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年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合集下载

(统编版)2020年中考政治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

(统编版)2020年中考政治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

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中考政治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中考政治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

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的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的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的初中政治必考知识“核心”、“中心”类1.美好道德的核心:诚实。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关键”类1.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优良的意志品质。

2.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对。

3.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4.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关键:尊重理解。

5.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目的”、“目标”类1.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奋斗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4.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

5.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初一政治知识要点扬起自信的风帆1. 自信有哪些表现?表现:①思想上相信我能行;②行为上表现我能行;③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2. 做人为什么要自信?(或者问:自信的人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要扬起自信的风帆?)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有助于成功;②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的到达胜利的终点。

3. 如何做自信的人?(如何唱响自信之歌?)(1)正确评价自己,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

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第二专题经济建设

中考政治时事热点第二专题经济建设

第二专题经济建设【知识链接】1、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国际社会必须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世界各国要消除贫困,共同致力于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

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

各国要共同遵循国际法律规则,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共同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P139-1423、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我国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在国际社会中履行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4、青少年青少年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要学会接纳多元文化,要学会关心,学会爱。

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

5、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之一。

利:①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②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弊:①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

②各国在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时,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要获取同样的利益,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三政治经济建设知识点

初三政治经济建设知识点

三、经济建设(一)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发展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或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

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

③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④.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

⑤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所以,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2)青少年应关注国家发展: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准备将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4、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开启的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4)改革的作用: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实践证明, 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问题:我国为什么改革?(3)+(4)5、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有效形式: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初三思想政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点

初三思想政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点

初三思想政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点初三思想政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三思想政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两次影响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即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的两次高潮,即1917-1923年形成的欧洲革命浪潮,1945-1959年形成的欧亚革命浪潮。

4.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奥、台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即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前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后一个任务,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7.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即和平与发展。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制定依据、出发点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内容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 C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下列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B

A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B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保证
国家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 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 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③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注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生产力是一条根本途径!
2、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四项基本原则(内容) ①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意义、重要性)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 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处理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是硬道理
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
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意义: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 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 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 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江泽民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 一切。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 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 发展。

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9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9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受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的内容:①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②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④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

⑤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

在我国,凡是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对于我们的努力,国家和社会将会以一定的方式予以承认。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这是《中华人民某某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之一。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一般而言,对同一个人来说,权利就是权利,义务就是义务,一项权利不能同时又是义务。

但教育是个例外。

权利使我们可以放弃的合法利益。

对青少年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放弃。

教育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受教育仅仅作为权利,而必须把它同时作为义务。

①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某某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3、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

部编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核心必背知识点一、经济建设的常用表述语: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5.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6.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新发展理念。

7.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8.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

9.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关于政治建设的常用表述语:1.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中国。

4.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7.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8.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三、关于文化建设的常用表述语:1.坚定文化自信。

2.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3.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常用表达: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5.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7.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8.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9.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2017年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170303138

2017年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8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170303138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重要性: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依法治国目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主体:广大人民依法治国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前提:有法可依依法治国中心环节:有法必依依法治国关键: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

3、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①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②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

中考政治核心考点01经济建设(发展):①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发展是第一要务。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当前一切的中心工作、首要工作(摆在首位)。

⑤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02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X国之X①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⑤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不能写成“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0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不能写成“同时、同步、同等”)04科技、教育、创新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05民主与法治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不是监督权,另外注意监督权是权利不是义务)②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不能说“扩大XX权利范围”)③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间接管理国家、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不是人大代表)⑤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⑥依法行政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

(注意选择题青少年不能立法、执法等)⑦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础)。

初三政治经济建设知识点

初三政治经济建设知识点

三、经济建设(一)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发展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或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

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

③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④.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

⑤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所以,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2)青少年应关注国家发展: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准备将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4、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开启的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4)改革的作用: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实践证明, 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问题:我国为什么改革?(3)+(4)5、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有效形式: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中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专题四 政治、经济、文化 新人教

中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专题四 政治、经济、文化 新人教

专题四:政治、经济、文化政治部分1、伟大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内容: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改革开放和思想基本原则。

2、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党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行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3、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在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意义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②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③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5、四项基本原则内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考点21、发展人民民主1、我国人民是如何实现当家作主的?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ƒ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根据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思想品德各课笔记

