研究中没有显示出任何改变。
研究要点:
➢ 该研究的准实验设计充分利用了现场环境,即柜员身处自己的分行和工作环境,研究者可以观察实验对象的反应 来检测假设,因此研究结果更具解释力和接近真实情况。
研究假设1:基于几个广泛接受的社会心理学事实——来自朋辈的影响更能够显著和有效地改变个人行为,因此, 假设当机构进行改善服务质量培训时,培训某些一线员工作为改善服务质量的推动者会有助于提高效能,不管这些 推动者是否具有所定义的组织公民行为。
研究假设2:具有组织公民行为的员工可能是同侪中可靠的影响源头,选择具有组织公民行为的员工作为变革推动者, 会使得培训结果更有效。
NR O1 X O2 O3 NR O1 O2 X O3
前测和后测、加入控制组互相切换角色的设计:后一组别在第一阶段主要扮演监控的角色,但在第 二阶段变成了实验组,利用两个组别在不同时期里角色的转变,模拟实验进行的时序,得出的结果 能够互相解释。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局限:多次测验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提纲
准实验研究的概念 准实验研究的特点
准实验设计的方式
局限:被试不是随机抽样,不能保证被试的代
表性,会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前后测验也可 能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
准实验设计
2. 时间序列设计:
按一定时间间隔对一组非随机抽样
的被试进行一系列测验,而把实验处理
安排在这一系列测验的某些两个之间。
时间序列设计
优点:从总体上理解实验处理的作用,
可以验证不同的自变量在实验中可能出 现 的不同结果。
有自然条件下的两个组,先对两个组进行
前侧,然后,对第一个组实施实验处理,第二 个组不接受实验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个 组再进行后侧。
不等控制组设计
优点:由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进行前后测
验,可以消除由于履历效应、被试成熟、测验 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对实验内在效度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的效度。
提纲
准实验研究的概念 准实验研究的特点
知识回顾
教育实验验研究法: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 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影响研究对 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 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知识回顾
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特点:
1.重点在于论证因果关系 2.研究者可主动控制某些条件 3.具有可重复性
二者的比较
准试验研究 控制 水平 研究 环境 内在 效度 外在 效度 真试验研究

高 人工环境
现实和自然
差 好


准实验研究的特点
1. 降低控制水平,增强现实性准.
2. 与现实的联系密切. 3. 内在效度低,外在效度高.
谢 谢 大 家!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题目:准实验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准实验研究的定义、特点、优势和局限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以及具体案例的讨论,对准实验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准实验研究的定义准实验研究是一种介于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之间的研究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实验研究的一些特点,但在研究设计和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准实验研究通常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的,研究者可以控制一些实验变量,但无法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完全控制。

二、准实验研究的特点1. 灵活性:准实验研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克服实验研究中对实验条件的严格要求,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研究。

2. 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准实验研究可以控制一些研究变量,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

3. 现实性:准实验研究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研究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三、准实验研究的优势1. 对研究对象没有明显伤害:与实验研究相比,准实验研究往往没有对研究对象造成明显的伤害,更加符合伦理规范。

2. 成本较低:相对于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在成本上往往更低,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3. 更符合实际情况:准实验研究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研究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四、准实验研究的局限性1. 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由于准实验研究无法完全控制所有的干扰因素,研究结果中的因果关系往往难以确定。

2. 内部效度受到挑战:准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挑战,研究结论可能受到未能控制的因素的影响。

3. 推广性受限:由于准实验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慎重对待。

五、准实验研究案例分析以某国家某省教育政策的实施为例,通过对相关学校进行纵向对比研究,探讨了该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该教育政策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准实验研究方法 - 下载,经济金融网,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准实验研究方法 - 下载,经济金融网,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前测
结果2
实验组 对照组
前测
后测
图3 带前后测的无实验处理对照组设计的第二种结果
结果3
实验组 对照组 前测
后测
图4 带前后测的无实验处理对照组设计的第三种结果
结果4
对照组 实验组
前测
后测
图5 带前后测的无实验处理对照组设计的第四种结果
结果5
实验组 对照组
前测
后测
图6 带前后测的无实验处理对照组设计的第五种结果
含多个前测的无实验处理对照组设计
O1 O2 X O3
O1

