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精选资料

合集下载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及应用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及应用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及应用作者:刘午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年第08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群体意识受海量网络信息影响,难以把控。

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和谐平等的管理模式,鼓励教职工和学生对校园管理提出建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建设的综合提升。

一、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与意义“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指的是,学校以“以人为本”为管理方针,以学校内部资源为协调、组织的支撑,逐步达成办学目标。

总的来说,“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将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管理应秉持科学与人文精神协调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校内人员潜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独特性质和教学需求,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节奏,结合实际情况,尊重教职工和学生的个体需求,制定并实施适合教职工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制度。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设可以满足学校、教职工人员的生存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应用策略(一)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学校核心競争力学校通过在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确立以高素质人才为管理核心的政策,根据教职员工的意见建议对学校政策进行完善,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以人为本”相关制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以师生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遵循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建设,切实抓好初中阶段的管理工作。

学校应立足办学实践,从和谐的校园关系构建出发,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多渠道融合途径,力求全方位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的管理要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要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要以人为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管理也逐渐进化到以人为本的阶段。

作为切实可行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学校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一、营造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则是学校以人为本的体现。

学校管理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尊重,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修缮和绿化建设工作,为学生创造宜人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温馨舒适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2、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学校管理应该以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

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例如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心理疏导服务、体育和文化活动等,建立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全面保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交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

学校管理应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让学生在感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加深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倡导尊重与包容的管理方式学校管理应该倡导尊重与包容,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和特点。

教育是一项人的事业,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个性、兴趣和能力出发,给予关爱、理解和支持。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推行学生关怀制度学校管理要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班主任辅导等,优先为困难学生提供关爱和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2、打造师生和谐的团队学校管理应建立一个和谐、团结、互助的教育团队,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互相尊重与理解。

加强师生沟通、互动,通过教育类专业的培训和教师学科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保障学生的发展。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以人为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它强调尊重个体的价值,关注个体的需求,注重个体的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学校管理中,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校教育中,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者也要理解教职工的个性差异,注重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参与和沟通。

在学校管理中,要倡导民主管理,尊重师生、家长等各方的主体地位,鼓励各方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师生、家长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增进各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学校管理者也要搭建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教职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激励和激情。

在学校管理中,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对于教职工而言,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等形式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学校管理者也要注重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激发教职工的潜能,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热情。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尊重和关爱。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强调以人的需求与利益为中心进行管理和决策。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在学校管理中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潜能。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要重视学生的多样性,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术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艺术、体育、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成长和满足感。

“以人为本”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校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是他们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地方。

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学校管理者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人为本”还要注重教师的发展和需求。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直接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管理者还要关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只有充分关注教师的发展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以人为本”还要注重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学校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需求,帮助家长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浅谈在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浅谈在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浅谈在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

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

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管理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通过有效管理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绝不可一味地以权压人。

权势发挥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必须巧用权力、善用权力。

以情感人,尊重教职工,满足其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以理服人,让广大教职工接受管理者的言论,被管理者才会理明气顺,行为畅达,从而使校长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拥护。

坚持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

随着人类社会对人在宇宙中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确立,人类认识的坐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学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阵地,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没有人就不成学校。

学校管理核心是如何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

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激励广大教师把师德建设作为内在需要,变被动的师德建设为教师主动参与的师德建设,这确实是顺应了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施“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前提在学校管理的理念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核心理念是对“学校人”的理解假设。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在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

所谓“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把人和人的发展作为根本。

“以教师及其教师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突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掘教师的主人翁的意识。

要对传统意义上的师德进行重新认识,要从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挖掘师德的涵义。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思想,强调在组织管理中要关注员工的需求、意愿和利益,尊重员工的权利和尊严,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效率。

在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以人为本”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学校是一个组织,其管理需要实现经济、高效、和谐等多个方面的目标。

然而,学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而是由人组成的复杂系统。

如果忽视了员工的需求和松紧适度的态度,将会导致员工的厌恶,影响学校的氛围和管理效率。

因此,学校应当更多地考虑员工的利益,尊重员工的权利和意愿,建立一个相互尊重、互动、协商的民主管理机制。

其次,“以人为本”能够营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工作,需要持续的自我动力和热情,而教师的工作环境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匠心精神。

拥有舒适、宽敞、开放和创造性的办公室和教学场所,有了安全、便利和舒适的交通和伙食,学校可以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品质、教学效率和整体满意度。

最后,“以人为本”可以促进学校更加稳定,提高学校绩效。

学校的稳定性往往直接决定它取得的成功或者失败。

而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如果学校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和权益,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归宿感,减少了流失率,增强了学校的依赖性。

