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1 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秒”的概念,具备简单秒计时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计算、推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计时的方法。
2.难点: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解时间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工具:秒表、图片等教具。
3.教学环境:教室内安静整洁,保持学生注意力集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课室内钟表的秒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秒”的意思。
2.通过实物展示和简单解释,引导学生认识“秒”。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老师简要讲解“秒”的概念和秒计时的方法。
2.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秒”的具体含义。
第三步:练习(20分钟)1.学生使用秒表进行练习,测算不同活动所需的时间(如跑步、说话等)。
2.老师在练习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
第四步:拓展(10分钟)1.老师与学生讨论“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赛跑计时等。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见解,展开思维拓展。
第五步:总结(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引导学生认识“秒”这一时间单位的起始课,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困惑,确保他们对“秒”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1.1 秒的认识︳》这节数学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时间,认识到“秒”这个时间单位。
2.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描述一秒钟的长短。
3.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培养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秒”这一时间单位。
2.认识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段。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意识到“秒”这一极短的时间段,并能用具体事例描述其长度。
2.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特别是秒钟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教案、秒表等教学工具。
2.确保教室内的钟表正常运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钟表,让他们说出钟表显示的时间。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变化的?2. 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秒”这个时间单位,并说明它是很短暂的时间段。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秒表,体会一秒钟的流逝。
•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拍手、眨眼等来描述一秒钟的长度。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比如拍手的速度、眨眼的次数等,来感受一秒钟的长度。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4. 巩固•教师可设计一些小练习,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例子计算时间间隔,并用秒表示。
六、课堂延伸1.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实际应用。
2. 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时间的流逝。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时间的变换,并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秒”这个时间单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时间的利用,珍惜每一秒。
八、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朼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认识时间,感知时间的流逝,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趣味导入
猜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 日夜奔跑不怕累。 马蹄哒哒提醒你, 时间一定要珍惜。
钟表
趣味导入
十、九、八、七、六、五、 四、三、二、一!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探究新知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 常用“秒”作单位。
秒是比分更小 的时间单位。
秒针 钟面上最长最 细的针是秒针。
探究新知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的 时间是1秒。
深呼吸( 4 )次 扔了( 2 )次
从1数到15, 大约有15秒。
从1写到( 10 )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另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用 15秒完成,记录活动结果。
踢毽子
读 要选择合适 跳 的活动哦! 课 绳 文
探究新知
做一做 1分钟有多长?感受一下。
跟着钟表上秒针的走动 数一数。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把结果记录下来。
1分钟到。 115个。
跳绳1分钟能跳115下。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把结果记录下来。
我1分钟可以 写20个字。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把结果记录下来。
小孩子的脉搏1分钟大约75次。
探究新知
做一做
2时=( 120 )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也就是120分。
2.1分=60秒
综合演练
经典例题1
做一做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2小时=20分。
(× )
(2)分针从“3”走到“4”是5分钟。 ( √ )
(3)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
(4)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1 秒的认识》课件

秒的认识
10987654321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倒计时是 用什么做单位的吗?
分针
九折
八五折
观察右图,你 看到了些什么?
时针
12个数字、12个 大格,60个小格。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 什么不同? 多了一根指针。
钟面上最长最细 的针就是秒针。
八五折
总结: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什么不同?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名 小军 小明 小刚
成绩
17秒
15秒
18秒
小亮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2
3
4
判断。
√ (1)秒针走1圈是1分。( ) √ (2)小朋友数一个数大约是1秒。( ) √ (3)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秒。( )
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19秒 到家,小红用了18分18秒到家,谁先到家?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 的时间是(3小时);分针从数字3 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5分);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 间是( 15秒 )。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天上学大 妈妈每天工作 电饭煲做熟饭大 约用15( 分 ) 8( 时 ) 约需要25( 分 )
谁是冠军?
