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2021]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2021]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XX]矿井瓦斯防治简介 xx年矿井瓦斯等级鉴**果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xx年瓦斯等级鉴**果,矿井定性为突出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3.518m3/min,相对涌出量为11.47m3/t。

矿井已经按高突矿井进行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关瓦斯防治突出的设计及措施,配备了相关瓦斯防治人员和瓦斯防治、监测监控装备。

矿井现装备地面瓦斯抽采泵2台(一备一用), ___式瓦斯抽采泵4台(一备一用),其中:9#煤层020901回采工作面、10#煤层011014回采工作面各 ___了一台 ___瓦斯抽放泵配合地面泵对该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各钻场由地面瓦斯抽采泵进行抽放瓦斯,详见下表。

1、本年度矿井瓦斯治理情况平沟煤矿xx年瓦斯防治目标是杜绝矿井瓦斯、火灾、煤尘等重大事故;全年计划瓦斯抽采钻孔工程量6.9万m,计划瓦斯抽采瓦斯量600万m3。

截止到十月份全年矿井共完成瓦斯抽采钻孔工程量万48598.5m3,完成全年计划的70.43%;共抽采瓦斯375.8451万m3,完成全年计划的62.64%。

详细情况如下一季度 1.钻孔施工 xx年第一季度实际完成钻孔量18263.5米,共计完成钻孔103个,并且联网抽采,其中由天荣公司施工6173米,矿方自己施工12090.5米 2.瓦斯抽采本季度井下在抽钻场3个。

完成瓦斯抽放量76.3185万m3,其中地面抽放瓦斯45.2443万m3 ,井下 ___抽放泵完成31.0742万m3。

二季度 1.钻孔施工 xx年第二季度实际完成钻孔量14974米,共计完成钻孔31个,并且联网抽采,其中由天荣公司施工7772米,矿方自己施工6356米,中澳公司施工846米。

2.瓦斯抽采本季度井下在抽钻场3个。

完成瓦斯抽放量125.7885万m3,其中地面抽放瓦斯97.0497万m3 ,井下 ___抽放泵完成28.7388万m3。

三季度 1.钻孔施工 xx年第三季度实际完成钻孔量10802米,共计完成钻孔15个,并且联网抽采,其中由天荣公司施工7871米,矿方自己施工1200米,中澳公司1731米。

矿井瓦斯防治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瓦斯抽采设计指导教师:姓名:班级:通风时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言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威胁着煤矿千千万万工人的生命安全,所以矿井瓦斯防治成了煤矿重中之重,只有把煤矿瓦斯处理好了,煤矿才有得效益可言。

为了煤矿事业的安全发展,我们做了这个瓦斯防治课程设计,希望能为煤矿事业做出贡献。

本次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主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此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松藻煤矿矿井概况、矿井瓦斯储量及可抽量预测、矿井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瓦斯抽采系统设计、瓦斯抽采系统与设备选型、安全技术措施。

绘制抽采系统图、钻孔布置图。

本次设计在陈老师指导下顺利完成,由于编制时间有限以及编者水平有限,所以此次瓦斯防治设计存有错误,望老师、领导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1)一、地形地貌 (1)二、气候 (1)三、地层煤质 (2)四、松藻煤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井瓦斯储量及可抽量预测. (3)第三章矿井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一、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5)二、矿井瓦斯抽采的必要性 (5)三、瓦斯抽采的的可行性 (7)第四章瓦斯抽采系统设计 (9)一、抽采方式 (9)二、瓦斯抽采方法 (9)三、抽采瓦斯方法选择 (9)四、施工方法 (11)五、抽采参数的确定 (12)第五章瓦斯抽采系统与设备选型 (13)一、瓦斯泵的选型 (13)二、抽放管道的选择 (15)三、瓦斯管道阻力计算 (15)四、抽放管道敷设 (17)五、钻机及封孔泵选型 (17)六、检测设备 (19)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21)第一章矿井概况1.矿井基本情况松藻煤矿1957年6月建井,井田南北长9.2km,东西宽2.5km,面积17.01km2,200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000kt/a。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docx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docx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docx精品文档《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授课教案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班级课时教具上课日期课题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知识目标:掌握井下主要有害气体的危害及来源, 知道矿井通风的任务、瓦斯等灾害防治知识。

