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1000字高中
关于《红岩》读书心得1000字【三篇】
关于《红岩》读书心得1000字【三篇】【篇一】《红岩》读书心得1000字《红岩》,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疑惑不解。
《红岩》是指红色的岩石吗?还是一个地名?不,不是的!当我阅读完整本书时,我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红岩》指的是那些不畏牺牲的革命者们。
他们有着坚韧不屈的优秀品质,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潮湿、阴暗的监狱里,他们都崇尚马克思主义,心中都有着一个民主的新中国!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畏敌人的严刑拷打,不怕监狱里的恶劣条件。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不畏艰辛的品质。
生活中,许多同学在家里就是一个“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如果,被叫去做一些家务活,就大发雷霆。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祖先们不畏辛苦,勤勤恳恳的努力下,成立的。
而我们却因为如今的丰衣足食,将这些优秀的品质忘却。
我十分羞愧。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恩我们的父母亲,让他们能更轻松些、快乐些。
看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千变万化。
是看到革命者们冒着危险,抵抗外来侵入者是的骄傲;是“目睹”江姐、杨陈虎将军牺牲时的悲痛……看到无数的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牺牲,我十分的悲伤。
我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报效祖国,不辜负前辈们的努力。
我们现在还小,能做的只是好好读书,将来继承先辈们的基业。
我们的中华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国家。
现在的我们,不在会被其他国家欺负,有能力保护自己,甚至还有能力发动战争。
但,我不希望这种事的发生。
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无辜的人民,战争的发动,只会使千千万万的民众付出生命。
我想,这也不会是先辈们所希望看到的。
我希望,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星球,再也见不到战争的足迹,全部人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篇二】《红岩》读书心得1000字近期,我阅读了一本红色革命题材的小说《红岩》。
《红岩》一书记述的是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革命者的监狱里,敌人对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但在人的坚强意志面前,敌人却是一败涂地。
红岩阅读心得1000字8篇
红岩阅读心得1000字8篇篇一:《红岩》的背景与意义《红岩》是一部以红岩山为背景的小说,通过描写红岩山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展现了那一段时期人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这部小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对于人们的力量和影响。
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实现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决心。
篇二:主人公鲁莽勇敢的决心《红岩》中的主人公鲁莽勇敢,他为了信念坚定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他敢于挑战困难,勇敢面对危险,为了保护同志和革命事业,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通过阅读这一部分,我深深感到了革命烈士的伟大和可贵之处,他们的精神将一直激励我前进。
篇三: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红岩》中的情感描写饱含着丰富和复杂。
作者通过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而这些情感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和感人。
阅读这一部分,我深深被情感的丰富和复杂所触动,并思考人性的深层次。
篇四:背景描写的细腻和生动《红岩》中对红岩山的背景描写细腻而生动。
通过作者的描写,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山峰的雄伟与壮丽,被自然景观所震撼。
这些描写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感和代入感,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阅读这一部分,我充分感受到了自然美的力量和红岩山的卓越之处。
篇五:革命的艰辛与困境《红岩》中所描绘的革命过程中的艰辛和困境令人深思。
主人公们面临的种种困难,包括被敌人追捕、生活困难等,为读者展现出了革命事业的艰险。
通过阅读这一部分,我深深感受到革命的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和稳定。
篇六:对历史的思考与反思《红岩》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革命时期的历史环境与现在的社会形势相比有很大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对、理想和人民利益的追求是永恒的。
通过阅读这一部分,我思考了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和如何将其应用于今天的现实中。
篇七:人物形象的鲜明和富有个性《红岩》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且个性鲜明。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使他们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岩》读后感1000字5篇
《红岩》读后感1000字5篇一定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用我们的努力把我们热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强大,无愧于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下面是我推荐的《红岩》读后感1000字,仅供大家借鉴。
精选《红岩》读后感1000字(一)在读到江姐宁死不屈也要反抗时的片段,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隐隐作痛……在我读《红岩》之前,从未如此清晰的了解过那段狰狞的岁月,只是隐约的知道些事情,并未放在心上。
我不想了解过也不想试图去了解,可在我看完《红岩》后,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后悔之情,那段狰狞的岁月之前的我竟然浑然不知。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最终迎来新中国的一段艰难路程。
猛然想起在《建国大业》中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选定国歌时,由于有人对“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句歌词觉得不适合现在的局势,认为需要改词。
