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三毒

合集下载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教的融合与互动不仅在于宗教信仰上的交叉,更是在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

儒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守则。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对于塑造人的品性和培养社会道德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和道教也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儒释道三教开始相互融合。

佛教以它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修行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佛教教义中的“三毒”即贪、瞋、痴与儒教的“三纲五常”有相似之处,都是教导人们远离贪欲、厌恶和愚昧的。

佛教倡导的慈悲和无私的精神,也与儒家的仁德之道相契合。

因此,儒教徒在崇尚仁爱之余,也开始接受佛教的一些教义,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儒家思想与佛教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国社会在道德层面的进步。

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达到真我境界,其强调的“无为而治”和“自然不执”,与儒家的为政和守礼的原则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在实践中,儒释道三教也有相互交流的机会。

道教与儒教的关系可追溯到古代的“儒风道化”现象。

在孔子弟子颜回的《问道》对话中,孟子说:“予未见好德,望道而行者也。

”这种儒道交流的思想,使得儒释道三教可以并存,互相补充和影响。

儒释道三教的互动不仅在于理论上的相互交流,也在于实践层面的合作。

文化领域中,三教间相互渗透的痕迹无处不在。

在《红楼梦》中,可见佛教对人物形象的引导和道教对爱情的修行。

在绘画、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形式中,儒释道三教的元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教倡导的仁爱、慈悲和自然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互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如何对待宗教中的禁欲与限欲观念

如何对待宗教中的禁欲与限欲观念

如何对待宗教中的禁欲与限欲观念如何对待欲望是古今伦理思想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关才子以毕业论文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宗教派别在对待人的欲望问题时.往往在一些方呵提出禁止要求。

因而人们也经常将一些宗教的这些方面的规定称为禁欲主义。

但在实际上.宗教在多数的场合足对人的一些欲求进行较严格的限制。

并不是禁止人的任何欲求。

佛教对待欲望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即反对人的贪欲。

这在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和“三毒”说中都有表述。

四谛中的“集谛”认为.造成人产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对事物的渴爱而引生的贪欲.如对感官享受的欲望,永远生存的欲望等等。

这些欲望不可能真正或永远得到满足.因此就产生了人的痛苦。

四谛中的“灭滞”要求人们灭除这种欲望或贪欲.认为这是消除痛苦达到“涅紧”必须做的。

佛教的三毒说中把“贪”列入其中.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同.产生痛占。

与人总为许多烦恼缠绕有关。

而“贪”是引发这些烦恼的较直接的原因之一。

佛教在发展中对人的欲望的看法实际是有一定变化的.这主要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一些理论差别有天。

对待欲望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世界或世俗世界的一种基本态度。

大乘佛教不像一些小乘佛教那样明确要求远离世俗社会的活动.而是强调在世间中获得涅粲。

如《维摩诂经》卷中说:“乐涅檗不乐世问为二,若不乐涅檗.不厌世间则无有二。

”中观派认为“诸法实相即是涅椠。

”禅宗则更是要求人们要“不离世间觉。

”阁不离开世间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教的真理.肯定信众参与一般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在佛教的实际发展中.僧团对一般人正常的欲望是持理解态度的.他们所谴责或反对的主要是不正当的贪欲或贪婪.尤其是那些损害别人利益或生命财产的贪欲或贪婪。

但对待出家的信徒.一般的教团则要求其守戒。

如不能结婚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佛教有例外)。

即对教徒抑制欲望的程度的要求是不同于对一般人的。

在总体上说.佛教并不是不加区别地要求人们抑制欲望.更不绝对地要求禁止人的一切欲望。

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


十二因缘之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行


过去世之二因

识、名色、 六处、触、 受

现在世之五果

集谛

爱、取、有
未来世之二果

苦谛


五蕴论:
五蕴也译作五阴:色、受、想、行、识
三法印: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三昄依
•一归依佛 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 者以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 凭心灵觉。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 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 • 二归依法 达磨秦言法。法云可轨。大圣所说。若 教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 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 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 •三归依僧 僧伽秦言众。众名和合。出家三乘行者。 心与佛所说事理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 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归。依者凭心 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 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 原始佛教 • 四谛:苦、集、灭、道 •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 爱别离、五阴炽盛 • 集谛:爱,三毒(贪、嗔、痴) • 灭谛:涅槃
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 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 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五戒
•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一不杀生戒 云何名杀生。若实知是众生。 发心欲杀而夺其命。起身业有作已。是名杀罪。 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其余系闭鞭打等。是 杀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盗戒 云何名盗。知他物生盗心。取 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若不作是事。名 不偷盗戒。其余计校乃至手捉未离地等。是盗 方便非正罪。

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则故事,竟然蕴含无上佛家臻理!