O2
O3
优点 可以较为容易地处理选择-成熟因素 要是O2在每一个组内都是非典型的观察值,并 且假如没有O1,那么由于统计回归的存在就会 使得我们推断出错误的实验处理效应。 可以使用实验组的O1-O2相关系数来估计实验 组的O2-O3相关系数,该估计值将会准确得多。
一项实验设计可被视为是对比较(对照)、
随机化和控制三者的权衡。 (Spector, 1981:21)
2 准实验法中的效度分析
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与统计结
论效度
因子效度(factorial validity)、工作分析效度
(job-analytic validity)、合成效度(synthetic validity)、理性效度(rational validity)等。 (Cooper & Schindler, 1998:180, 注15)
2.2 内部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历史记录(history) 成熟(maturation) 测试效应(testing)
测试工具(instrumentation)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从研究设计的思想和要求来推论,可以认为准实验设计是一种降低了控制标准的类似真实验的研究方法,因此准实验研究设计的方法在许多方面与真实验有相同之处,常用的准实验设计方法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修补法准实验设计等五种。

(一)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这种准实验设计方法通常应用的情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配被试。

这是一种典型的准实验设计方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始就不相等时,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结果的比较,实验程序安排如表7-6所示:表7-6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程序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⑴进行前测是用于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

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能进行该种准实验研究。

⑵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对R3和R4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而非简单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例6-1] 某一课题要研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步:选取实验对象。

为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在某个年级中选择两个现成的整班参加实验。

为了保证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物理学习的原始水平相似,对该年级所有的班进行前测以检测起始水平,从中选出两个水平接近的整班参加研究,保证选出的两个班在物理学习上总体水平相同或相近。

然后从中随机确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接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同时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按照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进行学习。

第二步:经过同一进度的教学活动后,同时对两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进行后测。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实验控制: 检查各班的相似性 30位老师,每位老师仅采用一种方案。 可能影响阅读成绩的因素: 每10个教师的构成实验组间是否相同呢 各个教师间可能存在差异 从全体教师考虑,10个教师一组的小组间则可能 很相似,其中要检查的一个要素就是每个教师教学 经历的长短。 • 如果所有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集中到一个组里,那么 在各组之间就会存在一种系统性差异。
准实验研究
• • • • • 一、准实验研究的性质 二、准实验研究的特点 三、准实验研究的设计 四、准实验研究的效度 五、单一个案实验设计
一、准实验研究的性质
• 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 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 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 本来是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近年来已被国外教育界引入到教育研究中, 为了能在教育技术领域运用这种方法,这 里特对准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 方法进行阐述。
• 准实验设计图解: 原始教学班 前测 G1 第1班 O1 … 第10班 G2 第11班 … 第20班 O3
实验变量 新方案(X1)
后测(因变量) O2
新方案(X2)班
O5
传统方法(—)
O6
教学时间:18周 一项新阅读方案对阅读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 • • • • • •
• 案例1: • 一位初级中学的老师,教授初三年级4个班 的自然科学课,要研究采用3种不同的新方 法和传统方法(控制)对本学科实验部分 的教学的影响。 • 这位老师对4个班级分别采用一种不同的教 学方法。因变量是对该课程中的实验内容 实施期末考试的成绩。 • 研究问题的陈述: • 一项关于教学方法对初三年级自然科学考 试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 30个班级所在的学校分布地区 • 把一种方案限定在一种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于其他地区的学校,实验将不会得到满意 效果,因为这样会造成学校影响和阅读方 案影响相混淆。 • 理想的安排方法: • 每3个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的学校,各执行一 种方案。 • 某些学校将可能执行两个或3个方案,会因 不同班级学生间的相互交往而导致实验数 据的“污染”。

(完整版)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完整版)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从研究设计的思想和要求来推论,可以认为准实验设计是一种降低了控制标准的类似真实验的研究方法,因此准实验研究设计的方法在许多方面与真实验有相同之处,常用的准实验设计方法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修补法准实验设计等五种。

(一)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这种准实验设计方法通常应用的情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配被试。

这是一种典型的准实验设计方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始就不相等时,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结果的比较,实验程序安排如表7-6所示:表7-6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程序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⑴进行前测是用于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

