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关于执中(执事敬)的心法

合集下载

事思敬 执事敬 修己以敬

事思敬  执事敬  修己以敬

事思敬,是指尊敬自己的工作;执事敬,是指做好自己的工作;修己以敬,是指慎重地培养好自己,以更好地尽职工作。

敬业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淳朴而伟大的美德。

从孔子的“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爱岗敬业”,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近代西方勤奋努力的职业观,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个人和民族,无不拥有卓越的敬业精神。

一、古今话敬业,中外谈敬业美国作家哈伯德说:“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拥有敬业的精神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即使你的能力无人能比,却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

”岳飞自小就存有精忠报国之心,修身养性,学习文武知识,最终成为朝廷栋梁。

他的一首《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深刻地反映了他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心态。

相传,画圣吴道子幼时对绘画天分并不突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他终生对绘画的热爱和努力。

改变世界的比尔?盖茨,为了开发新软件而连续几天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哥白尼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钻研天文学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决心;拿破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对军事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决心;哥伦布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对新大陆的探索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决心。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发明火车的史蒂芬、以及爱迪生、贝多芬等无数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名,都是因为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种特有的敬仰和恒心。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依据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人生为一大事来”,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教师时,我的人生大事是做一名好教师;当校长时,我的人生大事是做一名好校长。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跟着感觉走”这句口号的引诱下,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主见。

言谈不负责任,行动随随便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觉得不顺心,并没有太多的理由。

这样的人显然是不敬业的,他们的一生也会在蹉跎的庸碌中了此残生。

二、打造软自我,实现硬自我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需求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实现已有知识的更新与突变,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需求。

执中守一法简记

执中守一法简记
执中守一法的关键,就在于执中诸窍的修炼以及修炼火候。执中诸窍即是执中守一法修炼中的几个秘窍。练通这几个秘窍,也就铺平了通往仙佛神圣的道路,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坚守正法,次第修行,道途虽远,仙圣可期。
郭尚阳——道家人道法脉传承人、太白铸剑派传人。
执中守一法,曾经是广泛流传的古仙修法之一,是起源于上古时代,古老而成熟的修行体系。其最早书诸文字,见于记述上古历史的《尚书》一书中,舜帝禅位于大禹时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舜十六字心法。而后世道家、儒家,对执中守一法多有传承,各有差别,而宗旨如一。满清乱华时期出现的中派丹法,就是丹道借鉴了部分执中法的窍位练法形成的。执中守一法,并不是特别惊艳的法门,也不是什么修行捷径,而是一种比较合乎中庸之道的法门。但中庸绝不是平庸,执中守一法也有其傲然于万法之中的特点。一是无论贤愚,入得门来,循序渐进,都能取得一定成就;二是该法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各种法门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像走火入魔,导致身体或者精神受到损害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三是法门简易,没有那么多的步骤与方法,只要抓住要点,很容易理解与执行。
有些天真无邪的朋友说,执中守一谁不会呀,不就是意守中黄窍或者中丹田不动吗?这就是吃瓜群众的理解了。真那么简单的话,还能算做一个修行体系吗?任何一种法门都不是望文生义,就可以靠臆想的东西来修炼的。执中法确实不复杂,但是也有执中诸窍,每个窍有什么具体作用,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用哪个窍,用什么方法辅助,炼形过程中有哪些问题,炼神过程又有哪些步骤,其中有哪些风险,具体怎样操作,怎么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有什么感受代表什么?这些问题,是一个守着不动可以解决的么?所谓守一,是精诚唯一,是惟精惟一,不是守着一个容,但形神实不可分,精气神实不可分,识神元神本不可分,分开谈,只是权宜方便的说法。

执两用中:中式管理的哲学灵魂

执两用中:中式管理的哲学灵魂

执两用中:中式管理的哲学灵魂曾飞(2006年7月6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大禹谟》)十六字心经,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这“十六字心经”的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动荡不安,道心幽昧难明,只有精诚专一,实实在在地实行中正之道。

其主要含义是:允执其中。

“允执其中”也就是得当地把握住它的中正之道。

而所谓的中正之道也就是“执两用中”的思维方法。

中式管理,其根本,其哲学灵魂,也就在于此:“执两用中”。

执两用中和中庸思想为何“允执其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执两用中”又成为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呢?“允执其中”是变易达到和谐的通路。

