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启功谈书法人生》读后感1500字
启功观后感600
启功观后感600启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
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发。
阅读了他的《启功书法论》一书后,我深深被他的见解所折服。
在此,我将分享我对启功书法的观后感,并对他的艺术思想进行探讨。
首先,启功书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生气,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浓郁的个人韵味。
在他的书法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将书法与自然、人生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方式。
他的字体简洁而有力,线条流畅,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启功书法不拘泥于传统,而是融合了现代的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时代感十足。
其次,启功书法给我的启示是需要追求内外兼修。
启功在《启功书法论》中强调了修养与技法的结合。
他认为只有内心修养崇高,才能表达出优雅的艺术风格。
他以道德修养为基础,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将这种修养融入到书法的创作中。
因此,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字形的表达,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传递。
启功的书法艺术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本身,更是对人性和人生的反思。
再者,启功书法中的意象和意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强调了画面与情感的融合,通过一笔一画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内心的情感。
启功在书法中注入了丰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意象的表达,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启功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象征性的图案,这些图案通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寓意,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启功书法中的精神内涵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他在《启功书法论》中强调了书法与人生的关系,认为书法艺术应该体现出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他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
启功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修炼。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超越个人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深度。
总结起来,启功书法给人的观感是独特而深刻的。
他通过独特的风格、内外兼修、意象和意境、精神内涵等方面的表达,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理。
《启功给你讲书法》读后感
《启功给你讲书法》读后感
近日,我读完了启功的著作《启功给你讲书法》。
这本书汇集了启功多年来整理出来的书法笔墨、技巧、字帖研究,以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书法古今,让我收获颇丰。
《启功给你讲书法》从客观上介绍了书法文化,让我从历史、文人、文革以及书法技法这些方面了解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精髓。
从温文尔雅的先秦篆刻、唐宋楷书,到乾隆时期被誉为“写实之宗”的詹天佑,再到现在中国书法的发展状况,一一让我了解了书法的发展历史。
从书法的技法上来说,本书从书法的根基:“字、笔、墨”一步步介绍,涉及到毛笔、岩石笔、墨水、印章等的分类;书体的练习方法,把书法的入门技法架构起来,让我更容易理解书法,书体、技法等在应试考试中也更容易学习。
书中还涉及到了文化层面和艺术层面,让我从书法文化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体会书法的内涵所在。
文化层面上,本书介绍了书法发源于哪个时期,以及它发展到现在有哪些分支,书法在什么地域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都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书法的内涵,能够把书法看得更加深入。
艺术层面上,本书介绍了书法的艺术理念,以及书法表达艺术的方式是如何的,让我在审美方面有了新的见解。
总之,《启功给你讲书法》是一本不错的书籍,是入门书法必备的一本好书,可以从历史、文化、字型、技法、表达、审美等几个角度了解书法,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书法的文化内涵所在,也让我
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可。
启功观后感800字
启功观后感800字启功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曾经有幸亲眼目睹了他的一次现场创作,这段经历让我对他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的热爱有了更深的认识。