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则故事,竟然蕴含无上佛家臻理!

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则故事,竟然蕴含无上佛家臻理!编者按:世上大道都是相同的,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很多的道理其实是相同的,尤其是在修身修心这方面。

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一则道家经典《庄子》里的故事,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竟然也暗含佛教中的道理,令人赞叹!佛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意思说的是一旦对他人生出了仇恨和愤怒,那么千百万种妨碍修行的业障之门就会向你打开,而你就可能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嗔,在佛教中专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而“贪、嗔、痴”被列为佛教三毒,佛家认为这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之为三不善根。

道家追求修身养性,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更接近“道法自然”的状态。

在《庄子·山木》里有一则故事:“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是:在河道上,有两只船并行而开,突然有只空船撞上了其中一只船,这时即便是心地狭隘的人也发不出火来;但如果撞过来的不是空船而是船上有人,这两只船上的人一定会叫喊他把船撑开去以免相撞;喊一声不听,再喊一声还不听,喊第三声的时候,就一定会伴随着辱骂声了。

为何起先不发怒而现在发怒呢?区别只在于撞过来的船上是否有人。

其实人如果能够以虚心克己的态度面对纷争,那么谁还能够伤害他呢?佛说:“是心作佛。

”禅宗六祖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个人的内心就是这个人所面临的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是平和安详的,那么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就是平和安详的,如果你的内心充满愤恨恼怒,那么这个世界在你看来就不那么美好、处处充满仇恨。

一位佛教里的大师寒山曾作下这样一首诗歌:“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若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你的愤怒其实是你内心的状态变得不稳定,变得无法以智慧面对自己的内心。

佛说善良的经典句子

佛说善良的经典句子

佛说善良的经典句子佛说善良的经典句子善良,是人类道德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种品质。

在佛教中,善良更是被认为是达到快乐与解脱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佛教中关于善良的几个经典句子,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1. 慈心所及,皆为本心。

——《楞伽经》卷六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我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的慈悲之心便能涵盖我们周围的一切。

在佛教中,慈善是心灵的一种能量,它不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动。

只有拥有慈悲之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佛陀的教诲,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2. 慈和为贵,不杀生是慈,不贪是和。

——《华严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因缘经》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达到真正的和谐,我们必须温和、慈爱,并放下杀戮、贪欲之心。

在佛教中,八正道是指导人们摆脱痛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方法之一。

在这八条道路中,慈爱、不杀生和不贪,被认为是达到快乐与平静的重要因素。

3. 三毒为害,欲、瞋、痴是也。

斩断三毒,见性成佛。

——《华严经》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摆脱痛苦和追求内心平静,我们必须斩断三毒。

欲望、愤怒和无知,就像三条毒蛇,会使我们迷失在生活的细节和痛苦中。

只有斩断这些毒蛇,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本性,并最终成为一位成佛者。

4. 慈爱无量,不可限量,普照一切众生。

——《金刚经》这句话告诉我们,慈爱是一种无限的、不可限量的能量,能够普照所有众生。

如果我们拥有慈悲之心,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智慧,也能看到别人的痛苦和苦难。

只有用慈悲之心对待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教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实践我们的信仰。

总之,佛教中有许多关于善良的经典句子,其中并不仅仅包括上述几个。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用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去坚持慈悲善良的道路,我们一定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教的价值。

