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简答题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抗代谢药:通过干扰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的合成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抗肿瘤药物。
2.生物电子等排体:指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能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3.前药(Prodrug):指将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变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
4.药物:指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者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
5.生物烷化剂:指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体或活泼的亲电集团的化合物。
进而能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基团部位进行亲电结合或共价结合,使生物大分子失去活性或使DNA 链断裂。
6.蛋白同化作用:是指雄激素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的分解,直接刺激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红细胞产生,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7.构效关系(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AR):在同一基本结构的一系列药物中,药物结构的变化,引起药物活性的变化的规律称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8.脂水分配系数:药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即药物在有机相(正辛醇)中和水中分配达到平衡时浓度之比值。
13.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16.软药(soft drug):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后,经预期和可控的途径迅速代谢失活为无毒性或无活性的代谢物的药物。
19.N胆碱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烟碱比较敏感。
20.药物代谢:指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转变为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正常系统排出体外。
21.激素(hormone):指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
先导化合物:新发现的对某种靶标和模型呈现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抗代谢药:通过干扰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的合成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抗肿瘤药物。
2.生物电子等排体:指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能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3.前药(Prodrug):指将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变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
4.药物:指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者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
5.生物烷化剂:指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体或活泼的亲电集团的化合物。
进而能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基团部位进行亲电结合或共价结合,使生物大分子失去活性或使DNA 链断裂。
6.蛋白同化作用:是指雄激素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的分解,直接刺激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红细胞产生,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7.构效关系(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AR):在同一基本结构的一系列药物中,药物结构的变化,引起药物活性的变化的规律称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8.脂水分配系数:药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即药物在有机相(正辛醇)中和水中分配达到平衡时浓度之比值。
13.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16.软药(soft drug):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后,经预期和可控的途径迅速代谢失活为无毒性或无活性的代谢物的药物。
19.N胆碱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烟碱比较敏感。
20.药物代谢:指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转变为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正常系统排出体外。
21.激素(hormone):指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
先导化合物:新发现的对某种靶标和模型呈现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化学简答题
NH
H2N
N H
O
E
O-
NH3+
O
H2N
N H
O
ONH3+
+ NO
6. 某药物的分子结构为
CH3 其三维结构如下:
N H
N H CH3
A
H CH3 N
B
CH3
N H
X
合成了一系列等排体结构,X=CH2,O,S,N ,测得 活性顺序为N>O>S>CH2。请指出哪个结构为药效构象, 说明理由。
7. 药物分子中含有手性原子时,所出现的对映异构体往往在活
性和代谢上存在差异,所以在结构优化时应尽量避免手性原子,
H2N
O NH2
F
3. 三环类抗精神病药通常具有镇静和抗抑郁作用,这些 化合物中两个芳环的位置可用三个角度来定义,角描 述的是环平面之间的弯曲度;角是通过各芳环碳1和碳 4的环中轴的稠合角度;角是从分子侧面观测到的芳环 扭转角度。镇静剂一般只有弯曲角,而没有角和角, 含有弯曲角和稠合角而没有扭转角角的分子结构则 兼为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纯的抗抑郁药在分子结构中具 有这三个角度。
S
N
R
N
试分析下列结构式属于哪类药?
S
Cl
N(CH3)3
4. 你作为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去应聘一家医药企业,考官 说他们企业准备开发一种眼科用药,要求比 Neostigmine Bromind起效更快,比Carbachol Chloride 持效时间更长。请你设计这个药物的分子结构。
5. Propranolol 为非选择性受体阻断剂,药理测试表明 该药还具有局部麻醉作用。这种活性是因为该药阻断了 受体产生的吗?可通过哪些药理数据来分析是,还是 不是?
(完整版)药物化学简答题答案
药物化学1. 何谓前药原理?制备前药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利用前药原理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改变药物的哪些性质?前药原理就是利用前药在体内作用的部位经酶或非酶作用转化为原药的潜代化原理。
前药是一类经结构修饰将原药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封闭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的药物。
制备前药的方法:酯化法、酰胺化法、成盐法等。
(1)改善药物的吸收性;(2)延长药物作用时间;(3)提高药物的选择性;(4)提高药物的稳定性;(5)提高药物的水溶性;(6)降低药物的刺激性;(7)消除药物的不良味觉;(8)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
2. 何谓电子等排体?何谓生物电子等排体?电子等排体是指外层电子数目相等的原子、离子、分子,以及具有相似立体和电子构型的基团。
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原子或基团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产生相似生物活性的分子或基团。
常用于先导物优化时进行类似物变换3. 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水解开环反应及其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在地西泮的七元环结构中,含有1,2位酰胺和4,5位的亚胺结构,在遇酸或碱性条件下可能发生水解。
