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

合集下载

(完整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完整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2.1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负压容器类型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4kPa(30mmHg)负压。

2.4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2.5温度计:分度为0.5℃。

2.6其它:玻璃板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按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

试样数量不少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最少试样数量(g)37.5 400026.5 250019.0 200013.2、16.0 15009.5 10004.75 5003.1.2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打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用锤打碎,防止集料破碎。

当试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

3.1.3负压容器标定方法将B、C类负压容器装满25℃±0.5℃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3.1.4采用A类容器时,将容器全部浸入25℃±0.5℃的恒温水槽中,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mi)。

3.1.5将负压容器干燥,编号称取其质量。

3.2试验步骤3.2.1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n,试样质量应不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数值。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采用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2.1天平: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T0711-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为便于抽真空时观察气泡情况,负压容器至少有一面透明或者采用透明的密封盖。

表T0711-1 负压容器类型类型容器附属设备A 耐压玻璃,塑料或金属制的罐,容积大于2000mL有密封盖,接真空胶管,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B容积大于2000mL的真空容量瓶带胶皮塞,接真空胶管,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C4000mL耐压真空器皿或干燥器带胶皮塞,接真空胶管,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真空表、调压装置、压力表及干燥或积水装置等组成。

2.3.1真空泵应使负压容器内产生3.7kPa±0.3kPa(27.5mmHg±2.5mmHg)负压;真空表分度值不得大于2kPa。

2.3.2调压装置应具备过压调节功能,以保持负压容器的负压稳定在要求范围内,同吋还应具有卸除真空压力的功能。

2.3.3压力表应经过标定,能够测定0~4kKa(0~30mmHg)负压。

当采用水银压力表时分度值1mmHg,示值误差为2mmHg;非水银压力表分度值0.1kPa,示值误差为0.2kPa。

压力表不得直接与真空装置连接,应单独与负压容器相接。

2.3.4采用干燥或积水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负压容器内的水分进入真空泵内。

2.4振动装置:试验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开启或关闭。

2.5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公式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公式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最大理论密度的计算公式
一、公式
1、沥青混合料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密度)*100%,单位%
2、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VMA*100%,单位%
3、矿料间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矿料合成毛体积密度)*(矿料质量百分比/100)]*100%,单位%
4、最大理论密度=100/[(100/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沥青用量/沥青25℃的密度)],单位g/mm3
二、计算方法
1、用A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1)计算。

γt=ma/(ma-(m1-m2)) 式中:γt-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Ma-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g;m1-负压容器在25℃水中的质量,g;m2--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在25℃水中的质量,g;
2、采用B、C类容器作负压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γτ=ma/(ma+mb-mc)式中:mb-装满25℃水的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mc-25℃时试样、水与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
3、沥青混合料25℃时的理论最大密度按式(3)计算。

ρτ=γτ×ρω式中:ρ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g/cm3; ρω--25℃
时水的密度,0.9971g/cm3。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

沥青混合料的一些基本概念

沥青混合料的一些基本概念

2、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 部闭口孔隙之和)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质量,又称 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几乎不吸水的 密实试件)。
3、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 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 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质量,由 表干法、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 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 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沥青部分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 的百分率,以VA表示。 5、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 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自 身内部已被沥青封闭的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 百分率,以VV表示。
半开级 配
沥青 稳定 碎石 —
公称 最大 粒径 (mm )
最大 粒径 (mm )
37.5
53.0

ATB-30

ATPB-30

31.5
37.5
粗粒式
AC-25 AC-20 ATB-25 — — — — — 3~6 — SMA-20 SMA-16 SMA-13 SMA-10 — 3~4 — ATPB-25 — — — — — >18 — AM-20 AM-16 AM-13 AM-10 AM-5 6~12 26.5 19.0 16.0 13.2 9.5 4.75 — 31.5 26.5 19.0 16.0 13.2 9.5 —
VMA VV VA

