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情况说明《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后,我们紧紧围绕“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缺失产生的原因”、“在日常课堂教学、辩论赛、议论文写作等教学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的研究目标,查阅课题相关文献资料、阅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著《语文思维研究学》、查阅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体学习讨论、交流,课题组成员以课堂为主阵地大胆进行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地进行小结,及时进行微调校正、再实践。
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找到了适用于本校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高一(8)、高二(2)(3)(5)(6)、高三(1)(2)(3)(7)参加实验研究的九个班级的学生思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课堂面貌出现了喜人的变化。
二、主要过程(一)提出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在“课程目标”中更是明确指出: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思辨能力恰恰是许多学生所欠缺的,这在学生日常学习考试中表现尤为明显:课堂上惟师是从,不敢质疑;回答问题,理解片面,逻辑混乱;考试中简答题答案层次不清,理据脱节;议论文写作时说理肤浅甚至强词夺理、缺乏广度和深度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看来,要想确实落实课标要求,确实提高学生的说、写及探究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那么,就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界定研究核心概念,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1.核心概念界定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为“思辨能力”。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语文课题申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高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课题计划起止时间:202X年9月1日-202X年6月1日202X年10月确立课题题目到202X年5月初,本课题由本人主导,搜集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参加西安市大学区名师工作坊蓝田对接计划,逐步展开一系列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及结题报告,在总结与反思中获得了新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一)课题背景:当下农村普通高中不少学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越来越现实,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追求,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失去了兴趣,甚至表现出厌弃的态度,在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上丧失了应有的目标,使语文老师颇为苦恼。
我们知道,清代大儒章学诚,主张做学问,要选择与自己兴趣相近的和自己做得来的,可见兴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也是这样,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能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迎难而上。
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如何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了多少,成为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进行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否得到发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学生能不能愉快的学习,这是“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在语文课堂上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应界定为师生共同利用课堂来完成教与学。
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侧重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利用各种材料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在课堂中合理地融合,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思路。
省重点中学高中语文结题报告
省重点中学《高中语文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案例研究》结题报告【摘要】本课题针对集体教学在凸显学生个性和平衡差异方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问题,对当前高中语文读写教学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力求运用个别化教学作为集体教学的有益补充。
但是个别化教学的操作难度大,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个别化教学的优点的具体做法还没有形成可推广的模式,所以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集体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自主读写学习的个别化教学。
研究从三个维度展开:1、寻求集体教学中了解学生差异的有效方法;2、构建适合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模式;3、探索适合高中语文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获得了集体教学中了解学生差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探索适合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教学方法:1)教师要科学合理的针对不同学生需求进行分层2)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3)加强各种教学模式的互补。
通过研究本课题还提出了以下观点: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前提2、教师利用多种课型并用的教学方式是当前集体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有效途径;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个别化教学的最直接的途径;4、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学极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别化教学案例研究正文一、为什么研究:(一)高中语文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案例研究基于以下背景1、集体教学与个性差异的矛盾亟需解决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基本采取班级授课式的集体教学模式,一个班级体大约有50左右个学生,教师按备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统一传授给全体学生,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别。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受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个性;学习方式、方法、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有强有弱。
集体教学在凸显学生个性和平衡差异方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也可能会成为展示学生自我学习的舞台,但展示是少数人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关注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发展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操作模式——课题《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发展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周伟(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摘要:当下,语文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可谓风生水起。
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把教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我们课堂的生产力,决不能跟风而上,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找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操作模式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大学》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民国时期,胡适提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点,是现代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将其概括为“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上海师大附中余党绪老师总结为“合理质疑,理性求证,包容异见,力求共识”。
尽管,最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开设“思辨性阅读研究”专栏,语文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真可谓是风生水起。
