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华兹华斯
• 为反击诗集所遭攻击时写的序言以及再版时华兹 华斯写的序,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 言,在某种意义上比诗歌本身更为重要。 • 在《序言》里,华兹华斯主要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 • • •
一 二 三 四
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 关于诗歌的形式问题 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 对诗人的特殊才能做了解释。即诗人
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 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一 生平与创作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1770 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 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 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 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 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 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 瓦隆恋爱, 生有一女。与骚塞、柯勒律治并称为”湖 畔三诗人“。1843年,华兹华斯被授予 “桂冠诗人”称号。
• 《丁登寺赋》是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次大展示。 • (1)全诗一气呵成,流畅而又幽婉,无一点古典主义的 斧凿之痕。语言朴实自然,口语化的风格得到了集中体现。 • (2) 感情真挚自然。诗人敏锐的感觉与真挚的情感从娓 娓动听的诗句中自然流出。 • (3) 艺术形象感人。诗人出色的观察力使日常小事 • 和平凡景物化作感人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 (4)韵律轻盈活泼而具有流动感,突破了当时统治诗坛 的整齐、刻板的英雄双韵体。
• 总而言之,《抒情歌谣集》在理论上提出 了新的观点,在创作是显示了新的诗风格。 可以说,华兹华斯仅凭这宣告英国文学史 上一个新时代的一本诗集和一篇序言,他 的名字也足以永垂英国文学史册。
写于早春的诗句
•
华玆华斯
•
这是“我们共七个”中主人公同小女孩的对话,语言 通俗简洁,完全是日常生活的对话,作者反复的引导 小女孩说你们一共只有五个,而小女孩执意把两个死 去的姐弟加在一起说我们一共是七个。作者表面上是 在让小女孩承认他们是五个,而实际上则表达出对小 女孩这种观念的认同。诗歌中饱含了作者对生与死的 思考,渗透了浓厚的生命意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 尊重和对灵魂永存的美好向往,富有哲理。从这里我 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朴实并不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障 碍,当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思索附着进去的 时候,它们就会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尤其是诗歌的最 后一节,以小女孩固执的坚持结尾,旨意绵长,真是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在重新审视华兹 华斯的诗歌语言时,会发现质朴而有文是它的最大的 特点。
《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
柯勒律治 华玆华斯
《抒情歌谣集》
1798年与柯勒律治将各自的诗歌合为一集,其中主要作 品为华玆华斯所作。
《抒情歌谣集》对英国文学史的贡献: 一 它摆脱了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 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 时文坛的英雄双韵体。 二 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 于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的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遭遇到不幸和贫困 无告者的境遇),抒发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 界的现代诗风。 三 在形式上,摒弃了英雄双韵体。
• 第三阶段(后期创作阶段):
华兹华斯自己诗才的迅速退化 1815年之后他基本上没有重要作品问世; 1835年之后则几乎不再发表作品。这期间值得一提的作品 也许是他以古代神话为题材的《雷阿德迈亚》和《戴翁》两首 诗, 以及他原计划写的总名为《隐者》的哲理长诗的第二部分《漫 游》 (第一部分就是《序曲》)。 《漫游》于1814年出版, 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上说,都远不及《序曲》。
华兹华斯文档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华兹华斯的诗作以对自然、人性和人类存在的深入思考而为人称道。
本文将介绍华兹华斯的生平事迹、主要诗作以及他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贡献。
生平事迹华兹华斯于1770年4月7日出生在英国的克姆布里亚郡。
他是五个孩子中的第二个,父亲约翰·华兹华斯是一个律师。
在他8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也在一年后去世。
作为孤儿,华兹华斯和他的姐姐都由一个长辈照料。
尽管生活经历不太平静,华兹华斯在华兹华斯教区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在那里学习了古典文学和英国文学,以及一些拉丁文和希腊文。
这些学习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与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1787年,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探索自然和神秘主义的主题,并展现出对亚当·斯密和波普的经济学和哲学思想的兴趣。
在这段时间里,他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华兹华斯的生活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是他的妹妹多洛塔,他们之间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她是华兹华斯的灵感之源。
第二个是他的朋友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他们一起创作了《含苞欲放的艾伦河的朝圣者颂》等著名诗歌作品。
主要诗作华兹华斯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性思考为主要题材,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感悟。
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作品。
《咏柳树》这首诗是华兹华斯最早的作品之一,写给了他的姐姐多洛塔。
诗中描述了柳树在自然中的优美和力量,展示了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柳树,你流动的绿色,你是那么的柔软和坚韧,你伸展着叶子,为了世界带来生命。
我静静地站在你的旁边,感受你的力量和美丽。
你让我体验到了自然的奇迹,也让我思考人类的存在。
柳树啊,你是多么令人着迷,你在我的心中永远绽放着。