启功的作品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内化的力量。
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每一幅画作都像是一个有灵魂的生命体,能够与观者产生心灵的对话。
启功的画作以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为主题,但他的作品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他将现代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融入到作品中,使得画作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
启功的画作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深邃理解和独到见解。
他以大自然的山水为主题,通过极富变化的线条和色彩,展现出山水的神韵和内涵。
他能够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博大。
启功的书法作品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书法作品字迹工整,气势磅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字迹间的间隙流露出一种宇宙的神秘与气象。
他的书法作品结字工整,布局严谨,字法工细而精妙,字体鲜活,线条流畅,构图和谐。
启功的创作之所以令人赞叹,是因为他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和对艺术的极高追求。
他对于艺术的追求是一种对内在灵魂的追求,他试图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对心灵世界的探索。
他深知艺术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因此他在艺术上不断地学习和改进,力求做到更好。
启功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深入研究了古代书法和绘画的技艺和精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非常深刻。
他通过艺术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文化传统,使之在当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启功的作品不仅仅给我带来了艺术的享受,更给我教育上的启示。
他的作品告诉我,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奉献精神,应该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艺术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抒发,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启功教你学书法读后感
启功教你学书法读后感《启功教你学书法》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法教材,它以启功老师的亲身经验、实用技巧为基础,分步骤地教你如何学习书法。
这本书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是一份非常好的指导。
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几点重要意义。
首先,这本书告诉初学者们,学好书法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念。
如何丰富自己的心灵,怎样将情感转化为书法作品的艺术形式一直是书法家们探索的问题。
要想学好书法,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直保持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启功老师在书中提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技巧,并呼吁学习者要勤加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在书法这条艰辛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其次,这本书通过对书法的精华讲解,引导初学者们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
在书法这个领域,因为涉及到思维、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初学者们容易迷失方向。
启功老师在这本书中,按照书法的文化背景、技法要点等方面,分门别类地详细解析了训练方法,使初学者们能够系统化地掌握书法的技能。
这就为初学者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走进更高的艺术认知阶层,做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最后,这本书是一个极好的启蒙教材,让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书法的基本原理等方面。
人们凭借着书法的韵味,感受到高贵、优美、博雅的情韵之美。
当初学者们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之后,从作品中能够领略到深藏在其中的精神境界,体验古代文人墨客儒风雅集的优美境界。
书法的修养渗透到人们对于琴棋书画盐酱醋茶人生哲学的感性理解中,那种心灵的愉悦和祥和感达到了一种更加高度的境界。
《启功教你学书法》这本书,由于其重要性以及影响力,一直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好评。
这本书不仅是初学者们必备的教材,也是中高级书法爱好者们了解书法知识和历史的重要工具书。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深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通过一步步地学习,领略到了书法艺术的真谛与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受到启发,不断地追寻书法艺术的精神境界,走向更高的艺术认知阶层。