最后周总结:“我们前面还有着帝国主义敌人,我们建设越进展,帝国主义将越加嫉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就不危险了吗?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的好!”毛主席也表示赞同。
现在虽然是一派和谐、人们都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我们不能够忘却的是曾经的耻辱。
我们应该牢记每一段历史,并将其铭记于心。
最欣赏江姐的那句话: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我试着想过她当时的情感,可我却发现实在是困难,因为我并没有真正读懂这个女人坚强的心,却并未经历她那样的凄惨之事。
生于乱世,又是女子,在得知丈夫死去的那一瞬间,便是把她内心仅存的希望所熄灭。
她没有办法,或许是仇恨,但我更愿意相信她是走投无路。
或许是因为这样使她,一个脆落的女子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的勇敢。
尽管受着严刑拷打,可她确实死守秘密。
而我想我唯一能够替她感到庆幸的是,能够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红岩》读后感高中1000字5篇
《红岩》读后感高中1000字5篇《红岩》读后感1000字【一】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
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那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
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
这些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此刻我们面前。
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
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
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齐。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取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取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就应怎样去活着?人就应怎样去奋斗?人就应怎样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就应所尽的职责和承担的义务?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礼貌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以前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好处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
红岩读后感1000字5篇
红岩读后感1000字5篇红岩读后感1000字从小在长辈们的故事中长大,其中关于共产党革命英雄的故事,关于敌人对地下党员实施的酷刑,令我小小的心中满是震惊,同时对刘胡兰、董存瑞、江姐、许云峰…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充满了崇拜和钦佩。
寒假中,我捧读了中国军事文学名著《红岩》,重新回味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
《红岩》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在渣滓洞、白公馆等狱中,敌人对我地下党员实施酷刑,妄图从他们口中获得机密,并疯狂屠杀我革命志士的故事;许云峰、江姐、成岗、木青竹等共产党员在叛徒告密、敌人严刑拷打下坚持不懈,毫不退缩地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最终击败了敌人。
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在书中,我看到了无数大义凛然的革命烈士:意志像钢铁一样的江姐、许云峰,沉着稳重的成岗、余新江,为了革命忍受痛苦的华子良等等。
尤其是特务们为了从江姐口中套出党的重要机密,将粗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的那一段,我读了不禁声泪俱下,那种刺骨钻心的疼痛简直令人发指!而江姐总是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还有许云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始终坚强不屈,不为所动,他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监狱中用双手艰难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
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
肉体上的磨丝毫动摇不了革命者的的斗志;而狱中的艰苦生活,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革命者都是没有效果的。
书中描写许云峰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其坚定、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尤其令人难忘: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红岩读后感1000字(5篇)
红岩读后感1000字(5篇)【篇1】红岩读后感1000字读了红色经典小说《红岩》后,我受益匪浅。
现在的我们很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
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我们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种幸福的生活。
殊不知,我们这些幸福的后面是无数战士英雄的血泪。
他们,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解放;他们,用自己的英勇换来了和平;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的曙光!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红岩》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的时期。
这部长篇小说主要了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
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在《红岩》中,我们看到了众多的革命英雄,他们的团结奋斗、舍已为人让我感动;他们的临危不惧、英勇斗敌让我佩服;他们的奋勇突围、投身革命让我激动万分。
然而,所有的英雄人物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江姐。
江姐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她一点也不输于男人。
她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
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
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