1,2位的酰胺键水解开环属于不可逆的反应,而4.5位的亚胺酸性条件下水解开环是可逆的。
因此地西泮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4,5位水解开环,进入碱性的肠道后,因PH升高,4,5位开环产物又可因闭环生成地西泮,因此4,5位水解开环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硝西冸、氯硝西冸及阿普唑仑的活性较强,可能与此有关4. 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苯二氮桌类药物多具有1,3-二氯-5-苯基-2H-1,4苯并二氮卓-2-酮母核。
①N1位以甲基或长链烃基取代,能增强活性;②1,2位并合杂环,如三唑环,能增强活性;③4,5-位双键被饱和,活性下降;④5位苯环邻位引入吸电子基,能明显增强活性;⑤7位引入吸电子基团,增强活性。
5. 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具有什么优点?写出其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
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比较,锥体外系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毒副作用较轻,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药物化学简答题
1、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甲氧苄啶合用为什么能增药性?Wood-Fields学说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对氨基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
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利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生物生长中必要的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资料。
PABA在二氢碟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二氢碟啶焦磷酸脂及谷氨酸或二轻跌啶焦磷酸脂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
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
磺胺药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合成叶酸的第一步,甲氧苄啶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协同抗菌作用较单药增强.2、抗生素的分类?1.-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类2.四环素类3.氨基糖苷类4.大环内酯类5.氯霉素类3、甾体激素的分类及代表药物?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等2.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类甲睾酮、苯丙酸诺龙等4. 孕激素类代表药物: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等5. 雌激素类雌二醇、炔雌醇等6.非甾体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己烯雌酚7.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6.抗生素:抗生素为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菌性微生物有选择性杀灭,抑制作用而对宿主不产生严重毒性的药物。
14.抗代谢药物:抗代谢药物与代谢药物结构相似,进入生物体内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的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这种药物称为抗代谢药物。
18.先导化合物:指通过生物测定,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定的具有某种农药活性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发展潜力,可用作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农药品种。
11生物电子等排体:指一些原子或基团因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而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并具有相似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分子或基团。
药物化学期考简答题
药物化学期考简答题1、烷化剂:在体内能形成缺电⼦活泼中间体或其它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与⽣物⼤分⼦中含有丰富电⼦的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发⽣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者使DNA分⼦发⽣断裂。
2、前药:如果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在体外没有或很少有活性在⽣物体或⼈体内通过酶的作⽤⼜转化为原来的药物⽽发挥药效时,称原来的药物为母体药物,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为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3、常见的药物作⽤靶点有哪些?答:酶、受体、离⼦通道、核酸4、代谢拮抗:与⽣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或⼲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或掺与⽣物⼤分⼦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物⼤分⼦,导致致死合成,从⽽影响细胞的⽣长。
5、抗⽣素:是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化学⽅法合成的相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性微⽣物或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灭、抑制作⽤的药物。
6、软药: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使药物在完成治疗作⽤后,按预先规定的代谢途径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迅速排出体外7、简述芳基丙酸⾮甾体抗炎药的构效关系。
答:①、含有芳⾹环或芳杂环的平⾯结构及⼀个羧基或相当于羧基的结构;②、羧基与平坦的芳环间隔⼀个碳原⼦,且在此碳原⼦上连有甲基,限制了单键的旋转,使其构象更适合与受体作⽤,活性增强;③、芳环可在对位或间位引⼊芳基、烷基、环⼰基等疏⽔基团,活性增强;④、芳环上有⼀个或多个亲脂性基团,间位-F, -Cl等吸电⼦基也有利于活性提⾼。
⑤、羧基α-位是⼿性碳,S异构体活性好于R构型,但临床使⽤外消旋体。
8、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有哪些?答:主要有四个途径①.从天然资源得到先导化合物②.以现有的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由药物的副作⽤发现先导化合物、通过药物代谢研究得到先导化合物、以现有突破性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 “ Me-too”③.⽤活性内源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合理药物设计④.利⽤组合化学和⾼通量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9、简述1,4-⼆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药物化学重点简答题
第二章2-1 、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 a 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并用化学反应式写出异戊巴比妥的合成路线。
答:当引入的两个烃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烃基到次甲基上。
经分馏纯化后,再引入小基团。
这是因为,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因空间位阻较大,不易再接连上第二个基团,成为反应副产物。
同时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原料、一取代产物和二取代副产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也便于分离纯化。
2-2 、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答:1,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酰亚氨醇一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
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环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