启功观后感800字
启功观后感800字今天我们看了启功先生的《启功讲学录》,也知道他的字为什么好了。
首先是他从小就练习书法,后来更是苦练不缀,使他能写出好的字来。
其次是他作为一位大书法家,却不摆架子,平易近人,谦虚好学。
我想:这才是启功先生成为大书法家的原因吧!现在不少人都注意到书法,但真正练得有书法味的并不多见,大部分人写字只求笔画写得好看,没有经过系统的临摹训练,而且作品形式也单调。
启功先生在讲座中也讲到了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写字还需要花很大的功夫。
而我呢?现在虽然练习书法,但还远远不够。
例如:我每次练字前总是不好好看帖,写的时候没有认真思考,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去网上查资料或者问别人。
这样不但没学会写字,反而越练越差。
要是以后真正学习书法,那就更难了。
所以,我今后一定要向启功先生学习,多向别人请教,勤奋练习书法。
中国有句古话:“学书当观山水。
”要做到“眼高手低”。
例如:你看,那一幅幅的书法作品,让人赏心悦目,忍不住驻足欣赏;再看那些古今名人的手迹,更是让人陶醉。
古人的字体都蕴含着一种美,所以写得好。
既然我们知道了写字要细心观察,要下功夫练习,那我们就应该好好练习。
说到下功夫,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所以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要努力去学,坚持不懈,把字写好,使我们的书法水平提高。
现在的许多人都喜欢用电脑打字、打印文件等,文字写得龙飞凤舞,干净整洁,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字还不如用毛笔写得好呢!例如:端端正正的“隶书”,像钢筋水泥的“楷书”,密密麻麻的“行书”,各式各样的“草书”,和形形色色的“篆书”。
在这众多的字体中,你觉得哪一种最漂亮?哪一种最优雅?哪一种又最能展示汉字的风采?这些都是取决于汉字本身的结构与形态。
这次对于启功先生书法的学习,也让我明白了写字的重要性。
启功读后感
启功读后感启功先生,这名字一听,就感觉带着股文化人的韵味。
我最近读了关于启功先生的一些资料,真的是感触颇多呀!启功先生,那可不是一般人。
他在书法、绘画、古典文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他的书法,那叫一个漂亮!笔锋犀利,线条流畅,每一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在纸上跳跃着、欢笑着。
看着他的字,我就忍不住想,这得是多少年的功夫才能练出来呀!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书法展览。
展览上有好多名家的作品,但启功先生的作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那幅字挂在展厅的正中央,周围的灯光打在上面,让那些字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我凑近了仔细看,每一个笔画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粗细均匀,力度恰到好处。
我当时就在想,启功先生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他是不是全神贯注,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精力都倾注在了笔尖上?说到启功先生的绘画,那也是一绝。
他的画里,有一种特别的韵味,简单却又富有深意。
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座山,山上有几棵树,山下有一条小溪。
看起来很简单的画面,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那山的纹理、树的姿态、小溪的流淌,都被他画得栩栩如生。
就好像他不是在画画,而是在把一个真实的场景搬到了纸上。
而且启功先生这个人,特别的谦逊和幽默。
据说有一次,有人来找他求字,对他百般吹捧,说他的字比王羲之的都好。
启功先生听了,笑着说:“那可不敢当,王羲之要是知道了,能从棺材里爬出来找我算账!”您瞧瞧,就这么一句话,既化解了尴尬,又让人感受到了他的风趣和自知之明。
读关于启功先生的事迹,我还发现他特别的勤奋和坚持。
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就是凭着对书法和绘画的热爱,一直坚持学习和练习。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没有放弃。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做事情稍微遇到点挫折,就想打退堂鼓。
跟启功先生比起来,我真是太惭愧啦!启功先生还特别热心于教育和文化传承。
他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自己有多厉害,还在于能为社会、为后人留下多少宝贵的财富。
学习《启功教你学书法》体会
学习《启功给你讲书法》体会
一、不用指导,古代碑帖是最好的老师,买本好字贴,最好不是现代XX仿写的,而是碑帖拓本的影印本,而且拓的越早越好。
二、利用好米字格,帮助摆好笔画的位置,字好看不,就2点,一是大的结构漂亮,二是每一笔都漂亮。
三、不想写莫强写,兴趣不能扼杀,在家里角落铺个摊子,笔墨纸砚都现成,想写不用麻烦立刻就写,不想写的时候,放着,没准哪天再写时候,发现自己进步了。
四、每次少练几个字,挑些常用的字,循环只练这些。
五、写完了和原贴比较下,发现不足,找出原帖笔画的特点,尽量要模仿的像。
六、即便不练字的时候,可以拿碑帖看,不吃猪肉,也可以看看猪跑,不拘看啥,看多了感觉就出来了。
七、书法不神秘,就是用比较特殊的笔写字而已。
启功观后感1500字
启功观后感1500字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教育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启功先生的艺术展,并且在欣赏他的作品后,我产生了很多的感悟和思考。
启功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古朴、深邃和朴实的感觉。