此外,学校管理人员通过“以人为本”能够更好地管理理念和方法改进,促进学校管理功能的持续提高。

因此,学校管理应该像“以人为本”这样的管理思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社区感知觉和基于共享价值的学校文化,鼓励教职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2. 落实有效的技术和资源,以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反馈机制,让教育工作者不断发展、提高自我实力和专业素养。

4. 建立公正、公平的框架,为教职员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其权利、利益等合法要求。

总之,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员工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建立一个温馨、和谐,既有高效又有生机勃勃的工作环境,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绩效的卓越。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之我见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之我见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之我见一、以人为本管理的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概念,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学校的管理中以人为本是在这些基本概念上根据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来延展开来的。

二、教职工的心理特征教师群体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构成,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文化层次高,更需要尊重感。

教师群体属于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的五个层次的理论,教师群体基本上已经超脱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的层次,而达到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层次,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班主任教师与主科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心理压力要大。

班主任由于要管理班级,又要兼任科目教学,尤其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师,还面临着升学压力,这意味着他们就要有更大的工作量,心理压力也要比非班主任教师更大。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担任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师,其所担任责任相对要大一些,工作任务就要相对繁重,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

3、女教师比男教师心理压力大。

成了家的女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往往还担负着照顾家人的责任,她们所身负着的双重的压力使得她们在工作中比男教师要费力一些,此外,受性别特征,女教师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和家事的影响,比较情绪化,也容易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所以,女教师的心理状态更需要关心。

4、不同年龄的教师心理状态有所不同。

青年教师初出茅庐,往往比较有拼劲,但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收入待遇尚不高,以及所处的人生阶段,他们也容易因为一些挫折而泄劲。

中年教师的状态相对稳定,有了较多的经验,收入和家庭也相对稳定,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师心理状态是最好的。

谈学生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谈学生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谈学生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进行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人性化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管理理念。

在学生管理中,也应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良好管理目标的同时,呵护学生的心灵,体现人文关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学生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强调的是将人的利益和尊严置于中心地位,尽量满足人类需要,体现人类尊严。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其所受的管理必须坚持这种价值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尽可能的自由的前提下充实而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必须注重关怀、尊重学生的心灵,体现人文关怀,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1.深度挖掘各个学生个体的需求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外,还有精神、社交、文化等方面,这需要学校和老师在管理中发挥作用,积极挖掘学生的需求,注重通过细节和技巧的方式关心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上,老师可以灵活开设课外辅导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解、组织集体晚自习等。

2.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目标,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教育在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是学校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更加深入了解学科,形成对学科认知的觉悟。

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学校应该注重通过教学环节和课堂组织等方式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在各个方面的工作中,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学校在进行管理时所遵循的宗旨之一。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如何在学校中实施“以人为本”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在学校中的实施需要建立在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之上。

一线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和核心力量,教师是否稳定、专业、有能力、有情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每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心理需求。

在生硬的考核要求下,教师们往往会感到压力和不适应,能够管理好教师的身心健康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实践。

其次,“以人为本”还需要学校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对象,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促进、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工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该有的教育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不同于考试成绩的发展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全面成长的快乐。

此外,“以人为本”还涉及到学校的管理体制、治理方式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方针,让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并完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各项任务和目标,强化监管工作。

同时,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学校与家庭关系,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还需要注重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具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力量,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应该加大教育课程的开发和探索,让学生能够学会具体场景下的处理方式和应对措施,学会应对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浅说“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浅说“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浅说“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驿马镇河北小学张振东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中强调“以人为本”,那么,什么是“以人为本”呢?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呢?下面就这个话题,谈一下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以人为本,要关注师生的生命健康“生命高于一切”,“安全无小事”。

在学校管理中,要把安全管理与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安全,才有教学目标、育人目标的逐步达成,否则,一切皆是空谈。

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健康问题,认真抓好卫生保健常识的普及宣传,经常性地组织适合师生的体育锻炼活动,打造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校园精神风貌。

二、以人为本,应尊重师生的人格尊严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女士曾说过:自尊是失败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再无赖、无耻、无知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自尊底线。

几千年来的“师道尊严”思想,使广大的教师自尊心理更强。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应放下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架子,走下去,走到教师中间,与他们真诚沟通、虚心求教、说服引导,让他们清楚地感受到“我在校长心目中是受重视的”,朋友式的同事关系,更容易凝聚人心,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愚蠢的老板雇佣了99个工人,得到了198之手;一个聪明的老板雇佣了99个工人,得到的却是99颗脑袋。