国内外在批判性思维概念的厘定、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批判性思维教学课程的开设均取得一定成果。
笔者认真阅读了余党绪、徐飞、陈兴才和欧阳林等多位老师的专著和相关论文,发现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课例还不多见。
毕竟,没有具体的操作范式,任何理论都是“浮云”,渗透在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也不会落到生根。
这样,批判性思维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还有待规范和完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素养的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求和实践。
具体地说,大家都认可批判性思维是个好东西,但是,你得用用给大家看。
笔者以自己的教学为例,梳理出高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操作范式,以飨读者。
作为以言语实践为核心的语文学科,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培养必须带有语文的特质: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高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受教育者的要求除了掌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的学习方法的制约,普遍存在着学习方法机械、死板、陈旧,缺乏创造性,学习被动消极,依赖性强的不良现象。
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及方法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高中阶段的所有语文教学内容。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分析(一)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 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生普遍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之中。
2. 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能自觉地分工合作,共同围绕一个问题探究。
通过合作讨论与交流,学生常常能迸发出各种富有创意的思维火花。
3. 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查找资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来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形式,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导学探究》课题
孟凡振2002年10月加入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09年9月成为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全国名师俱乐部会员。2003年指导菅广凯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平邑一中教学能手”;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参加临沂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2006年6月被评为平邑县教学能手;指导李丽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平邑一中教学能手”;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参加临沂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三等奖,2006年6月被评为平邑县教学能手。2004年指导赵凯老师参加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语文学科第一名),指导贾阴芳老师、王燕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被评为平邑一中第五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2005年指导张丽老师参加平邑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被评为平邑一中第六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第一名)。2006年11月指导赵凯老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被评为平邑一中第七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曾祥群同年也被评为平邑一中第七届“课堂教学改革十佳教师”;参加平邑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荣获一等奖(课题为《将进酒》);在临沂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曾祥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008—2009学年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获“优秀教学奖”(平邑县教育局荣誉证书0903045);在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参加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学习成绩优秀,又被评为“优秀学员”(山东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刘兆勇在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平邑一中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10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平邑一中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高中语文结题报告
高中语文结题报告篇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陆国安执笔:范虹一、课题研究理论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有这样的要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广泛的阅读;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并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可见,在阅读中的个性化的发展对于高中生来说何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背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必须实施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个性化阅读方案,努力给学生个性化阅读一个平台。
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是对创新教育的一种尝试,以探求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以实现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课外阅读。
3、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4、以读促写,为个性化写作打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一)准备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都很感兴趣,也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大部分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但因为课业负担太重,以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都受到影响。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
2、建立阅读档案在高一起始年级,教师为班级每一位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课外阅读、兴趣爱好以及个人专长等。
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东莞市玉兰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班级:高二(4)班姓名:莫镇境日期:2013年1月语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研究题目:莫言:书写野生的中国完成时间:2013年1月课题组组长:莫镇境高二(4)班指导老师:蔡秀玲课题组成员:组织分工:一、终期研究报告(介绍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取得哪些成果)很多年以后,红高粱村的村民们站在漫山遍野火红的高粱地前,会一遍遍地想起2012年10月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村里那个原来叫“斗儿”后来叫“莫言”的管家老四,靠写字拿了一个国际大奖。
当时,红高粱村只是山东胶河边上一个普通村庄,红砖青瓦的农家小院在一马平川的胶河岸边整齐排列,满目的黄土地里,金黄色的玉米掩面伸展,并看不到后来铺天盖地的红高粱。
但村民们记得,后来被称为作家的莫言家里的地一直在种红高粱,一茬茬的红高粱在地里疯长,火红火红的。
再后来,种高粱的黄土地里,开始长出一本一本的书。
据说,莫言拿奖的那本书就是从他家地里长出来的。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也引发了持久的争议。
据说,不仅中国,就连德国文坛,也因莫言的获奖而分裂了。
德国最负盛名的老作家马丁·瓦尔泽是欢呼的,他称莫言堪比福克纳,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再也没有比莫言更合我意的人选”;另一个德国女作家,也是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在接受瑞典《每日新闻报》采访时则说,莫言获奖简直是一种“灾难”,当她得知评委会的这一决定时“差点没哭出来”。
分歧之大,令人惊愕。
国内的争议,更为热烈,但大多超出了文学的范畴,真正讨论莫言小说之得失的不多,歧见最多的,往往和莫言的思想表达、政治姿态有关。
二、附录材料:要求提供原始记录应如何看待莫言获奖但这些争议也并非没有意义的。
当莫言站在这一有世界高度的平台上,读者希望他有更明确的担当以及更勇敢的立场,是可以理解的。
莫言在应对的时候,则强调他的作品本身,他提醒读者,他的小说不仅没有逃避政治,而且还充满着复杂的政治,他对社会和现实的批判是很凌厉的,但一些读者和知识分子并不满意,照样抓住莫言的一些话,不断地在网络上表达他们的不满。