《思乡》这首诗反映了华兹华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在城市生活中感到了孤独和迷失,渴望回到家乡的山水之间。
华兹华斯
•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生于 律师之家,1783年他的父 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 父照管,妹妹多萝西 (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 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 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 作伴。
诗人生平
•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 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 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 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 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 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 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正在走投无路时, 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 900英镑。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 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 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写作条件。
• “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他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 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从拥护法国革命变 成反对,于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 以梦境为归宿。两人的诗歌合集,题名《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 《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 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 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 主义诗歌的宣言。 • 他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主张诗人“选用人们 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 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 “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 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 谊和爱”。 • 此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描写 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 理思维。完成于1805年、发表于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 有代表性的作品。 • 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后佳作不多, 到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然而纵观他 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品
华兹华斯
LOGO 外国文学史
孤独的收割人
她唱什么 谁能告诉我? 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 是把遥远的不幸诉说? 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 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 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 昨天经受过 明天又将重逢?
LOGO 外国文学史
孤独的收割人
姑娘唱什么 我猜不着 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 只见她一面唱一面干活 弯腰挥镰 操劳不休…… 我凝神不动 听她歌唱 然后 当我登上了山岗 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 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
LOGO 外国文学史
小组成员:
包栢川、张颖、 孙林、周方圆、 廖珠玉、李小松、邹璐
Makபைடு நூலகம்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LOGO 外国文学史
早期创作(1770年——1795年) 《黄昏信步》 《景物素描》 中期创作(1796年——1807年) 1802年至1807年是华兹 华斯创作颇丰的时期 诗集《抒情歌谣集》、长诗《 序曲》、《孤独的收割者》、《 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不 朽颂》) 后期创作(1807年——1850年) 《雷阿德迈亚》、《戴翁》、 《漫游》
看 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请你站住 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LOGO 外国文学史
孤独的收割人
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 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 在沙漠中的绿荫间 抚慰过疲惫的旅客 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 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 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 打破过大海的寂寥
L7.2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其他文献引述
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7.2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其他文献引述:一、华兹华斯论诗歌语言的日常性这本集子里很少把抽象观念比拟作人,这种用以增高风格而使之高于散文的拟人法,我完全加以摒弃。
我的目的是模仿,并且在可能范围内,采用人们日常的语言;拟人法的确不是这种语言的自然的货常有的部分。
拟人法事实上只是偶然由于热情的激发而产生的辞藻,我曾经把它当作这样的辞藻来使用;但是我反对把它当作某种特权所享有的一种自己的语言。
我时常都是全神贯注地考察我的题材;所以,我希望这些诗里没有虚假的描写,而且我表现思想都是使用适合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的文字。
这样的尝试必然会获得一些东西,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好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情合理。
