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合集下载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二)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模块综合检测(二)

模块综合检测 ( 二)第六至第十一章(90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50 分 )(2016 ·潍坊模拟 ) 北京时间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定定“全面实行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以下图表示江西省重新中国成立早期到现在人口自然增添轨迹, X 表示早期, Y 表示末期。

据此达成 1、 2 题。

1. 只考虑自然增添,江西省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Ⅰ阶段人口增添变慢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欠缺C.M 拐点出现是受政策要素影响D. 从 M到 Y时期,人口数目向来减少2. 二孩政策的实行,将对江西近十年产生的影响是()A.老年人口比重会明显降落B.就业压力增大C.社会职业组成发生变化D.男女性别比变大【分析】 1 选 C,2 选 C。

第 1 题,图中横轴是出生率,纵轴是死亡率,I 阶段人口出生率上涨,死亡率下降,人口增添加速, A 错;Ⅱ阶段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增添,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欠缺,B 错; M拐点出现,人口出生率快速降落,是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C对;从 M到 Y,人口自然增添率始终大于 0,故人口数目向来增添, D 错。

第 2 题,二孩政策的实行,会使我国新出生婴儿的数目增添,有利于母婴医疗、小孩衣饰、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会使社会职业组成发生必定变化。

(2015 ·枣庄模拟 )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旧保存着乡村模式的城市片区。

据此回答3~5 题。

3. 造成我国好多大城市存在“城中村”的直接原由是()A. 城市经济发展快B. 城市功能划分化快C. 城市化速度快D.城市人口增添快4. “城中村”的存在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主假如()A. 影响城市管理B. 增添安全隐患C. 阻挡城市交通D.影响市容市貌5. 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第一要()A. 缓解交通拥挤B. 治理环境污染C. 搞好城市规划D.优化家产构造【分析】 3 选 C,4 选 A, 5 选 C。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

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下图为某国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按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2.对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生育政策B.国内移民C.经济水平D.医疗条件【解析】1选C,2选B。

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结合四个时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可判断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④→①→②→③。

第2题,生育政策、经济水平、医疗条件都会影响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国内移民对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

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数之比。

读某国抚养比变化及预测示意图,完成3、4题。

3.不同时段人口变化为( )A.甲-乙:少儿人口少于老年人口B.乙-丙:劳动人口比例上升C.丙-丁: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D.甲-丁:老龄化持续加剧4.该国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3选C,4选B。

第3题,老人负担系数不断上升,老龄化加剧,说明人口增长缓慢。

第4题,乙年份总负担系数最小,劳动力比例最大。

结合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气候条件6.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解析】5选D,6选A。

第5题,加拿大地处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因而气候(气温)条件是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

第6题,加拿大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很小,因而其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高效演练跟踪检测)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

6.1人口的数目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下列图为某国四个不一样期间人口增加模式表示图, 读图回答1、 2 题。

1.依据世界人口增加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 该国人口增加模式的演变次序为()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2. 对该国人口自然增加率变化影响最小的要素是()A. 生育政策B. 国内移民C. 经济水平D. 医疗条件【分析】 1 选 C,2 选 B。

第 1 题, 人口增加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为: 原始型 ( 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传统型 ( 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加率) →现代型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加率); 结合四个期间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加率的特色, 可判断出该国人口增加模式的演变次序为④→①→②→③。

第 2 题 , 生育政策、经济水平、医疗条件都会影响到人口的自然增加率, 国内移民对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

抚育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纪人口数与劳动年纪人口(15 ~ 60 岁) 数之比。

读某国抚育比变化及展望示企图 , 达成 3、4 题。

3. 不一样时段人口变化为()A. 甲 - 乙 : 少儿人口少于老年人口B. 乙 - 丙 : 劳感人口比率上涨C. 丙 - 丁 : 总人口数目增加迟缓D. 甲 - 丁 : 老龄化连续加剧4. 该国劳感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A.甲B.乙C.丙D. 丁【分析】 3 选 C,4 选 B。

第 3 题 , 老人负担系数不停上涨, 老龄化加剧 , 说明人口增加迟缓。

第 4 题 , 乙年份总负担系数最小, 劳动力比率最大。

联合加拿大人口、矿产平散布表示图, 回答 5、6 题。

5. 限制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土地资源D. 天气条件6. 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 主要表此刻()A. 地区辽阔 , 地广人稀B. 矿产资源种类多, 散布集中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胜D.气温低 , 人均花费水平较低【分析】 5 选 D,6 选 A。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考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核心知识通关】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自然异常变化 造成的人员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
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
列事件。
自然异变
受灾体
4.灾害影响: 人类社会 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1)灾情的衡量标准:_________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1)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人类可以 缩小 放大 “_____”灾情 ;相反,也会“_____”灾情。 (2)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 高风险 区。 域,是在自然灾害的_______
4.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历史时期。 灾害 。 只有灾变,没有_____ (2)人类社会时期。
财产损失
5.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与防抗灾能力。 (1)相关因素:_____________ (2)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 高 但防抗灾害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___, 低。 反之危害程度就___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气象灾害: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
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也在扩大。
【经典例题导悟】
(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❶,陕西关中地区❷发生
8.0级以上地震❸。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
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 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 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

