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展望

合集下载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趋势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趋势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趋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基本原理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由Knoll, 德国的von Ardenne和美国的Zworykin,Hillier等人确立。

扫描电镜的研究在英国剑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Charles Oatley博士学位的一系列项目中复苏。

在剑桥大学的McMullan和Smith的早期研究之后,SEM的第一次产业应用在加拿大纸浆和造纸研究所实现。

不久之后,在美国的Westinghouse,SEM被应用于集成电路,并在英国和日本实现了扫描电镜的商业化。

截至目前,SEM及其他显微和微分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并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成像技术,表面形貌,成分衬度,电子通道花样(ECP),电子背散射花样(EBSP)。

Oatley描述了SEM早期历史和直至其第一次商业化的发展状况。

第一台商业SEM在英国和日本制造。

SEM的历史也被许多作者描述过。

商用SEM性能的提高和操作的简便已经很出色并有望继续进步。

Knoll用仪器得到了四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结果Fig.1:(i)他从固态多晶样品中得到了样品的吸收电流像Fig.2.(ii) 这张照片显示的晶粒间取向依赖衬度是由电子穿隧效应的对比差异引起的。

(iii)他测量了不同材料的二次电子(SE)加背散射电子(BSE)系数是入射电子能量E0的函数,并且证明当SE+BSE系数为1时,有第二个交叉点,此时E0约为1.5keV。

样品的充电最小化并且保持稳定。

(iv)根据一个早期关于定量电压衬度的译文,测量了束电子对非导电颗粒充电后颗粒的电势。

Figure 3 是由von Ardenne提出的产生二次电子的电子散射模型,模型表明初始束展宽;大角度散射;扩散;BSE逃逸以及每个阶段的二次电子激发。

他提出了两种高分辨率SE图像。

第一种(现在称为SE-I图像的详细讨论见Peters)E0等于数十电子伏,此时电子的穿透深度(几个微米)比二次电子的逃逸深度大很多倍(几个纳米)。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到物质的更小的细节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应用、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是一种利用扫描电子束与物体相互作用而获得形貌和微区组织信息的显微分析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将高能电子轰击样品表面,使其表面电子被激发,发射出大量的二次电子。

这些二次电子被探测器接收并转换成负电荷信号,在特定条件下被扫描成像。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和地质学等。

以下是该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材料科学:用于获取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表面性质等信息。

•生命科学:用于观察细胞、细胞器、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形态和结构。

•化学:用于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表面形貌、结构的变化以及材料结构的演化过程等。

•地质学:用于研究各种矿物、岩石和地层等,以了解地质演化过程。

发展历程1950年,发明了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但它只能用于真空环境下的样品。

1956年,Helmut Ruska和Max Knoll发明了扫描电子显微镜。

该技术能够在空气中观察样品,并获得更高的象素分辨率。

1965年, Hitachi公司普及了第一台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800。

自此以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今后,该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纳米材料和微细加工领域。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扫描电子显微镜将会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更加强大的工具。

结论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款横跨多个领域应用的重要科学工具,其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和地质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虽然该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随着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扫描电子显微镜将会越来越强大,为人们探索科学世界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显微镜市场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显微镜市场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显微镜市场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简介
本文旨在分析显微镜市场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指导相关
企业和个人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市场概况
目前,显微镜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成部分。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显微镜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
民币。

全球显微镜市场的主要销售地区包括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其中以北美地区为主要销售地区。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显微镜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场景也
越来越广泛。

下面是几个最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1.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改进和智能化的发展,显微镜也将逐渐实现数
字化和智能化,未来的显微镜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

2. 生物医药领域
显微镜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这个领域也正处
于迅速的发展之中。

目前,随着人们对生物医药领域的认识不断深入,显微镜在该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展。

3. 工业检测领域
显微镜在工业检测领域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在这个领域内市场
也十分巨大。

未来,这个领域的显微镜市场将会逐渐扩大,为显微
镜行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未来展望
未来,显微镜市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紧密围绕科技发展的
步伐,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研发出更为高效智能的显微镜产品,并
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们相信,未来的显微镜市场将会呈现出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电子显微镜原理以及成像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显微镜原理以及成像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显微镜原理以及成像技术发展趋势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来进行观察和研究微观结构的仪器。

相较于传统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节。

在本文中,将介绍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并探讨其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主要基于波粒二象性原理和电磁学原理。