他注重用笔的质感和造型的变化,通过墨色的运用来表现意境的丰富。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宇宙的无限。
在启功先生的作品中,他常常用极简的手法表现自然的景致,尤其是山水画。
他笔下的山水,没有细腻的描摹,却能准确地表达出山水的神韵和气势。
他的画,隐隐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遐思和思考。
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书法字体端庄大方,形态流畅,笔力雄健,展现出他扎实的基本功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他的作品不仅字体规整美观,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的印记。
他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人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除了绘画和书法,启功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他积极探索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发掘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并且提倡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他的教育理念深受学生和教育界的好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启功先生的艺术成就和教育思想都是令人钦佩的。
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活力,并且让观者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启迪。
他对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使他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我浏览启功先生的作品时,我被他的艺术风格和作品所深深吸引。
他的作品给我一种宁静、深沉和超越世俗的感觉。
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让我对艺术和生活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观赏启功先生的作品,我意识到艺术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出深远的内涵和境界。
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和对话,艺术作品是一种让人可以体验到内心世界的窗口。
启功观后感 (2)
本传记片的主角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
他符合丁荫楠一贯崇尚的“民族优秀精英人物”的题材标准。
但选择启功作为主角,却并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情。
究其原因,大致是由于,其一,启功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电影主角人选,他为人平和,缺乏激烈鲜明的戏剧性格,其人生历程也并未充满曲折波澜的经历和激烈的戏剧冲突,影片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并不算强;其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静水流深,面对时代洪流变迁,他更多体现出的是内在心灵的选择、判断和坚守,而在外部动作/冲突上比较弱,其心灵坚守也并不能直接反映在电影的戏剧情节当中;其三,他在当下的大众知名度并不是那么高,因此在电影市场受众上或会受限;这些都决定了《启功》无法像导演之前拍摄的伟人系列传记片那般具有为人熟知的故事桥段、承转启合的戏剧情节发展以及广泛的受众基础,但也正因此,更彰显出该片人文传记片的气质,即意在突出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启功的文化品格。
其人生历程:他在幼时跟随祖父学画,经历家庭变迁;少年时天赋显现,拜师求学;青年时与人生伴侣章宝琛结为佳缘,也得到陈垣校长赏识、进入辅仁中学教学,因故被辞退,后再在其帮助下进入辅仁大学教学;再至文革时期,在经历了爱侣和恩师去世的打击之后,他仍然坚守艺术。
而故事过去与现在并行的两条线索巧妙地结合于1976年,即文革结束,影片接下来的部分顺叙了其在新时期重返讲堂,教学育人、著书立作、创立励耘奖学金,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直至耄耋之年的晚年经历。
片中有两处互为对照的片段,即在文革前后,启功在课堂上讲解王勃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而这“知己”两字,不光为此诗歌题眼,也为全篇情感之题眼。
正如启功所言,所谓知己,即知情、致意、知心;做知己,要做到通情、达意、知心。
知己因难得,方为珍贵,能驱散孤独,雪中送炭,困惑得解,使人得以“过大关、自由行”。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作者:徐川来源:《醒狮国学》2017年第07期大道至簡的反面,是故作艰深,是繁复华丽,是博大精深,是心向往之而永不能至。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也许我们道理能想得更明白。
这本书叫《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出版,启功、书法、中华书局,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足以构成一本有分量的书。
千万不要以为你不懂书法看不懂,这本书看起来讲书法,其实就是讲人生,掩卷沉思并感慨良多之后,就剩四个字:大道至简。
无数书法教程上说练字选纸很重要,必须要宣纸、元書纸或者毛边纸,启功说其实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废旧报纸和过期刊物拿来练字一举多得;很多人说练字选笔也很重要,要羊毫紫毫狼毫或者湖笔茅龙笔,启功说哪里有那么多讲究,自己顺手便是上选;至于砚台更加是什么石头都可以,若要讲究永无止境。