2017届世纪金榜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17.2Word版含答案

2017届世纪金榜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17.2Word版含答案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D.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2.图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A.梵蒂冈B.圣地亚哥C.耶路撒冷D.麦加【解析】1选D,2选C。

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乙为地中海沿岸的加沙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区,它是阿以冲突频繁地区,居民多是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

图中城市耶路撒冷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教尊为圣城。

下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是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

读图回答3、4题。

3.该种农畜是( )A.牦牛B.水牛C.马D.骆驼4.该种农畜与该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游牧业D.水稻种植业【解析】3选B,4选D。

第3题,牦牛主要生活在青藏地区,骆驼生活在干旱地区,马主要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与草原地区。

图示区域多为水田农业,因而最可能为水牛。

第4题,图示区域水热条件好,多发展水稻种植业。

5.(2016·哈尔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岛屿分布图。

材料二右图为该海域附近国家建筑物景观图,该地房屋多建在山丘上,建筑材料为火山灰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常贴一层大理石板,白色调为主,屋内有众多回廊、过道,该建筑簇拥着碧海蓝天,令人向往。

(1)比较A地与B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分析成因。

(2)P地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判断依据 __。

(3)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乙区域,从自然资源方面考虑,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西欧,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故处于迎风坡的A地降水量多于处于背风坡的B地。

第(2)题,图中P地海拔数值大于500米,可知地形类型是山地。

第(3)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较多,图中能体现的是土地资源和降水资源。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

单元评估检测(七)第十二、十三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5·武汉模拟)下列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据此回答1、2题。

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1.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A.降水量B.地形C.人口密度D.行政区划2.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A.气候大陆性较强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C.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解析】1选B,2选A。

第1题,山脉往往成为流域的分水岭。

第2题,海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为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少于南方。

故气候是影响流域平均年径流量的主要原因。

结合下面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和积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因素C.纬度位置D.洋流因素4.利用图中甲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橡胶轮胎B.甜菜制糖C.黄麻纺织D.甘蔗乙醇【解析】3选B,4选D。

第3题,图示区域西部地区自东南向西北积温数值急剧下降,说明海拔迅速升高;结合图中年降水量等值线也可判断出西部海拔高的地区降水较多,因而地形因素是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和积温差异的主导因素。

第4题,甲地地处四川盆地,水热条件满足甘蔗的生长,是我国甘蔗的重要产地,因而该地区可发展甘蔗乙醇;甲地的气候条件不适宜天然橡胶、黄麻和甜菜的生长。

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4月16日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回答5~7题。

5.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突出的优势是( )①劳动力成本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对外联系便利④城市化水平高。

【教师必备】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师必备】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世纪金榜圆您梦想[ 最新考纲 ] 1.不一样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区散布。

2.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4.地区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 剖析解读] 1.认识世界人口增添过程及其地区差别;掌握世界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种类及其特色;运用人口资料,能用图表表达当地人口的增添模式和人口迁徙的特色;剖析资料,比较不一样的人口增添模式的地区差别。

2.认识人口迁徙的观点;理解影响人口迁徙的主要因素;剖析某地区或某期间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4.联合实例说明地区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 1 讲人口增添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增添1.世界人口增添在历史上的人口增添图中,表现为一条“J”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添率(1)观点:一准期间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此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添的决定性因素。

二、人口增添模式1.“高—高—低”模式人口增添模式原始人口增添模式传统人口增添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期间原始社会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收集、打猎经济为主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超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超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基本特色长率然增添率2.“高—低—高”模式散布地区欧洲等发达国家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世纪金榜圆您梦想存在时间18 世纪中期此后到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从 20 世纪 50 年月起到现在基本特色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添率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惹祸业发展,粮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原由食增产,人口死亡率明显降落惹祸业进步对现阶段虽采纳控制人口政策令人口增添势头的影响遇到必定制止,但自然增添率仍不低3.“低—低—低”模式(1)转变原由: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②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③人类生活水平易文化水平的提高;④人们生育观点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2017届世纪金榜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2.4Word版含答案

2017届世纪金榜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2.4Word版含答案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

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解析】1选A,2选A。

第1题,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

第2题,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不是主要作物;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为玉米。

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3、4题。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ⅠB.ⅡC.ⅢD.Ⅳ4.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解析】3选B,4选C。

第3题,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第4题,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Ⅳ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综合影响。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与地图课件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与地图课件