关于《红岩》读后感1000字7篇
关于《红岩》读后感1000字7篇看着故事里许多的人物,有敬佩的,憎恶的敬佩着故事中的英雄,敢于牺牲,英勇斗争,宁死不屈的精神与品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红岩》读后感1000字7篇,欢迎借鉴参考。
《红岩》读后感1000字一60年峥嵘岁月,五千年血色中华。
历史的长卷翻过一篇又一篇,而我们的祖国始终屹立在历史的长河,无论是苦难还是辉煌,都必将是人类历史上绚丽的篇章。
1948—1949正是新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敌人的镇压与破坏比任何时候都要残酷,在滓渣洞和百公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靠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反抗,斗争,谱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在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应该就是江姐了,她,是一个坚强,宁死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滓渣洞集中营,她曾保守折磨,当竹签钉进她的手指,热血顺着指尖流下,十指连心,而江姐把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化作更坚定的信念。
她用自己的行动激励,鼓舞占有们坚持斗争,然而最终,江姐为了不暴露计划,还是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刑场,用自己的生命,谱出一曲感人肺腑,令人热血沸腾的生命之歌,他永远是我们的英雄。
红岩就是生命之石,唱出了厚重的生命之歌。
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热坚持不懈的奋斗,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正有他们的努力坚持,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心中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为心中的目标奋斗,不只是在战争时代、也是在当今社会世界价值观所需要的一个精神。
我也曾立过许多目标:每天背单词、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学一门乐器。
开始时热血沸腾,积极完成。
过了几天,就心生厌倦。
每天背单词很难,于是将书包甩到一边,看向窗外,黄昏前的天空像被火烧过似的,泛着红光,格外地显眼,不由地想起江姐和那时代的共产党员,他们坚持和敌人反抗,就算付出生命,也要坚持,只为他们心中共同的目标——解放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辛福生活。
关于《红岩》读书心得1000字4篇
关于《红岩》读书心得1000字4篇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革命小说红岩读后心得,欢迎参考。
《红岩》读后心1000字一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红岩》。
《红岩》讲述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反映了革命烈士将生命化为胜利的崇高风貌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种.种丑态,成功塑造了一批优秀的革命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坚贞不屈的江姐;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的刘思扬,还有那些在渣滓洞中相互扶持,团结奋斗的难友们,白公馆中奋勇突围,终迎来美好黎明的战士们……这所有的一切在阅读中都清晰的展现在我眼前,那么鲜活,让我激动、悲愤、感叹,久久不能自已。
封面上的两个红字“红岩”,仿佛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
我知道对于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来说,国民党反动派只能带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不能动摇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斗争精神。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江竹筠,也就是江姐。
在敌人面前,她始终是那么淡定,那件洁白的蓝色旗袍永远是那么干净,不沾一丝灰尘。
就如她本人一样,永远不会向敌人屈服,不管是鞭挞棒打,还是竹刺针扎,她都咬紧牙关,坚决不透露我们党组织的秘密。
江姐始终坚信革命会成功,黎明会到来的。
在狱友面前,她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用毅然的语气说:毒刑拷打是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牙签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她那钢铁形象便在与敌人的斗争中悄悄在我的心目中树立起来了。
当然还有那可怜又可爱的小萝卜头宋振中,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共产党,还挺住了敌人的摧残。
还有那具有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疯老头儿华子良等等一个个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典型形象。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忍受不了酷刑的人,不仅背叛了党,还转而投向了国民党反动派,做了特务,成了走狗。
《红岩》高一读后感1000字5篇
《红岩》高一读后感1000字5篇《红岩》高一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1)而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刻再读《红岩》,我想了更多更多。
红岩英烈们身上表现出来出来的热爱自己的国家神魂,一样让人为之动容。
热爱自己的国家不是革命战争时代特有的精超过常人的力量量,它存在于每一个历史一段时间的,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的生活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度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热爱自己的国家也不是一句空话,需求我们的实际举动。
在这和平的年间,固然我们已经无须再像《红岩》中的革命烈士那样子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抛头颅,洒献身的热情,献出自个儿珍贵的性命,但新的时期却给与了“热爱自己的国家主义”新的涵养。
当我们为北京成功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拍手,当我们为神六的飞天而大声叫好,当我们为祖国在全世界金融危机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豪……“热爱自己的国家”两个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底。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心系中华。
而把热爱自己的国家神魂化作实际举动,更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神魂最直接的表现出来。