要实施执中之道,则要借重于“执两用中”的思维工具。

要使用好执两端而用其中的工具,就需要掌握它的具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凡事均有两端:或动或静,或刚或柔,或进或退,或扩展或收缩,或变动或稳定,或生产或消费,或阴或阳等等。

要“执两端而用其中”,就先要理解“两”的含义。

庞朴研究员解释说,中国人谈对立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它分成两种:一个是“两”,一个是“二”。

“两”本来是古代车上的小部件。

车子前面有根杆,杆上挂下来卡住马脖子上的东西,那个东西就叫做“两”。

中国哲学里面把互相并列的对立关系归类为“两”。

“两”就是并存,好比“左右”,左边跟右边一样,只是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是并列的关系。

比如企业和客户,就是“两”,是并列关系。

“二”也是指两个东西,但是“二”是有主从关系的。

比如我们说“二把手”,意味着还有“一把手”在上面,“二”所表示的就是一个主从关系。

按照这种说法,朱熹的所谓“理”和“气”就是“二”,理主气从,不是“两”。

而“雌雄”、“男女”、“损益”、“增减”、“进退”才是“两”,并列关系,没有主从关系。

“执两”要注意不把主从关系的“二”混进去当作“两”。

比如企业领导者和下属是“二”,不是“两”,是主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这样,“执两”是比较简单的,人们并不太难掌握,只要不把“二”误当成“两”就可以了。

恩师开示:我执是所有烦恼的根本,怎么破除我执?

恩师开示:我执是所有烦恼的根本,怎么破除我执?

恩师开示:我执是所有烦恼的根本,怎么破除我执?无量的烦恼中,最大的烦恼就是我执。

过分的执着自己。

执着身体是自己,执着自己的面子虚荣,执着自己的观念,总认为自己对,执着自己高、自己傲,自高自傲,这些呢,都是我们修学中最大的障碍,使我们不能进步。

到底怎么做才能放下我执呢?有佛法就有办法,首先要认识到它的害处。

我执深重,容易跟别人闹意见,让别人生烦恼。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谁的想法也不错,都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就得闹打架,好人跟好人也会打架。

家庭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我执。

放下我执,是修学中最根本的。

认识到我执的害处,就要下决心放下我执,具体的办法。

第一、念念不要想自己。

念念想自己,这问题全来了。

有私心、生烦恼、造罪业、贡高我慢。

念念想自己的结果是什么?是不折不扣正好堕地狱。

如果放下自己的名利、面子虚荣,不想自己,刚一想自己就立刻换成阿弥陀佛。

念念不想自己,真能放下执着。

不想自己,忘掉自己,一心想阿弥陀佛,想怎么利益众生啊,想佛法怎么弘扬,众生怎么更受益……要想这些正确的方面,才能不想自己、放下自己。

第二、要想彻底放下自己,拓开心量,就要学我们每天念的回向,“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当我们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就不想自己了,愿一切众生都消除业障、善根增长、同生极乐世界,这样才能放下我执,拓开心量。

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自己的功德会更大,你越不想自己,功德越大,越殊胜。

天天练习把所修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不仅念佛是修学,念回向都是修行,都有无尽的功德利益。

第三、要放下我执,修无我,达到忘我的境界,就要恒顺众生,就要随缘。

斋堂的菩萨们做什么饭,就吃什么饭,这叫随缘;人家熬粥,就说怎么不吃面条啊,人家蒸的馒头就说怎么不做米饭呢,这叫我执深重。

有我罪即生,有我就有罪过。

无我,做啥就吃啥,没有我的认为,没有我的想法,恒顺众生,这叫放下我执。

我们在大殿念佛,你说是快点念还是慢点念,你说快咱就快点,你说慢咱就慢点,听你的,这叫无我。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论语每日一讲(第325期)主讲人:王一鸣各位领导、同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樊迟请教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说:“平时端庄正派不随便,恭敬守礼,做事敬业尽心尽力,与人交往真诚守信,肝胆相照。