课题结题报告 (500字)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立项编号课题类别高中语文课题名称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时间二o一三年十月十五日“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执笔人:葛庆龙一、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科学高效、和谐成长的素质教育的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
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状况建立起来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课题围绕高中语文“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中的“学案导学、分组教学、量化评价”三大板块展开研究,对语文课堂教学和五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地探索。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认识到“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中心就是全面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分组分层教学、量化评价是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要素。
关键词“一五三”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学案导学分组分层教学量化评价教学环节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追求教学效率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新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支持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是高中语文教育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有着较长的历史,在教育教学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
这种现实的存在,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教学效率远远落后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极大地制约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有效控制高二语文教学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有效控制高二语文教学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高二语文备课组 2012年6月一、问题的提出高一阶段,我们研教结合,进行了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绝大多数同学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能愉快地胜任高中的语文学习,学习成绩日趋稳定。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不偷懒,善积累、勤阅读的学生一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会在高中阶段呈现良性循环,体现厚积薄发的魅力,成绩稳中有升。
但是随着高二学习任务的加重,语文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递升,新课程下语文材料信息呈现的丰富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语文的教学和随之而来的作业以及试题中探索性、创造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
对一部分本来学习基础就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有部分偏理的学生,把精力都投注到理科上,忽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培养,对语文学习越来越缺少感觉,无所适从。
再者初中的语文考试,鼓励记忆背诵的积累,阅读分析的可操作性还比较强,考试体现出来的两极的水平差异并不大;而高中的考试成绩则可以出现高分段在120分以上,低分在60分左右的大幅差距,语文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如不想方设法,将有愈演愈烈之势。
高二年级是高中三年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学科的均衡发展显得尤其重要,薄弱的学科就是木桶中的短板,会制约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的发挥。
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高二课题组的面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如何得到关注?教学的个别化如何得到加强?弱势学生群体的独立性、自主性该怎样培养与发展?为此,我们把有效控制高二语文教学中的两极分化作为研究方向,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二、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学生两极分化原因探究。
研究造成学生语文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科层面分析。
2、课堂教学艺术、教学内容、方法研究。
语文学科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可以让有差异的学生能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特别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明显地忽视了,理念的错位导致了学生语文自读、自学能力的低下,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高中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难度相当大,尤其从初中到高中,跨越性很大,学生普遍反映难以适应,教师也普遍感到难以入手,文言文阅读教学难以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瞄准“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展开教学研究,试图打破僵局,有所突破。
3、语文学科性质也呼唤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交往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研究依据1、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象动词,即一种“探究的活动”。
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2、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
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性学习”。
“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要求学习者通过阅读研究的实践,从阅读对象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总结归纳适合于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
3、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的要求,主张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并建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策略,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增强发展性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009-3-26 浏览(2830) 【大中小】江苏省第六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盐城市第四中学王军盐城市教科院朱焕2005年11月,我们向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申报的教研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经评审被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六期)重点课题(批文见苏教研[2005]56号)。
三年来,我们严格遵守《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六期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认真组织课题组,成立子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目前,课题组已初步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王军盐城教科院中学语文高级负责课题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课题主持人)朱焕盐城教科院中学语文特级实验的指导和实施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陈俊江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还立金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李仁甫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成千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王志东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程韶荣东台市教研室中学语文特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崔国平江苏省东台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王兴国江苏省东台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杨万扣盐都区教研室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顾中琪盐城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杨德明盐城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高晓东江苏省滨海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周立军江苏省滨海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温举卫盐城市南洋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宋银华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束长春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沈泾渭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席加宏盐城市教科院中学语文高级负责联络及资料整理(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1、2005年11月10,课题被江苏省教研室立项为教研重点课题。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通用10篇)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通用10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课题结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1一、课题的提出。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