然而要这样做,我就必须丢掉许多历来认为是诗人们应该继承的词句和辞藻。
我又认为最好是把自己进一步拘束起来,禁止使用许多的词句,虽然它们本身是很适合而且优美的,可是被劣等诗人愚蠢地滥用以后,使人十分讨厌,任何联想的艺术都无法压倒它们。
我以为很容易向读者证明,不仅每首好诗的很大部分,甚至那种最高贵的诗的很大部分,除了韵律以外,它们与好散文的语言是没有区别的,而且最好的诗中最有趣味的部分的语言也完全是那写得很好的散文的语言。
韵文和散文都是用同一的器官说话,而且都向着同一的器官说话,两者的本体可以说是同一个东西,感动力也很相似,差不多是同样的,甚至是毫无差别;诗的眼泪,“并不是天使的眼泪”,而是人们自然的眼泪;诗并不拥有天上的流动于诸神血管中的灵液,足以使自己的生命汁液于散文的判然不同;人们的同样的血液在两者之间的血管里循环着。
这本集子里的诗所用的语言,是尽可能地从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中选择出来的。
这种选择,只要是出于真正的兴趣和情感,自身就形成一种最初想象不到的特点,并且会使文章完全免掉日常生活的庸俗和鄙陋。
华兹华斯简介
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与技巧
诗歌技巧丰富多样,运用了寓言、象征、隐喻等多种手法
• 诗歌如《世界的最后一位修道士》等,运用了寓言、象征等手法,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命
运
• 通过多种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诗歌如《孤独的割麦女》等,语言质朴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和人生的美丽和悲剧
04
华兹华斯的影响与地位
华兹华斯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被誉为“英国诗歌的奠基人”,对英国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深要
的推动作用
• 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探索,为英国诗
• 与柯勒律治、骚塞等人共同创建了
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歌艺术的探索更加执着
• 《世界的最后一位修道士》等诗歌,
• 《咏蝉》等诗歌,通过对自然生物的
运用了寓言、象征等手法,探讨了人类
描绘,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对生
社会的本质和命运
命的感悟
• 《露西》等诗歌,通过对个人情感和
• 《批评杂烩》等论文,对诗歌创作和
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
欣赏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 结识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巨匠,如柯勒律治、骚塞等
毕业后曾在法国游历,体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对法国大革命的理念产生共鸣,开始思考人类社会的本质和价值观
• 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化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华兹华斯的学术与职业生涯
1795年回到英国,开始律师生涯
• 在伦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生活稳定
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强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1、继承与发展华兹华斯不仅继承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柯勒律治、布朗宁等人的思想传统,而且还继承了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在英国流行过的感伤主义文学传统。
他认为诗人要有创造力,作品要写得“新奇、朴素、真诚”,反对“繁琐的风格”。
这些都是当时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美学原则。
华兹华斯受到启蒙主义影响后,从18世纪初起即大力从事诗歌创作,前后共写了60多首诗。
华兹华斯第一次将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盛行于英国的这种浪漫主义诗歌形式称为“玄学诗”或“纯粹的诗”。
但他后来又认为十六世纪中叶以后的英国诗歌也可以叫做“玄学诗”,因为当时英国诗歌已摆脱了启蒙主义文学的束缚,他的《抒情歌谣集》就体现出玄学派的风格。
2、学习古代,师法自然总之,华兹华斯是一位既深受启蒙主义影响,同时又博采众长的英国诗人。
他提倡“古典主义”的自然清新、高度技巧和简洁精练的语言,这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他提倡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写出“新奇、朴素、真诚”的作品。
他要求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激情,但又要求诗人表达时,必须谨慎地运用语言。
他认为“理智不能阐释一切,不足以作诗”,诗人应该对所写的东西负责。
3、强调音乐的作用,宣扬天才论在艺术观上,华兹华斯追求古朴、清新、自然的风格,反对矫揉造作,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一门很精细微妙的技艺,对作者的语言掌握要求非常严格。
为此,华兹华斯曾向大诗人柯尔律治学习,并且改变了英国诗歌一贯的音节整齐划一的风格,强调声音的效果,但要求每个字发音铿锵有力,因为“好的诗必须像一座塔那样屹立”。
这种主张虽然未被柯尔律治接受,但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诗歌理论中有其代表性。
4、赞赏莎士比亚在诗歌创作上,华兹华斯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认为他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在《抒情歌谣集》中,华兹华斯还写有一首题为《英雄生平》的十四行诗。
这首诗赞颂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诗中这样说:“美丽的言辞,已不再适用;诗中必须含有热情的光彩,深刻的思想;想象力应当扩大。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及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诗歌主题通常与自然景观、人类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华兹华斯的生平、作品特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华兹华斯于1770年出生在英国北部的湖区,他的童年在自然环境中度过,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早期诗集《随笔在风景中》(Lyrical Ballads)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完成,被视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之作。
华兹华斯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类心灵的思考。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认为自然是人类心灵自由和灵感的源泉。
他尤其关注平凡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诗歌中,使其普遍化和共鸣力加强。
