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学习了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学习了语文《新课标》,再一次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实质性,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下面,我就这几方面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轻松学习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乎如何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描述的情景。如,我在教授《小抄写员》一文时,首先,我用非常感性的语言介绍课文,然后,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读一读课文,以此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描述的情景。并由几个问题将学生的朗读组织在一起,以便于学生理解和阅读课文的。
1、请仔细体会课文中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甚至令你产生情不自禁流泪之情?
2、叙利奥第一次挨骂之后,心里很难受,为什么仍继续做下去呢?
3、叙利奥为什么一声不响地忍受着责备,忍住要流出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4、是什么力量使叙利奥一次次忍受着责备坚持做下去?
5、父亲发现叙利奥帮自己工作的语言和行动又是怎样的?
6、读到最后,让你深深为之感动的是什么?
7、假如你是作者,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你能不能写下来?
以上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学生能根据教师正确的引导有感情地朗读,只要学生能读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那么就一定能深刻感受到小抄写员那种爱父母,爱家庭的优秀品质,感受父母子女间互相关心爱护的美德。
当然,内容的不同,引导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我在教授《桂林山水》课时,我先在课前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桂林的漓江图,骆驼峰等,四周还画了桂林山水的其它风景图,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桂林山水美景中的情景,一上课,我先播放了韩晓的歌《我想去桂林》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艳丽的图画,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还用非常美妙的语言引导学生:你们欣赏过美丽的桂林山
水吗?曾有过荡舟漓江的想法吗?那感觉一定非常惬意吧!这节课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桂林山水》这篇美文,一起跟着作者去游赏桂林的山水吧!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配乐朗读,感受课文的意境。整节课,同学们的朗读都极具品味,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放飞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课《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最新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谐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动学习”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交互活动的学习过程。如我在教授《争画》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完成一个关于画的背景及争画的原因的调查报告以及组织学生模拟一次争画过程,按课文的角色,由学生自演自导,表演时,每个角色都要充分演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让同学质疑问难,学生兴趣盎然,学得扎实。这样的课堂表演,在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同时,也提高了表达的能力。又如:我在教授《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习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标记。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进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的能力,给课堂注入生机。再如,我在教授《小抄写员》一文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父亲发现叙利奥帮他工作后的那几段。这几段文字有情有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想象表演,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父亲一旦发现儿子是在默默地帮助自己工作,痛心疾首,懊悔万分的思想感情。文中父与子心与心的碰撞和交融,是最打动人心的。所以有感情的朗读加情景的想象再进行的分角色表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接着,我又让同学们进行评议、谈体会,以达到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三、尊重个人感受,体验成功喜悦。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我在教授《将相和》一文时,针对文章以其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上课时,我问:文中出现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时,畅所欲言。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全班同学进行了交流。学生强说:“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对友则胸怀宽广。”学生坚说:“我喜欢廉颇,因
为他身为大将军,却能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学生怡说:“我喜欢赵王,因为他善于用人,敢于用人,还能论功行赏。接着,我还安排了即席采访,我说:“现在,请同学们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这三个同学,让他们具体谈谈为什么会分别喜欢不同的人物。”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及之间的联系是本文的重点,而这三个人物又是贯穿全文的,所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出喜欢的人物,让学生采访这些同学喜欢这些人物的原因,这样,学生无论是汇报,还是提问、回答,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作品的能力,同时形式上的问题意识,协作精神,资料的搜集与处理能力等等都应该在我们的有效视野之内,我们要善于改革课堂教学,强化课堂教学同生活的联系,才能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