(a) (b)
f VMA 1 P s 100 sb
(3)新规范的计算公式-即Superpave的计算公式(b)
19
3、沥青饱和度(VFA) (1)定义:按照试验规程定义总有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3
2 试验部分
2.1 原材料
2.1.1 沥青 采用泸州中海油 AH-70#沥青,其技术指标如表 1: 表 1 沥青技术指标测定结果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100g,5s)/0.1mm 延度(15/5℃,5cm/min)/cm 软化点 TR&B/℃ 密度/g/cm3 2.1.2 石料和矿粉 集料采用新都碎石,填料采用都江堰矿粉,其密度如下表: 规范指标 AH-70 60-80 ≥100 ≥46 —— 66.5 >150 47.8 1.006 试验结果
0. 48 2
0.6
C值
0.4 0.2 0.0 0 0.5 1
1. 33 8
1.5
1. 87 1
2
2.5
3
3.5
4
4.5
合成矿料吸水率(%)
由此可知,当 C 值采用 0.8 时,吸水率为 0.482;当 C 值采用 0.6 时,吸水率为 1.338; 当 C 值采用 0.5 时,吸水率为 1.871。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 0.5 左右,C 值取 0.8 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 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 C 值取 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 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 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对非改性沥青混合料,宜以预估的最佳油石比拌和两组混合料,采用真空法实测最大 理论相对密度,取平均值。然后反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公式如下: γse =
5
由表 3 可知, 真空实测法所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平行试验的标准差小 (小于 0.001) , 变异性也小(小于 0.004) ,由此可见,真空实测法所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复现性好,其 结果理论上认为是准确的。这必须建立在严格按照规程试验,如混合料必须分散仔细。 由表 4 可知,有效相对密度法和真空法所得结果比较接近,而且在表观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和毛体积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之间,由此可见,采用有效相对密度法所得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也能准确地反映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地真实性,也就是说,不管是非改性沥青还 是改性沥青,采用有效相对密度法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可行的。采用溶剂法所得结果 误差很大,有的结果甚至大于理论最大表观相对密度,说明采用溶剂法很难准确反映混合 料的真实情况,认为因素影响较大,这是由于混合料的沥青膜很容易遭到溶剂的破坏,试 验时不容易掌握,造成结果偏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用油量将偏高,容易造成泛油。我 们再来看看它们对配合比最佳油石比大小的影响,有效密度法和真空法所得结果接近 4.6%,比表观理论相对密度和溶剂法所得最佳油石比小 0.2%, 比毛体积理论最大相对密 度所得最佳油石比大 0.4%,由此可见,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差距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考虑 集料对沥青的吸收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可知,在设计沥青配合比时,可以根据真空法和有效密度计算法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来检验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真实性。

新旧规程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的对比

新旧规程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的对比

统 一 采 用 负压 标 准 . 同时 对 试验 步骤 中的 细 节进 行 了修 订 ,增加 了修 正试 验 。通 过 对 新 旧规 程 的对 比分 析 ,有 助 于 更好 地 测
量 沥 青 混合 料 理 论 最 大 相 对 密度 。
关 键 词 :沥 青 混合 料 ;理 论 最 大相 对 密度 ;规 程 ;对 比
11 采 用干燥 或积 水装 置 .4 .
原 规 程 中真 空 负 压 装 置 由真 空 泵及 水 银 压 力 计 ( 真空 表 ) 成 ;新 规程 中真 空负压 装置 由真 空 或 组 泵 、真空表 、调 压装 置 、压 力表 及干燥 或 积水装 置 等组 成 。
采 用干 燥或 积水装 置 主要是 为 了防止负 压 容器 内 的水 分进 入真 空泵 内 。
c_i tD ti & pl tn标准解读与应用 r r I re 1n A p a l 。 n ra en e 0 ii c0
苗 宏 亮
( 水 公 路 工 程 总公 司 ,河 北 衡 水 0 3 0 ) 衡 5 0 0
摘 要 : 关 于 沥青 混 合 料 理 论 最 大 相 对 密 度 的 测 定 , 由于 原 规 程 中对 于 真 空 度 的 要 求 不 合 理 ,新规 程取 消 了真 空 度 标 准 ,
c ie o e p o me s r h h o e ia x mu r l tv e iy o s hatmit e b te . rtr nsh l st a u e t e t e r tc lma i m ea ie d nst fa p l i xur e tr Ke r :a ph l mi t r ;t e r tc x mum ea i e d n i ;c ie o ;c n r s y wo ds s at x u e h o e ia ma i l r ltv e st rt r n o ta t y i