答:小兰先到家。
最短的 是 时针 。
最细最长的 是 秒针 。
是分针 。
1分=60秒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6时55分57秒
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 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13秒
小游戏。 规则: 2人一组,一人说“开始”,另一人就闭上眼睛;当认为 10秒到了,就喊“停”,睁开眼睛;看看秒表显示多少秒。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三尺讲台前,面对着一群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三年级学生,我满怀激情地开始了我们关于《秒的认识》的数学之旅。
我们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节,主要包括了时间的单位——秒的定义,秒的换算关系,以及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感受到秒的重要性。
例如,我向他们讲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争夺秒杀的情景,以及在生活中我们等待电梯、煮鸡蛋等活动中秒的作用。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能够进行秒与其它时间单位的换算,并且能够将秒的应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介绍了秒的定义,然后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们掌握秒与其它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的换算关系。
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和练习,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从而加深对秒的认识和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用简洁明了的图表和示例,展示了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使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的练习题目:假设你需要在3分钟内完成一项任务,你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这道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秒的理解和运用,还培养了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意识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秒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实例和实践,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和运用秒的概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秒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时间的管理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秒的定义和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之前可能主要接触过小时和分钟。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 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课时,即“认识秒”。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秒的含义,认识秒针的走动规律,以及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含义,掌握秒针的走动规律,能够运用秒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秒针的走动规律,能够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
难点:理解秒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秒表。
学具:学生手表、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子钟,注意秒针的走动。
引导学生思考:秒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
2. 认识秒讲解秒的含义,让学生理解1秒等于1/60分钟。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时、计息等。
3. 秒针的走动规律讲解秒针的走动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的特点,如每走一格代表1秒,每走一圈代表60秒等。
4. 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如计算1分钟有多少秒,计算2分钟30秒是多少秒等。
5. 随堂练习(1)计算50秒是多少分钟?答案:50秒 = 50/60分钟 = 5/6分钟。
(2)计算1分钟30秒是多少秒?答案:1分钟30秒 = 1 60秒 + 30秒 = 90秒。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秒的含义2. 秒针的走动规律3. 秒的时间计算七、作业设计(1)200秒是多少分钟?(2)45秒是多少分钟?答案:(1)200秒 = 200/60分钟 = 10/3分钟。
(2)45秒 = 45/60分钟 = 3/4分钟。
2. 实际应用题小明跑100米需要15秒,小红跑100米需要20秒,请问小明和小红谁跑得快?答案:小明跑得快,因为15秒 < 20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秒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运用秒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秒表,学会读取秒表上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表的使用方法3. 时间观念的培养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2. 秒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 秒的概念的理解2. 秒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1. 秒表2.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秒表,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秒表,它可以用来测量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等于60秒。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秒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对秒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教师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如何开启秒表,如何读取秒表上的时间,如何停止秒表。
4. 教师示范秒表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体会秒表的使用。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使用秒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秒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关于秒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教师提醒学生要养成正确使用秒表的习惯,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秒的概念的讲解与理解:在讲解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例如:“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时钟的秒针跳动一下,那就是一秒的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一. 教材分析《1.1 秒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秒,了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为后续学习时间序列和时间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时间单位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小时、分钟有一定的认识,但秒的概念相对较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秒的感知也不够敏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准确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对秒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秒,理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秒,理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的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时间单位的重要性。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时间换算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讨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场景,如上课、吃饭、玩耍等,引出时间这一主题,进而引入秒的认识。
2.探究:让学生观察钟表,发现秒的存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秒的流逝。
3.学习:讲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的关系,如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等,引导学生进行时间换算。
4.实践:布置实践活动,如计算一段话读一遍需要多少秒,做一个动作需要多少秒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5.游戏:时间换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1秒的时间概念,能够准确地表达1秒的时间长度。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增强对时间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教学重点:1. 1秒的时间概念的理解和表达。