目的要求能力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强化学员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进行抗灾避灾的能力。

思想目标:培养学员做有知识、有技术的现代新型技术工人的信心和煤矿主人翁责任感。

重点矿井通风的任务,矿井瓦斯防治以及水灾、火灾、煤尘爆炸、冒顶事故的防治等。

难点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法的分类、设施、灾害防治方法的掌握。

课型理论课(新授)教法讲授法、板书演示法、案例法教学环节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目视全员,自我介绍;点名,讲明课堂纪律并宣布上课。

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对全面提高职工个人素质、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保二、导入新课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介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一些简单问题,激发学员的兴趣。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三、讲授新课1、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一、瓦斯治理的十二宇方针无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二、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三、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下面三个基本条件:(1)一定的瓦斯浓度。

瓦斯爆炸的界限一般为 5%一 16%。

(2)引火温度。

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 650~750C。

(3)充足的氧气含量。

氧气浓度不低于12%。

预防瓦斯爆炸主要有三个方面:防止瓦斯积聚,防止引爆瓦斯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扩大。

( 一 ) 防止瓦斯积聚的技术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2.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3.及时处理局部积囊的瓦斯4.其他引火源的治理( 二 ) 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四、并下瓦斯安全检查重点1.主要进风井筒与大巷的检查2.主要回风井筒与回风大巷的检查《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流或一翼回风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o. 75%时,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6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6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6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矿井瓦斯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危害。

2. 学生能掌握矿井瓦斯防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矿井瓦斯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矿井瓦斯防治原则,分析并解决实际矿井瓦斯问题。

2. 学生能运用矿井瓦斯监测设备,进行瓦斯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矿井瓦斯防治方案,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矿井瓦斯防治知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关注矿井安全生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我国矿业事业作出贡献。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井瓦斯防治的实践应用课程,结合矿井生产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矿井瓦斯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生动的案例,结合实际矿井生产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矿井瓦斯防治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矿井瓦斯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我国矿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矿井瓦斯基本知识- 瓦斯概念与性质- 瓦斯产生原因及危害- 矿井瓦斯涌出规律2. 矿井瓦斯防治基本原则- 防止瓦斯积聚- 降低瓦斯浓度- 预防瓦斯爆炸3. 矿井瓦斯防治方法- 通风防治瓦斯- 抽采瓦斯- 防突措施4. 矿井瓦斯监测与预警系统- 监测设备原理与使用- 预警系统组成与功能- 瓦斯监测数据的应用5. 矿井瓦斯防治案例分析- 分析瓦斯事故原因- 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6. 实践操作- 瓦斯监测设备操作- 瓦斯防治方案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矿井瓦斯基本知识第二课时:矿井瓦斯防治基本原则第三课时:矿井瓦斯防治方法第四课时:矿井瓦斯监测与预警系统第五课时:矿井瓦斯防治案例分析第六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四章“矿井瓦斯防治”相关,涵盖教材中4.1-4.6节内容。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井瓦斯的基本知识,了解瓦斯防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矿井瓦斯防治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瓦斯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矿井瓦斯的性质、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掌握瓦斯爆炸的条件和预防方法;了解我国矿井瓦斯防治的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井瓦斯进行预测和评估;能够制定瓦斯防治方案并实施;能够正确使用瓦斯检测仪器并进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矿工职业的尊重和敬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井瓦斯的性质、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瓦斯爆炸的条件和预防措施,以及我国矿井瓦斯防治的现状和趋势。

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矿井瓦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第2章:矿井瓦斯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第3章:瓦斯防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第4章:瓦斯爆炸的条件和预防措施第5章:我国矿井瓦斯防治的现状和趋势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矿井瓦斯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瓦斯防治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瓦斯防治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法,使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瓦斯防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矿井瓦斯防治教程》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相关视频、图片和图表4.实验设备:瓦斯检测仪器、模型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瓦斯抽放课程设计