JTJ_052-2000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JTJ_052-2000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density of bitumen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t/m3 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 of bitumen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

2.1.3 针人度penetration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沥青试样的深度,以0. lmm 表示。

2.1.4 针人度指数penetration index一种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人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人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

2.1.5 延度ductility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 表示。

2.1.6 软化点(环与球法)softening point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表示。

2.1.7 沥青的溶解度solubility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loss on heating沥青试样在内径55mm.深35mm 的盛样皿中,在163℃温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 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flash point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二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试样温度,以C 表示。

盛样器对粘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法)。

2·l·10.弗拉斯脆点fraass breaking point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试样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被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表示。

2.1-11 沥青的组分分析analysis for broad chemical compositionof bitumen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验证

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验证

通过将采用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计算的改性沥青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与真空法、溶剂法实测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针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由真空法、溶剂法实测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空隙率偏小,易造成泛油;而由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计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较好的体现了集料开口空隙对沥青的吸附状况,但是这种结果毕竟是计算出来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实测的方法去验证此结果。

下面我们以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石安改扩建 KJ6 标路面工程中面层 AC-20C 沥青混合料为例,去做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验证。

一、仪具技术要求:1、筒状铁质容器,容量不小于5L 。

2、刻度尺,精确至0.1cm。

3、搅棒。

4、烘箱。

5、15Kg 电子天平,精确至0.5g。

二、材料技术要求:1、SBS I-D 改性沥青2、规定级配集料三、方法与步骤 :1、称量筒状容器质量6384.0g,内径 20.0cm,有效高度 20.0cm称量搅棒质量 113.5g。

2、准备集料3000.0g 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注入热沥青,直至没过集料 2-3cm,称量容器、混合料和搅棒的总质量为 12042.5g,将容器放进烘箱,温度调至165℃,保温 30 分钟,取出容器,搅拌 30 秒,再将容器放入烘箱,如此重复 2-3 次,将混合料内空气全部排出。

3、将容器室温放置至完全冷却,测量容器内沥青距顶端h1。

4、计算该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V 沥青 =(12042.5-6384.0-3000.0-113.5)/ γ×γb rV 集料 =(20-8.6)×20×20×π/4-V 沥青γse=3000.0/V 集料×γr按上式计算改性沥青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100+P )/(100/γ P /γ)t a se+ a b式中:γ ―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seγb―25℃时沥青的相对密度 1.030;γt―计算沥青混合料对应油石比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r―25℃时水的相对密度0.9971;Pa―该沥青混合料的对应的油石比 4.4%5、计算得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t=2.530因为我们的目的是用实测方法验证计算得出的结果,所以我们用由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计算的改性沥青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做一下对比:热料仓5#仓4#仓3#仓2#仓1#仓备注表观相对 2.715 2.715 2.717 2.727 2.679 矿粉表观密度密度为毛体积相 2.693 2.691 2.691 2.681 2.679 2.677 对密度比例( %)13.025.023.07.0 25.07.0 根据上表,我们能得出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2.687 与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2.705。

浸渍法与规范法测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对比分析

浸渍法与规范法测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对比分析

| 工程前沿 | Engineering Frontiers·6·2020年第21期浸渍法与规范法测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对比分析殷卫永,李 豪,常迅夫,毛海臻,尚康宁(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文章介绍了沥青浸渍法在沥青混合料集料有效相对密度和理论最大密度测定中的应用,并与现行规范方法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检验现场渗水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测试得到的集料混合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比采用现行规范法得到的集料混合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整体偏小,偏差在0.02~0.04;试件空隙率偏小0.7%~1.4%。

沥青浸渍法的测试结果更符合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实际情况。

关键词:沥青浸渍法;现行规范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21-0006-03作者简介:殷卫永,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以及现场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指标,确定空隙率需要用到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而矿料有效相对密度又是计算确定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的关键指标。