教师这个职业,是要花心思才能出效果的,它不是车床模具,“挂个大饼狗都能干”的活,只有教师的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尊重,工作热情才能高涨,成绩也会随之而来。

校长要做到“表扬的话留在会上,批评的声音在电话里”。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胸襟广阔、虚怀若谷是当代校长必须具备的素养。

只有你忘了校长的身份,“以人为本’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三、以人为本,要满足师生的发展欲求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既是广大教师谋生的手段,又是其一生的事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人人都有发展的欲望,提干、晋级、获奖、业务的成熟、水平的精湛等。

学校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摘要:所谓人本管理, 它是对管理对象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较高层次的管理, 是指在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 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 追求教师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校管理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 新理念; 评价机制;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是塑造新型教育者的成功妙法, 是提高教师的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方法。

1. 在对教师的管理上, 确立“以师立校”的思想学校除了要求教职工服从学校组织的目标外, 还需要更多地顾及教职工的利益, 满足教职工合理需要,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客观、和谐的平台, 促进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学校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师, 给教师一种人文关怀。

在学校内容管理体制改革中, 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完善竞争上岗、择优上岗的教师聘用制度和动态综合考核制度, 还要使教师获得公平的接受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 为教师提供公平展示自我的机会。

2.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 强调“以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学校管理创新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服务并服从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坚持多层次的教育目标, 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龙头、以艺术活动为特色, 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校园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渗透到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继而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组织的一切活动。

其次, 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和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以多的产出的实践活动, 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 通过竞争性的活动, 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 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 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为学校管理注入了新活力,并且已经成为了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那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理解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

随着人类社会对人在宇宙中中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确立,人类认识的坐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人类征服自然和建构社会的过程中,人类对人自身的认识、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重视不断增强,“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成为驾驭人类社会的重要指南。

学校管理工作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传统的对人的片面理解中走出来,认识人的生命价值,树立起人的生命意识,把人理解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人”,认识到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自由的、具体的、独特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个体,他们有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

只有在“生命人”的意识支配下,才能给他们创设生命发展的自由空间,尊重人具体实在的生命本色,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和生命体验,真正实现学校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只有在“生命人”的意识作用下,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实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既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又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进行管理。

只有确立“生命人”的意识,才能坚持尊重人、理解人,进行平等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

确立“生命人”的意识,才能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重视发扬民主,体现人的主人翁精神,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尊重关怀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人虽各有不同,但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与权益地位是丝毫不可侮辱或轻视的。

人除有物质欲望以外,还有高度的“社会需要”与“心理需要”。

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应该考虑到学校内每一位成员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他们的尊严与价值。

此外,还要注意情感投资,不管其职位高低,都必须一视同仁,激发出每个人的热情,让学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精神焕发,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有效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机会,唯有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产生效果。

身为学校领导者的 责任不是重新塑造教师,而是在于运用每一位教师的才干。

学校中每 个人的才能各有不同。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激励的方法,激发每个 人的才能与潜力,以此激发组织的动能。

这样,学校在面对不间断的 挑战时,才能保持最佳的团队力量。

学校管理者要懂得整合团队成员 的能力,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来提升学校这个团队的综合绩效。

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丰富教师的生命质量。

每一位教师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优点。

用缩小镜来看他们的缺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 现和发掘每一位教职工的创造能力,善于发现乃至挖掘教师工作的 “闪光点”,放手让其实践,并及时肯定有价值的劳动,促使其不断 自觉完善。

要充分地信任教师。

学校管理者用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 了教师的长处,而不在于弥补了教师的短处。

要懂得把每个教师放在 最合适的岗位上,每个教师都是人才。

要注意满足和发展教师要求尊重的需要。

每个教师是靠自己 的双手和大脑在学校工作的,他们的劳动理应得到尊重,这是教师最 基本的精神需要,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并非是出于对物质贫乏的不 满,而施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惟一动力。

人本观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核心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的思想工作是整个教师队伍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管理 者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要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 员工。

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 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 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 合力。

容人之短,发挥教师长处 每位学校管理者都想用人所长,但 人又必有短处,有些人甚至因有其短才更显其长。

学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

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学校管理也应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进入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发展,通过管理激发教职员工的潜能积蓄学校发展的内力。

一、学校管理者行事的原则应体现以人为本1. 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发展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作为一名学校主要负责人校长,应清楚认识学校既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场所,也是学校教师不断成熟和得以发展的基地。

其根本任务都在于育人,都在为未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教育活动和生产劳动有着质的区别,社会劳动和生产劳动体现的是“人—人”“物—人”“物—物”的关系,而学校教育活动体现的是“人—人—人”的关系。