2. 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把握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1秒时间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准确表达。
2. 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把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1秒的计时器或手机计时功能。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等。
2. 提问:我们知道1分钟等于多少秒?让学生回答并解释。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引入1秒的时间概念,告诉学生1秒是非常短的时间单位。
2. 通过计时器或手机计时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1秒的时间长度。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1秒内发生的事情,如钟表的秒针跳动、电视屏幕的闪烁等。
三、探究活动(10分钟)1.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用计时器或手机计时功能,记录下1秒内能完成的事情,如拍手、跳跃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并讨论1秒内能完成的事情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时间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用1秒的时间进行估算和计算。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1秒的时间概念,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提问: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1秒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了1秒的时间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发现了1秒内能完成的事情的特点,并学会了更好地利用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活动”部分。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亲身体验和观察1秒内能完成的事情,这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1秒时间概念的关键步骤。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秒的认识学情分析1、对于“时间”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四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会认、读、写整时半时;第二阶段是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是三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验时间的长短,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第四阶段是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
本节课要讲的“秒的认识”以及简单时间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容易用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它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尤其是1秒的时间比较短很难被学生感知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时间,另外时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2、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如在认识良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又比如教材设计良“记录做某事所需要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工具“秒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学生对秒的认识有一定经验积累,但对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缺乏具体体验及把握能力,所以建立1秒或几秒的时间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更好的上出一堂适合学生的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我们组对三(2)班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情前测。
基于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少部分同学误以为时间的进率是10。
基于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钟面的认识很清晰,知道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大部分学生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同时也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基于前测,我们还发现学生在写出时刻,如几时几分大多数同学能写出来,但要写几时几分几秒还比较陌生,当问到在那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时刻的时候,很多同学回答只在在电话手表上见过,对于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陌生,缺乏时间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经验比较薄弱,也就是为什么秒的认识这节课看起来学生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有一定了难度。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秒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比较秒的时间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秒的时间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秒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比较秒的时间长度。
2. 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秒的时间长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计时器或秒表。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小球、沙漏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时、分概念,引出秒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秒是什么吗?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探究与体验(10分钟)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时间长度。
a. 使用秒表或计时器,让学生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
b. 进行实践活动,如小球落地、沙漏流沙等,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时间长度的事件。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交通信号灯等。
三、讲解与示范(5分钟)1. 讲解秒的概念和单位,以及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
2. 示范如何使用秒表或计时器,并进行简单的计时实验。
四、实践与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计时跑、计时写作业等,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秒的认识和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秒的概念和单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反思自己对时间观念的认识。
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小组活动,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课余时间等。
2. 组织学生参观钟表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钟表的发展历程和计时工具的演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6)-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秒的认识(16)-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秒的时间长度,理解1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度。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1秒的概念2. 1秒的测量3. 1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让学生充分体验1秒的时间长度,形成对1秒的直观认识。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1秒的时间长度,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计时器或手机3. 相关教具,如沙漏、钟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钟表,让他们说说钟表的作用。
2. 提问:你们知道钟表上的秒针走一小格代表多长时间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钟表上的秒针走一小格代表1秒。
二、探究1. 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
然后睁开眼睛,说说他们对1秒的感受。
2. 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1秒来完成?引导学生举例,如眨眼、拍手等。
3. 演示:用计时器或手机计时1秒,让学生观察1秒内能完成哪些事情,如跳绳、跑步等。
4.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1秒的时间长度,并举例说明。
三、实践1. 分组活动:每组选一个代表,用计时器或手机计时1秒,其他组员在1秒内完成一个动作,如跳绳、拍手等。