目前,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真空法实测的方法确定基质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

但真空法试验过程中,存在缺陷的集料其表面沥青膜容易破裂,导致部分水分穿过沥青膜进入集料内部,使试验结果出现偏差[1-2]。

试验中表现为整个试验过程持续有气泡冒出,有时抽真空1h 之后还有部分气泡冒出。

此外,沥青混合料往往难以充分散开,导致混合料内部包裹部分气泡,同样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因此,通过准确测量不同粒径规格集料或集料混合料的有效相对密度,然后结合混合料油石比、沥青密度等参数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能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混合料的实际情况。

而现行规范中通过集料吸水率等参数进行计算确定的集料混合料有效相对密度是一种模糊性计算方法,沥青吸收系数的计算带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用其计算的集料有效相对密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3-4]。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1.确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方法根据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确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方法有计算法和实测法。

1.1 计算法我们知道,要计算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只要确定集料的有效体积就可以了,而要确定集料的有效体积的关键就在于集料开口空隙对沥青吸收的多少,它取决于集料的开口空隙、吸水性、沥青的流动性、用量以及拌合的温度、时间等。

比如集料的开口空隙比较大,就能使沥青比较容易地进入开口空隙,使得集料的有效体积变小,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增大。

那自然就会引入了一个系数,以表示集料吸收沥青的多少。

这个系数是由美国SHRP 最早提出的,称为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它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 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 ωx =(sbγ1–sa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由沥青浸渍密度反算得到的不同吸水率的C 值,见下图:由此可知,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及应用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及应用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及应用摘要:采用不同试验方法对3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最大理论密度研究。

结果表明,浸渍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与真空法测得的试验结果非常接近:Superpave加权法确定的视密度与毛体积密度加权值为0.4时,计算的最大理论密度与真空法测得的试验结果非常接近,但权值的确定相对繁琐,建议采用浸渍法确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

关键词:最大理论密度;沥青混合料;浸渍密度;加权密度;真空试验法;压实度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可以采用计算法, 也可以采用实测法。

其中计算法确定集料的密度又分为采用集料毛体积密度计算、集料视密度计算和毛视均值计算3种方法:而实测法主要包括溶剂法和真空法。

实测法所得数据较为准确,但事实上,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施工现场对设计或现场空隙率的控制,一直采用计算法。

如何选择一种方法使所确定的理论最大密度与压实后混合料理想状态的情况更为吻合, 成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优劣的关键。

测定集料视密度时, 集料体积不包括开孔孔隙体积。

因此,在沥青混合料中,只有集料孔隙全部为沥青所占据,或集料本来就无孔隙时,采用集料视密度才是合理的。

但事实上, 沥青不可能像,水一样全部吸入孔隙,而只能有部分孔隙吸入沥青。

因此,以集料视密度计算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将偏大。

我国和美国都规定了在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时集料的密度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

而测定毛体积密度时,则完全包括开口孔隙体积,该法否认了沥青会被集料的孔隙吸收,与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实际状况不符合, 由此计算的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将偏小。

而采用视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均值来计算, 虽然相对而言会更接近实际理论最大密度, 但仍不能真实反映集料开口孔隙被沥青浸渍的实际情况, 会因集料的吸水率、沥青对集料开口孔隙浸渍的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偏差。

因此, 在计算集料的密度时, 其合理值应介于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之间。

因此,有必要对集料密度的测定方法及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力争找到一种合理的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测定计算方法。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与压实度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与压实度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与压实度标准摘要:简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与压实度对沥青路面质量评价的影响,文中列举了若干工程实例,说明实际工程中的压实度标准可以高于规范的规定值。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密度压实度一、前言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需要满足大量交通高速、安全、舒适地通行,因此,所用的沥青路面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优良的平整度。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首先应从原材料和混合料的级配上加以选择,再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而在配合比的设计中,确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尤为关键。

二、沥青混合料密度1.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是指没有孔隙的或没有空气的理想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它是确定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依据,也是确定沥青混凝土现场压实度(以空隙率表示)的依据。