是学校领导、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也是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作为校长,不仅是教师的教师,也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而是形象地说,也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

校长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教师、教导员、班主任)发出的音响,你要看到并从心底里感觉出每个教育者在学生心里留下了什么。

”因此在以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活动中,校长必须以一切有利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为宗旨来筹划所有的工作。

2. 人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人既是学校管理的客体之一,又是管理的主体。

在学校管理中,基本的物质条件是重要的,但所有物质都离不开人的使用和创造。

在这方面,本人于2003年来到南京中山小学,该学校管理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在中山小学的管理中,我们常常感受到,教育的管理,不是管住人群,而是凝聚人心。

校长在与我们座谈中谈到学校管理时,真诚地说,学校里每个岗位、每个角色都是重要的。

学校应该是一个领导者的群体,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岗位上管理着一个家。

教师有了思想,成了管理者,实际上不是削弱了校长的权力,而是凝聚了团队的合力,也就是在为学校的发展蓄势。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是指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为目标。

在学校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呢?首先,学校管理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例如,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的培养计划。

这样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校管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管理者要摒弃以往的权威管理方式,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管理方式。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应该有权力参与学校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管理者应建立学生代表制度,定期与学生代表开展座谈会,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将其纳入管理决策的范畴。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学校管理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管理者要营造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能力,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后,学校管理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艺术活动、体育锻炼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同时,学校管理者要与社会资源对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通过个性化教育、营造师生和谐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等方面来实现。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即把人的需求和利益置于管理的核心,注重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以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

在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适用,可以帮助学校创建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实现全员教育和全员参与的目标,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信任度和参与度,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成果。

一、重视师生的需求学校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符合他们需要的管理策略。

例如,制定关于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和要求;为老师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该关注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人文关怀。

二、实行团队合作学校管理者应该建立一个团队合作的管理机制,鼓励团队合作开展各项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合作,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学生团队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成为一支有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队伍。

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该消除个人主义的影响,建立以协作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促进优秀创意的萌芽。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学校管理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学校管理者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学校的网上平台,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网上平台共享授课计划、作业情况及学生成绩等信息。

此外,开展教师教学成果展示,向教师展示同行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教师学术交流、学生文艺交流和体育竞赛等活动。

四、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支持学生和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组织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工作表彰活动等,提高师生的参与度。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浅谈学校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为学校围绕“人”开展工作,其重要性不信而喻。

但在学校管理中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呢?1.摆正三个位置“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人的作用是管理的根本。

就学校管理而言,所说的“人”是多元的,涉及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还有家长、社区群众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管理中必须做到。

1.1就师生关系及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坚持学生第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从经营管理的理念来讲,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而学校拥有了广泛的良好的生源,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从而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就学校和家长的关系而言,坚持家长第一。

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教育密切联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这样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落实到位,值得研究。

我认为,在联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家长第一的观念,只有将家长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争取家长支持学校工作,激发合作意识与参与热情。

否则,家长联系便成空谈,更谈不上形成合力。

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将家长放在管理核心之内,而不是单单向家长提要求,请家长配合,很少考虑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核心工作,如课改、评价、决策等。

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其生命力才强。

这一点,民办学校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1.3就学校领导、教师而言,坚持教师第一。

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员工才会把工作放在第一。

我想学校工作更是如此,把教师放在第一,就要尊重教师,坚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环境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管理学的以人为本原理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新管理 哲学观。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弘扬人的内在 价值,通过管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使人获得全面和谐 的发展。

”1 学校管理中应用人本原理,在于通过管理职能的执 行,指导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塑造有德,有才,有能力,有个 性的现代人。

当然这里的“人”既指教师又指学生。

其基本主张 有三:
1、承认人的主体地位。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的 倡导者们就提出了“人不再是在上帝神龛前的默铸者, 而是有血 有肉的感性快乐的享受者; 人不再是上帝手中的傀儡, 宰自己命
运的自由人; 人不再是可怜的‘罪犯', 而是具有尊严
居于现实生活之中心地位的主人。

” 2【p39】数百年以来人们越 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精神的“可贵”,努力追求着这一精神。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被别人认可和尊重时, 才会有一种 本质意义上的主动的努力和追求, 才能使所有资源力产生倍增效 应。

而这正是管理所追求的。

2、开发人的潜能。

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目的当然是更 好的去教书育人,这里,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的前提条件。

