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宇宙结构是怎样的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道教思想

中国古代的道教思想

中国古代的道教思想源远流长,至今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道教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道教的思想涉及到众多方面,包括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修身养性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深入探讨。

宇宙观道教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生,道是万物的源头和根本,道具有无穷无尽的神秘力量。

道教认为世界有两个极端,即阴阳两方面。

阴阳是相对的,相互之间相生相克,互为表里。

道教认为,宇宙中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结为阴阳的相互作用,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遵循着阴阳的规律。

在道教的宇宙观中,人类是宇宙之中最为微小的存在,人要融合于宇宙之中,要适应宇宙的运行规律。

人生观道教的人生观认为,人生是一种境界,是通过修行和养生,达到与宇宙相融合的境界。

在道教思想中,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和道之关联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所在。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是属于宇宙的,在宇宙之中,人和所有其他生物都是平等的,只有通过修身养性,进一步融合于宇宙之中,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道德观道教的道德观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真正的成长之道。

道教认为,人的行为应该像自然中万物一样,自然中万物自然生长、自然消亡,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不逆天而行,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道德境界。

道教在道德观方面强调“道德约束”,认为人应该遵守自己的良知,依据自己的善恶之心来做出正确的生活选择。

修身养性道教的修身养性是指通过生活方式和心态调整来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道教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应该完全遵循自然之道,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状态。

修行之道包括“净化心灵”,“淡泊名利”,“自觉领悟道”的过程,修行者要在生活中慢慢地去除世俗的杂念,从而来到一种更高级的境界。

在道教的修身养性过程中,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态度非常重要,需要具有耐心和信念,将生活和工作和谐统一起来。

结语影响深远,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等。

道家三十六重天,道教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

道家三十六重天,道教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

道家三十六重天,道教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壹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据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构想出来的神仙所处的空间。

它为学道成仙提供了教义依据。

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

“三界”指天,地,人三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总的来说,道家的思想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认为在“三界”和“五行”这个范围里虽然也可以超脱生死,但是有约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脱离这个范围,不受这个范围约束,最终超凌三界,逍遥上清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长生不老。

贰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广泛地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水、木、火、土。

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而道家讲死后有鬼,但不一定有六道轮回(道家的轮回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只要不死,或者死了但鬼灵不散,就算跳出来了。

说不在五行中,就是讲不再受五行运化主宰,尚书“水曰润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

”就是说万物在五行运化中循环,水润木生火至顶,土得这一循环,到金由生转死,复成另一循环之滋养,即再成水润。

成仙了就不再受五行运化制约,不再有寿元耗尽身体被灭的限制而死。

叁道家三十六重天,分为六界。

第一界有六重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有十八重天: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第三界有四重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是第六界:大罗天。

肆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第八化:老君乃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故立乎不疾之途,游于逍遥之墟,御空洞以升降,乘阴阳以陶埏。

道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语录

道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语录

道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语录道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宇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科学有着联系。

本文将从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结构和宇宙的演化三个方面,探讨道教宇宙观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一、宇宙的起源道教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个无形无相、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无极境界。

在这个无极境界中,太极生成,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形成了宇宙的基本构成元素。

这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起源理论有所联系。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Big Bang)事件。

大爆炸发生后,时间和空间开始形成,并且宇宙中的各种基本粒子也诞生了。

可以说,无极境界对应着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而太极、阴阳二气对应着大爆炸后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

因此,道教宇宙观和现代科学在宇宙起源的观点上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宇宙的结构道教将宇宙分为天、地、人三界,每个界都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规律。

天界是上天、星辰、神仙居住的地方;地界是人世间的自然环境;人界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种三界结构与现代科学研究的宇宙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现代科学通过天文学研究得知,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星系、恒星和行星。

从最微观的粒子到最宏观的星系,宇宙呈现出多层次、多元的结构。

而道教将宇宙划分为天、地、人三界也类似地反映了这种多层次、多元的宇宙结构。

虽然道教的划分更加粗略,但两者对于宇宙结构的关注和认识是相通的。

三、宇宙的演化道教强调宇宙的不断演化和变化,认为万物皆在运动中。

它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也就是宇宙的演化过程。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从大爆炸之后,经历了各种演化过程,包括宇宙膨胀、星系的形成、恒星的演化等等。