在佛经中动物的特殊寓意

在佛经中动物的特殊寓意
【蝎子】
蝎子由于其本身具有毒性,在藏密中被视为凶猛的象征,常用于降伏守护、破除障碍等意。
【豺、狼】
豺、狼,佛教多用此两种动物来比喻恐怖的地狱,如十六小地狱中,就有“豺狼地狱”。其中有豺狼竞相咬罪人,使其肉堕骨饬,脓血流水,苦痛万分。经中也以“贪狼”形容贪欲之深犹如狼的特性。
【孔雀】
孔雀因能啖食一切毒虫,因此在佛教经典中常被象征本尊能啖尽众生一切五毒烦恼。在《白宝口抄》中记载,孔雀尾表示息灾,三茎之孔雀尾表征拂去贪、嗔、痴三毒使其证三部如来;五茎之孔雀尾,表拂去众生眼、耳、鼻、舌、意之五识烦恼,令其得证如来五智圆觉之果。
【鹿】
据《毗奈耶杂事》记载,佛陀于过去世曾为鹿王,为救群鹿而丧失生命,并于临终时发誓愿,当来得成无上正等觉,将诸鹿都能度脱生命罗网。佛陀于鹿苑初转四谛法轮,即以鹿为轮法轮之三昧之形。
【兔】
兔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记载,在佛陀的本生中,也曾经为兔王,为使佛法能久住于世,兔王自愿投身火中,供养仙人,仙人因而悲伤地发愿再不食肉。佛经中也以兔毛来表示极徽细的物质现象,如:“尘又有微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佛经还以“龟毛兔角”来比喻了不可得之事。
【蛇】
蛇,佛教中以蛇譬喻人身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金光明最胜王经》记载,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于一箧,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风、火二蛇之性轻举,四蛇若相互乖违,则众病人。
【虱子】
虱子在佛经中,由于虱子的卵称为虱虮,转用为长度单位,为隙尘的七倍,《俱舍论》记载:“积七牛毛尘为隙游尘量,隙尘七为虮,七虮为一虱。”
【猪】
猪在佛法中代表的是生命的愚痴体性。
【狗】
狗在佛法中代表的是贪、嗔二毒。
【猫】
猫在禅宗公案中比喻对佛法茫然无知的人。如“黧奴白牯”,黧奴,又作捏奴、猫类。意指无知的动物,多用以比喻不解佛法的人。

佛经中常见名词及其涵义

佛经中常见名词及其涵义

佛经中的常见名词及其涵义长江大学张婉琴五蕴:佛教将包括个人身心与身心环境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分成五种“聚集”,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佛的十大尊号:佛,一般用作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

佛的十大尊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世尊。

佛陀四种“稀有”:一、时稀有,表示佛陀之出世,非旷世所常有;二、处稀有,佛陀不出现于三千世界中的他处,唯降生于迦毗罗卫城;三、德稀有,佛陀一生都以佛法普利众生,为稀有殊胜之事。

三乘:菩萨、声闻、缘觉。

佛家三种“大”:愿大、行大、度众生大。

摩诃萨埵具备的七个条件: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经大时;七、证大果。

四生:指产生三界六道有情的四种类别,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四相:“相”即形相或状态之意,指诸法的形象状态,表现在外而想象于心的形相。

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三种布施:一是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是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是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令众生离诸怖危。

其中又以法布施为最,所以云:“诸供养中,法布施最。

”六尘:又名六处、六境、六贼,包括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又作六情。

四维:即“四隅”,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一般是以四维加东、南、西、北四方,成为八方;若再加上上、下二方,则合称为十方。

三善根:善根即善之根本,又称善本、德本。

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

三毒:贪、嗔、痴为三不善根,或称三毒。

比丘三义:比丘指男子出家进入佛脚教团,满二十岁以上且受具足戒的修行僧,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称为比丘尼。

比丘三义指破恶、怖魔、乞士。

因果六义:即比丘三义和阿罗汉三义的合称。

比丘三义指破恶、怖魔、乞士,阿罗汉三义指杀贼、应供、无生。

比丘为因,阿罗汉为果。

十二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佛教三毒

佛教三毒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欲望的执着,贪为饿鬼之源;嗔,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是对于喜怒的偏执,嗔为地狱之源;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痴为畜生之源。