根据波粒二象性原理,电子既具有粒子的特性,也具有波动的特性。

电子显微镜中,利用电磁透镜的原理来聚焦电子束,使其通过被观察物体后形成像。

电子束的聚焦是通过一系列的磁透镜实现的,这些磁透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控制电子束的聚焦效果。

电子显微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使电子束透过样品,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透镜进行成像,可以观察到样品内部的细节。

而扫描电子显微镜则通过以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测量扫描出的二次电子、反射电子等信号来得到样品表面的形貌和成分信息。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远高于光学显微镜,这是因为电子的波长比光的波长要短得多。

根据电子波长的计算公式λ = 12.3 / √U,其中λ为电子波长(nm),U为电子加速电压(kV),可见当加速电压增加时,电子波长减小,分辨率变得更高。

因此,透射电子显微镜通常使用高加速电压(通常为100-400 kV),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

与此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也可以通过调整电子束的参数,如聚焦电压、聚束电流和探测器的性能等,来获得不同分辨率的成像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显微镜的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的几个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成像:随着电子光学的进步,人们对于更高分辨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趋势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趋势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趋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基本原理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由Knoll, 德国的von Ardenne和美国的Zworykin,Hillier等人确立。

扫描电镜的研究在英国剑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Charles Oatley博士学位的一系列项目中复苏。

在剑桥大学的McMullan和Smith的早期研究之后,SEM的第一次产业应用在加拿大纸浆和造纸研究所实现。

不久之后,在美国的Westinghouse,SEM被应用于集成电路,并在英国和日本实现了扫描电镜的商业化。

截至目前,SEM及其他显微和微分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并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成像技术,表面形貌,成分衬度,电子通道花样(ECP),电子背散射花样(EBSP)。

Oatley描述了SEM早期历史和直至其第一次商业化的发展状况。

第一台商业SEM在英国和日本制造。

SEM的历史也被许多作者描述过。

商用SEM性能的提高和操作的简便已经很出色并有望继续进步。

Knoll用仪器得到了四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结果:(i)他从固态多晶样品中得到了样品的吸收电流像.(ii) 这张照片显示的晶粒间取向依赖衬度是由电子穿隧效应的对比差异引起的。

(iii)他测量了不同材料的二次电子(SE)加背散射电子(BSE)系数是入射电子能量E0的函数,并且证明当SE+BSE系数为1时,有第二个交叉点,此时E0约为。

样品的充电最小化并且保持稳定。

(iv)根据一个早期关于定量电压衬度的译文,测量了束电子对非导电颗粒充电后颗粒的电势。

Figure 3 是由von Ardenne提出的产生二次电子的电子散射模型,模型表明初始束展宽;大角度散射;扩散;BSE逃逸以及每个阶段的二次电子激发。

他提出了两种高分辨率SE图像。

第一种(现在称为SE-I图像的详细讨论见Peters)E0等于数十电子伏,此时电子的穿透深度(几个微米)比二次电子的逃逸深度大很多倍(几个纳米)。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电子显微镜是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利用电磁透镜聚焦产生图像的一种高分辨率图像分析技术。

电子显微镜一般分为两种类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材料科学、生物学、纳米技术、化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1.早期电子显微镜技术早期的电子显微镜由于仪器质量和电子束强度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分辨率很低,所能观察的样品也很有限。

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发明了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TEM可以通过薄片样品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对微观结构、晶体结构、原子排列等信息进行研究。

但是,其样品制备难度较高,测量过程也比较复杂。

SEM则能够观察到外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等信息,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切片,具有显微操作简单、成图容易、分辨率适中等优点。

因此,SEM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电子光学理论的发展通过电磁透镜使电子聚焦的原理是电子光学理论。

随着电子光学理论的发展,透镜数目增多、透镜质量提高、降低了畸变和散光的程度等新技术的出现,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得到了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已达到亚埃级,可以实现原子级分辨。

而且,高通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得图像采集速度大大提高,开启了电子显微镜的新篇章。

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前景1.材料科学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TEM和SEM等技术,可以对材料结构和性质进行观察和分析。

例如,在材料摄影领域,低倍SEM可以对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观察,高倍SEM可以对材料纹理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而TEM可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探究材料性质的基础。

EDS系统可以对样品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较常见的流行的应用领域有微解剖学、材料科学和地质学等方面。