从最初的一团混沌到现在的丰富多样,宇宙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因此,道教宇宙观中关于宇宙的演化观点和现代科学的宇宙演化理论是相契合的。

总结起来,道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道家宇宙起源道家宇宙起源的概念源自于《道德经》。

在道家哲学中,宇宙的起源是一个无始无终、永恒不变的过程。

道家认为,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和虚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这种状态被称为“太极”,也就是“无极而太极”。

太极产生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原始力量——阴和阳。

阴代表着黑暗、冷静、柔软等负面属性,而阳则代表着光明、热情、硬朗等正面属性。

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万物。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阴阳两种原始力量所组成的。

这种观点被称为“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在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有对立面和相互依存之处。

道家哲学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由道所创造的。

这里所说的“道”指代着一种普遍存在并支配着整个世界的力量。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达了道家哲学中宇宙起源的观点。

道家宇宙观道家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其中包含了万物。

在这个空间中,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特征。

道家宇宙观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原始力量所组成的。

这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切事物。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将这种力量称为“气”。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平衡。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阴阳两种原始力量之间的平衡上,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己之间的平衡。

道家哲学认为,人们应该尽可能地遵循自然规律,并且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世界能够保持平衡。

总结道家哲学中对于宇宙起源和宇宙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在道家哲学中,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永恒不变的过程。

道家认为,世界最初是一片混沌和虚无,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太极产生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原始力量——阴和阳。

阴阳两种原始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了万物。

在道家哲学中,人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平衡。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并且尽可能地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才能够保证整个世界能够保持平衡。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和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起源
道家宇宙起源的概念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有所不同。

在道家看来,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状态,即没有天、地、人、神等这些区分的存在,而只有一团无限广阔、混沌无序、目不窥视的混沌元气。

这个混沌元气并非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无形无质的玄妙能量。

此时无处可逃避,无处可借助的元气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阴阳分化的开始。

阴阳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生互克的关系,阴阳正是在互生互克中,不断演化发展。

在混沌元气分化的同时,便形成了太极的概念,太极为阴阳分化的两个极端,分别代表着阴与阳两种力量。

阴与阳是永不停止、永不相背、相生相克的两个极端。

道家宇宙观
道家的宇宙观即整个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的观察角度。

道家普遍认为宇宙是由混沌而来,其发展和运转是以阴阳互生互克为基础。

在宇宙的观念中,道家认为宇宙由天、地和人类三个不同维度构成。

天是阴阳分化的结果,它包括了太阳、月亮、星辰等自然现象;地指的是地球,它由自然要素、物质要素和生命要素组成;人类则是整个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人不仅有身体和精
神,也有心灵和灵魂,是宇宙中最为灵活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神仙、魔鬼等玄妙存在。

另外,道家认为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

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具有阴阳双方的成分,都是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总之,道家宇宙观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体的,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无论哪个存在都不可割裂于整个宇宙的生命之体,落实着阴阳相生相克、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世界观

道家的世界观

道家的世界观:和谐共生的哲学道家的世界观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万物皆有道,而道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础规律。

人类应该遵循道的规律,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

道家的世界观认为,宇宙是由两个相对的极端力量构成的:阴和阳。

阴和阳之间互相转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维持着宇宙的平衡。

在这个平衡中,万物生长、繁衍、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也应该尊重社会、保护社会、与社会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

道家的世界观还强调了人类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应该追求道的境界,即“无为而治”。

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了功利和私欲的境界,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

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人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道家的世界观是一种强调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关系,强调了人类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只有在这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下,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保持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

道家的世界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的世界观是一种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道家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自然被看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是自然界的基础规律。

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也应该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的平衡和稳定。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道家的世界观还强调了人类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人类应该追求道的境界,即“无为而治”。