此三谓之毒者,毒以沉毒为义,从喻得名。

如毒蛇毒药,触必伤人,服必伤命。

此三亦尔,能害众生,坏其善心,故名为毒也。

六道轮回图中,大轮的轴心部份是一个小圆圈,圈内有三种畜牲:鸽、蛇及猪;蛇及鸽由猪口而出。

这三种动物,分别表义贪、瞋、痴这三毒。

这三毒念,是凡夫的根本烦恼,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无论任何事、任何物,不痴迷、不盲从,一切发自本心、真意、自然,脱离“相”的束缚,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

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

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

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

”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

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

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贪指的是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

贪指的是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

生轮回图与佛教世界观在藏传佛教的寺庙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壁画,许多人知道他的名字是生死轮回图,人们在赞叹其画工华丽、精致之余,心中往往疑惑其中纷繁复杂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事实上生死轮回图用形象的图画揭示了佛教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观点。

例如:三毒、轮回、六道、八苦、十二因缘、涅槃等,生动地展现了佛教的世界观。

下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

这张图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巨大的圆盘,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四个层次:首先在最内层的小圆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动物,分别是猪、鸽子和蛇。

佛教用他们来比喻人世间痛苦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种种痛苦,人的一生虽然有短暂的欢乐但更多的是数不胜数的悲苦,这种痛苦的原因最终可以解释为三个字贪、嗔、痴。

贪是指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总是希望自己得到的更多。

所谓欲海无边,欲壑难填。

在三种动物中,用鸽子来代表贪,因为鸽子的交配频率高且不专一。

嗔,指的是仇恨和愤怒,当人们遇到自己不喜欢,无法顺应自己心意的境况时,就会升起恼怒和怨恨的心情,可能就会因此而仇恨、伤害甚至杀害别人,这就是嗔恨之心,用一条蛇来代表,因为蛇一旦受到干扰,马上就会发怒,可能用锋利的牙齿和致命的毒液致对方于死地;因仇恨带来的毁灭,每天都发生在这个世界上。

痴,指的是世人的愚痴和无知,人们把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博取名利上,反而不去了解生命的来和去,生和死,因和果,只看到世间光怪陆离的种种复杂现象,无法分析和理解根本原因和内在联系。

痴用猪来代表,因为愚痴心,人们不明白贪婪和嗔恨带来的后果和危害,所以置于其中无法自拔。

因此我们看到鸽子和蛇是从猪的口中产生。

贪、嗔、痴又叫做三毒,是佛教所认为的人世间痛苦的根源。

从这个中心向外,我们看到一个圆环,可以分成左右两部分,这个圆环阐述了佛教中的轮回观点。

佛教认为,人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实际上,生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稳定的存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只不过是这些状态中其中的一种。

佛教五毒

佛教五毒

佛教五毒收藏人:纪天择关键点法2011-09-02 | 阅:5498 转:35 | 来源| 分享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举报壹、前言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

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

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本文将详述五毒心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也要说明业障的意义及消除业障的方法,希望能对各位的修行有所助益。

本文很多见解为个人的看法,若有不对之处请来函指教。

贰、五毒是无明与五智的结合先说无明,无明是众生轮回六道不能成佛的主因,它是心的不明(也就是昏),它使“真心”起分别执著,因而妄见“实有”明暗、色空、寿命、名色、现象等种种分别境界。

“无明”依其粗细不同而有无始、业相、转相、根本、尘沙与枝末六种,除枝末无明属第六识的障碍外其余皆属第八识的障碍。

次说“五智”,五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与“真如缘起智”(或称法界体性智)。

当修行者进入菩萨位时即逐渐成就“五神通”,到成应身佛位时才圆满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并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当由应身佛位进入报身佛位时,妙观察智圆满成就而且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当最后修成法身佛时第八识才转成大圆镜智而圆满成就佛的三身四智。

大圆镜智如明镜可彻照宇宙恒河沙的种子(即形成一切有情、无情诸世间的种子);平等性智了知诸法的体性不二(即空),因此不生“我相”;妙观察智善观诸法的差别相状;成所作智即是成就五大神通,故能圆满成就所要做的事;真如缘起智能明白了知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真如”(即本体)起“无明”而“如幻缘生”。

五智是众生本有,但因无明遮蔽而无法现出,要经过长时间修行后,慢慢转识成智才会现出。

最后说五毒心的本质,五毒心是属意识心(即众生心)的层次,意识心是根尘与八种识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15个佛学常识问答,值得收藏!