目前有2种方法用于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密度:一是真空法;二是溶剂法。

最常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矿料经过烘干与热沥青一起在少于1min时间里拌成混合料。

因此在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可能处于两种极端状态,一种是沥青不能溶入矿料颗粒的开口孔隙中,则矿料以其毛体积出现在沥青混合料中,这种情况下,计算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

一种是矿料颗粒的开口孔隙全部被沥青充满,则矿料颗粒带着被其吸收的沥青在混合料中占有体积,也就是矿料以其体积(即扣除开口孔隙的体积)出现在沥青混合料中,这种情况下,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时,应该采用矿料颗粒的表观相对密度。

而实际上,混合料中的集料常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即吸收了部分沥青,或沥青进入部分开口空隙中。

在不同情况下,沥青占有多少开口孔隙是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在计算沥青矿料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时,对非改性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在成型马歇尔试件的同时,用真空法实测各组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当只对其中一组油石比测定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时,可按式(1-1)或(1-2)计算其他不同油石比(沥青用量)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对该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宜按式(1-1)或(1-2)计算各个不同沥青用量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
ma ma + m b −m c
试样在 25℃水中理 最大理论密 度 (g/cm3) 论最大密度 测值 ρt=rt×ρw (g/cm3)
A 类: rt =
ma m a -( m 2 - m1 )
1 C类 型 2
2308
4431
5830
2.539
2.531 2.535
2251
4433
5800
2.546
装满 25℃ 水的 负压 容器 质量 mb (g)
试样、 试样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水、 负 压容 器总 质量 mc (g) B、C 类:rt =
ma ma + m b −m c
试样在 25℃水中理 最大理论密 度 (g/cm3) 论最大密度 测值 ρt=rt×ρw (g/cm3)
A 类: rt =
ma m a -( m 2 - m1 )
沥青种类
70 号 A 级道路石油沥青
试 样 容器 类型 编 号
干燥 试样 在空 气中 质量 ma (g)
负压容 器在 25℃水 中质量 m1 (g)
负压容 器与试 样在 25℃水 中质量 m2 (g)
装满 25℃ 水的 负压 容器 质量 mb (g)
试样、 试样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水、 负 压容 器总 质量 mc (g) B、C 类:rt =
盐都区郭猛镇郭西线工程项目 单 日 规 标 号 期 程 准 2011.7.9
合同号 试 试 试 复 验 验 验 核 环 设 人 人 境 备 员 员
编号 试表 2-23 室内
最大理论密度仪、静水天平
JTJ052-2000/T0711-1993 JTG F40-2004
试样描述 沥青混合料类型
良好 AC-16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2.1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负压容器类型类型容器附属设备A耐压玻璃、塑料或金属制的罐,容积大于1000ml 有密封盖,接真空胶管,与真空泵连接B 容积大于1000ml的真空容量瓶带胶皮塞,接真空胶管,与真空泵连接C 4000ml耐压真空干燥带胶皮塞,放气阀,接真空胶皮管与真空泵连接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4kPa(30mmHg)负压。

2.4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2.5温度计:分度为0.5℃。

2.6其它:玻璃板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按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

试样数量不少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最少试样数量(g)37.5 400026.5 250019.0 200013.2、16.0 15009.5 10004.75 5003.1.2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打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用锤打碎,防止集料破碎。

当试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

3.1.3负压容器标定方法将B、C类负压容器装满25℃±0.5℃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容 器类型
自检意 见 监理意 见
试验: 程师:
复核:试验室主任:来自试验监理工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码 共 页 试验表100 JTJO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程 (T0615-2000) 编号: 阳江至云浮高速公 广东省长大公 取样日 项目名称 路(阳光至阳春 施工单位 路工程有限公 期 段) 司 合同段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取样地点 进场单号 样 品 编 号 使用范围 样品名称 理论最大 干燥试 容器+水 容器+试样 试样温 相对密度 样质量 质量 +水质量 度 测 平 (g) (g) (g) (℃) 定 均 值 值 水温度(℃) 理论最大密度 (g/㎝3) 测定 值 A8合同段 监理单位 检验单位 广东华路交通 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单位 工程部位 桩号范围 试验日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