中国的道教文化自然与宇宙

中国的道教文化自然与宇宙

中国的道教文化自然与宇宙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自然和宇宙的影响。

道教主张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相处,强调追求自然状态和宇宙真理。

本文将探讨中国道教文化如何与自然和宇宙相互联系,从而塑造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道教对自然的理解道教对自然的理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构成的,道是永恒无尽的,是自然规律的源头和本源。

道教强调人应追随大道,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生。

道教注重自然文化,推崇自然美、自然真。

其次,道教对自然界的景观崇拜也是一大特点。

太极图与阴阳理念是道教对宇宙自然界的一种概括性解释。

山水画和园林设计中的“山水合一”、“小世界”等元素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景观崇拜。

这些都表明了中国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崇高评价。

二、道教与自然的合一思想道教强调人与宇宙的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被道教视为一种双向的关系,即人应效仿自然的无为而治,同时也可以通过修身养性与自然界相互调和。

观察自然界,人们会发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即从自然界中提取智慧,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道教的修行方法,如炼丹、炼神以及静坐冥想等,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例如,在静坐冥想时,道教徒常以大自然景观为背景,借助自然元素融入修行中,以获得灵感与力量。

三、道教与宇宙的关系道教视宇宙为自然的终极存在,认为宇宙是自然规律和道的体现。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大统一体,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人宇宙同质的观点认为人与宇宙是相互依存的,形成了一种相互融合的整体。

在道教文化中,人们通过修道来达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

修道的过程不仅是个人自我修养的过程,更是与宇宙本源对话的过程。

在修道中,借助自然景观来感悟宇宙真理,道教徒认为宇宙是一个智慧和能量的源泉,通过与之亲近和融合,能够提高自身的境界。

四、道教文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道教文化的自然与宇宙观念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写的一部只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不仅包容了人类社会当中的善恶观、人生观、处事观及养生之道、治国之道,而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和宇宙的起源及流变。

一、宇宙的起源及发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宇宙是在150亿年至200亿年前的某一时刻,由一个体积极小、质量极密、温度极高的“初始奇点”爆炸形成。

而由于大爆炸造成的不断膨胀,又使我们的宇宙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但温度也越来越低。

由于温度的不断下降,从而使大量的热气凝聚成了星云、星系等天体,所以说我们的宇宙是由“无中生有”,而又从一个“初始奇点”的大爆炸中逐渐生出了由无数个天体组成的宇宙。

那么,今天的宇宙是否还在不断地变化呢?1916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又将广义相对论运用于宇宙天体学。

他认为宇宙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它要么是在继续膨胀,要么应该是在收缩。

1927年,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在红移,而且红移量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这意味着所有的星系都在离地球而远去,由此证明宇宙确实还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

1940年,天文学家伽莫夫又提出:如宇宙在大爆炸的膨胀中温度会不断下降,那么就应该在宇宙中普遍存在有温度约为5k的背景辐射。

到了1965年,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在宇宙各处存在有温度为2.7k的微波背景辐射,从而科学地证明了宇宙确实是在“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中诞生。

而这一发现又经费里德曼和史蒂芬·霍金等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充实,形成了今天更加完善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学说。

然而早在2500年前,中国的老子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就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真经注》又曰:“凡有皆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宇宙万物有这四个规律,而且层层递进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宇宙万物有这四个规律,而且层层递进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宇宙万物有这四个规律,而且层层递进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庄子》这两本书是道家思想的经典,里面内容很多,无所不包。

今天我们结合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来聊聊世间万物中的“道”,也就是说,在道家思想中,世间万物都有哪些道理和规律,我总结起来有四个层次。

首先,万物齐一,众生平等《易经》说阴阳,而道家讲“道”,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论的一段经典描述,可能是被引用最多的一段了。

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就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

主要讲述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

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淮南子·天文训》是最早对道家思想哲学上的解释:“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按照《淮南子》的解释, “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阴阳”相互作用,才创生了万物,谓之“三生万物”,万物都是从道而来的,都是一样的。

另外,老子在《道德经》也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都是一样的,从无而来,没有什么不一样。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底下的万物都和刍狗一样并没有被差别对待。

其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易经》中认为,万物都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而事物都有“阴阳”两面。