说过“滞后就要挨打,进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的历史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祖国的蓬勃出产丰富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唇亡齿寒。
作为一个平常的的劳动者,在等闲的岗位上做好自个儿的办公,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奋斗,这就是以实际举动向烈士们致敬,这就是以实际举动来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红岩》带给我的摇撼远继续不停这些个。
革命烈士们的牺牲神魂,更是让我流泪的样子泪下。
那一些逝去的共产党员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百姓福祉平安和健康,为了中国的美妙未来,支付了众多众多。
它们有的错过了亲人,有的身板子倍受折磨,有的甚至于断送的性命。
可它们无怨无悔,前赴后继的为党、为百姓做出了惊天动地的牺牲。
《红岩》里的一首诗让我感动不停:“我们是天然生成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天地掉转!我们要把这不符合理的一切打翻!今日,我们住监了,住监又有啥子稀罕?为了蠲免下一代的痛苦,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无数个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用性命和鲜红的血铸就了革命的胜利,但它们却没有办法仔细辨别到这辉煌的果实。
《红岩》读后感1000字6篇_《红岩》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红岩》读后感1000字6篇《红岩》读后感1000字6篇_《红岩》个人读书心得体会《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长篇小说。
你知道《红岩》读后感1000字怎么写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红岩》读后感1000字,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1000字读后感相关推荐↓↓↓《红岩》读后感1000字一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家里的书柜上摆满了我的一本本书籍。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让我成长,让我懂得。
在所有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红岩》。
《红岩》是一部红色经典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每当我拿起这本书,读起里面的内容时,总是被共产党坚硬的意志所打动,总是被他们在困难来到时却沉着冷静而折服,总是被他们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行动却不怕困难、机智动脑的行为而感到佩服。
灯光下,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显得清晰,似乎是染了革命战士的鲜血,个个闪闪发亮。
书中主要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窜前夕,惨无人道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两百多个英雄啊!在重庆解放前夕,在江边的红岩旁,仰天长啸,悲声壮绝!与国民党进行了最后的战争。
书中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那一声声豪壮地诗句,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与反动统治者战斗时的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
当我读到江姐那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痛直椎我的心底。
她一个女共产党员,面对着国民党的逼迫,镇定自如,一次次的毒刑拷打丝毫没有让江姐开口,她这种精神实在让我敬佩。
华子良也让我敬佩,虽然他在这书中的描写并不多,但他的机智实在是打动人心,他疯疯癫癫的样子让敌人陷入了迷魂阵,敌人们根本就没有在意到这个傻里傻气的老头竟是共产党员的重要人物,他们竟然把一个间谍带在身边……书中还有许多可敬可佩的英雄:余新江、陈松林、成岗、许云峰……这些先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我时常在想,他们这样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精神为的是什么呢?回忆起先烈们的句句诗词。
红岩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
红岩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红岩读后感1000字左右【篇1】阅读《红岩》后,在我的眼前一幕幕无数共产党员与特务、叛徒进行着殊死搏斗,激烈的斗争,惊心动魄的场面历历在目……《红岩》这本书讲述着重庆的共产党与特务惊醒一系列战斗,不仅是武器上的斗争,更是精神上的斗争。
渣滓洞中、白公馆里,处处有着共产党员,革命英雄。
200多名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旗帜,光辉铸成了五颗金星,在暴风雨中依旧耀眼,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在国民党的腥风血雨中熠熠生辉!先辈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在枪口面前也毫不畏惧,这,是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他们坚信党会为人民带来光明!无数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中,我最佩服的是江雪琴——江姐。
这位女共产党员,人虽瘦弱,而意志却非常强大。
丈夫不幸牺牲,江姐依然能够强忍痛苦,继续完成任务;被甫志高出卖后,面对酷刑,却始终不屈服!在“神仙,也要脱三层皮,骷髅,也得张最老实招供”,这样的严刑下,却始终没有让她开口。
她只是说:“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材料!”江姐的十指被钉上了竹签,可她的灵魂没有被钉住,她永远是党的一份子,她永远属于党!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发自肺腑,这怎能不让我们潸然泪下!每一位战士都是为国家而战斗,我们永远不可以忘记这些战士,是他们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的生活!从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体会不到枪林弹雨的可怕,感受不到腥风血雨的日子,因此我们要更加努力自强,深刻铭记革命先烈为祖国所付出的一切。
“严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是啊,国民党再怎么有能耐却也撼动不了共产党员意志的一丝一毫!和他们相比,我们所受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看到英雄们的光辉事迹,我决定做一个失败面前永不言弃的人,再大的困难总能克服!同时,我们一定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
红岩读后感1000字8篇
《红岩读后感》红岩读后感(一):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红岩》,这本书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收到国名党反动的特务机关残酷的压迫,但是,他们在监狱中顽强的与敌人进行抗争。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人,她的名字叫江竹筠,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江姐。