15个佛学常识问答,值得收藏!

15个佛学常识问答,值得收藏!一、什么是佛?答:“佛”字是佛的简称。

佛是梵文音译,意为“智者”或“觉者”。

佛陀,广义上是指自觉证悟到究竟圆满的人,狭义上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

2、什么是佛教?答:是佛得无上正觉后,根据自己对世间一切法的了悟而为大众所宣说的教法,称为佛法。

3、什么是佛教?答:佛教是指佛陀的教育,广义上包括经书、仪轨、僧伽等,都与佛教有关;狭义上指佛陀的一切教法。

4.什么是三皈依?答:皈依同归,就是回头;依是依靠的意思。

皈依意味着将一个人的身心转向他并依赖他。

三皈依专指皈依佛、法、僧。

皈依三宝者,皆为佛弟子。

5.西方三圣是什么?答:西方三圣指的是佛经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助手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6.什么是三学?答:三学就是戒、定、慧三学,也叫无缺三学,这是佛法的基本三学,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学。

7、什么是“三毒”?答:是指“贪、嗔、痴”三种习气,因为这些习气会阻碍自性、毒人的法身、智慧和生命的现现,所以称为三毒。

8、什么是三印?答:印就是印佛教的三法印,就像皇帝印证文书真伪一样,是区分真假佛教的标准,包括一切无常,一切无我。

dharmas,以及涅槃的宁静。

凡不持三法印者,非法。

9、“四大”哪个都是空的?答:在佛教中,四大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四种最基本的元素,包括地、水、火、风。

10.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答:大乘佛教重利他主义;小乘佛教专注于实现自己的解脱。

11.什么是五戒?答:这是佛陀为四类弟子制定的最基本的五戒,包括杀、盗、淫、妄、饮。

12、佛经是释迦牟尼本人写的吗?答:没有。

释迦牟尼在世时,只言传身教,没有文字记载。

他圆寂后,为记录佛陀的言教,弟子们组织了多次集会,通过弟子们的背诵,将佛陀一生的言教汇集在一起,就是现在的佛经。

13、和尚为什么要剃发?答:比丘摇头,这是获得比丘功德所必需的。

14、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什么?答: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观音道场——浙江普陀山;地藏道场——安徽九华山;普贤道场——四川峨眉山。

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

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

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两汉之际,佛教传⼊中国,许多佛教典籍也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让你想不到的是,时⾄今⽇,很多我们⽇常⽣活中朗朗上⼝的词语也都来⾃佛教⽤语。

禅宗不⽴⽂字,以⼼印⼼刹那梵语“Ksana”的⾳译。

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常短的时间。

“刹那⽆常”、“刹那⽣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语。

现在⼈们还常⽤“⼀刹那”、“刹那间”等词。

现⾝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讲说佛法,是为现⾝说法。

后来指以亲⾝经历为例证,对⼈进⾏解说或劝导。

现⾝的意思已经由显现⼈⾝变为亲⾝经历。

抖擞很难想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修持的⼀种苦⾏。

修苦⾏的僧⼈,能断除对饮⾷、⾐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服上的灰尘⼀样。

⼼⽆挂碍挂碍即牵挂。

原为佛教⽤语,指内⼼没有任何牵挂。

⽞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经》中有:“⼼⽆挂碍:⽆挂碍故,⽆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群魔乱舞据说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定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百计地来捣乱、搔扰。

佛陀不为所动并降服众魔,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

与魔王的⽃争,事实上就是与“⾃我”、与“⼼”的⽃争。

战胜⾃我,这是全世界最难的事,⽽佛陀做到了。

⼤彻⼤悟彻底的觉悟,达到“不⽣不灭”的地步,属于⼤菩萨的境界。

现在连我们凡⼈也可以使⽤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历年间,禅僧元览在⽵上题诗:“⼤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表达了禅宗⾃由⾃在的⼴阔胸襟和活泼的禅机。

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三⽣有幸前因后果因是能⽣,果为所⽣。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作茧⾃缚⾃因⾃果。