无数书法教程上说执笔方式很重要,坐姿很重要,悬腕很重要,要写字先学执笔,要紧紧握住毛笔抽也抽不掉,启功先生说这是有病,练字紧紧握住毛笔的人都跟毛笔有仇恨,想“握碎此管”。
执笔当然是越自然越好,得心应手方是上策;至于坐姿和悬腕,古人席地而坐,必须要悬腕,就像炒菜的大师傅不得不悬腕一样,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是否非要强求?无数书法教程上说要循序渐进,隶书写好了才能写楷书,楷书写好了才能写行书,我们的师长也谆谆教导,怎么能还没学会走就想学跑?这个逻辑上无懈可击、严密性无与伦比的论断让我们愧从中来,老老实实从隶书开始学起。
启功先生拍桌子说这是胡说八道,这一辈子才几十年,有人写一辈子篆书还没写好,是否就一辈子也没资格写隶书?何况中国人是从结绳记事开始的,是不是先练给绳子打结?快哉斯言!无数书法教程上说选临碑帖十分紧要,于是各种书法爱好者前仆后继在浩如烟海的碑帖书架旁犹豫不决,而每一位大家又有几种风格不同的碑帖,于是四顾茫然彻底手足无措。
启功先生说,解决方法很简单,你手边有哪个就学哪个,你觉得哪个好就学哪个。
赵孟頫在跋兰亭序时有两句话“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学之,便可名世”,学好几个字便可自成一家,很明显关键在于用心,可以与启功先生之言相互印证。
启功给你讲书法读后感
启功给你讲书法读后感
今天,我从书店买了一本《启功给你讲书法》。
书中讲述了从历史背景到书法家的风格以及书法技巧,以及书法的分类,为那些追求书法的人提供了许多参考。
书中讲求的主要是书法的大致表达,书法家、书法技巧等知识,还有书法的相关背景知识,都有讲解。
书中对书法背景、书法家、书法技巧等都有详尽而深入的论述,让我深入了解了书法的历史文化及书写技巧。
从书中,我也学会了许多书法基础知识,书中演示和讲解了许多书写技巧,比如:字体与笔法的分类、行与行之间的结构以及字思的组合等,让我有机会去体验书写的乐趣。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书写的要点,比如书写大篆、小篆或者隶书,让我能够理解书写的精髓,及书写的审美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索过程,也是书写的乐趣所在。
此外,书中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书法家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书法家们的特色,以及书法的魅力。
书法家们的历史文化的背景和书法的流派也让我们了解了书法的完整性,更加深入认识书法。
从书中,我也学会了许多书法的谨慎性,书法的完美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也需要耐心、用心、把握历史及技巧,以及丰富的审美观念,才能够完美呈现书法的精髓和魅力。
我学习书法,从最初的书写到最终的书法家,都很有趣。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文化,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古色古香的感受,以及一种古典美的沉稳和温柔。
通过阅读《启功给你讲书法》,我对书法有了更
深刻的理解,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它也是一种思想,为书法的魅力深深地坠入爱河。
启功一千五百字观后感
启功一千五百字观后感吴冠中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开创者”。
他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冠中的画作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常常让观众为之震撼。
启功,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和画家,尤以擅长楷书闻名于世。
他一生致力于书画创作,作品精湛而富有创造力,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启功数十年来的奋斗和坚持,使得他的作品日渐精湛,给人一种深沉而又庄严的艺术感。
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启功临摹中国书画大展”中,我有幸欣赏到启功先生的作品。
这次观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对启功先生的才华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表示由衷的敬佩。
观赏启功先生的作品,我感受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他对汉字的理解与表达,令人叹为观止。
他能够将每一个字元素完美地组合起来,使得作品具有了无限的韵味和美感。
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它们从画面中跃然而出,仿佛有生命一般。
启功先生的作品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给观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他在作品中常常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他能够用简洁而有力的笔触传达出复杂的情感,让人在细细品味中领略到无尽的人生哲理。
在展览中,我特别被启功先生的《德意墨华》所吸引。
这幅作品展示了一场古老的文明盛宴,画面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树木和花卉细致入微。