瓦斯抽放课程设计

瓦斯抽放课程设计0.1 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矿井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灾害的首害,对企业安全生产威胁极大。

《瓦斯灾害防治》是安全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程,是培养从事矿业安全专业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做好瓦斯灾害防治课程设计对于防治瓦斯灾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瓦斯灾害防治》内容,并提高同学们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是同学们熟悉采区防治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的治理措施,采掘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的综合措施的制定;考察同学们对矿井通风安全,瓦斯地质学等多门专业课的综合运用与设计;为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0.2课程设计的对象和设计内容(1) 本课程设计的对象是义安矿YX001工作面。

义安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正村乡,南距新安县城15km。

义安矿是义马集团所属的大型煤矿之一,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t。

义安矿2007年被鉴定为突出矿井,可采的二1、二2煤层均为突出煤层。

YX001采煤工作面位于突出危险区内,故采用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2)内容包括: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煤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综合抽放技术措施。

0.3 设计依据(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2)《煤矿安全规程》(2010);(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4)《煤矿瓦斯抽放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0.4 问题与建议(1)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连续执行超前排放钻孔措施,孔深不低于15m,超前距不低于10m,钻孔间距按有效排放半径布置。

(2)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七条连续进行区域验证;当超前排放钻孔、验证钻孔出现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以及敏感指标超临界值时,则工作面以后连续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2《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专科)

12《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专科)

12《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专科)第一篇:12《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专科)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大纲《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大纲课程编码:0440080 课程英文名称:Mine fire prevention course design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年级:三年级适用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工程总学时:30学时先修课程:矿井通风、燃烧学、流体机械、流体力学后续课程:无编写人:关键、李诚玉审定人:丁永明、陆卫东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上使学生掌握内因火灾发火的机理和防治方法,以及相关预防技术措施;掌握外因火灾时期风网变化理论以及预防技术措施。

2、设计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矿井火灾基本知识,包括矿井火灾的产生机理、煤的自燃过程、矿井内因和外因火灾的预防以及矿井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方法等内容;向学生传授矿井火灾防治的基本手段,包括防止煤炭自燃、和火灾事故的处理手段;传授矿井防灭火的基本技能,和灾害时矿井通风的主扇管理等内容二、课程设计方式(1)讲课;(2)习题课;(3)讨论课;(4)实验课;(5)其它;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中着重考察学生对矿井防灭火基础知识了理解和运用,进而研究矿井火灾发生的规律和控制火灾发生的相关措施以及降低火灾的影响范围飞方法。

重点研究一下几个方面:1、煤炭自燃理论;2、煤炭自燃预测预报;3、防灭火技术4、均压防灭火;5、火灾时期风流控制四、课程设计时间、地点1、时间安排:(1)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为一周。

(2)指导教师要提前布置设计任务,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进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3)在课程设计期间,学生进行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每天进行巡回指导。

(4)课程设计最后三天每位学生都要进行课程答辩,由指导老师提问,学生对设计问题进行回答。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方向)教学周数:2周课程负责单位: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方向)学分制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1.课程设计性质《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设计》属于专业平台实践课。

2.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工程CAD》、《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煤矿地质学》、《矿山测量学》、《采矿学》、《矿山通风工程》、《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等。

(2)后续课程:《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矿井水灾防治课程设计》等。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设计的方法,巩固《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的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熟练掌握和运用《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煤炭矿井制图标准》的相关内容,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从事矿井瓦斯防治工程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内容本设计包括矿井瓦斯抽采课程设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课程设计,由学生自选其一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 矿井瓦斯抽采课程设计①矿井瓦斯抽采课程设计说明书;②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图;③矿井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图。

(2)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课程设计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课程设计说明书;②石门揭煤瓦斯抽采设计图;③石门揭煤炮眼布置图。

2.时间安排四、指导方式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结合。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根据以下条件:1.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对设计理论和规范条文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按时交图。

2.图纸的质量:图纸和说明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制图水平,即图面线条和字体是否符合标准等。