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他注重使用平易近人的词汇和句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常常以叙事的形式展示,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传达更广泛的主题。
他的诗歌风格也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常常通过强烈的意象和感官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华兹华斯的作品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启发了无数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如约翰·济慈(John Keats)和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华兹华斯的关注点和表现手法也在现代诗歌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对自然、人类内心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之,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类心灵的热爱和思考。
他的创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兹华斯的诗歌仍然具有今天的生命力,继续激发着诗人们对自然和人类内心的思考和表达。
威廉华兹华斯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威廉华兹华斯的生平及主要作品(1770~1850)Wordsworth,William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
8岁丧母。
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
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
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
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
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
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
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
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
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
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
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
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
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
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他的作品还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
1.华兹华斯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
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在法国亲身领略了大革命的风暴。
1783年其父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
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
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
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
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
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
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
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创作的条件。
后来她也成为了诗人。
一直与他作伴,终身未嫁。
2. 《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抒情歌谣集》。
但其中柯勒律治的诗仅有四首较短的诗和一篇长诗《老水手行》。
诗集中除了第一首(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和最后一首(即《丁登寺》)外,并未包括两人最优秀的作品。
然而,历史证明,正是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关于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主题的研究
关于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主题的研究摘要: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 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 他的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
然而由于受前苏联文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华兹华斯在中国一直被等同于消极的浪漫主义诗人遭到批判。
本文拟从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主题入手, 论证其哲学思想的深刻性, 力求还这位伟大诗人以本来面目。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自然; 浪漫主义诗人一早在上个世纪初期, 随着浪漫主义的涌入, 华兹华斯在中国文坛上就产生过较大影响。
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前苏联文学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于英国文学的贡献在我国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和肯定。
华兹华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早年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自1813 年起到1842 年, 他被任命为印花税票发行官, 年薪五百镑。
1843 年他继骚塞之后当选为每年可以领取三百镑年薪的桂冠诗人, 直到1850 年在他刚满80 周岁时逝世。
正因为他的这种毫无凄风苦雨、荣辱浮沉的经历和他那恬静幽雅的田园家宅, 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将他描述为消极浪漫派诗人,“他对待革命和革命所引起的制度是采取英国旧宗法制大地主的尺度来衡量, 他竭力反对启蒙时代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倾向, 企图去确立想象力的威严, 仿佛想象力单独能够从显示生活的沉重枷锁中解放人类⋯⋯华兹华斯诗中的人物是想逃避现实的人物。
华兹华斯诗歌是清教徒式的温柔和对农村生活的愚直的歌颂。
这种把古老的资本主义以前的农民理想化, 就是反动的、消极的浪漫主义的表现。
”①但是今天, 当我们对华兹华斯及其诗歌进行再度审视时,我们会发现, 这种划分方式未免过于简单化了。