在这本书中,敌人在狱中残忍的折磨她,用夹手指,灌辣椒水,做老虎凳去折磨一个弱女子,想让她吐露事情,一次次酷刑使她疼晕过去,但是她却咬紧牙关。
她的坚强令我佩服,她的不屈令我震撼。
我想,要是我必须会经不住折磨而说出军情,比起她,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在书中,我还认识了小萝卜头他的眼睛很大而有神,正因营养不良而又瘦又高。
因此大家爱怜的称他为小萝卜头虽然他看起来瘦弱,但是却肩负着为狱友送信的重任。
读了以后,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在想,是什么让他们都不畏强敌,是什么让他们坚强不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一次次折磨中,晕死过去,却不吐露事情。
此刻我最后知道,是一份对国家的爱,是抱着对国家的期望,是为了祖国的亿万人民。
为了我们他们牺牲了,虽然惨痛,却也壮烈!红岩读后感(二):《红岩》读后感我很早就知道在重庆的歌乐山上有一个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地方红岩,那是从《红岩》里知道的。
当我怀着崇敬的情绪第一次读完散发着墨香的《红岩》时,心绪早就飞到了这个神圣的地方。
从小到大,我已经记不得心灵多少次被震撼,多少次在梦里踏上这个神圣的地方。
当求学的脚步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当我第一次应对着掩埋烈士忠骨的巍巍青山,还有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的牢房时,我的心灵仍不免再次被震撼。
《红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不屈不挠地斗争。
尤其突出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红岩》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令人钦佩的英雄形象: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天真可爱,但应对敌人却同成年人一样勇敢的小的烈士小萝卜头书中的许多情节也令人难忘: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艰难地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
红岩读后感1000字(精选10篇)
红岩读后感1000字(精选10篇)红岩读后感1000字(精选10篇)《红岩》这本书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强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那么你知道《红岩》读后感怎么写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岩读后感1000字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红岩读后感1000字篇1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
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
全书共三十章,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
在《红岩》这篇小说中,我最喜欢江姐(江雪琴)这一人物.《红岩》中描述江姐在赴华蓥山的途中目睹了自己丈夫的惨死,悲愤之余,更加坚定了革命到底的斗志。
后来因甫志高的叛变,江姐在华蓥山下被这个叛徒带来的特务抓住,被捕入狱。
在狱中,江姐顶住了种.种酷刑的折磨,坚决不招供。
尤其当我看到江姐面对毒刑,却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这段话时,我顿时肃然起敬,心中不禁对江姐产生了浓浓的敬意,我真想对江姐说:"你是好样的!"回想起自己曾经为了一顿美食或一个玩具而和父母吵闹,曾经又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而被老师批评......我感到十分羞愧,我以后要以江姐为榜样,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一名优秀的好学生.读完《红岩》这篇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生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的当代小学生和少先队员,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新中国,我们也要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建设祖国,使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繁荣,昌盛!红岩读后感1000字篇2在解放战争的后期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解放全国人民而积极奋斗着;他们在那黑暗的年代中反抗敌人;他们也敢在那悲惨的监狱中用生命与鲜血谱写凄美的乐章——他们就是伟大的共产党人。
高一的红岩读后感1000字
在读到江姐宁死不屈也要反抗时的片段,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隐隐作痛……在我读《红岩》之前,从未如此清晰的了解过那段狰狞的岁月,只是隐约的知道些事情,并未放在心上。
我不想了解过也不想试图去了解,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红岩读后感1000字,欢迎查阅。
红岩读后感1000字1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令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江姐这一人物,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英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爱国不是革命战争年代特有的精神力量,它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存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
爱国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
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虽然我们已经无需再像《红岩》中的革命先烈那样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新的时代却给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
《红岩》高二读后感1000字5篇
《红岩》高二读后感1000字5篇《红岩》高二读后感1000字(篇1)20世纪40年代末,在重庆歌乐山下,有这样一群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被囚禁在那里,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惨绝人寰的毒刑。
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qiāng弹的呼啸、烈火的焚烧中,真理和谬误、正义和邪恶、人性和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
他们的精神不朽,火种不灭。