2.生命科学当然,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

扫描电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扫描电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扫描电镜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材料科学是现代工程制造、能源开采、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而材料科学的发展又和材料微结构的研究密切相关。

如何对材料进行微观结构的观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材料性质和改善材料性能,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

在这方面,扫描电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中。

一、扫描电镜技术的介绍扫描电镜是利用电子束和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高分辨率图像的一种电子显微技术。

传统电子显微镜只能获得样品的透射像,对于观测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分布起不了作用。

而扫描电镜的电子束在扫描样品表面时,形成反射电子和散射电子,并采集这些电子的信号形成图像。

通过调节不同的电子束参数,扫描电镜能够获得材料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化学组成等详尽信息,对于材料微观结构的观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扫描电镜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可观测到极小尺寸的微观结构,并能够进行三维重建等进一步分析。

此外,扫描电镜技术还能够进行成分分析,并可通过扫描透射电镜、电子能谱等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应用于材料科学中的扫描电镜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形貌观测、微观结构分析和元素分析等。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例子:1.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质和表面光学性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扫描电镜技术可以观测到金属材料表面的成分分布和晶体形貌,并可以在不同倍数下观察到晶界、孔隙和裂纹等缺陷。

此外,扫描透射电镜与电子能谱等技术,还可以进行深入的晶体结构、原位变形以及局部应力和形貌的研究。

2. 纳米材料和表面涂层的成分分析传统的成分分析技术很难对于表面和微纳米结构进行准确分析,而扫描电镜技术通过搭载电子能谱和X射线能谱等技术,能够准确获取纳米结构和表面涂层的成分分布,并在不同区域进行区分。

此外,扫描电镜技术还可以通过原位实验,研究纳米结构的形变及变化规律等。

3. 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

2023年扫描探针显微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扫描探针显微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扫描探针显微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扫描探针显微镜是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可以对固体表面进行原子尺度的成像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市场。

本文将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概述扫描探针显微镜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表面形貌及其物理性质的超高分辨率仪器。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STM(扫描隧道显微镜)、AFM(扫描探针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几种类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

市场需求方面,扫描探针显微镜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科学、电子工程、化学等领域。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发展迅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二、市场现状扫描探针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增长较快。

2020年,全球扫描探针显微镜市场规模约为3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在市场竞争方面,国际上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如美国的Bruker、维修和日本的俄罗斯等。

国内的主要企业有天津科研仪器厂、上海纳分仪器等。

在应用领域方面,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生物科学领域的需求是最主要的,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市场前景扫描探针显微镜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其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求成像分辨率越来越高,同时也要求成像速度越来越快。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将会不断地改进和升级,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未来市场需求将从传统的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科学等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如能源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医疗健康领域等。

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也将不断降低,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总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在未来将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长期的发展。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电子显微镜(EM)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工具,它通过对样本进行高分辨率扫描,能够获得有关材料性质和结构的详细信息。

由于其卓越的分辨率和探测能力,EM在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EM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兴技术将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

1、传统电子显微镜技术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最早出现的EM类型,它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该技术使用电子束将样品透过一个薄层(通常是超薄金属层)进行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在不断提高,从1970年代的0.5nm提高到了现在的0.05nm左右。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最大缺点是需要研究的样品必须足够薄,这一点使得样品制备成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最大的困难。

另一种常见的传统电子显微镜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它可以在样品表面扫描电子束,然后利用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技术获得我们感兴趣的像。

SEM 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成像时间稍长一点。

2、近年来的新兴电子显微镜技术(a) 3D - EM3D-EM是一种非常新的EM技术,它能够将细胞结构的三维模型可视化。

通过对厚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3D-EM能够捕获样品的三维图像,同时保持高分辨率。

近年来,包括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已经开始使用3D-EM技术研究神经元、脑组织和其他细胞结构。

(b) 低温电子显微镜低温电子显微镜使用冷冻技术将样品冻结之后进行成像,这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它能够保持活体样品的形状和状态。

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特别是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c) 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可以拍摄静止和运动物体的EM技术。

通过快速扩散、捕捉和显影电子束,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能够非常精确地捕捉材料中的化学反应以及微观颗粒的动态变化。

这种技术在研究动态变化类研究中很有用。

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发展前景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具,它通过利用电子束而不是光线来观察样本,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大深度的图像。