从表面上看,华兹华斯是一位风景诗人, 他诗歌中所描绘的风景无所不至,山川大泽、花鸟草木, 都给人一种安谧恬静之感, 然而, 从更深一个层次去审视, 他的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一种“自然观”: 诗人相信拯救人类灵魂需要一种神秘力量, 这种神秘力量蕴藏于大自然中。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华兹华斯(1770— 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与“湖畔派”诗人、拜伦齐名。
由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被人们尊称为“英国文学之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序曲》、《抒情歌谣集》、《夜曲》和《抒情诗》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抒情诗。
他的创作受到后期浪漫主义的影响,发展了长诗这种体裁形式。
华兹华斯一生创作极丰,但在他的著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抒情长诗《抒情歌谣集》,它代表着华兹华斯的创作成就,其中的《序曲》是英国诗歌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1、华兹华斯自幼天赋很高,他曾被誉为“未来的一代大诗人”。
他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现实中获得真实感受。
华兹华斯的才能和热情都非常突出,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总能以诗的语言加以记录。
华兹华斯的长诗不多,仅三首。
这些长诗创作年代比较早,描写的事物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他的抒情诗主要是反映自己的精神生活,探索人性及人生的意义,思想深邃,感情充沛,给人以美感。
1、2、华兹华斯是西方第一个全力以赴地进行诗歌革新的诗人,他认为诗歌应该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而不应该过多的考虑用词是否优美,表达是否准确,他用美好的词汇创造美丽的意境,使诗歌接近纯粹的美学目标。
3、华兹华斯的作品大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清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一股浓厚的泥土芳香。
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上,他打破了旧格律的束缚,创造出新的美的形式。
他认为诗歌创作应是一种享受,应是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必太注重形式,要把诗歌写得有如音乐那样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4、华兹华斯的长诗《L AGAINS》,是欧洲第一部象征主义长诗。
该诗采用短小的诗行组成,全诗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由一系列平凡无奇的人物名字串联起来。
全诗用暗示、象征、寓意和通感手法写成,具有神秘和梦幻色彩,而且感情色彩浓烈。
《西方文学理论》 文献资料 7.第七章 浪漫主义文论 L7.2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其他文献引述
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7.2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其他文献引述:一、华兹华斯论诗歌语言的日常性这本集子里很少把抽象观念比较作人,这种用以增高风格而使之高于散文的拟人法,我完全加以摒弃。
我的目的是模仿,并且在可能范围内,采用人们日常的语言;拟人法确实不是这种语言的自然的货常有的局部。
拟人法事实上只是偶然由于热情的激发而产生的辞藻,我曾经把它当作这样的辞藻来使用;但是我反对把它当作某种特权所享有的一种自己的语言。
我时常都是全神贯注地考察我的题材;所以,我希望这些诗里没有虚假的描写,而且我表现思想都是使用适合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的文字。
这样的尝试必然会获得一些东西,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好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情合理。
然而要这样做,我就必须丢掉许多历来认为是诗人们应该继承的词句和辞藻。
我又认为最好是把自己进一步拘束起来,禁止使用许多的词句,虽然它们本身是很适合而且优美的,可是被劣等诗人愚蠢地滥用以后,使人十分讨厌,任何联想的艺术都无法压倒它们。
我以为很容易向读者证明,不仅每首好诗的很大局部,甚至那种最高贵的诗的很大局部,除了韵律以外,它们与好散文的语言是没有区别的,而且最好的诗中最有趣味的局部的语言也完全是那写得很好的散文的语言。
韵文和散文都是用同一的器官说话,而且都向着同一的器官说话,两者的本体可以说是同一个东西,感动力也很相似,差不多是同样的,甚至是毫无差异;诗的眼泪,“并不是天使的眼泪〞,而是人们自然的眼泪;诗并不拥有天上的流动于诸神血管中的灵液,足以使自己的生命汁液于散文的判然不同;人们的同样的血液在两者之间的血管里循环着。
这本集子里的诗所用的语言,是尽可能地从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中选择出来的。
这种选择,只要是出于真正的兴趣和情感,自身就形成一种最初想象不到的特点,并且会使文章完全免掉日常生活的庸俗和鄙陋。
外国文学文献综述
外国文学文献综述第一篇:外国文学文献综述一、关于荷马《伊利亚特》的研究综述研究综述《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记》,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成口头史诗,因此它通常和《奥德塞》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此作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于公元前6世纪。
西方学者对它的研究较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曾表言立说。
在我国,《伊利亚特》于20世纪20年代引起人们的关注。
1924年1月,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最早介绍《伊利亚特》。
此后,文坛出现《伊利亚特》的复述本,如开明书店出版的《伊利亚特的故事》(谢六逸译)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依利亚德》(高歌译)等。
现有傅东华译本、罗念生和王焕生合译本、陈中梅译本等。
一、关于史诗的思想内容《伊利亚特》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不少评论文章从文本出发,对此作了多侧面的研究。
如邓启龙的《读荷马史诗》一文指出,《伊利亚特》的思想内容包括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对理想英雄的歌颂、对劳动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流露等。
《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张世君的《论〈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唐四艳的《〈伊利亚特〉战争观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石昭贤的《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和王阳的《荷马的眼光:一个特例》等文章均谈及史诗描写的古希腊时期的战争。
他们认为,《伊利亚特》是世界文学中有关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它在精美的神话外衣的掩盖下,反映了迈锡尼文化后期发生的特洛亚战争。
史诗对于参战的双方都热情歌颂,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但刘连青在《〈伊利亚特〉的道德意识——兼谈荷马对战争双方的态度》一文中认为,荷马偏爱于希腊联军而憎恶于特洛亚方面,当然他的爱憎是通过场面和情节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的。