3,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则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
4,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 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可供鉴别。
2-3 、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答: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
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的PKa 值较小,酸性较强,在生理pH 时,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
如 5 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在生理pH 时,未解离的药物分子比例较大,这些分子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 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
如果巴比妥酸5 位上引入一个烃基或芳基时, 对它的酸性影响不大, 如5 位上引入两个基团, 生成的5.5 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不易解离,药物分子能透过血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几乎全部解离, 均无疗效。
故只有当巴比妥酸5位上两个活泼氢都被取代时, 才有作用,单一取代无疗效)2-5 、巴比妥药物化学结构与其催眠作用持续时间有何关系? 答:巴比妥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与5,5 双取代基在体的代过程有关。
药物化学简答题
抗生素1.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哪几大类各举一例药物..1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2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5其他:氯霉素2.简述青霉素对酸、碱、酶的不稳定性;试以反应式表示..1在强酸条件下或氯化高汞的作用下;β-内酰胺环发生裂解;生成青霉酸;青霉酸与水生成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青霉醛..另一途径为青霉酸脱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在分解为D-青霉胺和青霉醛..在弱酸pH=4的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再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青霉二酸可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2在碱性条件下;碱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3在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酶中亲核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3.简述寻找耐酸、耐酶、广谱青霉素的研究方法..1耐酸青霉素的设计原理:天然青霉素V的6位酰胺侧链上连有吸电子基;可阻碍电子转移;避免分子内重排;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为寻找耐酸青霉素提供了基本思想;即在6位酰胺基的α位引入O、N、X等电负性原子;从而合成了一系列耐酸的青霉素..2耐酶青霉素的设计原理:通过改变6位侧链;引入立体障碍大的基团;可以阻止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的活性中心作用;同时可以限制侧链和酰胺C=O之间的单键旋转;迫使青霉素分子变成一种与酶活性中心不易适应的构型;降低了青霉素与酶活性中心作用的适应性;从而保护了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3广谱青霉素的设计原理:对G+菌的作用低于青霉素G;但对G-菌却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原因是由于其侧链为亲水性..受之启发;合成一系列含有NH2;COOH;SO3H的侧链的半合成青霉素..4.为什么青霉素G不能口服而青霉素V却可以口服为什么青霉素G的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型青霉素G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重排而失活..因此不能口服;通常将其做成钠盐或钾盐注射使用;但其钠盐或钾盐的水溶性碱性较强;β-内酰胺环会发生开环生成青霉酸;失去抗菌活性..因此青霉素的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使用..青霉素V:具有耐酸性;不易被胃酸破坏..5.奥格门汀是由哪两种药物组成说明两者合用起增效作用的原理..临床上使用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称为奥格门汀;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用于治疗耐阿莫西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阿莫西林为半合成的光谱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但会被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而失活..克拉维酸是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与多数β-内酰胺酶牢固结合;可使阿莫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的钝化;用于治疗耐阿莫西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6.简述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稳定性;并说明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能和牛奶等富含金属离子的食物一起使用的原因..1天然四环素具有易产生耐药性;化学结构在酸、碱条件下不稳定等缺点..不稳定部位为C-6位的羟基和C-4位的二甲胺基..在酸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和C-5α上氢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无活性橙黄色脱水物..在pH2-6条件下;C-4二甲胺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的差向异构化;生成差向异构体..4位差向异构化产物在酸性条件也还会进一步脱水生成脱水差向异构化产物..在碱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形成氧负离子;向C-11发生分子内亲核进攻;经电子转移;C环破裂;生成无活性的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2分子中含有许多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四环素类抗生素能和钙离子形成黄色的络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小儿服用后会发生牙齿变黄色;孕妇服用后其产儿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骼生长抑制..因此小儿和孕妇应慎用或禁用..7.试从红霉素的不稳定性说明半合成红霉素药物的设计原理;并举出两例药物..结构存在多个羟基以及在其9位上有一个羰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子内的脱水环合..在酸性液中;C-6上的羟基与C-9的羰基形成半缩酮的羟基;再与C-8上氢消去一分子水;生成8;9-脱水-6;9-半缩酮衍生物..然后C-12上的羟基与C-8-C-9双键加成;进行分子内环合;生成6;9;-9;12-螺旋酮..2①早期对红霉素的结构修饰主要是将红霉素制成各种酯类和盐类的前体药物目的是增加红霉素的稳定性和水溶性..红霉素乳糖醛酸盐、琥乙红霉素②后期主要是针对红霉素酸降解的机制对大环内酯进行改造..在红霉素在酸降解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基团有C-9酮;C-6羟基;C-12羟基和C-8氢;因此结构修饰主要在这些部位进行..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8.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共性为什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1共同特点:①结构:含氨基糖;碱性多元醇②抗菌谱:广谱;对G-菌的作用强于G+③作用机制相似:抑制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④副作用相同;听觉毒性;肾毒性⑤易产生耐药性..2一些耐药菌会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灭活..包括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这些酶的作用均使卡那霉素失去活性..9.为什么红霉素口服后生物利用度极低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但在胃酸中不稳定;易分解迅速失去活性..合成抗菌药1.什么是抗菌增效剂简述各类抗菌增效剂的作用原理;说明SMZ常和TMP组成复方制剂使用的原因..