自从电子显微镜技术被首次发明以来,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迅猛。

本文将探讨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物质科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科学家可以研究材料的组成、性质和行为。

电子显微镜可以分析和研究各种材料,包括金属、陶瓷、聚合物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并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指导。

在材料科学领域,电子显微镜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次,生物科学领域也是电子显微镜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在分辨率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而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电子显微镜可以揭示生物样本的更多细节和结构,对于研究细胞器、细胞分裂、细胞内物质交换等过程非常有帮助。

此外,电子显微镜在病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并进行治疗。

此外,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是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对于研究纳米尺度的物质行为,需要高分辨率的观察工具。

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纳米级别的空间分辨率,因此可以用于观察和研究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质。

这对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电子显微镜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

在能源科学领域,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研究能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例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设备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分析和观察污染物、颗粒物和微生物等,有助于了解它们的来源、分布和行为。

在化学工程领域,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总体而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涵盖了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纳米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和化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2024年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和医学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需求的增长,电子显微镜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电子显微镜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和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电子显微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稳步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子显微镜市场的价值将达到XX亿美元。

这主要归因于电子显微镜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应用领域1.生物学: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科学家们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等生物学特性。

2.材料科学: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材料缺陷,以及分析材料的成分和元素分布。

3.化学:电子显微镜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催化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方面。

它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原子尺度图像,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材料的功能特性。

4.医学:电子显微镜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细胞学、病理学和医学诊断等方面。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图像,帮助医生们识别病原体、观察组织细胞结构和诊断疾病。

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显微镜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 1. 高分辨率:新一代的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更高的解析度,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细节和微观结构。

2. 低温操作:一些电子显微镜已经实现了低温操作,可以在低于常温的环境中观察和研究材料的特性和行为。

3.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STEM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谱分析功能,使科学家们能够更详细地研究样品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4. 原位观察:一些电子显微镜可以实现原位观察,即观察和记录材料的变化和行为,例如化学反应过程和材料性能的变化。

主要厂商和市场竞争目前,电子显微镜市场主要由一些知名厂商主导,例如菲利普斯(FEI)、日本电子(JEOL)和台湾开发工业(TSMC)等。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物质进行高清晰度成像的一种现代高精技术,它在科学研究、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现状自电子显微镜诞生以来,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新的仪器设备的出现,促进了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传输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离子束显微镜等。

1、传输电子显微镜传输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的电子显微镜。

其原理与光学显微镜类似,但使用的是电子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高的成像清晰度,能够对细小颗粒和纳米级别的物质进行观察和研究。

同时,传输电子显微镜还可以进行原位实时观察和原子尺度成像,为物理化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手段。

2、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应用电子束成像的一种显微镜技术。

与传输电子显微镜不同的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反射电子成像,即通过扫描样品表面获得反射的电子图像,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维表面形貌。

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成像清晰度高、深度信息丰富、样品制备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材料领域的表面形貌以及微纳米结构分析、生物学研究及颗粒分析等。

3、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一种可以对样品进行高度分辨率成像的电子显微镜技术。

它工作原理类似于传输电子显微镜,但是采用的是透射电子成像。

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实现单原子尺度观察,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4、离子束显微镜离子束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离子束成像的显微镜技术。

它可以在样品表面刻制出微米级别的图形和结构,使其在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物质结构分析、纳米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自电子显微镜技术诞生以来,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技术进步,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成像质量也越来越好。

浅谈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史

浅谈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史

浅谈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史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1.早期的研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克鲁克斯(Thomas Crookes)首先提出了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概念。

他认为电子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种类似于光线透镜的效果,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放大。

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实现电子的聚焦和成像。

2.电子显微镜的初步研制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磁场和静电场来聚焦电子,并实现电子显微镜的初步研制。

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提出了利用磁透镜来聚焦电子的原理,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随后,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克诺尔(Max Knoll)和帕斯卡·约尔丹(Pascal Jordan)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3.电子显微镜的改进和发展在初步研制成功后,科学家们开始对电子显微镜进行不断改进和发展。

1931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于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荷兰物理学家弗里茨·凡·昂德霍弗(Frits van den Ende)对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成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4.现代电子显微镜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这一时期,科学家们发现了高分子薄膜作为衬底材料对提高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作用,这一发现被称为“薄膜技术”。