刘连青等人的文章还涉及了《伊利亚特》中其他方面的思想内容。
刘文认为,从家庭和夫妻关系上体现的道德意识是这部史诗中“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
”潘一禾的《爱欲和文明的冲突——荷马笔下的帕里斯与海伦》一文从独特的视野出发,指出《伊利亚特》中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荷马不仅通过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等民族英雄的功勋战绩,高歌国家的荣誉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而且在对帕里斯和海伦爱情的悉心描述中,咏叹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真挚恋情。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华兹华斯作品及生平介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华兹华斯作品及生平介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给**位考生整理了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华兹华斯作品及生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ﻭ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华兹华斯生平ﻭ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旅行,在亲身领略大的风暴.1783年其父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住在布卢瓦。
他对怀有热情,认为这场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仍对充满热情。
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
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
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义的宿愿.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创作的条件。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华兹华斯的创作生涯1798年9月至1799年春,华兹华斯同多萝西去德国小住,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短诗《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
1802年10月,华兹华斯和相识多年的玛丽·郝金生。
这段时间,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
1803年华兹华斯游苏格兰,写了《孤独的收割人》。
1807年他出版了两卷本诗集,这部诗集的出版,总结了从1797至1807年他创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塞(Robert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ets)。
他们也是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作家。
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华兹华斯诗歌研究综述
华兹华斯诗歌研究综述
陆梅华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8(000)019
【摘要】该文综述了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在近十年来国内的评论和研究,指出学者们主要从生态批评、诗学、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比较研究等方面研究华兹华斯的诗歌。
文章揭示了华兹华斯诗歌的研究现状和特点,以及未来研究的空间。
【总页数】3页(P172-173)
【作者】陆梅华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柳州5456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王维诗歌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画意探究 [J], 郎琴芳;彭娜娜
2.外国诗歌课堂教学探析--以华兹华斯和庞德诗歌为例 [J], 张永义
3.图形/背景理论与汉英诗歌语言对比研究--以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歌为例 [J], 李瑶琴;于善志
4.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自然诗歌生态话语分析 --以华兹华斯诗歌《水仙》为例[J], 江逸
5.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自然诗歌生态话语分析
——以华兹华斯诗歌《水仙》为例 [J], 江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创文献综述
原创《鹿跳泉》和《古舟子咏》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献综述自《鹿跳泉》和《古舟子咏》问世以来,出现了许多关于这两部著作的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
梅真和王诺两位学者,在《论华海的生态诗》一文中认为,生态诗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同时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诗歌。
文中提到,西方浪漫注意时代诞生了许多生态诗歌,华兹华斯的《鹿跳泉》是杰出代表之一;另外一篇重要作品便是被誉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生态寓言”的长诗——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
而西方对生态诗歌的研究和批评也是从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批评开始的。
《从对抗到和谐的诗意回归——<古舟子咏>: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是另一篇对《古舟子咏》的重要研究作品。
这篇作品由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蝴本标发表于《外国语文》。
作者通过详细剖析诗歌的内容,阐述了柯尔律治的创作意图,即原初主题是反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首先展示了人与自然曾经的对立给人类所带来的毁灭性再难,暗示了人类只有热爱自然,热爱他人,才能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获得自我拯救的途径。
作者最后认为,“自然”不管就其本身还是与“真理”的关系而言,都是相当复杂的。
柯尔律治在《古舟子咏》中给一个普通的航海题材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元素,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宇宙和谐论”。
从这篇文章中,笔者认识到,作为浪漫主义作品的优秀代表,《古舟子咏》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关于《古舟子咏》,在英国史重要作品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简明英国文学史》)中,作者Andrew Sanders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说,这首诗以航海发现的形式展开,不加夸张又富于比喻。