即使是在不讲礼仪的地方,这些原则也不可放弃。

”樊迟的问题孔子从三个方面作出回答,平时生活的做派,工作时的态度,还有与人交往的心意。

首先是“居处恭”,说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语言有语言的魅力,沉默有沉默的力量,说出的话一定要负责任,要经得起推敲。

人的行为,也就是肢体语言或者微表情,往往表达出人内心的想法和情绪,保持正常的仪态才能展现人的风度,有些动作就不适合我们在特定场合去做,比如公务谈话时抱肩、手插兜,或者是“泰山压顶”。

谈话时不要盯着人眼睛看,而应该是看着眼睛下面一点的鼻子附近。

特别是在咱们东北,容易发生“你瞅啥,瞅你咋地”这样的悲剧。

“居处恭”说的也是慎独,从犯罪心理学来讲,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

人在独处时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做出一些错事或坏事,我们看一个人的本质也不要只看他在台面上的样子,而要注意他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另外,对待家人、好友也应该有良好的态度,有些时候我们在面对亲近之人时往往不那么注意,认为这些感情基础足够牢固而疏于维护。

第二点是执事敬,很明显说的是工作中要有敬业的态度。

工作不是我们的全部,甚至可能只是一些人谋生的手段而已,但只要为之付出心血,它就会回报你、成就你。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从事很多种工作,也可能只从事一种,我觉得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在所从事的工作中至少做到熟练。

拿我自己来说,从公安队伍来到党建队伍,工作方式方法上都截然不同,以前琢磨怎么侦查破案、抓捕审讯,现在则需要更多的沉淀充实自己、打造基础,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

事思敬执事敬演讲稿

事思敬执事敬演讲稿

事思敬执事敬演讲稿一代圣贤孔子高度关注敬业精神,强调“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这些在《论语》中均有记录。

“事思敬”是说要专心致志做所要做的事,即我们现在常说的敬业。

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需要全情投入。

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学生樊迟问怎样做才是仁,圣贤孔子说:“日常起居要态度端庄,担任工作要敬慎认真,和人交往要忠心诚恳。

虽然到了未开化的蛮夷地区,也不可背弃。

”其中“担任工作要敬慎认真”说的就是“执事敬”。

“修己以敬”,圣贤孔子说的就更具体了。

当学生子路问什么叫君子时,为师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简单地说,“事思敬”是指尊敬、热爱自己的工作,“执事敬”是指做好自己的工作,“修己以敬”是指慎重地培养好自己,以更好地尽职工作,为人民服务。

敬业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淳朴而伟大的美德。

从孔子的“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到当下新时代倡导的“爱岗敬业”,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近代西方勤奋努力的职业观,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个人和民族,无不拥有卓越的敬业精神。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同时,竞争异常激烈,有些时段、有些领域近乎残酷。

若是没有一些综合素养,很难适应当下社会,很容易被边缘化,甚至有可能被淘汰。

说句实话,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来之不易,因为综合素养不可能与生俱来,更不可能无中生有。

老子曾说:“能者多劳拙者闲。

”我以为,倒过来说,“闲则致拙,劳则多能”,也是言之成理。

近段时间,广为转发的微信文章《废掉一个人:让他闲着,闲着,闲着》,说的就是“闲则致拙”之理。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谁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要么废寝忘食,要么日以继夜,要么视事如命……只有全身心投入干事创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才可能创出一番事业,才可能闯出一番广阔的新天地。

执中守正的意思

执中守正的意思

执中守正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强调在面对各种诱惑、挑战和变化时,保持中庸之道、坚持正义和原则,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随波逐流,不为利益所动,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偏离正确的道路和原则。

执中守正的意思是,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诱惑,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坚持合适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执中即坚持中庸之道,不妄加判断和评价,做到公正客观。

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问题时,既不妄加批评,也不过分吹嘘和夸大,而是保持平静、公正和适度的态度。

守正即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准则,不受诱惑和压力的影响,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族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总之,执中守正的意思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持坚定的内心、合适的价值观和准则,面对生活和事业的各种挑战和考验,始终保持平静、公正和稳健的态度,做到永不迷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人先要学会“敬”

做人先要学会“敬”