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黑牢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人民的自由和幸福,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为了我们现在的人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愿把这牢底坐穿”,表现出革命先烈的大公无私。
在老虎凳、皮鞭、拷撩等的酷刑面前,他们表现出压倒一切敌人,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在刑场上,面临生与死的选择,革命先烈昂首挺胸、高唱正气歌“失败膏黄士,成功济苍生”,充分展现了他们革命乐观主义,大无畏的精神。
回忆《红岩》,脑海里马上想到一个个熟悉的人物:有大义凛然的许云峰、坚贞不屈的江姐、视死如归的成岗、天真瘦弱的小萝卜头……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真理坚贞不渝的革命信念,高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使我的心得到了充分的洗礼和净化。
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的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像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可以说是生长在红旗下,生活在蜜罐里,根本就没吃过什么苦,我们平时嫌父母管我们太多,嫌我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嫌我们的玩具不够多、嫌我们吃的不够好、嫌我们玩耍的时间不够长等等。
想想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铁窗里的革命先烈战士们,他们吃的是霉米饭,睡的是潮湿地,承受的是皮鞭、镣铐、老虎凳。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那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精神,是为新中国的解放而甘愿牺牲的精神,成就大事业的高尚品质。
比起他们,我们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我为革命先烈们这种坚定的信念而折服,为他们那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和平、幸福,他们的精神不朽,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去创造明日的辉煌。
红岩读后感1000字高中
红岩读后感1000字高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红岩读后感1000字高中【一】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这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而这些可歌可泣的画面中蕴含的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象征的是中国新一面升起的太阳。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怀古思今,中华民族的儿女们自古以来都对这片土地饱含深情。
郑和七次下西洋,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并立下了历史创举;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间,他干得大腿上没有了肉,小腿上脱了毛,经过千心万苦,终于制服了水患;长城人人都知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奇迹,但有谁知道一块块长3米重1吨的石条,都是用双手搬上去的……所有所有的事例都令我感动。
我们的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踏遍荆棘,开辟新路。
在她的领导下,中华儿女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看:大庆人依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2004年的希腊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更是凭着拼搏进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夺得了32块金牌的最好成绩,使昔日的“东亚病夫”,现在已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难道这些伟大的成果不足以让我这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当然在我感动之余,更多的还是欣喜。
我欣喜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民族;我欣喜在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能豪迈地走到今天,中华民族内部空前团结,各民族之间空前融洽,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我欣喜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将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一项项重要成就;我欣喜香港澳门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欣喜我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为了我们的祖国,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认真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读红岩心得体会1000字作文高中
读红岩心得体会1000字作文高中读红岩心得体会1000字作文高中篇1近期,我阅读了红色经典巨著——《红岩》,读完这本书,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重庆解放前夕,在“中美合作所”里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发生的曲折的故事。
对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一筹莫展。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许云峰用自己的手指为同志们挖出生命的通道,尽管敌人疯狂堵截,尽管从冰冷的枪口射出枪林弹雨,但在同伴的帮助下,共产党人成功越狱,整个山城重现希望。
反复读了两三遍后,我的小脑瓜里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是什么,促使江姐在反动派如此惨无人道的肉体折磨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是什么,使得华子良在被关的十五年内牢记党的指示,装疯卖傻,获得敌人的完全信任?是信仰。
几十年前,在那惨无人道的旧社会,只有胸怀大志,有崇高信仰的人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事。
像许云峰、江姐、华子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是对党的信仰,对成立新中国的信仰,才能使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顾全大局,最后打败反动派,成就新中国的胜利。
爱护党,爱护组织;对党忠诚,对党自信,这,建立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精神和信仰筑成铜墙铁壁,深藏在每一位革命者的心里。
