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看古代兵器的演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Ⅰ文化教育研究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沿用至今的表意体系文字。古老的汉字以其强盛的生命力,承担着记载、传承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功能。汉字的表意性,尤其是汉字的形体特征和独特的构造法,为我们从中探寻历史文化的生动印记提供了可能。军事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在汉字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先秦时期的兵器状况,在汉字中得以充分体现。军队的武器装备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在汉字中,我们也可以寻觅到武器装备不断演进的足迹。
夏代铜石并用,武器的制作工艺落后。商代青铜冶炼业技术比较发达,戉、矛、戈等兵器开始使用青铜铸造。例如:“戉”字像一柄有月牙的大斧,《说文·戉部》:“戉,大斧也。”字形甲骨文作,为整体象形字。因多为铜制,后又增“金”旁作“钺”,《玉篇·戉部》:“戉,又作钺。”这是一种劈砍工具石斧演化来的劈杀武器。斧钺形制相同,区别在于大小,《说文解字》:“大者称钺,小者称斧。”钺既大又重,古代更多作为地位和权利的象征而使用的。《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天子赐钺,则表示授予征杀之权,类似于后世的尚方宝剑。“矛”,是古代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是最主要冲刺的兵器,故《周礼》称其为“刺兵”,字形金文作,象征尖直刺穿之状。为矛头的象形字,于省吾《胼续》:“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所以纳柲,一侧有孔耳,耳有孔,盖恐纳柲于銎之部固,以绳穿耳以绕之,亦有两侧有耳者。”最初是木矛、竹矛,后为铜矛、铁矛。“戈”,也是古代的狩猎工具,同为最主要的武器。戈比矛产生晚些,甲骨文作,为戈整体象形字,中上部横画为戈头,中竖为戈柄,戈柄顶部右斜之断画为柄冒,底部短横为鐏。戈为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器,其柄称为柲,柲的顶端有冒,称“柲冒”。商、西周时柲冒大多为木制,少量为铜铸。柲的底部有铜套,称“鐏”。戈头铜制,其长条形锋刃部分称“援”。与柲连接插入柲内的部分因在柲内,故称为“内”。“胡”的本义时兽颈下的垂肉,援靠近柲而下垂部分有入兽颈下的垂肉,故称“胡”。援靠近柲的部分有孔,称“穿”,用以穿皮绳与柲捆绑固定。戈的杀敌方式时钩挽或啄刺,主要是钩挽,故又称“勾兵”。戉、矛、戈在原始社会早期实质上就是人们的劳动工具,战斗中随手拿起也就成了战斗工具。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决定了当时的木石兵器的原始和简陋。
西周兵器多为青铜质地,出现了兼备戈、矛功能的戟和可刺可斩、便于近战的短剑。“戟”是在戈的柄顶有矛形刺刃的兵器,少数为戈与刀的合体。戟是在戈、矛的基础上演化而成,可象戈一样勾喙,也可像矛一样直刺,是具有双重功能的武器。戟与戈、矛相比杀伤效能高,而且戟的发明制造就是为了战争之目的,不象矛、戈阐释时既用于劳动工具又用于武器。因此,戟这种武器很快成为当时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它的多寡往往标志着战斗力的强弱。戟的勾啄、击刺效能由于盔甲的制作,而逐渐降低。后被新式武器枪代替,成了后世的仪仗、卫门器物。
斧、钺、矛、戈、戟等都属于古代的长兵器,与它们相对的剑、刀、鞭、匕首,是短兵器。春秋战国时期治铁业兴起,武器的形制得以改进,出现了铁铸的剑、刀、矛、匕首等兵器,短兵器最早是匕首,刀、剑均由它演化改制而成。短兵器只能用于近身的刺杀和防御,长兵器,比短兵器使用的距离长了,可用于远身的刺杀,但它在空间上的缺欠亦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强弓劲弩弥补了矛等缺陷,成为古代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弓”字甲骨文作,像一张弓的侧面。弩,就是有臂的弓,用机械代手臂发射的弓,这样,“弩”既能代替臂力又能准确中的。