做人先要学会“敬”文/朱杰人《朱教授讲朱子》之七八朱子曰:“敬之工夫乃圣门第一义。

”“自古圣贤,自尧舜以来,便说个敬字。

孔子曰修己以敬。

此是最紧要处。

”译讲:敬,是一种休养的工夫,这是进入圣贤之门的第一要义。

古代的圣贤从尧舜以来就讲敬了。

孔子说:“修己以敬”(用敬的工夫来修养身心、涵养学问)。

这是最紧迫和重要的事情。

《朱教授讲朱子》之七九朱子曰:“敬者,一心之主宰,万物之本根也。

”“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主一只是心专一;无适只是不走作。

如读书时,只读书;著衣时,只著衣。

理会一事,只理会一事,了此一件,又作一件。

”译讲:朱子对“敬”有很多解释,比如:敬,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心,这是所有事情的根本。

比如:敬,就是专注于一件事,而不要分心跑到别的地方去。

主一,就是专一;无适,就是集中思想不分神。

走作,就是乱跑。

《朱教授讲朱子》之八十朱子曰:“人之心,惟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

”“身在是,则心在是,而无一息之离。

其事在是,则其心在是,而无一念之杂。

”“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

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也。

”译讲:人的心,只有在敬的状态下它是存在的,不敬,心也不在了。

我的身体在这里,那么我的心也在这里,一分钟也不能离开。

一件事情在这里,那么我的心也在这里,而没有一丝杂念。

没有事的时候,敬在我的心里面,有事的时候,敬就在事情上。

不管有事无事,我都保持着一个敬字,从来都不间断。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修行如何帮助我们放下执着和执念

修行如何帮助我们放下执着和执念

修行如何帮助我们放下执着和执念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执着和执念常常如影随形,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它们让我们紧紧抓住某些人、事、物,不愿放手,从而束缚了我们的心灵,阻碍了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那么,修行究竟如何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放下执着和执念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执着和执念。

执着,通常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懈地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可能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执念则更加强烈,是一种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念头,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比如,对一段已经逝去的感情念念不忘,对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穷追不舍,或者对财富、名誉等外在的东西过度渴望。

修行的第一步,是让我们学会觉察自己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被执着和执念所控制,却浑然不觉。

通过修行,比如冥想、内观,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情绪。

当那些执着和执念产生时,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它们,而不是任由它们摆布。

比如,当我们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时,通过觉察,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过度,从而有机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认识到无常的真相。

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就会对自己所执着的东西有新的看法。

比如,我们执着于一份工作,认为失去它就会失去一切。

但如果我们看到工作的机会总是在不断出现,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那么我们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就会减轻。

因为我们知道,即使失去了这一份,还会有其他的可能性。

修行还能让我们培养出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

当我们执着于某个人或某件事时,往往是因为我们心胸狭隘,不能接受与自己期望不符的结果。

通过修行,我们学会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当我们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时,就会发现很多曾经让我们执着的事情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再者,修行让我们懂得知足常乐。

在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和信息的爆炸让我们的欲望不断膨胀。

我们总是想要更多、更好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已经拥有的。

通过修行,我们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大学》“执中”的几种方法

《大学》“执中”的几种方法

《大学》“执中”的几种方法儒家经典《大学》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然后又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显然,正心是修身的前提,而正心则需要排除各种情绪的干扰。

没有情绪干扰的意识状态叫什么?儒家的另一本经典《中庸》把它叫作“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因此,站在先秦儒家的立场来看,修身需要正心,正心需要执中,执中也叫守中。

执中一词源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字被后世儒家看作是历尧舜禹汤一脉相传的“圣人心法”,心法的关键就在于执中。

而守中一词则见于道家经典《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后人认为,儒道两家对“中”的看法是相通的。

下面介绍几种执中的方法。

1.理入法:明了“中”是人意识活动的一种本然状态,既没有情绪,又没有念头。

然后使意识活动保持虚灵明静的状态,并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

2.楞神法:在日常生活中,逮住前一念头已过,后一念头还未出现的间隙状态,并把这一状态及对这一状态的感受延续下去。

3.守中法:意识若有若无地放在身体之“中”。

身体之“中”有多处,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中”是一个十字交叉点:两手左右平伸成一直线,与从百会到会阴连线的交点。