①抗菌增效剂是指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在一起使用时;所产生的治疗作用大于二个药物分别给药的作用总和..②磺胺类药物的抗菌增效剂主要是作用于叶酸合成途径中的不同酶;在和磺胺药物一起合用时;对细菌的代谢途径产生双重阻断作用;从而使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增强数倍或数十倍;同时对细菌的耐药性也减少..磺胺类药物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极为相似;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生成无功能的伪二氢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③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甲恶唑smz合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甚至有杀菌作用..而且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还可增强多种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的抗CH3ONa菌作用..2.简述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①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是必要的结构..即苯环上的氨基与磺酰胺基必须处在对位;在邻位或间位无抑菌作用..②芳氨基的氮原子上一般没有取代基;若有取代基则必须在体内易被酶分解或还原为游离的氨基才有效;如RCONH-;R-N=N-;-NO2等基团;否则无效..③磺酰胺基的氮原子上为单取代;大多为吸电子基团取代基;可使抗菌活性有所加强..吸电子基团可以是酰基;也可以是芳香杂环..N;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丧失活性..④苯环若被其它芳环或芳杂环取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⑤磺胺类药物的酸性离解常数p K a与抑菌作用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当p Ka值在6.5~7.0时;抑菌作用最强..心律失常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改变离子流而改变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1降低自律性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4改变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减少折返..2.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通常依Vaugha Williams法;将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类:①I类为钠通道阻滞剂;I类还可进一步分为: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降低去极化最低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IB:利多卡因、妥卡尼、美西律;降低去极化最大通量;缩短动作电位时程;IC:氟尼卡、普罗帕酮、莫雷西嗪;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 对动作电位时程无影响②Ⅱ类为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抑制交感神经活性③III类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碘胺酮、托西溴苄铵、索他洛尔;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动脉电位时程④Ⅳ类为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抑制钙离子缓慢内流..3.降血脂药物分类A.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1胆汁螯合剂:考来烯胺2强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洛伐他汀..B.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1苯氧乙酯类药物:氯贝丁酯2烟酸及其衍生物:烟酸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5 或者维生素PP..甾体激素药物1.如何对雌二醇结构改造而获得口服或长效雌激素①17位乙炔化之后得到炔雌醇②进一步将3-位酚羟基改造成为环戊醚;得炔雌醚..③尼尔雌醇是乙炔雌三醇的环戊醚..④目的是便于口服、能够长效、作用专一、副作用少2.同化激素的临床用途及主要副作用是什么1睾丸酮类及甲睾酮类;氢睾酮及氢甲睾酮类;19-去甲睾酮类;雄甾杂环、扩环类及其他..2雄性活性是蛋白同化激素的主要副作用..雄性活性的结构专一性很强;对Testosterone的结构稍加变动;可使雄性活性降低及蛋白同化活性增加;如19去甲基; A环取代; A环姘环等修饰;未能得到无雄性活性的药物 ..3.半合成孕激素有几种结构类型各自的先导化合物分别是什么试述其结构改造方法..1孕酮类孕激素: 17 -黄体酮;经乙酰化后口服活性增加黄体酮;17 -乙酰氧基黄体酮的6 -甲基衍生物;即醋酸甲羟孕酮;△6-6-甲基衍生物;即醋酸甲地孕酮;及△6-6-氯衍生物;即醋酸氯地孕酮219-去甲睾酮类孕激素:炔孕酮;17 位引入乙炔基Testosterone;炔诺酮;除去19位甲基Ethisterone;左炔诺孕酮;引入C-18甲基炔诺酮..4.天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①孕甾烷基本母核和含有△4-3; 20-二酮、21-羟基功能基;11-位含有羟基或氧②17位含有羟基时为可的松类化合物③无羟基时为皮质酮类化合物降血糖药物的分类1.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2.胰岛素分泌促进剂:1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2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3.胰岛素增敏剂:1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2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马来酸罗格列酮..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1.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例说明..①磺酰脲类降糖药: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第三代:格列美脲②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抑制骨吸收:降钙素;雌激素;二磷酸盐类;阿普黄铜..刺激骨形成的药物:氟制剂;甲状旁腺激素..1.激素及相关药物:降钙素;依普黄酮..2.双膦酸类药物:阿仑膦酸钠..抗病毒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抗非逆转录病毒药物主要分为几类各举一例药物..①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盐酸金刚烷胺②影响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碘苷③影响核糖体翻译的药物:酞丁安抗肿瘤药物1.试述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类别;每类举出两个常用药物..1直接作用于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环磷酰胺、噻替派2干扰DNA 合成的药物:甲氨喋呤、氟尿嘧啶3抗有丝分裂药物:长春碱;紫杉醇4基于肿瘤生物学机制的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硼替佐米..2.抗肿瘤药的作用原理:①针对肿瘤细胞生长快的特点;作用于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②选择性差;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免疫抑制..3.为什么环磷酰胺比其它氮芥类药物的毒性小环磷酰胺是利用前药化原理设计出来的药物..由于氮原子上连有吸电子的磷酰基;降低了氮原子的亲核性;因此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无效..进入体内后;由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所含的酶的不同;导致代谢产物不同;在正常组织中的代谢产物是无毒的4-酮基环磷酰胺和羧基化合物;而肿瘤组织中缺乏正常组织所具有的酶;代谢途径不同;经逆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丙烯醛和磷酰氮芥;后者经非酶水解生成去甲氮芥;这三个代谢产物都是较强的烷化剂..因此环磷酰胺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其毒性比其它氮芥类药物小..4.抗代谢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原理是什么试举一例药物说明..抗代谢药物的开发思路:抗谢物的结构与代谢物很相似;且大多数抗代谢物是将代谢物的结构作细微的改变而得;干扰DNA合成中所需的核苷、嘌呤、嘧啶及叶酸的利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存和复制..代谢拮抗---采用电子等排的原理;改变基本代谢物的结构;使其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的与体内酶相互作用;抑制酶的催化作用;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5.抗肿瘤抗代谢物有哪些种类各举一例药物..1嘧啶拮抗剂如:氟尿嘧啶2嘌呤拮抗剂如:巯嘌呤3叶酸拮抗剂如:甲氨喋呤..6.抗代谢药物的共同点:①结构②作用机制: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③作用特点:主要用于白血病④副作用多: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免疫抑制..复方新诺明为什么合用SMZ与tmp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双重阻断机制阻断细菌四氢叶酸合成路径来发挥协同抗菌作用SMZ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完整版)药物化学考试重点简答题