弩出现后,军界重视,大量制造使用。《战国策·韩策》记载:“韩国以强弓劲弩著称,一般可远射六百步”。弩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对准目标瞄准后,扣扳机,箭即射出,
命中率很高,杀伤力很强。弓所使用的“箭”,本义是竹,故字形以竹为义符,《说文·竹部》:“箭,矢竹也。从竹,前声。”因矢
杆由箭竹制成,故也名矢为箭。但在古代仍是有区别的,弩使
用的“箭”叫作“矢”。“矢”字本义矢弓弩所发之箭,《说文·矢
部》:“矢,弓弩矢也。”甲骨文作,箭形,锋镝、箭杆、尾羽俱全。
原始的箭,形制简单,只是削尖的树枝或竹子。为了射出的箭杀伤力强,而在箭头上按上石、骨、贝之类,又为了保持飞出
的箭准确射击目标,又在箭杆的尾部系上羽毛。
抛车,是根据弓箭的原理,制造出来的一种抛掷石弹的攻击武器,多用于攻城,又名砲车或礮车。古汉语中“抛”,掷石也。“砲”字从石包声,即源于此。《前汉书·甘延寿》张宴注,
有“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的说法,可见
战国前就有了抛车。《后汉书·袁绍传》云:“曹操发石车击袁
绍军中,呼霹雳车”,这种车就是礮车。“礮”这个字生动地反
映出“驾车以机发石”的古炮操作原理和古代攻城作战方式。“礮”字后来演变为“砲”字。这一演变反映出“以机发石”已不仅仅在战车上进行,因此,象征战车的“马”和“交”(连接之义)被省去了。“砲”字后来又被“炮”字取代。“炮”原是古代一
种烹饪方法。《说文》曰:“炮,毛灸肉也。从火包声”。段玉裁
注:“灸肉者,贯之于火。毛灸肉,谓肉不去毛灸之也。……周
礼封人:毛炮之豚。郑注:毛炮豚者,焰去其毛而炮之。内则注
曰: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礼运注曰:炮,裹烧之也。按裹烧之即内则之涂烧。郑意诗札言毛炮者,毛谓燎毛,炮谓裹烧。
毛公则谓连毛烧之曰炮。……毛与炮二事,郑说长矣。”古人用“炮”字兼表“砲”意,显然是由于炮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发生了变化,炮从石从火,说明它不再是发石机,而是以火药
为发射燃料、以爆炸为推进方式的真正的火炮了。在汉字的
初始阶段,尚看不到“火”与“铁”与战争联系的迹象。据专家
考证,127个以“火”为义符的字中,没有专为战争和武器而造的;210个以“金”为义符的字中,只有少数几个表示杀戮义的动词,或与武器有关的名词,如“锥”、“锐”、“镖”等,而绝大多
数是与战争和武器没有关系的表示金铜器物的名词。这一现
象说明,囿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能力,金属在战争中
运用还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只限于锻造一些小型兵器。古代战争对金属的高度重视和大规模运用,是在火药、爆炸、原始
机械发明并广泛使用以后的事。“炮”字是从“砲”字演变而来
的,而“砲”字又是从“礮”字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反映
了原始火炮的发展脉络,在文字上也反映出冷兵器向火兵器
发展的轨迹。
兵器是战争起源的重要标志,也是战争发展阶段的一个
主要依据,兵器发展变革的脉络往往反映着战争发展变化的趋势,而用汉字书写的古代文字所标示的武器名称,又记录着我国古代兵器的演变轨迹。正如汉字学家苏新春先生所指出的:“分析汉语中兵器类基本词的构成与发育情况,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古代社会兵戎相见的全景图。它是整个社会的物质水平、认识水平、社会矛盾、国家关系、征服自然、驾驭众生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郑百灵
从汉字看古代兵器的演进
程奕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广东广州510440)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