在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有无、好坏、难易、强弱、美丑、高下、等等完全不同的特性,只是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而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只是什么时候多,什么时候少而已。

在《老子》的第五十八章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祸相倚,好坏并存,好中蕴含着坏,坏中也蕴含着好。

第三,事物的“两面性”都是相对的万事万物除了具有两面性之外,这两面还是相对的。

道教对天——宇宙的描述

道教对天——宇宙的描述
聚窟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廿六万里,去东岸廿四万里。上多神仙官第.比门不可胜数。有狮子等兽。又有人鸟山,山上多大树,林芳叶香,作声如群牛吼,取其根煮汁,再煎为丸,名为却死香,闻其香,活不亡,以香熏死人即复活。
昆仑岛∶在西海戌地,北海之亥地。地方一万里,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正东名昆仑宫,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昆仑乃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柄。上有仙官数万。
第五∶西仙源。
第六∶南田山。
第七∶玉溜山。
第八∶清屿山。
第九∶郁木山。
第十∶丹霞洞。
第十一∶君山。
第十二∶大若岩。
第十三∶焦源。
第十四∶灵墟。
第十五∶沃洲。
第十六∶天姥岑。
第十七∶若耶溪。
第十八∶金庭山。
第十九∶清远山。
第二十∶安山。
第廿一∶马岭山。
第廿二∶鹅羊山。
道教又谓天地有五方六国。《云笈七签.天地部.总说天地五方》谓∶外国放品隐元内文经云∶天地五方,皆有制御。刚柔之色,使不得落其地。深廿亿万里得润泽;润泽下廿亿万里得金粟泽;金粟泽下廿亿万里得金刚铁泽;金刚铁泽下廿亿万里得水泽;水泽下八十亿万里得大风泽;大风泽下五百廿亿万里得乃纲维泽;制使不陷,如今日月星辰为风秉待也。学者不知地下之境,润色深浅即五帝,不过兆身于外国之境也。
第六∶赤城山洞,号上清玉平之洞天。
第七∶罗浮山洞,号朱明辉真之洞天。
第八∶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之洞天。
第九∶林屋山洞,号龙神幽虚之洞天。
第十∶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之洞天。
卅六小洞天∶亦上仙统治之处。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
第二∶东岳泰山洞,名蓬玄洞天。

从奇经八脉看道家的宇宙发生观

从奇经八脉看道家的宇宙发生观

从奇经八脉看道家的宇宙发生观从奇经八脉看道家的宇宙发生观奇经八脉是中医学的基础与核心,仅仅根据督脉、任脉所在的躯体中心线位置,就不难断定,奇经八脉必然是十二经脉的基础与核心。

因此,对奇经八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从源头上了解中医理论,真正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由于兵火战乱的缘故,大部分西汉以前的典籍都已经亡佚了。

譬如《汉书·艺文志》所记录在册的“医经七家”,至唐时只剩下《黄帝内经》一家,尚且残破不全,而“经方十一家”,则全然不见。

我想刘歆也好,班固也好,都不可能弄虚作假,必然是亲眼所见,才会一一登记注册的。

那么可想而知,自东汉以迄隋唐,由于政治腐败,军阀逞强,战乱频仍,兵连祸结,不但生灵涂炭,其对文化典籍的破坏,也实在是够惨烈的。

然而我们要探讨奇经八脉的来龙去脉,就必须以西汉以前的文献为参考、为依据,既然原始资料丧失十之八九,那么具体细节便无从谈起,充其量也就是描述一个梗概。

1,“奇”的本义“奇经八脉”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一个“奇”字,故欲探询奇经八脉的本义,必须首先弄清楚“奇”的本义。

奇的本义是不足于一的小数,即俗话说的零头,后来才引申为单一,或者单数。

《说文》:“奇,異也,一曰不偶。

”很显然,所谓“不偶”,就是单一、单数的意思,然而这只是它的引申意(所以排在后边),“異”才是其原始的本义。

《说文》:“異,分也。

”请注意:古代的“異”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怪异、奇特的意思,而是“分”。

所谓“分”,即一分为二,把一件事物剖分成两件事物,其实也就相当于把整数一分割成两个不足于一的小数。

《说文》:“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故“異”其实就是化整为零的意思。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赋。