看看哪个组能在1秒内完成更多的动作。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1秒的时间长度,并举例说明。
四、总结1. 让学生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对1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 教师总结:1秒虽然很短暂,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珍惜每一秒,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对1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让他们充分体验1秒的时间长度,从而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1.1《秒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16页。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秒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秒的定义,掌握秒的计量单位,以及学会秒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秒的定义,知道1秒是多长时间。
2. 掌握秒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秒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秒的定义和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秒的换算。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秒表、课件、黑板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并提问:“你们知道1分钟等于多少秒吗?”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了答案。
2. 讲解新课:接着,我通过课件和黑板,详细讲解了秒的定义和计量单位,以及秒的换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一个钟表的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那么现在是多少秒?”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了答案。
4.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于秒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秒的认识1秒 = 60秒1分钟 = 60秒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分钟等于多少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于秒的认识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秒的长短,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秒的概念。
我还将拓展延伸到课堂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秒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1.1《秒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深刻认识到秒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我需要特别关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秒的定义和换算方法这一重点和难点。
1.1秒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1.1秒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知道1秒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用秒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1秒的时间长度。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能够准确地用秒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2.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体验1秒的时间长度,理解1秒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2. 秒表或计时器3. 实物或图片(如钟表、沙漏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钟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钟表上的这个小格代表多长时间吗?”学生回答:“1秒。
”教师总结:“是的,这个小格代表1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秒的认识。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
(2)教师出示秒表,让学生观察秒表的变化,亲身体验1秒的时间长度。
(3)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例如:一个物体从桌子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用时1秒。
3. 活动实践(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1秒我能做什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1秒内完成一个动作,如拍手、跺脚等。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1秒我能数多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1秒内数数,看谁能数得最多。
4.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秒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例如:小明跑100米,用时15秒。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1秒的认识,并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1秒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时间可以用秒来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秒的认识(共22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5.在 里填上“>”“<”或“=”。 (选自教材P6练习一第4题)
>
>
>
<
>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钟面上秒针走1大格是10秒。
( ×)
(2)小红的爸爸从家坐车到公司用了2秒。 ( ×)
(3)小刚跑50米用了9秒。
(√ )
(4)1分等于60秒,所以5分等于300秒。 ( √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知识提炼 知识点:1.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 2.时钟上最长的指针是秒针,秒针 走1小格就是1秒。 3. 1 分 = 60 秒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1.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 2.时钟上最长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
就 是1秒。 3. 1 分 = 60 秒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4.每相邻的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5.时化为分,几时就是几个60相加;分化为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秒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秒表,学会简单地计时。
3. 培养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秒的定义: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
2. 秒表的用途:秒表是一种可以精确计时的工具,常用于体育比赛、科学研究等领域。
3. 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定义和秒表的正确使用。
2. 教学难点: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的转换。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秒表、挂钟、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秒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秒的定义、秒表的用途和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
3. 演示:使用秒表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秒的概念。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计时练习,巩固对秒的理解。
板书设计1. 板书秒的认识2. 板书内容:秒的定义、秒表的用途、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转换。
2. 计算题:计算给定的时间长度,转换成秒。
3. 实践题:使用秒表进行实际计时,记录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对秒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后,我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与时间相关的物品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一分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个挂钟或者闹钟,让学生观察秒针的移动,从而引出秒的概念。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解释秒的定义,以及秒在时间单位中的位置。
1.1秒的认识(课件)-数学三年级上册(共20张PPT)人教版

情境导入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 用秒。秒是比分更小 的时间单位。
你看到了什么?
本节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 应用。 2.通过视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 观念。 3.通过学习,懂得要珍惜时间。
学一学
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呢?