3.根据学生在设计中的工作态度、设计成果和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能力等,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并单独记分。

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态度;在辅导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质量;设计图纸的绘制质量。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1工作面概况1。

1采区位置范围、地质条件本煤采区开采某煤层(2号),煤层厚度为5m;赋存稳定,倾角为15°,顶板为砂质泥岩,岩层不能致密,距离上覆1号煤层50m,煤厚3m.本区域有小断层,对开采影响不大.工作面走向长度1500m、倾向长度120m,采区回风上山长度1800m。

1.2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瓦斯参数1.主要瓦斯参数1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煤的密度为1.45t/m3,水分0.2%、灰分21%、挥发份15%;2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

5m3/t,煤的密度为1.32t/m3,水分1.2%、灰分18%、挥发份17%.煤层瓦斯压力1。

8MPa,具有突出危险性。

2.抽放瓦斯参数:1号煤层透气性系数λ=12。

76(m2/MPa2。

d),2号煤层透气性系数λ=5.76(m2/MPa2。

d)。

1.3采区和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煤方法1。

通风方式及风量采区采用抽出式,回风由采区主要扇风机排出地面,经计算工作面供风量为1500m3/min。

2。

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采用走向长壁全部跨落顶板管理法,工作面后退式倾斜一次开采,巷道布置如图所示。

附:工作面巷道布置范围2瓦斯储量计算、抽放瓦斯必要性论证2.1煤层瓦斯储量计算本设计煤采区开采煤层(2号),煤层厚度为5m;赋存稳定,倾角为15°,顶板为砂质泥岩,岩层不能致密,距离上覆1号煤层50m,煤厚3m.本区域有小断层,对开采影响不大。

工作面走向长度1500m、倾向长度120m,采区回风上山长度1800m。

1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煤的密度为1.45t/m3,水分0.2%、灰分21%、挥发份15%;2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5m3/t,煤的密度为1.32t/m3,水分1.2%、灰分18%、挥发份17%。

煤层瓦斯压力1.8MPa,具有突出危险性。

2。

1。

1煤层瓦斯储量计算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4.0。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教案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教案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2. 课程性质:专业课3. 先修课程:煤矿安全、矿井工程4. 授课对象:大三煤矿工程专业学生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矿井安全生产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通风设备2.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维护3. 矿井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4. 矿井火灾的防治方法和技术5. 矿井瓦斯的产生、运移和防治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验实践:安排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2学分)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3. 授课时间:第10-12周4. 实验实践:第13周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2. 实验报告:实验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30%3.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0%4. 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 平时成绩六、教学资源1. 教材:《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作者:,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2. 课件:教师自制的PPT课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案例分析等。

3. 实验设备:通风机、瓦斯检测仪、火灾模拟装置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政策法规、案例报道等。

七、教学环节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件、实验设备等,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 课堂授课:按照教案内容,进行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

3. 实验实践:安排学生进行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

瓦斯灾害防治课程设计

瓦斯灾害防治课程设计

瓦斯防治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安全09-01姓名:付友鑫学号:310901010109指导老师:王兆丰杨宏民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02、课程设计题目 03、技术条件和主要参数 04、抽放瓦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5、瓦斯管道管径选择 (3)6、管路阻力计算 (3)7、附录 (5)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1.1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和其它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计算、绘图和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2课程设计的任务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完成某综采工作面本煤层抽放设计,编写出设计说明书并绘出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图。

3.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时间安排及成绩评定按课程实际大纲规定执行2、课程设计题目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管路选择及阻力计算。

3、技术条件和主要参数某矿一采区采用上山开采13号煤层,已知煤层透气性系数 =0.1045 m2/MPa2·d,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涌出强度为0.011 (m3/min.100m),钻孔自然瓦斯流量衰减系数0.0324 (d-1)。

采区内布置有1个回采工作面、1个准备工作面和3个掘进工作面,如图所示。

回采工作面在上、下顺槽分别施工煤层顺层钻孔边采边抽回采区域瓦斯;准备回采工作面采用上、下顺槽分别施工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掘进工作面采用巷帮钻场施工煤层巷帮钻孔配合正前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区域瓦斯,掘进期间巷帮钻孔边掘边抽。

