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题库及答案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一、填空题1.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汞含量时,滤筒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试样滤筒剪碎,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45ml新配制的王水,瓶口插入一个小玻璃漏斗,于电热板上加热至,保持2h。
冷却,加入少量水,用定量滤纸过滤,用水洗涤锥形瓶和滤渣数次,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加热浓缩至近干,冷却后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稀释至标线,即为样品溶液。
①答案:微沸 5%盐酸2.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汞含量时,滤膜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试样滤膜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新配制的,放置,其后,消解方法与玻璃纤维滤筒相同,但酸量减半。
①答案:王水过夜3.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汞的原理是:在介质中,用巯基棉富集空气中的汞及其化合物,元素汞通过巯墓棉采样管时,主要为吸附及单分子层的吸附。
②答案:微酸性物理化学4.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汞含量时,需要配制氯化汞标准使用液,其方法为:吸取1.00m1氯化汞标准贮备液于200ml容量瓶中,加10%硫酸溶液10.0ml 和1%溶液2.0m1,用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μg汞。
②答案:重铬酸钾水二、判断题1.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汞含量时,废气颗粒物中大量的Sb、Se、Bi、Au不干扰汞的测定,一般含量的Cu和Pb也不干扰测定。
(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大气颗粒物中,一般含量的Sb、Se、Bi、Au不干扰汞的测定,大量的Cu 和Pb也不干扰测定。
2.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气中汞含量时,准确移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进入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氢化物发生器中,记录所测得的分光光度值,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溶液中汞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P2-O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
答案:0.149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
答案:80二、判断题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0.2~ 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答案:正确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解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此资源来源于:※最后更新日期:2003-12-21 1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在分析上较有实际应用的有哪几种类型?2.无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何谓配位场跃迁?请举例加以说明。
3.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4.何谓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如何?引起吸收定律偏离的原因是什么?5.试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各主要部件作用的异同点。
6.试比较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及特点是有什么差别。
7. 分子能发生n-σ*跃迁,为227nm(ε为900)。
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答案: <javascript:expand1()> n-σ*跃迁产生的吸收峰消失。
8.某化合物的为305nm,而为307nm。
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π*还是π-π*跃迁?答案: <javascript:expand2()> 为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9.试比较下列各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大小并说明理由。
(a) (b)(c) (d)答案: d > c > a > b。
10.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色的滤光片?(1) 蓝色的Cu(Ⅱ)-NH3配离子;(2) 红色的Fe(Ⅲ)-CNS-配离子;(3) Ti(Ⅴ)溶液中加入H2O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答案: <javascript:expand4()> (1)黄色;(2)蓝绿色;(3)蓝色。
11.排列下列化合物的及的顺序: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答案: 1,3,5-己三烯 > 1,3-丁二烯 > 乙烯。
12. 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2=C(CH3)-CH2-CO(CH3),(B)CH3-C(CH3)=CH-CO(CH3)。
分光光度法判断题及答案

分光光度法判断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吸光度是增大的。
(对)2.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lg T = A (错)3.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
当选用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射比为T ,若改用的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T 1/2 (对)4.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 时,透射比为T 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2lg T 0(对)5.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有色络合物的浓度(错)6.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L/(mol ·cm) (对)7.摩尔吸光系数随浓度增大而增大(错)8.吸光度A 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对)9.透射比T 随浓度增大而减小(对)10.透射比T 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对)11.在公式c b I I A ⋅⋅==ε0lg 中, 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数值愈大,反应愈灵敏 (对)12.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 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错)13.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他们的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错)14.物质有不同颜色,仅对他们对光的吸收有关(错)15.绿色玻璃是基于吸收了蓝紫光而透过了绿色光(对)16.单色器是一种能从复合光分出一种所需波长的单色光的光学仪器(对)17.比色分析时,待测液注到比色皿过的四分之三高度处(对)18.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倍增管负高压越高,灵敏度就越高(对)19.不少显色反应需要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形成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对)20.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波长进行比色,这样灵敏度高。