学一学
秒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2秒。
巩固练习
长 歌 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随堂检测
一、判断题。
兰兰、明明、东东三人参加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为:9秒、7秒、8秒,则兰
× 兰跑得最快。( ) √ 2. 明明(7岁)的脉搏1分钟跳80下。( ) √ 3.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 ) × 4. 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单位。 1. 小华眨一下眼睛用了1____秒_______,跳绳15下用了10____秒_______。 2. 小明吃饭用了15______分__钟________,跑100米用了25____秒________。 3. 1节课是40_______分__钟_______。 4. 飞机飞行800千米需要1______小__时________。
……
巩固练习
秒
分
时
①小强大约每天睡9 时。 ②小芸跑100米大约需要20 秒。 ③李玲从家到学校大约要25 分。
巩固练习 分别用15秒进行下面的活动,记录结果。
深呼吸( )次 扔了( )次 从1写到( ) 另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用15秒完成。像上面那样记录活动的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4)一、教案背景分析1.1 秒的认识在这个《1.1 秒的认识》的教学内容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秒,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认识秒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和说出“秒”的意思,了解时间中“秒”的概念。
2.学习掌握描述时间中“秒”的方法:用秒计时。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感知“秒”的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秒”这个概念的讲解和理解。
2.用秒计时的方法和实际操作。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秒”的抽象概念。
2.练习用秒计时,提高学生对秒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秒表、钟表等。
2.教材:教师教材、学生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
3.素材:时间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便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动态的秒表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引导学生讨论“时间”这个概念。
第二步:教学1.讲解“秒”的概念,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秒”的实际应用。
2.示范使用秒表计时,让学生练习用秒计时。
第三步:操练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以秒为计量单位,尝试计时不同事件。
例如,跳绳、倒计时等活动。
第四步: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强调秒的重要性,倡导学生珍惜时间。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用秒表测量不同事件的时间,练习计时的能力。
2.对比秒、分钟、小时等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秒”这个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结合更多的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积极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用秒表计时某些事件,记录下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是多长时间,能够感知1秒的长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1秒的长度3. 感知1秒的活动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是多长时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感知1秒的长度。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计时器或手表3. 学生用书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秒针。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钟的秒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的秒针是用来表示秒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秒的概念。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一种单位,1秒是1分钟中的60分之一。
”2. 教师出示计时器或手表,让学生观察1秒的长度。
3.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1秒的长度,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按下计时器,让学生猜猜1秒到了没有。
4. 教师讲解1秒的长度:“1秒的长度是很快的,我们闭上眼睛,感觉一下1秒的长度。
”三、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感知1秒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按下计时器,让学生猜猜1秒到了没有。
2.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1秒的长度,比如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等。
3.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1秒的计时活动,比如让学生在1秒内完成一个动作,看看他们能不能在1秒内完成。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秒的认识。
2. 教师强调时间的宝贵,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秒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比如:1.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1秒的长度,比如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等,然后与家长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3
8
4
7
5
6
秒针从7走到1 共走过6大格, 也就是30小格 。是30秒。
探究新知
请你注意一下,秒针走1圈,分针怎么走
。
12 11
10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1
。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2
,
60
9
3
走1圈是_____秒,
8
4
7
5
6
也1就分是=1分60。秒
探究新知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6时55分57秒
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 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
探究新知
13秒
探究新知
小游戏。 规则: 2人一组,一人说“开始”,另一人就闭上眼睛;当认为 10秒到了,就喊“停”,睁开眼睛;看看秒表显示多少秒 。 把10秒改为15秒,再试试。
想一想:怎么能估计得比较准。
课堂练习 填一填。
(1)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秒 )针 ,它走1小格是(1秒 ),走1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秒针走半圈 是(30 )秒。
课堂练习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 的时间是(3小时);分针从数字3 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5分)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 时间是(15秒 )。
课堂练习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天上学大 约用15(分
)
妈妈每天工作 电饭煲做熟饭大 8( 时 ) 约需要25( 分 )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 什么不同? 多了一根指针。
探究新知
1秒有多长 ?
眨一下眼是1秒 成人心脏跳动一 钟表滴答一
下大约有1秒
声是1秒
探究新知
12 11
10
1 2
12 11
10
1 2
9
3
8
4
76 5
9
3
8
4
7
5
6
秒针走过1小格,是1秒 我们闭上眼睛再感受一次一秒
探究新知 同学们能在1秒钟里做点什么呢?
课堂练习
谁是冠军?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名 小军 小明 小刚
成绩
17秒
15秒
18秒
小亮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2
3
4
课堂练习
判断。
√ (1)秒针走1圈是1分。( ) √ (2)小朋友数一个数大约是1秒。( ) √ (3)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秒。( )
12 11
10
1 2
9
3
8
4
7
5
6
请大家在一秒的时间里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探究新知
12 11
10
1 2
9
3
8
4
7 65
秒针共走过1 大格,也就 是5小格。是 5秒。探究新知1来自 11101 2
9
3
8
4
7
5
6
秒针从1走到4 共走过3大格 ,也就是15小 格。是15秒。
探究新知
12 11
10
1 2
课堂练习 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19秒 到家,小红用了18分18秒到家,谁先到家?
答:小兰先到家。
课堂小结
最短的
是 。
时针
最细最长的 是 秒针 。
1分=60秒
分是 。针
1 时、分、秒
秒的认识
情境导入
10987654321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倒计时是 用什么做单位的吗?
探究新知
分针
九折
八五折
观察右图,你 看到了些什么
时针
?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
12个数字、12个 大格,60个小格 。
什么不同? 多了一根指针。
探究新知
钟面上最长最细 的针就是秒针。
八五折
总结: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