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题研究背景
“经典文学作品”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呈现某个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等面貌;其次经典文学有很高的威望,是世代传承下来且大家公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还体现了一定的价值意义,对社会有积极作用,对人类发展有促进作用。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人类精髓的, 并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对人类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并且有指导作用的权威性文学作品。但是经典文学作品不是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真正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人们普遍认可并能接受阅读的。凡是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作家个人审美意识的反映,还潜藏着社会、历史、宇宙等多种审美因素,还是个体、时代和社会的结合,是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渗透,是历史意识和宇宙意识的融合。真正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平易近人,是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是可以为语文学习提供很大帮助的。
二、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的作用
1确定明确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标准
经典作品对读者会产生一种极其宝贵的阅读经验,清人龚自珍的一句话“可能十万珍珠字,买尽千秋儿女心”很好的阐述了经典文学作品。就小学生而言,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知识、情感、道德,会随之升华。也就是说经典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本身可能随着时间而
抹去,但它却会不知不觉地将种子种在小学生心里。
根据经典的定义,我把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文学作品能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不一般的积淀,引发学生思索,使人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第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促使学生反思,能够让学生热爱生活,能够让学生心中充满爱。第三,能够向学生的心智敞开,向新的经验新的世界敞开。第四,文笔流畅,排版合理,体现美学内涵,能让学生陶冶情操。
学生阶段的阅读是美好人性的起点,只有经典文学作品广泛地被学生接受,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才能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巅峰。
2、激发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兴趣
以课本经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本是引发学生阅读的重要渠道。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本,同时也是唯一的课内阅读资源。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的课外阅读往往是被课内阅读“引发”的。课文不能说是篇篇精品,但不能否认的是大部分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有许多菁华值得我们去采撷,去品味。由课内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想读;传授方法,使学生会读;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张志公先生提出“教学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体系”,并号召“要
活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在这里介绍几种教学方法。
(1)小组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员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规定一个话题,比如在上《少年闰土》时,教师出示“鲁迅笔下的闰土”这样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学生分工合作,查鲁迅的资料和作品,写作的背景,当时绍兴的社会环境等,再汇报综合,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这种学习法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而分工又合作减少了学生的任务,使学生不被繁重的作业所吓跑,反而会不断探索。
(2)预设学习法
教师在上课时可只出示经典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思考,推测尚未见到的下一部分内容,然后小组中每个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谈这样说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这种预设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机会,而且还能间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增添学生的信心,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喜欢阅读。
(3)整体认知法
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从文章的整体着眼,解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感受作者的主要情
感倾向,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和表达技巧。整体把握方法是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它更是阅读理解的基点,把教材、课堂串连成一条更具价值的“项链”,使语文教学更富实效。此方法的益处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也是完整的。也是对另外的文本阅读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3、以课外经典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课内阅读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课外阅读则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课外阅读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有差异,才有新鲜感;别人没看过的我看过了;把看过的作品介绍给别人听,真是一举两得。这种心理是促进阅读的重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1)建立第二课堂
语文的课堂还需延伸,教师需重视第二课堂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它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让学生真正感兴趣。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需要,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引导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使更多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其更广的阅读空间。
(2)建立“课本+非课本”的机制
教师可以以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为基点,向同类作品扩展。如学到写秋天的课文,就大量地扩充关于秋天天的短文、古诗,故事等。这样阅
读的内容多了,对秋天的认识也深刻了。教师还可以以某个知识点为切入口,横向拓展。比如学习了《蟋蟀的住宅》就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这样增加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又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选择恰当阅读方法的习惯。教师在平时指导阅读时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选择恰当阅读方法的习惯。根据不同文体和阅读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小说性文章可以选择默读和略读;对于诗歌,则选择诵读比较好;散文可以精读;科技类作品可以反复研读……还可以进行学习性的阅读和欣赏性的阅读。
经典文学作品题材多样,只有让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教师可提供阅读思路,给学生以方法。对于一般文章,“粗→细→精”的读书方法是比较实用的。所以在课内阅读中养成这种读书习惯,再得法于课外。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
学生预习是教师讲授的前提。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引子”。学生在预习时产生问题,然后经由教材这个引子去阅读更多的作品,然后解决问题而且对教材又有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教给学生“课本相关作品课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