利用薄膜技术,科学家们成功研制出了现代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5.电子显微镜的应用拓展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不断拓展。

如今,电子显微镜已成为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工具。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及发展综述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及发展综述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及发展综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发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和成分的显微镜。

其原理基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通过加速电子并聚焦形成电子束,然后通过扫描线圈控制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的移动,利用样品表面与电子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来获取样品的形貌和成分信息。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最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热阴极发射电子,但存在发射不稳定、寿命短等问题。

随着冷阴极发射电子技术的发展,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也随着电子光学系统的改进而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几十纳米到目前的亚纳米甚至更小。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1. 材料科学领域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材料的组织、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研究。

这对于材料的研发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纳米材料和薄膜材料研究中更加突出。

2. 生物学领域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它可以观察细胞、细胞器、细菌等微观生物结构,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还可以用于病毒研究、药物纳米载体的观察等领域。

3. 医学领域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病理学和解剖学研究中。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类型和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还可以用于人体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的研究。

四、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有望达到亚埃级甚至更小。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展望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展望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展望1、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目前,使用最广的常规钨丝阴极扫描电镜的分辨本领已达 3.5nm左右,加速电压范围为0.2—30kV。

扫描电镜配备X射线能谱仪EDS后发展成分析扫描电镜,不仅比X射线波谱仪WDS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也可进行定性和无标样定量分析。

EDS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仪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与其融为一体。

但是,EDS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能量分辨率低,一般为129—155eV,以及Si(Li)晶体需在低温下使用(液氮冷却)等。

X射线波谱仪分辨率则高得多,通常为5—10eV,且可在室温下工作。

1972年起EDAX公司发展了一种ECON系列无窗口探测器,可满足分析超轻元素时的一些特殊需求,但Si(Li)晶体易受污染。

1987年Kevex 公司开发了能承受一个大气压力差的ATW超薄窗,避免了上述缺点,可以探测到B,C,N,O等超轻元素,为大量应用创造了条件。

目前,美国Kevex公司的Quantifier,Noran公司的Extreme,Link公司的Ultracool,EDAX公司的Sapphire等Si(Li)探测器都属于这种单窗口超轻元素探测器,分辨率为129eV,133eV等,探测范围扩展到了5B—92U。

为克服传统Si(Li)探测器需使用液氮冷却带来的不便,1989年Kevex公司推出了可不用液氮的Superdry探测器,Noran公司也生产了用温差电制冷的Freedom探测器(配有小型冷却循环水机),和压缩机制冷的Cryocooled探测器。

这两种探测器必须昼夜24小时通电,适合于无液氮供应的单位。

现在使用的大多还是改进的液氮冷却Si(Li)探测器,只需在实际工作时加入液氮冷却,平时不必维持液氮的供给。

最近发展起来的高纯锗Ge探测器,不仅提高了分辨率,而且扩大了探测的能量范围(从25keV扩展到100keV),特别适用于透射电镜:如Link的GEM型的分辨率已优于115eV(MnKα)和65eV(FKα),Noran的ExplorerGe探测器,探测范围可达100keV等。

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引言: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因此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和行为,准确表征其形貌和结构非常重要。

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作为一种强大的表征工具,逐渐成为纳米材料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本文将介绍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技术和在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一、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技术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是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利用电子和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收集信号,再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获得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的一种仪器。

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相比,HR-SEM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深度。

HR-SEM的主要部件包括电子光源、电子透镜、样品台、检测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

电子光源发射出高能电子束,经过电子透镜系统的聚焦和定位,然后通过样品台送到样品表面。

电子束与样品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多种信号,如二次电子、反射电子和散射电子。

这些信号被检测系统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图像处理,最终形成显微照片或图像。

二、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1. 表面形貌表征:HR-SEM能够提供纳米尺度下的表面形貌信息。

通过扫描样品表面,可以获得样品的三维形貌、纹理、凹凸和颗粒分布等信息。

这对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形貌控制、性能改进以及物理机理研究非常重要。

2. 结构分析:HR-SEM通过利用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可以探测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通过选取不同的检测信号,如反射电子和散射电子,可以获得纳米材料的晶面信息、晶体拓扑结构等。

3. 化学成分分析:HR-SEM结合能谱仪(EDS)可以进行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