已知各段巷道的长度为:请依据《AQ 1027-2006 矿井瓦斯抽放规范》判断13号煤层抽放难易程度,分别选取主管和支管(管径)并添加在图中,然后计算抽放系统各段管路的抽放阻力。

1图1 矿井瓦斯抽采方法示意图参考资料:标准抽放管路内径规格1.同一趟管路中流量不同时,按管路中最大流量计算管径及阻力;2.多趟管路混合后的浓度,按总纯流量和总混合流量计算混合浓度。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方向)教学周数:2周课程负责单位: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方向)学分制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1.课程设计性质《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课程设计》属于专业平台实践课。

2.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工程CAD》、《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煤矿地质学》、《矿山测量学》、《采矿学》、《矿山通风工程》、《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等。

(2)后续课程:《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矿井水灾防治课程设计》等。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设计的方法,巩固《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的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熟练掌握和运用《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煤炭矿井制图标准》的相关内容,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从事矿井瓦斯防治工程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内容本设计包括矿井瓦斯抽采课程设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课程设计,由学生自选其一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 矿井瓦斯抽采课程设计①矿井瓦斯抽采课程设计说明书;②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图;③矿井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图。

(2)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课程设计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课程设计说明书;②石门揭煤瓦斯抽采设计图;③石门揭煤炮眼布置图。

2.时间安排序号设计内容时间(天)11 根据生产实习收集技术资料和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查找矿井瓦斯防1治有关技术规范及相关技术资料,并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内容。

2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提出矿井瓦斯防治设计技术方案。

23 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择优选出最佳技术方案。

34 选取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部分技术参数。

45 进行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相关技术参数计算。

56 绘制矿井瓦斯防治课程设计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1、矿井概况和煤层赋存条件1.1、矿井概况矿井位于平原地区,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4.0km ,倾斜长1.8km ,井田上界-100m ,下界-860m ,两翼以断层为界。

可采储量60000万吨,井型为年产90万吨,服务年限67年。

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上山开拓方式,分区式通风。

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m ,运输水平-260m ,水平服务年限14年。

矿井开拓系统见图1、图2所示。

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集中上山布置在煤层地板石灰岩层内,每翼一个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m (采区每翼长度1000m )。

1.2、煤层赋存条件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有可采煤层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k11(3.0m)K10(1.5m)K9(3.2m),煤层地层柱状图见图3,经上级批准K11、K9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

煤层倾角20。

2、抽放瓦斯设计的基础参数经测定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各煤层的瓦斯压力1.5MPa ,运输水平(-260)为3.1MPa(绝对压力)。

煤层温度20°C ,煤的真比重1.43,假比重1.3。

在30°条件下煤样的吸附常数为a=21.5m3/t ,b=1.1MPa ,煤的工业分析,挥发分V=21.5%,灰分A=16.5%,水分W=1.5%;运出采区煤样残留瓦斯压力0.1MPa (绝对压力),煤柱残留瓦斯压力0.5MPa (绝对压力)。

K10瓦斯参数特性表2.1、瓦斯含量X y =VpT 0/(Tp 0ξ)(2-1)式中V ——单位重量煤的孔隙容积,m 3/t ;p ——瓦斯压力,Mpa ;T 0、p 0——标准状况下的绝对温度(273K)与压力(0.101325MPa); T ——瓦斯的绝对温度,T =273+t ,t 瓦斯的摄氏温度(℃); ξ——瓦斯压缩系数,;X y ——煤的游离瓦斯含量,m 3(标准状况下)/t(煤) 根据所给数据,得:P=(1.5+3.1)/2=2.3V=1/1.3×[(1.43-1.3)/1.43]=0.07m 3/t ,ξ取1.04 所以,X y =0.07×2.3×273/(293×0.101325×1.04)=1.424m 3/t10010031.0111)(0WA W e bp abp x t t n x --++=-(2-2) 式中 t 0——实验室测定煤的吸附常数时的试验温度,℃。