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生活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在初次读完《红岩》后,不太能理解江姐们的行为,也并不能理解那些被关在“中美合作所”里的同志的心情。
我并没有在解放前夕的那个时代生活过,不懂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没有体会过政府腐败的艰苦生活。
反复读了多次,我才知道,在解放前夕,当时社会比较黑暗,政府部门压榨剥削老百姓,无数革命者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拯救中国,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中国,让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
是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了老百姓,为了新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基于对党的信任,江姐们才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乐观地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是无数先辈们替子孙负重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读后感1000字高中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其实我们还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而读书恰恰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以下就是XX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当这本《红岩》拿在手上的时候,我感到沉甸甸的,不是因为那本书自身的重量,而是它那革命精神使我敬仰:孙明霞、李清竹、许云峰、余新江、彭松涛、成岗、胡浩……还有那嗷嗷待哺的”监狱之花“,从小在白公馆成长起来的小萝卜头,这些名字都深深的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印在我们的心上。
从他们身上我会感到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这也激励着我。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两句话是多么的响亮。
江姐在面对凶残的敌人时毫不畏惧的说出了这两句话。
这正应证了许云峰说的那句:”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当敌人将。
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的指甲缝时,作为文章外的我都能感受到那刺骨钻心的痛,但江姐却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江姐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来保护党的准备。
特务们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失败了。
他们小瞧了中国共产党员在心底里所深深扎下的信念,小瞧了中国共产党员。
他们以为每一个共产党员
都和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人们的利益。
渣滓洞、白公馆,像地牢一样困住共产党员的肉体,但是这两个地狱一般的地方却困不住共产党员的思想。
纵然共产党员的肉体已经受到了残忍的折磨,但这会使党员的精神更加坚定。
看到这里我不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困难的做法,是和《红岩》中的共产党员一样吗不,在现实生活中,我面对困难只有胆怯、害怕和沮丧。
遇到困难时,我没有和共产党员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而是放弃自己所坚持的。
学习上只要我遇到了困难、挫折,我的一腔热血就会被摧垮。
以前我总是找借口,我是女生,一些事情不用坚持到底,但在《红岩》中我看到了江姐、孙明霞这样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女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会有许多荆棘,只有我们去开拓、去探索,才会获得成功,才会使自己获得坚定的意志,当再一次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信心去克服它。
以后每周一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心中会更加激动吧!因为我明白了那五星红旗是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用鲜血染成的,现在幸福的生活会使我们忘记那一位位的共产党员在抗战时期所做的有声的、无声的斗争,认为这生活是理所当热的。
在现在的生活中也只有《红岩》这本不朽的作品会把我们带到那个残酷的时代。
当我们在生活中有困难时,想想江姐、许云峰、余新江、彭松涛、成岗……那些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许会使我们更有信心去解决困难。
《红岩》会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坚定的人,会影响我的一生。
【三】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
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那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
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
这些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此刻我们面前。
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
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
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
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齐。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取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取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就应怎样去活着人就应怎样去奋斗人就应怎样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就应所尽的职责和承担的义务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礼貌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以前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好处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
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这天的和平和幸
福,此刻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向一向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