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能进行该种准实验研究。

⑵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对R3和R4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而非简单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例6-1] 某一课题要研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步:选取实验对象。

为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在某个年级中选择两个现成的整班参加实验。

为了保证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物理学习的原始水平相似,对该年级所有的班进行前测以检测起始水平,从中选出两个水平接近的整班参加研究,保证选出的两个班在物理学习上总体水平相同或相近。

然后从中随机确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接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同时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按照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进行学习。

第二步:经过同一进度的教学活动后,同时对两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进行后测。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从研究设计的思想与要求来推论,可以认为准实验设计就是一种降低了控制标准的类似真实验的研究方法,因此准实验研究设计的方法在许多方面与真实验有相同之处,常用的准实验设计方法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修补法准实验设计等五种。

(一)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这种准实验设计方法通常应用的情况就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与分配被试。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准实验设计方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始就不相等时,进行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的比较,实验程序安排如表7-6所示:表7-6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程序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⑴进行前测就是用于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与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

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能进行该种准实验研究。

⑵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对R3与R4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而非简单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就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例6-1] 某一课题要研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步:选取实验对象。

为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在某个年级中选择两个现成的整班参加实验。

为了保证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物理学习的原始水平相似,对该年级所有的班进行前测以检测起始水平,从中选出两个水平接近的整班参加研究,保证选出的两个班在物理学习上总体水平相同或相近。

然后从中随机确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接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同时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按照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方式进行学习。

第二步:经过同一进度的教学活动后,同时对两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进行后测。

实验和准实验研究

实验和准实验研究

图式命题系统可帮助研究者弄清楚,某个实验设计的精确性质与假设前提
实验和准实验研究
9.5 实验性研究中的技巧
9.5.1 所提研究实例的技巧:实验性研究的设置、处理和测量
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其实验单元的设置、自变量的处理方法(变化的标准) 以及实验结果的测量方法均有所不同。(辐射冷却/雇佣决定 两个研究的不同设置)
实验和准实验研究
9.4 图式实验性研究设计
建筑设计过程 实验性研究设计
{R=随机指派} {X=实验处理} {O=对因变量的观察 (包括实验前和实验后)} 辐射散热问题 绘图:说明一个设计构思的独特性质 编码系统:用图表表达实验性研究设计的特殊细节 O{只有观察,之前没有任何处理} X1 O {处理1,然后进行观察} X2 O {处理2,然后进行观察} X3 O {处理3,然后进行观察}
实验性研究:由于其处理方法与实验方案的性质,其实验组各组间比较是随意的(随机性高) 在实验性研究中,随机制定是基于不同变量组间的可比性 准实验性研究:由于伦理或者时间的原因,其比较不能随意指派和安排
对相关因素的控制水平
没有完全随机地将实验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当中
表1 实验性研究与准实验性研究的区别
9.3 实验性研究与准实验性研究的区别: 区别在于为实验或控制组选择任务单元的方法方面
两者的本质,简单来说可看作是将各实验组(不同自变量/实验条件的组)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得出其差异所在(实验结果/因变量)。
(差异:因自变量不同而引起的实验结果/因变量的不同,即为实验所探索的“规律/能够引起变化的程度”)
建筑物立面改造设计?在建筑学技术性最强癿领域内做出设计决定需要依赖广泛癿实验性研究?提高设计实践中癿建造技术也为设计与业机构不学术机构之间癿高效合作不知识转化提供渠道实验和准实验研究优势劣势建立因果关系癿潜力某种现象产生癿内在规律提供可进行探索癿可能性将复杂癿因果现实简化为偶然癿或自变量现实情况尤其是社会文化现象癿结果是由多方面癿因素共同作用下癿复杂结果能将结果普遍化到别癿情境或现象中因果关系内在规律癿总结过度普遍化误用到丌同民族性别人群中由于自变量癿非完全涵盖特殊情况下癿实用性丌足能控制实验设计癿各个方面保证因果特性仅让不实验目癿有关癿自变量产生变化对控制癿过分强调所产生道德问题非人性化97实验性研究的优势与劣势实验是所有研究设计策略中最为独特的一个表2实验性研究的优势与劣势实验和准实验研究97实验性研究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实验方法和其他方法的力量也许是避免缺点并发挥优点的最好方法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它与实验研究相似,但缺少了对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