思想品德各课笔记

第一课我的祖国我为你自豪一.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一)幅员辽阔的秀美山河P2-3 (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P5-6★(三)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1.主要内容P7.1.4-5: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2.含义P8.1.5-7:是指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不同时期的内涵:a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P9,1,1-2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P9,1,2-34.意义作用:(1)自古以来民族精神就激励每一个中国人昂扬向上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二.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百年巨变(时间,领导人,巨变实质)P10—11(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党成立后的三次历史性变革P11.3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2. 党成立后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变化的内容P12.1(整段)(六方面)★3.百年巨变的结论P12.2(整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以热爱祖国为荣:(一)★爱国主义:1.含义P13.2.1-3: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联系在一起。

2.内容(五方面)P13,3,5-133.作用: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2017中考政治知识点:基本路线

2017中考政治知识点:基本路线

2017 中考政治知识点:基本路线2017中考政治知识点:基本路线中考政治考点:基本路线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来源则,坚持改革开放,独自自主,艰辛创业,为把我国成为兴盛、民主、文明、和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一其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为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盛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加速经济发展,鼎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③加强综合国力、改良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 ; ④稳固、完美社会主义制度,充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离不开发展 ; ⑤保持社会稳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 ⑥提升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 ; ⑦达成祖国一致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也离不开发展。

⑧发展是我国目前解决全部问题的重点。

6.为何要进行改革 ?( 改革的必需性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详细制度还不可熟、不完美,存在着体系上的各种缺点,②克制了劳动者的踊跃性和创建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掉了应有的活力,③阻挡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只有经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阻碍。

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 、如何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意义。

)经过改革,⑴完美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活力和活力,⑵极大地调换了广大人民民众的踊跃性、主动性和创建性,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美和发展 ;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为何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一定走向世界。

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

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中考考点梳理1.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的重要性)1、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①城乡市场非常繁荣。

②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

③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显著。

2、我国的社会巨大变化: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人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已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举例:①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

②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绿色消费。

③原来人们一般住平房,现在多是楼房。

④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

⑤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余钱用于各类投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3、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表现: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②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③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已建设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④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举例:①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并获金牌第一;②神舟六号、七号发射成功;③青藏铁路全线贯通;④嫦娥一号探月成功;⑤研制大飞机。

4、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哪些?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5、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表现: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6、旅游休闲走进人们的生活并迅速发展,反映了:①人们的休闲方式发生了变化。

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7、我们国家和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

8、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机遇:(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2)促进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9、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原因、表现、主要机构:原因: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表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

主要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

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国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投资总额的时候80%,贸易额超过世界的一半,技术转让达到1/3,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和各区域性集团之间,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影响着全球化进程。

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影响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例1】(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政治)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其根本途径是A.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步伐 B.坚持农村经济优先发展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答案】C考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决根本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部分内容要求识记。

【举一反三】(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金华卷))观察下边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C.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D.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2、图中信息启示我们,“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①改革经济体制,追求高速发展②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协调发展③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④坚持科教兴国,推进创新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2.D考点:我国经济发展3、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威海市公立医院改革总体部署,从2015年10月9日开始,威海市中心医院作为市属三甲综合医院,取消西药和中成药药品加成政策,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每年可为患者节省3000多万元的药费负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

这一举措①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②能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③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④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生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题文中国家采取的惠民措施,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其中②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国家重视民生问题的意义类型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例2】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在我国现阶段,要解决这三大难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A、改革开放B、以人为本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D、艰苦奋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故应选C。

考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民生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而归根结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做题时,要结合教材知识答题。

【举一反三】1.“收入增加理财忙,住房宽敞心头亮;秀美山川建家园,交通发达道路畅;餐桌品种难认全,轿车进家已寻常;终身学习教育热,通信便捷新式样”。

上述百姓生活的写照,说明了我国A.已进入了全面的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B.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C.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D.已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C考点:对共和国的巨变的认识和理解。

2.“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①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正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应选D。

考点:保障和改善民生3.有人对我国人们生活饮食内容的变化总结了这样三句话:“上世纪80年代,有啥吃啥;90年代,想啥吃啥;现在,咋科学咋吃。

”这形象地说明了我国()A.已经实现了现代化B.已经全面实现小康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答案】C考点:我国经济的发展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兴国之要 D.活力源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