1、简述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路线及产业化和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
(2)、药物化学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成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1、图示说明什么是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和巴比妥类药物具有酸性的原因。
(1)、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lactam- lactim tautomerism )是类似酮-烯醇式互变异构,酰胺存在酰胺-酰亚胺醇互变异构。
即酰胺羰基的双键转位,羰基成为醇羟基,酰胺的碳氮单键成为亚胺双键,两个异构体间互变共存。
这种结构中的亚胺醇的羟基具有酸性,可成钠盐。
(2)、巴比妥类药物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呈弱酸性。
如下图:OO O NHNHR 1R 2O OH ONNHR 1R 2OONa O NNHR 1R 2NaOH +3、说明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通法(画出合成路线),并指明5位取代基的引入顺序。
(1)、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通法是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如下所示。
OOO O132O OO OR 1232O OO OR 1R 22232NHNHOOO R 1R 2(2)、在乙醇钠的催化下,在丙二酸二乙酯的α碳上(即巴比妥类药物的5位)先上较大的取代基,再上较小的取代基。
6、以邻氯苯甲酸和间氯甲苯为原料合成盐酸氯丙嗪。
COOHClNH 2Cl+150o CpH 5-6N HClCOOH200CN HClS, I 170CN HClSNaOH, △NClSNNClSNHClHClN9、简要说明镇痛药的共同结构特征(1)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香结构,与受体的平坦区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2)有一个碱性中心,在生理pH 条件下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3)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的基本结构,而烃基部分应突起于平面的前方。
药物化学期末简答题总结
药物化学期末简答题总结1.按化学结构分类,局麻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主要代表药物?芳酸酯类(普鲁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氨基酮类(达克罗宁)、氨基醚类(奎尼卡因)、氨基甲酸酯类(地哌冬、庚卡因)。
2.简述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局部麻醉药的结构可以概括出此类药物的基本骨架由三部分构成:亲脂性部分(Ⅰ): a.芳烃、芳杂环、苯环的作用较强;b.苯环上引入给电子的氨基、羟基、烷氧基时,局麻作用增强,而吸电子取代基则作用减弱;c.氨基处于羰基的对位最好,苯环上若再有其它取代基如氯、羟基、烷氧基时,由于位阻作用而延缓了酯的水解,因此,活性增强,作用时间延长氨基上代以烷基可以增强活性,但毒性要增加。
中间连接部分(Ⅱ):羰基部分与烷基部分共同组成;羰基部分:作用时间及作用强度有关,作用时间:酮>酰胺>硫代酯>酯稳定性有关,作用强度:硫代酯>酯>酮>酰胺,硫卡因(2)>普鲁卡因(1)>普鲁卡因胺(1/100);烷基部分:碳原子数2-3个,酯键的 -碳原子上有烷基取代,由于位阻,使酯键较难水解,局麻作用增强,但毒性也增大。
亲水性部分(Ⅲ):大多为叔胺,仲胺的刺激性较大,季胺由于表现为箭毒样作用而不用。
氮原子上的取代基碳原子总和以3-5时作用最强。
3.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性质:(1)、结构中含芳伯胺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产生橙红色沉淀。
(2)、结构中含酯键,受热易水解4.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通式和理化通性:理化通性:A.一般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及有机溶剂,此类药物在空气中较稳定,一般不会开环破裂。
B.此类药物属于环酰脲类,分子中存在两个内酰胺-内酰亚胺互变异构质子,故显弱酸性。
C.因其基本骨架为环状酰脲,分子中具有双内亚胺结构,较易水解而开环,且水解速度随PH、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D.易与重金属离子反应:产生有色沉淀。
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结构通式:5.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化学稳定性和构效关系。
药物化学简答试题及答案
药物化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一、简述药物化学中药物设计的主要策略。
答案:药物化学中药物设计的主要策略包括:1)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即通过了解生物靶标的三维结构来设计与之结合的化合物;2)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通过筛选小分子片段并优化它们以提高活性;3) 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药物设计,利用计算机模拟和算法来预测和优化药物分子;4) 基于天然产物的药物设计,从自然界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进行化学修饰。
二、解释何为药物的生物等效性。
答案: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指的是两种药物制剂在相同剂量下,其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和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从而在治疗效果上具有可替代性。
这通常通过药动学参数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血药浓度(Cmax)来评估。
三、阐述药物代谢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反应。
答案:药物代谢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这些反应通常由肝脏中的酶系统如细胞色素P450(CYP450)催化,目的是使药物分子变得更极性,便于排泄。
第二阶段反应则涉及将第一阶段代谢产物与内源性分子如硫酸、葡萄糖醛酸或谷胱甘肽结合,进一步增加其极性,以促进药物的排泄。
四、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药物递送系统。
答案:常见的药物递送系统包括:1) 口服给药系统,如片剂、胶囊和溶液;2) 经皮给药系统,如贴剂;3) 注射给药系统,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五、简述药物的溶解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答案:药物的溶解性是影响其吸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溶解性高的化合物更容易在胃肠道中溶解,从而增加其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促进药物的吸收。
相反,溶解性低的药物可能因为难以溶解而限制其吸收,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
因此,在药物设计时,提高药物的溶解性是提高其疗效的重要策略之一。
药物化学简答题
简答题:1、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哪些公共的化学性质?2、氯丙嗪的结构不稳定,在空气与日光作用下,可能有哪些变化?应采取什么措施?3、简述影响巴比妥类药物作用强弱、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因素?4、乙酰水杨酸中的游离水杨酸杂质就是怎样引入的?水杨酸限量检查的原理就是什么?5、在碱性条件下毛果芸香碱发生哪些化学变化,写出其反应式?6、写出盐酸米沙酮的化学结构,说明为什么作用时间比不啡长?7、药物化学中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8、什么就是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的结构可概括为哪几部分。