在准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选择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但无法确认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

准实验研究经常被用于研究那些不能随机分组的情况,例如观察疾病治疗效果、教育干预效果等。

它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因果关系的初步证据,但无法得出绝对的结论。

在准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的差异。

实验组接受某种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没有接受该措施。

研究者会观察和记录两组在某些变量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是否与干预措施有关。

准实验研究的一个主要限制是:无法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

因为没有随机分组,所以研究者无法控制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

这意味着,尽管有某种程度上的因果关系,但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变量导致结果差异。

为了减少这种限制,准实验研究通常会使用一些统计方法来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

例如,回归分析可以用来调整其他变量的影响,以更准确地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使用配对设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类似特征的个体进行匹配,以减少其他变量的影响。

总体而言,准实验研究是一种可以用于获得初步研究结果的方
法。

虽然无法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但通过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对于那些难以进行随机分组的情况,准实验研究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因果关系的重要信息。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概述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概述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概述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概述引言: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是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两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其他变量来确定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本文将概述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的定义、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研究的定义、步骤和注意事项:1. 定义: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一切可能影响独立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其他变量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某种处理,而对照组不接受处理。

2. 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并制定实验假设。

(2)策划实验设计,包括选择实验因素、测量方法和样本。

(3)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4)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即介绍所要研究的变量)。

(5)收集数据,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6)解释结果并讨论结论。

3. 注意事项:(1)随机分组:通过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有效控制可能干扰结果的个体差异。

(2)控制外部变量:保持除独立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他变量恒定,以确保所观察到的效果是因为实验因素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变量的干预。

(3)样本代表性:确保实验样本能够代表整个人群,从而推广实验结果并进行外部效度检验。

(4)隐瞒实验目的:有时,在实验开始时,不披露实验目的,以避免受试者主观影响实验结果。

(5)伦理问题:考虑到实验可能给受试者带来的影响,需要尊重伦理原则并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二、准实验研究的定义、步骤和注意事项:1. 定义:准实验研究是一种类似于实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但与实验研究不同,准实验研究中无法对变量进行随机分配。

2. 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并制定研究假设。

(2)选择适当的准实验研究设计,比如前后测设计或非等价组设计。

(3)选择研究样本。

(4)介入或操作独立变量。

(5)测量或观察因变量。

(6)进行数据分析。

(7)解释结果并讨论结论。

3. 注意事项:(1)组间差异:准实验研究在确定因果关系时需要格外小心,因为不随机分配可能导致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初始差异。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基于Blog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验研究时间:2010-05-20 20:49来源:未知作者:麦田守望者点击: 181次摘要: 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以2006年5月参加河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Blog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log支持教师“记录和反思”、“隐性知识显性化”、“形成学习共同体”及满足教师“被理解、尊重、认同、欣赏”的内在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Blog;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引言美国学者R.D.维默尔(R.D.Wimmer)和J.R. 多米尼克 (J.R.Dominick) 针对网络媒介研究提出的四阶段模式。

他们认为,在第一阶段,研究者的兴趣通常指向媒介本身,提出的问题包括:这种媒介是什么?它怎样工作?它与其它媒介的区别?它的成本是多少?第二阶段,随着这种媒介的发展和普及,研究者开始关注媒介使用和使用者,提出的问题是:谁在使用该媒介?如何使用?第三阶段主要研究媒介的影响力,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这种媒介如何影响社会文化、民主进程、大众生活?它是否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对它的使用是否有消极影响?第四阶段,研究者的注意力在于提出对媒介及其发展有解释力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上,提出的问题包括新媒介的结构和内容[1]。

Blog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媒介,我们对它的研究已经走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研究被指向第三阶段,就是Blog的影响力问题,在这个重要指向的引导下,笔者研究并关注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它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育生活,及其对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影响,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Blog对一线教师最深层次的影响又是什么?而对以上问题已有的研究表现为浅尝辄止、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实证性,这是本课题深入研究的初衷。

准实验研究方法___下载_经济金融网_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64页PPT

准实验研究方法___下载_经济金融网_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64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准实验研究方法___下载_经济金融网 _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