”这里的“異”,很明显地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剖分为几个零散的小家庭。

《素问·六节脏象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

”这个“奇”很明显是指不足于一的零头,具体到这句话,则是指7/19这个纯分数或者0.3684210526……这个纯小数。

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观
道家宇宙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思想是强调宇宙的去中心化和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道家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存在,它由无数个小宇宙组成,每个小宇宙都遵循着自然法则的运行。

这些自然法则包括阴阳、五行、四季等等,它们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规律,并影响着宇宙中的一切。

道家宇宙观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和掌控宇宙的运行。

相反,应该顺应自然,尊重宇宙的规律,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这种观点与西方哲学中的“去中心化”和“自由意志”有一定的不同,但它也强调了宇宙的规律性和个人的适应性。

在道家宇宙观中,人也应该保持自然的状态,顺应宇宙的规律,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

这种观点对于当代人类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探索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道家的宇宙本体

道家的宇宙本体

道家的宇宙本体
今日头条有一篇文章讨论什么是本体,写道:
通俗地说:本体=本源,本源是固有的,本源是终极的。

本体论,是关于宇宙的本源或第一推动力的理论。

宇宙的本源是什么?我筛选了五个典型的答案。

其一,道家认为,“无为”是宇宙的本源。

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无为而无所不为。

此处的“无或太极”,是虚空。

此处的“道或无为”是自然与天意。

对此不敢苟同,现提出一个观点,仅供商榷。

文章认为,“无为”是宇宙的本源。

然而,无为的本意是不妄为,顺其自然,循道,道法自然,表述的是一种行为,是不能作为宇宙本源解释的。

“无或太极,是虚空”也偏颇,无与太极是不可划等号的,那么,什么是宇宙的本源呢其实文章提到了,道生太极…,说明“道”才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这才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也有不少人认为“无”才是宇宙的本源,说万事万物都是“无中生有”形成的。

首先,无与无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无”不是“没有”的意思,是与“有”相对的范畴。

老子日“有无相生”,有生于无,无生于有。

两者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两个状态,不断地相互转化,形成了宇宙的生长和发展。

那么,究竟是先有“无”、再有“有”,无中生有;还是先有“有”,再有“无”,有中生无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还是先回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关于对老子道德经的有无相生、无为的更详尽地解读,烦请查阅我在今日头条上发表的系列文章《道德经》札记之八: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因果关系、之十一:用现代科学解读老子的“道”。

先秦道家的宇宙观

先秦道家的宇宙观
在先 秦 各 家 之 中#道 家 对 宇 宙 论 的 阐 述 着 力 甚
深 ' 我 们 试 图 利 用 本 文 #回 顾 道 家 的 宇 宙 观 #包 括 道 家对宇宙构成物质 和 生 成 图 式 的 看 法#相 关 讨 论 除 了使我们认识道家 如 何 理 解 形 下 世 界 的 产 生#也 是 道家建立人事规范的佐证根据'
一 ! 道 的 构 成 物 质 尚 气 说
先秦诸子百家在 *天 人 合 一+的 氛 围 之 下#把 万 物 由 相 同 物 质 所 构 #当 作 一 个 顺 理 成 章 的 基 本 预 设 ' 从先秦至两汉的思 想 发 展 之 中#对 于 构 成 物 质 的 认 知 #在 *气 +和 *水 +两 种 物 质 的 差 异 之 下 #大 致 上 分 为 *尚气+和*尚水+两种思维'在*尚气+的思 维之 中#
第 !" 卷 ! 第 " 期 #$#% 年 & 月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0+123*4156!7(81,-7813+834"
9(-:!"#;(:" 73<:#$#%
=>?%$:%@!!&A:8+B1:CDEF4BF:#$#%:$":$$"
先 秦 道 家 的 宇 宙 观"
袁!承!维
!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湖南 长沙!G%$$H#"
! ! 摘 ! 要 道 家 宇 宙 观 的 发 展 包 括 宇 宙 构 成 物 质 和 生 成 图 式 两 个 主 题 就 宇 宙 构 成 物 质 来 说 先 秦 时 存 在 尚 气和尚水两种理解道家认为宇宙构成物质乃 是 气并 在 道 气 关 系 的 讨 论 中主 张 道 是 气 就 宇 宙 生 成 图 式 来说先秦存在对象性和系统性两种理解道家对于相关讨论从对象性宇宙 生 成 论逐 渐 走 向系 统 性 宇 宙 生 成论发展出渐趋复杂的生成图式宇宙生成论发 展 至 此已 经 完 整 越此一基本脉络