同时,画中的笔墨浓淡适度,运用了水墨渲染的技巧,使得整幅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这幅作品中,启功先生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除了书法之外,启功先生的绘画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通过他的笔法和用色,画面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栩栩如生,展现出了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他的山水画以其宏伟和壮丽而著称,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水的纹理和色彩的层次感,使得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从书法感悟人生的范文
从书法感悟人生的范文从书法感悟人生的范文我看到以前的字是歪歪斜斜,没有一点精气神,他们像是一个个老人,毫无生气的躺着,一度让妈妈和老师头疼。
后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暑假书法辅导班。
从入笔开始练习书法,一笔一划学习写字。
书法老师说过:“书法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专注结果,急于求成时,它便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专注于过程和细节时,它变紧紧跟随你迅速成长。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笔一划的练习。
一个月过去了,我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了。
学习书法是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过程。
学习就是先学知识后练习,比如人生: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一定是先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把事情做好,最后才能成功。
任何事情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走向成熟的。
想要写好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刻苦练,而且要多练,俗话常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更加掌握,更加灵活运用,如果不刻苦,那么再多的练也都是无用功。
我们所遇到的事不可能件件都完美,件件都顺心,好事多磨,也需要经常实践。
事和字是一样的,想要写一手好字,就需得多练;想要遇到一件好事,就得多刻苦,才能成功。
我参加了书法班,认真练习了书法后,每次考试因为我的试卷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而增加了不少的卷面分,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奖状,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书法,我明白了,书法之如人生,必须一笔一划从零开始,不能夸夸其谈,急于求成。
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都要脚踏实地,认真仔细的听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每一个细节,最终才会有好的成绩。
学习就像垒长城,需要一砖一瓦的垒砌,不可像空中楼阁。
我以后还要向练习书法一样,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个科目,做好每一件事,也希望天下学书法之人都有所得,所有追求美好人生的人们都获得成功和快乐。
启功先生的书法感言
启功师长教师的书法感言之杨若古兰创作启功师长教师在谈如何进修书法时,曾说到以下几条,这些对于我们每个进修书法的人来说都会有一些启迪的,会让我们在书法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一:曾向书家请教,问从执笔到选帖的成绩,得到的答案,却互不不异,是我茫然莫衷一是.二:所学只是在石头上用刀刻出的笔迹,根本找不出下笔、收笔的具体情况.三:后来得见些影印的唐宋以来的墨迹,才算初步见到古代书家笔再纸上书写的真相.好比见者某人的照片,而不但是见到他的黑纸剪影了.四:稍微觉得如些门时,又听到很多好心的朋友规劝我说:“你的字缺少金石气.”可惜那时我已六十多岁了,“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再者,所谓“金石气”,实际就是到刻的那些现行和趣味.虽然“恒言不称老”,但六十多岁,至多从脑到手,也僵化了很多,即使想再那毛锥追利刃,也已力不从心了.五:练写字老是在冷一阵热一阵中过日字,怎样讲呢?临帖有些类似了,另些文词或帖上没有的字,就非常难看.慢慢地能自寻法子写出另外的文词,章法也算过的去了,但只能看整片,禁不起挑出任何一个字来看.六:某段时间写了张字,觉得熟练些、美观些了,过时再看,便发现“丑态百出”,因而加以纠正,克服已发现的缺点.如许又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写的更坏了,真使我“欲焚笔砚”;一是觉得可算比前有所出息了,但旁人看时,又长有人说还是最前那段写得较好.七:有一次临了两本帖,一是《集王书圣教序》,一是智永的《千字文》墨迹本.有一名朋友向我要,我送给他时说:“这只是纪念品,你要临学,我另送你这另种原帖.”没想他却说:“这比原帖好.”我只认为他是专门夸奖我的字,谁知他却慎重地只给我说,哪些字,“帖上的不如你写的”.我这才明白,“阳春白雪”为何“和者”那么多.谁都明白,这是误解,但误解何在?有人说,“你翻成口语的古文,比原作易懂”,这非常恰当.在此,我的感想,还有一端,即使“夸奖”这一关,也是极严的考验!应准确对待,谨慎而过.离奇的夸奖,还容易清醒,只怕略近情理而又偏高的夸奖,是最难冷静的.八:字不要拿给很多人看,一个人一个主见,你听谁的呢?首先要本人满意.关于练习书法从什么体开始,启功师长教师也有独到的见解.此刻研讨书法的同志都有一种快乐爱好,即爱好写行书.启功认为还是宜多写楷书.楷书有必定的点画部位,它们的距离比例都合规律,在这类特定地位上加快写、练笔写,即使行书.如果这类基本地位不尽合适,再加连笔快写,必不克不及精彩.他提出以下五点理由:一、楷字有必定的规格,也就是符合“优选法”,每一个字的重心其实不在正中,而在偏左或偏上,它的右部或下部宽绰不足.二、写楷书每笔与每笔之间,在写时心存连续的设法,虽然这两笔是断开的,两头没有牵丝,但意思要连带贯注.也就是像作行书似的去写楷书.三、写行书要每笔经过楷书的响应“据点”,不是迈过据点斜插着走路,只不过是加快一些而已.也就是写行书似作楷书.如许楷书便不板,行书便不滑.四、临楷书不但要留意它的点画姿势,更要留意它的结构.结构对了,姿势天然出现.我曾把一个大些的字用铅笔划出每笔的中间一道,然后在这铅笔道上用墨笔写,有时比用蜡纸照着格写还天然,还类似.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我认为他恰恰说倒了.字是图案,结构最主要,用笔好了,天然更能助其后果,但假如把古代碑本的字每笔剪下,从头排列,试看要成个什么模样?临行书也不过此理.五、多看多临,日久心手相望,帖子天然融化到本人手中.。