(错)21.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明该物质对某波长光吸收能力越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后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吸收最强。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共振线(特征谱线)是元素所有原子吸收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因此,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2.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
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
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
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室内空气分光光度法题库及答案

分光光度法(二)氨分类号:A3—1主要内容①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 (氏试剂分光光度法)②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F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T167-2004)③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④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F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HJ/T167-2004)⑤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F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T167-2004)一、选择题1.《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5--2000)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适用于空气中氨的测定。
③④⑴车间⑵公共场所⑶居住区⑷室内A.⑴⑵ B.⑶⑷ C.⑵⑶⑷ D. ⑴⑵⑶⑷答案: C2.根据《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5--2000)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时,需配制次氯酸钠溶液(0.05mg/L),可于冰箱中贮存个月。
( )③④ A.2 B.3 C.6答案:A二、判断题1.根据《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5-2000)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氨时,标准曲线的斜率b应为0.081±0.003吸光度/μg氨。
( ) ③④答案:正确2.根据《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5-2000)中的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氨时,硫化氢和三价铁离子对测定有干扰,但是,Ga2+和Mg2+对测定不有干扰。
( )③④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Ga2+和Mg2+对测定也有干扰。
参考文献[1]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2]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167-2004)命题:王迎夏新审核:梁富生刘伟(三)甲醛分类号:A3-2主要内容①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②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H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 AHMT分光光度法)(HJ/T167-2004)③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204.26-2000)④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H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HJ/T167-2004)⑤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H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HJ/T167-2004)一、判断题1.《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612-1995)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甲醛时,大气中共存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对测定无干扰;乙醛、丙醛、丙烯醛、正丁醇、异丁醇和乙酸乙酯对测定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 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
答案: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
答案:80二、判断题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答案:正确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10.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如需提供烘干基含量,则应测定土壤水分,并进行折算。
(答案:正确11.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时,若铁粉中含有大量的碳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若铁粉含有大量的氮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
12.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如样品数量较多则可以不同时做空白。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无论样品多少,都应同时做空白。
13.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当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30min,冷却,备用。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当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灰白稍带绿后,应继续消煮1h,冷却,备用。
14.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在消煮土样的同时应做一份空白试验。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消煮土样的同时应做两份空白试验。
15.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的过程中,样品消煮时,开氏瓶受热部位应超过液面,以保持液面的沸腾状态。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不能超过液面,如超过则会导致瓶壁温度过高而使铵分解。
》16. 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全氮,在样品的消解过程中,应经常振摇开氏瓶。
(案:正确17.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磷时,如样品数量较多则可不同时做空白。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土壤中全磷时,无论样品多少,都应同时做空白。
18.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磷时,如样品数量较多,应将称好后并在其上平铺氢氧化钠的样品坩埚暂放入于燥器中保存,防止吸潮。
()答案:正确19.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磷量时,应该按风干土壤计算。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该按烘干土壤计算。