EDS能够检测样品表面散射或发射的X射线,并通过能谱分析得到样品中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这对纳米材料的组成分析、掺杂和杂质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4. 界面和纳米结构研究:许多纳米材料在应用中依赖于其界面和纳米结构的特殊性质。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多模式和多功能:未来 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将具 备多种模式和功能,例 如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进 行成分分析、晶体结构 分析等。此外,还将开 发出更多的附属功能, 如样品制备、图像处理 和分析等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 不断发展,未来的扫描 电子显微镜将更加智能 化,具备自动调整参数 、自动聚焦、自动扫描 等功能。同时,还将引 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等技术,提高图像处理 和分析的自动化程度
高分辨率和高质量图像 :随着透射电镜等其他 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 率和图像质量也将得到 进一步提高。同时,新 的探测器和信号处理技 术也将被引入,以提高 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
高速扫描和实时成像: 为了更好地观察动态过 程和实时变化,扫描电 子显微镜的扫描速度将 得到提高,同时配备更 快的电子束扫描系统和 更灵敏的探测器,实现 高速扫描和实时成像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总之,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 一种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技 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信它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 越广泛
4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扫描电子显微镜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来将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 势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领域 需要对金属、陶瓷、聚合 物等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 行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 比度的图像,帮助研究人 员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 性能之间的关系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前景
总之,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电 子显微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它的应用领 域将会越来越广泛,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做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是现代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下面将介绍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初期发展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源于1930年代,当时,德国科学家Ernst Ruska首次设计了电子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中的光束。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这种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于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完善在电子显微镜技术初期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往往导致了成像的模糊和不清晰。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Ernst Ruska和Max Knoll发明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这种显微镜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对样品进行成像。

SEM的发明不仅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而且使得更大范围内的样品都可以被观察到。

在1957年,英国科学家Jane Henry发明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EM是通过以极高的速度射入样品的电子束来观察样品的微小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可以使人们观察到远低于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结构。

三、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观察深度和成像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1985年,日本科学家Akira Tonomura发明了称为选择电子束照明(SELIM)的技术,该技术可以使电子束的厚度变化,从而提高了成像质量。

2003年,美国科学家Gerd Binning和Heinrich Rohrer因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提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ST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方法,它可以使人们观察并检测样品表面上的原子和分子。

现在,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成为无机和有机材料研究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人们还研究出了新的技术和应用,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同步辐射版本(STEM),高角度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和透射电镜强制振动激光技术(TEM-VCF)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展望1、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目前,使用最广的常规钨丝阴极扫描电镜的分辨本领已达3.5nm左右,加速电压范围为0.2—30kV。

扫描电镜配备X射线能谱仪EDS后发展成分析扫描电镜,不仅比X射线波谱仪WDS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也可进行定性和无标样定量分析。

EDS 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仪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与其融为一体。

但是,EDS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能量分辨率低,一般为129—155eV,以及Si(Li)晶体需在低温下使用(液氮冷却)等。

X射线波谱仪分辨率则高得多,通常为5—10eV,且可在室温下工作。

1972年起EDAX公司发展了一种ECON系列无窗口探测器,可满足分析超轻元素时的一些特殊需求,但Si(Li)晶体易受污染。

1987年Kevex公司开发了能承受一个大气压力差的ATW超薄窗,避免了上述缺点,可以探测到B,C,N,O等超轻元素,为大量应用创造了条件。

目前,美国Kevex公司的Quantifier,Noran公司的Extreme,Link公司的Ultracool,EDAX公司的Sapphire等Si(Li)探测器都属于这种单窗口超轻元素探测器,分辨率为129eV,133eV等,探测范围扩展到了5B—92U。

为克服传统Si(Li)探测器需使用液氮冷却带来的不便,1989年Kevex公司推出了可不用液氮的Superdry探测器,Noran公司也生产了用温差电制冷的Freedom探测器(配有小型冷却循环水机),和压缩机制冷的Cryocooled探测器。

这两种探测器必须昼夜24小时通电,适合于无液氮供应的单位。

现在使用的大多还是改进的液氮冷却Si(Li)探测器,只需在实际工作时加入液氮冷却,平时不必维持液氮的供给。

最近发展起来的高纯锗Ge探测器,不仅提高了分辨率,而且扩大了探测的能量范围(从25keV扩展到100keV),特别适用于透射电镜:如Link的GEM型的分辨率已优于115eV(MnKα)和65eV(FKα),Noran的ExplorerGe探测器,探测范围可达100keV等。