道家宇宙成因

道家宇宙成因

从道家宇宙成因学说来看上一篇/ 下一篇 2009-09-24 10:55:59 /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查看( 1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文不仅联合现代科学阐述宇宙来源之问题,并详细论述了真正金丹功程之原理。

哈哈如果把这篇文章发到美国的discover杂志上真不知道ta们如何翻译!本文作者为隐世已久的昆仑仙脉弟子所撰写!星月有情先辈!---------------------------------------------------------------------------------道化宇宙虚空体天地无极见真玄――道德经四十二章注解兼论先后天丹法之差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认为和。

”此为道经中非常主要的一章,也是通行本《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本章讲述了宇宙生成、演变的全过程,并且从物质构造的角度点明了宇宙真正的成因,同时内蕴真正金丹大道的生化原理。

道家祖师以为,宇宙在形成之初,是一片茫茫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质,其中有无数细微的灵元微粒在做永不停息的匀速圆周活动。

灵元微粒是宇宙里最小的物质结构单位,其相似于原子的构造,但要比原子细小无数倍,但却储藏有宏大能量。

因为在这个时候什么都看不到,也感知不到任何物资的存在,所以把这种状况称为虚空状态。

但是随着灵元微粒的自身的旋转活动,量变到质变,在虚空里发生了能量涡流并且产生了物质构造的变化,这样wo们就可以感知到其中有物质存在,而整个太虚就变成了无象有形有质的状态,这个状态叫做真空状况,因为虽然看不到东西,却有物质真实存在。

真空状态和虚空状态合称无极状态,这是宇宙生成前的状态。

随着灵元微粒的不断运动,量变到质变,能量累积到能够进行能量轨道跃迁的时候,大批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产生了可见光,物质本身就可以被wo们看见了。

而这时候的宇宙是一个匀速旋转的球形?团,由灵元微粒构成,球体本身有可见光发出。

道家的宇宙观

道家的宇宙观

道家的宇宙观在那宇宙之前没有空间和时间处,我们可以谈论什么呢?《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以用语言来解说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名”可以用语言来命名的就不是恒常的“名”。

可见道家并不和我们谈论上帝,而是强调道是“无”,说道是万物的根源,道给物质世界带来了统一性(这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道怎样产生世界呢?老子说,道效法自己的本性运动,产生万物前先有了畜养(能量)之德;有了畜养,物才能成为物(能量的实质化);物既为物自然就有了各种形式(粒子的形成);物既成形,则形形相生(不同粒子的结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万物;这一切的形式,乃是由于一个名叫“势”(大爆炸产生的宇宙扩张)的力量在其中操纵。

又因为“道”的不可言语,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自然而生,自然而得,却不知从何而生,因何而得。

这是不可知论唯物主义或神秘唯物论。

庄子又以有趣的数学说描述宇宙的产生,他说道本是浑然一体没有名称,但是称它“浑然一体”就等于给了它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和道的本体加起来就形成了“二”,有了一个名称于是产生一个相对的名称,两个名称和道的本体加起来就是“三”。

有此类推下去,就有了人们无法理清的数目。

不过庄子认为人只要认识根本的道理便可通达于天下了。

不同于道,万物都会有终结的一刻,这是为什么呢?道家认为万物的生成就是毁灭。

万物之所以毁灭的原因,是在区别万物的时候,它们已经违反了道本身绝对统一的原则,而各具备独立的形体。

自然地,道家谈到生死。

生死是什么呢?道家认为两者是统一的,因为“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从没有形体到有形体叫做生,从有形体到没有形体叫做死。