诗歌采用了天主教徒的信仰和仪式作为整个故事的框架,但古舟子又发现了一连串生命相互依存的意义。
其感悟的真理超出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一种对宇宙和谐的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当我们在品读诗歌时,经常想要找出诗人写作的目的,想要知道他的思想,兴趣,一切的一切。
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在诗人们当中,有太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找出这些对于学习诗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比李白和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的修辞特色。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常常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界的文化领袖。
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在向往自由、寻仙问道的同时又渴望济世救民。
他有一种很强烈的“入世”思想,但又不想被俗世所束缚。
政治上的不如意让他转而热爱自然,远离政治争斗,创造了一大批光辉灿烂、传承千古的华美篇章。
华兹华斯被称为“桂冠诗人。
他自小的经历造就了一颗自然纯朴、充满童真的心。
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他便在自然和过去中寻找希望。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都写出了许多自然诗歌,但是方法各异。
尽管他们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多相似性,但由于社会背景以及生存年代的差异性,两人不同的表现风格还是显而易见的。
对二者各自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他们的对比研究却鲜少见到。
由着这种想法以及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本文诞生了。
本文主要从修辞美学方面解释二者诗歌的特点,并总结出二者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通过对二者诗歌研究的综述,可以得知这两位世界著名的诗人在中外诗坛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对中西自然诗歌发展的研究使大家能以开阔的眼界将二者的诗歌放在一个大环境中来分析、研究它们在山水诗歌史上与众不同的特点。
本文运用的诗歌修辞理论,虽然是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著作,但笔者希望它可以运用在外国诗歌中。
分析部分主要是从字词、句子、篇章、修辞以及文体方面对诗歌修辞特点进行分析。
在表现他们诗歌艺术特色方面,修辞起了很大作用。
通过对诗歌修辞美学效果的研究,可以发现李白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他们都热衷于使用自然、平实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他们都希望能够在自然中寻得栖息之所。
但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李白更喜欢使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和描述恢弘大气的场景,而华兹华斯则善于运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色。
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于二者相似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社会背景所造成的。
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对比研究_朱凌奕露茜”组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组诗具有浪漫主义诗歌奇妙的想象和高度的热情,同时又以其晦涩难解的意象和含混对立的主题成为华兹华斯研究中的一道难题。
本文从华兹华斯的自然主义诗学观念出发,根据组诗各个诗篇之间的联系,深刻分析了“露茜”这个形象,揭示了组诗所蕴涵的自然神论观念。
华兹华斯的“自然之子”:“露茜”组诗。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显楷华兹华斯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因其经常讴歌自然而被誉为自然诗人。
但在英文中,“自然”一词有很多层意思,而不同的评论家据此便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华兹华斯。
本文将从“自然”这词的一种含义出发,希望借助生态主义来重新分析华兹华斯的诗歌,从中审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就这样_我们浮躁思想打搅着自然的安详_张莹浪漫主义是在十八和十九世纪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注重于丰富的想象力、理想主义和感情上的多愁善感。
浪漫主义是一场艺术、文学和理智情感综合于一体的运动,它起源于十八世纪下半期的欧洲,并在工业革命时期得以流行。
一方面,在文化启蒙时期,浪漫主义反对封建贵族的社会和政治规范;另一方面,它也反对自然的科学合理化。
这两方面的特点在视觉艺术、音乐和文学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雪莱的不落俗套的生涯和坚决的理想主义,加之其强烈的反对传统的态度,使他在自己的一生之中贯彻反传统的概念和成为对现实社会强烈讽刺的代表。
本论文从雪莱对历史、社会构成和平均地权等反方面的热忱,来表现其积极地浪漫主义。
和雪莱来比较,华兹华斯的态度趋向于消极方面,他主张个人主义、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两个人进行比较,把华兹华斯和雪莱作为十八和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从浪漫主义角度对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对比研究,文章首先从浪漫主义角度入手进行介绍,从中读者可以得知浪漫主义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然后把这两个浪漫主义的代表进行相同问题的不同态度做比较。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是在十八世纪末把浪漫主义推向大众的两个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代表作为《抒情歌谣集》。
华兹华斯在自然方面,被广大的读者所崇拜,他能深入事物的深处,给予读者自然生活的真谛。
平凡生活是华兹华斯诗歌文学中唯一的兴趣,并且,他把平凡人的快乐和伤悲作为他文学的主题,他总是给予痛苦中的劳苦大众以同情。
华兹华斯是一个念旧的诗人,对于他来说,生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华兹华斯的简单纯朴和天然去雕饰造就的他在诗歌方面的纯洁和深远,这是其他诗人不能相比的。
他认为:诗,来自于宁静中的情感收集。
华兹华斯没有使用现代诗歌中所流行的“形”和“法”的写作方法,他注重情景交融,认为平常人的言行都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原材料。
华兹华斯的代表作有:《抒情歌谣集》(1798)、《露茜组诗》(1799)、《十四行诗》(1802)、《序曲》(1850)等。
众所周知,雪莱是英语抒情诗人中的代表之一,他的著名诗选有:《西风颂》、《致云雀》等,然而,雪莱的主要作品是长幻想诗,其中包括《阿拉斯托耳》、《伊斯兰的反叛》、《星际之门》和未完成的《生命的凯旋》等。