尔后还需要激发人努力
实践的欲望、 需要搭建实践的平台, 惟如此才能使为目标达成所 需的各种资源有发挥倍增效应的原始动力。

所以以人为本管理的 基本任务就是采取激励手段,开发每一个师生员工的潜能。

3、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发展。

既然人是为人而生的,那么我
们就不能只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和开发人的潜 能,把它们仅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

我们还要注重在完成任务中 去实现人的和谐而是能主 j K
发展;要实现人生目的与人生手段的统一,创造人生与享受人生的统一,实现人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这也是学校管理的最终使命所在。

二、对“以人为本”理解的误区
大多说学校在管理章程中都会讲“以人为本的理念”。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管理过程中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上与以人为本的原意还是大相迳庭的,这主要表现在:
1、把以人为本等同于对人的管理。

过去的管理以事务为本,强调管理事务的完成程度,被管理者只是完成事务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对于管理中人的高度关注,提出了不同的人性管理主张,譬如泰罗的“经济人”、人际关系学说的“社会人”和系统权变理论的“复杂人”。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把人看作管理的对象,没有使人摆脱在组织中的被动地位,这不是本义上的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很多人就对以人为本做了这样的理解,围绕着如何让教职工服从管理做足了文章,却很少考虑什么是科学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2、把物质奖励看作激励的主要手段。

“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有效手段,但激励本身有多种因素和多样的模式” 4[p21] 。

而今天很多的激励都简化为物质奖励或以物质奖励为主,这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但同时也导致了:“一切向钱看”、“金钱是衡量工作成绩认可度的标准”、“钱多多干,钱少少干”等负面的影响。

在我国当前物质财富还不是极大宽裕,而且分配又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这当然不利。

不能把激励当作以人为本的全部,更不能把激励因素和模式单一化。

我们须正确看待激励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优化奖励的模式,把员工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管理之本。

3、把人本管理异化为事本管理。

很多学校管理者口头上坚
持以人为本,但在管理行为中却没有跳出以事为本的圈子。

其主要表现是:以升学为价值取向;以分数定优劣;学校管理决策和过程权力化;使学校教育功利化;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重教育科研,轻教学实践,工作质量一般话。

学校人本管理的宗旨应是以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和依靠人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原动力;以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和归宿点。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实践形态
人本原理的基本主张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实施:
1、重视情感沟通管理。

传统管理只强调管理任务的达成与
否,强调组织管理,确保层级之间关系的协调和权利指挥链的功
能最大化。

其实,人不仅是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感兴趣的动物,人还是一种感情动物,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友好、温馨的情感空间;现代管理要十分关注非理性的人际情感沟通管理。

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上有了情感交流,意见沟通,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心理相容;才能产生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同心同德地完成组织任务。

2、力行自主自导管理。

传统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
上级制定目标和任务,下级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步骤完成即可,出现目标偏差及时修正。

这种科层管理有其优点,但是弱点也很多:从校长到教师的环节太多,校长的管理主张和教师反映问题的信息传输时往往失真;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往往浪费大量时间,甚至使很多事情错失良机等等。

人本原理对此有所修正,其核心思想是“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在注重学校管理目标的同时,更加强调培养被管理者的主体精神,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强调被管理者在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自我控制;强调组织调控行为实际上同样是通过执行者的自控来实现的”。

3[p17] 目标已经确定,
学校管理者要尽可能多地授予员工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权限,使其能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修改可能出现的目标偏差,的实现。

确保目标
3、推进参与认同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特别强调被管
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和对于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的认同。

被管理者的参与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管理目标的认同,而对管理目标的认同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参与。

“参与认同”有利于将管理
任务转化为教职工的个人目标责任,使任务行为变为员工的自愿行为。

这样,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的内聚力。

“在人民群众的高度参与和认可下,即使政治人物偶尔犯错也会被认为是正常的和可以原谅的” 。

4、实施人才发展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重视恰到好处
的用人,而且重视人才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资源系统中的一个主体力量。

教师的智能层次结构的水平状态直接制
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抓不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件大
事,学校发展就没有后劲”。

为了有效的提升和完善教师的智能
系统,学校要努力建构培能、用能和激能的教师智能开发管理机
制。

5、加强学校文化管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良
好的学校文化能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进步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5。

以人为本的管理高度重视校园文化
建设。

学校文化的结构形态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文化整体。

其中外层圆是学校组织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管理的物质基础;中层圆是学校组织的规范文化,制度文化,是实施学校文化管理的法的依据;内层圆是学校组织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教育管理的粘合剂。

学校文化建设应在上述三个层次上予以加强。

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准确体现以人为本的要义,惟如此才会有个人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