199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制成了Si(Li)探测器,能量分辨率为152eV。

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也生产了X射线能谱分析系统Finder-1000,硬件借鉴Noran公司的功能电路,配以该公司的探测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了自己的图形化能谱分析系统程序。

2、X射线波谱仪和电子探针仪现代SEM大多配置了EDS探测器以进行成分分析。

当需低含量、精确定量以及超轻元素分析时,则可再增加1到4道X 射线波谱仪WDS。

Microspec公司的全聚焦WDX-400,WDX-600型分别配有4块和6块不同的衍射晶体,能检测到5B(4Be)以上的各种元素。

该谱仪可以倾斜方式装在扫描电镜试样室上,以便对水平放置的试样进行分析,而不必如垂直谱仪那样需用光学显微镜来精确调整试样离物镜的工作距离。

为满足大量多元素试样的超轻元素,低含量,高速定性、定量常规分析的需求,法国Cameca公司长期生产电子探针仪,SX50和SXmacro型配备4道WDS及1道EDS,物镜内装有同轴光学显微镜可以随时观察分析区域。

岛津公司最近生产的计算机控制EPMA-1600型电子探针,可配置2—5道WDS和1道EDS,试样最大尺寸为100mm×100mm×50mm(厚),二次电子图像分辨率为6nm。

JEOL 公司也生产了计算机控制的JXA-8800电子探针和JXA-8900系列WD/ED综合显微分析系统—超电子探针,可装5道X射线光谱仪和1道X射线能谱仪,元素分析范围为5B—92U,二次电子图像分辨率为6nm。

Noran公司下属的Peak公司最近发展了一种崭新的APeX 全参数X射线光谱仪,与传统的机械联动机构完全不同,由计算机控制6个独立的伺服马达分别调节分光晶体的位置和倾角以及X射线探测器的X、Y坐标和狭缝宽度。

配有4块标准的分光晶体可分析5B(4Be)以上的元素。

罗兰圆半径随分析元素而变,可分别为170,180,190和200mm,以获得最高的计数率,提高了分析精度和灵活性。

Noran公司还推出了称为MAXray的X射线平行束光谱仪,将最新的X光学研究成果——准平行束整体X光透镜置于试样上的X射线发射点和分析晶体之间,提高了接收X射线的立体角,比一般WDS的强度提高了50倍左右。

可分析100eV—1.8keV能量范围内的K、L、M线,特别有利于低电压、低束流分析,对Be、B、C、N、O和F的分辨率可高达5—15eV,兼有WDS的高分辨率和EDS的高收集效率。

这两种新型X射线光谱仪可望得到广泛的应用。

3、场发射枪扫描电镜和低压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日立公司推出了冷场发射枪扫描电镜,Amray公司则生产热场发射枪扫描电镜,不仅提高了常规加速电压时的分辨本领,还显著改善了低压性能。

低压扫描电镜LVSEM由于可以提高成像的反差,减少甚至消除试样的充放电现象并减少辐照损伤,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嘱目。

JEOL公司的JSM-6000F型场发射超高分辨SEM的分辨本领在加速电压30kV时达0.6nm,已接近TEM的水平,但试样必须浸没入物镜的强磁场中以减少球差的影响,所以尺寸受到限制,最大为23mm×6mm×3mm(厚)。

试样半浸没在物镜磁场中的场发射JSM-6340F型可以观察大试样,加速电压15kV时分辨本领为1.2nm,低压1kV时为2.5nm。

这两种SEM由于试样要处在磁场中所以不能观察磁性材料。

使用CF校正场小型物镜可观察大试样的场发射JSM-6600F型分辨本领为2.5nm(1kV时为8nm)。

日立公司也供应这几类产品如S-5000,S-4500和S-4700型。

4、超大试样室扫描电镜德国Visitec捷高公司的超大试样室Mira型扫描电镜。

被检物的最大尺寸可为直径700mm,高600mm,长1400mm,最大重量可达300公斤,真空室长1400,宽1100和高1200mm。

分辨本领4nm,加速电压0.3kV—20kV。

是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非破坏性的检查分析测试装置,可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微机加工和工艺品的检查研究等。

5、环境扫描电镜80年代出现的环境扫描电镜ESEM,根据需要试样可处于压力为1—2600Pa不同气氛的高气压低真空环境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