建坐标
步骤
具体内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
描点
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
到坐标图中
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
连线 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
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规律方法】
五个角度看等高线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 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经纬度坐标为甲(69°22′24″N,76°22′40″E),乙
(80°25′01″N,103°37′20″W)。据此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1~3题。
1.甲乙之间的最短航线是
(
)
A.一直向东
C.一直向东北
B.先东北再东南
D.先北再南
2.甲乙之间最短航线的直线距离约为
A.1 220千米 C.3 330千米 B.2 220千米 D.4 440千米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考点一
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核心知识通关】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其形状特点是:
稍扁 、赤道_____ 略鼓 的椭球体。 两极_____
2.经线和纬线:
形状 指示 方向 长度 经 线 半圆 _____ 南北 方向 _____ 纬 圆 东西方向 线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
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_以我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跟踪检测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_以我

15.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第2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下图为青岛市区工业迁移方向图,读图回答3、4题。

3.青岛市区的工业外迁,对城市的影响是()A.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B.工业迁移有悖于城市新规划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更加凸显4.促使青岛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措施主要是()A.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B.引进知名品牌的机械、化工企业C.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D.加快城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解析】3选D,4选C。

第3题,市区的工业外迁,导致城区规模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增强,城市空间功能分区更加明显;工业外迁更有利于城市规划。

第4题,使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故A项错误,C项正确;引进化工企业,会污染城区,故B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升级无关,故D项错误。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

完成5、6题。

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6.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A.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第一产业发达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D.城市化水平较高【解析】5选B,6选A。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题。
(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

(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本题考查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欧洲人口的迁移方向及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第(2)题,本题考查
政策 、婚姻家庭、社会变革和战争。 3.社会因素:_____
【经典例题导悟】
(2016·南通模拟)“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❶
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下图为 我国部分省区2012年从广东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数 (单位万人)分布图❷。据此完成(1)、(2)题。
(1)流入广东民工超过500万人❺的省(区)有( ①桂、湘 A.①④ ②蜀、黔 B.②③ ③豫、鄂 C.①③ ④闽、琼 D.②④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 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 淡水 _____ 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 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的方向和规模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 土壤 _____ 影响人口的迁移 新的土地而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 伯明翰、大庆、攀 制造业的发展影响 枝花等矿业城市的 着人口迁移 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图中所
有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是 ( )
A.南方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低生育率可能导致 ( )
A.家庭负担加重 B.老龄化问题缓解
C.失业率上升
D.环境污染加剧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东北地区的黑、吉、辽的生育率都很低。第2题, 低生育率使我国出生率很低,青少年比重低,今后家庭的养老负担重。
(2)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原始型 传统型
出生率 3%左右 3%左右
现代型
1%左右
死亡率 3%左右 1%以上
1%左右
自然增长率 1%以下 2%左右
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D.丁
【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由图判知,乙为原始型、甲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丁国人口为 负增长。第(2)题,甲、丙为传统型,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丁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 慢。
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
(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_______。 ③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④我国:基本实现了由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传统型
传统型向现代型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规律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的两种判断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时间):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的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的 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6.“城乡倒置”给农村带来的影响是 ( )
A.农村教育水平的下降
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C.经济收入提高
D.土地资源浪费
【解析】5选D,6选D。第5题,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农村高于城市,这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入 城市有关,导致农村老龄化上升。第6题,“城乡倒置”使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部分农村土地无人耕种,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经典例题导悟】 (2016·南阳模拟)读某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曲线图❶ (含预测),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约为❺( ) A.1950年 B.1990年 C.2010年 D.2050年 (2)关于该国说法正确的是❻( ) A.该国可能是印度 B.①线在1980年凸起可能与国家政策有关 C.预测2050年该国国防兵力很充足 D.该国平均寿命持续下降
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4.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D.④
【解析】3选D,4选D。第3题,对比四地1950年与2050年人口数量可计算出④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区100年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表明人口增速缓慢,最可能为“三低”的现 代型。
【图文助记】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因素: 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 还与人口的基数有关;人口基数大的地区, 自然增长率不高,人口增加的数量也可能 较多;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2.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 量达到最大值; 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思维流程】
【答案】(1)选C,(2)选B。
【高考模拟精练】 (2016·晋中模拟)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各 省低生育率前十位:京0.706 7,沪0.736 65,辽0.74,黑0.75,吉0.76,津0.912 8,浙1.017,藏1.049 6, 苏1.053 85,陕1.05 45。据此完成1、2题。
章 人口的变化 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的自然增长:
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增长模式 【核心知识通关】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
(3)时间差异。 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10万年以来,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_____的。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 增长___,青快 少年及儿童 比重___

加大经济、就业、 资源、环境的压 力,影响经济发展, 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计划生育 _________, 降低人口增 长率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 慢,______老_ 龄化 严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接纳移民
增长
(4)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缓慢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增长模式 名称 特点
转变过程
类型Ⅰ _原__始__型__ 高高低
类型Ⅱ 传统型 _高__低__高__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类型Ⅲ _现__代__型__ 低低低
【加固训练】 (2016·吉林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
是( )
A.甲
B.乙
C.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2016·江西联考)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 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完成5、6题。
5.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 是( )
A.城市生育水平低 B.城市人口寿命短
C.农村死亡水平低 D.农村劳动力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