通过对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对比研究,读者可以了解到两位诗人对十八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我们所关心的一些主题所持有的态度。
从浪漫主义角度对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对比研究_李清晨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是英国和中国田园诗歌史上最杰出的田园诗人。
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对大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崇拜,并且都将它们作为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华兹华斯以其自然诗歌闻名并被冠以“讴歌自然的诗人”的称号。
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刻而广泛。
他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读者能感受到他笔下的自然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对华兹华斯来说,大自然不仅仅是山川河流、森林湖泊,它包含着更加深刻的价值理念和哲学思想。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
在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之后,陶渊明最终选择远离世俗的喧嚣,归隐宁静而淳朴的田园生活。
他享受并热爱这种隐居的生活,并且创造了大量的讴歌大自然以及赞美乡村生活的诗歌。
尽管华兹华斯与陶渊明来自不同的时代与国家,但两个人都提倡回归自然以净化和升华人们的心灵。
这种相似之处也使得本论文具备了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本论文通过对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歌的细致全面的比较,试图从不同方面探究二人的诗作异同。
除此之外,作者也努力探索二人诗歌创作异同的根本原因。
作者真诚地希望这种比较研究可以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微薄贡献。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田园诗歌比较研究_王春秀阿诺德认为华兹华斯位进英国诗史前三甲,仅次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领袖,华兹华斯又被认为是英国现代诗歌强势的开山鼻祖。
他不仅以其天才的诗作屹立文坛百年常青,也以其鲜明的文学批评引领一代风气。
尤其是诗人在意识,情感,诗歌三者之间的精妙平衡至今无出其右者。
布鲁姆曾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某类传统一直从荷马延续到歌德,但另一类传统却是从华兹华斯开始,它不断发轫,从未中断,诸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或其它任何你能说出名字的文学浪潮都无法将其淹没。
”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论证一位诗坛巨擘的飘忽意识和情感嬗变远非易事。
本文以原初创伤为核心索引,探寻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内涵。
通过对诗人生平,诗歌文本,历史文献等的综合解读,剖析原初创伤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从而接近这位“现代诗人原型”的精神本质。
绪论部分除了文献梳理和论文框架介绍外,提出全文的核心概念原初创伤及其在华氏作品中的存在表现。
该概念借托了意大利心理学家罗伯托·阿塞吉奥里(Roberto Assagioli 1888-1974)创立的精神综合学说的理论资源,及其追随者们,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曼(John Firman 1945-2008)对其学说的推进发展。
弗曼认为原初创伤是“我-自我”移情关系断裂后个体生命所面临的非存在威胁。
从人的生存现实而言,原初创伤无处不在,是人类生命进程中难以摆脱的宿命。
在这一框架下,本文认为死亡作为原初创伤的终极存在,将非存在的威胁转为现实中的灭亡,造成“我-自我”移情关系的终久断裂,其对人的精神打击应是最为沉重,创伤程度也最为深刻;同时本文也受弗洛伊德荣格、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维特根斯坦等思想的启迪。
在此基础上,本文界定华兹华斯的原初创伤最初形成于他父母早逝的童年,父母双亡对华兹华斯年幼心灵的打击造成其生命中“我-自我”移情关系的断裂缺失,由此引发诗人对生命本体存在的困顿苦痛。
华兹华斯一生是依托诗歌艺术对主体与自我关系断裂之痛进行修复和救赎。
华兹华斯诗歌中原初创伤的剖析_叶蔚华兹华斯是继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最伟大的英国诗人。
两百年来,关于他的诗歌作品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到各个领域。
在生态领域方面,学者们有人探析他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有人探析他作品中的精神生态学思想,有人探析他作品中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但却少有人探析他作品中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通过分析华兹华斯作品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保护自然的倡导、对整体观的拥护,本文旨在尝试性地梳理华兹华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即反对人类在自然中统治者的地位,拥护自然界成员及其自然本身的存在权利以及倡导从整体主义视角看问题。
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万物包括人类共存于这一整体之中,人要从生态整体利益出发看待问题,一切以维护生态整体利益为重,维护整个自然系统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这种观点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利奥波德反对人类在土地中的征服者地位,强调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物种及其自然本身都有其存在的权力,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人应通过对土地的热爱建立起一种对土地的伦理,从而从整体利益出发看问题,一切以维护生态整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为道德标准。
因此,本文认为华兹华斯还是一位关注生态整体利益的伟大诗人。
从奥尔多利奥波德生态整体主义看华兹华斯诗歌威廉·华兹华斯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代表诗人之一。
他的《<抒情歌谣集>1800 年序言》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开启了新的文学传统。
华兹华斯的诗歌以其特殊魅力,在西方诗坛上历久弥新,作为上承莎士比亚、弥尔顿,下启雪莱、济慈、拜伦、艾略特等的转折性诗人,直至今日,他对诗坛的贡献仍被铭记。
自从1914 年第一首华兹华斯的诗歌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他的诗歌及诗学思想已在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译介和接受过程,期间由于译入语文化和社会语境的变迁,华兹华斯在中国的遭遇几经起伏,过程跌宕,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