透过笔锋看人生——启功先生谈书法的人生意义
透过笔锋看人生——启功先生谈书法的人生意义
董琨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启功(1912~2005年),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
满族,爱新觉岁氏。
曾在辅仁大学任教。
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曾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著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
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董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是贫穷的罪过还是人生意义的缺失?--由马加爵事件引发的哲学思考-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J], 秦党红
2.论启功"透过刀锋看笔锋"的方法论意义 [J], 徐利明
3.透过刀锋看笔锋——从刻、拓角度再析《张猛龙碑》 [J], 冯茜
4.透过刀锋看笔锋——从刻、拓角度再析《张猛龙碑》 [J], 冯茜
5.透过刀锋看笔锋——从刻、拓角度再析《张猛龙碑》 [J], 冯茜[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季羡林的书法人生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谁写的书法最好,启功先生幽默地说:“自古以来,中国两种人书法写得最好,一是三岁孩童,二是积学大儒。
”启功先生的话道出了书法艺术内含的本质与境界,给人很深的启发与思考。
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是启功先生所说的积学大儒,他的书法艺术,犹如他的国学成就,让人产生无限的仰慕。
季先生虽然不是一位潜心书法的国学大师,但他是一位研究中外文化的大学者,以广阔的文化胸襟气度来看待中国的书法艺术之精神,从民族文化的灵魂深处,阐发出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
他从文字改革与历史文明的演化角度去看待书法,认为继承传统文化,必须把书法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中国汉字一个是线条,一个是结构”,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的文字,是最具艺术美的文字,并有稳定与凝聚的作用。
季先生淡定的人生境界,涵养了他笔下的书法艺术。
他虽然没有留给人们鸿篇长跋的书法卷本,但从他逸笔草草的手札墨迹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季先生书法艺术中透出的那种潇洒恬静、超然世外的境界。
季先生曾随手用卡片的形式,写下了不少历代高僧的佛文诗句,信手拈来,空灵迹简,无精心布局,无骇然用笔,仿佛是采一片闲云留于纸上,或一片嫩叶放入盘间,能听到微风在草丛中流动,能嗅到花香在字里行间的溢出,极玄,极妙,有淡淡的烟云滋生于我们眼帘。
这正如季先生所抄录的前人语一样:“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真可谓“须知净地亦迷人”。
季先生的书法艺术在简净散淡中,更能体现出一位大学者智慧人生的傲岸。
这位跨越两个世纪、寿近百岁的老人,不仅有游历异国十多年的经历,更目睹了中华民族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他的人生境遇坎坷多变,内心深处却荣辱不惊,始终坚信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礼”与善、美,始终把文化研究作为毕生的道路走下去。
谦和淡定的人生境界后面,更体现了一位大学者的浩然傲骨。
季先生的书法便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之美、傲然之气。
读书心得体会表1
读书心得体味(之一)读书时间2022.9 月- 12 月书目名启功给你讲书法称字形构造应该尊重文章题目习惯作者启功出版社中华书局作者主要观点:书法家启功先生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字形、选临碑帖、文房四宝、用笔、结字、执笔法、参考书等十三个方面,非常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体味和主张,主要目的是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书法艺术的各种不正确的观念、认识,以及人为创造的神奇感。
读书心得体味:启功书法艺术继承传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存在技法单调、境界狭隘等不足。
当今“启功体”泛滥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方面的问题,如启功书法的简单易学,大众书法审美鉴赏能力的退化,现代文明的审美感官化以及当今学术批评态度等。
表明了中国书法传统审美能力的退化,现代社会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尤其迫切。
启功的书法艺术蔡永胜先生在 2022 年《书屋》著述长文《启功先生的书法得与失》,他一方面指出启功书法的优点,如“启功先生是从传统书法走出来的人,对书法下过工夫并且懂得传统书法艺术之技法的精妙所在”;“干净利落、周正端庄、雅俗共赏”等,这些正面评价基本上代表了学界观点。