20.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磷时,样品应该采用碱熔的方式来进行前处理。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根据土壤类型和坩埚材质的不同,选择碱熔或酸熔方式。
三、选择题 1.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_____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 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 B. 非吸收光的影响 C. 非单色光的影响 D. 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_____。
(A. 之和B. 之差C. 乘积答案:B3. 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_____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 )A. 碱性重铬酸钾 B. 酸性重铬酸钾 C. 高锰酸钾答案:A!4. 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_____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A. 选择B. 渗透 C. 方向答案:C 5.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_____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 )A. 纯净蒸馏水 B. 乙醇 C. 三氯甲烷答案:A6.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_____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 )A.愈大B.愈小C.大小一样答案:A7.在比色分析中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必须选择摩尔吸光系数_____有色化合物,选择具有最大众值的波长作入射光。
( A. 大的 B. 小的 C. 大小一样答案:A8.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_____材质的。
( A. 石英 B. 玻璃答案:A9.一般常把_____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A. 200800 B. 200400 C. 100600答案:B10.一般常把_____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 A.200800 (或380) 800(或780) C.400860 答案:B 11.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_____无关。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显色溶液温度 C. 测定时的取样体积 D. 有色溶液的性质答案:C12.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_____位有效数字。
( A. 3 B. 4 C. 2答案:A13. 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土壤样品是用_____缩分土样。
( )A.四分法B.梅花形C.六分法答案:A …14.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考虑土壤_____对其结果的影响。
( )A.土壤粒径B.酸度C.含水量答案:C15. 根据《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5-1997),样品消解完成后,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_____。
( )A.氧化二价铁离子为三价铁离子B.还原三价铁离子为二价铁离子C.还原三价铁离子为单质铁答案:B16. 根据《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5-1997),对能形成氢的共价化合物的锑、铋和硒等,并且含量为砷的20倍的干扰物可用_____浸授渍的脱脂棉除去。
()A.乙酸铅B.二甲基甲酰胺-乙酸铵C.二甲基甲酰胺-乙醇胺答案:C17.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在电热板上加热,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用少量水冲洗小漏斗于锥形瓶中,再蒸至_____。
A近干B液体蒸发一半时C液体蒸发1/3时答案:A 18. 光度法测定土壤和城市生活垃圾中全氮时,在样品消解时,所加的催化剂为_____混合物。
( )A. 硫酸钾、银粉和水合氯化钾 B. 五水合硫酸铜、硫酸钾和硒粉 C. 氯化钾、水合硫酸镁和硒粉答案:B19.光度法测定土壤和城市生活垃圾中全氮时,消解所用的器皿为_____。
( )A.索氏提取器B.全玻蒸馏器C.开氏定氮装置答案:C:20.光度法测定土壤和城市生活垃圾中全氮时,消解的目的是利用催化剂在酸性环境和加热条件下,使样品中的各种含氮有机物转化为_____。
( )A. 铵态氮 B. 亚硝态氮 C. 硝态氮答案:A21.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土壤消煮液显_____。
( )A.碱性B.中性C.酸性答案:C 22.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过程中,在消煮样品时,若消煮温度_____,将会使硫酸铵受热分解而使氮素损失。
()A. 过高 B. 过低答案:A23.根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53-1987),在消煮样品时,加入高锰酸钾和铁粉是因为_____。
()A. 土壤的有机氮含量高 B. 硝态氮含量高 C. 硝态氮含量低答案:B24.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磷时,碱熔完成的样品定容后,可用_____过滤。
( )A.定量滤纸 B. 无磷定性滤纸 C. 定性滤纸答案:B四、问答题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什么情况下可用溶剂作空白溶液答案:当溶液中的有色物质仅为待测成分与显色剂反应生成,可以用溶剂作空白溶液,简称溶剂空白。
2.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共存离子的干扰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案:(1)共存离子本身有颜色影响测定;(2)共存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有色化合物,同待测组分的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混在一起;(3)共存离子与待测组分生成络合物降低待测组分的浓度而干扰测定;(4)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存在时因破坏显色剂而影响测定。
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时为何都要加入浓硝酸其作用是什么?答案: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加入浓硝酸可使其分解;当有机质含量较低时,不必加浓硝酸消解。
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完成后,应呈什么颜色反之说明什么问题答案:样品消解完成后,剩余残渣应呈白色;如有黑色颗粒,说明有机质分解不完全,应继续加硝酸分解,直到样品全呈白色为止。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硫化物的存在会对测定产生干扰,怎样除去试剂中的硫化物又怎样除去答案: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的消解时,硫化物被酸氧化分解;试剂中的少量的硫化物,可被乙酸铅脱脂棉吸收除去。
6. 根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53-1987),土壤样品的消煮有哪两种消煮方式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答案:土壤样品的消煮方式包括:(1)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2)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
后者与前者方式不同的是:在消煮中加入高锰酸钾和铁粉,使样品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转化成铵态氮。
}7. 根据《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NY/T 53-1987),在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及亚硝态氮的全氮时,样品消煮前加入了什么试剂各起什么作用答案:先加入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成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