9、为什么说“药物化学”就是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10、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11、药物的亲脂性与脂水分配系数与药物活性有什么关系?12、吸入式麻醉剂有哪些特点?作用机理?答:1(1)弱酸性此类药物因能形成烯醇型,故均称弱酸性;(2)水解性此类药物的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吸湿下能分解成无效的物质,所以奔雷药物的钠盐注射液应做成粉针,临用前配制为宜。
(3)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碱性溶液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可根据此性质利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
(4)与铜吡啶试液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有色或不溶性的络合物。
2、氯丙嗪结构中具有吩噻嗪环,易被氧化不稳定,无论其固体或水溶液,在空气与日光中均易氧化变红色或棕色。
其溶液可加对氢醌、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
均可阻止其变色。
应盛于避光容器,密闭保存。
3、 (1)影响巴比妥类药物作用强弱与快慢的因素就是解离常数pKa与脂水分配系数。
药物以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以离子形式发挥做那个用,因此需具有一定的解离常数保证其既能通过生物膜到达作用不为,又能解离成离子发挥作用,同时药物需具有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数,使其既能在体液中正常转运又能透过血脑屏障达到作用部位。
(2)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关:药物在体内代谢则药物作用时间短,反之则长。
药物化学简答题题目
药物化学简答题
1、前体药物的含义和用途
前药的含义:将有活性的原药经结构改造变成无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在进入体内后经代谢释放出原药并产生预期的药理作用,该体外无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称为前体药物,简称前药(Prodrug)。
用途:⑴增加药物溶解度;⑵提高脂溶性,促进药物吸收;⑶增强药物的稳定性;⑷降低毒副作用;⑸延长作用时间;⑹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作用选择性;⑺消除药物不适宜的性质,使患者容易接受。
2、青霉素、头孢菌素的结构特点
(1)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具有一个四元的ß-内酰胺环;
(2)都含有羧基,可形成钠盐或钾盐,水溶性提高;
(3)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别含有3个和2个手性碳,均具有旋光性;
(4)将青霉素的6位和头孢菌素的7位酰氨基水解,分别得到6-氨基青霉烷酸(6-APA)和7-氨基头孢烷酸(7-ACA)。
以6-APA和7-ACA为原料,可制得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性质稳定,活性提高,抗菌谱扩大。
3、药物代谢反应的含义和分类
药物代谢:指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转变成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的正常系统排泄至体外的过程,是药物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也是人体对自身的一种保护功能。
药物代谢一般分为两类,又称作两相,即Ⅰ相代谢与Ⅱ相代谢。
⑴Ⅰ相代谢(生物转化):也称作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羟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暴露出羟基、羧基、氨基、巯基等极性官能团。
⑵Ⅱ相代谢(生物结合):由Ⅰ相代谢引入或暴露出的极性官能团与内源性成分葡萄糖醛酸、谷胱甘肽、甘氨酸、硫酸等发生共价键的结合反应,生成极性大,低毒、无毒或高水溶性的结合物,最终排出体外。
1。
药物化学简答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2)药物的化学命名能否把英文化学名直译过来?为什么?3)为什么说抗生素的发现是个划时代的成就?4)简述药物的分类。
5)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6)试说明异戊巴比妥的化学命名。
7)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8)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9)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吗啡和可待因?10)合成类镇痛药的按结构可以分成几类?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类型不同,但为什么都具有类似吗啡的作用?11)根据吗啡与可待因的结构,解释吗啡可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而可待因不反应,以及可待因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又可以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原因?12)试说明地西泮的化学命名。
13)试分析酒石酸唑吡坦上市后使用人群迅速增大的原因。
14)请叙述说普罗加比(Pragabide)作为前药的意义。
15)合成M胆碱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化学结构有哪些异同点?16)叙述从生物碱类肌松药的结构特点出发,寻找毒性较低的异喹啉类N胆碱受体拮抗剂的设计思路。
17)结构如下的化合物将具有什么临床用途和可能的毒副反应?若将氮上取代的甲基换成异丙基,又将如何?18)苯乙醇胺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 碳是手性碳原子,其R构型异构体的活性大大高于S构型体,试解释之。
19)经典H1受体拮抗剂有何突出不良反应?为什么?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如何克服这一缺点?20)经典H1受体拮抗剂的几种结构类型是相互联系的。
试分析由乙二胺类到氨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嗪类的结构变化。
21)从Procaine的结构分析其化学稳定性,说明配制注射液时注意事项及药典规定杂质检查的原因。
以Propranolol为例,分析芳氧丙醇类-受体阻滞剂的结构特点及构效关系。
22)从盐酸胺碘酮的结构出发,简述其理化性质、代谢特点及临床用途。
药物化学重点简答题
第二章2-1、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a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并用化学反应式写出异戊巴比妥的合成路线。
答:当引入的两个烃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烃基到次甲基上。
经分馏纯化后,再引入小基团。
这是因为,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因空间位阻较大,不易再接连上第二个基团,成为反应副产物。
同时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原料、一取代产物和二取代副产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也便于分离纯化。
2-2、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答:1,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内酰亚氨醇一内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
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环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
3,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则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
4,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可供鉴别。
2-3、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答: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
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的PKa值较小,酸性较强,在生理pH时,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
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在生理pH时,未解离的药物分子比例较大,这些分子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
如果巴比妥酸5位上引入一个烃基或芳基时,对它的酸性影响不大,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不易解离,药物分子能透过血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
