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修改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
四年级数学教师离不开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支持着四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教学难点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出示下图:3.导入新课.教师导入: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4)三角形怎样分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5)揭示概念.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3.三角形的特性.(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2)实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3)揭示特性.(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4.三角形的分类.(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2)画直角三角形.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2)实验: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1+∠2=∠3=90°.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1+∠2+∠3=180°.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计算.(5)练习:“做一做”.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四、巩固练习.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2.判断.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3.操作题.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4.实践题.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五、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 .140页10题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140页11题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141页14题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1)∠1=50°,求∠2.(2)∠2=48°,求∠1.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听指挥游戏地点操场游戏用具皮筋(封闭的)游戏方法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读题一遍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1、全班交流: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8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8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生:玩具车,变形金刚……老师:你包好礼物了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好的礼物。
你想看看它们吗?(课件演示,享受各种包装礼品)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老师: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给别人一件礼物,我们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来包装,使它更漂亮。
包装礼物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
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
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老师:但是我至少应该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助老师吗?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
(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老师:这位同学真厉害。
他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
你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包装纸的尺寸怎么算?算算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修改版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 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 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第一节数一数教学时间:累计节数:教学目标:1. 通过“ 数一数” 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 十万” 、“ 百万” 、“ 千万” 、“ 亿” 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 出示 1张 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 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 , 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 10张、 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
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 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 拨一拨” ,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 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 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 十万” 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 十万” 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 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 百万、千万” :第 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 2辆、 3辆卖多少元? ……10辆卖多少元?同样, 10个十万是多少万? 10个百万是多少元?1. 在学生认识“ 亿” 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三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能够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使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游戏感知正负数能够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揭示课题)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师:你是怎样想?生:+1和-1能够互相抵消?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2、生生游戏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反馈比赛结果)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能够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能够采用抵消的方法实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
教师在数学学习中仅仅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师:你知道太空人两餐相差多长时间吗?师: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并以别开生面的“神八、天宫一号太空一吻”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持续探索以获得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全册备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PDF版)
全册备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PDF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法、方向与位置、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大数的认识:让学生认识亿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能进行数的读、写、比较和简单的计算。
2. 角的度量: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性质,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能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3. 三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和性质,能进行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5. 除法: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 方向与位置:让学生掌握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进行简单的地图阅读。
7. 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8. 数学广角: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四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研究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数感。
2.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模型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会正确数、读、写大数以及比较大数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通过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的发展史,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及特征,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
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数数的活动中,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开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感触感染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践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一、数一数,认一认1、提问:关于万以内的数,你都学会了甚么?2、用幻灯片边演示计数单位模型边数数,先演示并数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引导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清晰地数出九万时,顺势提出“再添一万是多少”的问题,引出较大的计数单位“十万”。
二、拨一拨,数一数。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一个一个地数,从一万零三数到一万零一十、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数到十万;一千一千地数,从四万八千数到五万三千;一万一万地数。
从七万数到十万。
(学生独立完成)2、再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怎样数的?教师追问:一万零九再添上1个是多少?你是怎样拨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后续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拨的?3、这样的数数活动,你还有什么发现?三、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1、一万有多大:引导学生回忆运动会上标准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并调查学生谁跑过400米,800米,当时感觉跑了多长时间,累不累等,帮助回忆生活中的经验。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北师大版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教案《买文具》教案一、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三、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说出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进行口算。
459-20×20 140+360÷6 1000-700+225 120÷4×30 (105+245)÷5 25×(160÷40)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自主学习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自学教材第47页情境图,完成自学指导。
a.用分步式解决问题,理清算理。
b.尝试用综合算式解决。
(可在算式下面画横线表示计算的顺序)注意:计算要准确c.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同,体会哪种方法简便。
(2)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22×3=66(元)22×3+24÷4 24÷4=6(元)=66+24÷4 66+6=72(元)=66+6=72(元)(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范例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范例教案三篇数学《线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线与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并会用字母表示。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处理:直线、射线、线段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个别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不曾深入了解,鉴于学生的思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边设疑边探索;边实验边总结,最后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即一根长长的线由两头向中间缠起,然后将两团先分别放在两个封闭的盒子里,)、剪刀、手电筒、尺。
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线?”(直线、线段、射线,还有学生回答为毛线、白线等等)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但毛线和白线是一种生活中的实物,而直线、射线、线段是将生活中的线抽象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
今天我们就具体来研究它们。
板书:直线射线线段【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实验验证探索真理(一)分组活动活动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1、选两名学生每人拿一个盒子分别向两边拉,但要保证线是直的,要求四名学生认真观察整个过程。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生:我发现盒里的线怎么拉也拉不完。
生:我发现线是直的。
生:我想我继续拉一定会到头。
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些你们认为它属于你们说的哪种线呢?(有的说直线、有的说是射线)师:它是直线,今天我只拿来直线的一部分让大家观察。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
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
(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
(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二、探究新知: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
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
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1、画三角形。
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出示一个直角出示一个钝角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3、填一填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节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2——5页)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是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建立数感。