4.呼吸法:当知道了身体的“中”以后,吸气往“中”收,呼气出体外。

这是神气并练,内外合练的一种“执中”方法。

5.发音法:意念放在中脘深处附近,然后发“中”字音。

开始是开口念,发音要柔而长,低而和。

熟练以后进行默念,就可以体察“中”的状态。

王通:身松意定,执一守中

王通:身松意定,执一守中

王通:身松意定,执一守中常识就是真理还可能是顶级的修行秘笈今天来给大家详细解密一下这两句话:身松意定,执一守中一、身松意定为什么修行要追求婴儿的状态,因为婴儿的身体非常的放松和柔软,意识非常的安定和专注。

对于一个人而言,你的身体越放松,精神越安定,你的气血就会越通畅,同时非常容易进入凝神聚气的状态,自身能量就会越来越强。

但是,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的人,你会发现大部分人随着慢慢长大,身体越来越僵硬,精神越来越紧张。

所以:身体放松需要训练精神安定需要训练1、关于身体放松的训练关于身体放松的训练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站桩,但是大部分在练习站桩的时候,反而让自己一开始就紧张,于是一开始就错了。

站桩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放松第二步:调型第三步:收神如何训练这第一步呢?你站的时候,先不要追求型,这样容易让你紧张和僵硬,应该先用最舒服的姿势站着。

然后用意识暗示自己放松,从头到脚,一遍一遍暗示:头皮放松五官放松脖子放松胸放松肚子放松胯放松屁股放松大腿放松膝盖放松小腿放松双脚放松把全身的力量都卸到双脚之下反复暗示的过程中,你身体的力量往下走,而你的精神力量却想上走,形成一个双螺旋结构的动态上下对称平衡。

这个时候,你的身体自然会追求最放松舒服的支持,自然就会把身形调整到标准站桩的姿态。

放松,放松,最后你的身体就像松树一样,根入大地,意上九天!2、关于意定的训练普通人杂念很多,意识散乱,一秒钟就会有无数个念头升起又消失,你都感知不到。

当你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念头纷纷展现,让你的心无法安静,很快又会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

如何训练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坐修禅定!这个时候,新手要解决几个问题:姿势问题切记,新手别追求盘腿,那样会让你腿上气血不通,双盘单盘散盘都不重要,甚至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双脚踩大地都没有关系。

核心是,脊柱要直,因为保持脊柱直,你的全身器官挂在脊柱上,重力节节下沉,身体就会容易放松,意识容易安定。

然后如何入定呢?止而后定止杂念稍稍入静,杂念纷纷跑出来,如何止呢?以一念代万念就是用一个意识强行盖过其他杂念,这样你的杂念就会越来越少。

执中而行的意思

执中而行的意思

执中而行的意思
执中而行的意思是指在行动中坚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追求平衡与和谐。

这种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即“中庸之道,天下之治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的选择和抉择,而执中而行则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些挑战,尤其是在困难和压力重重的情况下。

执中而行不是简单的一味妥协或追求平庸,而是要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找到平衡点,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比如,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在权衡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团队和同事的感受,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同样,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需要在维护自我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才能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执中而行需要我们具备审慎和智慧,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更需要我们具备灵活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中庸之道的优越性,赢得更多的人心和成功的机会。

总之,执中而行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行为准则和处世哲学,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发展中,都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内心体验。

- 1 -。

态度责任执行力完整版

态度责任执行力完整版

MJA销售部销售部提高工作执行力培训稿陈元璋2010年9月MJA销售部选择“空杯”,实现超越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

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

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这个故事的启示:我们每个人的心,就像这个茶杯,如果装满了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利益、权力、知识还是优秀、经验、骄傲等……便再难装入更多的东西,自然也就谈不上超越和进步了。

请大家倒空自己心态归零虚心听讲尝试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

执行力的作用■将公司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经营结果■将上级下达的任务转化为绩效结果■将个人的目标、期望转化为成果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公司,拿着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张三青云直上,而李四却仍在原地踏步。