人之所以生是因为“气”的积聚,气聚便是生,气散便是死,生死是互相循环的。

道家对每个人说:生命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冲和之气;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自然法则。

应该怎样看待生死呢?庄子说,古时候的真人不喜爱生也不憎恶死,不迷恋生前也不追求死后;仅仅把生死看做物的变化。

人只有安于造物者的安排,忘却生死,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进入虚无的境界,做到天人合一。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列子说有四个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列子说有四个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列子说有四个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从今天开始,我们会为大家分享道家学派另外一个思想家列子的思想,参考的是张贵超老师的《列子》注解版本。

在道家思想里面,老子和庄子大家比较熟悉,但是列子可能大家就不一定熟悉了,其实列子是在庄子之前的一位道家思想家,是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而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代表人物。

列子出生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比庄子早80年左右,比老子晚100年左右,所以,其实列子是道家思想承前启后的人物,《列子》一书留存下来有8篇,接下来,我会为大家逐一分享,今天我们开始分享第一篇《天瑞》。

在这一篇一开始,列子就阐述了关于什么道的问题。

列子说,有的事物是被别的事物所产生的,被别的事物所改变的,而有的东西,是不被别的事物产生和改变的,它是宇宙的根源,也就是:道。

道是一切事物的初始,别的事物生生灭灭,都是循环往复的,而道就是事物变化背后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变的,是独立长存的。

列子引用了《皇帝书》说:“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

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

”,道本身没有开端,也就没有所谓的结束,道本身没有形态,也就没有区分结束。

这和老子在《道德经》里面阐述的道是一致的。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列子说,过去圣人们都借助阴阳这两种“气”,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诞生的过程。

有形的东西产生于无形,那么宇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列子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这个宇宙万物生产的过程,先有太易,然后有太初,然后有太始,然后有太素。

这四个过程是这样的。

太易,就是气没有脱离于混沌的状态,太初,就是出现了元气;太始,就是出现了形态;太素,就是有形的气出现了本质。

这个时候,元气,形态,本质都已经具备了,但是还没有出现“彼此”,也就是万物还是混沌没有分离,它还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因此称之为“易”。

先秦道家的宇宙观

先秦道家的宇宙观

先秦道家的宇宙观作者:袁承维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5期[收稿日期] 2020-12-05[作者简介] 袁承维(1981—),男,台湾台北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台大政治所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道家思想。

[摘要] 道家宇宙观的发展,包括宇宙构成物质和生成图式两个主题。

就宇宙构成物质来说,先秦时存在“尚气”和“尚水”两种理解,道家认为宇宙构成物质乃是气,并在道气关系的讨论中,主张“道是气”。

就宇宙生成图式来说,先秦存在“对象性”和“系统性”两种理解,道家對于相关讨论从“对象性宇宙生成论”逐渐走向“系统性宇宙生成论”,发展出渐趋复杂的生成图式。

宇宙生成论发展至此,已经完整而细腻,而后中国思想史上的宇宙生成论大都难以超越此一基本脉络。

[关键词] 道家;宇宙观;道;气[中图分类号] B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1)05—0029—05The Cosmology of Taoist in the Pre Qin PeriodYUAN Cheng wei(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review many books about the pre Qin Taoist, and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t's cosmology, including the material and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cosmology. When talking about the material of cosmology, Qi and Water are two ideas in the pre Qin. Taoist thought Qi is the material of cosmology, and believed Tao is Qi. When talking about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cosmology, "One to one" and "systematic" are two ideas in the pre Qin. Taoist's cosmology developed from "One to one" to "systematic" and the generating process beca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With the achievements, the theory of generating process was already complete and cosmology has become m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Key words: Taoist; cosmology; Tao; Qi中国古文明的起源,相较于世界上其他的古文明,拥有较为和谐的天人关系,进而使“天人合一”的追求成为中国思想当中一个共有的命题,中国人因此将自己本身的身心结构连结于天地的结构和起源。