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
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高二语文中结报告
课题研究中结报告高二语文组一、实验题目探究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二、组长及组员组长:唐运起组员:刘春海吉彦峰孙秀芳王然三、问题的提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过程。
语文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教学活动。
四、实验假说与理论依据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以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探究技能和探究个性为内容,分别构建体现教育诸因素的教学模式、探究教育课堂评估标准和各学科技能训练资料,并以此为刺激变量进行对比性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把语文创办成在教学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
五、实验目标1、使全体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有显著提高。
2、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探究式教育的教学模式。
3、形成探究教育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4、切实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探究能力。
5、使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上一个台阶。
六、实验对象、方法实验对象:全校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
实验方法: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师生互动中,寓探究式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
七、实验原则1设计原则:以学情调查结果为依据,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托,以教育理论为指导。
2操作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知识与方法的教学为一体,按知识层次及要求进行指导方法分类,群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成果原则:以学生变化为标志,以论文和报告为成果,以应用为目的,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框架体系。
八、实验的运作和方法1.创设探索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在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
首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而教,就要考虑学生怎样学,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引导学生质疑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刻苦探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可编辑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可编辑)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最终报告我、项目研究背景:鲁曼和他的修远·Xi我将上下寻找预设目标加德纳认为智力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为自己的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他在《多元智能》等著作中明确解释了八种智能。
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
还有其他逻辑和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比以往的单一智能理论和智能评价理论能更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人类能力的表象。
这些智力以不同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每个人独特的心理结构。
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力优势是不同的,不一样的。
教育的责任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优势,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地位,并在发展过程中尽早实现成功的快乐。
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对新教材使用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优势。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尽早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从优势领域到困难领域。
”为多元智能而教“我们主张教师“多元智能教学”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充分认识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平等对待学生的多元智力,强调从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出发,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促进其他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
“多元智能教学”就是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不同功能,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不同智能的学生,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包括:对法律不是自古以来唯一被愚弄的方法的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是教育情境中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加深对实践活动背景和依赖性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性研究。
..注重“文章与章节学习、理解”课内外的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结题报告篇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1]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陆国安执笔:范虹一、课题研究理论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有这样的要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广泛的阅读;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并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可见,在阅读中的个性化的发展对于高中生来说何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背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必须实施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个性化阅读方案,努力给学生个性化阅读一个平台。
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是对创新教育的一种尝试,以探求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以实现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课外阅读。
3、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4、以读促写,为个性化写作打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一)准备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都很感兴趣,也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大部分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但因为课业负担太重,以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都受到影响。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
2、建立阅读档案在高一起始年级,教师为班级每一位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课外阅读、兴趣爱好以及个人专长等。
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二)实施阶段1、课内(1)对于教材中的文本的理解,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甚至辩论的形式展开,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2)学生每周根据教材中的文本写一篇读书笔记,不少于600字。