李四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

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

老板一边耐心的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张三之间的差别。

“李四,”老板说话了,“您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

”李四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李四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李四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到椅子上别说话,看看别人怎么说。

”张三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运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

十六心传精华

十六心传精华

十六心传精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

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谟就是讲话。

什么是人性?人性里面有两个,人心和道心。

而且人心是危险的,而道心是很微弱的。

人心就是欲望,道心就是良知。

面对欲望与诱惑,一个人的良知所折射的光芒往往透不过欲望的铜墙铁壁,客观地说,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关键在于你后天的教育和个人的修行。

人心惟危:人心是危险的,谓人心容易为物欲所蔽,难以安宁。

危,不安。

人心就是欲望,是众生。

道心惟微:道心是很微弱的,道心微妙居中。

道心1. 指天理,义理。

2. 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道的运行规律是反,道以其柔弱去发挥作用。

3. 佛教语。

菩提心;悟道之心。

道心是中,是良知(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知善知恶是良知。

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

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

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

),道心是菩提自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王阳明《传习录》卷上:「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讲的一个人修行的状态。

修到什么程度了,怎么修?惟一是主意,是知,是良知,是仁,是行的方向;惟精是功夫,是致,是行,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惟精惟一是致良知,知行合一。

允执厥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正心与诚意之关系

正心与诚意之关系

正心与诚意之关系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诚意篇摘要:《心经》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圣典之一,在走进她之前,心智的成熟、人格的健全、知识的贮备、心境的平和、见地的通透、身心的清净,对红尘世俗和功利机巧等业已有了一个很好的出离,深厌轮回渴望解脱之愿力的真实生起等等,是必须具备的前提。

非如此,不足以开创一个走进《心经》的殊胜之缘起。

在我们正式进入《心经》之前的第一步,就要严格地做到正身以达正心,正心以达诚意,诚意以达化除身心一切阻塞郁结,以深度地清净生命,为下一步彻底地融入《心经》做好必要的准备。

因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无论是人类社会中的万事,还是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一个基本精神或曰基本原理贯穿于其中,即“诚”。

诚者,即工夫也是本体,即本体即工夫。

诚之在物为本体,诚之在人为工夫。

工夫即修行之义。

在人,诚可化除身心一切阻塞郁结,深度地清净生命;在物,无诚,则一切难以实现,难以贞定,难以成就。

“诚意”之“诚”,有动词和名词之两义,动词在逻辑上先于名词。

诚意之“诚”作动词解时,就是“如其所是以自观”之义——将自己从社会、习俗、功利而来的一切掩饰、面具、虚伪、自欺、自恋、机巧等等统统去掉,将自己还原为最真实的自己——无论这个“最真实的自己”是丑陋的、虚弱的,还是杂乱的,都不可再试图去掩饰和逃避,而是正面地接受。

不断地“如其所是以自观”的过程,就是“诚意”的过程,即修行的过程,也即作工夫的过程。

整个佛法、整个道法、整个儒学,无非都是让我们“如其所是以自观”的学问,无非都是引领我们去发现生命之真相。

知生命之真相即知宇宙和存在之真相。

“诚意”之“诚”作名词解时,即“成功”或“成就”之义。

诚者,成也。

通过不断地袪除和超越各种掩饰、面具、虚伪、自欺、自恋、机巧和贪、嗔、痴、慢、疑等等之时,我们即可达到洞察生命真相和宇宙真相的终极境地而大彻大悟。

此时,我们的全部意识都成了佛性(神性或曰本性)无隐曲的直接显化——我心即佛心,我意即佛意。

对治我执的方法

对治我执的方法

对治我执的方法引言在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自我中心思维所束缚,产生过度自信、自我为中心的“我执”心态。

这种心态会阻碍我们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对治我执的方法,以促进自身的进步和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了解我执的特点在探索对治我执的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我执的特点。

我执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中心:过度关注自我需求和利益,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2.固执己见:对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坚持不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自负自大: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高于他人。

4.不容忍失败:无法接受失败和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和愤怒情绪。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治我执。

对治我执的方法为了对治我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和改变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定期反思:每天或每周花一些时间回顾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思考自己是否表现出我执的特点,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寻求他人意见:向身边的亲友或同事询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批评,并尝试改进。