故只有当巴比妥酸5位上两个活泼氢都被取代时,才有作用,单一取代无疗效)2-5、巴比妥药物化学结构与其催眠作用持续时间有何关系?答:巴比妥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与5,5双取代基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关。
药物化学简答题
一、药物的分类中药或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二、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1.基于生物学科研究揭示的潜在药物作用靶点,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已知活性物质的结构特征,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2.研究化学药物的制备原理、合成路线极其稳定性;3.研究化学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的规律及代谢产物;4.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药理活性)之间关系(构效关系)、化学结构与活性化合物代谢之间关系(构代关系)、化学结构与活性化合物毒性之间关系(构毒关系);5.寻找,发现新药,设计合成新药。
三、描述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过程一个新药从发现到上市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即新药发现阶段和开发阶段。
1、药物研究阶段新药发现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靶分子的优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1)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是新药研究的起始工作,影响靶分子确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用于治疗的疾病类型,临床要求,筛选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2)靶分子的优化是指在确定了所研究的靶分子后,对该靶分子的结构及其与配基的结合部位、结合强度以及所产生的功能等进行的研究。
(3)先导化合物发现:①从天然产物得到先导化物②以现有药物作用作为先导化合物③用活性内源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④利用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⑤利用计算机进行靶向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
(4)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是在确定先导化合物后所展开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先导化合物,不仅要求其具有亲和性,一定的活性和选择性,还应该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化学稳定性以及对代谢的稳定性。
①生物电子等排替换②前药设计③软药设计。
2、药物开发阶段(1)前期开发:药物制备工艺和剂型工艺研究、临床前的药理、药效学研究、亚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特殊毒理学研究、“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试验研究、有选择的I期临床研究、早期的II期临床研究、IND申请。
(2)后期开发:长期稳定性研究、最终剂型的确立、后期的II期临床研究、III期临床研究、新药报批资料整理、新药申报和评价、新药上市后的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1、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哪几大类?各举一例药物。
(1)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2)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5)其她:氯霉素2、简述青霉素对酸、碱、酶的不稳定性,试以反应式表示。
(1)在强酸条件下或氯化高汞的作用下,β-内酰胺环发生裂解,生成青霉酸,青霉酸与水生成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青霉醛。
另一途径为青霉酸脱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在分解为D-青霉胺与青霉醛。
在弱酸(pH=4)的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再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青霉二酸可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与青霉醛。
(2)在碱性条件下,碱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与青霉醛。
(3)在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酶中亲核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与青霉醛)。
3、简述寻找耐酸、耐酶、广谱青霉素的研究方法。
(1)耐酸青霉素的设计原理:天然青霉素V的6位酰胺侧链上连有吸电子基,可阻碍电子转移,避免分子内重排,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
为寻找耐酸青霉素提供了基本思想,即在6位酰胺基的α位引入O、N、X等电负性原子,从而合成了一系列耐酸的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的设计原理:通过改变6位侧链,引入立体障碍大的基团,可以阻止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的活性中心作用,同时可以限制侧链与酰胺C=O之间的单键旋转,迫使青霉素分子变成一种与酶活性中心不易适应的构型,降低了青霉素与酶活性中心作用的适应性,从而保护了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
(3)广谱青霉素的设计原理:对G+菌的作用低于青霉素G,但对G-菌却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
分析原因就是由于其侧链为亲水性。
受之启发,合成一系列含有NH2,COOH,SO3H的侧链的半合成青霉素。
4、为什么青霉素G不能口服?而青霉素V却可以口服?为什么青霉素G的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型?青霉素G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重排而失活。
因此不能口服,通常将其做成钠盐或钾盐注射使用,但其钠盐或钾盐的水溶性碱性较强,β-内酰胺环会发生开环生成青霉酸,失去抗菌活性。
因此青霉素的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使用。
青霉素V:具有耐酸性,不易被胃酸破坏。
5、奥格门汀就是由哪两种药物组成?说明两者合用起增效作用的原理。
临床上使用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称为奥格门汀,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用于治疗耐阿莫西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
阿莫西林为半合成的光谱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但会被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而失活。
克拉维酸就是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与多数β-内酰胺酶牢固结合,可使阿莫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的钝化,用于治疗耐阿莫西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
6、简述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稳定性,并说明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能与牛奶等富含金属离子的食物一起使用的原因。
(1)天然四环素具有易产生耐药性,化学结构在酸、碱条件下不稳定等缺点。
不稳定部位为C-6位的羟基与C-4位的二甲胺基。
在酸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与C-5α上氢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无活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二甲胺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的差向异构化,生成差向异构体。
4位差向异构化产物在酸性条件也还会进一步脱水生成脱水差向异构化产物。
在碱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形成氧负离子,向C-11发生分子内亲核进攻,经电子转移,C环破裂,生成无活性的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