道教如何构建天界秩序

道教如何构建天界秩序

道教如何构建天界秩序在浩瀚的道教神谱中,有一类尊神被称为“四御”,他们分别承担着天界秩序的重要职能,辅佐玉皇大帝执掌天道。

四御即指北方北极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东方东极青华大帝以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他们各自掌管着天界的一方疆土,是道教宇宙观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在道教信仰体系中,四御享有极高的地位,他们是仅次于三清的存在,与日月星辰、山川河海等自然神灵共同构成道教的神性世界。

四御与其他众神的关系和谐而有序,他们不仅管理着自己的领域,还协调着其他神灵间的相互关系,确保整个宇宙运行的平稳。

具体到职能上,北极紫微大帝主管生录和死籍,负责制定众生的命运;南极长生大帝则主宰人的寿命长短与健康福寿;东极青华大帝监督天下文运,影响人的智慧与学业;而太极天皇大帝则负责人间的善恶功过,审判灵魂的归宿。

通过这样的职责分工,四御紧密地配合玉皇大帝的治国理念,实现天道的公正无私。

道教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强调“道法自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遵循着一种自然的法则。

四御正是这一法则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职能体现了道教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把握和尊重。

在道教看来,神性统治并非简单的权力行使,而是通过顺应自然之道,达到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四御在道教信仰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天界秩序的维护者,更是连接人间与天界、自然与神性的桥梁。

通过对四御的崇拜和祭祀,信众们表达了对于天道法则的敬畏,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安宁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在道教文化中,这种对天界尊神的尊崇与信仰,不仅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细的神灵体系,更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于宇宙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四御作为其中的关键角色,其地位和作用无疑是理解道教宇宙观和神学思想的重要窗口。

通过深入了解四御的职责与其协助玉皇大帝的方式,我们得以窥见道教如何通过神圣的力量来维持宇宙和人间的和谐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的宇宙结构是怎样的
浩瀚宇宙,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在道教人看来,宇宙星空就像是一个有效的模型,只要将其建立,便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道教的教义算是一种哲学,他们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变而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教人嘴里所说的“道”,是阴与阳未被判定之前的无极,是混沌的,他们用无极的图案来代表“道”。

它无处不在,遍布各地,没有任何的形象与声音,它的数量永恒,没有增减。

它没有名字,但却是最真实的存在。

道教人把它称之为道。

概括为:“道”是宇宙与天地的主宰者,是万物之始的演化者,这是宽泛的概念,没有对世界万物有一定认知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道教人对“道”的理解除了上述原理之外,还有关于“道”是神灵,而始祖为太上老君。

“道”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精气、元气并存,灵气逼人、精神抖擞。

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艳情,是虚无之体,造化的根本,是万物的本原与宇宙的主宰者。

太上老君的一化三清说体现了道即为太上老君,是神灵的始祖。

他们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经历了许多世纪,包括:洪元、太初、太始。

他们的有这样
想法的依据在于道生万物。

在世界没有天地时分,没有阴阳也没有任何形状的时候,只有太上老君独存于玄虚之中。

这时候的万物无法识别,无法遇见,若是遇见,也无法看见是怎样的形状。

之后,世界开始渐渐分明,从而出现洪元世纪,是道都创世纪的第一世纪。

洪元世纪为一,在此之后,世界经历了万劫,从而形成百成,在百成之后的八十一万年后,形成了太初,太初,是第二大世纪,为二。

太上老君(文自简单购中国,谢谢欣赏)
在第二大世纪过后的不久,便迎来了第三大世纪,太始。

这时候的太上老君,已经下凡,在民间为师,并口诉《太始经》,教人们如何置立于天下,这样的世纪以及之前的所经历的世纪被道教人称为“上古”。

而之后的中古形成于最为混沌之时,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天生五气,地生五昧,人民食之,乃得延年”。

虽然混沌,但是人们的一些沿用至今的生产关系得到确认,是关键的环节。

道教人认为,在之后的世纪里,太上老君先后下凡为师,教人们以生产、生活,医学、文学等各种学问。

综上所述,太上老君为世界的创世主,是道教创世纪的主要线索以及基本内容,是万物之始,是道教宇宙结构的根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