2. 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他人感受和需求的关键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自我中心,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

以下是培养同理心的方法:•倾听他人: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故事,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是他人,体验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

•给予支持和关怀: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 接纳他人观点对治我执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接纳他人观点,学会尊重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实践方法:•开放心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探索多样性:主动寻找和接触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学会妥协:在意见分歧时,学会寻求妥协和共赢的解决方案,而非坚持己见。

致良知的四大法宝志诚证勤

致良知的四大法宝志诚证勤

致良知的四大法宝——志、诚、证、勤要说致良知,不得不说说开篇提到说不清楚的“良知”。

我们不妨先将视线放到东方哲学大背景中去,东方哲学一直想搞明白一个“终极”,这个“终极”在事实上衍生万物,在逻辑上可以推演万物,在理论上解释万物。

但是关注的点不同,其范畴有所不同,佛教的“空”关注的是人与终极真理,老子的道关注一切的人和事、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关注的人伦道德、墨子兼爱关注的是人与人,朱熹的理关注的是人与世界万物、阳明关注的是人与自己。

为什么先生关心的是人与自己呐?这里面与先生溺于佛道(对参禅、静坐、导引等关照内心的修炼方式都有较深的体悟)入圣路径有关,也与明朝主流意识形态的压抑有关系,这里面不做展开。

那么先生思考人与自己得出的“终极”是什么?就是这里要说的良知,良知最早的时候出现在孟子中“所不虑而知,谓之良知”。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从本体上来讲,延续了孟子观点,但是从思想厚度来讲,良知还是一个逻辑起点,还包含致良知等,含义变得极其丰富。

那么怎么来理解不虑而知的良知呐。

我想起了婴儿之未孩的比喻。

这是个道家比喻,这里不妨借来一用。

因为婴儿其实就是按照天理来行事,饿了吃,乏了困,不开心了哭,开心了笑,简单粗暴,确实纯然天道。

但是我们成年人历事太多,根本不可能回到婴儿,那怎么办呐?我觉得是塑造一个“良知”自己,他就是一面照妖镜,发现意之所用处的杂念、私欲,然后剪除它,到一定境界之后,这个“良知”自己会同于天理的“良知”重合,就能复归于婴儿。

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发乎于良知,就能够不虑而知。

事实上当这个我们用良知来表达这个“终极”,总是会有词义上的障碍、会有意到形的不顺畅,妙不可言、道可道非常道等,就是在表达这个困境。

先生也认为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示人以形状大略;后世着述更有妄自分析、逞其技的嫌疑,离道更远。

那么非生而知之的我们,又想意会这个良知,那么怎么办呐?可通过圣贤之书给我展示的形状大略来窥见:(1)心中良知与天地灵明对应,能够解释和应对自然之理。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心学“意会法”的终极境界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心学“意会法”的终极境界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心学“意会法”的终极境界阳明先生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只是专注于“心”。

万物均在此心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此心是纯乎天理之心,心即是道,此心只为明道,道即是良知,道即是天理。

圣人之心虚灵不昧,万物皆备于我,就像明镜一样,“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明镜之喻,可视为一种终极境界。

这种终极境界是一种“意会法”,只有遇到了,才有相应的事。

即如“良知即未发之中,即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为人人所共有。

”。

(未发之中出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解析明镜之喻这段话。

良知本体含容天地万物、七情百念。

良知这种未发之中的本体,就如明镜。

明净的镜子光洁明亮,无一丝纷尘,因而“随感而应,无物不照”——随物之妍媸、照之皆准。

同时,“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它物照则过,并不留照已过之象,因而不会有染着之象的遮蔽,这也即“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之本体亦如明镜之不染不滞,更有“众理具而万事出”的主动性。

对我们而言,一个修行的技巧就是:“已往之形”物照则过,不能存心,不能因喜怒哀乐影响此心,放下就是放下,否则执著于相,也即会受私欲之蔽;“未照之形”不能框住自己的内心,随时保留学习、进化之心,战略、组织保持弹性,随时适应、拥抱这个世界。