与试样室内为10-3Pa的常规高真空SEM不同,所以也可称为低真空扫描电镜LV-SEM。

在这种低真空环境中,绝缘试样即使在高加速电压下也不会因出现充、放电现象而无法观察;潮湿的试样则可保持其原来的含水自然状态而不产生形变。

因此,ESEM可直接观察塑料、陶瓷、纸张、岩石、泥土,以及疏松而会排放气体的材料和含水的生物试样,无需先喷涂导电层或冷冻干燥处理。

1990年美国ElectroScan公司首先推出了商品ESEM。

为了保证试样室内的高气压低真空环境,LV-SEM的真空系统须予以特殊考虑。

目前,Amray,Hitachi,JEOL和LEO等公司都有这种产品。

试样室为6—270Pa时,JSM—5600LV—SEM的分辨本领已达5.0nm,自动切换到高真空状态后便如常规扫描电镜一样,分辨本领达3.5nm。

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与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发展KYKY-1500高温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最高温度可达1200℃,最高气压为2600Pa;800℃时分辨率为60nm,观察了室温下的湿玉米淀粉颗粒断面、食盐的结晶粒子,以及在50Pa,900℃时铁矿中的针形Fe\-2O\-3等试样。

6、扫描电声显微镜80年代初问世的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采用了一种新的成像方式:其强度受频闪调制的电子束在试样表面扫描,用压电传感器接收试样热、弹性微观性质变化的电声信号,经视频放大后成像。

能对试样的亚表面实现非破坏性的剖面成像。

可应用于半导体、金属和陶瓷材料,电子器件及生物学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也发展了这种扫描电声显微镜,空间分辨本领为0.2—0.3μm。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采用数字扫描发生器控制电子束扫描等技术,提高了信噪比,使SEAM的图像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7、测长/缺陷检测扫描电镜SEM不但在科学研究而且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每条线的制造宽度正由0.25μm向0.18μm迈进。

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上Si片的常规检测工具,美国Amray公司推出了一种缺陷检测3800型DRT扫描电镜,采用了加热到1800K的ZrO/W阴极肖脱基热场发射电子枪,具有良好的低加速电压性能:1kV时分辨本领达4nm,而且电子束流的稳定度优于1%/h、可长期连续工作,对直径为100,125,150,200mm的Si片,每小时可检测100个缺陷。

日立公司为了克服以往在室温下工作的冷场发射枪测长扫描电镜(CD-SEM)因需要进行闪烁处理以去除发射尖上所吸附的气体分子而经常中断工作、影响在生产线上应用的缺点,最近也推出了这种ZrO/W阴极热场发射电子枪的S-8000系列CD-SEM。

为了克服热场发射比冷场发射枪电子能量分散大的缺点,设计了阻滞场电磁物镜,并改进了二次电子探测器,在加速电压为800V时分辨本领为5nm,可以每小时20片,每片5个检测点的速度连续检测125—200mm直径的Si。

8、晶体学取向成像扫描电子显微术SEM的另一个新发展方向是以背散射电子衍射图样(EBSP)为基础的晶体学取向成像电子显微术(OIM)。

在SEM上增加一个可将试样倾动约70度的装置,CCD探测器和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扫描并接收记录块状试样表面的背散射电子衍射花样(背散射菊池花样),按试样各部分不同的晶体取向分类成像来获得有关晶体结构的信息,可显示晶粒组织、晶界和裂纹等,也可用于测定织构和晶体取向。

可望发展成SEM的一个标准附件。

1996年美国TSL(TexSemLaboratories,Inc.)公司推出了TSLOIM系统,空间分辨本领已优于0.2μm,比原理相似的电子通道图样(ECP)提高了一个量级,在0.4秒钟内即能完成一张衍射图样的自动定标工作。

英国牛津集团显微分析仪器Link-OPAL公司的EBSD结晶学分析系统,目前已用于Si片上Al连线的取向分析,以判断其质量的优劣及可行性。

9、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90年代初,飞利浦公司推出了XL系列扫描电镜。

在保持重要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

仪器完全由计算机软件控制操作。

许多参量(焦距、像散校正和试样台移动速度等)和调节灵敏度都会根据显微镜的工作状态作自适应变化和耦合,可迅速而准确地改变电镜的主要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