苦果、逆境,都是⾃⼰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

⾃作⾃受⾃⼰造下的业因,由⾃⼰承担后果。

早知今⽇,悔不当初今⽇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

众⽣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懊悔。

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读后感

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读后感

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读后感
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是一本关于佛教中三毒的揭示和对策的书籍。

作者详细阐述了三毒——痴、贪、嗔的本质和影响,并指出了切断三毒的方法和技巧。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三毒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佛教的修行来化解这些毒瘤。

在痴的问题上,书中提出了重要的问题:我们往往有识别错乱,将虚妄和实际混淆的情况。

因为我们常常会被外界的诱惑所打动,不自觉地加深了自己的痴念。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建议我们利用佛教中的正知正见来迅速破除痴念的陷阱。

通过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心本质,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物质或情感与快乐的关系。

关于贪的问题,书中深刻地阐明了贪心的伪装。

当我们被外界美好的事物所吸引时,往往会产生多种错觉,如认为拥有这些事物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安全感。

但在佛教的思想里,这种感觉通常只是虚妄的,因为外界的事物都是无常与变异的,而佛教只有忍耐和慈悲心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作者建议我们抵制这些虚妄的追求,通过清静的心态和冷静的思考方法来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正确。

最后,关于嗔的问题,书中建议我们用慈爱取代嗔念,以消除情绪的不安。

这种方法基于佛教中的关于慈悲心的概念,表示真正的慈悲心是可以消除嗔念的。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不会产生怒气和仇恨。

总的来说,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给我带来了许多对于三毒的深刻理解和控制的技巧。

作者通过对佛教基础思想的细致阐述,帮助我们认识到三毒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被忽视或忽略。

最重要的是,作者教会我们控制这些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更高的思考水平和更有意义的生活。

佛法戒毒实证初探

佛法戒毒实证初探

佛法戒毒实证初探:“毒”字,新华字典上解释为毒害,伤害,祸害。

拆开这个字来看,三横可以代表贪欲,嗔恨,愚痴,母代表我们的本有的心,就如同人刚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一样,纯洁无暇。

因为随着成长,受到种种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家庭等等因素的影响,使我们的本心沾染了贪欲,嗔恨和愚痴,直接或间接的做出了种种伤害毒害他人,社会的事情,从而潜移默化的向毒品走近。

地藏七戒毒七是2013年2月份开始筹备的.之前,我在某地上佛教文化课程时候,一位女学员带着他的弟弟来找我,问我能否帮助他弟弟戒毒。

他弟弟原来是做生意的,很有钱,染上了毒瘾,家里也慢慢衰败了。

他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整个人瘦的很,整个脸像是涂上一层厚厚的灰色油漆一般,言语表情都很呆滞,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心里还是很震惊的。

我就推荐了他拜佛和地藏经,心里对到底能不能戒毒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过了段时间,她姐姐很乐呵呵的找到我,告诉他弟弟戒毒了,现在身体各方面恢复得很好。

她说她们家老公也吸毒,现在在家但也开始拜佛诵经了。

后来她才透露她们家原来放过高利贷,开过歌舞厅,做了很多坏事,现在佛学明白恶有恶报的道理。

此后,我心里就想着,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多帮助到这类人。

3月份第一次在网络开张了第一期,利用YY一起拜佛,学习正能量课件,帮助一位来自东北的师兄成功戒毒。

目前诸多原因,戒毒七断断续续开展了7期,报名人数10人,成功戒毒8人。

很多人都报名,但都往往中途就有种种原因就放弃了。

永华周师兄毛毛至圣文伟阿良佛威阳性别男男男女男男男女年龄43 39 33 25 23 20 25 31 毒龄17 10 2 2 7 2 2 13 毒品海洛因海洛因海洛因海洛因先冰毒后海洛因冰毒冰毒冰毒自述性格特点傲慢妒嫉傲慢傲慢嗔妒嫉贪贪贪贪本人职业养殖业(鸡鸭鱼)做生意普通职工在家无固定职业无固定职业屠宰场检验员文员父母辈职业农民未知开饭店未知大养殖场(猪)10年饭店做生意普通工人是否戒毒已戒毒中途离开已戒毒已戒毒已戒毒已戒毒已戒毒已戒毒现状海南开道场暂无消息上班在家道场做义工继续打七上班上班如表格所示,有8位学员参加戒毒培训, 包括网络七和道场七, 7人成功戒毒,1人在打七第二天自动放弃。