这样才能“镜明”。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讲得真好!2、求道之路“无穷尽”先生借商纣之恶却永远有比他更恶、尧舜之善却“善无穷尽”的例子,告诉我们“道”无穷尽。

不要稍有收获就“谓止此也”。

附:【原文】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止止于何地我们已经说过,从身体上是身中之中,那么在意念上呢?止于中正之心!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此“南方之强”注释说:“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君子之道也。”这与北方风气刚劲、以果敢之力胜人为强颇为不同。
结论是——不偏不倚,最强。不偏不倚就是执中而行,就是最强的。
孟子之后其学断绝,宋儒开始研究探索,儒家修法。程子的诚明两进,敬义夹持,朱熹做了改进。朱子的功夫敬贯动静,涵养于未发,察识于已发。就未发来说只能是涵养,不涵养就有助忘之病。牟宗三讲陆王的默坐澄心时讲了一个“异质的跳跃一步”涵养超感性的本心,讲朱子的涵养只是涵养形而下的气心使之浑然。名言上有这样的不同,但是实际做的话,涵养似乎只是涵养,无法“异质的跳跃一步”,因为没有事情磨练,只能是主静,如果一定要跳跃一步的话,恐怕有蹈空、刻意求索之弊。
《关于执中(执事敬)的心法》
对静坐大家没有太多的争议,慎独守未发之中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就“执事敬”的认识和把握,难度很大,北大教授龚鹏程:《儒门修证法要》所述“初发心”为知止,何为初发心?
何谓初发心?它是踏入佛门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颗当仁不让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诚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也就是愿力的作用,有这个就可以修儒了?龚鹏程先生的佛学造诣应该是有的,他在台湾办过佛学院,可是用来解释儒家难免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பைடு நூலகம் 知止止于何地?我们看资料:
喜怒哀乐。后天之情也。人不能无。亦不可废。且不可执着。贵於其未发时养之。未发乃先天也。前此戒惧慎独。凡情之出自后天者。必求其有合先天。既於偏处而省察之。复於偏处而克治之。则偏已至於无矣。无偏谓之中矣。然第求后天中之先天。(有为之中)而不养先天中之先天。(无为之中)其中犹有未全。故当於有为之馀。济以无为。已往事不追思。未来事不逆料。现在事不留念。将散在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者。咸收摄於心中。一理独悬。毫无人欲之倚於其际。游心於淡。斯性所由存也。将由性以至於命。命者肾中真精也。而心肾相隔。其中为命之蒂。专在身内求之不得也。专在身外求之亦不得。正性与天道交关处。念头起时。已将身外之天道。保全其身内之性。(此前节慎独之功。在此处言之者。以此处透出中字。取其文势顺使故也。)今复收视反听於此。勿忘勿助。合气於漠。斯命所由立。即性所由合命也。性命既翕聚於腹中。又蛰藏於身中。身中之中。上通心。下通肾。(心肾藏精神。通则精神所由强旺也。)左通肝。右通肺。(肺肝藏魂魄。通则魂魄所出制伏也。)前通脐轮。(此周易行庭之说所由来也。)后通骨脊。(此孟子盎背之说所由来也。)温养既久。既而上达於顶中。(顶者性之根也。今人以灵性在脑。大脑主悟性。小脑主记性者。职是之故耳。)既而下降於规中。(文言所论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是也。)美在其中。循环无穷。而一切气禀之私。物欲之累。咸消归於无何有之乡。至血脉之流行。要无不统於身中之元气。是中虽由未发而得名。然未发时。实自有其中。固非凭空以拟议之也。艮卦所谓止其所是也。人苟非实有其中。当情之未发。空空洞洞。一物不着。谓之虚可也。杳杳冥冥。一念不生。谓之静可也。端端正正。独立无对谓之一可也。不此之谓。而谓之中。如仁之含蓄於核中也。如生气之酝酿於地中也。有此中。虚则不形而能实。静则不灭而常存。一则有条以相贯。中之为义至大矣。若非未发以存其中。中不可得而允执也。子思不凿指其中之所在。而但以未发属之。此千圣相传之心法。实千圣不轻传授之秘法也。有心大道者。何弗三复此未发之中哉。《圣道发凡》段正元 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