t ——煤层温度,℃。

n ——经验系数,n=p 07.0993.002.0+p ——煤层瓦斯压力; a,b ——煤的吸附常数;A,W ——煤中灰分和水分,%; X X ——煤的吸附瓦斯含量,m 3/t ; 根据所给数据,得,X X =10.361m 3/t由上式可计算出煤层瓦斯含量X= X X +X y =10.361+1.424=11.785m 3/t 2.2、瓦斯储量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4.0.1条规定,矿井瓦斯储量应为矿井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及围岩瓦斯储量之和。

可按下式计算:32l W W W W ++=(2-3) ∑==ni 11i li l X A W (2-3-1)∑==n 1i 2i 2i 2X A W (2-3-2))W K(W W 213+=(2-3-3)式中W —矿井瓦斯储量,Mm 3;W 1——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m 3);W 2——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m 3);W 3——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围岩瓦斯储量(Mm 3),实测或按式 4.0.1-4计算;A 1i ——矿井可采煤层i 的资源量(Mt ); X 1i ——矿井可采煤层i 的瓦斯含量(m 3/t );A 2i ——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i 的资源量(Mt ); X 2i ——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i 的瓦斯含量(m 3/t );K ——围岩瓦斯储量系数,可取0.05~0.20;当围岩瓦斯很小时,可取W 3=0;若含瓦斯量较多时,可按经验取值或实测确定。

因此,10号可采煤层瓦斯储量W 1=2000m ×165m ×1.5m ×1.43t/m 3×m 3/t=9.396Mm 3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W 2=0围岩瓦斯储量:W 3=0.15×(W 1+W 2)=3.458 Mm 3(K 取0.15) 最后得到,煤层瓦斯总储量W=W 1+W 2+W 3=9.396+0+3.458=12.854Mm 32.3、瓦斯涌出量对于改(扩)建矿井及生产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可以实测;对于新建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要进行预测,预测依据《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采用分源预测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论证是否需要抽放;薄及中厚煤层不分层开采时,开采层瓦斯涌出量可由下式计算。

(2-4)式中:Q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t;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K1值选取范围为1.1~1.3;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碳质组分较多的围岩,K1取1.3;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2;全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1;砂质泥岩等致密性围岩K1取值可偏小;K2——工作面丢煤瓦斯涌出系数,用回采率90%的倒数来计算;K3——采区内准备巷道预排瓦斯对开采层瓦斯涌出影响系数,如无实测值可按参照《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附录D选取,本设计取1;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时K3=(L-2h)/L式中:L——工作面长度,m;h——掘进巷道预排等值宽度,m;m——开采层厚度,1.5m;M——工作面采高,取1.5m;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W0=(1.5+3.1)/2=2.3;W c——运出矿井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3/t,如无实测值可参照《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附录C选取,本设计取3m3/t。

由此,计算得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28m3/min。

3、抽放瓦斯的目的、方案、方法和预期效果3.1、瓦斯抽放的目的(1)预防瓦斯超限、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当矿井、采区或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用通风方法将瓦斯冲淡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一下在技术上不可能,或虽然但经济上不合理时,应考虑抽采瓦斯措施。