2、课外(1)开展个性化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档案分组,有小组长负责,确定一学期规定阅读的书目,并写好读书笔记,学期末,每组完成一份课外阅读体会,并在班级里交流。
(2)研究社会热点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研究小组,每个小组一学期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通过读报、上网、查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互相讨论,期末每组形成千字的论文,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班中展示,交流。
五、课题研究成果1、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受到尊重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
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学生的答案成了完全的“拷贝”,学生的想像力被扼杀了。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
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
感悟是学生独立研究教材的学习行为。
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位学生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
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
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这篇小说的主题通常被理解为讽刺主人公路瓦栽夫人贪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她的遭遇也被认为是咎由自取。
而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路瓦栽夫人在丢失了借来的项链后,毅然放弃了原来的生活,用十年的时间,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为的就是赔偿那条昂贵的项链,这体现了她诚信和责任感,同时十年的坚持也充分体现了她的坚强,这些都是主人公的可爱之处,也是我们应该肯定并学习的优点。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只要有改正的的勇气和毅力,有的错误还是可以得到原谅和弥补的。
学生的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理解并大加鼓励。
2、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它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
多元化阅读可能还是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产生差异,而创造性阅读则更注重对文本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的深层次思考,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而得出新的更有个性的观点。
因此,只要课本中有适当的文本,应该让学生多思考,鼓励他们发言,互相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慢慢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日渐丰富,对问题的看法也在不断加深。
如针对《错误让我如此美丽》一文,学生的看法非常丰富,也具有一定的深度:有的认为错误“美丽”的关键是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从而取得进步,否则错误给人带来的只会是灾难与痛苦,错误依旧是丑陋的;有的认为只有意志坚强,不怕挫折的人才会使错误变得美丽,而那些意志薄弱的人,错误只会使他们茫然失措,一蹶不振;还有的认为有些错误并不是错误。
是创新,创新免不了会尝到失败的滋味,所以有人会将其误认为错误。
第一只直立行走的猿猴不是犯错误,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化的尝试与创新。
不断的创新才使我们永远充满活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这种“错误”当然是美丽的。
3、学生深入认识社会,思想日趋成熟通过研究社会热点,学生感受到了一个生动的、真实的、完整的世界。
社会生活信息丰富了思想感情,一些困惑与不解也慢慢地从中找到了答案:阅读人生,认识社会,就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
学生自主收集、整理热点材料的同时,他们的思想在发展、成熟。
过去,只知道姚明在NBA 赛场上叱咤风云,现在看到他“永远不吃鱼翅”的环保誓言,感受到篮球巨星的生命意识;过去,只会羡慕巨贾富翁,腰缠万贯,风光无限,现在了解到李嘉诚要拿资产的三分之一500亿港元搞慈善,比尔盖茨要捐献他所有的资产,而家族成员不许动用分毫的社会观、金钱观;而兰州女歌迷杨丽娟发誓“不见到刘德华今生不嫁人”,她的父母竟然倾家荡产不惜一切甚至卖肾也要为她圆梦,从中可以体会到歌迷的病态和社会上把“劳动是本,娱乐是末”倒置的谬误人生态度??大家在研究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灵动和多彩,最终把感悟转化成文字。
学生在活动中也逐渐锻炼和形成“阅读、筛选、整理、思考、运用、写作”等技能。
阅读的个性化,是心灵处于自由状态的阅读生活,它把平凡的日子变成了流溢着幸福和意义亮色的美好时光。
阅读不仅使一个人丰富情感,获得智慧,从而能沉稳地应对复杂的生活局面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还使他随着阅读视野的拓展不断给自我精神发展和人格个性升华提出更新更高要求。
由此看来,个性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客观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个性化阅读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课题组成员:范虹郑国宏原苹篇二:名校1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20XX )年度第(8 )期课题名称: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的选修因素研究课题主持人:孙远景所在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申报日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九年制填写说明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均填写此表。
2、“项目类别”分为“重点”、“立项”两类。
“项目类别”和“编号”由省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
4.《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
《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相关活页一式3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1 -- 2 -推荐人意见注:主持人为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可以不打印此页。
- 3 -篇三: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陆国安执笔:范虹一、课题研究理论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有这样的要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广泛的阅读;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并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可见,在阅读中的个性化的发展对于高中生来说何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背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必须实施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个性化阅读方案,努力给学生个性化阅读一个平台。
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是对创新教育的一种尝试,以探求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以实现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课外阅读。
3、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4、以读促写,为个性化写作打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一)准备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都很感兴趣,也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大部分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但因为课业负担太重,以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都受到影响。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
2、建立阅读档案在高一起始年级,教师为班级每一位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课外阅读、兴趣爱好以及个人专长等。
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二)实施阶段1、课内(1)对于教材中的文本的理解,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甚至辩论的形式展开,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2)学生每周根据教材中的文本写一篇读书笔记,不少于600字。
2、课外(1)开展个性化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档案分组,有小组长负责,确定一学期规定阅读的书目,并写好读书笔记,学期末,每组完成一份课外阅读体会,并在班级里交流。
(2)研究社会热点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研究小组,每个小组一学期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通过读报、上网、查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互相讨论,期末每组形成千字的论文,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班中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