教具准备图片、计数器、含有100个方格正方形纸以及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谈话: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到底它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又有哪些引以为傲的事例呢?现在老师就想利用几组数据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2、出示图片a、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b、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1300000000人。
c、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平方米。
d、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请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4、请学生说出一些关于大数的事例。
(学生汇报)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探究与体验1、复习:以前学过的数位有哪些?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2、说一说:如果在计数器上从个位到万位每个数位上都拨出一个珠子,它们分别表示什么?3、认识“十万”a、请学生看课本第二页的100个小格。
师:如果1 个小格代表1000,那这100个方格代表的是多少呢?b、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此刻老师巡回指导。
c、学生汇报。
汇报后老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
d、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
10个一万就是十万。
e、请同学们来阅读课本第三页上的“说一说”。
并谈一谈感受3、认识“百万”“千万”“亿”(利用学习“十万”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a、学生看课本第4页认一认填一填。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旨在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学生将通过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研究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同时,学生将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
学生还将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后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在第一学段的研究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研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研究为本单元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而本单元的研究则又是第一学段研究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数一数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 进制计数法,知道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 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4
一、
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
百、千) (2)提问:10 个一是多少?10 个十是多少?10 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 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 3876 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 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 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 0 或几个 0,只 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 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 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 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 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 、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
5
数器上拨一拨。 (2) 、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 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 块? (3) 、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 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 、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 , 10 个一万就是“十万” 。 板书:十万 (2) 、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 、10 个十万是多少万?10 个百万是多 少万? 四、精讲点拨 提问 1: 1 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 辆能卖多少元?你 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五、当堂训练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 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 法。 2. 第 2、3 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具)准备
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线与角
单元目标
(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 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关注: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2)出示第16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能在电脑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
2、通过在电脑画图操作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欣赏生活中各具特色的图案,感受其中蕴涵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
2、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图案,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和艰辛,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原理设计简单的图案。
2、画图过程中对图形平移距离和旋转度数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欣赏学生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思考:(1)你收集的图案有什么特点?(2)是什么图形平移旋转绘制成的?2、欣赏老师收集的图案(电脑出示)。
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3、导语:大家刚才说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有关图案欣赏的数学课。
(揭示课题:图案欣赏)二、图案欣赏感悟新知1、出示教材图1 五角星图案:观察思考:这个图形是怎样拼摆而成的?2、观察五角星的旋转过程:(动画演示:呈现由三角形→五角星图案的全过程)。
3、学法指导:对,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可以制作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4、呈现教材中其余五幅图案。
(电脑出示)思考:图2~6是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怎样绘制的?5、师进行动画演示。
6、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
刚才大家共同感知了这几幅图案的排列规律,并且明白了它们的绘制原理,体会到了图形的美。
现在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三、动手操作强化感知小组活动①:1、基本图形的制作:大家看前面这个基本图形是怎么得到的?(电脑出示):。
2、小组合作:用这个基本形拼一拼,看谁能制作出美丽的图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要求按一定规律涂色。
3、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同学们拼出的图案真漂亮,富有一定的创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本页是编辑沧海红颜帮助大家整理的1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50x70=125x8=40x5=11+7=4+25=70x50=8x125=5x40=7+11=25+4=2、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板书:5x4=20因数因数积二、教学实施1、领会主题图(1)、观察图意(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分析数量关系(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举例(6)、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xB=BxA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数一数(第2-4页)[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预备]学生、老师预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大数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出示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
假如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1、认识十万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摸索后,再交流,引出十万那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在学生认识亿那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
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那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巩固与应用1、练一练第1、2题: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明白得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3、4题:这两题第一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
假如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练一练5、6题。
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第2课时:[教学内容]人口普查(第5-7页)[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第一节数一数教学时间:累计节数:教学目标: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
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1. 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
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
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活动三:练习活动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 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实践作业1. 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第二节人口普查教学时间:累计节数: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1.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活动过程: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2.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6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写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
因此,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
活动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第7页“练一练”第3题,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万以内的数”时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可以先安排比较一些“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数的方法。
然后,出示一些数据比较大的数,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地区的住宅面积的比较、地区的财政收入比较。
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与交流,让他们自己概括出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第4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
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第7页“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新授学习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写后进行,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教学反思:第三节国土面积教学时间:累计节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和计数器。
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
教学时可以从媒体中收集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2)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3)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9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教学反思:第四节森林面积教学时间:累计节数:教学目标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计数器。
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
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
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
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活动二:第11页“试一试”第2题。
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进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比较的方法。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可以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
当然,这道题目主要是供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单元评价时,不一定要作为学生必需掌握的内容。
活动三:实践练习。
第12页第1、2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运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运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反思:练习一教学时间:累计节数:教学目标: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整理与复习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13页练习一第1题,本题除了让学生会读写数据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渗透一些我国民族文化与国民经济的情况。
所以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图片材料,这样既可以作为多位数读、写数的练习材料,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渗透一些教育。
第2题,学生在认识多位数时,应该知道每个数据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
虽然,教材仅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5所表示的意义”。
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让他们说一说其他几个数中每个数字在数位上的意义。
第14页第3题,为提高每个学生课堂的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
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第5题,在开展“组数游戏”前,可以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各人的数字除零的个数相同外,其他数字可以不同),然后请学生代表自己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摆一摆。