(2)分子中含有许多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形成黄色的络合物沉积在骨骼与牙齿上,小儿服用后会发生牙齿变黄色,孕妇服用后其产儿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骼生长抑制。
因此小儿与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7、试从红霉素的不稳定性说明半合成红霉素药物的设计原理,并举出两例药物。
结构存在多个羟基以及在其9位上有一个羰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子内的脱水环合。
在酸性液中,C-6上的羟基与C-9的羰基形成半缩酮的羟基,再与C-8上氢消去一分子水,生成8,9-脱水-6,9-半缩酮衍生物。
然后C-12上的羟基与C-8-C-9双键加成,进行分子内环合,生成6,9,-9,12-螺旋酮。
(2)①早期对红霉素的结构修饰主要就是将红霉素制成各种酯类与盐类的前体药物目的就是增加红霉素的稳定性与水溶性。
红霉素乳糖醛酸盐、琥乙红霉素②后期主要就是针对红霉素酸降解的机制对大环内酯进行改造。
在红霉素在酸降解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基团有C-9酮,C-6羟基,C-12羟基与C-8氢,因此结构修饰主要在这些部位进行。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8、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共性?为什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1)共同特点:①结构:含氨基糖,碱性多元醇②抗菌谱:广谱,对G-菌的作用强于G+③作用机制相似:抑制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④副作用相同,听觉毒性,肾毒性⑤易产生耐药性。
(2)一些耐药菌会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灭活。
包括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
这些酶的作用均使卡那霉素失去活性。
9、为什么红霉素口服后生物利用度极低?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但在胃酸中不稳定,易分解迅速失去活性。
合成抗菌药1、什么就是抗菌增效剂?简述各类抗菌增效剂的作用原理,说明SMZ常与TMP组成复方制剂使用的原因。
①抗菌增效剂就是指抗菌药物与其她药物在一起使用时,所产生的治疗作用大于二个药物分别给药的作用总与。
②磺胺类药物的抗菌增效剂主要就是作用于叶酸合成途径中的不同酶,在与磺胺药物一起合用时,对细菌的代谢途径产生双重阻断作用,从而使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增强数倍或数十倍,同时对细菌的耐药性也减少。
磺胺类药物的分子大小与电荷分布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极为相似,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生成无功能的伪二氢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③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甲噁唑(smz)合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甚至有杀菌作用。
而且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还可增强多种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的抗CH3ONa菌作用。
2、简述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①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就是必要的结构。
即苯环上的氨基与磺酰胺基必须处在对位,在邻位或间位无抑菌作用。
②芳氨基的氮原子上一般没有取代基,若有取代基则必须在体内易被酶分解或还原为游离的氨基才有效,如RCONH-,R-N=N-,-NO2等基团,否则无效。
③磺酰胺基的氮原子上为单取代,大多为吸电子基团取代基,可使抗菌活性有所加强。
吸电子基团可以就是酰基,也可以就是芳香杂环。
N,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丧失活性。
④苯环若被其它芳环或芳杂环取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
⑤磺胺类药物的酸性离解常数(p K a)与抑菌作用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当p Ka值在6、5~7、0时,抑菌作用最强。
心律失常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就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改变离子流而改变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1)降低自律性(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4)改变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减少折返。
2、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通常依Vaugha Williams法,将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四类:①I类为钠通道阻滞剂,I类还可进一步分为: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降低去极化最低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IB:利多卡因、妥卡尼、美西律,降低去极化最大通量,缩短动作电位时程;IC:氟尼卡、普罗帕酮、莫雷西嗪,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 对动作电位时程无影响②Ⅱ类为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抑制交感神经活性③III类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碘胺酮、托西溴苄铵、索她洛尔,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动脉电位时程④Ⅳ类为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抑制钙离子缓慢内流。
3、降血脂药物分类A、降低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1)胆汁螯合剂:考来烯胺(2)强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她汀类,洛伐她汀。
B、降低甘油三酯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1)苯氧乙酯类药物:氯贝丁酯(2)烟酸及其衍生物:烟酸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5 或者维生素PP。
甾体激素药物1、如何对雌二醇结构改造而获得口服或长效雌激素?①17位乙炔化之后得到炔雌醇②进一步将3-位酚羟基改造成为环戊醚,得炔雌醚。
③尼尔雌醇就是乙炔雌三醇的环戊醚。
④目的就是便于口服、能够长效、作用专一、副作用少2、同化激素的临床用途及主要副作用就是什么?(1)睾丸酮类及甲睾酮类,氢睾酮及氢甲睾酮类,19-去甲睾酮类,雄甾杂环、扩环类及其她。
(2)雄性活性就是蛋白同化激素的主要副作用。
雄性活性的结构专一性很强,对Testosterone的结构稍加变动,可使雄性活性降低及蛋白同化活性增加,如19去甲基, A环取代, A环姘环等修饰,未能得到无雄性活性的药物。
3、半合成孕激素有几种结构类型?各自的先导化合物分别就是什么?试述其结构改造方法。
(1)孕酮类孕激素: 17-黄体酮,经乙酰化后口服活性增加黄体酮;17-乙酰氧基黄体酮的6-甲基衍生物,即醋酸甲羟孕酮;△6-6-甲基衍生物,即醋酸甲地孕酮;及△6-6-氯衍生物,即醋酸氯地孕酮(2)19-去甲睾酮类孕激素:炔孕酮,17位引入乙炔基Testosterone;炔诺酮,除去19位甲基Ethisterone,左炔诺孕酮,引入C-18甲基炔诺酮。
4、天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
①孕甾烷基本母核与含有△4-3, 20-二酮、21-羟基功能基,11-位含有羟基或氧②17位含有羟基时为可的松类化合物③无羟基时为皮质酮类化合物降血糖药物的分类1、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
2、胰岛素分泌促进剂:(1)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2)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
3、胰岛素增敏剂:(1)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2)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马来酸罗格列酮。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1、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例说明。
①磺酰脲类降糖药: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第三代:格列美脲②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抑制骨吸收:降钙素,雌激素,二磷酸盐类,阿普黄铜。
刺激骨形成的药物:氟制剂,甲状旁腺激素。
1、激素及相关药物:降钙素,依普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