(2)开采保护层并具有抽采瓦斯系统的矿井,应抽采被保护层的卸压瓦斯。

抽采近距离被保护层的瓦斯,可减少卸压瓦斯涌入保护层工作面和采空区,保证保护层安全顺利地回采。

抽采远距离被保护层的瓦斯,可以扩大保护范围与程度,并于事后在被保护层内进行掘进和回采时,瓦斯涌出量会显著减少。

(3)无保护层可采的狂进,预抽瓦斯可作为区域性或局部防突措施来使用。

(4)开发利用瓦斯资源,变害为利。

月。

计算得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28m 3/min 。

根据供风量为1500m 3/min,工作面瓦斯浓度按0.6%计算风排瓦斯量Qp=Q ×C=1500×0.6/100=9m 3/min 。

不抽放瓦斯,则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将超限。

3.3、预计抽放效果 3.3.1瓦斯抽采率工作面回采期间,在工作面瓦斯抽采干管上安装瓦斯计量装置,每周测定工作面瓦斯抽采量(含移动抽采)。

mfmc Q Q Q +=mcm 100η(3-1)式中:m η—工作面瓦斯抽采率,%;mc Q —回采期间,工作面瓦斯抽采量,m 3/min ; mf Q —工作面风排瓦斯量,m 3/minmfmc Q Q Q +=mcm 100η=100×6.28m 3/min/(6.28m 3/min+6 m 3/min )=51.14%3.3.2 抽采量可抽瓦斯量是指瓦斯储量中可能被抽采出来的瓦斯量,可按下式公式计算100k kWD W =(3-2) 式中:W K —矿井可抽瓦斯量,m 3W —矿井瓦斯储量,m 3;d k —矿井瓦斯抽采率,%;所以W K =12.854×51.14/100=6.574m 33.3.3抽放钻孔参数确定(1)钻孔布置沿走向布孔的间距,决定于抽放瓦斯的影响范围,即抽放半径B ,而影响范围的大小与煤质、瓦斯等诸因素有关。

根据相关的顺层钻孔有效影响范围模型计算可估算本煤层顺层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R 为3m 。

设计外段上巷钻孔深度设计90m ,下巷钻孔设计深度85 m ,钻孔之间重叠10 m 。

(2)孔径和钻孔间距钻孔有效排放半径是指在规定的排放时间内,在该半径范围内的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降到安全容许值。

钻孔间距应略小于或等于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2倍。

因此钻孔间距为6m ,孔半径为75mm 。

根据以上设计可以计算出在沿走向可采的2000 m 范围内可以在下巷上下排总共需打333个钻孔,因此该采面上下巷总共需打666个钻孔。

钻孔的布置见附图1。

(3)封孔长度钻孔抽放负压一般选用13.3~26.6kPa ,即100~200(mmHg),但最低不宜小于6.7kPa(50mmHg)。

一些矿井提高抽放负压,抽放瓦斯量增大,例如鹤壁矿务局抽放负压由3.3kPa 提高到10.0kPa ,抽放量增加25%;日本赤平煤矿抽放负压由20kPa 提高到47~67kPa ,抽放量增大2倍多。

但是也有的矿井抽放负压增加,抽放量变化不大。

封孔长度既应保证不吸入空气又应使封孔长度尽量缩短,一般情况下岩孔应不小于2~5m ,煤孔应不小于4~10m .因此封孔长度设为6m 。

(4)封孔方法和材料封孔质量直接关系到抽采瓦斯浓度及效果,是实现高效抽采瓦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钻孔封孔应满足密封性能好、操作便捷、封孔速度快、造价低的要求。

根据钻孔封孔的要求,封孔深度既应保证不吸入空气又应使封孔长度尽量缩短。

本设计采用聚胺脂和水泥砂浆封孔相结合的方法,封孔方式为卷缠药液法,在密封段内,固定一块毛巾布或麻袋布(长1m ,宽0.8m )。

将混合液均匀倒在毛巾布上,边倒液边向封孔管上卷缠毛巾布。

然后,将卷缠好药液的封孔管插入钻孔,要求整个操作时间不超过5 min 。

封孔前将孔内残存的煤、岩钻屑清洗干净,在孔口里段用聚胺脂封长1 m ,在孔口外段用水泥砂浆封孔长度不少于4 m ,砂粒0.5~1.5 mm ,质量比为1:2.5~1:3.0。

为防止水泥凝固收缩变形影响密封效果,渗入适当水泥速凝剂,确保封孔严密不漏气。

封孔段尽量避开煤体裂隙发育地点,封孔深度为5m 。

若遇孔口段钻孔成型不好,煤体裂隙发育时,应适当加长封孔长度。

为了避免封孔管因碰撞晃动而影响封孔质量,用木楔将封孔管与孔口壁楔紧固牢,同时在孔口处用水泥固定封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