启功书法继承传统,形成自己一定的独特风格,其特点是结构严谨,笔法精到,线条的干净,风格的清朗等,由此可见启功书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该文用更多笔墨指出启功书法的不足,“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却在于表达心灵的自由,而心灵的自由却不是美观二字所能笼络的”;“表现在技法的程式化的简单,简单而不是如东晋人的有内涵的简约,所以模仿就变得十分容易”;“其个性或者特点的简单就是钢笔字化,钢笔的表现力浅,或者曰没有表现力,结构均衡,线条单调”;“启功先生书法就远不能达到或者接近中国书法的高境界。
他的书法的特点或者个性太狭隘了”;“没有了苍茫、浑厚、萧散可言”等。
蔡先生指出启功书法技法的程式化、“美观”、“单调”和境界的狭隘、风格的单一等不足,笔者基本赞同。
“美观”好看在古代美学中囿于视觉的愉悦,远不是书法的高境界 ;物无常形,字无常势,有法而无法,才是书法至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至简《启功谈书法人生》读后感1500
字
导读:读书笔记大道至简《启功谈书法人生》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道至简——《启功谈书法人生》读后感1500字:
启功先生字元白,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
《启功谈书法人生》这本书,既浓缩了启功先生一生的传记,又融入他关于书法艺术种种见解。
书中所记之事,大多看似平凡,然而一花一世界,把件件小事细细读来,世事洞明皆学问,我们终能感悟到一代大师的风范。
启功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不需多说。
启功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学书历程时有首诗,“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
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这当然是老先生自谦的说法。
启功先生的书法在经历了模仿赵孟頫、董其昌之后,又融入欧体柳体风格,晚年作品俨然登峰造极,成为了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除了书法创作,在书法理论上启功先生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书中记录了启功先生关于书法学习和书法理论的许多见解,妙语连出。
启功先生对书法创作和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他遵循古法又不拘泥于教条,在实际创作中讲求“实事求是”,敢于创新。
例如在谈及书法入门的“握笔姿势”时,古人对其有种近乎玄学
的执念,如讲求“指实掌虚”,讲求握笔有力。
启功先生针对此类说法说道“有人把“指实”理解为用力死捏笔管,把“掌虚”说成是写字时掌心处要能擞住一个鸡蛋(就是说写字时手指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姿态,不能有所屈伸,否则鸡蛋落地),这是附会之谈,不可相信。
第二,不要握笔过紧。
不知什么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传起一个故事,说王献之六七岁时练写字,他的父亲王羲之从后边拔他的笔,竟然没有被拔掉,因而王献之也成了大书法家。
一个壮年男子居然拔不动小孩子手中的一支笔,除非这孩子是个天才的大力士,这个故事即便当年真有,也不过说明儿时的王献之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替觉性很灵,他先来“偷袭”拔笔,立刻被他发觉,有意紧撰笔管而没被拔成罢了。
”
又例如,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尤擅行楷,笔法灵活多变,在谈及学习书法时有种著名的观点,“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
这种观点是赵孟頫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说的,对于他这样一位已有大成的书法家,“结字”之法已是烂熟于心,书法作品的提高只需要在“用笔”上多下工夫。
但对于书法是初学者,情况则截然不同。
所以针对此观点,启功先生根据初学者的实际情况,敢于和权威“唱反调”,他在《论书绝句》里的一首诗写道: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
”
意思是说,根据启功先生的实际经验,对于初学者,结字比用笔更为重要。
启功先生认为,结字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
初学者掌握了“结字”的规律,就好比掌握了“黄金分割
率”,书法学习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已经是初窥门径了。
诸如此类,启功先生对于书法理论的观点结合了实际情况,从古人出发,又在古人的观点上有所创新。
而他在讲述这些书法理论时,往往善于举例,把枯燥乏味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颇有趣味。
这让我即使是作为一个书法的门外汉,也能隐约感到一个慈祥老者亲切又略带“顽皮”的教诲。
说是“书法人生”,然而启功先生的一生的造诣却远不止在书法上。
有人说“字如其人”。
诚然,启功先生在书法创作上的“简”与他在涉世上的“淡”相得益彰。
启功先生少年艰苦,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
后受业于陈援庵先生,成为辅仁中学的教员。
及至抗战时期,启功先生又在陈垣校长的推介下来到辅仁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之后,启功先生又承担起了文物鉴定的重担。
在之后的政治运动中,启功先生因为其“封建残余”的出身而受到迫害。
但艰难的生活并没有磨灭掉启功先生积潇洒的人生态度。
在他六十六岁之年,他回顾走过的人生,调侃而戏谑地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
这篇“墓志铭”里,启功先生高度概括了自己的前半生,看似轻描淡写,却体现了一代大师对于艰难困苦的洒脱。
作者:李罗政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