三毒指的是哪三毒

三毒指的是哪三毒

三毒指的是哪三毒
三毒指的是贪欲、憎恨、愚痴。

愚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

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贪、嗔、痴三毒的存在,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产生恶意,痴让人产生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知又会导致贪欲、憎恨、愚痴。

佛教中,通常用鸽子、蛇、猪代表贪欲、憎恨、愚痴三毒。

指贪欲、嗔恚、愚痴(又称贪嗔痴、淫怒痴、欲嗔无明)三种烦恼。

又作三火、三垢。

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

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的含义

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的含义

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的含义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是一种常见的佛教祈福语,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含义,涉及佛教的核心理念及其应用。

作为佛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苦海是指众生在轮回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

而脱离苦海则是指通过修行和觉悟,摆脱轮回的束缚,达到涅槃的境地。

佛教认为,人生苦难和痛苦不可避免,而痛苦的根源在于三毒:贪、嗔、痴。

只有通过修行,消除三毒才能真正的脱离苦海。

因此,佛教提倡坚持慈悲、善良和智慧,同时拒绝贪欲、愤怒和妄想。

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其实是一种祈愿和祈祷,是基于佛教的慈悲和善良精神而产生的。

祈愿的主题是让我们能够远离痛苦,走向光明的境地,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祷文中的“我主”则是祈求佛祖庇佑和保佑我们随时能够依据佛教的教义和慈悲,戒除贪、嗔、痴,修行慈悲和智慧的真理,脱离轮回,登上彼岸。

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是一种明确的向佛祖祈求的方式,是表达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敬仰的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感恩的方式,表达对佛祖的感激和敬意。

正如佛教教义所传达的那样,佛祖是大慈大悲的,无私地帮助众生,救赎他们脱离苦难。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感恩佛祖,记得佛祖的教诲和慈悲,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的教义,以此去消除痛苦,脱离苦海。

总之,“佛祖保佑我主脱离苦海”这句话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涵盖了佛教教义中的关键元素,有别于一般祈福语的形式,并且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加强佛教修行,培养慈悲、善良和智慧,这样,我们也许可以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达到幸福和快乐的境地。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什么意思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什么意思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什么意思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什么意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什么意思佛教里有一个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讲到「恩」,今天我们接受别人的恩惠,好像是应该的,感恩的念头都生不起来,这怎麽得了!别人赠送、供养我们东西,许多人连「谢谢」这一声都没有,表面的敷衍都没有,然後才想到这个社会怎麽不遭难!这是忘恩负义。

忘恩负义之人,不会有好果报。

这里面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颇引人深思,这使我们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间性。

在《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

二、众生恩。

三、国王恩(国土恩)。

四、三宝恩(上师恩)。

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二、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一、四重恩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1、父母恩: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

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

养子方知父母慈。

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

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

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报国土恩。

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

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

三宝之恩自不能忘!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欲望的执着;
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
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无论任何事、任何物,不痴迷、不盲从,一切发自本心、真意、自然,脱离“相”的束缚,从而对治愚痴。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

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

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

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

”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

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

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

《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

《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

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

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
又作无明。

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

”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

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

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

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

修者;以离相为宗。

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

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

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

三界者:贪嗔痴是。

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

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经书相关记载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

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

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

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知心是空,名为见佛。

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於心,名为见佛。

舍身不,名大布施。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

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

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

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

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於此彼岸也。

若见彼岸异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

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

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若见生异於死,动异於静,皆名不平等。

不见烦恼异於涅,是名平等。

何以故烦恼与涅,同是一性空故。

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为涅所滞。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

心无去来,即入涅。

是知涅即是空心。

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

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

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

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

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

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是名真见。

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

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

凡夫所见,皆名妄想。

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

心境相对,见生於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

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

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

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亦乃见於不见。

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无解。

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

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

若法逐於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则法成非法。

若人逐於法,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则法皆真。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

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

何以故罪性空故。

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

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

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

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盘无生死法。

修道人不外求道。

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

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

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